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指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发展指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指数

经济发展指数范文1

企业家信心指数与企业景气指数,是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温度计”。而2010年三季度云南省企业家信心指数与企业景气指数的双双止跌回升,充分显示云南省经济发展情况在经历一个短暂的“瞌睡”之后,继续强势上行。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依然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制度,依法对云南省开展的景气调查显示,三季度随着云南省旱情持续缓解,旅游旺季的到来,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同时止跌回升,分别为129.8、126.5,比上季度回升4.2点、6.5点。预计下一季度云南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及企业景气指数还将保持上升态势,预计分别上升0.6点、1.9点,为130.4、128.4。

一、 企业家信心指数止跌回升

三季度云南省企业家信心指数止跌回升至129.8点,较二季度回升4.2点。行业中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家信心指数略有下降外,其余六大行业均有所回升,其中建筑业回升幅度最大,回升16.7点,为139.7,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受暑期旅游人数增多影响,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回升11.1点、11.3点,分别为115.3、125.6。工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也分别为127.1、134.3、118.9,较上一季度上升2.4点、0.7点、4.9点。

从企业注册类型来看,除股份合作企业较二季度下降3.6点,处于景气临界点,联营企业与第二季度持平外,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均有所回升,三季度分别为137.8、121.6、127.2、139.2、118.1、133.3、160.9,较第二季度上升1.5点、8.1点、3.9点、10.6点、5.3点、9.5点、11.5点。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上升,为167.2,上升9.2点,处于较强景气区间。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止跌回升,分别回升至130.7、122.3,回升2.4点、4.5点。

二、企业景气指数全面回升

三季度,受房地产、建筑业企业景气指数回升,暑期旅游旺季到来,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止跌回升拉动,云南省企业景气指数回升6.5点,为126.5点,处于较为景气区间。

从企业注册类型来看,除外商投资企业景气指数较二季度下降4.1点外,国有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升幅度较大,较上季度分别上升10.2点、17.9点、13.7点。集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上升8.1点、6.0点、3.2点、4.8点。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景气指数持续上升至179.6点,较二季度上升14.9点,中型企业为125.1,上升1.4点,小型企业为119.5,上升9.0点。大型企业逼近非常景气区间,中型企业处于较为景气区间,而小型企业则处于相对景气区间。

分行业来看,三季度行业景气指数同时回升,其中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回升幅度最大,分别回升16.7点、18.9点,分别为123.6、123.3,均回升至较为景气区间。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回升4.7点、7.1点、8.4点、5.9点、7.4点、5.4点。

(一)工业企业订货增加,产销两旺。三季度云南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0.0,较二季度上升4.7点,处于相对景气区间。产品订货景气指数为112.9,较二季度上升11.3点,国外订货景气指数为101.3上升0.4点,自2009年一季度以来,从较为不景气区间持续上升至微景气区间,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2点。生产总量景气指数为118.9,上升9.8点,产品销售和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分别上升7.9点、9.4点,为124.9、108.2,其中产品销售景气指数处于较为景气区间。随着企业产销增加,企业盈利(亏损)变化景气指数回升8.0点,为116.4,处于相对景气区间。

(二)房地产业企业景气指数止跌回升,销售情况略有好转。受国家和地方一系列严厉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业景气指数二季度出现大幅下跌。三季度随着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情况有所好转,企业景气指数止跌回升,为123.0,回升7.4点,处于相对景气区间。

商品房销售量有所增长,销售价格景气指数略有下降。商品房预售、商品房销售景气指数虽然有所回升,三季度分别回升4.5点、6.9点,为92.4、89.7,但仍处于不景气区间。商品房销售价格企业景气指数继续下降,为134.4,较二季度下降1.7点。

新开工情况略有好转,但企业完成投资情况不容乐观。新开工情况、房屋竣工景气指数较二季度回升1.3点、1.7点,土地开发、完成投资情况景气指数则较二季度下降3.1点、13.0点,分别为87.4、92.8,仍处于不景气区间。

商品房销售量增加,企业资金情况有所好转。三季度房地产业流动资金、企业融资、货款拖欠景气指数分别为83.9、70.7、114.9,分别较二季度上升7.4点、3.5点、3.6点,但流动资金、企业融资仍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

(三)建筑企业工程合同增加,资金情况有所好转。三季度云南省建筑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33.1,较二季度上升7.1点,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其中工程合同企业景气指数为105.2,较二季度上升6.1点,回升至景气区间。建筑工程量景气指数上升1.0点,为131.3,处于较为景气区间。新开工工程量景气指数则较二季度下降1.8点,为107.0。受雨季到来影响,三季度建筑业企业工程进度景气下降7.2点,为130.5。而随着房地产企业资金情况的有所好转,建筑业企业工程款拖欠景气指数回升至94.0,回升16.1点,企业流动资金、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96.0、80.7,分别回升15.9点、13.0点。企业盈利(亏损)变化景气指数上升2.4点,为102.0,回升至景气区间。

(四)受暑期旅游旺季到来影响,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景气指数大幅回升。三季度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3.6、123.3,回升16.7点、18.9点。

社会服务业服务预订景气指数上升23.6点,为102.8,步入景气区间。旅游客源景气指数上升42.0点,为109.7,回升至景气区间。业务量大幅增加,业务量景气指数为113.9,上升25.0点。

住宿和餐饮业业务预订和业务量景气指数均为108.9,较二季度回升28.7点、33.1点。营业收入景气指数上升33.1点,为107.8点,盈利(亏损)变化景气指数回升25.3点,为101.0.。

三、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情况

(一)企业生产总量企业景气指数继续回升,为119.6,上升8.5点。其中工业企业生产总量景气指数上升9.8点,为118.9,工业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生产总量景气指数上升22.6点,为144.8,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制造业生产总量景气指数较上一季度上升9.2点,为114.6。受雨季到来影响,部分采矿企业矿洞存在滑坡等安全危险,采矿厂开工时有间断影响,三季度采矿业生产总量景气指数下降36.9点,为85.8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

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量景气指数大幅回升。三季度分别为113.9、108.9、136.4,分别较二季度上升25.0点,33.1点,20.7点。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则较二季度下降4.3点,为152.3,仍处于较强景气区间。

(二)企业盈利(亏损)景气指数全面回升,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重回景气区间。三季度云南省企业盈利(亏损)景气指数为114.4,上升8.7点。其中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回升22.3点、25.3点,为105.6点、101.1,均重回景气区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回升14.9点,工业回升8.0点,其余四个行业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

(三)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拉动产品订货景气指数明显好转。三季度为111.3点,较二季度上升11.8点。行业中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较二季度下降2.3点外,其余七大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回升,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回升幅度均在20点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回升13.3点,工业回升11.3点,建筑业、房地产业也有所回升。

(四)劳动力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好转。三季度云南省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为107.9,上升2.9点。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为117.5,上升4.6点。

(五)企业融资情况仍无明显好转。企业流动资金、货款拖欠、企业融资景气指数分别为93.3、106.7、81.0,分别回升4.1点、1.1点、0.1点,除货款拖欠处于微景气区间,流动资金和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仍处于不景气区间。

相关链接

企业景气调查是对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进行监测和预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统计调查方法,它是通过对企业家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来编制景气指数,是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调查方法。这种调查方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欧洲,目前国际上有50多个国家开展此项调查。我国的企业景气调查制度建立于1998年,企业景气调查包括行业,即: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

景气指数介于0和200之间,如果计算出的景气指数在180以上,经济运行属于非常景气;〔180-150〕为较强景气区间;〔150-120〕为较为景气区间;〔120-110〕为相对景气区间;〔110-100〕为微景气区间;100为景气临界点,〔100-90〕为微弱不景气区间;〔90-80〕为相对不景气区间;〔80-50〕为较为不景气区间;〔50-20〕为较强不景气区间;20以下为严重不景气区间。由于景气调查具有预警预测的作用,被形象地比喻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温度计”。

经济发展指数范文2

一、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总体比较

(一)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共性

1.税制改革的背景。

由于70年代过于强调税制促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纵向公平的功能,税制设计复杂化,税率档次多且优惠与减免繁杂,不仅扭曲了人们的消费、储蓄与投资决策,而且没有达到公平目标。因为税收优惠多为富人享受。同时因税收征管相对落后,偷逃税现象严重;为调节收入分配设置的高档税率几乎无人适用,富人的实际税负有时比穷人还要低。另外,高税率与窄税基并存,使得税收收入低下,一般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只占GDP的15%-20%,仅为发达国家的50%一60%。同时,税制结构不尽如人意,表现为税源单一,过分依赖某些税种。发展中国家间接税占财政收入的64%,相当于GDP的20%(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为60%和10%)。间接税中,关税又占绝大部分。直接税过度依赖公司所得税,少量的个人所得税大部分依靠对公共部门与外国公司的雇员征收。税收收入的低水平和对某种税的极度依赖,易造成财政收入不稳定和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差等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经济交易日益复杂,对公共设施与公共管理的需求也在质与量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支出规模需要相应扩张,从而具有增加税收和税制改革的内在压力。而70年代开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都有所改善,拉美与东亚更是取得了骄人成绩。经济的发展,市场交易量扩大、经济行为趋于规范化,收入水平增加,为税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2.税制改革的目标和趋势。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有关国际组织提出了许多建议和原则。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有:倾向于水平平等,提高税收的效率性,扩大税基,消除税收刺激,使通货膨胀对税制的影响中性化;尽可能减少税率档次,当收入难以界定和衡量时采用预提税和一次总付税办法,个人扣除不超过人均收入水平;用国内税收代替关税,增值税实行单一税率和广税基,引进各种消费税等。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税制改革标准是:从生产税转向消费税,例如引进增值税和消费税;扩大所得税税基,降低扣除额和税率的档次;建立简化而又合理的利润税,即税率数目少和中性;避免对股息的双重征税,因此利息和股息收入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处理所得税和利润税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降低关税;改善税务管理等。从总体上说,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基本上遵循了这些建议和指导思想。

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以“拓宽税基、降低税率、简化税制”为主要内容,力求达到减少扭曲、保证横向公平的目标。强调税收的中性,主张减少税收对资源配置过多的干预,税收激励措施的运用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在社会公平方面,更注重横向公平,一种“大致公平”取代了过去以高质量管理为前提的绝对的纵向与横向公平。由于统一税政、实现横向公平能被人们客观感受与接受,而纵向公平更多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评价,因此税制改革阻力相对较小。

3.税制改革的内容。

改革集中在直接税、间接税改革与加强管理3个方面。

在直接税上,通过规范与取消各种减免与优惠、将一些额外福利纳入税基等办法拓宽税基,逐步应用预提税与推定税来减少税源流失。同时,降低税率,简化结构,并努力实现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的一致。如印度1994-1995年将原公有企业税率45%和非公有企业税率50%统一为40%。另外,重视财产税。例如玻利维亚1986年税制改革不但推定征收业主所得税,还于1987年开征赠与税,征收对象包括个人财产、不动产、股份、资本份额和登记权利,有1%、10%和20%3种税率。

在间接税上,重点是一方面引进增值税,另一方面降低关税税率,以促进经济自由化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印度1991-1995年多次降低关税税率。

在税收管理上,包括通货膨胀指数化,计算机化的申报与管理,对于征收部门给予必要的机动权力与适当的激励,以减少征税成本及行败,严厉惩罚各种偷逃税行为等。

(二)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差异

1.税制改革的直接动因不同。

有的国家由于外部经济条件变化引起了国内经济主要是财政状况恶化,在巨大压力面前被迫进行改革,如阿根廷、玻利维亚、土耳其、马拉维等。其中,坡利维亚是在世界经济衰退、国内农业遭到恶劣气候破坏、财政收入仅占GDP的3%、通货膨胀率为12000%的情形下,开始1986年税制改革的。而阿根廷1989年改革的经济背景是通货膨胀失去控制、经济生活实际上美元化、社会公众对政府经济政策失去信任。

有的国家则是将税制改革作为经济调整的一种有力手段加以运用的。如印尼是在政局稳定、财政收支平衡甚至有结余的情况下,为改变过度依赖石油收入、改进不合理的税制结构而改革税制的。韩国则是从长远考虑,为适应经济发展战略调整而对税制进行改革的。

2.改革的过程和步骤不同。

如在建立增值税方面,墨西哥实行增值税是全面铺开,一步到位,对所有商品与劳务一律征收。而印度则采取了分步走策略,早在80年代末期,就对部分商品实施有限度的增值税(MODVAT),但直到1992年后才逐步将覆盖范围向零售与劳务领域延伸。又如对利息收入,不同国家有不同处理方式,马拉维与牙买加,对名义利息收入全额课征,哥伦比亚与墨西哥只对实际利息征收,摩洛哥、土耳其以低利率、预扣税方式征收。

3.改革的效应不同。

无论是从宏观税负的高低、税率结构的变化,还是税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看,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效应都各不相同。

二、拉美地区税制改革的基本特征

拉美国家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围绕税制结构合理化和税收管理现代化,陆续进行了大规模的财税体制改革。

(一)税种结构的合理化

1.全面推行增值税。

拉美各国在推行增值税过程中,合并以往过多的流转税种,相应取消各种形式的销售税,仅对某些特殊商品实行特别消费税。如在1977-1980年,墨西哥用增值税取代商业税,取消了32种联邦消费税和500多税地方税。

(1)增值税尽可能覆盖所有商品生产、销售和劳务活动。例如,智利和墨西哥等国,在由传统的销售税转为增值税过程中,实行了全面征收原则。无论什么行业,只要从事商品生产、销售和提供劳务,就要缴纳增值税。智利1975年正式实施增值税时,仅仅对农业、矿业、基本食品暂不实行增值税,1977年开始对所有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实行增值税制度。在劳务方面,拉美各国除教育、一部分卫生等部门外,绝大部分劳务都实行了增值税。墨西哥也从一开始就无例外地对商品生产、销售和提供的劳务全部实行增值税。玻利维亚1986年规定初级生产、几乎所有服务、个人财产定期出售、个人财产与不动产租赁以及进口的增值部分,都要缴纳增值税。

(2)实行单一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的设计是一个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问题,特别是在以前实行销售税税种较多、税率高低不一的情况下、确定增值税税率往往要经历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智利在推行增值税前,销售税税种比较简单,其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税率分别为17.5%和4%。增值税出台时,确定的增值税税率为20%。增值税税率之所以定得高,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消费和控制通货膨胀。墨西哥实行增值税时税率设置比智利复杂,因为其原实行的销售税税种较多,税率很难统一。增值税在出台之始共设置了4档税率:对出口和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实行零税率;对粮食、医药等少数商品实行6%的低税率;对大多数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及提供的劳务实行15%的标准税率;对一些特殊商品实行20%的高税率。由于多档次的税率导致征管问题,1992年合并了增值税税率档次,对所有商品和劳务实行10%的单一税率,使之得到规范。

(3)对小额纳税人简化管理。在实施增值税中最棘手的是向小额纳税人征收增值税。在这方面,不同国家按简化管理原则,分别采取了不同办法。其中,在墨西哥,凡是年销售收入不超过年最低工资7倍或者资产不超过年最低工资15倍的纳税人,可自行决定是否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向购买者收取增值税。收取增值税者必须向税务机构申报,否则就不必申报。智利注重使每个纳税人进入增值税体系,为此采取了几种办法简化管理:一是将小额纳税人作为一般纳税人管理。只要其对增值税的申报和计算方法比较熟悉,可自愿作为一般纳税人。二是按销售额将小额纳税人分成若干等级:月平均销售额不超过20个纳税单位的为小额纳税人,但须到税务机关专门登记;不登记则作为一般纳税人对待。根据小额纳税人月销售情况,将其分为5个纳税等级,每个等级从低到高算出不同的销售税额,即可确定出小额纳税人应纳税额。三是对一些不易监管的小额纳税人,如零售商贩、小型粮食生产者等,由与其购销活动直接关联的企业代扣代缴,税率可适当优惠。

2.所得税改革。

(1)在扩大税基、规范税率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企业所得税。1989年,墨西哥重构了企业所得税制,主要原则是:扩大税基,降低税率,减轻企业税负。对税前列支和减免税政策进行调整,重新规定税前列支范围和标准,从严控制税收优惠政策。同时,针对改革前许多企业为偷税而有意造成假亏损或转移资金等情况,对企业开征资产税作为所得税的补充。资产税的税基是企业实际资产价值,税率为2%。当企业因亏损而无所得税缴纳时,则缴纳资产税;当有盈利要缴纳所得税时,可抵掉以前缴纳的资产税。另外,为防止外资企业利用转移价格获取暴利,还对外资企业购货发票建立了严格审查制度。在降低税率方面,1989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40%,1991和1994年分别减至35%和34%。

(2)实行适应性强、调节面广的个人所得税。一般对工薪收入者和自由职业者实行不同办法。智利对工薪收入者由雇主在支付工资时扣缴,税率为5%-45%;同时每年将所有收入申报一次,缴纳工资所得之外的其他各种收入的所得税。自由职业者每月按收入的10%预缴,全年按5%-45%的税率估算,多退少补。在智利居住的外国人取得劳务收入后,如将收入汇出须再缴20%的附加费。外国人取得的投资分红收入若要汇出,则需缴35%的附加费。这主要是为鼓励外商再投资,防止资本外流。90年代以来,巴西在联邦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基础上,由州政府在1%-5%的幅度内加征地方个人所得税。同时降低税率,最高税率由45%降为25%;并减少个人所得税税率档次,超额累进税率由9级简化为3级;扩大税基,取消税前各种扣除项目和优惠措施;按指数化的货币单位划分课税收入级距;逐月按工资报酬预征个人所得税。

3.税收管理权限的改革。

在税制改革的同时,对管理权限也进行了调整,各国实行的措施包括集中税权和统一税收。例如,墨西哥国家法律规定,州政府可以征税,但经联邦和州政府协商谈判,后者放弃了流转税等主要税种的征税权,联邦事实上成为税收高度集权的政府。同时,对以前独立征管的关税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将其纳入全国财政税务系统,相应建立了纳税人进口自动报关和抽查制度。

(二)税收征收管理的现代化

1.降低税收时滞,减少通胀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在通胀时期,降低征收时滞对收入的影响主要有3种方法:(1)建立预付制。70-80年代,拉美国家普遍采用预付制征收商业企业的所得税。(2)缩短评定期和纳税期,提高纳税的频率。在高通胀时期,对月度税采取两周预付一次的做法。例如70年代中期,智利的大企业每两周必须预缴一次增值税。乌拉圭增值税纳税期,1987-1988年间缩短了将近60天。有些国家的月度税缴纳周期,从20天缩短到15天甚至7天。(3)税款支付指数化。即在计算税款时,计账单位不用法定偿付手段,而是用一种可根据一些指数如消费物价指数等进行调整的财政或税务计量单位。巴西按通货膨胀调整的税制已进行了20多年,由通货膨胀导致的税收调整已成为税收文化中的一部分。1979-1987年,墨西哥主要通过缩短公司税的预付期和纳税期来增加税收,1987年后也开始实行税收指数化。

2.实行严格稽查制度,加强税收征管。

在打击偷逃税方面,主要是建立纳税人单一注册体制,包括姓名、企业名称、地址以及应纳税种。为使所有部门都使用同一税码识别同一纳税人,一些国家的税务机关使税码与居民的身份证号码一致,以便核对各种信息。其中智利的做法,首先是从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入手,从1960年起花3年时间建立了税号制度,任何买卖都要在发票上注明当事人的税号。其次,按照GDP计算出增值税税基,乘上税率后得出估算的理论税额,然后与实际征收额比较,根据其差额估算偷逃税情况。再次,通过计算机进行稽查,稽查人员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检查。

另一个措施是加强税收审计。拉美一些国家,由于生产与收入高度集中,审计活动也主要集中在纳税大户,中小纳税人偷逃税情况严重。1979-1982年,智利等国改变审计策略,以中小纳税人为重点审计对象,增值税收入增加了56%,其中,大户增加了17%,中等纳税人增加了87%,小额纳税人增加了186%。

三、东盟国家的税制改革状况

8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先后对税制进行了改革,建立起更加公平、有效和简便的税收制度。因为旧的税制不能有效利用资源,在运作中也常失之公平。一方面,这种税制高度依赖间接税,并采用差别税率;另一方面,直接税累进性很强,免税与特惠范围相当广,使税制体系错综复杂,难以有效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另外,持续扩大的预算赤字难以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弥补,也迫切要求建立有效的税制。

(一)引入增值税制度,辅以选择性货物税,区别对待必需品和奢侈品

税制改革前,印尼国内间接税主要有:贯穿生产阶段的周转型销售税,对烟草、啤酒和酒精类饮料等限制性商品征收的产品税和各类印花税。这3项税收在全部税收收入中占11%,税率复杂多样,销售税的税率在1%-20%之间,各种税收豁免泛滥,对财政贡献很小。1983年改革间接税体系,实行税率统一为10%的增值税,在消费阶段征收,国内消费的商品除个别外几乎没有免税和低税率待遇。但是,未加工的食品和其他未经加工制造的主要商品不在征税之列,保护了穷人的利益。菲律宾也采用了10%税率的增值税。在泰国,增值税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新加坡在80年代依然采用零售销售税,但1994年也进行了以建立商品服务税(即增值税,税率为3%)为中心的税制改革。

(二)降低所得税税率,同时削减优惠,扩大税基

旧税制采用税率较高的累进性所得税,同时提供了许多只有富人才能享受的免税和特惠规定,不仅导致普遍的不公平感,而且使各类经济活动、投资和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真实税负差别很大,影响了经济主体的决策。另外,东盟为吸引外资和保留人才,也相应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税率,如印尼从10%-50%变为15%-35%,菲律宾从5%-60%降至1%-35%。在公司所得税方面,印尼从20%-45%降至15%-35%,马来西亚从45%降至35%,新加坡从40%降至31%。泰国虽曾提高税率,但1992年减征了个人及公司所得税。菲律宾1998年的税制改革继续降低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1998年从35%降为34%,1999年降为33%,2000年起降为32%。

为弥补财政收入减少的缺口,相应扩大了税基。主要是削减原有的扣除和豁免,对附加福利和资本收益课税,对自由职业者、农民、商人等难以征税的群体推行估算制度。例如,印尼将附加福利纳入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并限制对个人所得税的扣除优惠。同时为增大公司税税基,削减对企业的税收鼓励,又将国有企业收入包括到税基中。菲律宾对分公司的汇出利润税,1998年由原来的按扣除费用后计征改按扣除前计征,同时实行最低公司所得税制度,按税法计征的应纳税额占营业收入额不足2%的按2%缴纳。

(三)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协调一致,消除对股息的双重课税

股息的重复课税问题,表现在对公司所得课征公司所得税后,又在公司股东取得股息后课征个人所得税。这种重复课税使经济主体对企业组织形式和融资手段的选择受到扭曲,社会遭受无谓的效率损失。东盟主要利用差别税率制、股息扣除法、股息所得免税法、股息所得扣抵法等将股息与其他收入合并课征,来消除重复课税。

(四)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税制改革

东盟国家在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纷纷采取各种政治和经济措施以挽救经济,在财政方面实行增税减支的紧缩政策,同时也对包括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的关税和投资收益课税等降低税率。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并向IMF求助的东盟国家,税制改革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定的框架内进行的,其核心内容在于开放国内市场,减少政府对民族工业的保护。

泰国在金融危机后及时调整税收政策,一方面提高汽油及一些奢侈品的税收,如规定每升汽油增收1株,啤酒增收3%,同时提高皮革服装的进口关税;另一方面,调整进出口税率,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从1998年1月1日起,将塑料、黄豆的关税由40.5%和5%降低为35.25%和3%,停止向海外上市公司征收15%的资本利得税。印尼的重要涉税措施有:暂免大豆和部分船用设备的进口关税,降低具有出口潜力的商品出口关税,把享受优惠政策的商品由10种扩大到18种;取消对亏损严重的国营飞机制造厂和国民汽车项目的税收优惠。

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小、宏观和微观经济基本稳定的国家或地区的税制改革,偏重于通过减税优惠,扶持本地区家庭与企业渡过困境。

四、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较大,但其税制改革基本符合国际税制改革的总趋势。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目标是:不管公司的组织形式如何,都对利润征税;降低所得税税率;个人所得实行综合税制;将资本利得并入所得税税基;接通货膨胀率调整所得税和利润税的税基;用增值税取代各种销售税;使利润税税率与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相等;将利息收入也纳入所得税税基;协调所得税和利润税,以制止企业增加债务融资的倾向。

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在致力于改变税收结构,转向对消费课税;降低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同时扩大税基;税收征管具有显著的变化;强调税收的效率和中性;在公平方面,更强调横向公平而不再是纵向公平;减小税收的扭曲;鼓励自由市场活动。在具体措施上,主要是开征增值税,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利润税的税率,拓宽所得税和利润税的税基,随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建立税收征管制度,适当降低关税。这些税制改革经验,与我国前一阶段的税制改革相似,并对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针对许多企业为偷税和避税而有意造成假亏损或转移资金等情况,我国可参照墨西哥等国经验,对企业开征资产税作为所得税的补充。以企业实际资产价值为税基,税率可定为2%,当企业因亏损而不缴纳所得税时,则缴纳资产税;当企业有盈利要缴纳所得税时,可以抵掉以前缴纳的资产税。或参考玻利维亚的做法,征收推定公司所得税,对公司净值征收,每年评估一次,税率可定为1%-3%。

——在扩大税基、规范税率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努力实现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的一致,使个人所得和企业所得负担大致同等的税收,并避免股利等所得的双重课税。在社会公平方面,更注重横向公平,以“大致的公平”取代绝对的纵向与横向公平。提高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减轻工薪收入纳税人的税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即将加入WTO,对外投资增加和跨国公司的发展,所得税应转向综合所得税制。

——建立在通货膨胀时期避免实际税收收入减少的制度。比如可以建立预付制来征收企业所得税;缩短评定期和纳税申报期,提高纳税的频率;实行税款支付指数化,在计算税款时,计账单位不用法定偿付手段,而是用一种可根据物价指数调整的财政或税务计量单位。通过这些财政保护制度,可避免在高通货膨胀时期蒙受税收损失。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实行全面征收原则。即无论什么行业,只要从事商品生产、销售和提供劳务,就要缴纳增值税,以降低纳税人避税和逃税的机会,并尽可能减少增值税税率的档次。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增强增值税的中性,简化对小额纳税人的管理。

经济发展指数范文3

《萧山市志》记述非公有制经济把“事以类聚”作为宏观谋篇的基本思路,以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为主线,以农业、工业、贸易业、服务业等篇目为重点,相关编章节无题小序概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端、变化和现状,采取设置篇目、配置数字统计表格和随文记述相结合等形式记述非公有制经济。这种以无题小序为纲,构筑“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的基本框架,与编章节无题小序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规模、效益等各个角度和不同侧面,全面展示萧山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与现状,将非公有制经济融入《萧山市志》相关篇章节目,使人感到萧山的非公有制经济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发展,发展脉络清晰。

(一)设置篇目

1.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

(1)设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节。工业编在经济成分章下设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节。

(2)设对外和港澳台经济贸易编。下设利用外资和港澳台资、对外资和港澳台经济技术合作章等。利用外资和港澳台资章下设招商引资、直接投资、间接投资3节。对外资和港澳台经济技术合作章下设劳务输出、承包工程、境外企业3节。

(3)设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编。1993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浙江省县(市、区)级行政区划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全国4个县(市)级行政区划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为体现志书的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设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编,与对外和港澳台经济贸易编并列。该编设招商引资、园区工业、科技创新等5章。园区工业章分别记述了外资(含港澳台资)合资项目、外资(含港澳台资)独资项目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出口创汇、名优产品及企业选介。在科技创新章记述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科技项目、新产品开发、专利技术、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等情况。

(4)设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登记目。经济管理编工商行政管理章在企业登记与管理节下设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登记目。

2.私有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1)设节。农村农民农业编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章的节下设大田联产承包、山林联产承包、水面联产承包3个目。

(2)设私有工业节。工业编(初稿)下设经济成分、乡镇企业、私有工业章。工业编(初稿)评议会认为,不宜设私有工业章。理由是私有工业章与经济成分、乡镇企业两章中都有重复;如果经济成分章不设私有工业节的话,那么经济成分章就缺少要项;乡镇企业是时代的产物,又不能不设乡镇企业章。评议会决定,在经济成分章中设私有工业节。

(3)设个体、私营商业节。国内贸易编在经济成分章下设个体、私营商业节。

(4)设个体户登记、私营企业登记两个目。经济管理编在工商行政管理章下设企业登记与管理、个体户登记与管理等节。企业登记与管理节下设私营企业登记目,个体户登记与管理节下设个体户登记目。

(5)设农业科技示范户目。科学技术编科技应用章在农业科技示范节下设农业科技示范户目。

(6)设中医世家目。卫生编医疗技术章在中医节下设中医世家目,分别记述竹林寺妇科、何家桥伤科、华氏内科、戴村茶亭伤科、潘氏儿科、章氏眼科、韩氏儿科、马氏妇科和孔氏儿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此外,教育编在教育改革章下设民办教育节,记述有家庭幼儿园、民办非学历教育、私立学校等内容。卫生编在医疗单位章下设私人诊所节,记述私人诊所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二)配置数字统计表格

为了全面反映萧山市志上下限时间内的各个历史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在各行业、领域的经济总量,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在各行业、领域所占的比重,根据《萧山市志》篇目记述内容的需要,配置不同指标的数字统计表格。

1.反映萧山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数字统计表例如:1996年萧山农村50亩以上土地承包户情况表,记述内地、围垦和农林场的农户承包数量、承包面积、粮食任务和农机配套(收割机、拖拉机、翻耕机)、承包规模(50~99亩、100亩以上),以及外来户承包户(承包数量、面积、粮食任务);1996年萧山农村内地50亩以上土地承包户情况表,记述萧山市每一个乡镇的农户承包数量、面积、粮食任务和农机配套(收割机、拖拉机、翻耕机)、承包规模(50~99亩、100亩以上),以及外来户承包户(承包数量、面积、粮食任务)。又如:1985~2000年①萧山批准“三资”工业企业情况统计表,记述了每年批准的“三资”工业企业的数量、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协议利用外资和累计批准的“三资”工业企业的数量、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协议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及当年增资工业企业数量。再如:1988~2000年萧山市当年批准“三资”企业情况表,记述“三资”企业数量、总投资、注册资本(中方、外方)、协议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嫁接企业、增资企业;1988~2000年萧山市各行业当年批准“三资”企业情况表,记述1988~2000年期间各行业当年批准“三资”企业数量;配置1988~2000年萧山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情况表格,记述累计批准“三资”企业数量、总投资、注册资本(中方、外方)、协议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情况。还有:1991~2000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情况表,记述自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以来每年招商引资的外资(含港澳台资)的项目、投资总额、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的情况等。

2.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在萧山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数字统计表例如:1985~2000年萧山工业各经济成分企业主要指标表,记述了私有工业企业的数量、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税金总额、利润总额、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000年萧山市各经济成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表,记述了私营工业企业、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数量、从业人数、年末资产(固定资产原值、所有者权益)、经营业绩(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税金总额、利润总额)。又如:1985~2000年萧山各经济成分商业网点(机构)情况表,记述个体、私营经济的网点数量和从业人数;1985~2000年萧山各经济成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表,记述个体、私营经济的零售额及占萧山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再如:1993~2000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统计表,记述外资(含港澳台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税金总额。还有:1985~2000年萧山企业登记在册数量统计表,记述1985~2000年期间私营、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登记在册数量。

3.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分类(分布)统计表例如:1988~2000年萧山市“三资”企业外商投资者分布情况表,记述来萧山投资各个国别在1988~2000年期间的投资家数。又如:1987~2000年萧山市批准“三资”企业按经营形式分情况表,记述1988~2000年期间当年批准数量,其中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的“三资”企业当年批准数和累计批准数。再如:1991~2000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项目的分类表,记述外资企业(含港澳台资企业)的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的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数量;2000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千万美元以上企业表,分别记述每一家外商(含港澳台)投资千万美元以上企业的投资国别、投资方式、总投资、注册资本、协议利用外资、合同利用外资、批准时间等。

(三)随文记述

在《萧山市志》下限时间,萧山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发展,除专门设置编、章、节、目记述非公有制经济外,更多的是以随文记述的方法记述非公有制经济。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绝大多数是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经营,少数是港澳台经济和外商合资经营。所以“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基本上记述的内容是非公有制经济。由于《萧山市志》随文记述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较为普遍,因此仅举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各1例:

1.私有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居民服务业节中的美容美发目记述有:“1988年,萧山的美发开始与美容合为一体。是年,创办琴美美容美发屋,主营新娘化妆。后个体美容美发陆续增加,但规模较小,以家庭经营为主,少数业主带有徒弟。”

2.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居民服务业节中的洗烫服务目记述:“1993年10月,萧山开元投资置业有限公司与香港艺康实业有限公司合资设立萧山之江清洗有限公司,总投资30万美元,其中香港艺康实业有限公司出资7.5万美元、萧山开元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出资22.5万美元;主要设备从美国、英国和丹麦进口的15KG干洗机1台、100KG水洗机4台、23KG干洗机1台、烫平机1台;从业人员30人。”(四)其他形式其他形式主要有示意图(按图形分有曲线示意图、条形示意图、圆形示意图和塔形示意图4种)、附、人物名录等。1.曲线示意图。例如:1985~2000年萧山个体户登记在册数量曲线示意图,记述1985~2000年期间个体户登记在册数量的发展变化情况。2.设“附”。例如:私有工业节后设3个“附”:《萧山私营工业企业抽样调查》《萧山私营工业企业经营者访谈录》《萧山私营工业企业管理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记述了萧山私营工业企业的总体情况和私营企业从家长式管理到家族式管理,再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及业主的创业目的、如何创业、创业资金、生产资金、生产经营、发展原因、最大挫折、主要困难、从业人员情况(包括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又如:对外和港澳台经济贸易编利用外资和港澳台资章后设附:《萧山市在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再如:对外资和港澳台经济技术合作章境外企业节后附:《万向集团美国公司》。

3.人物名录。如科学技术编科技应用章在农业科技示范节农业科技示范户目后配置《1998~2000年萧山市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先进户名录》,记述每一位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先进户的户主姓名、所在地和农业科技示范类别。农业科技示范类别有主体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特产。

采取分散记述方法记述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注意的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涉及面广,又是无主管部门。所以,在记述非公有制经济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从萧山市志记述非公有制经济的实践看,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统计数据的来源(使用)。统计数据的来源渠道和正确使用,决定记述非公有制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为准。统计部门没有的,采用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①采用企业的时点、时期统计数据,其指标定义、数据含义等都需清楚、准确,不错用、滥用。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类型)。弄清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成分、工商登记企业类型,才能全面、完整记述非公有制经济。凡下限时间在2004年前的第二轮志书,记述工商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类型有: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记述的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成分有:私有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②。凡下限时间在2005年后的第二轮志书,记述工商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类型有: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③。记述的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成分有:私人控股(私人绝对控股、私人相对控股)、港澳台商控股(港澳台商绝对控股、港澳台商相对控股)、外商控股(外商绝对控股、外商相对控股)④。

经济发展指数范文4

摘要:文章归纳了2019年有关室内环境控制行业的主要政策及标准,简述了行业的发展概况,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风净化行业;空气净化器行业;厨房油烟净化行业

12019年的主要政策及标准

2019年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发改综合〔2019〕181号),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和促进家电产品更新换代。2019年8月23日,生态环境部《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对《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进行了修订,修订内容包括:名称调整;将油烟排放浓度限值由2.0mg/m3降低为1.0mg/m3;增设了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限值;将油烟净化设施去除效率要求调整为资料性附录。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2001版标准限值根据饮食业单位的营业规模分为了大、中、小三级,而征求意见稿中则是统一数值,如油烟排放限制均为1.0mg/m3;非甲烷总烃排放限制均为10mg/m3;油烟污染物净化设施去除效率均要求大于90%;非甲烷总烃去除效率均要求大于60%。2019年8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正式实施。新版标准确立了“以人为本、强调性能、提高质量”的绿色建筑发展新模式,标准中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其中与本文调研产品相关的室内环境质量条款如下(包含,但不限于):1)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2)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

2行业发展概况

经济发展指数范文5

关键词:山药;种植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S6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24

陈集山药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山东省定陶区陈集镇现辖行政区域,26个行政村,总面积83.9km2。其特殊的气候、土质条件为山药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就陈集山药的种植技术和发展,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

1 种植技术

1.1 品种选择

陈集位于鲁西南,土层深厚、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0.8%~1.2%,土壤pH值6.8~7.4,地下水位在1m以下,且属壤土至沙壤土,尤其适种西施种子、鸡皮糙。这2种山药丰产抗病,是形状和表皮俱佳的长柱形山药品种,其块茎长度在1m以上。

1.2 深挖沟、巧施肥

秋季之后,深耕35cm以上,让土壤中的各种有机物质、微量元素充分氧化,如深秋、冬季下雨雪,更能使氮肥深入土壤。第2a中下旬,依照行距0.8m~1m进行挖沟,沟深1.4~1.5m,宽0.25~0.3m。挖吐时要分层取土,分堆摆放,以便回填。回填时,要注意清理沟中的石块、硬土块和胶泥。每回填30cm就踩压1次,以正常人体重行走踩压为宜,不要刻意用脚跺,这样可以避免山药种植后块茎分枝弯曲畸形。把腐熟发酵好的优质圈肥与剩余土,按照土肥2:1掺均匀。优质圈肥和鸡粉掺和在一起使用,效果更加,一般每667m2施家畜肥10000kg,饼肥150kg,过磷酸钙50kg,草木灰200kg。将肥料施于两垄中间。根据地形地貌,做好田间水系配套,以利排涝降渍或旱季灌水。

1.3 注重选种、浸种

首选西施种子、鸡皮糙,要选色泽鲜艳,肥大茎块(一般要选直径3.5cm以上)的上端嘴子作种茎,种茎长要在30cm以上,无任何变质霉点,种子质量对产量的影响是巨大的。3月中旬至4月处,取上段块茎切段,每段长15~20cm,随即在切口处蘸涂生石灰粉,放在户外,利用阳光照射5~7d,增加种子束缚水含量,促进形成愈伤组织。栽植前再用浓度为38%左右多菌灵胶悬剂300倍液浸泡种茎20min,自然通风晾干水分,即可栽种。

1.4 栽植盖膜、高架栽培

依据鲁西南气候特点,栽种时间应选在3月中旬为宜。株间距控制在30cm左右。在土垄上挖沟,其深度控制在10cm左右,覆盖一半深度的土,踩平实后覆膜。一般情况,15d即可出苗。

留苗时要注意,出现多苗的时候,要选择1条健壮的蔓,其余的出去,不要贪多。苗在长出10cm时,要及时破膜,防止烧苗。蔓藤超过30cm时及时弄架子,高度控制在150~180cm。

2 陈集山药的发展前景

2.1 保护声誉,建立品牌,做好营销

真正陈集山药的品质已是有目共睹,也是公认的,但受到利益的驱使,不良商贩鱼目混珠,以此充好,用劣质山药冒充陈集山药。对付这种情况,一家或多家种植户要联合在一起,创建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并注册商标,让陈集山药的牌子硬起来,受到法律的保护。品牌是产品或企业核心价值的体F,通过过硬的产品品质,让客户在印象中形成这个品牌就是陈集山药的一种,从而使消费者重复购买,形成回头客,达到长期营销的目的。

产品进行初加工,做统一的外包装。山药系地下农产品,出土后,稍做去土处理,以不伤害山药皮须为宜。批量销售的山药包装要简介大方,采用环保纸箱包装。做一批精致礼品包装盒,用于节日礼品馈赠。

2.2 区域种植,严格管理,打码销售

陈集山药是地理标志产品,各类先天条件决定了它的优越性,种植户严禁跨区域种植,杜绝“伪身份”山药进入市场。真正的陈集山药是市场的宠儿,这两年的销售困难是因为市场出现了大量真假难辨的陈集山药。所以要想长期发展,必须在建立自己品牌的基础上,严控种植区域,加大日常管理,给自己产品编号打码。澄阳湖大闸蟹、北京烤鸭远近闻名,其产品就走了编号打码的销售途经,通过这种手段,将区域外种植的山药排除在外,让消费者认清品牌。

2.3 高质高效,确保声誉

陈集山药的品牌价值是无限的,种植户要依据土壤特点,选择高质的品种,采取科学高效的种植方法,确保产品绿色、健康。山药的品种,一定要选择当地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的品种,不宜冒险种植新品种。更要采取绿色环保的种植方法,尽量使用有机肥,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肥料或化学药剂。

参考文献

[1]赵荣艳.山药种植技术[J]. 河北农业,2013(2):11-13.

经济发展指数范文6

关键词:企业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深化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利于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科技发展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实现职工成长成才,企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机制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深化与发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意义重大,成为企业工会积极探索的课题。

一、提高三种认识,推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职工建功立业的积极举措。在煤矿企业面临传统工艺逐步退出市场,机械化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新形势下,职工原有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与企业机械化发展步伐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工会能否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破解这个难题上来,能否引领职工将注意力集中到解决这个难题上来,对企业发展、职工发展、工会自身发展至关重要。

(二)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对职工在企业生存发展权利的根本维护。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提高职工素质、体现价值的重要载体,企业要从多方面给职工搭建成才的舞台,施展才华的平台,努力实现职工潜能开发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我成才”。

(三)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有利于发挥职工主力军作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育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实现队伍高素质化;有利于发挥工会组织的服务职能,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抓住三个重点,保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作。

(一)紧扣企业中心,构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格局。确立“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实施、部门配合、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创建评价体系,实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常态化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突出工作重心,提高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工作实效。一是利用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调动和发挥职工的潜能和智慧,努力提高职工劳动技能。对煤矿企业来说,就是要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设备技术等企业工作的重点、难点,抓好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改进,充分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提高职工现场处理隐患、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献身煤炭事业。二是将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广度、力度和深度,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志。坚持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全员培训、全员创新、全员发展;坚持活动与管理一体化推进、与项目一体化实施、与指标一体化考核;坚持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创新活动的切入点、落脚点,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弥补薄弱点。

(三)拓展创新领域,保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常抓常新。一是强化市场意识,以效益为中心,经营活动延伸到哪里,创新活动领域就拓宽到哪里,把活动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结合起来;二是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既要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也要覆盖思想、覆盖企业文化,凡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有益的方面,都要纳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努力拓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领域。对煤矿企业来说,既要在岗位技能、产品质量、高产高效、优质低耗上创新,更要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质量等方面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坚持三个结合,保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