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对外贸易;相关策略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越来越稳定的状态,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出现了不平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与协调,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并且深入总结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外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要想使区域经济朝着快速、平稳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促使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活力得以调动,使对外贸易作用充分发挥。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两者间的关系

就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对外贸易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方面,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的产生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较大变化。

1.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对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因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差异,极易受全球经济市场的影响,容易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两者的产业结构有明显差异,导致两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区域对外贸易可能会发生两级分化。在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活动所占比例较大,然而发展中国家则大多使用高耗能能源,伴随时间的延长,高能耗产品会严重破坏区域环境,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良影响。

2.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对外贸易可分为两种,分别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在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时,需综合评判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们必须意识到,对外贸易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外部市场的扩张,本区域经济能够得以带动,不仅能够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而且能够改造、升级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朝着科学、稳定的方向发展。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进口贸易也占据了较重比例,市场需求对进口贸易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加进口贸易,对新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另外,进口贸易有利于引入外国先进技术,促使相关项目研发费用减少,使产品生产效率提升。利用进口贸易,能够同本区域经济产生竞争关系,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使区域产品尽快更新换代,促使产品设备变得越来越完善。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推动,对本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刺激作用,可使经济转型加速。

二、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

要想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明确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

1.促使人力资本投入增加

目前,我国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且工业发展迅速,若单纯凭借资金投入与劳动力,则难以使现代经济增长需求得以满足。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企业不仅要重视投入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还需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合理应用新技术,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政府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针,以科教兴国作为发展目标,加大力度培养优秀人才,促使资金利用率提升。就区域教学而言,需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条件。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素养,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使医疗保险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

因受到地域特征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政府在相关政策上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所倾斜,基础条件较好,然而西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够理想。上述原因的产生与政府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关联,目前,各地区的政府都已经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开始采取措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使农村机械化水平提升,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工业化进程加速。

3.促使对外贸易机会变得更加均衡、平等化

目前,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各区域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从实际发展情况上看,也存在差异。各区域在相关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上有明显差异,这会致使区域间贸易机会出现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约束。为此,区域政府要采取措施对区域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制定合理方案使相关法规变得更加完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在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活动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然而每个国家的不同区域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区域政府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完善措施,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法规,使这种差异缩小。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机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政府必须制定协调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2

关键词:产业集群;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2- 0030-07

收稿日期:2013-01-05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区域内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L11AJL016)。

作者简介:王少媛(1970-),女,辽宁凌源人,辽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 波特提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基于地缘、技术、价值链、同业交往等关系在特定领域形成的产业群体”[1]。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被认为是产业质量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标志。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发展。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要“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2]。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整体产业布局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通过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对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协同互动关系

根据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一般具备以下特征:一是“群”特征,即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相对聚集。二是“链”结构,即以一个或几个企业为龙头,聚集了一批分工明确、在业务上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极强的配套能力。三是“网络”形态,即除主体的企业之外,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金融、科技服务中介等能够提供政策、研究与技术、资金、信息支持的相关机构或组织,与主体的集群企业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关系,并形成能够满足各种公共服务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一系列集群共享的规则、程序和制度。四是依靠创新。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集群企业依靠提升知识吸附能力、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手段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有关研究表明,正是由于产业集群实现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推动了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整体优化,从而改善了企业与区域的技术创新环境,赢得了企业与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创新科技的重要阵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从协同理论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是企业的“自组织过程”,是产业链上各企业以及相关辅助服务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紧密合作、协同发展的结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高校作为一种外部能量,是推动集群企业由无序到有序发展的重要“序参量”: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集群企业主要依托信息网络、分工协作以及资源共享等手段获得经济优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极大地满足了集群企业对优秀的操作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才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诸多需求;在产业集群发展成熟阶段,创新技术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文化创新功能则满足了集群企业对知识吸附、资源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层次需求。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现特定区域内高等学校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是形成拉动效应、实现整体加强、两者共同前进的根本路径。

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具有协同发展的利益基础。一方面,集群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协调合作可以找到创新的源头,大大提升其知识吸附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满足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本能;另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协调合作,能够激发创新的动力,使学科建设获得发展活力,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双赢关系,不仅为实现协同创新提供了可能,更为实现协同创新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产业集群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深度影响

(一)产业集群的“群”特征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这种全新的产业形态,相对于以往非集群化的企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群”特征。这种特征不仅体现在企业空间位置上的相对集聚,更体现在企业间互相合作、相互竞争和彼此依赖的专业化分工关系,以及因维持这种关系而产生的共享平台、共性规则、共同制度等。这些特征与在非集群化状态下的企业存在状态不同,体现了各企业在相对独立基础上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产业集群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会打破以往“点对点”服务模式的需要,体现出一种“群”服务的特征。这种特征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集群可以推动高等学校向集群所在地理空间的集聚,进而改变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布局。产业集群各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内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需求引力,会极大地促使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以及科技力量,以各种方式向集群企业靠拢与集聚。而且,由于企业的“群”结构存在,高等学校在向产业集群的集聚过程中,为缩短和减少高校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成本,往往会通过设立分校、建立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等多种形式进驻产业集群所在地,进而引发高校集群的产生。

以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心为例,自“一五”时期开始,围绕着国家整体的工业基地布局,我国逐步形成了一批行业特色鲜明、服务指向明确的高等学校集群。如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为核心的东北地区高等学校集群;以西安为核心的西北高等学校集群;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高等学校集群等。这些高校集群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的基础,与老工业基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共生和互动关系[3]。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崛起,我国传统的以省级行政区域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部分高等学校的办学资源、毕业生以及科技力量开始向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新的跨区域的、以服务大经济区和产业集群为指向的高校集群正在形成,展现了高等教育结构布局除了行政力量动因之外的经济推动因素的影响。而且,新的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也正在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手。如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等,就是因为大学资源在某一地区的汇聚,通过知识中枢和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关产业的集聚。这充分说明,产业集群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

第二,产业集群的“群”特征使高等教育的服务方式发生着改变,进而深度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在产业集群中,企业已经不仅仅是以个别企业的形态出现,而是突出地以众多相关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集群形态出现。因而,高校对产业集群的服务,将突破“点对点”、“点对多”的服务形态,更突出对“群”服务的特征,呈现出“多对点”、“多对多”的服务模式,出现不同类型层次高校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配合与相互融合。如此状态,将会促进跨区域、跨学校、跨专业等大跨度的高校集群、学科专业集群的出现,进而深度影响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布局状态。

所谓大跨度的学科集群,是根据产业集群的性质和需要,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群)之间的聚合、结合与融合。其特征:一是聚合性,是指多种学科或多个学科群的汇集与聚集;二是关联性,是指各学科聚合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和服务产业集群需求。究竟哪些学科可以聚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学科集群,主要取决于产业集群的性质和需要。学科集群既顺应了现代学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演进路径与方式,也顺应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复杂关键性技术解决的跨学科需求,是高等教育为适应产业集群特性而进行的重大变革。

所谓大跨度的专业集群,是对应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上的岗位需求,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有机聚合。专业集群的特征:一是与产业链上各工作岗位的对应性;二是各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和相近性。高校的哪些专业能够聚合到特定的专业集群中,同样取决于产业集群的性质与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与集群产业链的人才需求直接相关,并具有上下游的互补性。专业集群的存在与产生,顺应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在相近职业中的流动性需求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对相同、相近性质专业课程配置的调整与优化。

(二)产业集群的“链”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除明显的“群”聚现象之外,同时也体现出“链”状结构特征,即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产业链的上下游供应商、制造商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达成整体竞争优势。这种“链”状结构,要求高等教育的服务必须追踪产业链条的发展,促进产业链条的成熟。其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集群的链状结构催生了高等教育的链式服务,进而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和科研组织结构。产业链无疑是创新链的载体,技术创新必须附着在产业链上进行。学科作为知识的基本单元,从理论上讲,每个产业链的关键技术都能通过学科来组织攻关并实现突破;每个学科都可以为产业链提供服务,并在每个环节上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度融合。但是在现实中,产业链的形成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以汽车制造产业为例,其产业链涉及到研发—销售—售后服务—汽车文化赛事等多个领域,更涉及到了汽车制造、机械、电子信息、新材科、软件、交通工程管理、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这种链式结构和多学科需求,使企业的技术攻关,不仅需要高校内部突破单个学科、单个项目的单打独斗现象,凝聚形成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学科群和学科链,更需要多所学校紧密配合,形成大跨度的学科汇聚和协同,形成交叉优势和群体优势。这必然会对高等学校的学科布局、科研组织机构与科研攻关形式产生深度的影响。

第二,产业链上各技术节点间的高度协同性,客观要求技术创新主体间的高度协同,这将对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产业链上各关键技术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使附着在各技术节点上的科技攻关项目也不可能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客观上需要建立起能够推动各项目间有机联系、互相衔接与良好结合的结构体系。这对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与合作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破除人才、学科、科研、企业、经济、社会之间的壁垒,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而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创新,又有可能引起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变革。近年来,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所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高等教育传统组织结构上的一种新型的变革形式。

(三)产业集群的“网络”形态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除了具有鲜明的“群”特征和“链”结构之外,更呈现出一种“网络”形态,即集群企业与相关的政府、教育与科研机构以及金融、科技服务中介等,彼此联系、相互交织成为一种频繁互动、不能分割的网状结构。许多学者认为,“集群产业发展中将各个企业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一种资本”[4],资本是联系集群企业与相关机构交错成网的结点。在这种资本构成中,企业的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资本作用明显,而且“在资本充裕的产业集群中,专业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速度更快,也逐渐地引起企业对教育的重视”[3]。由此可见,产业集群的“网络”形态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突出体现在教育是联结产业集群网络结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教育作为企业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才的供给方,发挥着人力资源开发、供给与培训的重要作用;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和发育成熟期,高等学校作为专业知识的承载体和知识溢出体,为集群企业的创新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着重要支持。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产业集群网络结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适合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作用。而这种功能与作用,取决于高等教育的结构状态,包括是否能够为产业集群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支持和技术创新支持。这必将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与布局以及创新要素的集聚方向、配置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一)原则与目标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将产业集群的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与性质,综合调整与优化其各个方面的结构与功能;二是将区域高等教育对产业集群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推动产业集群服务区域发展的作用发挥程度,作为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的评价标准;三是把区域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调整,目标是实现1+1>2的综合效应。评判个体高校结构的合理与否,既要看它作为个体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与功能,也要看其在区域高等教育整体结构中的定位与作用的发挥。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目标是: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推动区域社会发展为根本追求,建构与区域产业布局特别是产业集群布局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宏观有序的高等教育系统。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目标的关键:一是高等教育系统自身要以层次、专业、类型上的多样性来适应产业集群以及区域社会复杂多样的需求;二是建立高等教育系统的自我调适机制,通过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反应,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产业集群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基本适应;三是依据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适时探索以高等教育结构的超前布局和前瞻性调整,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路径和手段。

(二)基本思路

学科是科学知识划分的基本单元,是高校组织结构、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载体;专业是高校根据学科设置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单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变化必然以这些基本元素结构的改变为基础。产业集群的“群”特征、“链”结构与“网络”形态,要求区域内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之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有机配合、相互融合,形成符合集群产业链条上各技术节点需求的结构体系。基于此,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打破校际壁垒、学科壁垒和专业壁垒,以组建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为核心,以建立有效的合作载体和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重点,着力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区域结构和形式结构,形成充满活力的、宏观有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

(三)主要措施

1.依据产业集群布局组建相对接的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与专业集群,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

根据我国以及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不同区域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不同。如辽宁围绕两大基地发展优势产业,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地域化”发展的原则,重点培育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等12大类产业集群[5]。“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将重点培育90个20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预计到2020年,全省百亿以上产业集群将达到100个以上,每个市将有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每个县将有一个百亿产业集群。而且,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依据其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在性质与特色上也将各有差异。

以辽宁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为例。辽宁的石化产业基础雄厚,拥有炼油、乙烯、三大合成材料、橡胶制品等主导产业,拥有油气开采、农用化学品、基础化学原料等传统产业,以及化工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新兴产业,具备了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配套的基本条件。目前,辽宁已在沈阳、大连、抚顺、辽阳、盘锦、葫芦岛和阜新等地形成了不同方向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这种布局状况,需要辽宁在区域范围内打破产学研分割壁垒,充分整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化工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省内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催化剂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农药、染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以及设置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专业的高等学校等各方资源,分别与省内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精品钢材产业集群、菱镁新材料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等对接合作,定向服务全省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产业链各节点上的技术需求、人力资源需求,对口组建跨区域、跨校际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高效地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服务。

当然,构建相关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专业筛选机制,更需要依据协同创新、合作双赢的目标,建立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专业集群对接合作的有效载体——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并形成各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以及各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与产业集群之间的深度合作机制。

2.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汇聚,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是建国以来多次动态调整的结果,也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自主调节和高校自我调节的综合结果。其中,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整体布局是基础框架,改革开放后以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的大规模院校调整、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和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局部调整,是形成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的重要诱因。产业集群这种新的产业形态,在我国各区域迅速发展,已经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外部诱导因素,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集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有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状态,形成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需求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结构布局。

以产业集群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主要措施是推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的倾斜与流动。由于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依赖于特定的资源禀赋条件(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成,往往处于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但是,自然资源驱动型、龙头企业牵引型、招商引资型等其他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仍然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区位优势等因素,这些类型的产业集群所处地区的科教基础并不一定很好。例如,辽宁本溪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营口大石桥镁制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等,都不具备相应的科教优势。为此,需要以产业集群的科教需求为导向,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汇聚。

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的汇聚方式,既包括组建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并依托学科集群、专业集群与企业共建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基地)和各类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包括对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进行局部的调整。如,在政府主导下推动部分高校整体搬迁至产业集群所在地,或在产业集群内新建高等学校、设立大学分校,等等。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所在地理空间的集聚,将必然改变高等教育的传统区域结构,形成与产业集群关联度较高的新的区域结构布局。

3.组建技术产业创新联盟,探索符合产业集群需求的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产业集群的“群”特征、“链结构”以及“网络”形态,不仅对集群企业间的协同互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对围绕其形成的科技教育支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也提出了协同创新的共性要求。如前所述,近年来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正积极探索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高等教育传统组织结构的一种新型变革。

有关学者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形态,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作为产业集群背景下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新型探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鲜明地体现出产学研结合中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协同创新优势。在这种结合中,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战略目标相同,创新任务一致,联结形式紧密,行动计划周密,因而就更有利于实现各方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共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合作攻关,创造出创新效果倍增的局面”[6]。

2008年,科技部下发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其指导思想就是以国家战略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上的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单位。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也应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的布局,探索组建区域性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从组织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等方面完善其组织架构,以作为产业集群背景下传统高等教育形式的发展与补充。

4.对接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状况,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合理性取决于其所培养人才的规模、类型、层次与外部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和满足程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预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学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使任何组织和部门都难以提供社会需求在层次、类型、专业和数量上的准确信息。因而,追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宏观有序、大体平衡,同时用人才资源的流动与替代机制补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差距成为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

产业集群发展背景下,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对接,一方面需要强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专业、类型的多样性,以提高对外部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并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以提高其进行自我调整的灵活性。为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区域人才市场网络体系,通过汇集和各产业集群人才需求信息以及各类人才短缺、过剩的市场信号及扩大高等学校从社会上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二是要在专业设置和办学管理上给予高校更多的自,允许各个高校按照人才市场需求信号及生源情况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并确定相应的办学规模和收费标准;三是政府要组织社会力量加强对各高校同类专业的评价,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排名情况,推动高校办学、办专业实现优胜劣汰。这样,在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导向和政府宏观管理下,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将逐步趋于宏观有序和大体平衡。

总之,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经济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公共服务结构。这种新的产业形态,对高等教育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方式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新要求,必须结合其发展趋势与特征,构建符合其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结构新布局。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波特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述评[EB/OL].价值中国网,2007-09-13.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企业[2007]2897号)[Z].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11-13.

[3] 魏小鹏.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9.

[4] 庞昊琳,朝克.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高校学科群建设的研究[J].网络财富,2009(5):28-2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对国内的某些区域或一个地区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目标模式、定位、思路和政策措施的统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既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应用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分析,常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主要有: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网络型发展战略模式等。其中,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网络型模式也属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源自于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aul·N·Resen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和拉格纳·纳克斯(Ragna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是最先对部门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做出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要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因为工业化是以快于富裕地区的速度来发展经济不振地区,以提高其收入,从而使区域收入分配均等的惟一方法。但是,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长期为贫困所困,存在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力、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小等缺陷。因此,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个别地区的投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主要是由部门和区域经济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与互补性决定的。罗森斯坦·罗丹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三种不可分割性,即生产函数的不可分割性(资本的集聚性),需求的不可分割性(需求互补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要让经济不振地区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

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基础设施的优先发展和相关经济部门的协调配合,使落后国家或区域迅速实现工业化。根据这个核心理论,森斯坦·罗丹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应将其全部投资的30%—40%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其投资有着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为其他投资行为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他还主张在经济发展之初,应将投资重点放在存在不可分割性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所需的重工业产品。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存在着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的理论,对人均产出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区域的经济为何长期停滞不前做出了解释:“一个造成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因而使某个穷国维持其贫困的多种力量的循环集(a circular constellation of forces),这种循环集的特定例子并不难设想。例如,一个穷人也许没有足够的食物;由于处于饥饿状态,他的身体可能很虚弱;由于体质弱,他的工作能力就低,这意味着他穷,反过来又意味着他将没有足够的食物;如此而已。对于一个作为整体的国家来说,这种状况可以用一个陈腐的命题概括为:‘一个国家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存在两种恶性循环:一种是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就形成了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另一种是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又形成了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这两种恶性循环互相影响,使得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从以上分析来看,要解开贫困恶性循环的死结,就必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即在广大范围内对各工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使各个工业部门协调发展,避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不同工业部门中形成相互支持的投资格局,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弥补需求不足。

均衡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措施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区域内各经济部门和产业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主张地区间、产业间均衡协调发展,通过均衡部署生产力,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该战略模式注重加大对落后地区、不发达产业的投资,以使各地区、产业均衡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战略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区域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欠发达国家或区域要改变落后的经济现状,必须对所有的经济部门、产业和区域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广阔而充分的市场,产生足够的投资引诱,为投资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纳克斯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之所以选择均衡发展战略模式,一方面是由于各部门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可以相互利用便利的生产、销售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内在和外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各部门之间相互产生需要,避免多余生产能力的形成,并加强投资力度,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增长。

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缺陷

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局部开发中,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区域间、部门间、行业间、产业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起到了弱化作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强调均衡的、大规模的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存在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化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对其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均衡发展战略模式过分强调计划性和均衡增长的重要性,在现实中受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约束,使得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很难实施。这种发展战略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不发达地区通常不具备均衡协调发展的条件。一般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地区、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水平,且少量资金投放一般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陆海统筹”

一、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4次转变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长期存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适时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始终体现了“陆海统筹”的思想,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至今,已经历4次大的转变过程:1984-1991年,逐步形成“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和“海上山东”战略:1992-2002年,提出了“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和“两个跨世纪工程”的战略:2003-2007年4月,从“龙头带动,重点突破,促强扶弱,协调发展”到“5大版块”竞相发展战略;2007年8月以来,提出并实施“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从山东周边来看,环渤海经济圈蓬勃发展,苏北地区发展势头强劲,中原城市群加速崛起。从山东省区域发展本身来看,既有一个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竞相发展的问题,更有一个围绕增强全省总体实力,统筹推动、一体化发展的问题。2007年8月,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体两翼”、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2008年7月26日山东省委工作会议上,姜异康同志再次强调,“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该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部署,要求着重抓好重大措施的实施。

二、着重抓好重大措施的实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准确把握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陆海统筹”,实现“陆上山东”与“海上山东”共同发展,促进山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

第一,做优、做强“一体”。“一是大力优化开发一体”紧密层,着力提高工业化水平,高水平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加怏推动胶济铁路两侧产业聚集带建设。二是重点开发“一体”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资源等优势,规划建设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的大项目,培植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泰安、聊城、德州、莱芜4个中心城市,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三是推动紧密层和层良性互动。坚持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跨层流动,推动产业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一体化水平。

第二,率先突破“北翼”。应准确把握“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定位,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搞好科学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划分,统筹安排产业布局和城镇建设,建成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经济社会更加协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城乡~体化发展的新型经济区。要在基础建设上率先突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率先突破、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率先突破、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上率先突破,营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和竞争力。

第三,加快发展“南翼”。一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港口和沿桥铁路建设为重点,优化布局,完善网络,提升能力,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二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三要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四要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

第四,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充分发挥海洋综合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将是山东今后的战略重点。以全球海洋定位的战略思维找准山东的位置,尽快建设黄海西岸海洋产业聚集区。协调发展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港口等海洋服务业。整合海洋水体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区3大系统,形成开发海洋、发展沿海、联动全省的局面。

三、准确把握山东在全国大局中的定位,坚持内外并举、多轮驱动

从山东在全国大局中的定位来看,“陆海统筹”总体上应采取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方针,既要统筹把握,整体部署,使各区域各展优势,错位发展;又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努力形成对内对外开放、省内互动、省际联动、内外结合、全面协调的区域发展新局面。

第一,推动“北翼”黄河三角洲地区对接环渤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优势日益凸现,成为全国开发的重点和热点地区。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经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北翼”黄河三角洲地区对接环渤海经济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构建对接京津冀的区域交通网络;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基地;推动产业对接与协作;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借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积极应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向北辐射扩散的承接机遇和苏豫皖加快发展特别是江苏开发苏北带来的挑战。“南翼”要向南吸引生产要素流入,增进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贸技术互补、产业结构融合,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加快自身发展:依托日照港的沿海龙头和开放门户:依托优势产业,把长三角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变地缘优势为招商优势:依托节点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强化中心城市要素聚集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5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协调;非平衡发展战略模型

一、由我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引发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区域经济大体经历着从平衡发展向非平衡发展进而又加强平衡发展的历程,如表1所示。

区域发展战略的导向往往是对特定阶段主要矛盾的集中解决。十五开始,我国区域之间非协调的情况不断明显,区域差距逐渐加大,集中表现为两大特征。

(一)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与都市圈(或城市群)内部的差距并存

我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使得一部分区域优先发展起来成为增长极(growth pole)。增长极在不断聚集资源的同时,却难以实现对周边落后地区的扩散。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协调性并不是表现为城乡差异、经济与社会差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差异等传统二元经济形态,而是表现为由增长极扩散不足引起的新型二元结构:一方面,1989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东、中、西部间的区域差距成为全国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在总差异中占60%的份额,且主要体现为东、中、西部专业化水平的差异。另一方面以都市圈(或城市群)为单位的组团内差距不断加大。如20世纪90年代至今,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差距一直以圈内主要省市间的差异为主,占区域差异的70%以上。

(二)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的非协调性并存

在非协调因素中空间结构的非协调只是一种表征,其背后更多的则是区域之间功能结构的非协调性。主要包括:(1)重复建设所引致的产业功能同构化;(2)模式复制的惯性所引致的建设功能雷同;(3)行业垄断所引致的市场功能分割;(4)行政体制不顺和高层协调障碍所引致的政府治理功能弱化。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协调现象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历史必然还是有其它更深层次的内在原因呢?这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我国区域非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合理解释。

二、非平衡发展战略的理想路径

无论是增长极点与周边落后区域之间的非协调状况,还是空间结构与功能结构之间的非协调状况,这都是非平衡发展战略在区域经济中的表现。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非协调发展本质上是经济利益非均衡实现的结果,而这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成果可能带来的经济福利紧密相关。从我国经济福利目标的宏观转变来看,资源禀赋非均质的特征和经济赶超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发展之初以追求经济的快速起飞为主,故国家政策倾向于基础条件优越的发达地区,由此带动资金、人才等资源向这些区域聚集,形成增长极;而随着经济发展,国家目标转向公平与平衡,国家政策制定也偏向落后区域。这体现群体福利实现在时间上的先后性和地域上的非均衡性,符合资源分布的非匀质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经济现实。但我们发现这种“以丰补歉”的模式,并未真正按照理想的路径实现。我国东、中、西部梯度发展的构想也一直停留在理论设计上。

要解决非平衡发展的困境需要认真解析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有限的优势资源集中发展发达区域,再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实现整体的提升。按照这一战略思想,拟建立一个反映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型,以期寻找区域非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

假设一:存在区域Leader(L)和区域Follower(F)。发展初期,区域L资本丰富,劳动力稀缺,因此,区域L的偏好为(10单位资金,10单位劳动力)>20单位资金;区域F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因此,区域F的偏好为(10单位资金,10单位劳动力)>20单位劳动力。

假设二:区域L的初始资源禀赋为10单位资本,0单位劳动力,记为(10,0);区域F的初始资源禀赋为10单位劳动力,0单位资本,记为(0,10)。

假设三:社会福利的高低通过财富来判断,然而单一的资本或单一的劳动力并不能创造财富,只有将资本和劳动力以特定比例结合才能创造财富。为简化分析,不妨设:2单位资本和1单位劳动能够产生4单位财富;1单位资本和1单位劳动能够产生3单位财富。

假设四: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聚集阶段,第二阶段为扩散阶段。

假设五:要素定向流动。在发展初期,资本比劳动力具有优先发展能力,因此,劳动力首先向资本聚集,形成聚集阶段。而当需要扩散时,资本向落后地区扩散形成扩散阶段的要素流向。

非平衡发展战略认为,只要存在一种虚拟的补偿机制,使一部分人财富的增加足以补偿另一部分人财富的减少即可认为社会总福利的增加。根据这一标准,选择对等的财富补偿基准,即聚集阶段,区域F的5单位劳动力向区域L聚集;扩散阶段,区域L的5单位资本向区域F扩散。根据上述假设和条件,建立以对称补偿为基础的非平衡发展战略模型。

如图1所示,非平衡战略保证上述聚集阶段和扩散阶段顺利实施,必须依赖于两个关键的环节:

第一,补偿环节,即聚集阶段,落后区域F对发达区域L的补偿与扩散阶段发达区域L对落后区域F的补偿应该对等。图1用方框中区域禀赋的变化过程加以体现。聚集阶段对区域L补偿的5单位资本与扩散阶段对区域F补偿的5单位劳动力对被补偿区域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这种补偿是建立在需求基础之上的稀缺资源利用,属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总福利实现了提高。

第二,转化环节,即区域F对财富的转化,在图中用虚线箭头来表示。如果区域F能够按照既定比例将资本和劳动顺利的转化成财富,那么如图1所示,区域L和区域F都能够实现福利的增加,社会福利也实现了增加。转化环节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转化的过程,还在于转化的比例关系,这是规模报酬递增性的体现。这一特性的存在,使先进区域和落后区域实现了单一要素组合后的财富增值。之所以会有这种增值性是因为技术在其中的作用。先进技术虽然在模型中没有直接体现,但这种转化的比例关系作为加速器促进财富的形成,并最终可能促进落后区域进入良性的循环累积增长趋势中。

三、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

(一)不同时期不同主体对于补偿有不同的价值判定,将导致补偿存在困境

理论上非平衡战略中的补偿机制是虚拟的,即财富增加部分对财富减少部分的对等补偿是作为前提存在,并未论证其现实性。而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现实补偿恰恰难以实现对称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价值判断会随之变化,即使对于相同价值也存在不同的价值评判。如图2所示,虽然在聚集阶段,区域F为区域L提供5单位劳动力,然而,在扩散阶段,不妨设区域L仅愿意为区域F提供1单位资本。这并不是区域L吝啬,而是区域L认为此1单位的资本即等于原来5

单位的劳动力。这种价值判断上的时间差异会导致补偿环节的失效,从而补偿机制就无法实现。根据这种非对称补偿,我们发现最终扩散阶段只能实现18单位的财富,低于聚集阶段的20单位财富,而且资本和劳动力在不同区域都出现了剩余,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这种财富水平低于聚集阶段的总福利,显然是社会福利下降。

(二)落后区域对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不完全转化能力将形成落后区域财富转化的困境

在假设三中为分析简便,并没有区分区域F和区域L的转化能力。然而在现实中,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在资源整合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别。通常发达区域承担着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落后区域对要素与资源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对发达区域扩散成果的承接能力上。目前这种脆弱的承接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的区域趋同与分工弱化并存导致落后区域产业失衡。地区专业化指数和产业聚集指数显示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小而产业集中度大,这种低专业化和高集聚的状况使得不同区域间很难建立以产业链、价值链和经济联系为基础的互助合作关系,由此导致协调性不强。

二是,以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技术差距越来越成为落后区域发挥后发优势的掣肘。在发达区域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技术差距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落后区域的技术获得能力。这主要是由落后区域对知识和技术的模仿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决定的。而这些能力往往又依赖于本地化的技能和结构。落后区域如果能够接受发达区域的技术扩散,则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这种提升又会加速知识扩散和技术交易,只有建立这种正向循环累积关系技术差距才能逐步缩小。

三是,聚集阶段和扩散阶段保持同等的规模报酬递增水平存在较大难度。就转化相同的财富水平而言,落后区域所付出的成本要更高,因此,落后区域要形成与发达区域同等的规模报酬递增水平显然更加困难。发展前期,当落后区域的资源向发达区域聚集时,发达区域只需要形成高于落后区域的增长率即可。此时,这种增长率是与平均增长率相比较而言的。然而当发展后期,需要发达区域补偿落后区域时,则要求落后区域形成高于发达区域的增长率才能实现赶超,这一增长率是与最优的增长率相比较而言的。

四、由非协调发展向协调发展的路径优化

(一)由区域封闭向区域互动转变,建立区域联系机制

区域的对称补偿需要区域之间的利益互补,这就需要加强区域之间的互动机制。互动机制通常分为三种,一是中心交互式;二是邻域渗透式;三是网络交互式。发达区域之间应通过中心交互的方式共同提高,避免产业同构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落后区域与发达区域之间应通过邻域渗透和网络交互方式相互合作,落后区域利用发达区域的平台吸收优良的高技术成果,并加强对发达区域的制度移植,建立人才相互交流、相互培养制度等;落后区域之间根据自身的产业特色和设施基础,加强与其他产业特色一致区域的交流与合作。

(二)由非对称补偿向对称补偿转化,平衡不同区域的内在利益关系

前述分析揭示了区域补偿环节内在矛盾的关键之一在于对福利评价的不同判断所导致的非对称补偿,因此,强化不同区域的内在利益平衡是解决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通常,要弥补对称补偿与非对称补偿之间的差异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外生性转移,即通过财政配置,使发达区域收益向落后区域转移;二是内生性转移,即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发达区域自身将部分资金投入到落后区域。这两种途径对于弥补非对称性十分必要。但在转移之外更重要的是形成弥补非对称的机制,从而可以实现补偿的可持续性。可行的建议包括:(1)建立针对落后区域扶持和补偿的专项基金。建议按照各区域经济规模(GDP)占比,从地方财政中收缴,其中发达区域收缴的部分,专门用于落后区域与发达区域合作项目支持、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人才的培训、师资输送和中小企业创业。落后地区收缴的部分,专门用于科技项目的配套资金和人才培训等。(2)如前分析,单一要素的转移并不能产生总体绩效,因此发达区域单一资金或单一人才的转移并不能解决补偿非对称的问题,因此,应形成要素的组团转移。

(三)由区域同构向区域合理分工体系转变,完善区域间的经济功能

转化环节的第一要义是深化落后区域的产业分工,因此,建立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相互协调的城市产业结构尤为重要。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包括:(1)强调产业间的分工和产业内的分工,建立以一体化的产业链为基础的功能专业化分工,提高落后区域在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落后区域从为发达区域配套的角色出发,明确自身在城市分工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发达区域注重将经营管理、规划、市场营销的功能与周边落后区域的先进制造生产、零部件配套、仓储采购的功能互补,从而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3)促进区域性行业协会组织的发展;鼓励产业协作信息中心、技术指导和管理咨询中心等社会中介结构的发展。(4)建立定期的区域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并且确立与会方共同遵守的会议规程,形成规范的对话、协商、决策和仲裁制度,着重探讨各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的对接;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产业布局与合作中的重大问题,沟通相关发展信息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6

1.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侯仁勇

出版日期:2012-4-1

【内容简介】本书综合运用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创新经济学及战略管理理论,揭示区域创新发展的生命周期、生物群落、基因突变三个生命科学原理和区域创新过程中的熵变原理,并基于生命周期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演进模式,基于生物群落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布局模式,基于基因突变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路径模式,基于熵变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体制机制模式。本书还总结出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分析的基本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给出区域创新战略的主导产业选择、关键技术选择、空间布局和政策选择;根据中部区域内部实力状况及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横向比较结果,给出中部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2.从聚集到扩散:新时期北京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强

出版日期:2012-4-1

【内容简介】本书以北京这个典型的国内先行工业化的大城市地区为主要对象,在全面深入的实地调研基础上,探究了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新时期北京城乡区域发展格局。全书分为新时期北京都市产业发展研究、新时期北京空间格局与聚落研究、新时期北京城乡发展机制创新研究3篇。

3.城市职能、定位理论与区域城镇化战略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复明

出版日期:2012-2-1

4.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于淑艳

出版日期:2012-3-1

5.2010:区域法制研究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贾登勋

出版日期:2011-4-1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区域环境资源法制、区域经济法制、区域民族法制、区域法制比较等。

6.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区位效应分析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邓炜

出版日期:2012-1-1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区位分布及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7.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广西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包括“简要报告”和“研究报告”两大部分。“简要报告”对“建设广西北部湾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研究”课题成果作了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概述;“研究报告”包括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理论与经验等六部分内容。

8.区域协调发展: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严汉平等

出版日期:2011-12-1

【内容简介】本书对我国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

9.资本流动与区域差距动态演变机理研究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彭文斌

出版日期:2011-5-1

10.论创新区域经济大发展模式之实操战略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张令玉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具有实操性质的新模式——以创建食品安全生产体系为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化农业新模式、创建低碳农业为目的的新的系统模式。

11.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应评价——基于区域差距的分析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吉新峰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引入二次差分的政策评价方法,以区域政策为切入点,从区域经济差距的视角对中国基于四大板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效应进行了系统评价。

12.创新、集群与发展——基于区域的一个视角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王伟光

出版日期:2011-12-1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近期主持和参加的一系列研究项目成果的总结,作者从东北老基地“再工业化”出发,系统研究了该区域在经济方面的创新、集群与发展问题。

13.地缘政治视野下的西南周边安全与区域合作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卢光盛

出版日期:2012-2-1

【内容简介】中国的西南周边主要面临的是东南亚和南亚两个区域,总体上它们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也是国际政治热点交集、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带之一。对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的中国西南周边安全和区域合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4.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文魁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发展趋势为主线,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共23篇研究报告组成。

15.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1)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本社

出版日期:2012-1-1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中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大型统计资料书,系统收集了2010年全国以及10个经济区域、31个省级行政单位、330多个地级行政单位和20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的主要社会经济统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