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教育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的知识范文1
健康教育是护士通过普及、宣传卫生科学知识,使病人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目的。白内障是目前视力损害和致盲的主要原因。我们宁夏区白内障病人尤为多,所以,国家很为关注,特地为我区进行白内障免费摘除手术。
1 白内障的常识
1.1白内障的定义指眼内透明的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变浑浊。
1.2白内障的分类 白内障可分为老年性、先天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等类型。
1.3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早期视力减退,后期可导致失明。
1.4白内障的预防 ①老年性白内障没有根本的预防方法,一般为减少紫外线照射,户外活动配戴墨镜,平时多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水果、蔬菜来延缓白内障的进展。 ② 外伤性白内障应防止异物飞进眼睛,不要给小朋友玩剪刀、牙签等尖锐的物品,防止刺伤眼睛。 ③ 先天性白内障则在母体孕育时应避免患流感、皮疹等疾病,不要随便使用药物。 ④代谢性白内障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并定期复查。
2 白内障的治疗
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摘除浑浊的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
3 白内障手术的注意事项
3.1 白内障术前准备
3.1.1 全身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血糖、心电图、胸片、血压等。如患糖尿病、高血压应在术前请专科医生会诊,将血糖、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心脏病患者应无手术禁忌症。
3.1.2 眼科检查: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瞳孔、眼压、角膜曲率、眼科A 超、视觉电生理等。
3.1.3 术前用药:常规给予抗生素眼药水2h 1次,托吡卡胺等扩瞳眼药水每5min,术前给予镇静剂,避免情绪紧张。
3.1.4 皮肤准备:术前给予剪睫毛、冲洗结膜囊。
3.1.5 心理护理:白内障为复明手术。尤其施行人工晶状体注入者,术后视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应嘱其保持情绪稳定,一面术后过于兴奋,安装微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者,通过配镜也能得到较好的矫正视力,眼底疾病、糖尿病、眼伤外等手术后视力恢复较差,应使病人预知手术后效果,有思想准备。
4 白内障术中注意事项
① 饮食指导:宜进清淡、易消化、无刺激等饮食,避免因进食过硬的食物而因其伤口缝线裂开。 ② 用药指导:遵医嘱给以抗生素、糖皮质类固醇等眼药水2h1次,预防伤口感染,应用扩瞳剂1次每天,防止虹膜后粘连,并观察有无药物副作用。③ 注意事项:观察术眼疼痛情况,眼局部包扎敷料是否干燥固定。如发现术眼疼痛,眼睑肿胀、脓性分泌物,视力下降应警惕为眼内感染,应做好床边隔离,通知医生及时治疗。对于突然出现疼痛,视力显著减退,应怀疑伤口裂开,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5 出院指导
健康教育的知识范文2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避孕; 产后
产后是落实避孕措施的关键时期,而产后妇女由于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加之缺乏避孕节育知识,往往未采取及时有效的避孕措施而发生意外妊娠。哺乳期妇女是意外妊娠的高危人群之一[1]。哺乳期再孕带来的人流风险很大,而剖腹产后1年内再孕带来的人流风险更大。健康教育是临床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2]。本研究对孕产期妇女加强产后避孕知识的宣教,使广大育龄妇女掌握产后避孕的有关知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选取2008年2月~4月在南山区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初诊并决定在本院分娩的孕妇600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0人。两组孕妇均于2008年10~12月顺利分娩。两组在孕产次、分娩方式、年龄、文化层次、职业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 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两组均在孕期开始宣教。①干预组:由区计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从孕中期开始,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图片、宣传册、音像资料、专业人员讲解等形式对孕妇和家属进行避孕知识系统健康教育。②对照组:由妇保院医护人员常规进行口头宣教。
1.2.2 评价方法分别在孕妇中期(干预前)和产妇出院前1天(干预后),对两组孕产妇进行避孕知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8种避孕方法,共22个题目,反映了研究对象对于常用避孕方法的知晓程度。题目以是非题的形式呈现,答对者赋值1分,答错者和答不知道者均赋值0分,满分为22分。知识得分转为百分制:得分=实际得分/22×100。得分越高说明避孕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a2.0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避孕知识得分情况
健康教育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避孕知识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2.2 产后避孕打算
干预组产后第一次性生活时准备采取避孕措施者248人,占82.7%,显著高于对照组(15.0%),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3产后避孕方法的选择
干预组产妇绝大部分产后避孕将选择(52.3%)和宫内节育器(32.7%),对照组产妇除了选择和宫内节育器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安全期和体外。见表3。
3 讨论
3.1提高产妇避孕知识水平
尽管目前在临床上可供选择的避孕方法很多,但非意愿妊娠所导致的人工流产发生率仍呈增加趋势[3]。赵缨等[4]调查显示初产妇总体避孕知识合格率为33.1%,明显低于陈旭等[5]报道的我国已婚育龄夫妇的总体避孕知识合格率(70.1%)。初产妇避孕知识的普遍缺乏势必影响其对避孕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大大增加了产后非意愿妊娠的危险。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健康宣教无统一规范,宣教不连贯、不系统、不全面[6]。(2)产妇住院时间短,需要掌握的信息量大,在短时间内让产妇接受较多的健康知识效果差[7]。(3)传统方式的随意性强,一个护士讲的与另一个护士讲的有出入,让产妇无所适从。本研究由计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让家属和产妇一起接受健康教育,得到家属支持,从而获得最佳效果。
3.2强化产后避孕意识
关于产后闭经及哺乳避孕在民间流传着一些错误的说法,很多妇女认为处于哺乳期、未恢复月经或性生活少就不会发生怀孕。实际上有的产妇在产后不久就怀孕了,只好做流产,极大地影响了产妇的身体健康。产后恢复月经的时间,因个体不同有很大差异,一般在产后6个月左右恢复,个别人4~6周就来月经。约有40%的妇女在来月经前一个月就恢复了排卵。哺乳对部分人有推迟月经恢复的作用。有人统计,在纯母乳喂养的妇女中,约有1/3的人在产后3个月内恢复月经,最早在产后8周,也有产后1年才恢复月经的。由此看来依靠哺乳推迟恢复月经或根据月经是否恢复决定是否避孕是不可靠的。因此,不论是否哺乳,产后都应及时落实避孕措施,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本研究中干预组82.7%的人打算在产后第一次性生活时采取避孕措施,说明健康教育对提高产妇的避孕意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提供有针对性的避孕指导
每一种避孕方法都有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副反应[8],产后适合采用哪种避孕措施呢?是最适宜的,它是安全、可靠的避孕方法,对内分泌没有影响,但要坚持正确使用。经过产后检查,适合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产妇可以采取这种长效避孕方法。产后服用避孕药是不适宜的,特别是哺乳期的妇女更不宜服用。大多数妇女在选用避孕方法时都有自己的经验和途径[9],因而医护人员在进行避孕方法指导时不仅应该结合每一位产妇自身的特点如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数、性生活频率等,还应该充分评估其以往使用避孕方法的过程和避孕失败的经历以帮助初产妇在每个不同的年龄生理阶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选择的过程中还要密切注意产妇的信息反馈,确保每一位接受避孕指导的产妇都能充分理解并掌握所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避孕措施落实。
参考文献
1 吴汉霞,朱树香,石淑华,等.流动人口未婚女性对避孕知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9B):2375-2376.
2 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4.
3 吴尚纯,邹燕.紧急避孕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15-17.
4 赵缨,夏海鸥,丁焱.初产妇产后避孕知识及避孕意愿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9):2367-2368
5 陈旭,张传仓,李雁,等.我国5城市育龄夫妇避孕知识掌握现状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1):98-101.
6 胡容.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1.
7 闵丽华,尹琼英.产妇健康教育无效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78.
8 Trussell J,Ellertson C,Stewart F,et al.The role of emergency contracep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4,190(4):30-38.
健康教育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糖尿病 相关知识 代谢控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2009年1月~2009年6月对在门诊建立系统管理病历的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09年6月收治建立系统管理档案的糖尿病患者,未接受过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标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行动方便、思维清楚、表达正常者,均记录有一般信息、身高、体重、BMI、腰臀围、运动情况、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肝肾功能、尿常规及尿微量蛋白等。所选病例共88例,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31~75岁,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8例,2型糖尿病80例,有嗜好烟酒者44例;合并高血压66例,高血脂62例,脑梗死20例,冠心病22例,眼病10例,肾病18例,下肢血管病变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2例,高中或中专32例,初中28例,小学或以下6例。
方法:开始就诊时发自制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试卷进行问答调查,组织患者每周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由专人通知其1~2周查血糖、测血压,每3个月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等检查,6个月全面记录病历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同时再次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采用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前后自身对照的科研设计,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知识水平和代谢指标控制状况。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均为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包含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概念、饮食、运动、药物、并发症、血糖监测、血糖正常范围、血压及血脂控制目标、低血糖的表现及防治、胰岛素的了解情况)以及饮食治疗知识(标准体重的计算法、三大营养物质的分配、食物交换法、每日总热量计算、水果食用种类、量及时间)共25题。调查组成员发放,患者自行填写,对年龄较大者由家属协助完成。健康教育为期6个月,每周1次,每次50~60分钟。主要采取集体讲授与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讲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如糖尿病病因、预防;饮食、运动、口服药物、胰岛素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正常的血糖值、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低血糖的表现及防治方法;自我监测的项目和方法;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体重、血压、血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等,特别强调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原则与方法,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课间休息时可让患者相互交流,患者可以结合自身病情提问,医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健康教育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 护理;糖尿病;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15-01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异常疾病,临床较为常见[1]。我国是糖尿病的高发大国,患病率由1980年的067%上升到1990年的223%,据最新调查发现,目前糖尿病患者已接近我国总人口的10%[2]。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和衰竭,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变和脑卒中后,第三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3]。糖尿病以老年患者居多,具有不可逆性。而护理工作快捷、规范对于患者的病情缓解有直接影响。2010年国务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要求对患者实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工作,完善护理系统,采取人性化服务[4]。探析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及影响至关重要,故我院对7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14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19±52岁。入选标准:符合WHO制订的诊断糖尿病标准;经血糖、生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各71例,患者的基线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包括①宣讲相关的疾病医学知识,制订宣讲方案,开设知识大讲堂,实施多元化教育,鼓励其多交流、学习和沟通,增长防治知识;②鼓励患者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调理日常饮食、指导自身护理和用药,预防感染和控制血糖的途径,陪患者多做体育运动和锻炼;③由于糖尿病为慢性代谢障碍,病程很长,患者常承受较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导致恐慌、焦虑等情绪,对其心理教育要态度温和,有耐心,多多鼓励开导患者,循序渐进,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真正做到待患者如亲人,使其乐观积极地面对疾病;④实施护理及健康教育计划,每天针对性指导患者,并进行效果评价,使患者全方位清楚个人病情、掌握怎样饮食、怎样用药、及身体锻炼等情况。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13 判断和评估标准 糖尿病知识掌握内容包括对病情的了解、怎样用药、怎样饮食、身体锻炼及心理状态;生化指标包括餐后2h血糖≥118mmol/L、空腹血糖≥70mmol/L、TG检查等。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
2 结 果
21 两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 论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异常疾病,由于机体分泌胰岛素缺乏出现糖异常代谢。据统计,有50%以上糖尿病患者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而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周围血液循环缓慢、感觉运动神经元受损,糖类物质沉积在周围微小血管壁中,造成基底膜加厚,长期则会使周围神经受累,临床除了“三多一少”症状外,还会出现四肢末端感觉神经障碍、麻木和刺痛甚至烧灼感。
本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生活保健方式,普及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使其合理调整日常饮食、做到恰当的自身护理和合理用药,掌握控制血糖的途径,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和锻炼,提升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生命质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陈伟,张凤芝,姬秋和等我国医护人员对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2):173-174
[2] 周莹霞,赵列宾,陆骆,等上海市各级医护人员对《糖尿病防治指南》知晓现状的抽查及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8):702
[3]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9(19):153-156
健康教育的知识范文5
[关键词] 肝炎 ;无偿献血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184[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评价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1] 。本文所指肝炎,主要指经血液传播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其发病率在我国及世界一些国家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无偿献血者对肝炎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及认知水平和对该人群实施预防肝炎病知识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 .1 对象 根据《献血法》无偿献血者两次间隔时间为 6个月,从2008年6月起随机抽取400名无偿献血者填写调查问卷,然后再进行健康教育。半年以后,逐步对其进行回访,同时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348名重复献血,52名因各种原因没能参加重复献血,但通过信函和电话的方式进行了培训后的调查。
1 .2 方法 培训我中心的采血医务人员,使他们对肝炎知识有全面了解。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对无偿献血者进行肝炎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教育方式:发放宣传小册子,制作各种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利用电视、DVD等设备循环播放宣传公益短片,并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面对面个体化指导,回答各种提问。健康教育前后用同样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参照国内有关肝炎知识、现状,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肝炎病知识、传播途径、知识来源及对肝炎知识需求等6个方面。
1 .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 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 . 1 教育前后所调查的无偿献血者一般情况( 见表 1 )
2.2 健康教育前后肝炎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2)
2.3 健康教育前后无偿献血者对肝炎的认知情况( 见表3 )
2.4 获得肝炎知识的途径 健康教育75.0 %的调查对象接受过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肝炎相关知识86.5% 来自电视,78.0%来自报纸、杂志,32.5%来自广播,l5.5%来自医疗卫生部门。95%的无偿献血者想了解肝炎病相关知识,愿意接受肝炎病知识的健康教育。通过调查统计,实施肝炎知识教育后无偿献血者对肝炎知识的认知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程度。
3 讨论
3.1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无偿献血者对肝炎知识的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无偿献血者对肝炎病基本知识如对传播途径及无偿献血不会传染肝炎病掌握较好,说明这与我们的宣传和献血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通过健康教育,无偿献血者对肝炎病知识的了解得到明显提高。
3.2 健康教育是保证血液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献血者进行肝炎知识的普及,对需要主动退出或不宜献血者能达到有效告知的作用。2007-2009年我站乙肝感染的淘汰率分别是1.16%、0.98%、0.67%,丙肝感染的淘汰率分别是0.43%、0.34%、0.27%,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对病毒窗口期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使保密性弃血从过去的0到目前已有 l 5名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后主动打电话告诉其可能有肝炎病,我中心血站在化验合格的情况下,依据新的血站管理办法中第四十三条规定,废弃所采集的血液,避免病毒窗口期给病人造成的危害,减少了单位的法律纠纷。
3.3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还需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调查中仍有部分无偿献血者对肝炎病者有恐惧和歧视心理, 如6.5%的无偿献血者对肝炎病感染者十分恐惧,38. 0%的无偿献血者不愿意和肝炎病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学习、生活、工作。有关专家认为,对肝炎病人提供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总体预防。因此在当前无有效药物予以治疗的条件下,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因此,需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消除人们对肝炎病不必要的恐惧,从而减轻对肝炎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3.4开展持久性、多样性的宣传教育方式,力求达到效果。在教育宣传中,单纯的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效果作用局限,而且宣传力度不足,且缺乏持续性。因此,必须辅以多种手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适当的采用不同宣传媒介,可通过报纸、电视短片、公益广告等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最大程度提高传播效果。此外,宣传应具有持续性,以便从空间上、时间上进一步普及肝炎病防治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肝炎病相关知识人人皆知。
参考文献 :
健康教育的知识范文6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同样如此,它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幼儿园晨检,将健康教育内容适时渗透在每天的晨检活动中则会起到良好的时效性。晨检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每一所幼儿园必须执行的一项保健措施,主要是检查幼儿入园时的健康状况、安全、卫生情况、行为习惯等。有效的晨检工作既可预防疾病的传播,又能排除可能的安全隐患,是确保幼儿在园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贯彻幼儿园“双重”任务,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的具体体现。
在多年晨检的实践中发现:幼儿园的晨检,不仅只是常规性地给幼儿进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五防工作”,还有更丰富的内涵。作为幼儿园的保健老师,如果在了解全园幼儿的健康、饮食、卫生习惯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每天坚持认真细致地晨检,并能针对了解到的幼儿的基本情况,有目的有系统地在晨检这一环节,实施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它是幼儿园健康教育最全面的最具时效性的教育活动。以下就笔者在晨检工作中有效实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写成此文与大家分享。
一、晨检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特点、方法
(一)针对性和及时性
在晨间时根据季节性的变化和特点,三言两语有针对性地开展季节性的疾病预防、健康护理、科学饮食与卫生保健、幼儿生长发育特点等知识宣讲和提醒。尤其是在季节更替、周一入园或幼儿病愈再入园、晨检过程发现的幼儿身体变化、情绪波动、行为反复等,抓住这些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的宣传和简洁明了的告知,或者有针对性地及时给予疏导、纠正等,真正有效做到了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幼儿不良习惯等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隔离、早纠正,对幼儿情绪情感的积极引导。
(二)随机性和灵活性
晨检中有效实施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集体教学中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预设和把控,它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确定的,也是相对不固定的。保健老师每天面对的是全体在园幼儿,而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养育方式等不完全一样,在不同的年龄段,他们的身体状况、行为习惯、兴趣和性格特点等也在变化。因此,孩子们每天的表现状态各异,所以,在晨检中,保健老师就要密切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同状况,灵活把握哪些是突出性和关键性问题,从而进行随机的、灵活有效的因人而异地指导。
(三)延续性和反复性
晨检的时间非常紧而且有限,保健老师或班级老师不可能针对某一个幼儿或某一个问题长篇大论地加以述说,大多通过简语的交代、提醒,使家长和幼儿立即明了,目的是能做到就某一个问题或现象快速地与家长达成共识。如果需要作进一步沟通,可以和家长约定确切的时间,以便再作进一步的交流。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同类的现象或问题会在不同孩子身上、不同的时期出现,当我们在和个别家长针对他的孩子某种情况进行沟通时,就会引起部分或很多家长的普遍关注:如孩子咬指甲、幼儿挑食偏食、手足口病预防、疱疹性咽颊炎的家庭护理、秋燥引起的幼儿口角干裂、季节性的幼儿饮食调理等等,这样,我们就会通过搜索专题性文章出宣传栏、公布在幼儿园网站上供家长参阅,这些内容往往不会因为教育对象的改变而有根本的不同,可以持续、反复宣讲。这就使得我们的健康教育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加大。
二、晨检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其作用
(一)对孩子情感的关注,有利于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
晨检时老师热情相迎和具有鼓励性的接待会带给幼儿一天的好心情,这直接影响其在园一天的生活,持久的积极情绪,对幼儿良好的情感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
尤其是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使幼儿情绪波动大、哭闹严重,甚至有些不哭的幼儿在等待晨检时,也会受哭闹孩子的影响而出现情绪变化。此情此景,如果幼儿入园见到的第一位老师――保健老师(或班级接待的老师)俨然一副严肃的面孔则会加剧幼儿对幼儿园新环境的不安全感。相反,晨检时老师以灿烂的笑容、亲切的问候或热情的鼓励来迎接幼儿,对孩子每天的点滴进步、个人卫生的改进、干净舒服的服饰等进行鼓励或由衷的欣赏,对幼儿情绪好转进行及时强化;在孩子不开心、受委屈时,给孩子一个轻柔的拥抱或安慰、抚摸,都会使他们的情绪很快稳定,有助于幼儿尽快克服入园焦虑,适应新环境。
晨检时,老师展现给幼儿的是慈祥的笑容,亲切的问候和积极的情绪,这无疑带给幼儿好的榜样和一种慈母般的感觉。当幼儿怀着愉悦的心情入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不仅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而且使他们感受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怀着愉悦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以积极的态度与老师、同伴度过在园的每一天,正是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使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培养幼儿活泼开朗性格具体而有效的落实。
当问候、鼓励、表扬成为晨检环节必不可少的教育因素时,你会发现:晨检老师的每一声问候都会得到幼儿更有礼貌的回应和灿烂的微笑,内向的孩子在得到老师的夸奖后自豪地仰着头,喜悦地看看家长:“瞧,老师都夸我了,我很棒吧!”一些撅着小嘴挂着泪花的孩子会因我的赞扬鼓励而破涕为笑。
(二)及时而有针对性的督促和正面示范,有利于孩子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利用晨检,采用正面示范、督促提醒,教会幼儿相互问候,对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
每年秋季开学,适逢大批新生入园,当我每天面带笑容向接受晨检的幼儿送去热情的问候时,仅有部分幼儿能在家长的鼓励下作出回应,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幼儿不习惯,不是对我的问候毫无反应,就是一溜而过。对此,我利用全园新生家长会,把幼儿园晨检的必要性、重要性,晨检内容和相关要求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同家长们进行交流,同时督促班级老师强化晨检的要求。经过家长和老师们一段时间的支持和配合后,晨检时师幼相互问候的现象大为改观。有时,幼儿晨检因注意力分散或心情不好而没有回应我的提醒、问候时,家长会及时应答和提醒孩子。如今,几乎所有幼儿会主动先向我问好,并能按要求规范地接受晨检;有的幼儿还会跑过来与我拥抱或依偎在我身边以表示对我的喜欢。
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做好一件小事很容易,但坚持长期做好同一件小事却不容易。晨检看似一件容易的小事,可坚持把晨检中师幼之间的相互问候当做是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来做好,却是健康教育的大事。晨检问候、提醒、督促,不仅能促进孩子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更能带动家长和老师们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重视。这些都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及时准确地发现幼儿在行为、习惯上表现出的问题,便于进行家园一致教育
1.及时指出幼儿不符合文明、卫生行为规范的现象,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
晨检时,经常会发现部分幼儿或家长存在一些不符合《幼儿在园行为规范》《家长行为规范》的现象(以下简称两个《规范》,该规范内容是幼儿园对照相关要求制定的):如指甲又长又黑,排队时加塞推搡,乱丢乱吐,衣着不整等等。对此,及时给予指正、引导并告知家长对照两个《规范》,配合老师做好幼儿良好文明卫生习惯的培养,力求家园教育的一致。在一如既往的坚持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家长明白了幼儿养成文明卫生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自觉执行并帮助孩子践行文明行为规范,有悖文明、卫生的现象越来越少。
2.及时纠正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晨检中发现幼儿嘴里包着早餐、含着糖果,或带着哭腔同家长提要求:今天的某某菜不喜欢吃,要跟老师说盛少点……针对类似情况,及时指出孩子不良的进餐习惯对牙齿和健康的影响,提出餐前餐后卫生要求,真实了解家长的饮食观念,力求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健康科学的膳食管理的支持。长此久往,我真诚、理性的引导,让家长产生信任和对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极大配合、支持。
(四)全面渗透健康教育可以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成效
幼儿园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全面、广泛:有保证幼儿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的营养健康、身体锻炼、安全保护、疾病预防、特殊儿护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等,有保持幼儿健康心理的积极情绪情感引导、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等,有培养幼儿适应环境和交往能力的教育等等。诚然,这一切均贯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需要班级老师的大力协助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