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生态农业;自然规律;创新模式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概念,并把它由于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理论,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核心,因此统称为生态农业。作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使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既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又符合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是克服传统农业的弊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发展农业的一种新思路,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有利于“三农”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发展生态农业必要性

生态农业所蕴涵的理论和科技内涵,不仅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解决农业发展深层次问题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发展生态农业可以确立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必将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农业遵循自然规律

利用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对生态系统要素进行高效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农业经营管理模式重组、优化,施行无公害的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产品的高产优质和环境优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一)建设生态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生态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对于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是生态农业的根本所在,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丰衣足食,更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村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生活宽裕所带来的物质方面的增加,更要通过乡风文明建设所带动精神文明的发展,生态农业恰恰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动力。

(二)建设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人们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以现有的资源为代价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农民为了追求农作物高产,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大气和水污染,建设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当前盘锦市不和谐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有效与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生态农业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因此,它也是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设生态农业提高生活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出现新的趋势。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更加关注产地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实行清洁的生产方式迫在眉睫。

三、搞好生态农业建设

因地制宜在推广立体结构型、共生互惠型、资源多层利用型和种-养-加结合型等多种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全力打造发展模式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降低农业资源消耗,建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重点推广试验了新技术:一是推广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栽培技术;三是推广生物农药及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四是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及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养猪、棚菜、厕所);五是推广增施农肥技术;六是推广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七是推广林粮、林菌、林药栽培技术;八是推广庭院工厂化育苗技术。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和实施,不仅节约了农业资源,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对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生态农业建设虽然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如资源短缺、能源浪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以及化肥和农药的长期或过量使用,加剧了地表水及土壤的污染,并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一)理清思路:着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农业开发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提高开发水平和效益。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树品牌,上质量,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资金扶持使生态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政府要高度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事业。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建设生态农业和保护农业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宣传,宣传国家建设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宣传“榜样”抓好建设生态农业脱贫致富的典型。积极调动农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自觉性。在广大农村,形成领导重视、农民参与的社会氛围,加速生态农业的推广实施。财政部门应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同时积极吸引企业等其他团体的资金,并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农民自身投入。通过拓宽投资渠道不仅能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上的难题,还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开展相关的规划、技术培训、新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进而提高农民施行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三)科技引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推进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生态农业的实践中,既要不断地总结传统经验,又要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在提高技术效益外,要积极采用与生态农业配套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可行的科技成果,应用现代科技推动生态农业建设。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发挥典型农户的带动作用,搞试点推广普及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2

1.创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有效破解了小农分散经营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断裂等难题。

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带领大批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保障了企业和农户的增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的现代农民工人。

2.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标准逐步确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包括生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贴三奖励”、水电优惠、兴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三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加强了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涪陵区建立条形码电子身份证追溯系统,并率先建立起覆盖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现行农村经营体制、要素资源约束,制约着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1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率只有42%,库区农业产业化率更为低下。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土地大规模集中,需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企业等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但实施以来,农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耕地块小分散,不能实现耕地大规模集中,生态农业产业化要求的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无法实现,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无法在农业聚集,生态农业难以推广和发展。

2.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农村人口转移、土地流转,阻碍着市场信息和农业生物技术推广传播。

由于缺乏信息网络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不能及时取得商品市场信息,不能发挥城镇经济信息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小农生产脱离了国内外大市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大量土地撂荒,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推广难,制约着农业生态化发展。

3.化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重庆库区山地多,土壤水土养分流失严重,加上人多地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导致对土地资源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施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估算,库区农作物废弃物年产量约130万吨,其中多采用露天焚烧、填埋方式处理。畜禽业粪便年产量约为1252.49万吨,库区年禽畜粪便磷流失量平均为400多吨,不仅造成有机肥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而且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4.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不完善。

首先,由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控制污染的手段、方式、制度不完善,治污能力和技术不强,库区生态环境制约着生态农业发展。其次,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制滞后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还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地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缺乏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难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同时缺乏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认证标准,未能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规程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

5.生物循环农业没有广泛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不充分。

生物循环农业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资金支持,投入回收期较长,对企业资金形成较大压力,社会资本投向循环农业的比重小。而库区财力、人力不足,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难以掌握较复杂的生态循环技术,影响到循环农业的普及,制约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

6.生态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首先,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先进的生物技术、循环技术等未得到广泛应用,实用的农业技术引入推广速度慢。其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落后。受自然环境约束,库区多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通讯条件差,生产要素流动、市场信息和物流成本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投资引进困难。市场信息不灵也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7.生态农产品市场培育欠充分,生产者缺乏积极性。

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消费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不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获得相应的效益报酬,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

三、促进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抓住城镇化机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

通过完善土地交易所等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

2.加强区县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生态城镇化进程。

应适度加强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段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对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县级城市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重负,通过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及其设施的配套,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化对库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3.统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制定符合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应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要素,整体协调山、林、水、路、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着力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农业产业链的清洁工程、循环农业以及沼气、太阳能等农村社区清洁能源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上。农业工程项目及农业开发,必须符合生态农业的总体规划,防止因为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资源环境可承载力为界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

4.完善库区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

第一,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和农业生产专门管理部门,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管理与监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向清洁生产方式转换,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第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负责”、“谁保护,补偿谁”的原则,建立大气、耕地、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耕地、水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惩戒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负责耕地、水资源、大气的检测、监督、治理,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制度。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增强民众的环保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加快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对水资源、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技术规程及生物农药、有机肥使用规程等标准体系。尽快完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建成方便快捷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和监管,引导生产企业申报“三品一标”食品认证,帮助消费者认知和消费。

5.完善生态农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补偿等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对库区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给予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第二,完善生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补贴和环境补贴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开发特色生态产业,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三,拓宽生态农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服务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生态农业金融产品,实施差别化“绿色金融”政策,将农村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生物技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建立生态农业政府投融资担保平台,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加大生态农业保险,完善生态农产品保险机制,实施生态农产品支持价格等来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6.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开发、推广体系。

政府引导和激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融合的生物科技创新平台。选择和支持一批科技实力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校到库区建立科研基地。激励龙头企业加快生物技术引进,促进世界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切合实际地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培训,传授生物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将农用地转向生态耕作。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设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专栏,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将规范化、程序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指导生态农业生产。

7.建立循环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对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清洁生产以及农村沼气等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特别要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粪污还田”模式,桔杆、稻草、果渣等饲料养畜、“废弃物变废为宝”模式,“林果-兔鸡”、“猪(羊)-沼-粮(茶、菜、果)”等循环模式。

8.加强生态农产品宣传推介,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 水库 农业发展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TV6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95-01

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我省近年来不断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水库可以有效地蓄水保水,其蓄水保水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下游农作物收成的多少,明显改善了全省供水不足地区的用水情况问题,文章就水库对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功能作浅要分析。

1 前言

水库的建立是一种对水资源极端缺乏地区的很好的开发模式。它们的建成是对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要抓紧环境保护工作,“发挥”水库改善水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这要靠水库管理单位以及水库周边的工厂企业、地震、环保和各级地方政府等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奏效。

2 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利与弊

水库的修建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气候、水文、土壤、地质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都会产生相关的影响。因此水库的修建在造福当地农民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1 水库对生态环境的有利方面

水库的建立可以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库区气候(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而且它们具有较强的供水供电能力,并在生态环境及地区经济建设中发挥显著作用。

2.1.1防洪

洪水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河流沿岸地区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各种基础设施不仅会遭到洪水的毁坏,还会严重破坏农作物的正常发育生长、企业的正常运营生产、损坏建筑物等,为了进一步减小洪水造成的损失,就必须充分利用水库的蓄洪功能,达到预防洪涝灾害的目的。

2.1.2灌溉

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发生旱灾的时期,用水问题就会尤为明显,严重还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正常发展。据统计没有得到灌溉的土地的粮食收成,要远远低于那些经过灌溉的土地的粮食收成。因此通过水库的建设,可以大大增加灌溉面积,同时,引水浇地工作也可以在最优的时间段内进行,自流灌溉面积得到了增加,扩大农业生产。

2.1.3供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业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大,因此水资源缺乏问题就显得尤为严重。充分利用水库的蓄水能力,水库的建立可以改善人们对水需求量的问题。

2.2 水库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弊端

一般修建水库后,下游工农业发展,人口增加,供水发电效益显著。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水库的溃决时有发生。后果特别严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巨大的防洪、供水或发电效益毁于一旦;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国民经济造成极大损失。

2.2.1水库的淹没、浸没问题

修建水库时,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蓄水造成一定范围的淹没,将使库区内原有耕地以及建筑物被废弃,居民、工厂和交通路线被迫迁移改建,从而造成损失。

水库蓄水后,抬高了水库周围的地下水位,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可以促成库边或库外某些地区出现沼泽等浸没现象。浸没使农田荒芜或单产下降,饮水和居住卫生条件恶化,建筑物地基受地下水浸润并发生沉陷,道路反浆等。

2.2.2水库的淤积和冲刷问题

挟带泥沙的水流进入水库后,随着库区水位的抬升,水流的过水断面增大,水力坡度变缓,纵向流速和紊动流速都大大减少,降低了水流挟沙能力,导致了部分悬移质和推移质泥沙在库区逐渐沉淀、淤积。水库的淤积不仅缩短水库的使用年限,影响水库的有效库容和效益,而且形成“拦门沙”,扩大库尾和支流上的淹没界限,影响其他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2.2.3水库的坍岸和滑坡

水库的土体岸壁,在库水长期浸泡下,土体的物理、力学及水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加之,在库面波浪对岸壁的积极磨蚀作用下,岸壁的平衡被破坏,导致库岸的坍塌、再造和滑坡。

3 水库对农业、农田灌溉发挥的效益

水库对于农业、农田的灌溉效益明显增强,灌溉效益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源头水库的状况,只有在保证水库能安全蓄水的基本前提下,才能保证其灌溉效益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近年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仅使得全省病险水库工程安全状况得以改善,且其灌溉能力也大大提升。

4 水库的防洪功能与群众生命财产的保障

4.1 防洪功能

防洪工程广泛采用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水库,在防洪渠上游河道建立水库可以调蓄洪水,通过水库可以拦蓄洪水,进一步削弱洪水到达下游的流量,从而减小由于洪水所带来的损失。

4.2 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

在汛期,各级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应对水库大埂、泄洪道等进行实地勘查,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责令水库所在地立即处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各水库的负责人时刻关注气象预告,密切关注天气、雨情、汛情等变化,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并严格做好水库汛期值班记录,重视巡堤查险,防止突发性灾害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 结尾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需要对水库的生态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把生态环境经济评价引入到水库建设项目的评价体系中,才能保证水库开发建设既能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同时也起到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福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建议;教育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635?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16-03

教育生态学的核心在于把教育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因子紧密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统一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教育生态学突出整体价值、注重全面联系、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整体的、动态的研究视角。本文将依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阐述教师发展内涵,分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一、教育生态学下的农村教师发展内涵

教育生态学认为,人的发展应以培养创新意识的自由人为目标。教师个体首先是一个自然人,有其作为自然人的内心情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即为:回归生命,关注生命。对于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平衡、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来阐述。

1.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中,教师个体首先是一个自然人,他有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我们往往只重视其作为教育者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作为自然人而应有的方面。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将教师回归一个自然人,对教师作为自然人的个性和需求予以充分尊重,实现从“工作体”向“生命体”的有机结合。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以寻求教师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

2.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第一,平衡性。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平衡是教师在其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保持自身知识、能力、思维、行动等方面的稳定和平衡。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大教育生态中的一部分,有自身的生态意识,也存在生态平衡的问题。因此,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是在教师、专业发展和环境三者之间,实现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和有机关联性。第二,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性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同样要求教师个体的持续发展。教师发展实质上就是与其生命系统协同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有意识、持续、系统的终身发展过程。要处理好教师专业发展系统与社会环境和大教育环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生态关系,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环境的合理和谐,使得教师专业发展得以持续。

二、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分析

1.不适宜的生态氛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不好。教师个体是一个自然人,有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需要生存的营养和环境。在生态系统里,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常常不是简单的直线联系,而是复杂的网络关系,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生态链。就目前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一是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畅。农村教育缺乏一个积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二是学校的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很多农村学校还停留在单一的制度管人层面,管理缺乏科学性、人文性,很难使广大教师处于公平、公正、公开竞争之中,教师缺乏集体责任感,很难真正形成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三是教师的待遇制约教师专业的发展。农村教师由于社会地位低下、收入偏低,对自己价值和社会地位的估计太低,缺乏自信心,很难使广大农村教师专心从业,幸福地从教。这些都不利于农村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

2.不合理的社会群聚性,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社会群聚,不论哪一种教育群体都有自己最适当的群聚度,不适当的密度会对教育群体的活动和效能发挥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专业发展局限在传统封闭半封闭的继续教育系统中,脱离现实的教学生活与实践,也会使教师产生局部生境效应。勃朗弗伦纳认为每个人直接生活的小系统对人的发展影响最为直接和重要。与教师专业实践最为密切的“小系统”,农村教育生态环境使广大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表现为:首先,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淡薄。不少教师只把教师当作一份职业,敬业精神不强;一些教师自我要求不严,业余时间沉迷于扑克、麻将。其次,普遍缺乏专业发展规划意识。多数农村教师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缺乏规划,丧失了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再次,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更加薄弱。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中有一半获得了中级职称,但他们获得高级职称的机会很小,他们不愿参加或被动参加各种培训,不愿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靠行政力量来推动,缺乏自主性。

3.限制因子的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不强。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认为:生物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总有某一因素对其新陈代谢起着制约作用;如果这一因素缺乏,就会延缓或限制生物的生长和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而言,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起到限制性的副作用。与城市教师相比,由于受经费、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往往将专业发展对象锁定为城区学校教师群体,甚至是城区重点学校教师群体,推动名师工程,忽视了广大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大多数农村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不尽合理,教育科学知识僵乏,只关注课堂教学,忽视自身科研能力;还有,很多农村教师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欠缺。因此,农村教师的自我修正能力不强,其包括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诊断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1.营造开放式生态氛围,激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生态学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成功地生存下来,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只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依据生态学原理,教师专业发展是生态进化的过程,是在自然、社会、规范和心理四种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复合的生态环境中生成。因此,必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开放式的生态氛围,激发教师内在动力。首先,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教师处身其中,感受身心的愉悦;其次,给予教师鼓励和宽容,让教师在理解和包容的氛围中感受职业的幸福。通过自然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增强他们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实现专业发展上的自我更新和超越。

2.实施发展性评价,保障农村教师专业整体发展。根据竞争排除法则,生物之间的竞争结果并不必然是优胜劣汰,也可以是协同进化,不同的结果取决于生态位的分化。在学校教育生态环境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发展生态位,每个教师的角色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的,教师之间竞争和协同。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教师专业评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评价重在权威性和奖惩性,注重结果,缺少人性化。发展性教师评价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规律。由此,我们要以教师的差异为教师评价的基本依据,建立形成性评价制度,重视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评价;采用发展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将教师的需求与学校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倡导激励性评价,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完善校本培训,实现农村教师可持续发展。每个人直接生活的“小系统”是对人的发展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学校教育生态环境是与教师专业实践最为密切的小系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如何尊重教师生活的“原生”生态,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校本培训打破了教师专业进修从理论到理论的闭锁式小循环,充分考量教师与真实情境中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从“人工”情境到“生态”的回归。校本培训将成为农村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学习型校本培训养成农村教师专业角色意识,通过实践型校本培训培养农村教师专业情意,通过案例型校本培训提高农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不断缩小教学情境与实践生活情境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最终实现农村教师可持续发展。

4.构建新型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群体和谐共生。共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自组织现象。共生理念强调一定生态环境中同一物种之间、不同物种之间、有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共存共荣的关系。教师文化的形式体现于教师与同事之间特定的联系方式。现代教师文化体现教师合作的开放性,提倡自然合作,在互动中获得彼此支持,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群体共生的发展,我们要激活农村教师的合作意识,培育合作互动的工作理念,构建教师专业合作的资源平台,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远程网络教育为平台,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作为教育生态主体的农村教师在新型的文化背景下和谐共生,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使自己的工作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艳玲,王立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5).

[2]胡洁雯.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1).

[3]宋秋英.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河南职业师范技术学院学报,2006,(3).

[4]李明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2,(10).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5

发展农业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朱立志告诉《经济》记者,保护生态系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而农业生态系统则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同时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与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和荒漠等其他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同时还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非常突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焚烧秸秆以及禽畜粪便随意排放等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交织在一起造成对土壤、水源、生物和大气的复合污染(水—土—气—生立体污染)。但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绝非易事。首先,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是世界性难题,我国也并未从总体上扭转这种恶化的趋势;其次,我国每年农业生态系统的内外源污染排量远超过其承载力。因此,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将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

“为确保农产品供给,我国付出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在保障农产品供给与生态改善的双重压力下,农业如何发展不仅关系农业自身,更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进展。”朱立志说,为此,必须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既要降低农业资源(特别是水、土地等基础资源)的消耗,又要加强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特别是加强对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等的综合治理。

生态系统恶化 制约生态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还徘徊在小规模、低转换、微效益的传统生态农业阶段。”朱立志介绍说,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了生态农业建设。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总体来说有三种:资源节约型、循环农业型、资源再利用型。资源节约型是从源头做,将投入的化肥农药节约下来,既有利于节约成本,又有利于生态保护;循环农业型是从生产过程中强调生态循环,提高农业生产系统内的生态功能,将进入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更多地转化成农产品;资源再利用型是从末端做起,将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起来再回到农业生产过程,既增加了环保型农业生产资料,又减少了农业污染排放。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虽初步形成了技术体系,取得了一些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但由于政策理论研究、生产经营和管理体系方面都存在不足。我国的农业生产主体小、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不发达,抵御市场的冲击和自然灾害的冲击能力小;研究缺乏系统性,战略方针、检测体系、标准化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都还没有跟上;政策法规保障乏力,资金短缺,生态农业建设法规条例还没有建立,目前,虽制定了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但在执行过程中还远远不够。

水土流失、荒漠化和沙化等已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此外,各种污染加大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恶化,这些长期积累的隐患,不仅限制了常规农业的发展,更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一方面,由于资源基础已相当薄弱,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生态农业的效率很难提高。

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型科技的人才,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既要传承传统生态农业的精髓和方向,但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组装集成,我们缺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而这两个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必需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使得生态农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难以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农业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高效利用,限制了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发挥。此外,我国还缺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既缺乏农业生产者朝着生态农业发展积极性的引导政策,又缺乏农业生产者不规范行为的约束政策,如有些剧毒农药还在偷偷地使用,激素、抗生素、添加剂还在滥用。

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武装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89-1

生态农业,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建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集约化农业发展方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进行其他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研究生态农业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农技推广体制不适合生态农业的推广

当前我国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既是由政府来作为主导,以农业推广机构等政府部门作为推广的主力。这一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实现由政府对人、财、物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从科研到推广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统一,对新产品进行立项重点推广等特点。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灵活性,农业技术科研与推广两部分产生分离,作为一线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多条件很差,推广工作变成卖种子和肥料,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收效甚微。生态农业对技术的要求较高,科研和实际生产之间的转化更为困难,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显然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

1.2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作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是以生态学和现代生物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就要求推广人员不但要熟悉推广工作,重要的是真正了解生态农业技术,可以将生态农业技术明白、准确的传达给老百姓。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农技推广站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新技术难以掌握,专业的设备也不会操作,制约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1.3 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的推广,在短时期内难以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但长期来说,在经济、生态、社会方面会有很大的收益。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市场力量,对生态农业认识不足或者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科研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的进度缓慢。

1.4 推广形式单一

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进行推动,通过实验区、示范区和推广站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实施。生态农业作为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且较传统的农业技术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这就要求其推广方式要多样结合,如采用企业带动制、合作社、示范区、先进农户等一主多元的推广体系,将社会资本和力量引入到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来,解决传统推广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2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

2.1 建设生态农业推广新机制

在农业大发展的形式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该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为直接目标,以增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方向,围绕着农业产业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心,采取因地制宜技术和推广的方法,来实现生态技术推广部门的价值意义。一是要建立以政府为龙头的管理部门,其作用是制定国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政策,指导科研单位进行科研,指导推广部门进行推广,实现各个环节全面统筹;第二要建立以科研单位和院校为依托的生态农业研发机构,特别是加强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生态农业研究技术的转化工作,将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走出实验室。第三是建立以政府扶持、民间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传统的带有计划经济的推广体系难以满足生态农业推广工作的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和农民的作用,利用农业科技企业和合作社等民间组织建立一个生态农业技术的多元推广体系。

2.2 建立生态农业推广多渠道融资机制

资金是制约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根据生态农业效益回收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建立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多渠道的融资作为合作的推广资金融资模式。首先,政府要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前期费用的投入,让社会看到生态农业的效益;其次,要完善相关的管理政策,运行社会资金进入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使民间资金成为另一重要推广资金来源;最后,鼓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自主经营和创收。自主经营不但可以对生态农业技术起到示范的作用,增强人们的信心,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增加部门推广资金来源。

2.3 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培训机制

对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首先进行生态农业技术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新技术的掌握和推广能力。培训的形式以在岗培训、进修、继续教育等,同时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提高学历水平。其次要做好对农民的培训,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性较强,对农民要多多宣传和培训,使其逐渐了解。主要的形式有建立农民培训班定期培训、通过广播、宣传栏进行宣传、专家和技术人员下乡技术咨询等。

3 总结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好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在制度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以实现对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维举,杨博.探析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创新[J].北京农业,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