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交媒体的优点和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交媒体的优点和缺点范文1
关键词:微信 辅导员 特点 运用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的新型语音工具,由于其新颖的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时下最火爆的聊天工具。在当代大学生中,微信已经成为其手机中不可或缺的手机应用软件。正是由于其在大学生当中的广泛应用,也成为高校辅导员改变工作方式及工作效率的一次机遇和挑战。
一、微信的特点及功能
1多平台无障碍沟通
微信有很多版本,支持多种移动终端系统平台,例如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系统,用户只需下载安装后即可在不同的移动终端上无障碍相互收发消息。
2交流沟通方式多样
微信不仅支持像QQ一样的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及单聊、群聊等沟通方式,还可以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等多种实用方便社交的功能。特别是后者,在辅导员工作中有很大的使用意义。
3社交功能丰富
微信的朋友圈,摇一摇,附近的人等社交功能,能有效的扩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4耗费流量少通讯费用低
微信将所上传的各种图片、语音和视频进行优化, 大概每1000条文字信息,1000秒语音信息,约1分钟视频信息所耗费的流量才1M。而后台运行所耗费的流量则更少,导致通讯成本较为低廉,用户能广泛接受。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点
1繁杂的工作内容
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学生的生活学习管理工作,例如上课考勤,课堂纪律,宿舍卫生,人身及财产安全,奖助学金评定等;第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党员发展及党团组织活动等;第三是学生个人素质拓展方面工作,包括社交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方向及就业技巧指导等。
2较高的工作要求
虽说辅导员工作平凡而琐碎,但其重要性却显而易见。第一,学校的稳定的前提是要保证党对学校和学生在思想上的正确领导,而要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第二,高校辅导员很大程度代替了家长的功能,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事情都要辅导员参与及协助,是他们身心健康、努力学习,快乐毕业,顺利就业的好伙伴及领路人。
3多样的工作对象
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多样,这也就决定了其工作对象的多种多样。其中接触的人员包括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接触的部门也非常多,包括学工处,教务处、计财处、宿管科、保卫科等,并且要能够保证各部门之间紧密无缝的连接才能顺利完成所有的工作。另外,高校辅导员少则负责1、2个班,多则十几个班,其学生人数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而且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这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
三、微信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1利用微信朋友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微信因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实用性以及费用相对较低等因素成为了大学生的宠儿,使其成为了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无论是性格内向还是外向的学生,很多人都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和见闻,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及情绪。针对微信的特点,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圈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从学生发表的朋友圈内容来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日常情绪以及情感关注方向,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的进行跟进和纠正,也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一些正能量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减少消极思想及情绪,还可以运用微信来传递学校以及与学生有关的信息,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学生对当下热门话题的看法及见解,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偏激见解进行适当的引导,减少与学生的沟通距离。
2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时效性很强,它就像一个广播台,能够向听众定向传送消息,避免QQ群消息会被刷屏遮盖的缺点。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的这一特点来提高工作效率。因辅导员的工作细且杂,学校每周都会有很多的消息和政策之类的信息需要辅导员对学生来进行传达,由于时间及空间上的限制,辅导员消息的效率低下,或是在紧急情况下,辅导员不能立即将学生召集起来,或是无法确保第一时间将消息通知到每一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的公众平台来消息,将消息第一时间及时的传达给学生,对于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则可以在群消息里给与解答,将重要的信息可以进行重点提醒,同时运用图片和文字提醒学生的注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确保工作的准确性。
3利用微信班级群,促进师生交流
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必须依赖良好的沟通及交流,而微信班级群可以成为师生良好沟通交流的桥梁。首先,辅导员要求所负责的每个班级学生都加入所建的班级群,通过微信班级群辅导员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也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首先,辅导员可将每周学生应知应做的事情到群里,使学生及班干部及时了解工作重点和工作动态,以便他们及时、准确完成工作任务,从而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实施。其次,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群发送祝福及温馨提示。例如在节假日,假期通过微信温馨提示向学生安全提示,节日祝福等信息,这样就能营造真诚互信,平等和谐的班级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平易近人,这样更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实施。
综上所述,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高校辅导员能够能够迎接挑战,与时俱进,改进工作方式,利用微信的优点展开工作,对当前形势下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融洽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运生,卢远.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J].教育评论,2012(3).
社交媒体的优点和缺点范文2
关键词: 网络和多媒体环境 独立学院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1.网络和多媒体环境下培养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背景和必要性
以往有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题的研究对象大都是本科一类或二类的学生,鲜有课题是关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因此,该课题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开拓性。独立学院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本科一类和二类院校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的思想更为活跃,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社交和社会生活能力更强,但是在入学成绩、学习主动性等方面都偏低。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教学环境、设备差,教学仍然沿袭大班授课模式,教学中多是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善于背记,考前希望老师划重点,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行为,就不会出现在课堂上进行多向交流时无话可说的现象。自主学习的开展为进行网络和多媒体教学铺平了道路。学校学习是人生价值取向定位的重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良莠不齐。可见,学生需要价值取向的引导,而这种引导必须贯穿到英语教学中。
2.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状况分析
我们对独立学院学生入学初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学生知道自身的努力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懂得管理自己的学习很重要,但超过半数的人并不能够经常制订学习计划,按计划学习等。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毅力或者说自控能力不够。
3.网络和多媒体环境下培养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施方法
本研究主要针对河北科技大学独立学院2008级新生,我们把学生分成了实验班和对照班。
3.1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
通过网络辅助平台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成绩、课下作业等相关信息及时传输给教师,并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意见及时传输给学生。我校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心进行,学生每周有6―8课时的课外上机学习时间,主要是自主学习《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配套的课件。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学习系统”定期从0级开始进行听说、口语训练,安排教师在课外进行辅导。
3.2改革原有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制作《大学体验英语》教学课件中,第一册第二课我们采用了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辩论网络教育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辩论得很激烈,学会了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能表示同意或反驳别人的意见。我们还通过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分析角色,表演对话,朗读课文,或组织游戏、猜谜,看图说话,根据课文改编对话等方式检验学生英语的掌握程度。
3.3大班授课与小班辅导相结合。
大班授课时,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进行词汇用法、语法结构、篇章理解等方面的学习,教师通过课前布置任务、课堂随时提问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班教学通过模拟和创设真实的语境,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课堂教学我们以竞赛或成果展示的形式出现,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3.4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我们实施“每每工程”,即“每日有英语广播,每周有英语广场,每月有英语讲座,每学期有大赛”,举行英文短剧表演、英文演讲比赛、寝室英语日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塑造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5利用形成性评价学生。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以个人、双人、小组等形式汇报学习任务。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估及反馈。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成绩的比例占英语学成绩的20%。
4.研究结果
一学年教学实验结束之后,我们将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三个实验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班学生118人(利用课堂学习《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自主学习《大学体验英语――视听说》)通过教师引导、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加课堂信息量。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分上半学期为74.4分,下半学期为78.9分。对照班学生,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练习,(只利用课堂学习《新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平均分上半学期65.43分,下半学期66.7分。
5.经验与建议
网络和多媒体环境下培养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形成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以更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学习情境中,形成了开放的互动对话。学生依靠自主学习有所收获,可以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看到自身蕴藏着的巨大的学习潜力。这些都在问卷调查中得到体现,有学生写道:“我们在娱乐中学到英语,不仅学到知识,还提高了能力。”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网络虽然为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绝对不能代替现实环境中的学习。所以,我们提倡虚实环境融合的学习。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时以小组形式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可以相互参照,进行学习效果评估、自我评估和同学间相互评估相结合。我们要帮助学生科学使用时间,将自己精力最充沛、最长的时间段安排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
总之,学习是一种独立的、主动的认识和发展的活动,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学生应当是自我指导、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4,(1):3.
[2]侯建军.语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及能力培养[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2):88-93.
[3]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6).
[4]唐韶凤.网络教学模式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02):136-139.
社交媒体的优点和缺点范文3
关键词:微课;微学习;微平台;微项目;微试验;
作者简介:邓菊丽(1975-),女,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化学化工学院高级工程师;
近年来,信息技术取得长足发展,成为教学改革主要动力,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原动力。多媒体改善了人类信息的交流,缩短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路径,也显著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近20年的发展,网络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成为各类教学活动的主流教学手段。其图、文、声并茂及较好的交互性等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但由于技术发展,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固有局限和瓶颈也随之而来,一些不足也日益凸显,如:(1)教学方式程式化,课程教学多以宣读PPT为主,满堂灌,学生在PPT中迷失,找不到教学重点和难点;(2)课程内容展示方式单一,无法有效剖析复杂教学对象的结构和机理,导致学生对知识点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部分教学内容缺少趣味性,内容单调乏味,学习方式简单枯燥,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4)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互动,尤其是课后缺乏交流;(5)学习方式不够灵活,受时间空间等诸多条件限制等。
上述问题存在于各层次教学活动中,属于量大面广的共性问题。例如《化学工程》、《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教学中,经常向学生讲解诸多复杂原理,如果只一味通过PPT的播放,时间一长,学生感官疲劳,注意力下降,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组织一些主题明确、时间精短,能详细展示重、难点的多媒体片断及课后自助学习的互动平台来深化学习效果。
目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前进,以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微课”(Micro-lecture)作为目前“微”教学模式的代表,其雏形最早出现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McGrew,1993)[1],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Kee,1995)[2-4]。而现今广受关注的“微课程”概念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Penrose在2008年提出的[5-6]。Penrose认为微型的知识点(KnowledgeBurst)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的效果媲美。同时,Penrose还认为这将成为一种知识挖掘的框架,“微课程”将提供一个知识挖掘的平台,并告诉学生如何根据学习所需搜索相应的资源;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多的主动权,自主地挖掘所需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并且这种主题集中的“微课程”能够有效地节约学习时间。这种在短时间内提炼出核心概念的微课程形式,能够促使教师、学习者、研究者与利益相关者重新用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开展教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CarolynBrophy教授基于上述思路,也开始了“微课”在《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7-8]。
在国内,江苏的赵海峰老师等较早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是国外“微课程”概念从教育信息资源的角度的深化研究[9-11]。但纵观国内,“微课”的相关研究还停留在概念阶段[12-13],除了对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外[14-15],尚没有相关研究成果应用的报道。
本课题研究将针对上述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而展开,拟基于“微课”理念,结合“微课”专业课程教学需要,以《化学工程》、《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微课”内容和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开展专业课程“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重点突破“微内容”、“微平台”、“微学习”、“微实验”等难题。使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学习模式更加多样化、趣味化,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并为类似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微课”教学模式主要研究内容
(一)“微课”教学模式的内涵界定和技术方法
“微课”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大纲的引导下,以“微教学”为主要驱动力,以课程重难点为中心,以师生高度互动教学为特征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内容涉及“微教学”、“微动画”、“微测验”、“微实验”、“微讨论”等。她是新信息技术发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和最新发展趋势。“微课”在技术研发方面可根据课程、授课老师及受众需要,采用目前广为运用的各种技术,例如软硬件开发技术等。
(二)“微课”教学方式与传统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差异分析
“微课”教学模式属于多媒体教学的一部分,是传统多媒体教学的补充和发展,传统多媒体教学突出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微课”教学模式更多的侧重于课程重难点的专项解析和探讨,使课程教学能够突出重点,加强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微课”教学方式与传统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融合
不建议“微课”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部使用,而是只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开发有针对性的“微课”片段。“微课”教学模式需要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发挥各自的优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微课”教学改革思路和实施步骤
总体实施思路采用“分析问题提炼模式形成方案设计资源投入实践改进模式”的6步方案进行。
第一步、分析问题。结合前期研究基础,作者在加拿大UniversityofOttawa的CarolynBrophy教授处的学习经历,国内外有关“微课”的相关研究,梳理研究思路,界定研究范围,分析多媒体教学面临的问题,“微课”教学面临的机遇和解决问题的重点;
第二步、提炼“微课”教学模式。根据第一步获得的问题归纳及可行性分析,提炼出一套“微课”教学模式,涉及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设计、“微课”教学框架;
第三步、形成“微课”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基于“微课”教学模式框架,形成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微课”教学实施计划和详细方案;
第四步、设计“微课”资源。按照“微课”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化学工程》、《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要求,选择若干重难点进行“微课”内容设计,包括“微视频”、“微动画”、“微测验”、“微原理”、“微实验”等;
第五步、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将“微课”教学模式及教学资源投入教学实践试用;
第六步、改进和修正“微课”教学模式。不断评估“微课”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措施,对该模式进行改进,以指导进一步的教学改革。
三、“微课”资源建设及教学实践———以《化学工程》、《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
“微课”的实现,资源建设是关键。拟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确定重难点,着手“微课”的资源建设。
(一)“微课”内容建设
在内容建设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微视频”: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介绍,例如对网络应用的介绍,可采用此方法,介绍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吸引学生的兴趣;
“微动画”:采用动画的方式进行介绍,制作“微动画”进行介绍,用简单的动画描述复杂的原理和过程;
“微测验”: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设计,讲解完成后,要求学生很快对所学知识进行回显,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微实验”:对具有实验条件的重点知识和内容,开展相关的实验环节;
“微原理”:主要针对原理性的知识点开展,例如对《化工原理》中反应机理等内容、《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协议工作原理讲解时,可采用此方法;
“微讨论”:开展课堂讨论,加深知识点的理解。
(二)“微课”平台建设
在平台建设方面,拟建立“《计算机网络》微学习平台”,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微课”学习材料放到网上,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范围。
(三)“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是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进程要求,确定“微课”实施的方案和范围,拟以重庆科技学院《化工原理》、《计算机网络》的课程教学为实施对象,通过2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化工原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微课化”。
一是授课方式,将以PPT教学为重点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知识点为重点的“微课”教学模式;
二是授课内容,在兼顾课程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时数倾斜,对重点内容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是考核方式的“微课化”,更加关注重点知识点的及时考核;
四是教学资源的“微学习平台化”,建立《计算机网络》“微学习平台”,拓展知识范围和教学地域范围。
社交媒体的优点和缺点范文4
师生个别谈话即使在网络时代也是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的“常规武器”。除了抓好课堂内集体形式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教育工作外,还应充分重视师生个别谈话,做到因生而异,抓住有利时机,运用适当形式,采取兼容手段进行个性化、差异式的思想教育工作。笔者曾于2011—2012学年担任初三班主任,下面结合笔者的教育实践,谈谈师生个别谈话的技艺和功效。
一、师生个别谈话的情感基础和伦理原则
师生个别谈话是相向个体间的直面交流,有可能出现思想火花的碰撞及内心情感的对抗,双方稍有不慎易于陷入矛盾激化的漩涡。为使谈话取得正面效果,双方必须认可共同的“规则”,具有共同的情感基础和伦理准则,主要包括:
1.师范可信
在目前价值观多元化和网络舆情复杂化的背景下,班主任需树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榜样以此熏陶身心发育即将成熟、综合素质渐趋提高、理解能力逐步提升、求知欲望不断增强的初三学生,在其心目中建立较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这可使大多数学生乐意从教师的话语中汲取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养分,对教师有出乎自然的敬信之情,使师生个别谈话的氛围比较平缓宽松。
2.人格平等
师生双方平等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在交谈中要尊重理解宽容对方,不贬低对方的人格地位,不挫伤对方的自尊心,不显露对方或家庭的隐私。教师不能以权压人、以势整人、以力罚人,即使在心情激愤的特殊状态下也要尽量克制。师生双方均应举止得体,谈吐文雅。
3.志趣相投
当代班主任大多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良好的知识修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高尚的师德操守。而初三学生也大多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她们审视生活、评价社会、辨别是非、内省领悟的能力在逐渐增强,对正确的思想教育能入耳入心,具有积极进取的内在驱动力,与班主任在理想、志趣、情感的大方向上有较多的共同语言。
4.目标相同
初三师生共同的现实目标能使教学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在许多方面形成合力。师生间在认知、历练等方面的某些差距或摩擦虽然存在,但不足以产生对抗性矛盾,一般通过师生个别谈话这种微调手段足以弥痕消隙、,在公认的大局观下互相包容。
二、师生个别谈话的前期准备
班主任每次进行个别谈话都可谓是一场微型浓缩的“攻心战”,须事前精心准备、周密安排。根据“知己知彼”的原则,班主任对个别谈话的前期准备可分为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第一方面,班主任可采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方式和途径武装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体要求为:
1、师德操守的内省剔疵。班主任要经常洗涤自己的灵魂,提高自己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师德高尚、操守无亏、言行合范、能被学生视作榜样的良师益友。
2、知识信息的积累提炼。我们身处网络时代,各种新事物、新现象、新知识、新思维等层出不穷,海量信息易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班主任既要注重对各类信息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涉猎以达到博闻广识的境界,又要通过多层面的分析以实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扬弃。班主任不但对自己任教学科的内容要精通,还需略知学生所学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学、教育学乃至哲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社会现象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3.技能手段的历练通达。在同样的外部条件和主题内容制约下,个别谈话的效果往往取决于班主任谈话的技能和手段的高低。一个经验丰富、手段高明的班主任大多具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随机应变的角色转换能力、丰富自然的形体表现能力等。另外,针对初中生的“网络阅历”,班主任还需具备在虚拟世界里“安身立命”的能力和特长,这些基本功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琢磨和演练。
第二方面,班主任在谈话前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这需做两件事:
1.尽可能广泛地进行调查摸底,通过多种形式掌握谈话对象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交环境、网络环境等)及其对学生身心的影响而造成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演变,从而在个别谈话中取得主动权。
2.尽可能细致地了解谈话对象的以往表现和现实状况,分析研究其心理、生理及性格脾气的特点并发现其喜怒哀乐之所在,直面学生遭遇的现实困惑,洞察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使谈话真正成为一场“有准备之仗”。
三、师生个别谈话的主要类型
由于谈话对象个性特征的差异、谈话内容的不同、谈话时空的制约,班主任进行个别谈话时不能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式,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变。下面几种基本类型是在网络背景下师生个别谈话时常用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用。
1.互动论辩型。网络时代的初三学生对人生的探索,对社会的评判,对真理的追求,对知识的向往,对前途的憧憬等都已达到一定的热烈程度,但在现实社会和虚拟世界里可能一时找不到合适对象进行交流,有时会陷入困惑、迷惘之中,此时班主任应抓住有利时机,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互动的原则,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就一些敏感问题进行共同探讨甚至辩论,,各抒己见。这就能增进师生的心灵沟通,提高师生双方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2.说理教育型。由于当代舆论媒体、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各种真实的、虚拟的思潮、观点、数据、图像、符号等会通过多维渠道涌入学生头脑,特别是网络上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舆论及一些社会阴暗现象会对学生产生侵袭和腐蚀作用。鉴于此,班主任一方面要坚持集体形式的正面说理教育,帮助学生澄清认识、坚定立场、端正态度,另外对于一些言行失误较多的同学还需要针对其特殊情况进行个别谈话,勉励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人格优化、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3.褒扬激励型。在这个充满激情和竞争的时代,初三学生大都也充满拼搏精神,想在初三这学年里有所作为,实现人生初步理想,但往往脆劲有余而韧劲不足,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心理脆弱且性格胆怯的学生更会感到悲观失望。因此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适当放大其优点和长处,暂时避开其缺点和短处,用激情和智慧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人生的重要节点。
4.批评训导型。个别学生由于受现实社会生活或网络虚拟环境中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是非不分,不遵守校纪校规,沾染自由散漫的习气,对建设优良班集体有抵触情绪。对于这些“暇疵学生”,班主任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既要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和训导,又要和风细雨地对其“输送”正确的思想和理念,耐心引导他们端正态度,逐渐弥补自己的缺点,融入到良好的班集体建设中去成为积极的一员,为自己的初中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5.易位互补型。班主任由于教育、教学和管理任务繁重、知识观念狭窄和陈旧、社交范围较小、信息渠道单一等原因,可能出现对新事物孤陋寡闻、反应迟缓、难合节奏、求稳怕变、求同斥异的滞后性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易位式谈话,放下架子,拜学生为师,吸收一些新信息,掌握一些新技术,与学生进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样做可以密切信息时代的师生关系,缩小师生之间的代沟,有利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式的教育。
6.闲聊交友型。班主任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对其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希望能在学习上得到指导,也渴望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实际问题。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等,有意无意地与学生聊天闲扯,谈些家长里短、风物人情、海阔天空、奇闻趣事等,用老师的真诚和善意打通学生的心理防线,在亲近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老师的教诲。
四、师生个别谈话的语言表达方式选择
师生个别谈话所仰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语言的内涵和形式是表里互为作用的。作为外壳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音色的质地,谈话时间的长短,辅助手势的应用,面部表情的显露等)应用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谈话效果的好坏。一般而言,以下几种语言表达方式与语言内涵的搭配是比较恰当的。
1.师生平等地进行和风细雨式的促膝而谈,班主任面色和蔼、神态亲切,语调平缓而热情,音质具有感染力。这种形式特别适合于一些性格内向、思想闭锁、脾气怪僻、自尊心特强的同学。
2.语调铿锵有力,面色庄重坚毅,态度坚定沉着,吐词简洁明快,眼神炯炯有光,辅之以强有力的手势动作,给人以一种充满自信、言之有理,值得信赖、愿意服从的感觉。这种形式特别适合于一些缺乏自信和主见,有依赖心理的学生。
3.音调激昂,吐词连贯,面色冷静,表情严峻,目光尖锐,给人以一种无形的威慑力和凌厉的气势。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训导少数严重违纪的学生,但使用这种形式一定要注意刚柔相济,软硬兼施,不能一味地充满火药味,使矛盾激化。
4.欢声笑语,表情轻松,语调欢快,音质和悦。这种形式适合谈一些愉快、欢悦、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事。这种谈话形式最大的特点是易于师生心灵和情感的沟通,能融洽师生的关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使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不但是良师,更是益友。
另外由于被谈话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谈话内容、谈话类型等各有区别,因此师生个别谈话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场所进行。网络时代师生个别谈话的地点的选择,除了在教室内外、办公室内、家庭内部,还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聊天,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微博以传递师生双方的意见和想法,进行不见面的双向互动交流。在虚拟世界里师生双方都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和自由度,避免了双方直接面对面交谈可能出现的窘迫和尴尬情形,也可通过各自的住宅电话或移动电话进行交流,让一根根有形无形的线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架起理解的桥梁,诉述内心的真情,凝聚双方的力量。
社交媒体的优点和缺点范文5
新媒体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形式,其自身的特点和传播的传播媒介,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是则是在以往信息传播的基础上,引进了更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利用越来越便捷的计算机系统,构建自己的信息传播的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之中,调动各种媒体形态之间相互合作。如伴随着智能手机出现的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继以往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在求创新。这种新的通讯方式的出现,不仅实现了可以更加快捷的为人民搜寻以及传播各种新闻信息之外,还更加有效的辅助人民开阔了视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甚至还深刻的改变了群众的思想方式。这些都从根本上颠覆了人类最为传播的生活方式。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形式将信息技术光放的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诸如商业、教育、管理业、文化业等等领域。与此同时,它也更加成为当代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和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新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到来,对于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新闻的关注度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能力进一步激发出来。长此以往,这些能力对大学生会逐渐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的会对他们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方式都会产生相应深刻而又客观的影响。这些变化都为当下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最为新颖的环境以及良好的机遇条件。
二、新媒体时代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它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最为独特以及便捷的信息传播的技术和手段。伴随着这种新技术的面世,它对于自身的技术水准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以及实践要求。这种新型的技术也逐渐被各大高校所利用,逐渐地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的应用。这样逐渐被扩大优势加以利用是有其自身的优势的,具体说来,新媒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具体说来:
(一)新媒体所独具的权威性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在继承传统媒体传播信息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了传统媒体的优良作风,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做出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正继往开来的为国家以及人民传播信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与众不同的舆论监督力量是其他行业不具备的媒体优势。也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继成为国家进行宣传的窗口之后又一在高校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阵地。
(二)新媒体所独具的覆盖性的特征。这里所提到的有关于的新媒体的覆盖性特征是指新媒体在面向社会公众的环节上,它充分的实现了向更广范围内的社会大众,更大面积的传播相应的信息,伴随着这个过程,也逐渐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强覆盖性以及强辐射性。众所周知,各种媒体类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都是各有所长,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和缺点。这样不同的媒介之间可以充分彼此搭档,优势互补,促进信息传播的最大化。新媒体充分受这一与特征的影响,结合高校学生这个群体的年龄夜店、性格特点以及生活习惯等,使其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做法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三)新媒体所独具的先进性的特征。新媒体以及自身所独具的信息技术优势逐渐扩大了信息在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信息的接受的便捷性、快速性。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大众所接收到奥的信息更为准确、及时以及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等特点。众所周知,大学生更为乐于接受和主动乐于尝试很多新兴的技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所独具的先进性的特征。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各高校在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一)将新媒体作为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媒介。高校努力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将新媒体这一媒介广泛地应用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环节的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介技术,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创新,在通过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深入到其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网络群体的特殊作用,并且伴随着这个环节的开展,需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的“育人、树人”的教学观念,逐渐引导学生突出和强化自身的主体性学习观念,不断锤炼自身的意志,提升自己的品格。
(二)逐渐培养出相对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研究者。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逐渐成长为现代化的先锋,更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新的历史特点,及时地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感觉到时代竞争的压力,在充分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合理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把握好思想政治发展的规律,双管齐下,做好评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引导以及教育的工作。
(三)需要充分发挥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式之间优势互补的特征。熟悉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并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就好好地利用,以便其可以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作。比如现在很流行的通讯新媒体形式,诸如QQ、MSN等等通讯形式,都可以辅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快捷和实时性。例如Email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并快速的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主客体之间的平等互助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新的媒体形式,微博的出现。它同样是作为一种新的社交以及传播软件而在新媒体领域极度活跃的。伴随着社会上对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以及它自身的优点也在切实的显现出来,我们发现,这一新的媒介形式如果可以有效地应用到大学教学菱悦的话,其自身的优势可以说是极其明显的。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需要大力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只有在充分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的基础之上,只有这两点做到完美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活动的互动发展。通过广泛的利用好新媒体这一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实现对高校优秀课堂的广泛传播。
(二)着力扩建校园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校园相关负责人可以结合本校的特征,将本校的实际需求与当前甚为流行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在充分的时间内,与学生实现优势互补,沟通交流。积极调动起学校的其他组织机构。采用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进行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观念。
社交媒体的优点和缺点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构建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5.027
[中图分类号]G2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5—0114—04
目前中小企业集群存在分工协作不够、缺乏协作与沟通机制、信息与知识交流少、政府服务不到位、缺乏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竞争优势不强、集群企业内部存在恶性竞争、缺少联合行动的主动性、竞争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中小企业集群可以建立集群企业内部和外部人际情报网络,利用其作用解决中小企业集群上述部分问题。
1 人际情报网络概述
人际情报网络是应情报活动的需要而构建的一种人际网络,是人际网络理论在情报领域中的应用。人际情报网络是企业获取、分析和传播隐性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竞争情报工作和竞争情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按人际情报网络联系强度可分为紧密型人际情报网络和松散型人际情报网络两种模式。①紧密型人际情报网络优点是网络密度高,成员之间的联系密切,信任度高,信息扩散的速度快;缺点是结构空洞少,网络缺乏广度,查询范围窄。②松散型人际情报网络优点是冗余联系少,结构空洞多,竞争情报活动空间广阔,灵活性高;缺点是投入比较多,调控难度大。
2 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的作用
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在集群企业内部有利于集群企业组织信息的交流与传递,知识的创新与共享。在集群企业外部可以增加集群企业沟通与协作、加强与政府和中介组织的联系、有利于竞争情报的搜集和传递、获取非结构化信息,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促进了集群企业的合作,在企业竞争情报搜集、分析和利用等阶段也起到重要作用。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资源共享
中小企业集群环境汇集了大量相同行业的企业集聚,同时也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人才、技术和资源的汇集。以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为例,浙江绍兴有轻纺企业集群、义乌有小商品企业集群、海宁有皮革制品企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省内企业数达70万以上,如此众多企业只靠传统人际关系建立方式不显得低效,也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所以有必要建立人际情报网络,把行业内人才和技术聚集起来,共同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共同面临外部竞争。集群内物质资源也可以互通有无、集中存储、减少资源存储和积压成本。
2.2科技创新
构建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系,由于大学和科研机构掌握了科技查新技术和某一领域的最新技术,企业可以了解国内和国际最新的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应用到企业生产和研发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也可以委托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新产品或技术开发以解决中小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但目前集群企业与大学科技界几乎没有联系,仅仅靠自行研制,或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又不强。所以有必要构建人际情报网络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或建立合作关心,让大学和科研机构把最新国内和国际的技术信息定期反馈给企业,让企业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从而避免盲目开发和研制。
2.3市场预警
企业集群环境下各个企业面临的不只是集群内企业竞争,更多的是面临外界或国外企业竞争。国际和国内技术、经济和政策对集群内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都是致命的。例如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影响巨大,因没有及时获得国际市场信息,企业没有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造成众多企业破产。要是集群内企业早形成庞大且互相支持的人际情报网络,获取相关信息,企业联手克服金融危机影响也许不会造成众多集群企业破产。
3
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节点划分
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有些是家族产业或年轻人的创业团体,所以中小企业集群人际网络除了具有一般企业人际网络节点,还有许多自己独特的节点类型。根据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不同和人际情报方式,将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分为内部人际情报网络和外部人际情报网络节点。
3.1中小企业集群内部人际情报网络节点
中小企业各职能部门员工和领导、情报部门员工和领导、公司决策层等。
3.2中小企业集群外部人际情报网络节点
可分为核心网络、辅助网络和网络3个层次。①核心网络节点包括同乡、师生关系、集群联盟伙伴、所附属的集团公司、投资者、消费者协会、供应商、经销商、竞争对手、竞争对手从前员工等与集群内中小企业有业缘、地缘、情缘关系的人或机构;②辅助网络节点包括中小企业行业协会、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主管部门、领域专家和信息咨询机构;③网络节点包括保险机构、广告机构、新闻媒体和大的制造企业。
4 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构建关键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影响因素有领导和员工思想观念、激励机制、组织结构,企业外部影响因素有政府、行业协会支持等,人际情报网络各个节点都会影响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构建,关键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4.1思想观念
企业领导层首先明白在中小企业集群环境下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集群企业优势之一就是靠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提高各企业竞争力,而要想良好的合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应明白竞争情报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尤其在企业现状所处的超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着竞争的不确定性、变动性和复杂性,更体现了竞争情报的价值,它能使企业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整合资源和实力,规避市场风险。领导层还应组织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竞争情报意识,并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内外人际情报网络构建。
4.2组织结构
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促进知识共享和发挥人际网络功能的先决条件。合理的组织结构也有利于组织内信息和情报流动。传统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不适于人际情报网络建立,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了组织结构层次,为员工和管理层顺畅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3行业组织
人际情报网络构建对许多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新鲜事物,集群企业难免排斥或不明白其意义所在,所以行业组织应牵头辅助构建,告知人际情报网络对企业作用,并把集群企业内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交交流科学化。另外,人际情报网络构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行业协会应聘请竞争情报领域相关人才,运用现代人际情报管理技术和软件辅助企业建立人际情报网络,分析人际情报网络内关键联系节点,增加结构空洞数量,增加人际情报网络效力。
5 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的构建流程
人际情报网络构建其实质是企业内部人员、部门与企业外部人员、组织机构关系建立和维护问题。对于人际情报网络构建流程研究国内学者代表性观点有:①将人际情报网络的构建流程分为:需求分析、确定网络模式、识别网络成员和关键联系、建立联系;②将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构建人际情报网络的流程分为:人际情报网络模型确定、人际情报网络知识组织、人际情报网络知识获取、人际情报网络知识利用、人际情报网络过管理与优化。
因为人际情报网络作为竞争情报系统的一个部分属于系统的范畴,所以也可以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来分析。从系统工程分析步骤来看上述两种观点缺乏系统的优化和评价。另外,人际情报网络中节点主要由人构成,网络内人员流动和变动较大,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所以有必要对人际网络构建之后进行一定的维护,并从建立各环节到维护形成良性循环,以保证人际情报网络健壮性和稳定性。
所以本文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将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构建流程分为:确定目标、确定网络模式、识别网络节点和关键联系、建立联系模型、优化联系模型、评价联系模型、建立联系和人际情报网络维护。
5.1确定目标
人际情报网络对不同企业和个人有不同的作用。但具体构建目标要明确,以便投入适当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来建设。根据网络建立的目的可分为确定获取情报、分析情报、谋求发展、发掘人力资源和增加沟通等。
5.2确定网络模式
根据集群企业组织规模来确定采用哪种模式。企业内部成员联系密切,信任度高,可采用紧密型人际情报网络。企业外部联系少,空间广阔,灵活性高,可采用松散型人际情报网络模式。
5.3识别网络节点和关键联系
网络节点是人际情报网络内部和外部的人员和组织机构。中小企业集群内部节点包括员工、部门领导,决策层领导等,与一般中小企业类似,关键是中小企业集群外部节点。网络节点识别应遵循从组织内到组织外顺序,并分层分析从核心节点——辅助节点——节点顺序展开。
关键联系的识别可以用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定性的方法可以指定问卷调查表,列出节点人际关系圈子,判断哪些节点在企业科研,销售方面有主要影响。哪些节点是行业专家、人际关系专家。定量的方法可以使用对核心节点、辅助节点、节点赋予一定的权值最后计算某个节点总值。
5.4建立联系模型
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数量、外部联系节点数众多,与每一个节点建立联系是不可能的,另外可能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建立联系。中小企业集群行业组织应首先计算出各个关键联系节点,并建立使各个企业能联系起来的模型。目前可以考虑采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人际网络模型、基于结构洞理论的人际网络模型、基于弱关系和社会资源理论的人际关系网络模型。
5.5优化联系模型
建立中小企业集群各节点联系模型之后会发现一些冗余节点、弱联系节点或某些关键节点离中心节点距离比较远,所以应删除模型中冗余节点,若某些弱联系节点对其他关键节点的建立能起到桥接作用的,应通过与其他周围节点建立联系使其联系性增强。中心节点是人际情报网络中关键人物,他们拥有丰富的人际资源,应使关键节点尽量向中心节聚集,增强人际情报网络凝聚力。
5.6评价联系模型
评价联系模型预期可能实现的效果和目标的达成度。评价联系模型的好坏是建立联系的基础。评价是一个定量的工作,从客观到主观,从经济效果到社会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周密细致的论证和评价,都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常用的有费用与效益分析、价值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人际情报网络建设灵活性大、影响因素多,很难用完全定量的评价方法来评价。但也可用专家评价法中一些方法对竞争情报的专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完善联系模型建立。
5.7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是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构建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建立联系的方法有参加会议、电话采访和面谈。以因特网为媒介的方式有QQ、MSN、Blog、Wiki、Email和网络社区等都是可以进行人际交流的平台。其中网络社区是目前非正规方式建立企业之间联系比较理想化的手段。克服了其他交流方式匿名性特点。中小企业集群人员、行业协会、专家和供应商等人际情报网络中所有节点都可以在网络社区实名注册,管理自己好友。
除了上述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行业组织牵头建立专业的中小企业集群人际情报网络平台,解决目前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对于人际情报管理方面的不足。不仅对人际情报网络的建立提供正式化的渠道,简化了人际情报网络建设的复杂性,也为日后人际情报网络的维护提供方便。
5.8人际情报网络维护
由于人际情报网络表象出动态变化性,而且这种变化是频繁发生的。表现在节点变化、联系变化和人际情报网络整体结构的变化。节点在网络中地位的变化,如普通员工到领域专家,导致普通节点到关键节点变化。联系的强弱程度变化、联系的中断、新建联系等变化使人际情报网络呈现动态性。所以有必要对已经建立联系的人际情报网络进行维护。根据不同对象可采用访谈、问候、拜访与接待、合作项目、组织论坛或年会等方式。
6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