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就业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航天工程就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范文1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硕士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为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而设置的。从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1997年,我国正式开展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工作。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是对以往硕士生培养过于偏重学术、脱离市场、知行脱节等弊端的一种完善,也是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截至2010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约为10万人。预计到2015年,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在校生人数要实现1:1。然而,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生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大,其教育培养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1社会认可度不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存在一定误解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从开始招生至今只有短短4年时间,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无论是生源还是用人单位方面,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偏差。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过去传统的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混为一谈,甚至认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条件低、培养目标要求不高、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与学术型差别不大、学位证书不被社会广泛认可,就业前景不乐观。加之,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其它专业调剂而来,认为专业型不如学术型。因此,导致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自己的身份都不认可。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优先考虑学术型,对专业学位存在一定歧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还尴尬遭受着“不如学术硕士硬”、“山寨硕士生”、“培养无特色”、“就业前景担忧”等质疑。

1.2教育管理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效培养过程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位要求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但是高校在对硕士生及导师的管理、质量评价及考核评估上大都采取一样的教育管理制度,缺乏特色性和科学性,也严重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的培养质量。例如,在培养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偏重理论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具体到培养方案、选题报告、中期考核等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很多培养单位还没有制定完善的、特点突出的、有别于学术型的具体方案和有效的监控措施。例如,课程设置上除了少数几门学位课不同之外,并无其它差异,缺乏新意,导师也不清楚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要求,应该如何区别对待。专业实践也由于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少有获得真正落实。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在论文类型、评价标准与机制等学位论文规范方面,均未能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现有“航天工程”和“航空工程”两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起,招收“航天工程”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2010年开始,招收“航天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014年,“航空工程”领域也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目前,已累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近130人,累计毕业近70人。毕业生中近40%的学生就业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另有近40%就业于国内大中型企业,其余20%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教育工作。经过近几年迅速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人数等都趋于稳定,这就对如何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多渠道提高生源质量,严格导师资格认证量

鉴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时间短,认可度还不够广泛,为了提高生源质量,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采取多渠道招生的办法。首先,从我院“力学”本硕连读生、“工程结构分析”及“飞行器设计”专业中,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优异的本科生经推荐、免试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其次,在统考生中,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在笔试、面试方面区别于学术型考生,内容都更侧重工程应用方面,面试考官也选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另外,报考学术型的考生如果愿意转报专业学位,将给予优先录取。最后,对于招生剩余名额,会从报考机械、能动、电气、电信、材料等相关专业的考生中预录,将同时愿意转为专业学位的学术型考生与报考专业学位考生一同笔试、面试,按顺选拔综合成绩高的考生进行录取。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较高的生源质量,也能达到不同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采取自愿报考的形式,从一开始就稳固了考生的心理认可度。

同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指导教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由于专业学位对应的学科只有一级没有二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目录上并没有标明特定的导师,而是在每年招生前期,会对导师就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意愿进行摸底,并对那些愿意招收的导师在总招生数量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对导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除了常规的要求之外,对其工程背景、主持横向课题以及到款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为之后的专业实践做好铺垫。

2.2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实践应用特色。进一步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培养定位应有别于上述两者,有其自身特色。总体来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科与行业的特点,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具体到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航空航天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在航空航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承担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

2.3培养过程监控措施及其实施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2~3年。在第四学期可申请转博,通过学院考核并获得专业学位后第五学期转入博士阶段学习攻读博士学位,这样,为那些愿意并适合继续深造的硕士生提供了机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学位在硕士生中的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环节,均实行学分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并辅助以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导师合作指导。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工明确:校内导师负责硕士生在校学习与科研等,并负责在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聘请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全职人员作合作导师,与合作导师一起落实并管理硕士生专业实践并指导学位论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校期间,须修满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学术活动、中期考核、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学分。除全校公共课之外,学院专门设置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作为学位课或选修课供硕士生选择。此外,为拓宽硕士生知识面,要求在答辩前听够规定的学科前沿性讲座。

大部分课程学习集中在第一学期完成,第二学期开始,硕士生陆续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应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考虑到每位硕士生专业实践的情况有所差别,所以,专业实践一般应在校外实践单位完成,可以连续完成,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分段完成。对于以导师主持的横向课题为专业实践内容的硕士生,部分专业实践内容可在校内进行,但须保证有多次赴实践单位进行调研与研开的经历。校内导师与合作导师要定期检查专业实践情况,处理专业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第三学期结束前,学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进行中期考核,除课程学习、成果发表之外,重点考察专业实践情况,对于考核未通过者,将作为重点跟踪对象转入下一次考核。专业实践结束后,硕士生提交由校内导师、合作导师、实践单位共同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向学院汇报并接受考核,未通过者将重新进行专业实践,并取消其校内指导教师下一年度招生资格。

奖助金评定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生享受同等待遇,单列指标,分开评定。依据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等进行排名,末位学生将转为自筹生。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建议导师提供相应的助研岗位津贴,并协助其申请助学贷款,或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此外,为鼓励硕士生重视专业实践,对于专业实践审查中成果突出或解决了重大工程问题的学生及其导师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4学位规范多样化,评价机制特色化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技能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是可否被授予学位的关键。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殊性,对其学位论文的要求及评价机制都不能完全照搬学术型硕士生的办法。

我们的做法是:学位论文可由校内导师与经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把完成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软件研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论文字数要求3万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通过中期考核后,才可申请学位。在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预答辩后,方可进入论文评阅及正式答辩。送审时,论文评阅人共2名,其中1名必须是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一位应是相关专业领域的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的专家,也可以是硕士生的校外教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要求且成绩合格,通过正式学位论文答辩后,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专业学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几年以来,我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逐步进入正轨,规范化和特色化愈来愈明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有了较大提升,不再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达100%,去向包括研究院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等。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中期考核、奖助金评定等指标体系中除专业实践外与学术型硕士生的差异不大,部分学生专业实践内容与学位论文结合不够紧密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工作中不断改进。

3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3.1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

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排名靠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亟需进一步改革。改革表现之一,就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此应运而生。如何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树立为真正教育品牌的关键所在。

首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学生不能只坐在书斋中,要真正走到社会实践中去。基于这个特点,学校应积极调整过去“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在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互动。其次,完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内部评价和使用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评价,除了在招生、培养、专业实践、学位答辩等环节中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外,还要引入外部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逐步调整管理理念与模式,这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能否真正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关键所在。最后,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管理队伍。

3.2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实践与就业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社会特定职业需求的高端专业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专业实践对其职业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具体说来,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的作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教师和导师,应本着“实践第一”的原则合理匹配,更多吸纳一些具有企业一线科研、管理、经营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加入授课、指导教师队伍。应以横向课题为主,要求指导教师将所指导的专业型研究生纳入课题组,参与完成一些任务。另一方面,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投入,用于包括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导师培训、课程建设、硬件设施配置、与实践单位交流合作、校外导师聘任、就业指导等方面。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渠道。

3.3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有益经验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例,它是当今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专业学位早期主要向德国学习,到1970年后,“本土化”趋势开始加强。经过近90年的发展,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有力推动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步形成结构日益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新生 入学教育

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人才,是现今中国高等学校教育的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给新进大学校园的新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带来了许多现实的压力。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队伍日趋壮大,为了适应教育的社会化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教育院校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在学制、生源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有其自身特点,学历层次相对偏低,学制相对较短,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较强实践应用能力,体现以通识为基础的适应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的高等技术人才;在知识的构建上,强调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和技能模块,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以构建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要求的知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特点。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与普通本科新生相比有自身的特点。从生源上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新生主要是由各地高考成绩相对偏低的学生组成;从整体素质来看,我们不能简单将分数与能力和素质划等号,但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整体素质普遍低于本科重点院校学生;从心态上来看,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在经历高考进入大学校园后,都具有不同的心理感想和复杂的心情,与重点本科失之交臂的高考失利同学可能一蹶不振,抱着消沉失落的心情进入高职高专院校;而成绩较差的同学,侥幸通过高考,取得进入高校读书的机会,这样无疑助长了他们蒙混过关的心态。

(二)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现实表现及存在问题。

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新生难以适应,他们面临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不适应。这些新的挑战使得高职高专院校新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生理想问题。经过高考紧张却充实的生活后,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也就失却了目标和动力,许多学生选择高职高专院校只是希望获得一个进大学学习的机会,学习目的单纯,实用观念较强,对如何成人、成才、成功缺乏正确清晰的定位,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2.学习态度问题。不少高职高专新生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在经过了高考的不懈冲刺之后,学习上产生了放松的心理,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或者存在着自卑心理,对于所学专业和个人长远发展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3.人际交往问题。跨入大学校门的“90后”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大幅增加,很多新生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出远门,对父母过分依赖,由此缺乏与他人交往、独立面对和处理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基本能力。

4.心理适应问题。部分新生在入学前,对大学校园生活充满憧憬和幻想。但入学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除了学习成绩外,在知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乃至身体容貌等方面不如人的地方很多,某些学生身上就容易产生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困惑。

三、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时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和新生自身的特点,提高新生入学教育效果,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按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入学教育模式,促使他们全面进行自我设计,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一)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提高入学教育针对性。

从受教育群体看,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具有不同特点,需要进行分类管理,把握不同的着力点,抓好关键点,构建学生整体教育、学生骨干队伍教育和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

1.学生整体教育。在整体性教育中要以开学典礼和第一次班会为着力点,主要介绍学校和院(系)发展历史等情况;对新生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等方面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出总体建议;对新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专业学习、日常行为、身体健康素质等提出明确要求;告知新生在大学生活中的职责与角色、注意事项和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专业发展、设置及未来学生出路;介绍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状况及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配备等情况,让新生对学校有个整体认识。

2.学生骨干队伍教育。新生入学后,需要完成的工作和了解掌握的信息比较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培训以宿舍、楼层为单位的新生临时负责人,负责本宿舍人员的安全、信息通知和收集、情况汇报等,以协助做好新生工作。同时组织以党团学组织和社团为单位的新老生交流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介绍,让新生了解学生组织,为学生相互间的交流搭建良好平台,使新生加深对大学生活的了解。

3.特殊群体教育。每年新生中都会有贫困生及学生党员等特殊群体。我们可以依靠录取新生信息,观察新生报到时的基本表现,走访学生宿舍与新生及家长的谈话,了解新生报到期间遇到的问题和对学校、院系的看法和报名后新生填写信息表中的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使特殊群体学生顺利适应新环境,注意加强新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二)设计全方位的教育内容,增强入学教育的全面性。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广泛,大至理想信念,小至日常行为规范,需要研究和采用切合学生现状的方式方法,明确入学教育特点,科学设计入学教育内容,引导新生实现角色转换。

1.理想目标教育。理想目标教育是入学教育最重要的部分,新生阶段是大学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和适应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重视对新生成人和成才教育,要善于启发新生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实际能力水平,制定明确的目标,将人生理想目标具体化,规划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自己的耐力和自制力,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加强控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学习目标与人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要从学历层次和社会认同角度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与重点本科学生的现实的差距,但更重要的是教育新生正确定位,牢牢抓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从成功或优秀校友的成长成才之路入手,从他们对大学的感受和认识出发,引导新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认识人生新起点,重塑自我,从自身找到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树立起自己的理想。

2.学习适应教育。从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学阶段过渡到自由度较高的大学阶段,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加强对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帮助其尽快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习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专业思想教育中我们要充分挖掘专业教师力量,把握好专业视角,对专业特点、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进行较全面的介绍,明确学习任务,教会学习方法,把他们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与学生们一起分享,组织参观实验室,现场观摩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心理适应教育。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加强心理适应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心理适应教育可以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和心理导航室,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遵循预防为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原则。注意培养磨练新生身处逆境、愈挫愈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良好心态,通过理论课的学习,指导学生克服不良心理,比较客观地看待现实,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多给他们温暖、慈爱、关怀、帮助和引导,引导新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矛盾,正确把握和规范自己。

4.行为方式教育。未来社会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大学新生入学这一时期是由外部驱动向自我驱动转化的时期。高职高专院校要通过一些辅助的外部手段激发学生成功感和自信心,引导新生通过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自觉克服不良思想和行为,并主动接受和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帮助新生将由教育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减轻外界压力,加大内部动力。通过良好的集体风气来对个人进行鞭策和带动,在集体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的氛围,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引发团队意识并形成共同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拓展多形式的教育渠道,强化入学教育效果。

现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强、思维活跃,单一的入学教育方式不易集中新生的注意力,必须拓展多样化教育渠道,强化入学教育效果,引导新生们迈出大学阶段坚实的第一步。

1.继承显性教育优势。显性教育具有强灌输性和直接性,但在短期内往往能够将教育内容告知受教育者,在短时间、高容量的入学教育中,必须继承显性教育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方法,挖掘潜力。一是宣讲教育的理性形式。常规方式包括报告、专题讲座、经验介绍、学生手册测验、个别谈话、写心得体会等,可在咨询辅导、专题讲座中的多媒体运用、案例教学法、开设入学教育专题网站等亮点上下功夫探索和创新方法。二是主题活动形式。常规方式包括讨论会、座谈会、参观学习、观看录像等,可在高年级学生党员中挑选专业知识成绩优异、英语计算机知识过硬、实践动手能力强、文艺体育特长明显、社会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组成宣读团进行轮流宣讲,示范带动。

2.创新隐性教育载体。隐性教育强调以活动为载体的引导,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自我教育,是入学教育中值得深入探讨的方法。一是以游戏化的团体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育。通过新生亲身体验和感悟来达到教育目的,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与适应,以游戏化为载体的娱乐化教育增进了学生们的相互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团队精神,并促进和培养了合作精神。二是以自我服务活动为载体的自主化教育。在入学教育中构建以自我服务活动为载体的自主化教育,通过实施“学长导航制”教育模式,整合高年级优秀学长资源,聘任综合表现优异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为新生“导航员”,以班级为单位对口指导新生,以寝室为单位对口帮扶新生,通过政治引导、学习辅导、未来向导、生涯指导等进行“智慧导航”,结合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以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言传身教,将自己的成长历程介绍给新生,协助辅导员及时了解和解决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排除他们在大学生活中的困惑,既起到导学、导管、导助作用,又方便全面了解新生情况,引领学弟学妹尽快适应学校环境、解决各种疑难、培养个人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是育人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教育、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的工作,需要构建短期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引导新生真正内化、理解教育内容,持续不断地巩固成果,不断提高新生入学教育质量,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刘燕,李红,郑明喜,李晓波.梦圆和圆梦的地方―新生入学必读[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万金淼,王磊.浅谈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6,(22).

[3]刘毅.高等学校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1).

[4]杨志亮.浅析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14).

[5]丁明.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环节[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

[6]谢启伦.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探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