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职院校 办学结构

[作者简介]倪敏(1981- ),女,江苏苏州人,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江苏 苏州 2152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12-02

“十二五”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步入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关键期,社会对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满足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大面积技术工人短缺为显著特征的“用工荒”,严重制约了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我国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步伐。办学结构设计是高职院校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高职教育办学结构已不能为区域宏观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提供有效支撑。高职教育需重新审视高职办学结构的基本特点和突出问题,并结合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策略,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新动力,为缓解高技术工人用工荒问题开辟新思路,为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新视野。

一、新时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的动因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的互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处于规模扩张式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但经济总量的迅猛扩张给我国的生态系统带来较大的压力,这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通过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方式来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拥有充裕的、与特定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是决定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成败的关键。高职院校办学结构涉及高职教育系统各构件的体量关系及其构造模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类型及其岗位从业能力,并间接影响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的互动作用主要表现如下:(1)高职院校办学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它涉及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化两个层面的内容。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提升既有产业构建之间有机关联度的方式来增进既有产业构件的耦合效用;而产业结构升级则是指产业结构从低阶产业组合模式向高阶产业组合模式转变。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揭示,人才资源及由人才资源所引致的科技资源,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关键动力。这是因为,人才资源与科技资源的调整势必导致劳动力与科技等生产要素的构造变动和新组合的诞生,从而为区域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2)高职院校办学结构的调整受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约。高职教育层次的发展速度不可超越亦不可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高职教育办学结构设计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结构的先进水平来确定。宏观经济均衡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的配比结构有其内生规律。一定时期的产业结构类型决定该时期高职教育的办学结构类型,较为合理的高职教育办学结构方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符合要求的专门人才。

2.高职教育系统结构失衡下的办学结构调整压力。高职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是制约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关键。(1)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失衡导致其办学结构失衡。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市场化建设水平与有效市场机制建设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源于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高职院校的办学自尚未得到有效落实。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依然是以政府意志为主导,是受教育主管部门行政命令指挥的非实质性法人单位。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事务干预过多,导致其制订的办学结构调整方案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从而形成了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在地方政府政策指令下运作的高职院校,缺乏对终端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度,从而没有强烈的内生性变革力量来推动其办学结构的调整。行政化的办学决策强化了高职院校领导及员工的官本位思想,弱化了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者的主体地位。(2)高职教育系统办学结构的失衡问题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全局性问题。处于不同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各高职院校,在解决办学结构失衡问题上有显著的能力差异。多数高职院校受外部办学环境及自身办学能力的约束,通常在维系高职院校生存目标与跨越式发展目标之间徘徊。在当前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形下,高职院校唯有通过办学结构改革方可跟上社会变革的节奏。

3.高职院校的功能转型升级对办学结构调整的促进。高职院校的功能转型升级可从如下方面促进其办学结构的调整。(1)针对高职院校办学结构的一般价值而言,社会环境系统通过影响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方式间接调控高职教育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而促进办学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的办学结构调整必须优先于生产力进步和社会环境系统变革,可以改变其办学功能,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结构与办学功能之间存在着办学结构决定办学功能、办学功能反作用于办学结构的辩证关系,这要求高职院校慎重制订办学结构调整方案,以优化办学结构,促使高职教育的系统功能整体上得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可通过设置差异化办学结构,来实现为社会提供差异化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功能。(2)高职院校应关注其办学结构调整所起到的同素异构性价值。办学功能是衡量高职教育系统所能达成的效能指标,是高职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环境互促过程中体现出的性能与功效水平。系统论揭示,高职院校办学结构与其办学结构的差异可以通过同素异构的方式得以实现,即高职院校可以在充分利用既有办学资源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既有办学资源的匹配结构的方式来搭建差异化办学结构,进而实现差异化办学的功能目标。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同素异构性,深刻揭示了办学结构与办学功能之间的同一性。办学功能与办学结构的同一性不仅体现在办学结构对办学功能的影响上,而且体现在办学功能对办学结构的促进作用上。

二、新时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的策略

1.基于系统建构的可持续发展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1)高职院校应当立足系统建构理念来调整办学结构,以实现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整体设计高职院校的办学结构思想,是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渐进式改革模式所引出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当前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固然有助于高职院校摸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改革之路,但由于对办学结构改革缺乏战略规划,导致改革更偏重短期目标,而忽视那些具有长期效果的方案。具体而言,在高职院校办学结构的系统化改革策略实施过程中,存在办学目标与办学手段之间的矛盾、办学结构内部构件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的生存目标与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的办学结构内置多元化的复杂目标。就系统论而言,系统的复杂程度与该系统的整体化设计需求之间相互促进,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执行复杂化办学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运用系统论思想来为高职的有效办学结构设计提出整体性解决方案,以有效克服传统渐进式办学结构变革所导致的高职院校长期低水平发展的弊端。(2)高职院校需要从中高职衔接的高度,设计系统化的办学结构调整战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系统设计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方案,以确保中高职教育系统能够学方法、教材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实施需要强化以下环节的衔接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结构布局的衔接、专业教学内容的衔接、课程体系及配套教材的衔接、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的衔接、招生与考试制度的衔接、人才学业生涯规划的衔接、师资力量建设的衔接、产学合作层面的衔接等内容。鉴于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利益诉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中高职衔接战略的有效实施方面有巨大的文化与价值观障碍。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基于双方利益最优化目标的教育集团,将中高职院校的办学文化与利益诉求整合到教育集团这一统一法人架构之下,为中高职衔接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2.基于需求驱动的价值观统一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高职院校应当以终端市场需求为驱动力,在高职院校与市场需求方的统一价值观基础上制定其办学结构调整策略。(1)高职院校应在调整办学结构的过程中,突出体现人才需求方的价值观,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事业不断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高职院校应当通过调整办学结构的方式来确保学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等方面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相一致,与用人单位的技术进步保持同步,提高学校办学结构政策对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度,从学校整体利益最优化的高度制订其办学结构的动态调整方案。高职院校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战略目标重点的调整及其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动趋势,及时调整其办学结构,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结构与社会经济需求间的动态平衡。(2)高职院校应当以人才市场需求为驱动力,强化人才培养目标。当前地方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主要体现为人才供需总量相对平衡但人才供需结构失衡较为严重,其中,高职院校难以满足需求方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人才供需矛盾的核心问题。高职院校应当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前提,以调整其办学结构为着力点,通过大规模拓展实用型专业招生规模和强化对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方式,有效改善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在以实用价值观为基础来调整办学结构的过程中,应当超越重学术素质培养而轻实操能力培养的传统理念,强调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的本质同一性,并在目标层面和实践层面推动高职院校价值观的转变。

3.基于实力导向的地域依存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高职院校的办学结构调整策略应以办学实力为依托,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的互动。(1)高职院校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办学理念导向,在充分挖掘自身办学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调整其办学结构。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在扩大办学规模方面步入盲目扩张的误区,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逐年下滑。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滑,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的战略势必导致参加高考的学生总量不足及生源质量下滑,对此,高职院校要采取可行策略来应对这一危机。这要求高职院校充分考虑办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深入分析我国宏观人口规模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审慎考虑高职院校的预期招生规模,并据此制订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校园固定资产投资等规划方案,确保高职院校制订规模适度和结构适度的办学资源投资方案,以维系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高职院校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办学原则,通过调整办学结构的方式来建构地域依存式的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实力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制定办学方针,通过与区域经济特色深度结合的方式形成特有的学科结构、优势专业、办学层次和管理理念,与区域社会与经济体相辅相成、相互依生。

4.基于专业特色的优势资源集聚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1)高职院校应当集中优势办学资源,打造特色化专业建设道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高职院校提出培养高素质实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但不少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忽视对办学质量的控制和办学结构的调整。在专业结构设置方面,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大而全的专业结构设置,在办学结构设计上缺少创新视野,以过度关注庞大的专业设置来取代对办学质量的关注,分散了有限的办学资源,既没办法新设专业,也降低了对既有专业建设的必要投入。部分过度扩张的地方高职院校应本着科学发展的理念,适度收缩学科建设规模,精简专业门类,通过对现有专业设置的扬弃来拉开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办学结构差异,打造特色化高职办学之路。(2)高职院校应当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打造由若干关联专业构成的办学实力突出、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专业群。专业集群内的各专业所需实践操作训练资源,可以在同一实训平台内得以优化整合。受制于办学经费、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多数高职毕业生缺乏在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以优势专业为核心的专业集群,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团队的集体优势,在特定专业集群上集中优势办学力量,以改善实训教学软硬件设施与设备。高职院校可以在其优势专业集群内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提高生均教学资源占有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水平。若想借助企业力量来推动专业集群共享式实训软硬件投资,必须将办学结构调整战略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向靠拢。高职院校需要密切关注最新的实业界技术进步动向,密切跟踪新型产业对高职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强化对高职专业特点的提炼,运用专业集群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战略的实现提供完整的产业链人才供给服务。

[参考文献]

[1]崔玉平.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内涵建设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J].教育与职业,2010(32).

[2]吕良.论调整办学结构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推动功能[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1).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范文2

1.劳动社会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选择

2.承前启后:袁方的劳动社会学思想

3.劳动社会学视野中的服务业研究

4.我国劳动关系的调节路径和研究方向——劳动社会学专委会夏季座谈会实录

5.从范式到类别:当今法国的劳动社会学

6.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的区别

7.理解劳动社会学

8.从劳动社会学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观念教育

9.劳动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

10.劳动社会学之我见

11.恩格斯对劳动社会学的奠基

12.劳动社会学浅论

13.劳动社会学的地位和使命

14.简论劳动社会学——兼论分支社会学的成立条件

15.关于劳动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

16.马列主义劳动社会学的对象与职能

17.论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社会学的创建

18.对陕南农村劳动交换的社会学解读 

19.应用社会学的可喜尝试——《劳动社会学概论》

20.关于劳动关系的法社会学分析  

21.劳动社会学

22.巴黎通讯:记法国的劳动社会学小组(GST)

23.内部劳动市场中的互惠行为与技能外溢效应——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

24.应加强对劳动社会学的研究

25.“嵌入性秩序”——幼儿教师劳动价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26.民主德国《劳动社会学》已翻译出版

27.评施托贝尔格:《劳动社会学》 

28.体育的社会学意涵:以NBA停摆为例

29.经济学与劳动社会学:供学习经济专业的大学生参考

30.法律社会学视角下的劳动关系

31.劳动参与过程的社会学研究

32.《劳动合同法》的法社会学分析

33.劳动监察权运行的法社会学分析——从政府帮助农民工讨薪的现象切入

34.引进职业客体 成就职业主体——承接跨境外包的劳动社会学分析

35.劳动模范:在道德与权力之间——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一种道德教育制度

36.从社会学视角看《劳动合同法》

37.社会学范式视域下的劳动模范研究及思考

38.劳动分化、关系网络与农民工抗争的消解——一项基于服务业劳动过程的实证研究

39.劳动就业和社会学——讨论人口普查中“在业人口划分标准”的一些想法

40.劳动卫生社会学研究

41.劳动权的法社会学论析

42.企业中的社会劳动关系及社会学调查的经验

43.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社会学思考

44.个人潜能的社会激发

45.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现状分析国际研讨会综述

46.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劳动产品“质”与“量”的形成与优化分析

47.交易阴影下的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法》法律效果的法社会学解读

48.建立劳动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思

49.新时期有关劳动关系的社会学分析

50.青年工人劳动发展状况的社会学研究  

51.劳动价值论的三个维度: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意义 

52.劳动经济学教学中的社会学思考 

53.社会政策和科研人员的劳动效率:社会学研究经验 

54.技术、劳动异化和被掩盖的减损——一个社会学观察 

55.涉外劳动雇佣合同法律适用的法社会学思考 

56.科学劳动休闲观的模型构建与社会学启示 

57.从社会学的角度浅析劳动“岗位挤压”的功能和处理方式 

58.困境与出路——对劳动积极性问题的社会学透视 

59.劳动管理的社会学分析 

60.从范式到类别:当今法国的劳动社会学 

61.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社会学思考

62.承前启后:袁方的劳动社会学思想

63.从范式到类别:当今法国的劳动社会学

64.劳动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

65.劳动社会学视野中的服务业研究

66.引进职业客体 成就职业主体——承接跨境外包的劳动社会学分析

67.理解劳动社会学

68.恩格斯对劳动社会学的奠基

69.我国劳动关系的调节路径和研究方向——劳动社会学专委会夏季座谈会实录

70.劳动社会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选择

71.简论劳动社会学——兼论分支社会学的成立条件

72.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的区别

73.马列主义劳动社会学的对象与职能

74.论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社会学的创建

75.应加强对劳动社会学的研究

76.关于劳动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

77.劳动社会学的地位和使命

78.比较劳动经济学与劳动社会学看问题的角度分析

79.“嵌入性秩序”——幼儿教师劳动价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80.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学解释

81.农村流动劳动力与成人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82.青年工人劳动发展状况的社会学研究

83.对陕南农村劳动交换的社会学解读

84.劳动管理的社会学分析

85.法律社会学视角下的劳动关系

86.企业政治结构与劳动治理——基于社会学视角的讨论

87.劳动就业和社会学——讨论人口普查中“在业人口划分标准”的一些想法

88.劳动参与过程的社会学研究

89.山东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健身观念的社会学分析

90.高校教师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学分析

91.改革开放前我国劳动就业思想的社会学考量

9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社会学反思

93.科学劳动休闲观的模型构建与社会学启示

94.劳动力市场排斥的社会学解析

95.困境与出路——对劳动积极性问题的社会学透视

96.劳动经济学教学中的社会学思考

97.技术、劳动异化和被掩盖的减损——一个社会学观察

98.劳动价值论的三个维度: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意义

99.增强学生学习社会学效果的几点尝试 

10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脉络分析   

101.社会学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与培养方案制订     

102.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成长与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103.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的发展:从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到科学共同体    

104.社会学视角下管理会计研究理论概述   

105.对社会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  

106.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与创新:围绕社会调查的分析    

107.高校课程优化视角下的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08.文学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109.组织社会学中的社会学想象力       

110.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意义研究    

111.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融合的反思与发展   

112.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解释    

113.基于社会学视角下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范文3

一、学科基本认识

(一)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远见的学科

学科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根植于建筑学科的城市规划学不断兼收并蓄经济地理、环境生态、园林景观等周边学科理论与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和政府公共治理进程的推进,依附于城市空间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凸显,使得城市规划管理由极度重视物质空间转向关注居住在物质空间的居民和政府城市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基于远见的城市规划管理学科人才培养首要的是正确的趋势判断和价值选择,而趋势判断的基础则需要经济投入产出的分析、社会伦理和政府公共治理等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的支撑。

(二)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制度的学科

国外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是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而诞生的,由公共部门组织的城市规划具有深厚的公共政策传统。与此相悖,我国的现代城市规划是建立在制度影响为零的假设之上,因此制度是与城市规划技术无关的变量。事实上城市规划管理处于高度不确定的变化过程中,制度的忽略使得规划远离了现实。2011年我国的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城市规划管理由管理增量转向管理存量,由管理空间转向空间与社会并重,因此城市规划管理重心、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需要不断调整,使得传统的空间设计、工程设计退到次要地位,城市制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城市规划管理需要掌握制度和政策设计的技巧。

(三)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责任的学科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大部分历史性失误并非由于具体规划技术方案、手法出现错误,而是规划目标和理念导致偏差。城乡规划管理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当前城市和谐社会关系构建的平衡基础是公共利益,协调公共利益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本质核心。城市规划管理的前提首先是责任和人本精神,社会责任感是城市规划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责任意味着需要具有提供“诗意栖居环境”的技术能力、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捍卫“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二、教学体系特征

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经过近10年的探索,克服了一系列教学难题,初步构建了具有人民大学特色、符合时展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适合学科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

从2005年本科培养开始,每年的课程设置不断调整,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教学最好、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讲授公共基础课,针对学生反映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二是开设教师擅长的又符合培养计划的课程;三是研究其他院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计,征求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及专职委的意见,逐步建立具有人民大学自身特点的培养体系。

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哲学与方法论、法律、计量分析、计算机应用与价值取向教育,设置社会学、公共政策、社区建设、社会福利、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并将经济学作为必修的核心课程。根据城市管理前沿的需要,充分发挥人民大学学科优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形成与工学互补的城市管理本科教学体系,构建了“4+2”课程结构:即4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主线:公共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2类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包括GIS分析、CAD等规划制图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公共管理学主要开设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原理、市政管理学、城市土地与不动产管理、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概论;社会学主要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规划学主要开设城乡发展与规划导论、中外城市发展史、建筑学基础、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研究、城市地理学、城市更新与旧城保护、城乡规划法律与法规等;经济学主要开设经济学基础、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土地经济学等。

这套城市管理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符合时代需求、特色鲜明、脉络清晰,在强化通识教育的前提下,拓展规划学和管理学的深度,既弥补了传统的部门化管理重技术轻理念、重微观问题解决轻城市系统优化之不足,又弥补了传统行政管理重理念轻方法、重政府内部管理轻城市经济社会运行管理之不足,因此广受学生和用人单位欢迎。城市规划是综合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城市公共资源的手段,城市规划管理是宏观层面的城市管理。人民大学城市管理本科学科建设突出城市规划学的教学,同时突破中国传统的技术性规划教学,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体系,构建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城市规划教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将城市规划引申到公共政策领域的教学体系,符合公共管理学专业化、城市规划学管理化趋势,为国家培养转型期需要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体系的指引下,为突出特色,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有4门专业课开展了课外体验和实践。课程考核采用“大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术手段,解决该课程领域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在大学的四年时间设置了三次递进的实习:2年级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初步认识城市管理;3年级暑期在实习基地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城市问题,学习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4年级最后一学期根据自愿的原则在相关城市管理与规划部门实习,或者参与系里教师的学术研究,锻炼提升学生解决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

跟踪前沿实践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教学。一流的学术研究是一流教学的保障。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的学术研究围绕学科建设展开,并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带上课堂,60%的老师申请到国家基金项目,每个老师都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开展研究并撰写论文;实证研究项目和规划编制项目选择也都以符合学科建设方向为主要原则。为此我院规划与管理系根据区域特征先后建立了北京朝阳区、扬州市、安庆市、成都温江区、自贡市等5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3年级学生暑假集体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地方需求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民大学师生为实践单位带去了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理论和方法,受到实践单位欢迎。实践基地则为师生跟踪最前沿的城市管理实践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师长期耕耘于城市管理学术前沿,实现教学相长。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调查竞赛。为增加本科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微信、公共邮箱等途径,挂出课题题目和需要的人数以及各种专业会议的信息,鼓励学生进行申请。

城市规划管理学科还处于探索阶段,结合课程设置,规范教学内容,我系根据教学培养方案,积极进行相应的教材建设,其中按照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签订的系列本科教材协议,出版了《城市管理学》、《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等教材。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签订的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规划系列教材包括: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城市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城市发展的政治学分析、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原理、乡村规划基本原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等,近几年将陆续出版。

(三)探索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培养手段

好的教师支撑好的教育。由于我系教师数量少,结构趋向于多元化、年轻化,为弥补前沿问题研究的不足和拓宽学生视野,一方面采用聘任兼职教授的形式弥补目前师资结构的不足,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聘请政府机构、研究机构、企业等的实践工作一线的资深专家进行专题研讨,保证学生有机会聆听全国一流的教授、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证案例,为学生拓宽国内视野提供条件。

我们一直坚持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导向,通过鼓励教师出国进修、为学生出国交流创造条件、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提升国际化水平。平均2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国际一流学者的机会,并与国外大学形成长期稳定、制度化的教学合作关系,包括与墨尔本大学和剑桥大学签订学生互访协议,与奥克兰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联合课程;每年多次邀请包括剑桥大学Elisabete、墨尔本大学韩笋生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的Richard LeGates、UPENN的John Landis教授和Eugenie Birch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的Richard LeGates教授、格罗宁根大学的Gert de Roo教授、UIC大学张庭伟教授等国外知名教授为学生授课,建立与国外大学的联合研究渠道,共同展开国际研究,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

(四)树立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

人民大学城市规划管理专业以“人文、人本、人民”为核心理念,培养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城市规划人才,明确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管理的“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把德育培养作为课程体系之中贯穿始终的关键。为此,教学团队每月至少开一次讨论教学相关事宜的会议,向学生推荐必读文献,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与实践,强调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我系师生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精神赶赴灾区,在前沿事件中锻炼成长,援建3年时间里共有30名学生到过灾区,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国家责任感。

三、教学体系创新

(一)树立城市管理专业的基本理念

传统城市管理专业设置多基于部门化管理的需要,侧重本部门的技术管理,或者是直接针对政府管理需要的行政管理。城市是具有自身发生发展规律的复杂巨系统,中国转型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各领域之间的互动性,几乎所有城市的重大管理难题都是跨部门的复杂问题。我系创新城市管理学科建设理念,以城市发生发展规律的教学与研究为起点,赋予学生认识和解决中国转型期综合性重大问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二)重构城市管理学学科体系

经过多年对城市问题的跟踪研究和教学实践,我系逐步建立了能够面对和解决重大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的专业教育体系,拓展和丰富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架构,增强了公共管理学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中国传统规划学的经济社会内涵,为工学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专业向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转型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三)完善教学体系的逻辑脉络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2年级分专业,1年级的公共基础课由学院统一安排,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基础课程,从2年级学生开始接受专业训练,规划专业课程本着从微观到宏观、从历史到现代的教学逻辑在两年内进行安排,同时按照2年级开设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课,3年级开设社会学专业课的基本原则,方法课程安排从1年级开始开设,遵循从数据到图形空间的教学逻辑,同类课程前后具有逻辑连续性,不同类课程具有互补性,形成目前相对合理、均衡的教学时序体系。

(四)探索专业教学的创新模式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范文4

关键词:对外贸易 产业集聚 Krugman-Livas模型

■一、理论渊源

对外贸易属于国际贸易理论范畴,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经过历代国际经济学家的发展已是经济学分支下最成熟的学科,但是有关空间区位的区位理论却由于一直不能建立,一般的经济学均衡分析框架而长期以来游离于主流经济学界的边缘,正如伯特尔・俄林所说的那样“每个撰写经济学论文的作者……在分析问题时候都或多或少地考虑时间因素,但是对于空间因素,最初只有在考虑租借理论时才提到,而且在其他理论中基本被忽视”。中间尽管也有艾萨德、亨德森等天才经济学家做出过尝试和努力,一度创立了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但是由于空间理论的复杂以及建模方法的局限,始终不能成为成熟的经济理论。

但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本是“同一硬币的两面”。俄林也强调只有产业区位论和贸易理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释产业区位和区际贸易问题,为此他在《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看法》一文中指出:“国际贸易理论是接近于区位理论的……区位理论比国际贸易理论更为广泛,贸易理论的一大部分可以看作是区位理论的一小部分。”克鲁格曼更是在普及新经济地理学的小册子《贸易与地理》里直截了当地说道“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并举欧洲1992年的例子作为说明。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城市作为产业集聚的一个极端例子,考察城市经济学与国际贸易政策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事实上许多对外贸易影响国内地理的研究正是从城市经济学中开始的。

Williamson(1965)等就证明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会打破大城市的主导,打破城市的主导也即说明对外贸易会在总体上促进产业从大城市向周边分散。Henderson研究了韩国随着对外经济的开放,其制造业如何从首尔分散到周边地区。Ades、Glaeser(1997)在分析了85个国家后发现:一个国家最大城市的人口与该城市的进口份额成反比,与关税水平成正比,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能促进产业区位的分散。Krugman(1991a)考察了欧盟和美国的制造业分布情况,通过构造地区(国家)差异指数得出结论:欧盟的成立虽然能促使欧洲市场的融合,但是和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美国相比,其内部还是存在着明显的贸易壁垒,这使得欧盟的产业集聚度较低,进而专业化程度也较低。

在国内,Hu(2002)通过对中国制造业数据的模拟发现:随着经济的开放,制造业的总体集聚程度在增加,并且向沿海地区集聚。葛嬴(2004)通过对1985年到1999年数据的研究,证明在接近国外市场的沿海地区,高度依赖外贸与外资的产业集聚对外贸易成为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之一。黄玖立(2005)、赵伟(2007)也认为对外开放对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具有正相关关系。

然而,汉森(Hanson,1993)认为在墨西哥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时,大部分工业集中在墨西哥城周围,当《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签订之后,墨西哥贸易自由化进程加速,墨西哥的工业开始从墨西哥城分散并迁向北部地区。

■三、结论:Krugman-Livas模型

Krugman-Livas模型来自克鲁格曼等受到汉森的墨西哥案例的启发,建立了理论模型:如果一国的制造业服务于一个狭小的国内市场,这个时候产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就会发挥强大的作用,最终导致墨西哥城这样的超级大城市出现。该模型可以推导出很多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如:国内地区之间存在层级结构;贸易自由化在使人口分散的同时也促进某些产业的集聚;贸易可以导致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它既在总体上促进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同时又促使某些产业产生集聚。从理论角度看,运用此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基于此模型的演化形成的文献比较丰富,如果Murata(2005) 、黄玖立(2009)等,可见此模型的解释性、适用性及拓展性较强。

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中国国内产业集聚也越来越明显:制造业、服务业越来越向东南沿海集聚,形成了目前的东-中-西横向差异化格局,而这些地区恰恰符合两国三地的对称模型――Krugman-Livas模型的核心假设条件:两地的对外贸易成本(距离)可以近似认为是相等的。

参考文献:

[1]Ades, A.F and E.L Glaeser, 1997, ‘Trade and circuses; explaining urban giant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Henderson, J.V ,1999, ‘The effects of urban concent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Brown University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范文5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发展;构建;应用

1前言

产业经济学理论日趋完善,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使得很多相关的经济学受益。如对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比较经济体制、发展经济学等都产生了直观的影响。近年来,产业经济学能够从理论范畴中应用到实际的产业发展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2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

产业经济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应用比较早,其成效明显,在我国的产业经济学应用中,其时间比较晚。1985年杨治教授出版了《产业经济学导论》,可以说该部作品是我国最早的产业经济学著作。经过多年的产业发展与变迁,产业经济学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逐渐成熟,目前,产业经济学被教育界所认可,已经成为了很多高校经济类学科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需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在进行产业经济学的实际应用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其一,研究内容: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的构建与应用需要注重其内容应用的完整性,产业经济学并不是单一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产业结构分析、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多个内容。

其二,产业经济学分项内容的实施。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应用,其分项内容的实施曾经面临着诸多的阻碍,在新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下,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产业之间的关联越加的明显。同时我国经济市场中的产业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依托,辅助以专业的产业政策,产业规模逐渐创新与进步。

3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的构建与应用

3.1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应用,需要与我国发展国情相适应,在产业发展环节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产业结构分析。一个具备生命力的企业,其内部产业的结构清晰,产业链条衔接密切。产业经济学理论在产业结构的影响上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创新上。产业结构创新与市场经济机制关系密切,以乐视电视的产业结构创新为例进行分析,在2015年12月份,乐视公司在北京举行了“超曲速”新品会,正式的向全球推出了首款曲面超薄分體电视。这意味乐视电视产业结构的又一次革新。分体电视很多企业都有做,如海尔、三星、长虹等传统家电品牌,以及小米、暴风、大麦等互联网品牌。但是乐视的分体电视如何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依赖其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以及对于互联网市场的了解。第一,产品价格的优势;第二,产业的互联网影响的优势;第三,产业性价比的优势。

3.2产业关联

在进行不同区域的产业经济发展比较中,能够找寻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实现相关产业的联盟,并且发挥出集体产业的优势,该种产业经济发展形式目前在我国已有,但是为数不多,在未来,该种产业发展形式将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角。以万达产业为例,万达商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不动产企业,拥有全国唯一的商业规模研究院、酒店设计研究院、全球性的商业地产建设和管理团队,在商业地产的完整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中具有绝对的优势。万达上地产模式包括大型商业中心、五星级酒店、城市步行街、写字楼、公寓等,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涵盖了购物、餐饮、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产业发展模式走打造城市中心的路线。万达产业成功的优势在于其产业联动机制实现无缝衔接,产业集体优势明显。

3.3产业组织建设

产业组织建设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实际上能够集中的体现出产业经济的学的软实力。产业组织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企业文化能够立足于产业组织发展规模,创新产业发展精神。企业文化在产业组织建设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管理以及企业发展目标制定方面。其中企业员工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员工能力素质,推动企业发展创新。而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定,能够在企业战略目标引导下,为各个发展组织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

3.4产业政策的实施

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实施,需要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支持。而产业政策所包含的内容居多,一方面来自于政府部门对于产业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来自于产业内部的政策指引。产业政策的好坏决定着产业发展方向,在产业政策落实环节中,需要注意展业政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换言之,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特性以及区域自身特点决定,首先在挖掘区域特点的基础上,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相互结合,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策。

例如,在辽宁兴城市的觉华岛产业开发中,该地区依山傍海,环境优越,在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在该地区开展旅游业。该政策的落实,为岛上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应该说该种产业政策是成功的。同时产业政策的实施还需要对产业发展风险评价机制进行分析。旅游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风险性,在制定产品策略环节中,需要注意实施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切实保护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以将低其负面影响。

4结论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范文6

      

        区域金融监管

        (4)央行it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方国志 苏黄兵 雷海

        (9)欠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成效比较——以河池为例 郭勇 韦愈

        (14)后危机时代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审视及其改进 李长健 张红展

        (19)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控研究 农高俭 张增银 潘鹏鹰 刘俊明

        区域金融调控

        (24)金融支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问题探析 曾晓华

        (29)广西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困境与探索 罗道芳 杨绍孙 余良乾

        (35)城市群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研究进展 覃剑

        区域金融市场

        (40)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实证研究——基于2007-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 李菁 赵邦宏

        (45)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发展历程与启示 朱朝晖 夏益国

        (50)中国上市银行股票价格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 吴鹂影

        东盟经济金融

        (54)构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探讨 党文

        区域金融实务

        (59)金融支持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研究——以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视角 李乔漳 程柳松 黄海源 班正康 李善民 姚林华

        (64)小额贷款公司与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状况调查——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视角 胡剑堂

        (68)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发展路径探析——以德州市为例 曹冀彬 李华

        (72)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及路径选择——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证 费磊

        区域经济纵横

        (76)广西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分析 许春慧

        (80)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与凤冈实践 刘磊

        (85)基于garch模型的地方国库库存波动性研究 牛润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