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优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管理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管理优势

旅游管理优势范文1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处于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的地位。在很多学科的学习上,往往也都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在当前的旅游管理教学中,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身影仍然时常课件,旅游管理课堂基本上也是“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以课堂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主导下的旅游管理教学,不仅与时展脱轨,更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相悖。而体验教学则恰恰相反,其教学操作的核心是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以促使其知识、能力、价值观等的培养和统一。由此可见,在旅游管理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意义重大。

2.旅游管理学生开展“体验式教学”实习的策略

体验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旅游管理课程教学效率至关重要。那么,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活动中,该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作者认为可以从“模拟导游”、“案例教学”以及“优化设计”这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2.1开展模拟导游活动,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导游身份应该不会陌生,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将从事导游工作。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模拟导游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体验方式。这里所说的模拟导游,主要指的是模拟即景导游。众所周知,即景导游需要具备多种能力,既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又需要能够创造丰富的旅游情境,给予游客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在那些历史文化浓厚的景点担任解说时,旅游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其是激发游客情感体验,引发游客情感共鸣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对“幽州台”这一景点的解说时,如果导游没有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不懂得这个看似简单的台子就是古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游客就无法理解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在写此诗时那忧伤、悲愁的心绪,也无法真正欣赏这个景点的人文内涵。这就是情境渲染的力量。是否能够有效地渲染出情境,加强游客的情感体验,是衡量一位导游能力高下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旅游管理体验课堂上,开展模拟导游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边游览边解说过程中,掌握相关旅游知识,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活动中,可以结合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模拟导游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实现。通常,在模拟导游实习活动中,需要结合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比如通过多媒体,以幻灯片为背景,将景点相关的图片用幻灯片播放,使学生如临其境,并就着图片,以导游的身份进行讲解,然后现场的教师和学生对此加以评价,通过此来不断强化其知识和能力的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使体验式教学恰到好处。

2.2结合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提升学生思维体验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简单地说,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和知识基础的前提下,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和内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精心策划和指导,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此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上的优势不断地被实践证明,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旅游管理体验式教学课堂上,结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用现实案例,构建起实际体验情境,并将学生进一步引入案例情境中,去整理、分析、理解案例,以此来提升学生思维体验,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体验中,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得以不断深化。

3.总结

旅游管理优势范文2

(一)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指的是某个独特产品或服务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下为完成目标而做出的一次性努力。通过一套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指导、利用各项资源是项目管理的特点,从而达到资源在时间、质量、复杂和唯一以及费用上合理的分配,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制定一系列的方法、辅助手段、原则和技巧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项目管理能有效的对进度和资源进行调整,以确保项目的时效性,项目管理具有在特定的范围内控制项目的作用,为整个项目的运作提供人力资源和管理方法,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项目工作者的积极性,项目管理同时也是一种风险管理,有效的降低项目中不稳定的因素带来的风险。

(二)旅游建设项目管理与模式创建

旅游的项目管理理论正如同其他行业,都拥有三个各具特色的项目管理,分别是基层管理、中层管理和高层管理。其中基层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对各个项目任务进行实施,同时也要分配和计划工作;中层管理的作用是为了针对一些项目内部的管理问题,是为了监督项目的成本、进度和质量,连带处理项目中的事物所产生的矛盾;然而较为重要的高层管理主要是处理与外界的关系,首要是和正在开发中的旅游项目所在地的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的行政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是项目建设的最高策划层。现今,各地的旅游项目当中出现了愈来愈多的外资企业或是民营企业对项目的建设投入资金的,应当按照外资或民营企业在项目建设当中所起到的用途和构成,创建出良好的旅游管理模式。

二、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旅游管理模式创建

(一)加强对项目的评估工作

项目评估工作是旅游项目建设的重点环节,在项目的准备阶段要进行具体的预测,对项目的可行性展开评估,旅游管理部门要对项目采取严密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将数据文件提交给专家组或有关行政部门进行审议,这有利于旅游项目可以达到预期的执行效果,充分发挥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的优势,开发当地旅游资源,从而促进旅游行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旅游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估,就是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进行管理,旅游项目管理的进度是指活动执行的排序、计划、时间的安排;成本管理是针对项目执行中的费用,包括预算成本和控制成本。质量管理体现在对项目质量的要求,如按照IS09000进行质量评价和提高。在项目完成后进行评估,是对项目执行的质量实行总的考核,评定项目实际成果与目标效果的差异度。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前,要设想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是否造成影响,有利于项目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有序进行。

(二)完善项目管理理论体制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旅游项目都是在政府部门对外界招商引资所进行开发管理的,而投资主体在开发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实际利益,从而导致景区项目的建设混乱,破坏性的开发和浪费旅游资源。在管理项目理论上,要宏观考虑旅游项目的建设,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旅游项目开发的监督力度,突出旅游项目主管部门的领导作用,保证旅游景点的可持续开发。在许多城市与县城中,都出现旅游局局长身兼其它管理部门领导的情况,他们都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类型而兼任相关部门的领导职位。虽然能够很好的解决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也在职权管理上存在纰漏。因此,可以更改以往的旅游管理模式,设立旅游行业的审制体系,从政府部门和旅游局中抽取一部分人员组成旅游业务的主管部门,并突出其决定性的重要地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针对旅游项目方案进行评议和研究,保证旅游景点方案的可行性,提高景点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合信息化手段实施项目管理

特别是针对一些大或是特大的旅游项目建设,当建设项目进行到实施阶段时,需要尽量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设项目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大可引进建设行业中工程项目的先进管理系统,其中的核心手段是对整个项目开发所存在的三项目标实施更加优化的管理,同时也对项目建设的实施过程进行费用、质量和进度这三者的统一管理,从而建立起具有个性化需求的项目管理综合体系。通过设立一个以表格、图形、数据为基础项目数据库,对实施项数据和信息进行全面的动态管理,比如对建设成本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实现建设费用的动态管理。创建灵活的,依照实施项目的发展规律,从而进行协调的、系统化的层次分解,作为对组织中项目实施过程的一个较为清晰的工作目标。同时还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和图文处理手段等工具,进而实现项目管理理论过程中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系统化。

三、结语

旅游管理优势范文3

关键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营销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居民普遍开始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度假、休闲等旅游需求急剧增加,国内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旅游业同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扶持,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生机和活力的强劲产业。在全球经济网络一体化的趋势下,旅游业同样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型产业。但是中国旅游产品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旅游者类型日趋多样化,旅游需求不断扬升,传统旅游地已难以满足新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旅游休闲、旅游度假等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需求。那么加大网络营销力度,极力吸引游客,形成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面临这种现象,研究旅游市场营销营销创新与管理十分必要。

一、网络营销创新的特征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应用互联网的热潮,各行各业都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来变革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网络营销正是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出现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的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它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利用因特网的技术和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是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经营过程。网络营销的实质是利用互联网对产品的销前、销中、售后各环节进行跟踪服务,它自始至终贯穿在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营销风貌,它如同一种“万能胶”把企业、组织及个人跨时空地联结在一起。在这样一种新的营销环境下,网络营销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1.全球化

网络营销给旅游企业与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同时也将旅游企业与市场推向一个更广阔、更具选择性的全球市场。互联网信息量大,时效长,且信息交换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全天24小时提供全球性营销服务。

2.互动性

网络营销使得旅游企业与市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等信息手段,与消费者作双向互动沟通,实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意愿,建设一条与消费者沟通的有效渠道。同时信息的快速传播与获取,使得旅游企业与市场可以迅速掌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3.经济性

互联网提供了很多免费性的服务,它的媒体功能,可使旅游企业与市场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节省了实际传统宣传的资金,降低了成本。同时网络营销为中小或者不知名的旅游地提供了发展契机。任何旅游发源地,不论名气的大小,都可以不再受当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只需花极小的成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向世界各地的游客进行展示。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颖的营销方式,适应了信息化时代的需要。2l世纪中国旅游业的营销将围绕网络营销这一焦点展开,旅游业不能再依赖传统经济中固有的营销模式,而必须转变营销理念,

二、我国旅游市场网络营销策略的创新建议

1.开展网络营销要针对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网络实时互动的特性使消费者全程参与到营销管理成为可能,消费者可以随时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产品。网络营销面对的是买方市场,营销主动权在消费者手中,我国旅游业必须贯彻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现代营销思想,及时了解每位客户个性化的4C需求,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顾客的费用,顾客购买的方便性,顾客与企业的沟通。并以此为前提做出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4P策略。网络营销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更大程度上尊重和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动机。

2.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

网络营销比传统营销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但我国旅游互联网网络基础比较薄弱,互联网并没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全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上网的条件,即使是网民也没有达到只接受互联网信息而忽略传统媒体信息的地步。因此,实施网络营销要与传统营销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好效果。旅游业应充分利用网络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最需要的时候,以最适当的投入,构造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上网计划和模式,同时要不断增强技术实力,完善网站,实现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与发展。国外电信业依靠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商务活动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旅游市场应该借鉴外来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内部条件,不断发掘旅游网络传播的潜力。传统企业向互联网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电信业如果不及时参与互联网的建设,必然会输掉未来的商机。而在潜心做信息基础建设的同时,又不能忽略传统营销渠道的优势。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两手都要抓,只有在这个原则下,才会形成高效有序,富有活力的商业运作机制,电信业的管理才会走向成熟。

3.开展网络营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合理的价格决定产品是否会给企业带来利润,是否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针对旅游行业的特点,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新开发的旅游地价格较低定位,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降低成本,谋求稳定的利润;

(2)分时段定价。将旅游市场按不同时段形成相对应不同级别的价格区,便于游客按值选择比较;

(3)设置价格讨论区,与游客协商定价。根据游客自身的旅游愿望制定初步的旅游方案,并参照游客的期望价格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方案。

4.加强管理监督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政策上要求政府各部门之间互相支持和协调,与开发商合作,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合力;法制上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旅游法规,规范旅游环境,实行经济运作法制化,以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服务上加强全民主人翁意识的教育,树立游客即是上帝的观念,积极创建更多优秀旅游城市,净化旅游服务环境。如果监督不力,政府政策失灵,就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很多开发商认为,投资旅游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再来考虑社会效益。在这种理念指导之下,一旦某旅游开发商好不容易拿到某旅游地旅游项目的开发权,就势必竭尽全力去开发,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或造成在短期内旅游地的压力过大,人为的导致资源的过早老化、破损、衰竭,导致旅游地的环境污染。鉴于以上问题的出现,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游开发商、旅游地经销商的管理监督工作,防止其利用旅游地进行寻租。政府一方面要加强旅游地的规划,另一方面,规范旅游开发商、旅游地经销商的经营行为,严格杜绝以牺牲环境资源及其他社会利益为代价的旅游实施行为

,树立起保护资源比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理念。

总之,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又是一个经济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与此同时,营销管理是新兴起的管理学门类的一个学科分支。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的旅游市场融人世界旅游市场竞争当中,这就要求我们更要积极研究旅游市场营销管理,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旅游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旅游营销,同时要加强营销管理,促使中国的旅游市场渴望尽快走向成熟,为我国实现2020年旅游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飞:中国自助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J].北方经贸,2006,(5):103-104

[2]黄向:徒步旅游国内外发展特点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2005,(14):72-79

[3]马晓京:民族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J].人文地理,2003,6:56-59

[4]吴殿廷:西部旅游开发战略模式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3,1:9-13

[5]李景宜:“黄金周”山地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研究[J].山地学报,2002,(5):531-534

旅游管理优势范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旅游管理;实践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268-02

一、案例教学法的起源

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老师的精心规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通过相关学科具体情况的客观描述,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并从中受益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教学过程,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很大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实施,是一种探索旅游管理的活动,在各种形式的旅游实践中寻找规律,掌握其方法和技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案例教学法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Business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了一种不一样的案例教学,这些情况都是来自于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种方式实施以后,效果非常明显。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种案例教学法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特别是1986年的美国卡内基小组(CarnegieTaskForce)提出了《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特别推荐案例教学的价值,并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然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讨案例教学法,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了。

二、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一)激励学员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

传统的教学仅仅只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但在实践中其内容可能不实用,而且很无聊枯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但是案例教学没有人去告诉你怎么做,反而是需要自己去理解和创造,每个参与者都必须表达自己对别人方案的看法。

(二)指引学员更加注重能力

管理者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员一味地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其所在的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三)应重视双向沟通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仅仅是在课桌前听。只有到最后考试的时候才知道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中,学生得到案例材料后,要先消化,然后去查阅那些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就能够加深其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在捕捉到这些理论知识后,他会认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应该算是一个升华的能力。并且随时要求教师给予指导,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深化思维,在不同参与者不同理解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因此双向教学形式对教师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三、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是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理论,它主要培养具有旅游管理培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旅游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并且能在旅游经营活动中使用外语,掌握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与方法的高级专业人才。任何专业都依靠他们的学科而在学校存在。学校的发展将影响一个专业的发展。文科院校更加注重建模分析和情感描述,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思维能力更加规范和有条理;综合性大学则在两方面更平均一些。学术背景对专业发展的竞争影响较大,中国的旅游管理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适合旅游规划和总体设计,这部分比例最大,约占40%以上;第二是管理学科,突出宏观管理理念,具有很高的管理能力;第三是历史学科,有较好的旅游文化优势,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运用

(一)选择案

例应该做到“精、实、新、深”四点:案例要“精”,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加上同一原理一定有很多相同的案例,所以案例的选择不可能全都考虑到。因此应该选择典型、有针对性的案例,即是选择那些与实际操作相关的案例,以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这样的话就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案例要“实”,是指选用真实发生过的案例,只有真实发生的案例才清楚明白,让学生觉得事件发生在他身边,从而激发其学习和讨论的兴趣。如果是主观猜想的事件,学生就不会在意,因而也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案例要“新”,就是指案例的选择要跟上时展。旅游者的需求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旅游业也在不断创新,更新产品,增强服务。那些情节老套的案例对学生的学习工作不会有现实作用,应该摒弃,反而是应该选择在深化旅游业发展时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然后提炼和升华,这样案例教学才能充满生机活力。案例要“深”,院校中学生大多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因此案例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深度。如果选择的案例只是表现在表象上的内容,学生就可以运用教材的基本原理得出结论,就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思考和讨论,这样的案例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和作用

首先,活学活用运用在了课堂教学中。在《管理学原理》的上课过程中,实践具有的无限性和学生个体与社会交往关系的有限性是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那就是案例教学法尝试去做的。其次,课堂运用案例教学法,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会逐渐深化并加深理解能力。再次,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案例教学法在课堂的教学和实施,可以有效改变单纯课本理论灌输的窘迫现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与学相辅相成。学生在审理案件和讨论中发挥主要作用,而教师发挥“规划”和“监督”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互相配合,相辅相成。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实施案例法教学,要按照特定的认识顺序,应遵循如下步骤。第一,学生自行准备。通常在正式开始前集中一到两周的时间,要把案例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材料,指定收集必要的信息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初步形成对案例原因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教师也可以在此阶段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去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工作。注意这一步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阶段,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会影响整个培训过程的效果。第二,小组讨论准备。根据培训学员的年龄、学历、工作因素、工作经历等。将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由三到六人组成。小组成员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样在准备和讨论时,更多的学员理解情况就会有更多不同的看法,因此对案例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各研究小组讨论地点应分开。各个小组应该以自己有效的方式来组织自己的活动,教师不应该进行干涉。第三,小组集中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对案例的分析以及处理建议。一般来说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内,发言人发表完说明后,要完整解释其他团队成员的询问和疑问,然后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的过程是学员发挥主动性的过程,教师则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身份。这时的发言和讨论是为了扩展和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的。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意见最为集中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就可以把学员的注意力引导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上来。第四,总结阶段。完成小组和小组的讨论后,教师应拿出一段时间来让学员自主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的总结可以成为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员书面整理归纳出总结,这样学员就可以体会到更深的层次,从而对案例反映出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5]。

(四)要更灵活地运用案例教学法

无疑案例教学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当今社会人才的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用,因为案例教学法只适用于技能、实用性强的课程,而不是所有的旅游专业课程。所以,传统教学方法不应被教师摒弃,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所教课程的特点来采用不同的教课方法。另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案例教学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然而许多院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和课程学时安排都难以满足案例教学,所以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和理论知识的教授都要在时间上很好地处理,这样才能确保案例教学有一个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案例教学应与理论讲课相结合,因为案例教学法不是万能的,它不能淡化理论教学法。如果不结合课堂教学和其他教学,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案例教学必须以理论为基础,只有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充分对案例展开讨论。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应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效果就更好了。其次,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师的教学责任,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工作态度和教学责任心的要求都很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具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熟练地管理和使用案例教学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要求教师不断地积累实践与探索,不是通过一个或两个简单的培训或观察别人可以运用自如了。教师要掌握火候,进行组织教学,起到引导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地配合教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6]。总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要想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法因其手段新颖,内容丰富的特点更加符合旅游专业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案例分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学习相关专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必定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质量,从而推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巍.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5(1).

[3]果洪迟.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好形式——谈案例教学法的体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

[4]史克文.浅谈案例教学法[J].国际商务研究,1984(1).

[5]王轩.以案例为基础的汉语教学法初论[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

旅游管理优势范文5

关键词:新形势;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具有美化环境、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作用,其投入少回报多,而且能够显著优化产业结构,各地政府比较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增加了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比较好的前景。然而,在新形势下我国的旅游人才市场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供需矛盾,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践等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其就业。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我国旅游管理教学的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旅游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旅游管理教学在教学观念方面的滞后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旅游管理教育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很多院校开始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然而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关注的重点是旅游管理专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大多数的开设院校教学观念比较滞后,不能适应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培养复合型的专业性应用人才,然而很多开设院校仅仅是模仿或者照搬本科院校教学宗旨和目标,导致所有的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都集中在同一层次上培养同类型人才,没有针对旅游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细分,例如:服务操作型旅游管理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以及科研理论人才。教学理念的落后使得毕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很难满足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开设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也对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旅游管理教学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弊端

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起步比较晚,旅游管理教育方面的专业老师比较缺乏,很多老师是跨专业来教学的,旅游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比较少,这就使得老师在教学授课的过程中仅仅是照本宣科、灌输知识,而且过多强调老师的权威性,这种“一言堂”上课形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被动听课的局面,学生的理解仅限于课本的知识,缺乏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在旅游管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相配套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扩展;我国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考核机制局限在闭卷考试为主,使得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考试,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旅游管理教学手段落后,教材不能跟上时代步伐,更新过慢,教材落后旅游的发展,导致学生所学到的东西也不能用于实际,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

二、我国旅游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在新形势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性和应用性的实用人才,然而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院校在旅游管理教学方面存在的教学观念的滞后性和教学方法的弊端,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供过于求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与旅游业需求矛盾问题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等。随着旅游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国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旅游管理教学改革的思路

1、旅游管理教学改革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合理定位教育目标

我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各个开设院校要根据旅游管理教育的层次侧重点,根据院校的自身优势开设具有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对于专科层次的院校要注重培养基层旅游管理人才和高级应用技术型的人才;对于本科层次而言就要培养中高层的旅游管理人才,注重培养的综合型;研究生层次要注重培养面向科研、教学和企业决策层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要紧随市场需求的变化,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目标相适应。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合理定位教育目标有着举足轻重作用,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2、旅游管理教学改革要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旅游管理教育具有的前瞻性与适应性、职业性与实践性以及体现的厚基础、宽口径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传统的旅游管理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弊端。因此旅游管理教学的改革要有针对性的采用灵活多样的而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可以采用具有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旅游管理案例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管理类课程的教学,通过分析讨论典型案例,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由学生组成小组对于学习的内容或者案例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经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形成对知识资源的整合,进而能够有学生自己的知识空间;可以通过构造旅游情景来提高学生对旅游管理知识的建构,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张胜男.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法改革之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 朱宇钒.改进我国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8月.

[3] 白凯,吴成基.基于迁移理论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旅游管理优势范文6

大连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southern crossuniversity)于2003年开始合作开办旅游管理专业“2+2”合作办学模式,现已有大批学生顺利毕业,获得了大连大学和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的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并有部分学生在澳大利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本文以此为例,详细探讨旅游管理专业“2+2”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做法和成效,以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合作背景

大连大学是一所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拥有哲、法、经济、教育、文、史、理、工、医、管理10大学科门类的大连市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大连大学现有24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点,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5 000人。

南十字星大学是澳大利亚公立大学之一,具有颁发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资质。该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紧密联系,紧贴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在学科设置的灵活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等方面已成为全澳大利亚的佼佼者,是澳大利亚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

二、专业合作思路

旅游管理专业在大连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都是成熟专业,有着良好的专业办学经验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是该校很突出的一个专业,隶属于该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该学院在澳大利亚利斯莫尔、考夫斯港、黄金海岸、悉尼分别有四个校区,同澳大利亚多家旅游组织和集团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连续多年获澳大利亚旅游行业教育优异奖。

为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经有关部门批准,大连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共同开办旅游管理专业合作办学项目。该合作办学项目采用“‘2+2’”办学模式,进入该项目的学生前两年在大连大学学习,后两年到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学习,双方互相承认学分。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成绩合格可分别获得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旅游管理专业是当今的急需专业,也是合作双方的成熟专业。旅游管理专业“2+2”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高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地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技能,适应国内及国际市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具有现代化英语办公能力、适应现代化管理的综合型、应用型的国际人才。

三、教学模式探讨

我国的旅游业本身起步较晚,相应的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也比较晚,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我国现有各大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中,人才培养目标普遍比较笼统,专业综合性较强,培养方案中体现出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重培养。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占用大量学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覆盖范围广,针对性不强。

澳大利亚的旅游高等教育是由职业教育发展而来。最初的旅游专业课程出现在职业技术学院,后来随着澳大利亚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专业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澳大利亚高校的旅游专业划分较细,人才培养目标非常具体,不同的专业方向按照专业教学和能力要求开设不同的课程,注重旅游操作能力,实践性强。针对细分的专业方向,各大高校的旅游专业课程设置门类划分很细,突出专业方向性培养。

综合我国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现状,结合澳大利亚旅游专业高等教育的优势,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2”模式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外国语言基础教育和旅游专业课程的国际导向。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所示。

1 中方要求开设的课程

主要指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所学的各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英语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政治理论类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和高级专业课程。基于“2+2”的培养模式,在英语类课程设置方面,不同于国内四年制的旅游管理专业,而是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增加英语学时,开设了英语听、说、读、写以及雅思专项培训等大量英语课程,为学生后两年出国学习奠定基础。

2 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的对接课程

主要指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要求在中国境内为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及部分高级专业课程。这类课程由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指定英文原版教材,提供课程的详细大纲和样本试卷,在大连大学采用双语授课,试卷采用英文出题和作答。按照大连大学与南十字星大学的合作办学协议,旅游管理专业有6门该类对接课程。此类课程集中体现了合作办学的专业特色,引进和吸收了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

3 旅游管理专业“2+2”的具体课程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2+2”的专业特色是系统学习发达国家旅游管理理论和实务,使学生掌握西方旅游管理前沿理论和实践,能够从事跨文化环境下的国际商务和旅游与饭店管理工作。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结合“2+2”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2”模式每学期开设的具体课程如图1所示,图中8个模块分别表示第1学期~第8学期的课程设置,其中第1学期一第4学期的课程在大连大学完成,第5学期~第8学期的课程在南十字星大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