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学经典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学经典理论范文1
关键词:数理统计;西方统计思想史;数量经济学;贝叶斯
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古典统计时期统计学同时存在不同的两大学派,在这种情况下,争议是必然的,但他们之间的争议并未在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之间爆发,而是通过内部纷争表现的。随着政治算术学派的发展,其计量思想冲击使得国势派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以哥根廷大学教授为代表的正统派,他们坚持统计研究要以文字记述为主,另一个是以克罗姆为代表的图表派,主张在文字记述的基础上,接受政治算术学派所提倡的计量方法的思想。图表派和正统派的矛盾在十九世纪初期终于爆发了,正统派指责图表派的表式统计是没有方法的大杂烩,没有形式,只能沉迷于表现;而图表派则坚持认为,正统派只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能真正意识到能真正反映客观事实的图表和数字的重要性。克尼斯指出,虽然统计学的命名最早是由国势学派提出的,但国势学派没有统计学之实,它仅仅是关于用文字记述国家事项的“国家记述学”,并且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目的与历史学相一致,所以应该把它被归为历史学,而政治算术学派属于以新任务、新方法的方式提出的新的观点,因而政治算术学派才是真正的统计学。克尼斯的论证宣告了政治算术学派在此次思想交锋中取得胜利,结束了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长期以来的争论,同时也为统计学界指出了未来统计学的发展方向。
二、近代统计学时期
到了近代统计学时期,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同时融合了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的思想,并在计量思想的基础上引进概率论的方法,将统计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近代统计学发展的起源思想,开辟了统计学的新时代。
十八世纪中后期,起源于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将其研究中心转移到了欧洲,政治算术学派在保留自身研究方法和内容的同时,吸收了国势学派的研究目的形成新的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的开创之作就是克尼斯在在解决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学派争端时发表的《作为独立科学的统计学》,在这篇著作中克尼斯确立了统计学作为独立社会科学的地位,随后恩格尔支持并发展了他的统计理论。恩格尔认为统计学是根据合理的观察,从而描述一定时期人类社会的组织和状态以及这些组织、状态的变化的一门科学。在克尼斯和恩格尔的统计思想基础之上,德国统计学家梅尔总结了当时统计学界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学术成果,建立和完善了社会统计学派的理论体系,由此社会统计学派又被人们称为梅尔学派,该学派认为统计学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揭示社会现象发生变动的原因和规律,基于此,该学派将统计学定义为研究规律性的独立实质性社会科学。并且他们提出将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分为自然和社会,将其从存在形式分为总体与个体。
在社会统计学派发展的同时,留在英国本土的政治算术学派开始朝着数学方面发展,形成了旧数理统计学派。作为旧数理统计学派代表性人物的高尔顿比较擅长用统计方法研究生物进化(这主要受其热衷于科学研究和统计调查的父亲以及研究生物的表哥达尔文的影响),他在其创办的杂志中首次提出生物研究中所使用的统计方法论为生物统计学,并在生物实验中建立了若干新的数理统计概念和方法,诸如“相关”“回归”“中位数”等。旧数理统计学派在方法上主要使用数学、概率论的方法,在搜集样本资料时,更倾向于使用大样本观察,这与他们的生物统计研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该学派的出现实现了统计学从实质性到方法性的转变。
三、现代统计思想
到了现代,戈塞的出现为旧数理统计学派走向新数理统计学派提供了基础,其实相比于他的原名,他的笔名“student”更为人所熟知。在戈塞之前,人们一直认为统计认识思想的核心是大量观察法,依靠大样本统计来研究问题,然而他提出大样本统计方法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情况,有时候受客观原因的限制,有的实验很难进行多次,所以人们只能从少量的观察得出结论,这一思想构成了后来形成的小样本理论的基础。该统计思想的出现也拉开了新数理统计时代的大幕,实现了数理统计学从描述性统计学向推断性统计学的划时代的转变。
贝叶斯学派的思想源于1764年贝叶斯发表在伦敦皇家学会的遗作《An Essay Solving a Problem in the Doctrine of Chance》,在这篇著作中,贝叶斯提出了贝叶斯假设、贝叶斯公式以及参数的后验分布密度等,从思想的呈现到贝叶斯得到广泛的认可,期间经历了近200年的历史,原因就在于贝叶斯统计思想与经典统计思想之间存在很多分歧。他们之间的分歧基础就在于统计学中对“概率”的理解,即“概率”的定义是客观意义下还是主观意义下。概率的存在有两种解释,第一是某系统的内在特性,该特性不依赖于人们对系统的认识,即属于客观意义下;第二是对某一说法的相信程度的度量,这是在主观意义下的解释。经典统计学坚持认为概率是客观意义下的,而贝叶斯统计在经典统计中概率意义基础上,扩展了意义的外延,即在包括第一种意义的同时加入了第二种意义。基于统计学中“概率”定义的不同理解,引发了这两大学派在统计推断以及推断逻辑方面的更大分歧。
贝叶斯统计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主观”的导向问题,受到了经典统计的批判,但实践领域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贝叶斯统计对统计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贝叶斯统计的发展扩宽了统计学所研究问题的客体,使得统计学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很多不能大量重复实验的领域。同时贝叶斯统计不仅开创了新的统计推断形式,而且解决了经典统计中的“两难推断问题”。
四、小结
在21世纪的今天,统计专家有各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哪一种统计思想在解决问题中占有支配地位,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知道,统计学一定会在解决问题中更加趋于完善,在解决问题中留下更适合的。(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
参考文献:
[1]窦雪霞.统计思想演化的哲学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
[2]郭海明.浅谈几种常见的统计思想[J].中国统计,2015(6)
[3]姚波,张凌翔.数学给了统计学什么[J].中国统计,2005(1)
[4]窦雪霞.历史视野下的统计学内涵思想分歧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5)
统计学经典理论范文2
【关键词】双语教学;统计学专业;专业英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是众多学科不可缺少的实用型课程。而处在社会大环境中的统计专业学生要想获取最新的专业技术信息,必须对专业英语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软件涉及专业知识时能够运用自如,进而成长为学有所长,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一、我校统计学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为了能够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和国外专业发展动向,本科生应该能够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在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新形势对统计学专业大学生的要求不仅是能够阅读,也应该能写,能够进行语言交流。但是,通过近几年的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及学生反映等方面收集的信息表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能力与基本教学目标及实际应用仍有一定的差距。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日益融合,培养视野开阔、专业突出、外语过关的统计学专业人才成为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而我校统计学专业只在大三大四本科生中开设四十几个学时的专业英语课程,远远达不到专业培养的目标,为此,应拓宽这种受时间限制的课程设置模式,逐步推广双语教学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将专业英语贯穿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时时接受语言的影响,把汉语与英语,把英语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
如果汉语的专业课先行,后学相应的专业英语,学生感觉学之无味。但如果专业英语安排在专业课之前,学生又如听天书,或感觉深度不够。因此,有必要由传统的专业英语课程单独开课改为某些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2.教材局限性
我校统计学专业是由应用数学学科发展起来的,学生系统学习的专业知识涉及基础数学、经济学以及概率论等多学科,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非常丰富,因此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概率统计为侧重,同时也需要涵盖高等数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领域。各个学校专业培养的方向不同,所用教材也有相当的差异。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自己准备教材。但如果我们采取某些专业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就比这要容易得多。国外许多统计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原版的英文专业书籍,既有严谨的理论,又有富有时代气息的例子,这些对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都特别有帮助。
3.师资匮乏
统计学专业课程涉及基础数学、概率论、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和医学等诸多领域。因此教师如要能胜任专业英语的教学,不仅要求传统意义上的英语好,还要求有开阔的视野,宽广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够较好地引领学生顺利地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这就增加了专业英语教学的难度。但是对于一些学校刚刚引进的年轻博士们来说,对于自己专业方向上的英语是非常熟悉的。让他们从事双语教学也不是难事,但如果让他们上好大一统的统计学专业英语课却有相当的难度。
4.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认识不足,认为是无足轻重并且可以轻松过关的一门课程。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缺乏了解,认为是英语的后续。而如果把专业英语的教学融入到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中去,利于转变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进而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服务。由于我国传统外语教学中“费时较多,成效较低”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进而反映在学生上就是学习效率低、英语应用能力差,这是双语教学中的最大困难。
我校统计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迫切要求我们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从建设师资队伍、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改善考核方式几方面着手,对统计学双语教学进行初步尝试。
二、统计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设
国家教育部已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双语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教材)以及教学方法互相配合的复杂过程。想要建设好双语教学,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内容设计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两个模块。在基础知识模块中,划分为数学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基础知识三大板块,在应用知识模块,向学生介绍科技文献的写作规范、英语单词的构词方式以及国际交流的常见用语等,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教材的选择
国内编写的统计学专业方面教材系统性强、叙述严谨、知识体系清晰、重视基本概念的介绍和理论知识的推导;而国外的优秀教材则具有许多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实例,另外注重最新的科研成果。许多经典的专业课程在国外一些著名教授的主页上都有相关课程的案例分析资料、授课PPT、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链接丰富而且更新速度快。因此,教材以国外专业英文经典论著为基础,结合国内的优秀教材,同时运用查阅网络、资源共享、集中交流等手段选取一些介绍专业前沿领域及发展动态的相关文献,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接触到学科前沿。英文经典让学生体会原版的表达方式及相应的语言氛围,相关文献让学生体会到科技文献严谨的写作规范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逐渐培养起一定的专业素养。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专业课的实际用途,而不是只感觉到空洞的理论。
统计学经典理论范文3
关键词:卫生统计学 PBL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158-01
卫生统计学是研究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具有实用性强、应用广等特点。卫生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别于其他门类的医学课程,因此被很多医学生认为是一门难以学习和掌握的课程。Problem-Based S.Learning,简称PBL,是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Ho Barrows于1969年首先创立,认为是一种较好促进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1]。自引入医学教育领域以来,许多研究表明PBL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技能和实践能力。我们尝试在卫生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教学模式,调动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多采用“灌输”的方式,老师灌得多,导得少;学生学得多,议得少;授课时间多,自学时间少。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遇到实际问题时,仍不能确定该选用哪种统计方法。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明显降低,由于长期的死记硬背,学生的分析问题推理能力未能很好锻炼,不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其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PBL教学法则是在介绍每章内容前要先提出一个或多个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原理尤其是应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就能够正确选择统计方法了。
2 PBL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
2.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促者,要设计恰当的问题;在课堂交流中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提问能力。
2.2 学生的学习态度
以交互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密切师生联系和双向交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训练,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基本概念与统计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3 PBL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
PBL教学为将来独立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其具体步骤。
(1)理论授课:结合各个章节的内容,采用案例教学,以典型案例引出问题,给出正确处理问题的统计思路与统计分析方法。
(2)确定问题:每次理论授课后,由授课教师根据各章节的内容,结合自身科研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文献中出现的统计学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问题,同时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与任务。
(3)小组讨论学习:指定学生组成专题学习小组,各小组根据特定问题查阅文献,对文献中研究内容、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进行课堂讨论分析,并对分析讨论结果已报告形式进行总结。
(4)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在文献资料的检索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指导,归纳总结各小组讨论报告。
(5)成绩评定:通过小组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对专题学习小组和课堂提问的学生进行评定[3]。
4 PBL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及相应对策
4.1 PBL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PBL教学效果。(1)传统教学法的讲授能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而PBL教学只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2)学生长期习惯于传统式的灌输式教学,缺乏主动学习的技巧。(3)卫生统计学总课时有限,学生要较好地回答问题,需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4)目前国内医学院校采用的各种版本卫生统计学的教材,编排体系并不适合PBL教学。
4.2 解决对策
针对PBL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PBL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各章节内容学习时,首先采用经典案例授课,用经典案例引出分析问题的统计学思路,给出解决问题的统计学方法,在讲授理论同时培养学生形成统计思维方式。(2)根据专题讨论内容,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3)结合授课情况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学习任务。(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是看老师的主导作用与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技巧,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4]。(5)根据授课内容、设置的问题、讨论主题,探索编制适合PBL教学模式的卫生统计学教材。
通过PBL教学模式改革,使预防医学本科学生逐渐培养起良好的科研思维能力,了解卫生统计学理论知识体系,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医学科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蓉,王劲松,孙峰.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校外教育,2010(1):95.
[2] 彭志行,赵杨,易洪刚,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79-81.
统计学经典理论范文4
Abstract: Statistics is a tool discipline with high application. Its main role is to find useful information among the various data, and summarizes this area on this basis, then applies these conclusions or characteristics in practical guidance. However, when using the statistics for analysis, some deviation position will inevitably appeared. The use of robust statistics can as much as possible to avoid the deviation situation. 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analyze.
关键词: 稳健统计;理论分析;应用思路
Key words: robust statistics;theoretical analysis;application ideas
中图分类号:C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324-02
0 引言
进行稳健统计其实质就是针对传统统计的不足之处,进而使得统计逐步稳健化。在进行传统统计之时可能会出现假定和实际相互偏离的现象,或者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因素,在统计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偏差,有时候偏差较大,甚至结论完全错误。通过稳健统计理论的使用,将能够有效的克服,或者进一步控制以上问题。
1 稳健统计理论分析
我国稳健统计的研究发展开始于六十年代,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和探究,初定型于八十年代。随着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稳健统计也随之不断进步,加之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的推动了其发展。稳健统计是统计过程当中稳定性的理论部分。在假设已知的前提之下,该理论较为系统分析了离群值的影响。在经典假设满足的情况之下,通过以往的经典统计方式将能够确保结果优良,比如小样本下的t估计。最小二乘回归估计等。反之,如果无法全面满足所需要的假定条件,则无法得到理想结果。通过稳健统计的使用,将能够将离群值的影响控制在一定的度,确保最终的结果不会有太大偏差。
比如在一个多变量线性回归当中存在离群值,在寻找离群值之时可以通过稳健方式,以及回归诊断方式进行。通过稳健方式确认的模型,将能够较为符合大部分的数据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找到离群值。但通过一般的回归诊断则会相对麻烦,需要将有关的数据全部进行计算,然后利用结果进行寻找。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其计算的过程当中,离群值已经对数据造成了影响,用存在偏差的结果确定离群值,最终结果必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由此可见,稳健统计比之一般的回归诊断更加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其在计算估计量之时,首要工作就是识别离群值,最大限度的保障结果的合理性。综上所述,通过稳健统计理论的运用,将有效的控制离群值对结果的影响,控制偏差,提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对此,Huber针对稳健统计,提出了三大主要目标:第一,在满足经典假设的模型之下,确保估计值满足合理需求,同时具备有效性。第二,如果所建造的假设模型,以及实际的模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差异较为微小之时,在此时无论是统计方法之上,还是对于估计值,相应的受到的影响也会较小。第三,如果假设和实际模型之间偏离严重,由于几乎不会遭受破坏性的影响,因此仍然可以接受估计值性能。
2 稳健统计理论的应用和思考
2.1 稳健统计在发达国家的有效应用
稳健统计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并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优势显著。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于稳健统计理论的应用和研究较为深刻和完善。加拿大政府广泛的应用了稳健统计理论,利用该理论和有关方法,将相关的经济指标的多元数据进行了整理,以便针对理论值进行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处理。通过将稳健统计方法用于多元统计,主要包括了位置向量,以及协方差阵。对于数据当中存在离群值的情况,通过该方法的使用将能够有效的控制其不利影响,进而提高结果的合理性。
对于官方统计公布的收入、城市人口模型等经济指标数据,充分利用了稳健估计方法进行分析。比如在改进一般统计量之时,在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变换方式,或者平方根的变换,最终得出的稳健统计量结果良好。新西兰从一九九二年开始,对于全国健康情况都会每四年调查一次。在进行调查分析之时就充分利用了稳健统计理论,利用稳健统计量和方法,针对各项健康指标进行分析、处理。新西兰对于稳健统计理论的成功应用,不仅为本国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方式,同时为世界各国做了一个好榜样。
由此可见,由于稳健统计的诸多优势,使得世界各国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研究结构、民间机构,都对其有着高度的重视。通过稳健统计的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其各种统计工作,也从侧面体现出各发达国家统计学的高度发达程度,同时反应出其市场化高度发展。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应用相对较晚,但也得到了不小的进步和发展,应用也较为广泛。稳健统计被广泛应用在各领域当中,比如环境学、地质学等。然而官方统计方面的应用还较少,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其使用,充分实现其优越性。
2.2 在应用之上的思考
第一,官方统计应该更加重视统计量的系统化公布,并且对于当中所反映出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解释。比如针对收入分布情况,对其位置特征之上的描述,可以通过中位收入、平均收入等,同时结合基尼系数、劳伦茨曲线等进行有效的描述。同时要注意离群值的影响,优化统计结果。
第二,开发和应用离群值处理方式。稳健统计和传统的统计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还是在稳健性之上。由于受到离群值的不利影响,进而使得使用传统的统计方式结果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而稳健统计有效的提高了结果的合理性。因此这就要求要不断提高针对离群值的处理技术。离群值主要指的是那些偏离大部分数据的极端数据,它的值可能极大,也可能极小。也有可能是在进行测量之时,由于测量人员的失误、测量条件欠缺等方面,进而出现偏离主体的数据。
第三,加强统计量的对比研究。比较统计学概念,不仅需要从思想、流派等之上进行比较,还需要在统计量、统计分布等之上进行比较。而将传统统计量,以及稳健性统计量之间的对比研究,无疑就是此研究当中最为突出的部分。
第四,对于统计量的稳健性要求,其实质就是最大限度的控制离群值的影响作用。然而在利用稳健统计之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将会损失一定的观察值信息。这就要求在稳定性和有效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不至于偏废一方,尽量提高最终结果的合理性,同时也是稳健统计的发展需求。比如在数据当中,如果出现了离群值,则在一定程度反应出一些还处于隐性状态的优势和亮点,潜藏着发展的新方向。
第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稳健统计理论的应用,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的提高其计算和分析能力,扩展其优势。有时候可能需要涉及的数据较少,只是利用手工便能完成。但针对那些涉及数据较多,计算复杂,必须经过多次迭代才能够完成的统计,在此时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就变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主要有sas、spss等软件。其都十分适合和稳健统计结合使用,可以有效的辅助统计工作。
3 结束语
对于传统的经典统计常常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最终的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甚至出现错误情况。而稳健统计的使用将能够有效的转变这种情况,将离群值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这就要求在之后的发展当中还应该进一步扩大应用,同时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郭亚帆.稳健统计基本理论及其在居民收入与支出指标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
[2]杨善林.农户收入与支出指标的稳健统计方法[J].商业经济,2009,03:24-25,47.
[3]丁硕.稳健统计方法在股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
统计学经典理论范文5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着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与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门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容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量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特殊情况。
(3)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数据分析软件,以高效和低成本的计算技术处理空间观测的发展。GIS的使用,允许地理数据的有效存储、快速恢复及交互可视化,为空间分析技术的艺术化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至少目前线性模型中,缺少针对空间数据和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软件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目前已有一些专门的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并且SAS、S-PLUS等着名统计软件中,都已经包括用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模块。
(二)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空间统计学是研究空间问题的另一门学科,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快速发展的分支。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用以帮助采矿业进行矿藏量的计算。最早的工作是采矿工程师D.G.Krige和统计学家H.S.Sichel在南非进行的。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运算速度的大幅提高,空间统计分析技术逐渐扩展到地球科学的其它领域。目前已经普遍存在于需要处理时间上或空间上相关的数据的科技领域中。
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空间统计学的区分不太容易。Haining和Anselin的观点认为空间统计学的研究大多由数据驱动,而空间经济计量学由模型驱动,即从特定的理论或模型出发,重点放在问题的估计、解释和检验上。空间统计学的主流是研究生态学和地质学中的物质现象,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与区域及城市经济有关的模型。有一种观点认为二者的区分应基于作者将其工作对应于空间经济计量学还是空间统计学,这种区分办法可能较为简单。
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研究地质学现象的空间结构和进行空间估值。例如,在探矿过程中,通常是在空间上布点进行钻探,然后对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估计矿藏的分布和储量。由于矿藏不开采的话,在时间上结构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地质统计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空间相关。空间经济计量学所研究的问题不仅存在空间相关,往往所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也存在相关。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中,人们建立了各种理论以及关系式来描述人类在空间上的行为,如研究城镇问题的“引力模型”等。但在利用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将理论或关系式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刻划,利用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并进行评价,这些正好是属于经济计量学研究的范畴。应该说,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区域经济问题,依据的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但它还需要综合数学,以及空间统计学等学科,因此它不等同于区域经济学,而是一门交叉学科。
二、研究的问题
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存在空间效应的问题。空间效应主要包括空间相关和空间差异性。在研究中涉及空间相邻、空间相邻矩阵等概念。
(一)空间相关
空间相关指在样本观测中,位于位置i的观测与其它j≠i的观测有关,即
附图
存在空间相关的原因有两方面:相邻空间单元存在测量误差,空间交互影响的存在。测量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与空间中的单位有关,如数据是按省、市、县等统计的,但设定的空间单位与研究问题不一致,存在测量误差。
空间相关不仅意味着空间上的观测缺乏独立性,并且意味着潜在于这种空间相关中的空间结构,也就是说空间相关的强度及模式由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布局,距离)决定。
对于空间相关,空间自回归通常是其核心内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附图
在这个模型中,β解释变量X(n×k矩阵)的参数向量(k×1),ρ是空间滞后相关变量的参数,λ是残差空间自回归(空间AR)结构中的参数。
W[,1]和W[,2]为n×n矩阵,是标准化或未标准化的空间加权矩阵,分别对应于因变量以及扰动项中的空间自回归过程,这两个矩阵可以不同,这意味着两个过程由不同的空间结构生成。
这个模型可以退化成为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纯)空间自回归模型、混合回归与空间自回归模型、残差空间自回归模型等形式。
对这个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不仅是有偏的,而且是不一致的,参数的估计通常采用极大似然估计,近几年,有学者尝试采用贝叶斯估计对参数进行估计。
(二)空间差异性
空间差异性指空间上的区域缺乏均一性,如存在中心区和郊区、先进和后进地区等。例如,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存在较大差别。
对于空间差异性,只要将空间单元的特性考虑进去,大多可以用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解决。但当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共同存在时,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不再适用,而且这时问题可能变得非常复杂,因为这时要区分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可能非常困难。
研究空间差异性的模型主要有:
E.Casetti提出的空间扩展模型(1972)和回归参数漂移分析方法(简称DARP)模型(1982)。这时,空间差异性表现为模型参数随空间位置变化,并以空间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辅助变量(称为扩展参数)。
y=Xβ+ε
附图
统计学经典理论范文6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是众多学科不可缺少的实用型课程。专业英语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分析了统计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和主要问题,结合几年来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了探索分析,最后得出专业英语应融入几门统计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单单靠四十几个学时来单独完成的结论。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统计学专业;专业英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是众多学科不可缺少的实用型课程。而处在社会大环境中的统计专业学生要想获取最新的专业技术信息,必须对专业英语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软件涉及专业知识时能够运用自如,进而成长为学有所长,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一、我校统计学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为了能够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和国外专业发展动向,本科生应该能够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在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新形势对统计学专业大学生的要求不仅是能够阅读,也应该能写,能够进行语言交流。但是,通过近几年的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及学生反映等方面收集的信息表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能力与基本教学目标及实际应用仍有一定的差距。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日益融合,培养视野开阔、专业突出、外语过关的统计学专业人才成为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而我校统计学专业只在大三大四本科生中开设四十几个学时的专业英语课程,远远达不到专业培养的目标,为此,应拓宽这种受时间限制的课程设置模式,逐步推广双语教学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将专业英语贯穿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时时接受语言的影响,把汉语与英语,把英语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
如果汉语的专业课先行,后学相应的专业英语,学生感觉学之无味。但如果专业英语安排在专业课之前,学生又如听天书,或感觉深度不够。因此,有必要由传统的专业英语课程单独开课改为某些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2.教材局限性
我校统计学专业是由应用数学学科发展起来的,学生系统学习的专业知识涉及基础数学、经济学以及概率论等多学科,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非常丰富,因此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概率统计为侧重,同时也需要涵盖高等数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领域。各个学校专业培养的方向不同,所用教材也有相当的差异。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自己准备教材。但如果我们采取某些专业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就比这要容易得多。国外许多统计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原版的英文专业书籍,既有严谨的理论,又有富有时代气息的例子,这些对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都特别有帮助。
3.师资匮乏
统计学专业课程涉及基础数学、概率论、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和医学等诸多领域。因此教师如要能胜任专业英语的教学,不仅要求传统意义上的英语好,还要求有开阔的视野,宽广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够较好地引领学生顺利地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这就增加了专业英语教学的难度。但是对于一些学校刚刚引进的年轻博士们来说,对于自己专业方向上的英语是非常熟悉的。让他们从事双语教学也不是难事,但如果让他们上好大一统的统计学专业英语课却有相当的难度。
4.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认识不足,认为是无足轻重并且可以轻松过关的一门课程。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缺乏了解,认为是英语的后续。而如果把专业英语的教学融入到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中去,利于转变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进而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服务。由于我国传统外语教学中“费时较多,成效较低”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进而反映在学生上就是学习效率低、英语应用能力差,这是双语教学中的最大困难。
我校统计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迫切要求我们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从建设师资队伍、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改善考核方式几方面着手,对统计学双语教学进行初步尝试。
二、统计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设
国家教育部已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双语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教材)以及教学方法互相配合的复杂过程。想要建设好双语教学,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内容设计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两个模块。在基础知识模块中,划分为数学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基础知识三大板块,在应用知识模块,向学生介绍科技文献的写作规范、英语单词的构词方式以及国际交流的常见用语等,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教材的选择
国内编写的统计学专业方面教材系统性强、叙述严谨、知识体系清晰、重视基本概念的介绍和理论知识的推导;而国外的优秀教材则具有许多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实例,另外注重最新的科研成果。许多经典的专业课程在国外一些著名教授的主页上都有相关课程的案例分析资料、授课PPT、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链接丰富而且更新速度快。因此,教材以国外专业英文经典论著为基础,结合国内的优秀教材,同时运用查阅网络、资源共享、集中交流等手段选取一些介绍专业前沿领域及发展动态的相关文献,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接触到学科前沿。英文经典让学生体会原版的表达方式及相应的语言氛围,相关文献让学生体会到科技文献严谨的写作规范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逐渐培养起一定的专业素养。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专业课的实际用途,而不是只感觉到空洞的理论。
3.师资建设
目前,我校统计学专业高学历师资还比较匮乏,当然如果想让一些教师去看某一方面的英语文献肯定不成问题,但要系统地用全英文讲授一门专业课程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引进一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才或者给予比较有潜力的教师去国外做博士后的机会,在深化研究领域的同时,还可增加英语氛围的感染。
4.统计软件中的专业英语
统计软件比如SPSS、SAS和Stata中一些英文术语的命名规则。专业软件的菜单教学情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安装英文版的专业软件,如何识别和使用英文版软件菜单。专业软件建模的情景教学,让学生掌握建模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术语,通过练习掌握使用英文版软件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专业软件后处理的情景教学,让学生掌握后处理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术语,通过练习掌握使用英文版软件进行后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方法及方式的改革
整个教学环节需要教师策划,涉及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完成具体细节需要学生参与。
1.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在授课的内容上不同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而在语言运用上又与以前的专业课的讲授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能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学习,而应积极探索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程研讨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创造视觉的新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重视案例的分析
教学案例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他们的热情去思考、去品味;能鼓励他们勇于实践,积极进取;能激发他们强烈的表现欲,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统计学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其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是有用的,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学习。
3.积极开展课程研讨、互动教学
积极与学生讨论课程的设置问题,多渠道获取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或者建议,从而尽快调整课程设置。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于他们意见的重视,从而才能更好地支持教学的开展。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多媒体、网络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给课堂提供大量的信息(如以图表方式给出文章脉络、介绍一些专业背景知识等),也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等带来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如专业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等)可以增强学生的现实感。另外注重引导学生上网搜索与学习相关的资源,从而调整部分学生只会利用网络打游戏而不会学习的不良习惯。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改变过去单一的考试成绩加平时(作业及出勤)成绩的方式。要将考核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平时多一些小型测试,可分单元进行,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考核方式也不仅仅是笔试,可以是对统计学专业知识的口头表达能力测试、翻译能力测试和对课堂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这样,不仅可以体现评分的公平、公正性,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督促学生学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和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