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角色转变;以读为本;走进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61-01

改革是促进事物发展的不懈动力,对于教育教学也是这样,为了不断地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相关部门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小学语文是一门十分基础的学科,也是小学教学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学科,小学生只有掌握了小学语文的知识,才能掌握语言工具,才能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各个科目改革的重点,但是,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科学地对待这些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1.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教学理念落后,学生压力过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对于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积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相对较为落后,仍然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并没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另外,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在残酷分数与升学的压力之下,小学生没有一个轻松的课堂与学习环境,承受着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

1.2 课堂气氛沉闷。众所周知,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应该对课堂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相对较为沉闷,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冰冷的文字,严格的考试,这就让语文课堂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造成了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1.3 教学方式落后,多媒体手段缺失。计算机技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深刻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对教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现代教育教学而言,多媒体技术对各个学科都有着多方面的优势,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扩充课堂知识容量,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更多的便利。但是,由于条件和理念等方面的综合原因,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广泛应用多媒体手段,仍然使用较为单一的传统手法,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2.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更新教育观念,做到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尤其是新课标颁布与实施以来,我国教育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步与发展,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学习与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新知识与新方法,推进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进步。

2.2 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能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如,课本剧表演、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踊跃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语文。

2.3 丰富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丰富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在学习《看浪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浪花的视频,通过风景再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海恢弘的气势与壮丽的风光,从而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

3.促进小学语文改革的方法

3.1 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有人说,语文并不简单,语文是多复杂的呀!诚然,从语文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看,确实是复杂的,但怎么学好语文并不复杂,就是"课标"上所说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读多写吗?"课标"里说得最为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课标"里还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里学会写作。"这不啻是说--写多了,就会写了。所以,我们不要人为的把语文教育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深。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课标"里提出的是"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只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画,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认识了"三维"本是"一体",就从本质上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简化头绪,简简单单的上好语文。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头绪简化,目标单纯;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作业当堂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3.2 教学应求务本。里的"本"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的本体;二是文本。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问。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使人文性突显出来。我们讲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有人说,不能过于看重文本,毕竟文本不能解决学生发展的所有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重了,而是对文本的重视与钻研远远不够。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必先钻研文本.如果教师没有把文本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有的教研组备课,一人备一个单元,然后互相交换,还没其名曰"资源共享"。钻研文本是自己与作者对话,怎么可以由别人来代劳呢?现在大家谈预设与生成很多。

"生成"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堂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好比烧开水,只有到达了沸点,才有气泡冒出来。如果预设就不怎么充分,课上得像温吞水,,哪里会有"气泡"跑出来 所以我认为,老师吃透了文本,由了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法,左右逢源,营造出一个能够使智慧火花迸射出来的学习"场"。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虽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我们只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与方法就一定能克服这些问题,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本文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相应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王守恒.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2] 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郭思乐.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4] 吴新武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

[5] 邵永良等.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6] 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 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8] 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77-01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丰富的语文知识、优美的教学情境、创新的思维共同交织形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真情、真景、真境之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选择更为有效的教学措施与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深入感知语文的内在美,已经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试图通过真情实感的表达、真实情境的创造、轻松愉悦教学氛围的营造等教学活动设置,引导学生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真情、真景、真境之美,进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真情:感悟情感之美

在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怀念母亲》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笔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首先,在教学前,笔者设置了一场以“什么是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为主题的讨论与演讲比赛,活动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进行专题讨论,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接着,各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我对母亲的深情”主题演讲,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深情”打下基础。主题演讲结束后,教学进入到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理解认知环节,学生一起用心品味课文中的审美形象、思想感情和美的意境。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采用阅读、精读、思考、联想、品味的方法,使学生细细品味课本语言的音韵美、人物的形象美和景物的意境美。最后,笔者根据学生之前的讨论与学习结果,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作文主体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播放社会生活中众多感人的瞬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整体和谐之美,更深刻地领会课文的意旨,感知与挖掘字里行间的内在美。

二、真景:领略自然之美

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其中关于自然主题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感悟四季变化的丰富多彩,领略祖国壮美山河,爱护自然环境等几个主题,这些内容无不充分展示着大自然的内在美,也成为了陶冶学生情操与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素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审美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领悟能力;同时还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审美情趣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如在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找春天》的教学中,笔者没有直接进入课文教学过程中,而是带领学生到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去,让他们置身于春天的情境中,领悟春天的多彩。首先,笔者结合课文教学中的情境需要,精心设置了一次春游踏青活动――“我们身边的春天”,带领学生进入自然情境中去,使学生能够用心体会与感知春天。其次,结合这次踏青活动,笔者设置了小组讨论与感悟抒发活动――“我看到的春天”,让学生运用简笔画的形式进行审美的外在表达。最后,笔者结合踏青活动、学生的讨论和简笔画的表达,进入到《找春天》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完成了语文教学内容,同时通过综合情境的体验引导学生用心感悟自然,领会自然之美,陶冶审美情操,以利于自身对美的发现与追求。尤其是面对着秀丽的自然风光之时,学生在用心感悟自然美的同时拓展到了对教材内在美的认知与领悟。

三、真境:感悟语文的意蕴之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美的构成体系中,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语言美,呈现在语文情境之中的意蕴之美都是美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如何引入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创造性教学思维使这一内容以其最为生动、直观的形象树立在学生面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体验之美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之更好地认知、理解与吸收。例如,在进行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瀑布》的课文教学中,笔者通过优美的语言、富有节奏的诵读、音乐与声光造型的结合,有效地将课文中的意境呈现了出来。首先,笔者展示了一段瀑布的视频资料,使学生对瀑布形成初步感观印象。而后,笔者将瀑布视频资料作为背景,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诵读,营造出了美轮美奂的瀑布美景,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瞬间迸发出来,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去,尽情徜徉在美的世界之中。最后,笔者集合前两个教学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点评和文章解读,进而将语言之间的优美意象、多变的形象、自然清丽的风貌转变为一个无穷美妙的乐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意蕴美的情境与魅力都有机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利于学生进行更为深入与详尽的认知与理解,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3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创设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实际中的案例来把生活与教学进行有机关联,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来源与运用,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举例而言: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课文《海底世界》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海底生物生存的视频,在进行课文的教学之前先把视频播放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再用自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刚才大家观看了有关海底世界的小视频,那你们知道如何用语言来形容海底世界的样子吗?你们想不想去了解更多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呢?”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更浓厚一些,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

二、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朗读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进行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时,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读”字,教师通过让学生多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感知能力和联想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举例而言: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朗读,在第一次朗读的时候弄清楚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汤姆和爸爸之间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在进行第二遍朗读的时候,要筛选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揣摩它的含义;在进行第三次朗读的时候,要融入角色,想象自己如果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会是怎样的表现;最后一遍朗读的时候则重点去观察作者是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等学生把这几遍朗读下来之后,教师再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看看学生掌握的程度,根据学生有疑问的地方重点与学生进行探讨。在语文课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朗读,朗读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组织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引导学生多进行朗读。

三、在教学中融入游戏的元素

相对于枯燥的课堂教学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喜欢玩游戏,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端端正正地多认识赘鲎郑可能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把教学与游戏进行有机融合,那么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拿识字教学来说,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的教学效率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写作的发展。因此,教师为了让识字教学的效率更高一些可以将识字与游戏进行融合。如可以开展“识字大比拼”的比赛,教师制作一些小牌子,每个牌子上写着一个生字,然后教师随机拿出一个牌子看看哪个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字认出来,等游戏结束之后教师统计一下哪个同学答对的题最多,就给予这个学生五朵小红花的奖励,第二名的学生给予四朵小红花,以此类推对答对数量前五名的学生进行奖励。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争强好胜,这种比赛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游戏的元素,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升教学效率。

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身就存在差异,再加上后天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之间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差距,如果教师一味地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那么可能一部分学生始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和采取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举例而言:在进行小学中年级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A层次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在进行写作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句要通顺,不能出现错别字。同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总结出写作时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素;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B层次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写作时前后语句通顺,具备逻辑性,并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对写作中要注意的几个要素进行探究;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写作可以不设置要求,引导他们自由发挥,看看学生的弱项究竟在哪里,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一对一的重点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正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和要求,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在进行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

五、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互相帮助

无论是什么科目的教学,合作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进行教学,既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要求,同时也能保证教学效率。举例而言: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有的阅读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成立合作小组,每个学生就自己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享,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大家帮助解决,等所有的学生都分享完成之后,再把小组内所有学生得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合作教学的模式更注重的是通过集合众人的智慧来完成教学的任务,既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小学语文是各科教学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那么他们在其他科目的学习时肯定也会遇到障碍。因此,语文教学的效率很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来提升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呢?以上内容仅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有趣。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4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让

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否具有随时提问的习惯?问的问题是否有针对性?笔者以语文教学为例对校内师生开展了调查。

二、调查和分析

(一) 学生主动发问能力的调查与分析(调查表略)

调查中发现:(1)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提问人数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提问人数只占所调查人数的10.4%,明显偏低。说明学生没有养成随时发问的习惯。

(2)学生曾向老师提问,低年级学生向老师发问课外多于课堂;能对老师所提供的答案提出过异议的占1.8%,高年级学生居多;敢在课堂上和老师展开争论的学生廖廖无几。

(二)造成学生主动发问能力弱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造成学生主动发问能力弱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教师主导过分,课堂提问过多,没有给予学生提问的时间,并且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造成学生学习上对教师的过分依赖,造成学生只管听,只等着教师提问的一种消极被动的精神状态,更严重的是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调查中发现学生有上课觉得无事可做的不良倾向,有些学生认为教师提问只要有几个好学生回答就可以了,而其他的学生只是处于“听众”、“记者”状态。有的教师虽然已发现这个问题,但也只是在课的最后问一下学生:“你们还有什么不懂吗?”而学生只有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瞬间产生的问题,才是比较精辟的,是智慧火花的突然喷射,过后就会消失,所以最后提问效果是不好的。

三、措施与对策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实施。

1.以问带问,激发认识的兴趣和求知欲

实践证明,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知识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在进行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里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关的情境,以激起学生设问――深思――发现――解决问题。“不协调”必须要先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多种多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例如在浙教版义务教材小语第六册中的《烧纸船》一课中,教师可以先拿出一只干的纸船,问学生:“这只船会燃烧吗?”然后当众烧毁,又拿出一只装满水的纸船放在火上烧,发现这只船没烧掉。这时,学生就感到很奇怪,纷纷问:“老师,为什么这只纸船不燃烧?”然后让他们上来观察,原来里面装着水,于是学生又纷纷提问:“为什么船装了水就不会烧起来呢?”这时学生已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急切地等待老师解答,这时就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2.以问提问,提高教学的认知和“原动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不断创设“提问”情境,善于把学生想知道而又未知道的东西显露给学生,让学生有“问”源。那些新颖有趣、逻辑系统性强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变的教学内容,均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例如: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教师在揭示课题时,故意把课题写成了《鱼画到了纸上》,学生哗然,立刻指出书上是用“游”而不是“画”。教师故作愕然,问,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于是持不同观点学生开始争论:鱼究竟该“游”还是该“画”的问题,这时教师马上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出关键词句来说明用“游”的理由,在此基础上,还要作必要的深入,“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从而体会到画鱼青年的忘我境界和刻苦学画的精神。

3.边学边问,促进参与的广度和自主性

初入学的儿童,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不会发现问题,也不善于提出问题,他们习惯于听老师提问,举手答问,当老师要他们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时,他们往往愣住了,有的马上说:“没有”。学生从不会提问到学会提问题,从不敢提问题到大胆提问题,是有一个培养过程的,要有耐心指导。

(1)引导学生深入书本,多思好问

书本中的课文既是知识又都是问题,需要经过“消化”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之一就是要读懂书,多思考,勤提问,鼓励学生从最简单的字词开始提问,如:“北”这个字的笔顺怎样?“到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虽然很简单,但说明他们能认真阅读,发现问题后,还能毫无顾虑地提出来了,老师要及时鼓励他们,如:“提得真好!”这样,提问的人数就更多,劲头就更足了。

笔者就浙教版小语第四册《狐假虎威》一课作了一次统计,学生提出了如“什么叫‘老天爷’?老虎为什么怕‘老天爷’?”“老虎为什么不一口把狐狸吃掉?”“为什么用‘假’不用‘借’?”等16个比较有意义的问题,提问人数占全班(46人)人数的34.8%,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发问能力。

(2)帮助学生提高提问质量

教师在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的同时,又要防止学生漫无边际提一些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因此,应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第一步: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判断一下你们认为这些问题中的哪些问题提得好?为什么?第二步:给出提问题的范围:①不理解的词句;②不理解的课文内容;③不理解的标点等。第三步:让好学生带头提问,表扬问题提得好的同学。第四步:养成边预习,边提问的习惯。可用小纸条的形式,夹在预习本里一起上交。这样老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学生的提问,并进行归纳分类,同时围绕学生的提问,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求得问题的解决。这样做,就使学生从“消极的待问状态”“积极思维随时准备发问状态”提出问题产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欲望师生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比如在学到浙教版义务教材小语第二册《司马光砸缸》这一课时,有学生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司马光为什么只一个人砸缸?如果他叫大家一起砸,就会更快地救出孩子了。”使课文的主题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又如浙教版义务教材第六册中的《自选商场》一文,有学生在预习中就对“塑料框”中的“框”提出异议,认为应该用“筐”,结果这确实是教材中的一个错别字。

4.动态设问,深化问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把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需要,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有时要装装“糊涂”,偷偷“懒”,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当学生陷入困境时,教师要顺势利导,让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深入读课文,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等手段,使学生的模糊感觉变得清晰起来。例如苏教版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一文,学生开始认为“发愤”就是“发奋”。教师不直接指出不同点,而是欲擒故纵,先让学生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读课文,然后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形成探究的期待,当学生深入文本,潜心研读,在讨论“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领悟到“发愤”比“发奋”好像更深一层,这是老师引导学生查工具书,找出它们之间词义的区别,再读读课外链接材料,让学生讨论到底用“发奋”还是“发愤”的问题。学生各抒己见,最终罗列出用“发愤”的理由至少有6个之多。在熟知课文内容和背景的基础上,作“有源之水”的辩论分析,不仅得出了问题的正确结论,更让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升华了主题。

【参考文献】

王道俊、王汉澜编《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 苏]列・符・赞科夫著.《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第9期

《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总第3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