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

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范文1

1.社区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

1.1语言教育方法

(1)口头交谈:通过面对面谈话,传达信息,交流情感,进行行为指导,是入户家访的基本形式。(2)健康咨询:以现场答疑的形式,应由有经验的相关专业人员承担。(3)专题讲座:由专业人员就某一专题专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地听课,是社区常用的一种群体教育方法。(4)小组座谈:由健康教育者组织,组员讨论,互帮互学,特别适用于技能训练和行为改变,如戒烟支持小组、家庭营养培训班等。

1.2文字教育方法

(1)卫生标语:使用制造方便、易于记忆的大幅横额来大造舆论和创造气氛.(2)卫生传单:针对社区某个中心任务一事一议广泛散发。(3)卫生小册子:由专业人员编写,内容知识性、针对性强,便于保存,可反复使用。(4)折纸:制作精美、图文并茂,适用于低文化水平及空闲时间少的人群阅读使用。(5)卫生报刊:定期发行、信息量大,是广大群众学习卫生保健的健康之友。(6)卫生墙报:可以是设在街头、单位等显眼处的黑板报,制作简单、更新内容易,能起到宣传鼓动和普及知识的作用。(7)卫生专栏:图片、文字为主,设在社区居民主要的活动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性。(8)卫生宣传画:是文字与形象艺术的结合,以其绘画、图片、设计编排艺术及鲜明的色彩深受居民的喜爱。

1.3形象化教育

常用照片、标本、模型、演示等。其特点是直观性、真实性强、身临其境来强化教育。例如通过展示畸形胎儿标本,可强烈激发人民妊娠保健及优生优育意识。

1.4电话教育

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以及投影、幻灯、录音带、录像带等,此类喜闻乐见、传播迅速群众乐于接受,不少地方在电台开设“空中医生”或“健康医院”,是社区教育的有效渠道。

2.社区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运用原则

2.1要根据地区、对象、目的、内容选择适宜方法

(1)首先要考虑地区因素: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会存在着差异,要根据不同的社区情况来选择易于接受和开展的方法。(2)年龄结构:可分为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3)职业因素:可分为工人、农民、服务人员、学生、职员、干部、家庭主妇、以及物业居民等,(4)文化程度:可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博士等。因此,应根据社区各类人群的特点,选择不同形式,开展内容不同的健康教育。

例如,我站携手桂洲医院糖尿病专科,特邀请桂洲医院糖尿病科专家李舸共同举办一堂“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前期,由医务人员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每个家庭去派发讲座通知单,务求引起居民的重视而前来关注、倾听讲座。之后,我们就商定了参加的医护人员,决定由具有丰富临床及授课经验的糖尿病科专家李舸和邓伟文主治医师现场讲解,潘叶勤护师从旁协助,吴艳松护师作会场记录。

现场,采取互动的方式,许多老人家都积极地提问,专家李舸耐心地解说,他运用幽默诙谐的话语,图文并茂地带给居民一个很健康很肯定的信息:“糖尿病并非绝症,有得医,虽不可治愈,但可治疗。只要大家配合医生合理治疗,同样可以活到100岁!”台下,随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居民们都表示不再恐病忌医,对战胜疾病有了信心。

此次所花费不多,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2要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

只有使社区群众广泛参与,才能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应注意:(1)信息传播的程度;(2)活动内容是否为群众所关心;(3)教育内容是否为广大群众所接受;(4)活动组织是否科学,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等,是否方便群众参与。

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范文2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b)-125-01

抽血化验是实验室的一种常用检验方法。临床上为明确诊断疾病往往需要抽血检测。静脉采血是一项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门诊健康教育是从病人进入医院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并贯穿、渗透于诊治全过程,包括候诊、就诊、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处方等[1]。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0月共静脉采血25 685例。通过开展对静脉采血病人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10月在我院门诊采血病人共25 685例。其中男性8 946例,女性16 739例。初中程度1 084例,高中程度6 374例 ,大学以上 18 227例,年龄18~30岁 8 561 例,31~50 岁13 842 例,51~80岁3 282例。

1.2方法

我院根据门诊病人流动性大难以进行系统教育的特点,实施了几种健康教育的方法。

常规教育:利用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或健康手册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群体教育:抽血室门前悬挂静脉采血须知,包括抽血前准备,取化验单时间及地点,抽血后静脉按压方法。

个体教育:在每位患者的抽血过程中,强调个性化护理,与病人沟通准确,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及病情,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宣教及帮助。

1.2.1抽血前的健康教育抽血前可开展一般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比如:通过口头语言教育,发放抽血知识宣传单,让患者了解抽血常识,可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抽血前的准备包括:①抽血前一天告知患者要洗澡及洗净双臂,这样消毒效果会更好,可避免感染。②针对不同的化验项目准备,例如:检查肝功能,测空腹血糖,早上一定不能吃早餐。查血脂不要吃油脂过高的食物,如,骨头汤,鸡汤等。③抽血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④抽血的当天不要穿袖口过小的衣服。避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管肿胀。⑤通知抽血时间一般在上午,抽血当天早晨除某些药物必须按时服用外,尽量将其他药物放到抽血后再服用。

1.2.2抽血中的健康教育选择血管,一般人应选粗、直,容易看到的血管。在抽血过程中要良好的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包括:①要注意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表情亲切,态度和蔼,动作娴熟、准确。这样,可获得患者愉快和安全感。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感。②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精神方面的鼓励。如抽血量较多的患者告知这只占人体血量的0.05%~0.30%。不需要补充任何特殊营养,人体完全可以自动进行调整和适应。让患者明白抽血的目的和意义,增加信心,主动配合抽血工作。③抽血时要患者保持舒适的,避免姿势不当出现穿刺部位疼痛,力求穿刺一次成功。对晕针晕血的患者,可平卧于床上抽血,指导其深呼吸,全身放松,或与之交谈,转移注意力。抽血后应嘱其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以免发生眩晕。④抽血室要保持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可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能有效消除陌生紧张感。

1.2.3抽血后的健康教育抽血完毕指导患者用正确的按压方式按压。顺着静脉走向,用干棉签按压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部位5~10 min。用力适中,均匀,按压面积应大些。因为这种按压方式能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同时对降低皮肤针眼出血和血管周围淤血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如衣袖过紧应先拉下衣袖。告知患者取化验单的时间和地点。

2 结果

不同年龄抽血一次成功率见表1。

以上3组表格表明: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性别静脉采血病人采取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抽血一次穿刺成功人数25 175人,成功率达98%。而以往未采取健康教育时,穿刺成功率平均为90%。健康教育在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护患之间获得良好的沟通,无1例医疗纠纷发生,无晕针、晕血现象发生。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多元化、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在静脉采血中的良好应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梁辉.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3):73-74.

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剖宫产;健康教育;负面情绪;产后恢复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86-02

剖宫产是产科常用的分娩方式,通过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会不可避免的对产妇的组织结构造成损伤并影响产后的恢复过程。目前的研究认为,产妇在产前的心理状态及产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是影响剖宫产产后恢复的重要因素,通过相应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产后恢复情况。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在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的产妇纳入研究,纳入标准:(1)定期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2)初产妇,符合剖宫产指征;(3)收住院完善检查后进行剖宫产;(4)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110例患者,研究期间无失访、脱落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6-35岁、平均29.3±5.2岁,孕37-41周、平均38.2±5.2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5-35岁、平均28.9±4.8岁,孕37-41周、平均38.4±4.8周。两组产妇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妇产科剖宫产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入院教常规教育、静脉通路建立、术前准备工作以及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切口变化。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措施如下:(1)入院当天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访视制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保证患者能正确利用护理资源;(2)剖宫产前组织患者学习手术相关知识,增强对医疗知识的认知、缓解因恐惧而造成的负面情绪;(3)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切口情况及疼痛程度,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抚并酌情给予镇痛药物;(4)疼痛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争取早日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1.3.1 术前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

术前1d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

1.3.2 术后两组患者的会服务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卧床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并于术后第3天时采用疼痛数字量表(NR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检验标准: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前HAMA评分、HAMAD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NRS疼痛评分、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产前负面情绪及产后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剖宫产是临床常用的分娩方式,是指通过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方式。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该分娩方式对于存在妊娠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的产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能够保证分娩过程快速、顺利的完成[1]。但是剖宫产同时也会对盆腔内的脏器结构造成损伤,进而影响术后的恢复过程。如何减小剖宫产的损伤、促进术后的恢复也成为了近年来围生期医学的研究热点[2]。

剖宫产手术前,由于缺乏对手术的认识会引起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手术准备过程中患者的配合程度。已有研究发现,术前过度的不良情绪反应会对手术操作过程以及术后恢复的过程均造成不利影响[3],因此评估术前患者的负面情绪程度也是反应护理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可知,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这就说明观察组患者术前的抑郁情绪更弱。

健康教育措施一方面可以保证患者以平稳的心态面对手术、有利于术后的恢复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术后指导患者正确利用护理资源、进行适度床上活动可以促进剖宫产术后的恢复过程[4]。在本研究中,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产后NRS疼痛评分、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低于对照组。这就说明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卧床时间更短、疼痛程度更弱。

综合以上讨论和分析,可以得出上述研究的结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产前负面情绪、促进产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翠华.心理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90-98.

[2]唐丽斌.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护理及剖宫产手术的误区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94-295.

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范文4

一、初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和了解,尽管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认识到现行的应试教育体系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素质教育应该得到提倡,尤其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可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很多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只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难实施。很多学校只有在上级部门检查时,偶尔开设课程,检查过后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虽然有些学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的必要性,也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但在课程实施时往往不能保证课时,因而其有效实施存在困难,更别提实施的程度。

2.教材存在的问题。教材的偏差存在于价值取向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价值取向以学科本位或社会本位为主,这种教材只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种知识点编入,忽视了学生的价值,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学生的健康发展。

3.课程目标、内容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课程目标的理想化表现为有些课程目标的制定不符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人为地杜撰,目标过于呆板,没有意义。课程内容的理想化表现为内容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

4.课程评价存在问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采用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较为混乱。目前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都以考试的定量方法为主,这种方法不能反映学生是否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所提高,只能反映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这种评价方法是不能评价出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的。

二、优化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1.“热身”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始一般用于这种方法。“热身”就是让全身动起来的活动,好比运动员参加比赛之前的准备活动。要让学生尽快地兴奋、活跃起来、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中是“热身”的目的,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大胆地展示自己。“热身”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开心、兴奋即可;有时可以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它犹如一个序曲或前奏。“热身”的形式不限,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场地来设计。

2.情景体验法。心理课教学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景体验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模拟或想象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其中去感受、体验、分析,在具体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明了自己的心理反应状态,对学生适应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例如,针对有些初中生常出现考试过度焦虑,教师可以设计模拟考试的场景,再现考试的场面,让学生在场景中反复训练,不断强化,逐步消除焦虑;对有些学习自控能力不强的初中生,教师可以带他们到最热闹的地方去看书,地点可以是学校或校外,让他们讨论问题,从而测定和训练学生的自控能力。通过情景辅导活动,学生辨别哪些情绪情感是消极的,哪些情绪情感是积极的,在学会调节的同时疏导自身的不良情绪,提升健康的情感。

3.讨论分析法。讨论分析法是多种教学活动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讨论分析法要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针对某一专题各抒己见,通过交换意见或辩论,集思广益,交流思想和感受,促使问题的解决。讨论分析方法通常采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两种形式,小组讨论的形式较为常用,而且效果比全班讨论要好。小组讨论时的组合可以是老师随机指定,也可以是学生自愿组合,一般以自由组合为主。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学生广泛地交往和畅所欲言。

4.心理自述法。心理自述法是让学生自由地表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就是自己述说事情的经过和感受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既可以帮助情绪合理宣泄,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心理自述法一般遵循自愿原则,在活动中初中生可以讲述自己对某些事件的感受、讲述自己成长的过程、讲述自己的某次经历、讲述自己的朋友、讲述自己的家庭等。心理自述法是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活动课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自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同时还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触及学生的个人隐私。

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社区;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139-02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疾病,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主要病种之一,针对哮喘的预防、控制及治疗的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的社区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笔者所在社区对服务区内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对支气管病的社区控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2月笔者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8例,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18~39岁,平均(26.9±2.9)岁;病程13~30年,平均(18.3±2.5)年;急性发作期14例,缓解期34例。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门诊就医观察时的健康教育 门诊就医观察的患者一般处于病情急性发作期,但是患者病情在社区医师可控范围内,为疾病严重威胁生命安全者,此时患者一般神志清醒,且有获得立即救治的强烈愿望,而且受到疾病发作的影响,急切地想知道减少哮喘的发作、延长缓解期的有效办法,此时可以对患者进行有关哮喘定义及其社区和家庭有效治疗方法的健康宣教,并告知患者如何使用常用治疗药物及其技巧,以及如何有效避免或减少副作用的发生[2]。

1.2.2 病情好转时的健康教育 有条件时可以对哮喘缓解期的患者进行中医养生指导,为患者建立随访档案、制定复诊计划,教育方式可采取讲解、指导、演示、提问等,并要求患者演示[3]。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告知患者家庭干预及治疗的重要性,并告知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能达到的效果及其意义,告知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做到有效的自我监控与防治,并要做好长期的坚持用药,有条件时应该记录哮喘日记,并详细告知哮喘日记的记录方式与内容,使患者了解记录哮喘日记的意义,同时注意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做好寻求医疗帮助的准备,并留取患者联系方式及告知患者社区医疗机构的联系办法,通过“联系卡”的形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与患者长期友好的伙伴关系。其中的“联系卡”部分,笔者建议应该包括社区电话、接诊医师电话及患者联系方式等。

1.2.3 提高用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 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首要因素,许多患者因为对吸入治疗药物的优点认识不足,以及对吸入药物的治疗副作用存在疑虑而畏惧长期使用,并未能有效地掌握吸入治疗药物的正确用药方法,或者因为用药后出现过的不良反应而产生了对同一种药物使用的恐惧感,同时还有部分患者因为经济的原因,无法进行规律用药,另外医源性的因素也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医生对哮喘的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不了解,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教育,或医生不愿花时间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等[4-5]。同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告知患者平喘用的气雾剂(如舒喘宁)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律紊乱,甚至猝死,不能因为呼吸困难未得到缓解就反复使用,要严格按医嘱用药[6]。

1.3 观察指标

患者健康教育1个月后进行社区随访,观察两组教育前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前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65.9%,治疗依从率43.2%;经社区健康教育后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93.2%,治疗依从率86.4%。社区健康教育后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哮喘患者常因缺乏有关知识和对自身病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而出现反复发作,导致生活质量降低。现有研究认为对哮喘的防治应当从控制哮喘急性发作转移到预防哮喘发作,保持患者的病情长期相对稳定,以提高生活质量[7]。

社区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在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兼顾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护理工作人员实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社区健康教育以为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为目的,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并为患者解决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可促进患者养成更有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区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帮助患者了解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使其知道要想得到哮喘的长期缓解[8] ,有效的预防、有效的健康管理比治疗更为重要。社区健康教育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地与医护人员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更有利于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避免接触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变应原,可以减少患者夜间发作及急性重症发作的次数,促使患者达到长期缓解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通过总结本组研究的护理经验,认为社区健康教育能更好地为患者提高治疗信心,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支气管哮喘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率。

参考文献

[1]邱碧秀,贺永杰.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8,21(11):69-70.

[2]庄丽萍,戴文英.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9(5):450-451.

[3]林毓霞,胡媛,李华丽.院内外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376-1377.

[4]黄逢敏,赵彩云.系统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1):68-71.

[5]蔡玲芳,徐红.支气管哮喘患儿出院后对家属进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J].护理学报,2007,14(9):87-88.

[6]谭莉.支气管哮喘患者缓解期用药的健康教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15-116.

[7]熊洪,王怀莲,潘碧.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1(7):611-613.

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病程阶段;精神分裂症;男性;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a)-0038-04

Effect assessment of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for ma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of disease

YANG Ying-ying1,2 GUO Bao-zhao3 SUI Wen4

1.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Yantai 264003,China;2.Youfu Hospital of Binzhou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Binzhou 256600,China;3.Affiliated Hospital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Binzhou 256600,China;4.Binche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Binzhou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Binzhou 256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compliance of medic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of ma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of disease.Methods 126 hospitalized male patients in Male One Ward of Youfu Hospital of Binzhou City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5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schizophrenia (DSM-IV)) and no serious physical illnes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odd number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ven numbers group) by the order of hospitalization.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of disease and set up different educational objectiv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iseas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health education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social function in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in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Results The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30%,better than 76.19%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Course of disease;Schizophrenia;Men;Health education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认知功能损害,可出现妄想并产生慢性认知行为和情绪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一般人群的终身患病率约为1%[1-2]。大部分患者无自知力,不仅不会主动就诊,反而往往自行停药,甚至有些自知力基本痊愈的患者由于强烈的病耻感出院后也会放弃治疗,造成病情反复发作、逐次加重。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提高应对疾病防止复发的能力,改善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根据病程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后的效果进行了探索,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6月滨州市优抚医院男一病区住院的126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DSM-Ⅳ)[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4]总分>60分;③排除其他疾患(如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以及药物滥用)、人格障碍及严重认知障碍而无法接受健康教育者;④患者及家属签知情同意书。将入组患者按照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单号组)和对照组(双号组),各63例。观察组年龄19~54岁,平均(29.28±6.32)岁;对照组年龄20~57岁,平均(28.50±9.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1.2.1.1急性发作期教育 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症状很多,健康教育的进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患者无自知力,治疗护理不合作甚至拒绝,不安心住院,有些急性期患者必要r会暂时被约束,此期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感到不解、焦虑,甚至自身情绪失控。此期患者的教育目标是使患者熟悉环境、安抚其情绪,使之能够安心住院、接受治疗并设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陪护家属讲解疾病的病程阶段、治疗方案、疗效快慢及可治愈程度等。采取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单独交流式教育。主要内容为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区环境、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安心住院、配合治疗的意义,被约束的患者向家属及患者讲解约束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取得支持和配合,同时教会家属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以便更好地影响和帮助患者。

1.2.1.2病情控制期教育 病情控制期患者的病情开始好转,已经能适应病房生活,自知力也开始恢复,此期患者的教育目标主要为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内容较枯燥。具体内容为帮助患者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基础知识、常用的治疗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学会分辨处理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消除其恐惧心理等;指导患者从自身出发,回忆自身症状表现,找出诱发因素,教会患者以后如何避免以及症状出现时的应对措施。此阶段教育的形式可多样化,可采取集中学习知识、小组讨论、单独交流,请出院期患者分享治疗心得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从而使比较枯燥的健康教育内容变得丰富易于接受,也增强了疾病控制期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社会的信心。

1.2.1.3疾病恢复期教育 疾病恢复期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有些患者开始向往新生活,有些在自知力恢复的同时又会出现自责、消沉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康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因而此期健康教育看似简单,地位却举足轻重,需要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分析应变能力,主要由年资较高的主管护师完成。恢复期患者的教育目标为学习面对现状,学习适应社会及各种生存技能。具体内容为从患者自身心理状态出发,教会患者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压力的方法,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安排其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交流社交知识、生存技能。采取的教育方式有单独交流、集体复习、请外援心理教师辅导、职业技能教师集中教授等,随时根据每位患者和家属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1.2.1.4出院期教育 出院前患者的教育目标是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出院后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学会适应社会生活,识别、防止疾病复发的方法。具体内容为告知家属保管好药物、出院后督促患者按原药原量服药、定期门诊复查的重要性;教会家属使患者消除病耻感的方法及如何识别疾病复发,帮助患者合理安排作息、饮食的注意事项,普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恋和生育知识,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采用的教育方式是单独教授、观看视频宣传片、发放健康教育卡片和电话随访等相结合。

1.2.2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精神科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1.3效果评定

采用服药依从性调查表[5]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6]行效果评定。完全依从指患者自愿按时按量服药;部分依从指患者在督促下能按量服药;不依从指患者不愿服药或拒绝用药。SDSS量表包括反映社会功能恢复的10个主要项目,即职业和工作、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和计划性,每项评分为0~2分,总分≥2分为有社会功能缺陷。对两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行健康教育效果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6月滨州市优抚医院男一病区住院的126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DSM-Ⅳ)[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4]总分>60分;③排除其他疾患(如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以及药物滥用)、人格障碍及严重认知障碍而无法接受健康教育者;④患者及家属签知情同意书。将入组患者按照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单号组)和对照组(双号组),各63例。观察组年龄19~54岁,平均(29.28±6.32)岁;对照组年龄20~57岁,平均(28.50±9.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1.2.1.1急性发作期教育 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症状很多,健康教育的进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患者无自知力,治疗护理不合作甚至拒绝,不安心住院,有些急性期患者必要时会暂时被约束,此期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感到不解、焦虑,甚至自身情绪失控。此期患者的教育目标是使患者熟悉环境、安抚其情绪,使之能够安心住院、接受治疗并设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陪护家属讲解疾病的病程阶段、治疗方案、疗效快慢及可治愈程度等。采取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单独交流式教育。主要内容为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区环境、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安心住院、配合治疗的意义,被约束的患者向家属及患者讲解约束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取得支持和配合,同时教会家属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以便更好地影响和帮助患者。

1.2.1.2病情控制期教育 病情控制期患者的病情开始好转,已经能适应病房生活,自知力也开始恢复,此期患者的教育目标主要为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内容较枯燥。具体内容为帮助患者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基础知识、常用的治疗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学会分辨处理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消除其恐惧心理等;指导患者从自身出发,回忆自身症状表现,找出诱发因素,教会患者以后如何避免以及症状出现时的应对措施。此阶段教育的形式可多样化,可采取集中学习知识、小组讨论、单独交流,请出院期患者分享治疗心得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从而使比较枯燥的健康教育内容变得丰富易于接受,也增强了疾病控制期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社会的信心。

1.2.1.3疾病恢复期教育 疾病恢复期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有些患者开始向往新生活,有些在自知力恢复的同时又会出现自责、消沉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康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因而此期健康教育看似简单,地位却举足轻重,需要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分析应变能力,主要由年资较高的主管护师完成。恢复期患者的教育目标为学习面对现状,学习适应社会及各种生存技能。具体内容为从患者自身心理状态出发,教会患者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压力的方法,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安排其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交流社交知识、生存技能。采取的教育方式有单独交流、集体复习、请外援心理教师辅导、职业技能教师集中教授等,随时根据每位患者和家属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1.2.1.4出院期教育 出院前患者的教育目标是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出院后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学会适应社会生活,识别、防止疾病复发的方法。具体内容为告知家属保管好药物、出院后督促患者按原药原量服药、定期门诊复查的重要性;教会家属使患者消除病耻感的方法及如何识别疾病复发,帮助患者合理安排作息、饮食的注意事项,普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恋和生育知识,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采用的教育方式是单独教授、观看视频宣传片、发放健康教育卡片和电话随访等相结合。

1.2.2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精神科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1.3效果评定

采用服药依从性调查表[5]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6]行效果u定。完全依从指患者自愿按时按量服药;部分依从指患者在督促下能按量服药;不依从指患者不愿服药或拒绝用药。SDSS量表包括反映社会功能恢复的10个主要项目,即职业和工作、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和计划性,每项评分为0~2分,总分≥2分为有社会功能缺陷。对两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行健康教育效果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6月滨州市优抚医院男一病区住院的126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DSM-Ⅳ)[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4]总分>60分;③排除其他疾患(如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以及药物滥用)、人格障碍及严重认知障碍而无法接受健康教育者;④患者及家属签知情同意书。将入组患者按照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单号组)和对照组(双号组),各63例。观察组年龄19~54岁,平均(29.28±6.32)岁;对照组年龄20~57岁,平均(28.50±9.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1.2.1.1急性发作期教育 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症状很多,健康教育的进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患者无自知力,治疗护理不合作甚至拒绝,不安心住院,有些急性期患者必要时会暂时被约束,此期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感到不解、焦虑,甚至自身情绪失控。此期患者的教育目标是使患者熟悉环境、安抚其情绪,使之能够安心住院、接受治疗并设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陪护家属讲解疾病的病程阶段、治疗方案、疗效快慢及可治愈程度等。采取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单独交流式教育。主要内容为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区环境、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安心住院、配合治疗的意义,被约束的患者向家属及患者讲解约束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取得支持和配合,同时教会家属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以便更好地影响和帮助患者。

1.2.1.2病情控制期教育 病情控制期患者的病情开始好转,已经能适应病房生活,自知力也开始恢复,此期患者的教育目标主要为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内容较枯燥。具体内容为帮助患者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基础知识、常用的治疗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学会分辨处理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消除其恐惧心理等;指导患者从自身出发,回忆自身症状表现,找出诱发因素,教会患者以后如何避免以及症状出现时的应对措施。此阶段教育的形式可多样化,可采取集中学习知识、小组讨论、单独交流,请出院期患者分享治疗心得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从而使比较枯燥的健康教育内容变得丰富易于接受,也增强了疾病控制期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社会的信心。

1.2.1.3疾病恢复期教育 疾病恢复期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有些患者开始向往新生活,有些在自知力恢复的同时又会出现自责、消沉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康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因而此期健康教育看似简单,地位却举足轻重,需要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分析应变能力,主要由年资较高的主管护师完成。恢复期患者的教育目标为学习面对现状,学习适应社会及各种生存技能。具体内容为从患者自身心理状态出发,教会患者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压力的方法,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安排其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交流社交知识、生存技能。采取的教育方式有单独交流、集体复习、请外援心理教师辅导、职业技能教师集中教授等,随时根据每位患者和家属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1.2.1.4出院期教育 出院前患者的教育目标是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出院后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学会适应社会生活,识别、防止疾病复发的方法。具体内容为告知家属保管好药物、出院后督促患者按原药原量服药、定期门诊复查的重要性;教会家属使患者消除病耻感的方法及如何识别疾病复发,帮助患者合理安排作息、饮食的注意事项,普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恋和生育知识,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采用的教育方式是单独教授、观看视频宣传片、发放健康教育卡片和电话随访等相结合。

1.2.2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精神科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1.3效果评定

采用服药依从性调查表[5]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6]行效果评定。完全依从指患者自愿按时按量服药;部分依从指患者在督促下能按量服药;不依从指患者不愿服药或拒绝用药。SDSS量表包括反映社会功能恢复的10个主要项目,即职业和工作、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和计划性,每项评分为0~2分,总分≥2分为有社会功能缺陷。对两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行健康教育效果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1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勺榛颊叱鲈汉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P=0.03)(表1)。

2.2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SDSS评分的比较

两组职业和工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但大多认为其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复发率也极高,坚持治疗坚持服药是防止复发的根本方法[7-8]。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发作期在各种精神症状支配下无自知力,不会主动求医甚至拒绝治疗,恢复期有些患者因为强烈的病耻感中途放弃治疗,使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干预措施,能帮助患者认识疾病、调整控制情绪、接受并坚持治疗,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患者病程对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是在患者急性发作期、病情控制期、疾病恢复期、出院期各阶段,根据患者情况分别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让患者从认识疾病、接受治疗到能坚持服药防止复发有一个逐步认识提高的学习过程。在整个病程中让患者有安全感,责任护士随时指导帮助,加快康复过程,改善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观察组根据病程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康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出院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院后6个月SDSS评分比较共10个项目,其中6个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相关文献[12-16]一致。说明根据精神分裂症病程有针对性的、坚持长期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男性患者较快地认识疾病、接受治疗,提高应对疾病、防止复发的能力,进而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社会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社会[17]。

[参考文献]

[1]Mueser KT,McGurk SR.Schizophrenia[J].Lancet,2004,363(9426):2063-2072.

[2]Yuan J,Jin C,Qin HD,et al.Replication study confirms link between TSPAN18 mutation and schizophrenia in Han Chinese[J]. PLoS One,2013,8(3):e58785

[3]First MB,Frances AJ,Pincus HA,et al.DSM-IV in progress.Changes in substance-related,schizophrenic,and other primarilydisorders[J].Hosp Community Psychiat,1994, 45(1):18-20.

[4]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CD].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355-359.

[5]莫莉梅,崔虹,何夏君,等.阶段性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12, 11(9):49[6]王晓璇,肖根秀,黄瑞儿.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3):21-23.

[7]吴小梅,蒋菊芬,裴建琴.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11):1285.

[8]朱怀轩,唐焕芬.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6):78-80.

[9]刘朝玉,候丽华,黄海峰.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1):123-124.

[10]张芬,邓芬,焦淑芬.针对性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5,36(17):3942-3943.

[11]唐摇丽,罗摇捷,冉江峰,等.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7):101-102.

[12]刘朝玉,候丽华,黄海峰.社区康复管理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J].中国康复,2009,24(2):143.

[13]袁勤.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5):786-787.

[14]羊健蓉.健康教育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11.

[15]黎丽华,陈汝兰,黄慈芬,等.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4, 14(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