社区经济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经济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经济前景

社区经济前景范文1

摘要: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关键词:居住区 景观设计

当今的居住区开发设计中,景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景观环境是一个小区成熟的标志,也是购房者所青睐的焦点。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人居,已成为全社会的目标和愿望,也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1、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理念

居住环境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成环境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地形、地貌、矿产、水源、植被等;而后者则指城市的建筑等人工的环境,它既有声、光、暖等功能使用方面的物质环境,又有历史遗产、社会生活、视觉感受等精神方面的文化环境。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绿化设计,它体现在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人文景观三大方面,通过对总体环境、光环境、声环境、视觉环境、嗅觉环境、人文环境这六大方面的设计,达到整个景观系统的生态、功能和动观的效应,完成对居住区景观的综合塑造,使现代居住区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山水景观优美、功能质量优良、人民文化上乘、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能满足人们生理、健康、安全、文化、心理、舒适、交往、休闲需求。

2、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2.1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2.1.1 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 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2.1.2 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 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2.1.3 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 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 续发展。

2.1.4 坚持地域性原则。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 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2.1.5 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 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 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 做到保留在先, 改造在后。

2.2 居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

2.2.1 总体环境

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 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

2.2.2 光环境

在节约能源、避免光污染的前提下,根据被照建筑物的特征和要求,合理运用建筑轮廓灯、顶部泛光灯等照明方式,设计时可以综合使用多种照明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夜景照明效果;居住区绿地步行系统需设置照明设施,通过园林式的照明设计,满足绿地系统使用要求;道路照明应保证视线辨别和交通安全需要,公共场所照明应满足功能性及舒适性要求。

2.2.3 声环境

城市住区的白天噪声允许值宜≤45dB,夜间噪声允许值宜≤40dB。 靠近噪声污染源的住区应通过设置隔音墙、人工筑坡、植物种植、水景造型、建筑屏障等进行防噪。1、居住区区域位置及配套设施。

2.2.4 嗅觉环境

住区内部应引进芬香类植物,排斥散发异味、臭味和引起过敏、感冒的植物。必须避免废异物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应在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装置,推广垃圾无毒处理方式,防止垃圾及卫生设备气味的排放。

2.2.5 视觉环境

通过视觉控制环境景观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设计方法,采用对景、衬景、 框景等设置景观视廊都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由此而提升环境的景观价值。

2.2.6 人文环境

保持地域原有的人文环境特征,发扬优秀的民间习俗,从中提炼代表性设计元素,创造出新的景观场景,引导新的居住模式。

2.2.7其它

此外,还可通过温、湿度环境、通风环境、建筑环境等设计对居住区环境进行综合营造。

3、居住区的道路景观

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交通中以人为本即人行优先,有条件可人车分流。居民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住区道路系统要分级明显,架构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

4、居住区绿化种植景观

绿地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一个元素,是居住区中唯一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居住区环境,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公共绿地、院落组团绿地、宅旁绿地、架空空间绿化、平台绿化、屋顶绿化、停车场绿化等使植物群落或是单个植物个体在形态、线条、色彩等多方面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和联想,在塑造空间、改善环境、渲染意境氛围等方面营造出特定的绿化景观效果,成为小区景观设计有益的补充。

5、建筑外型、色彩、组合

居住区中的建筑布置错落有致,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当、色彩协调,与环境配合相宜。建筑立面造型和色调采用可多式多样,注重协调性、和谐性、耐重性。立面做到流畅大方、简洁明朗、虚实有度、刚柔相济,有节奏旋律感和时代特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6、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是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计和指示性志物等的统称。建筑小品往往是建筑群体构图中一个延伸或不可分割体。作为美化环境、烘托气氛、隔断空间、装饰陪衬主体建筑,供人们休憩和观赏之用。如亭、池、廊、桥、漏茶墙、棚栏、华表、路壁、花坛、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适当的加以运用可以充实文化艺术的氛围,反映居住区特色,点缀景观。环境景观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社区经济前景范文2

关键词:小区;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几年以来,“景观设计”这个词汇十分流行,貌似已经变成城市规划建设当中有档次、有水准的一大标签。园林景观设计的覆盖面十分广泛,小至种植配置、铺地栏杆、花池水池,大到城市的整体形象的设计,差不多囊括了所有的室外造型艺术。与此同时,景观设计的重视度以及欢迎度也愈来愈高,是人类日趋在乎环境质量的直接反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城市与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而言,景观设计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园林设计分类

按照风格的不同,当前我国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①古典中式风格;古典中式的小区景观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具体来说中式风格景观重视筑山和理水,两者和谐统一、相辅相成,加之植物的巧妙布局,使整个景观如诗画般优美。②西式传统风格;古希腊风格、罗马风格等特色风格在园林景观不同体现。这些景观融合了欧洲古典庭院的设计布局,将花鸟鱼虫和水自然的布局在一处,体现了和谐、活泼,华丽大气的风景之美,极富情调。③现代小区庭园式风格;现代小区庭园式较重于人文感受,充分利用空间,以小区马路为纽带,布局花草树木,引入喷泉、水池等景观,低灌木和高树相呼应,达到前卫、新潮的特色。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主轴线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城市污染也日益增强,人们渴望远离尘世、目归自然,对绿色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住宅小区的园林化也就成为了园林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据笔者经验,近年来许多园林景观的设计都采用这一方式,围绕主景轴线将现代化风格的条形住宅与各楼空间连为一体,从而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绿色园林景观,既满足实用性,又满足了居民对绿化环境的需要。

(2)人车分流

对于小区而言,日益增多的个人汽车也逐渐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解决好小区内机动车行驶和停放问题,确保机动车与行人都能安全出行也成为当今小区环境设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住宅小区作为人们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环境设计要求安全、温馨、宁静、充满人情味和富于家的气息,而其中安全性无疑是放在首位的,因此笔者认为要保证居民出行安全,人车分流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3)因地制宜,人性化设计

小区园林环境设计应该充分适应当地风俗,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因此设计者要把小区住宅当作家庭生活载体这一整体来进行考虑,营造出生活气息浓郁的家庭氛罔。具体说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解决几个问题:首先,要放大设计空间,充分考察小区周围环境和小区内部环境特点,制定出和谐不突兀的整体结构框架,比如要考虑小区周围建筑及绿化的特点,小区内部各建筑、不同户型的走向等等,使小区内部的绿色生态环境能和周围城市的大环境、周围建筑对接、融合,否则,就很容易引发审美和使用上的矛盾。其次,要搞好规划设计,将园林环境和周围的自然、景观、交通、人文以及经济环境进行协调,营造出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的氛围,使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能够彼此沟通,这样一方面能够遵循人们正常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需求,在轻松、安逸的氛围中享受生活之美。

三、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实例

以某城市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一下具体的设计细节。该示例中的某住宅小区定位为现代化的生态型高级住宅区,占地面积为8万多平方米,建筑以多层及小高层的框架结构住宅为主,而总建筑面积将近12万平方米,整个小区绿化率要求达到40%左右。因此,设计者在构思该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构时,应该充分考虑其生态型高级住宅区的定位,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从小区实际出发,在实现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要满足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具体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在对场地现状进行了精确评价和细致定位的基础上,该生态型住宅小区设计以水、林、人家为主题,突出园林景观中水和绿色这两个主要构成元素,打造一个和谐、生趣的优秀小区园林景观。

(1)水景的布局

该小区设计采用的是南北走向的水流,利用水流将小区内不同空间有机的串联起来,并且随着空间地势的变化,水流也随之发生变化,或流动成溪、或安静成潭、或静或动,或清远或幽静,极富变化。同时,地形和水系相互作用问建有石山,从而形成仿真的山水体系,为小区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氛围,沿水流还设计了各种休闲的设施,如溪上的拱桥,潭边草地上的石凳和石桌,使居民可以漫步在草坪上、赏鱼观花、累了也可在草地或石凳上小憩,塑造出亲和、健康的生活小区,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密林的构建

充分利用地势的起伏,在建筑间点缀的设计出绿地范围,选择优良树种,营造小树林的氛围,同时在道路的布局和植物的种植规则方面,也应该有利于这种氛围的营造。乔木和灌木混种期间,让居民感受到森林的气氛。在楼与楼之间小范围的休憩空间内,还可以设置植物围台,配合不同种类的植物种植,渲染更多自然的气息。植物的种植可根据水流的特点做不同的安排,如在喷池水流向下处设置小亭,周围采用红砂岩铺成小路,将亭子突出的走廊部分设计成水榭。水岸蜿蜒曲折,周围可种植桂花、桃花、芦苇等植物,通过不同风格植物和水景的配合,营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镇意境,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此外,水际的边缘可以配套种植花灌木等园林植物,繁花盛开时与水景相映成趣,落花缤纷时随水流动的花瓣也能营造出别样氛围。在水流流经的比较狭长的地带还可以种植垂柳、水草,稍微宽阔的地方可种植黄菖蒲、水生美人等,水岸曲折,小石子路干净可爱,让居民徜徉期间别是一番乐趣。

(3)营造多层次景观的视觉效果

将富有特色的视觉景观走廊和小区内楼宇之间的园林景观融为一体。具体来说,首先在设计景观主轴线时应将南北方向各空间有机串在一起,营造较强的空间序列感,形成以南北方向为主,东北西南方向为辅的2条景观轴线,这样严整的线形格局就与活泼的块状空间节点相结合,形成适度合理的空间形式。然后利用植物、水流和不同材质的建筑等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采用不同的塑造手法,设计出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使整个小区的园林景观层次丰富,为居民展现出一幅浑然天成、和谐统一的美好画卷。在大庭院空间内可以桂花树为种植主体,辅以樟树、玉兰、红枫等植物,在小庭院空间内则可种植丛竹,芭蕉等,突出表现园林丰富多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城市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中充分利用水和绿色这两个要素,营造出山水景观氛围,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也体现了现代家居环境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亲近自然。

参考文献:

[1]贾小岩,张宝莲.街道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园林园艺,2006,(6):41

社区经济前景范文3

关键词:环境资源;景观;自然;活动场地;经济型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in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ideas in the design of the environment.Key words: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landscape; venue; economy

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

近十几年来,消费者对楼盘的素质愈来愈挑剔,开发商也把环境景观作为一个重要卖点,把提供优美的室外环境当成增强居住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环境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开发理念或设计理念的偏颇,从而使当前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出现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以下我们逐一进行探讨。

目前不少小区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无论项目属于新区开发还是旧城改造,都好像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规划,人们对于再生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兴趣大大超过了他们对于原有地形地貌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兴趣。这是小区环境建设的一个误区,利用好基地原有环境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本地化特色。这也符合自然优先原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在国外,环境设计是在规划设计之前开始的,而在国内,尽管有了独立的环境设计,却往往在土建开工后才着手进行。开发者为了更多提高出房率,总是以树种不名贵,没有保留价值为由,对场地上的原有树木肆意砍伐。规划设计人员习惯于不深入分析较为复杂的地形条件,将规划设计建立在简单的改造地形上。在居住区建设中保护原有树木是社会文明程度高的体现,也是人们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

自然景观有其自身和谐、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人为的设计必须适应自然景观的原有“设计”,使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所带来的负作用最小,以保证整体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一位欧洲建筑师说:“要把住宅轻轻放到大自然中去,而不要破坏和惊扰大自然。”我们在居住区规划和环境设计中要学习的,正是这种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理念。

近年来新建小区室外环境中,大面积的绿地、多姿多彩的水景及风格不同的小品,无论设计和施工都下了不少功夫。在居住环境越来越漂亮的同时,总还是有些让人感觉不足的地方,就是小区内可提供多种户外活动的空间场所数量少、面积小、另一方面舒适度也不够。居民在小区里生活和居住,要进行各种不同的活动,如散步、晨练、休息、玩耍、交往、读书等。不同的户外活动需要不同功能的场所。比如,散步时希望有个线性空间,即道路空间,两边有好的绿化,遮荫的树木和可供观赏的花草,人们漫步其中才会身心舒服;而晨练的空间应有面积适当的硬质铺地,周围伴有绿化和座椅,累了可以休息一下;人际交往空间不必太大,这样容易增加亲切感,但最好形成一定围合以减少外面干扰;青少年玩耍的空间应离住宅远一点,以免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干扰。居民区环境设计中有它特定的功能性,它是居民享用时间最长的室外活动空间,所以我们要注重活动场所的设计和生活气氛的营造。如人行道的设置,让人们在绿色中悠然前行,或聊天或休息;大绿化则让人们进入其中浑然忘我,或运动或读书,自由自在,其乐陶陶。

居住区内的建筑小品应有较强的功能性和趣味性,这样人们才乐于观赏和接近它们。现在一些小区的环境设计着力追求豪华和排场,甚至为建设一组欧式的柱廊和雕塑,不惜花费重金打造,“克隆”西方古典园林,既不具有使用功能,也无观赏性可言。有的小区则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建造了气势恢宏的广场,吸引大批市民来观光消遣。须知居住区环境的功能定位不同于城市广场和公园,大量外部市民进入小区必然打破环境的宁静,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小区环境建设必须适合居住特点,作为小区环境要素的亭、廊、花池、座椅、灯柱、雕塑等建筑小品,不但应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也应具有宜人的尺度和恰当的功能,让居民能够贴近它们,使用它们,参与其中享受无穷的乐趣。

随着开发商对居住区环境建设的注意力日益增强,环境建设投资日益上升,一些开发商不惜巨资从外地移植名贵树木,但因气候、土壤和其他人为原因,成活率不高,这实质是破坏生态,摧残生命,大树与生长地已形成了一种非常好的适应关系,是当地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移植则是对当地环境的巨大破坏。

社区经济前景范文4

关键词:王母宫广场;广场;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040-03

1 广场的定义

在中国,古代城市广场是指结点性城市空间,并有专门为祭神等祭祀活动而兴建的祭祀广场。时至今日,新型的现代城市广场应运而生,较传统城市广场有了更为深刻、更为丰富的内涵,中外学者也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广场。《城市规划原理》一书中对广场的定义为,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上可组织集会、供交通集散、组织居民游览休闲、组织商业贸易的交流等。芦原义信则指出,广场是强调城市中由各类建筑围合成的城市空间。《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认为,广场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广场与人行道不同,是一处具有自我领域的空间,而不是一个用于路过的空间。广场中可能会有树木、花草和地被植物的存在,但占主导地位的是硬质地面。如果草地和绿化区域超过硬质地面的数量,这样的空间应称为公园,而不是广场。

2 广场的规划设计

在西方历史上无论是初期的市政广场、中世纪的宗教广场,还是发展到工业革命之后的广场,都有一定共同特点的。广场空间由周围的建筑围合而成,空间比较闭合,有较好的空间容积感。广场周围的建筑物风格、色彩统一、使立面不凌乱。广场的体量一般不大,其长度尺度与周围的建筑物的高度比例良好,使人们在广场中有着良好的空间感受。广场与其周围的街道尺度对比明显,让人们在进入广场时产生一种广阔和崇敬感。此外,传统西方城市广场,其周围建筑底层大都有着不同的实际使用功能,例如商铺、咖啡座、小型演出台等,坐休憩空间的形式也日益增多,除了传统的座位形式,又增加了可移动的临时咖啡座,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到广场中活动,聚会、表演、闲聊不一而足。

王母宫广场规划地段位于甘肃泾川,泾、两河交汇处,王母宫山北邻312国道,东临河。广场位于王母宫山东南部,为景区前区广场,面积5.6hm2。基地西北沿山上行到达王母宫,北沿河与王母山石窟遥相呼应,东北与城市主要广场相望。基地内以农业用地为主,基地东侧有沿河绿化带。基地现为村庄用地,中部为村民住宅,以二类住宅为主,其南侧是蔬菜大棚,其余为农业用地。地势整体呈西高东低,西北有陡崖,高差约11m,除西北边缘外,坡度较缓。

2.1 广场的定性和分区

广场设计首先需要给广场定性,即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虽然现在的广场趋向“多元化”和功能的“综合化”,但是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是广场成功的要点之一,明确的主题可以提供明确的建设目标和使用功能。广场的性质受周围建筑物功能的影响,例如在市政设施附近,就会有市政广场,使之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车站、码头前,就有集散广场,起到疏导人流的作用;在商业中心和游览区附近,比较适合兴建休闲娱乐广场,为购物着和游览者提供小坐片刻的空间;在居住区附近,小型的居住区广场为居住区的居民提供了方便的交往空间。

规划地段依托的是泾川县城市的一个重要风景区――王母宫景区,介于景区目前的现状,主要问题是缺乏一个景区的入口前导空间和综合的管理和交通疏导空间,使得这个景区的品位一直未得到提升,同时也限制了该景区的发展。该景区在泾川市旅游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这样的一个前期分析,概括的确定了广场的性质,是“以4A景区标准为基本标准,作为景区入口,充分体现门户区的概念……”的门户广场,强调的是广场的展示功能和综合的管理职能、交通组织功能。

2.2 广场的交通组织

广场的交通有多个相关因素,包括广场的可达性、停车位、广场内部和周边的交通组织、广场内的人车分流等。从广场的定性出发,考虑广场内外部的交通组织。

2.2.1 广场外部交通

广场的外部交通主要考虑一个可达性的问题,即紧邻用地的道路与用地内的地平存在高差,但解决方法可以因势利导,利用高差,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在与广场的结合处局部扩大,形成景观平台的效果,使之功能多样化,使游人视野更开阔,能够眺望更远的景区,也是一个鲜明特色的“门户”。相对来说广场外部到达广场的可达性是良好的,同时人流,车流也能较好的分离。

2.2.2 广场内部交通

在进行广场内部交通组织时,方案是充分考虑到步行者的需求,尽量在广场内不设车流和少设车流,保证广场中行人的活动。结合原来存在的直接通达景区的道路,在广场边缘设置停车和相关管理设施,使广场的整体感不被破坏,有利于广场的整体景观效果。

2.3 广场的空间组织

广场空间的安排需要与广场性质、规模及广场上的建筑和设施相适应。应考虑主从,大小、开合及有节奏结合,以衬托不同景观。尤其是与风景区结合的广场更应如此。

2.3.1 王母宫广场的空间组织

王母宫广场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为了营造丰富的空间体验,两部分的场地围合度也会有所不同,开放空间使人视野开阔,尤其是在较小的广场上。组织开敞的空间,可降低狭隘感,同时可以远眺王母宫景区和山体优美的自然景观,给人回归自然和心旷神怡的感受。而在另一部分则是以展示为主的“长街”,环境安静,两部分空间开合有致,使广场既开阔又幽静。在空间的组织上,应首先进行广场整体空间的限定。主要依托自然山体围合,广场外缘不强硬而富有生气。广场内部设有建筑物和其他人工设置物,包括广场中的建筑物以及亭、廊、柱列、标志物等。

2.3.2 广场空间的边界

对广场来说,边界不规整是很不理想的用地形状,但是通过空间的划分,形成多个互相联系的小空间,使每个空间各自都有“凹凸”的边界,空间感受也就变得丰富多彩。

如广场的主体建筑“管理中心”与路面的结合平台,既对空间的划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使各个空间有了一定的延续性。供游人在较高的空间上俯瞰广场和眺望远处风景,伸出的连廊将人们的视线有所阻挡,引向入口,强调了局部下沉的广场。见图1。

图1 管理中心平面图

此外,在小空间之中进行行为活动的安排、特定功能主题的设置,起到进一步占有、控制、限定或划分空间的作用。

2.3.3 广场空间的自然元素

由于广场依托的是自然风景区,引入相对较多的自然元素也会使广场的主题有所突出,比如乔木、灌木、矮墙与花池。植物与建筑不同,是一种软质的界面,用其分隔、围闭空间会有自然、通透、悦目的效果。乔木最为高大,其茂密的树冠对于广场空间可以形成良好的控制。灌木、矮墙与花池较为低矮,可以有效的限定空间、阻隔人的行动,但不遮挡人的视线,能够增加广场园林式的意境。

3 结语

总结有关风景区前区广场的规划设计,除了要在关系上注重与景区紧密衔接,将广场纳入整个风景区的景点布置之中,在功能上做好景区前的交通组织,使广场成为王母宫景区大体风貌的观景平台的同时,也应突出了广场的“特色化”和“人性化”。见图2。

图2 王母宫广场鸟瞰图

通过垂直交通系统将不同水平层面的活动场所串联为整体,打破了以往只在一个平面上做文章的概念。上升、下沉相互穿插结合,构成一幅既有仰视,又有俯瞰的垂直景观,与平面型广场相比,更具有点、线、面相结合,以及层次性和戏剧性的特点。营造了一个有山川之野趣,兼具服务功能完备的风景区前区广场。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3] 聂康才,周学红.城市规划民主与公众参与[J].城市问题,2005(4):17~18.

[4] 张 勃.面向新时代的场所设计[J].华中建筑,2000(1):1~3.

社区经济前景范文5

关键词:住宅区环境景观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 现代园林景观特点

园林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城市家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让人进。雕塑很大让我们窒息,比例关系和控制范围考虑不足。现代园林景观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不能违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既要继成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如果我们一味的推崇古代园林,就没有进步。不同的时代要留下不同的符号。

2住宅区园林景观的作用及效益

目前,房地产业正日益成熟,行业竞争愈加激烈,提高商品房档次,使其便于营销已成为经营成败的关键。但在一定的投资标准下,土建方面已很难有更大的突破,唯一可能提高房屋卖点的只有外部环境的改善,所以房地产商都十分重视小区的环境建设,而环境建设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便是园林景观。园林景观设计在住宅区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1经济效益

加快住宅建设,不仅是解决人民住房问题的需要,也是开拓住宅市场、形成消费热点、培植国民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好的住区环境有助于提高住区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速度与入住率,提升开发利润。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良好的社区内外环境已成为房产市场中的有利因素。

2.2景观环境效益

由于地处住宅区内,小区园林景观以其自然、宁静的环境而成为那些钢筋水泥丛林的金融办公环境的缓冲器。亲近、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城市人内在的需求。环境是人创造的,又反作用于人的性情、心理和行为。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良好的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可以给居民以美好的感受。

2.3生态效益

城市居住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住宅区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给住宅区以及整个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来愈渴望找到一个舒适健康的良好的居住环境。近几年一些“绿色小区”、“生态小区”不断涌现。“生态”二字成了房地产的一大卖点。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住宅区生态环境的需求。

3 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作用体现

3.1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功能作用。

民留出足够的运动场地和建造小区园林满足其需要。所谓景观人性化就是指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多考虑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在休闲广场中,设计散步的林荫道、人造的小园林、休憩的池塘,健身运动设施等等。而所谓运动的景观化就是指将许多运动设施作为一个景点来考虑,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景观化运动,从而也就将运动及休闲设施作为一个景观有机地组织到了居住区绿地系统中,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独到之处。

3.2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空间作用。

现在的小区居住空间不是很大所以更重视空间环境设计的实用性,各类空间有不同的功能。活动空间是供居民进行各种活动的场地,静止空间是供居民室外休息、交往、观赏用的空间,常与各级绿地结合设置,有的可在院落绿化或组团绿地中,进行人工的园林绿化建造,形成居民交往活动、观赏、消闲的中心地带。园林绿化重视室外空间层次的划分和空间序列的完整性,更要注意环境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小区的空间序列更为完整,也使得人性化设计能够贯穿始终。

3.3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协调作用。

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与自然界在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们能否在某个地方定居下来,主要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人们的三大需要, 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身心疲惫的现代人以更大的热情渴望自然,希望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具有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居住区便成为人们择居的首选地。而这些绿色居住区始终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环境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其次要从非自然造景要素,如人文景观小品、建筑、灯光、道路等景观以及人类思维行为等诸方面来规划住宅绿地生态系统,使居住区绿地空间不仅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即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诗意景观天地,使居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生理需求的生物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的高尚层次,是对美和情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使居住区内和居住区外的绿地景观系统连接成网络即绿脉。居住区外设置区域过渡性或广场性绿地,成为居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作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居住区环境,使人文景观和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其间,使生态环境、视觉景观形象、人文大众行为等诸方面相得益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坚持住宅空间形态规划格局、建筑风格、环境品质、文化特色,做到住宅和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使住宅建筑、人文景观、户外空间、绿化系统等交融在一起,即赋予绿地空间多样性与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住宅区绿色景观生态系统,并进而和大地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相连。让住宅区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中,让人们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

4 结语

住宅区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给住宅区以及整个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来愈渴望找到一个舒适健康的良好的居住环境。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也是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住宅区环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社区经济前景范文6

一对当前住宅区水景现状分析

⑴当前住宅区的水景多以某种风格作为卖点,如欧式风格、地中海风格、日本庭院风格等,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几乎随处可见。许多的瀑布、叠水等水景似曾相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水景较少。

⑵建成的水景景观可看的多,能亲近玩耍的少,不能满足人的多种需求,结合水景的休息设施和观赏空间常被忽视。水景设计常被用于快出效果的一种手段,这就导致了水景缺乏主题,与周围环境、地形、建筑之间的整体关系不符。

⑶由于水景往往需要大量的水,但是设计之时没有考虑到雨水的回收利用,因此由于成本费用高昂的关系,这些水景常常只在节假日打开,从而导致附带的一些奢侈品,如雕塑、喷头、灯光等设施任其荒废、闲置,更有甚者直接暴露―个无水的枯池和无数的管网。

二住宅区水景类型概述

⑴人工型。根据空间与造景手法的不同,水景亦形态多样,如喷泉、跌水、溪流、涉水池、倒影池等。①喷泉。此类水景在住宅区的应用较多,依据住宅区的性质和定位、不同的地点、空间形态,使用人群对喷泉的速度、形状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音乐喷泉、程序控制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等。②跌水。日本有关园林营造的一书中,把瀑布分为“向落、片落、传落、…”等l0种形式,对于不同的形式的瀑布会表达出不一样的感情。人们在欣赏到优美的落水形象的同时,还可以听落水的声音。③溪流。住宅区里营造的溪涧是回归自然的表现手法。小径曲折通幽,溪水忽隐忽现,因落差而造成的流水声音,叮咚作响,人仿佛有亲临自然的体验。溪流水岸宜采用散石和块石。并与水生或湿地植物的配置相结合,减少人工痕迹。④倒影池。光和水的互相作用是水景景观的精华所在,具有扩大视觉空间,丰富景物的空间层次,增加景观的美感的作用。倒影池无论水池大小都能产生特殊的借景效果,花草、树木、小品等前面都可设置倒影池。

⑵自然型。自然水景与海、河、江、湖、溪等相关联。此类水景景观设计必须服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因地制宜,正确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形成多样景观,融合住宅区内部和外部的景观元素,创造出新的新水形态。

三水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⑴融入生态理念。首先要对住宅区现有水域进行分析,设计时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并尽量保护和改善原有生态环境,利用原有地形合理安排供、排水及净化循环系统⋯,发挥水体的自净能力,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⑵设计坚持“以人为本”住宅区水景景观设计的关键在于吸引人、引导人、调动人的参与性,从而使两者产生互动,使空间富有生命力。因此要尽量创造近水、亲水、戏水、用水的水景,减少人与水景之间的障碍。水景的各要素设计需符合人体活动尺度要求,可以产生亲和力和安全感,进而吸引人们产生自发性活动。如尺度宜人的小溪、水渠对儿童就有较大的诱惑力,体量适当的水景景观小品也能诱导人们去触摸。

⑶兼具地域文化。地域和文化的差别是创造世界璀璨文化艺术的根源和动力。只有那些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地方风格、有历史文脉、有文化内涵的环境才能得到居民的认同、产生共鸣和归属感。在设计时,要注意地方文脉,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利用水的多样性及水景构成手法,创造独具匠心、富有地域文化个性的水景景观。

⑷利用水体多样性。水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因此应充分利用水的特性,创造出如溪流、喷泉、涌泉、叠水、水梯、水墙等丰富多样的水体景观。提高住宅区景观空间的观赏性。

⑸注重经济实用与可行性。水景景观设计一定要事先考虑其造价成本及日后的维护费用,避免只注重视觉的形式美而追求高档次,量力而行才不会使规划成为一纸空文,或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特别是在缺水地区,不可硬做“无米之炊”设计,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鼓励自然质朴、亲切怡人的水景,少用铺张奢华、高耗水、高耗能的水景设计。

⑹增加科技含量。随着科技进步,水景材料与技术必然得到极大的发展,水景设计要体现时代特色,并注意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应用。特别是水体循环、水质保护、自我调节、净化等方面以及各类新型材料及声、光、电等新技术、新产品。

四可持续性水景景观的思考

住宅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景是外部环境景观塑造的主要元素,对于改善和提高居住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自2007年以来,建设节约型园林已成为园林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如何设计、营造可持续性的住宅区水景景观将是未来的趋势。作为园林工作者,结合本人从事设计、施工工作多年来的经验,从水的来源及管理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1)要注重水景良性循环和自身的可持续,采用节水措施,降低成本,为此可考虑建立中水回收和雨水收集系统。就目前的使用范围看,中水主要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属于再生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和污水、废水之间,完全可以作为景观用水和植物养护用水。

(2)建立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利用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技术,一直在缺水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近年来,雨水利用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对雨水进行利用的技术可分为雨水储蓄再利用技术和雨水渗透技术。以前处理雨水排放主要通过道路广场组织排水,最后导入市政管线流走,造成一定的浪费。而现在可通过地形、雨水收集系统,让雨水得到充分收集。不过,对于雨水的收集应是有选择性的,对降雨前期较为浑浊的雨水排入雨水管线,对于后期较为洁净的雨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补入湖体。这样就可以减少污染源的输入,提高水体自净化能力,加大水体纳污容量。

(3)水景管理,主要侧重于住宅区中营造较大的自然型水体景观的管理。园林水体建成后期管理中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水流缓慢、更新周期长、水体接纳大量氮、磷和有机碳等植物营养素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急剧增长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为此,可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来净化水体。首先,利用景观水浇灌花草树木,建立植物养护给水系统,从而使园林中的水体更新周期缩短,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其次,对水生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发挥生态作用,因为水生植物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最后,建立水体生物链。当水域生态形成后,对于一个生态的维护和持续,生产者、消费者、捕食者和分解者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住宅区水景景观的可持续性不仅仅取决于水源和后期管理,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分析基地现状,严格遵循设计规范与原则,整体考虑,适当控制水体面积,增强水景周围的绿化生态功能,发挥水域调节气候的功能,并提高人的亲水性,减少建筑的临水性。水景景观的可持续性对未来住宅区的品质延续与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

得到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