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生哲学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生哲学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10-02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启迪
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涵义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及其生命意义的尊重与关心,它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和需求的关怀,人文关怀不仅是一种思想态度和价值目标,更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的诉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是指把人作为一切理论的主体和目标,尊重个体差异,关心个性需求,促进人的健康、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心理疏导”是一个源自心理学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的涵义比较广泛,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帮助其进行适度的心理调节,以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为对其实施思想上的影响创造必要的心理条件的目的。同时,通过“心理疏导”也可以解决工作对象的部分思想问题。
2.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启迪
(1)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角,促进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改善人的思想的特殊工作,因而它的一切内容都必须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的发展是不能离开社会的。同时,只有社会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他们才能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所以,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不排斥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由此,教育必须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的自我发展的主体地位,强化其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也必然随之逐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在机制与方法等方面大胆进行创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此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由单纯的政治性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个开放和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互联网络高度发达,媒体铺天盖地,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碰撞,原来的单纯政治性教育已很难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既要坚持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又要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由单纯的政治性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既要有政治性的说教灌输,也要有情感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呵护,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教育的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如何,不仅取决于教育内容是否丰富、理念灌输是否到位,还取决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态度、情绪等人文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所以,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勇于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的价值追求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充分考虑人文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表现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育者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唯一主体,仅强调教育对象(大学生)的客体地位,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唯一主体”理念的支配下,教育者往往不重视师生的双边交往活动,过分地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权威,很少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忽视了他们在接受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导致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逆反心理加剧,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2.忽视学生的思想需求,教育缺乏针对性
因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同,所以他们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缺乏针对性,教育工作者往往不管学生的需要是什么,仅凭经验和感觉,照本宣科地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育,对于那些社会发展和国家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以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敏感的问题,却避而不谈或讲不清楚,无法从根本上为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
3.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育方法僵化落后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是从约束的角度出发,过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而忽视了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学校常以管得住学生、不出乱子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停留在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规范学生的管理层面上,教育方法僵化落后,师生间缺乏情感沟通,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4.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频现心理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他们普遍承受着来自家庭、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而许多高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由心理问题而引起的逃课、休学、退学以及各种违法违纪甚至犯罪、自杀等极端事件屡屡出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人生哲学的核心范文2
简单说来,凡探讨人生天地间,根本做人之道的学问,便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的目的在于寻求“关于人生之道理”。具体言之,“关于人生之道理”至少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1.此道理为何,其依据何在;2.此道理如何在人生中得以落实。本文拟由此两方面入手,对老子的人生哲学做一简单分析。
一、“道”:老子人生哲学之依据
“道”在老子哲学体系中具有多重意蕴。同时,加之解释者持有不同的学术立场,各家对“道”的理解“见仁见智”。但其中有一点是公认的,即“道”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
(一)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老子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
这是说:有一个存有者(道),它先于整体存在(先天地生),天地皆由之而生(“似万物之宗”“可以为天下母”)。正因其先天地而生,所以“不知其名”;正因其作用之无限广大,是至高、至大的存在,所以只能用“不盈”“渊兮”“湛兮”等词语加以描绘。此处,虽然由于“道”本身的不可言说性,老子尚无法对其进行明确的界说,但结合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及第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我们可以明确肯定:“道”不仅是一种“理”的存在,更是一种类似于“母”的“物”的存在。它不仅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而且天地万物皆由其创造。本文由收集整理
(二)老子认为“道”范畴万有。在老子看来“道”既是万物之始源,同时又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最后依据。对于“道”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老子用“常”来表示。老子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万物是变动不居的,但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却是不变的。知此常理,并依之而行是“明”,反之则“凶”。
总之,万物万象皆变幻无常,唯“道”为常。“道”不仅是万物之本原,而且是万物运动之法则,因此是天地万物和人生存的依据和最高取法对象。
二、“无为”、“处下”:老子人生哲学之落实
老子既以“道”为人生之依据,接下来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在人生中贯彻“道”,从而使人达至自然之境界。其方法主要有二:一为法,一为循。
(一)所谓“法”,即法“道”之状态而行,依此而有“无为”之说。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即以自然而然为法则,因任自然。在老子看来,万事万物俱有其自性,“道”仅仅是“辅万物之自然”而绝不加以任何的强力主宰,此即“无为”。因此,无为之核心乃在于顺物之性。
“无为”落实于己就是“清静自守”,顺己之性。老子认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
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不过是“实其腹”、“强其骨”而已,“五色”、“五音”、“五味”等声色物质的追求不仅不是人性之本,反而是人性的束缚、负累,过于追求只会令人“盲”、“聋”、“心发狂”。在老子看来,人之本真状态乃是其本初之状态,即“婴儿”之状态,在此一状态,人没有任何的私欲妄念、机心贪婪,浑然与天地万物一体;及其欲念一起,则争名夺利,永无止息,根本的解决之道就在于用理智观照自身,对欲念“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复归于“婴儿”之状态,从而做到“人皆昭昭,我独昏昏,人皆察察,我独闷闷”,“如婴儿之未孩”。
“无为”用以接人,乃在于“我无为而民自化”,顺人之性。人事上的“无为”要求“好静”。“好静”,即是指不以一己之成见强以御人。在人之上者最易为之莫过于由公心出而令人如何,如何,却不知此正为劳人、误人之源。故老子说:“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而真正的圣人乃是“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第六十六章)。
(二)所谓“循”即循“道”之规律而动,依此有“处下”“守弱”之则。首先,老子以“道”为宇宙万物之最高法则,且认为“道”的根本运动规律在于“反”,因此处处教人“处下”、“守弱”。
在老子看来,“处下”、“守弱”乃生之方:“人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
其次,老子认为“处下”、“守弱”乃胜之法:“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
最后,老子认为“处下”、“守弱”乃得之途:“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需要强调的是,在这里老子绝不是要以“阴谋”教人。身处乱世,老子看到的是“国家滋昏,人多伎巧”、人人“逐于私利、争扰不休”的社会现实,补救的方法在于呼吁在上者行“无为”之政,教导在下者“清静自守”,然此种说教何以被人接受?不得已,老子遂有“无为无不为”之言论,强调“无为”之效用。
人生哲学的核心范文3
他似乎从来都不是一个学院中专门研究一个学科的学者,而是一个穿行于政商两界,深入到华人社会多方面的重要角色,也是媒体和公众所需要的焦点人物。他的学问其实是入世的,是经世致用的,是切近于他所处的历史情势和生活状态的。他其实是一个人生哲学的传播者,在一个剧烈变化的华人社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南怀瑾传奇的一生其实是自有其神秘性和复杂性的。他始终活跃在全球华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领域,人脉关系遍及两岸的政商诸界。
早年在台湾,南怀瑾就有许多政商界的崇拜者,也在台湾当时的生活中扮演过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角色。而到了1980年代之后,又在两岸的关系之中多所着力,并做了许多有影响的事情。晚年在苏州的太湖学堂,也有许多各地的崇拜者以和南怀瑾先生见面晤谈为很高的荣誉,这些崇拜者当中不乏众多的高层人士。其实南先生的名声很大程度是由这些政商界的高层人士的崇敬带来的。
他在金温铁路的建设中的贡献,既是回馈他的乡邦故里,也是具有高度远见的行为。我父亲的故乡是温州,那里的许多人对于南先生有一种真切的情感,其原因就在于其对金温铁路的贡献。在今天高铁改变中国的空间感觉的时代,那铁路似乎已经不足道,但曾经的贡献却是异常巨大的。
他的卓识在于他对于世界大势有自己的独特的了悟,其实他对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的融入世界,并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快速崛起的进程,是敏锐地看到了,并有深切的感悟的,因此他1980年代之后始终在内地发展,也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和崇拜。这既有他的生活哲学的传播,也有他的现世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打通儒释道的意义
但他最重要的贡献,却是始终以儒释道三家的阐释者的形象,赋予中国传统的价值一种现世生活的意义。
他的用力之处,其实不在于理论体系的建构,也不在于哲学研究的突破,南先生从来都不是学院中的学者,也没有在某个专门的学科中独树一帜,他不是一个以现代的学术训练进行专业的传统文化研究的正统派学者,所以他和学术界一直疏而不亲,几乎没有什么专家学者会探讨他的学说,也受到过学界的一些人的抨击,他的传统文化的阐释也被许多学界中人批评为硬伤多多、学识不够。
他并不在正统的学界圈子之内,似乎也并未试图和正统的学界一争短长,而在于纵横整个传统文化领域,对佛学、儒学、道家等均有自己的体会,且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阐述。同时他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在社会中拥有许多信仰者,可以说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很大贡献,对于佛儒道学说的整合,使得这些学说能够通过他的串讲和传播而让许多人豁然开朗,获得关于人生的感悟。
他的讲学活动或著作都是对于传统的经典的发挥,这些发挥的着眼点不在于经典本身的考证或研究,而是从自己的心得出发,对于传统当下意义的发挥。南怀瑾先生的认识不在经典的学术化,而在于它的现世化,也就是着眼于经典在华人社会转型中的意义。
他点明:“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同时他生动地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这些说法的基本含义,在于他的工作其实是试图用传统的中国价值,为华人社会的剧烈变化寻求一种精神的皈依。
儒释道的“打通”是他的事业的核心,这种打通的意义在于为今天的华人社会提供一种人生哲学。一种既出世又入世,既超越又世俗的价值观。
对传统独特的诠释
如果说星云大师等人促进了佛教的“人间化”,可以说,南怀瑾则试图将整个中国的传统思想的核心都“人间化”。用儒学解决我们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问题,用佛家解决我们的精神超越的问题,用道家解决我们修身养性自我修养的问题。这些构想其实是南先生最为生动和吸引人的地方。他的讲学和著作的现实性也正在于此。他的传统的诠释其实是为了当下的人生问题的解释。这些解释又和其他类似的诠释者有所不同,因为南先生所影响的往往都是社会的高层的政商人士,所以他的支持者固然有普通人,但最重要的还是政商界的人士。
他的形象仙风道骨,气质不凡,让人一见而产生崇敬,因此政商界饱受现实压力的人,都从他那里寻找精神的慰藉。普通人也由于这种神秘性而对他产生敬仰。他的书并不像许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那么生动,其实还是显得文字稍有艰深之处,思路也并不非常浅显,正因为如此,他的书反而让许多不在学界内的人感到高妙。而他在太湖学堂的教育的实践,也是试图传播传统的精神的一种努力。
其实对于20世纪后半叶的华人社会来说,先是台湾的发展,这种发展是进入西方的生产和消费的系统的。其中的生活变化巨大,对于华人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非常深入,在台湾如何借助传统完成转型,寻求传统中国价值和现代生活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台湾社会需要转化传统来解决现代化所遇到的精神困扰和问题。南怀瑾先生在台湾就扮演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
而中国内地1980年代之后的改革开放,过去靠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框架支配的社会产生了松动和快速的变化,这时也开始产生了精神的问题,这些问题和困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发展的高速度和生活变局的巨大而日渐凸显。南怀瑾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于儒释道的阐发,传播了一种人生哲学,通过人生哲学来超越西方的一套议题。他曾经说:“我们现在所讲的经济学,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外国人的经济学。我觉得我们国家,经济、财经,包括金融、银行,自己要研究研究,建立自己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我深深感到,我们这个时代有这么一个现象。”
人生哲学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 先秦道家 人生观 历史基础 逻辑线索
一、先秦道家人生观的当代魅力
当今时代,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一方面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繁荣,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及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目前正面临由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转型而带来的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这一转型和变化中,人们面临新旧交织的人生困惑和迷误。从整个世界的视野来看,人们对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主流,精神生活却往往被忽视、冷淡。长期下去,人有可能变成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变成没有精神追求和情感生活的单纯的技术性和功利性动物。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主导下拯救精神,解决人们“信仰的缺失”、“意义的失落”、“精神的焦虑”、“人生的危机”,就成了时代的呼声和要求。因此,人生观问题作为一个关系到个人安身立命、社会和谐发展的常思常新的永恒话题,在社会发生转型、曲折和变迁的特殊历史时刻,激起了人们广泛而深入的追问和反思。
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它的核心内容所在。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的特点就是发挥人学,着重讲人。”[1]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最富,其所触及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2]在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体系中,先秦道家人生哲学更是独树一帜。正如陈鼓应先生所说:“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然而,如果我们了解老子思想的真正动机,我们当可知道他形而上学只是为了应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3]
先秦道家人生观思想内容丰富深邃,它那身重于物的人生追求、返璞归真的人格理想、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谦下不争的处世之道及自然达观的生死智慧,无不显现出其与众不同的历史光彩与当代参考价值。当前,在哲学和马克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指导下,结合现实情况,深入研究先秦道家独特而深邃的人生观思想,通过对积淀在这种传统思想资源中的“古今共理”的揭示、阐发和改造,实现其传统价值的现代转换,对于我国新的民族文化和现代化道德的营造和构建,推进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显得十分重要。
二、先秦道家人生观的历史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观念源于现实,同时有其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的逻辑发展过程。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之前,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神权观念和政治宗法观念,人们还处在一种对社会及自我认识上的蒙昧状态。与以前不同,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的反抗逃亡,导致了奴隶的初步觉醒和社会对奴隶的新认识,进而导致了人对自身本质的觉醒,人们开始从崇拜神灵的梦寐中觉醒过来,开始认识到人的力量。伴随着人的觉醒,许多进步思想家突破旧的天神观念,掀起了一股强大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的特点是十分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生活的改善与社会地位的提高。相应地,人生观问题、人生哲学的诸命题,就成为这些思想家们十分重视的探索内容,于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就形成了一个人生哲学思想发展的高峰。之所以如此,还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社会剧变的时代,即是一个政治大动荡、社会大混乱、文化大融合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作为旧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最高原则和依据的周礼正在崩溃之中,体现天命意志的周代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已经不适合新情况的需要,阻碍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激烈交锋,冲击人们的思想和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人们的一切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在冲突中变革。旧秩序被破坏,新秩序尚未建立。于是,开明的政治家们,获得解放和自由讲学权利的士们,都在思考这个令人迷惑的时代和社会,都在寻求一种能让人满意、使天下有道的救世方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充当宗法制的“补天”者为己任,主张改革周礼,把周礼从一种体现天命的强制人们服从的外在规范和制度改造成主体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墨家主张“尚贤”,打破血缘宗法的用人路线,还主张“非兵非攻”、“兼爱利人”;法家主张制定法律,保障新的力量的利益,同时限制和遏制他们过分的行为。所有这些主张都从不同角度缓解了当时社会各种力量的矛盾和冲突,推进了社会变革过程。出身史官而又晚年隐退的老子及后世庄子从对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冷静观察中,更加关切个体、生命、自由等这样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以独特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与众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救世学说和方案。
三、先秦道家人生观的逻辑线索
在先秦各大流派的救世学说中,对于自然的奥秘,真知的标准,历史的演变,政治的理想,都进行了广泛探索,而谈论最多阐发最深因而成就最高的则是关于人生的问题,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人生态度等涉及人生观的根本内容,先秦诸子百家都提出了深邃的观点和明锐的见解,并借此为人处世,安顿心灵。先秦儒家人生观思想极为丰富,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义高于利”的人生价值观、宽厚善良的待人观和乐而忘忧的苦乐观;墨家创始人墨子提出了“兼爱”的古典人道主义思想、“利人”的人生价值观及“非命”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则提出了“求实重变”和“利己不害人”的处世思想及“以力致富”、知足常乐的人生幸福观。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人生观正是面对当时恶的时代和苦难的人生,通过对先秦儒、墨、法等其他流派尤其是儒家人生观的反思和批判(尽管这种批判不失偏激和片面)中提出的。
面对百姓民不聊生的严酷现实,出于对普通劳动者当时所生活的社会处境的深切同情,先秦道家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都卷入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老子明确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49章),认为有道者是没有自己的私心的,他们应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以百姓心为心。首先,老子十分同情当时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提出了强烈的反战思想。面对诸侯国频繁的征战,老子敏锐地看到了当时战争的后果:“师之所出,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其次,老子以人为本的思想还表现在这位思想家对当时人民所受到的繁重剥削和掠夺的深切同情。他尖锐地指出:“民之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75章)老子指出,这种社会不公平是完全违背自然规律的,他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77章)为消除这一违背天道的现象,老子提出富有者要“不积”(《老子》81章),“去甚、去奢、去泰”(《老子》29章),充分体现了老子对受层层盘剥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上述思想构成了老子人生观的思想基础和出发点,由此老子提出并阐述了一系列人生所应恪守的原则和理想,形成了人生观体系。与老子一样,先秦道家集大成者庄子也对苦难的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同时他更关注那些身受迫害的士阶层。在战国时代,出于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各诸侯国为争得霸主的地位,纷纷重用士阶层为他们出谋献策,同时各国统治者们又把士阶层仅仅当做他们役使的工具,甚至滥施迫害,使士的命运漂泊不定。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处境下,产生了庄子的人生观思想――他想为以他为代表的贫困不安的士阶层找到一条摆脱苦难的人生道路,从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视的思想遗产。
参考文献:
[1]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1988:140.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65.
人生哲学的核心范文5
关键字:孔子 苏格拉底 哲学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社会品格和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基督教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和孔子处在不同环境之中,却同样认识到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现世生活的“不洁”,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他们在政治与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之相似性,表明了人类所遭遇的问题是相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但双方选取的路径和取向上不同,却反映出各自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展示了双方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预示了两种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分道扬镳。两位先哲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两种文化—东西文化在源头上开始分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
参考文献:
[1]王维雅,王维.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之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4 月
[2]潘泽泉.从思维的执守与超越层面管窥社会的发展———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探求[J].2003 年3 月
人生哲学的核心范文6
每个教师也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它是人生哲学的特殊部分,这样的教育哲学决定了每一堂课的风格和质量,而改变的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人生。数学教师也不例外。
在当前轰轰烈烈的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纷纷投入到新课改的洪流中,当我们从激动欣喜的热情中渐渐冷却下来。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数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系列问题:理念到行动的偏离,难以走下讲台的教师、表演式的课堂、灵魂匮乏的组织形式、华而不实的教学行为……数学课程标准中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就徒有形式而无精神,许多数学教师往往从口头上认同而行动上背离,甚至让应试教育穿上新的外衣粉墨登场,冠冕堂皇地称之“穿新鞋,走老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理念到行动到底有多远?为什么教学理念的转变会有这么难?是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不符合实际,还是总结出的经验不符合现实?细细一想:其实都不然。而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真正接纳、内化的时候,人们已经热衷于模仿外在的操作,看到后并运用到的是新课程的躯壳,却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灵魂。
其实,数学新课程的实施远远不是停留在外显形式的改变,而在于一种新的理念、思想的产生接纳、转化、运用。长久以来,数学教育仅仅体现了数学作为一门科学而侧重工具性和功利性,对立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而数学新课程理念是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文化前提,体现了“科学求真是求生之基,人文求善是为人之本”,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在我们过去的生活中都不曾凸显,因而对数学教师来说是外在的、陌生的,难以真正理解和内化的,更难以真实地变成教学行为。其实一种思想只有当被真正接受、认同和接纳时才能成为教师个人身上的一部分,才能在行动上真正改变,这种行动是自发的、发自内心的,这种思想就是教师的个人教育哲学。数学教师的教育哲学是由自身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文化习俗等建构而成。它缄默不语,但植根于数学教师的心灵深处,它像一只无形的手,它常常远离外在的数学新课程却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育哲学的建立,有赖于每个教师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反思能力的提高,要求回归现实的教育生活世界。通过数学教师依据自己的理性研究、深刻反思、实践构建,从而把握数学教育世界和自身意义的一种具体的实践哲学形式。
(一)依据新课程理念研究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
每个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知识、备普通的教学环节,更要围绕学生来备、围绕新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益来备。比如,教学设计中不能只是考虑教师活动应该如何安排,而当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提出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怎么做”才能掌握为中心来设计,同时兼顾学生现有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挖掘各种能力培养和数学思想、德育因素的结合点、切入点等。教师在备课时明确一堂数学课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艺术性地追求这些目标的达成,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展示”。
(二)依据新课程理念深刻反思教学行为过程
反思的关键是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总结课堂得失,反思教育教学成败,理清工作思路,多思、爱思才能善思、深思。经验+反思=成长,教育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让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除了能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外,更主要的是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养成反思的意识,明确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始终保持一种敬业、开放、发展的心态。
(1)对教学行为的反思:用批判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把思考的注意力由外显的教育教学行为转到教育教学行为背后隐含的教育教学目的、教育教学理念上;比较分析各种教育理论的特点,善于对各种观念提出质疑,并在权衡各种对立或非对立的主张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观念来指导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从多重角度出发进行清晰而透彻的分析,并提出具有独创性的,恰当的解决方案;决策时不把自己的思想拘泥于某一点,而应想到还有哪些可供选择的行为和方法,并在情境变化时及时调整和改进原有的决策和行为;要思考教育教学行为本身和行为可能带来的社会和个人后果以及教育教学行为的伦理价值。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特征和个人风格,习惯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分析和揭示偏好这些方法背后的教育理念以及使用这些方法的条件;记述教育教学生涯中成功、不足和困惑的地方,分析它们对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和影响。
(三)依据新课程理念实践构建课堂教学文化
课堂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每一个数学教师个人的观念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是从历史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倡导“师道尊严”的儒家文化都占据着社会主流文化的位置:这样一个大的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塑造着教师个人的观念文化,同时也在影响着新课程推进所需要的种种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数学教师要增加接触各种各样文化和观念的机会,做一个文化的自主选择者。数学课堂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面貌,因此,数学课堂文化的重塑也必须注意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和重视。它不是建立在命令和控制之上,而是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意蕴,让课堂和教师成为它应成为的“样子”,要增加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意蕴,淡化对数学课堂的过分的功利性期望,在一种文化的分享和创造中愉快、从容地到达共同向往的目的地。“在活动中学”,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数学课堂文化的体现。
富于文化的数学课堂活动应是真、雅结合,快乐而有实际意义的。为了真,数学课堂活动既应与现实生活相贴近,又不与数学知识相背离;为了雅,数学课堂活动应精心设计,精致而巧妙。而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数学活动中不仅应有师生、生生之间外显行为的互动,更应有内在的心灵互动。顺序与生活相交融,心与心相契合,文化便油然而生,自然弥漫于课堂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