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公共管理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公共管理模式

新公共管理模式范文1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近年来,具体的公共管理措施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占比呈现增长趋势,导致公共管理的环境因素和时空背景产生一定改变。党和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级政府部门作为公共管理特别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对大数据资源的管理、使用和调度具有明显优势,可由此推进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和管理模式创新。与此同时,大数据具有一定的繁杂性、不确定性、技术性等特点,为公共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各级各类公共管理主体需要强化大数据意识,建立有序的协作关系,通过科学严密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大数据时代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1大数据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内涵及意义

1.1内涵

对于大数据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界定和共识,从其内涵特征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应用的数据量庞大。大数据分析是数据分析的一种,但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数据分析,是基于大数据下的海量信息分析,最明显的特征为衡量数据的单位从TB提升至PB并快速迈向ZB的量级,数据分析总量呈现出指数型增长,整个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数据信息体量比较大,无法估量。②储存和提取渠道及应用方式多样,主要表现为大数据应用的复杂性。大数据时代海量的网页、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的数据在分析应用上比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数据信息要复杂得多。③数据处理速度快。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产生快速是大数据本身的属性。其中,对信息数据处理的快速性体现在数据储存、导入、分析等技术上,目的在于及时通过大数据进行实际问题分析,以保证相应预测、决策的实效性。

1.2意义

往往大数据的价值都隐藏在海量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中,需要通过专业的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提取和分析,从而利用可视化技术呈现其价值。大数据在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最大的价值之一是预测价值,主要是集合各个行业和领域中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模式匹配数据处理技术,进而明确数据中潜藏的趋势及模式。通过预测分析可以推断和预测特定人群甚至个人的行为。例如:在公共管理中需要切实解决和平衡教育资源分配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教育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择校热”就是较为直观的体现,相应的考生及家长会通过表面信息如学校占地、学校基础设施以及升学率等作为择校的依据,并没有从实质上分析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内涵、教学质量等。这样的考量显然不能客观反映出学校的教书育人水平,并不可取。而对于学生及家长盲目择校的行为给社会公共管理在平衡教育资源的工作上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形成一些学校招生超限而一些学校名额未满的局面,使当地教育的发展失衡。因此,大数据下的公共管理可以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对择校行为进行预测,利用更科学精确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加以有效管控,实现更优的教育资源分配,继而促进公共管理中教育事业的平衡发展。

2公共管理模式创新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

2.1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影响了大数据的应用

在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无疑是发展与应用的核心要素。而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囊括一身的大数据应用更是对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极大需求。从大数据应用的3个环节即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来看,涉及数据的全面采集、精确筛选、科学转换和有效整合,只有具备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从中发掘信息和规律。同时这也是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必须重点研究和考量的要素,因此大数据技术人才在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就我国当前的情况而言,大部分的公共管理工作者均为政府管理人员,均没有过硬的大数据技术背景。他们的职业素养更多偏向于管理领域,对大数据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并不擅长。同时,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公共管理部门并没有根据大数据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特点引进或者培养相应的大数据技术人才。所以,造成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专业技术人才上形成一定的空缺,影响了具体的大数据应用。

2.2各部门间“各自为战”的局面对数据信息整合形成一定阻碍

大数据时代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即是有效利用庞大的数据信息来提高相应的管理效率、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且达到高度精准化的服务与管理。而数据本身如果不能有效应用则会失去实际意义。目前,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国的公共管理模式创新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有效整合信息。由于“信息孤岛”现象存在,对大数据整合并有效利用公共管理形成阻碍。一方面,源于各部门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关系不够紧密,几乎形成一定程度上“各自为战”的局面,使各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信息兼容不畅,从而加剧了公共管理实践中的“信息孤岛”效应。另一方面,传统电子政务系统通常是根据业务流程管理和服务系统建立的,导致电子政务信息很难实现信息资源相互沟通和分享,继而对各部门间的信息整合形成较大的阻碍。

2.3大数据意识薄弱

由于大数据技术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以至于相应的公共管理工作人员及国民在大数据意识上均较为薄弱。从整体上看,公共管理部门人员大多不具备大数据意识,导致他们在各自的决策和管理时仍然依赖传统的惯性思维和过往经验,让具体的决策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很难保证相应的决策精确性。如果利用好大数据技术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科学先进的数据进行分析,则可以提高决策管理的效率、精准度和客观性。实际上,我国政府的数据收集手段并不欠缺,但公共管理者和政府官员并不具备通过数据协助决策管理素养培养的能力,大数据意识亟待提高。

2.4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呈井喷式增长。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大量出现,且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极速性和难控性,让大数据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涉及的保密数据、隐私数据等越来越多,相应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国防军事机密以及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面临着剧烈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公共管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业、各领域,再加上政府部门在数据信息资源上具有比较强势的调度和使用权,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公众在此背景下并无实质的隐私。因此,相应的数据占有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在大数据纷繁的背景下有可能成为最大的信息隐私泄露者。在实际的公共管理中,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面临的威胁,妥善解决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

3公共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对策

3.1加强公共管理中大数据技术队伍的建设

根据大数据特点及其对公共管理的影响,相应的公共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将由具体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和科学管理来综合决定。因此,建立和培养一支具备大数据专业技术的人才队伍,是公共管理模式创新的基本要求,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着手建设。①内部建设的角度。仔细分析公共管理中大数据技术工作所需的知识理论体系,并科学规划如管理学、信息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培养,继而有力加大队伍内部建设力度。②外部引入的角度。利用引入、整合等多手段、多途径来有效扩大公共管理中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队伍规模,从而逐步壮大具备大数据分析素养的公共管理人才队伍。③学习和深造的角度。大数据下公共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当建立具体的“再学习”制度,通过外出交流学习以及组织培训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制度。3.2加强数据信息共享建设对于信息共享局面的建设,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一,在公共管理部门与公民共享数据信息的层面。以往人们对公共管理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所掌握的数据信息处于一种模糊甚至不知情的状态,而相应部门所占有的数据信息资源某种意义上属于公共资源,对公民了解与自身生活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公共管理部门与公民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中应该提供丰富的原始数据信息,除去涉及国家安全及个人隐私的信息,相关部门都应积极公开,从而实现大数据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效共享。其二,针对公共管理部门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间有效的数据信息共享能够促进大数据资源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打破“数据碎片”“各自为战”和“信息孤岛”局面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真正发挥出大数据在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的作用。在这样的数据信息共享格局下,社会对公共管理的监督能得到相应提升,同时公共管理工作的效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3.3加强大数据思维意识建设

在传统的公共管理工作中,政府部门通常注重收集信息,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部门应在收集原始信息的同时,注重加强自身大数据思维意识建设。学会在决策和管理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利用大数据优势提高工作质效的能力。大数据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交往网络化和信息资源数字化两个方面,相关的公共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积极适应和有效融入,并利用大数据意识切实促进社会公共管理建设。这也是适应大数据时代全球信息化发展态势的必要条件,同时更是贯彻实行以人为本服务宗旨、提升管理质量、健全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传统的管理思维存在一定的保守、主观、片面、不确定等因素,已经不适用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型公共管理模式,应从思想意识上改进和变革。

3.4建立健全与大数据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安全问题是贯穿大数据应用发展始终的核心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首先要解决好信息安全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应的管理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需要切实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力度。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公共管理中的大数据应用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据有效统计,我国80%左右的网络用户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所以,通过建立和完善保护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变得十分紧迫。另外,也需要及时出台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存储、信息加工和产权归属等各层面的法律,尽可能建立适用于我国数据应用的法律体系。具体如相关部门在收集原始数据时,有义务先行告知用户相关信息应用情况,让用户能够切实保障自己的知情权;而在实际应用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整合及应用,严禁侵犯隐私甚至以此谋取私利的行为,从而让公共管理中的数据应用在信息安全上得到相应保障。

4结语

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数据井喷式增长的大数据时代,相应的公共管理模式需要从专业人才建设、大数据意识、法律法规建设和数据共享等层面进行改进和创新,进而通过大数据分析促进决策管理客观、准确、全面、高效、智慧,从根本上实现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小红,费保升,方海,等.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的挑战及创新模式探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2]刘奥.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创新[J].人力资源管理,2018(1).

[3]张玉龙.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中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新公共管理模式范文2

“新公共管理”最早是由胡德于1991年提出的,将英国及其他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纷纷掀起的政府改革运动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其被看作是一种以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以准独立的行政单位为主的分权结构,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技术、工具,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竞争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管理新途径。新公共管理是以管理、业绩评估和效率为标准,在公共部门中广泛采用私营部门的管路方法,病引入竞争机制,把公民当做顾客,以顾客为主要引导,同时加强调整政府职能,优化和有效利用管理人员的自利、机会和风险的意识,使他们拥有合理充分的权利,适应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创造良好的管理绩效并强调对资源利用的节约性的理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1)政府转变职能,强调政府职能调整和优化,更加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的结果。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公共机构形象;(2)强调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主要包括: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3)注重公共行政传统规范与科学的管理方法的融合;(4)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行政管理改革是在完善的法律和规章的基础上进行的,强调法制建设和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新模式下的公共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对市场分析,采用市场经济下私营管理模式,以及市场经济下的私营单位企业成功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

2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来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体制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改革主要是公共行政的传统准则,缺少当前西方各国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准则。世界各国在公共行政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共同的,这一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如此,因此,了解和吸取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我国的行政改革中存在许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行政机构膨胀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严重,各级财政中出现财政赤字,精兵简政是必须执行的。其次,法律保障意识低下,政府机构改革不够法制化和规范化。行政管理改革受到的严重影响,导致行政管理改革无法正常运作,并且不能真正认识到中国行政权利问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着社会主义建设,然而基于我国的背景和国情以及我国行政管理中出现的弊端,要正视新公共管路理论,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路,进行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规范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逐步建立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3新公共管理模式下行政管理的改革思路

我国要立足自身国情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丰富的原则,进行反思性的借鉴。思考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特殊维度,主要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有限政府”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职能调整和优化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有借鉴作用。我国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行政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政府对社会和公民进行无所不及的控制,政府垄断了社会的一切资源,公民和社会组织都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不到位”就逐步显现出来。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关系,界定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同志曾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也就是说政府应为“有限政府”。为此,行政管理改革必须在现有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政府应把自己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交出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摆正管理位置,实现正确定位,矫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现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在政府管理改革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管理新职能,通过有效的管理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补足政府职能的或缺部分,解决政府职能的“不到位”现象,使政府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从“管制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

(2)在树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实行必要的官职管制,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新公共管理主张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公共机构形象。服务行政的理念是强大的内在规范和价值导向。我国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型政府管理模式下片面地以经济、效率作为政府行政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在这种价值取向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循着命令链只对上级负责,片面追求效率,往往容易忽视民意,忽视社会公平。而在现代社会的今天,政府应该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以社会和公民满意为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行政管理职能从管制向服务的转变,正是反映了行政管理的本质要求。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当然更应当树起服务理念,提升政府的服务职能。但是,由于我国尚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建立,政府还担负着培育市场的艰巨任务,因此,政府的管制职能不能轻易放弃,特别是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

(3)把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公共行政领域,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对比政府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都是对管理对象、方式、目标和方法的管理,但是又都各有差异,将企业管理的方式完全实施在政府公共管理中并不合适。但企业管理重视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重视效率,重视产出,这些方面则可为我国的行政管理所借鉴。比如,把投入产出分析和成本核算等方法引入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更加科学地进行绩效考核。

(4)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虽然也包含某些激进因素,但却未引起严重的国家失控和社会动荡局面,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法治化的社会环境将激进变革的负面影响衰减到较低水平。我国的法制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法治的总体水平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要考虑在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中一项重要任务即建立和完善各种行政法规,规范行政行为,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同时,要主要制度是手段,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要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使其为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目标和任务服务,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

4结语

新公共管理模式范文3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职业培训;政府职能

1 新公共管理模式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职业培训学校的发展与所在的经济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其必须发挥出职业培训在区域经济前进中的作用。而新公共管理就是说政府要改革管理体系,借由参加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司化路径与公共管理的多元化主体,让政府起到有效、新型、不同的职能,而是成为职业培训教育的推动者,根本目标使政府的公关管理的效率获得提高,职业培训教育也可以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新公共管理模式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够发挥出职业培训机构的珠光能动性,源源不断的为经济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先进生产力的“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高级实践性、应用性人才。对这种短缺的人才的职业培养,可以为区域经济中的企业短板进行补足,有效缓解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技术不扎实的问题,从而加速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化与产业机构调整。

2 职业技能培训将面临的挑战

(一)不能单纯的以传统视角来看待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职业培训教育的市场氛围中,绝大多是是采取机构和学院签订合同形成委托关系。从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角度思考,作为委托的这种合约形式,双方应当在法律层面是权利义务责任对等。但是,现阶段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职业培训机构和学生仍然处在从属关系的层面,其消费者的个人属性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权利保护。职业培训机构往往从传统管理模式出发,主要通过授课式的管理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并不会考虑到学员是否学会,是否达到合同中所要求的水平。

(二)教学的市场必然会在近年面对严重的“买方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愈发提高,职业培训机构的成果产出将被完全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而现在很多职业培训学校并没有从市场出发,其教育产品已经落后于时代,甚至学院学习的知识已经在互联网大潮下被淘汰,长此已久教育产品的落后必然会冲击培训教育机构的活力与升级,职业培训机构自然实力也会不断减弱。我国人口最高峰的一代将会面对职业教育,全国各大职业培训机构将会面对强大的“买方市场”,职业培训机构的竞争将会从地区性的竞争向寡头竞争逐渐发展。因此,职业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必须认识到市场的残酷性,和自然选择的优胜劣汰,认真对待新公共管理模式之下的“买方市场”。

(三)二本、三本院校等优势地位教育机构进入职业培训市场

随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到来,国家教育部将会在开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上再次进行严格限制。同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国家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调整、开设职业培训机构。而在近几年,职业培训机构必然会面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大批二本、三本院校的改革要求,届时将会有大量处于优势资源地位的本科院校进入职业技术培训的领域。因此,在政府政策还没有放开前,职业培训机构必须要认真做好打一场硬仗的准备。

3 新公共管理模式下职业技能培训的改进对策

(一)增强职业教育行政的灵活性

新公共管理模式下将政府治理与市场经济互相融合,从市场角度将各种私人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引进到公共部门。现阶段,很多职业培训机构多为政府背景支持的传统教育机构,其特性在于沿用的是体制化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发挥出市场经济下的充分灵活性和竞争力。因此,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数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以人为本”思想,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将学员是否能够获得知识、是否将知识转化成可操作性作为切入点,认真考评每一个学员在离开培训机构的时候其所获得的技能培训是否能获得市场的合理估价。

(二)强化市场引导和消费者导向

新公共管理是行政管理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前提质疑就是市场经济。因此,政府应当引导职业培训机构进入市场竞争,强化市场引导和消费者导向,利用市场的竞争与效率调整来逐步改善公共部门。未来,职业培训机构的竞争力度将会快速增强,市场上也逐渐涌现全国性的大型职业培训机构,随着大型培训机构的进一步扩展,必然会与各个地区的区域性培训机构发生冲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不可能采取地区保护主义来限制巨头的进入,因此很容易导致大量区域培训机构的倒闭。因此,政府应当立足自己分管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引导职业培训机构建立起以兼职、人才培养库、多专业分类的管理模式,对地区紧缺型人才立即由职业培训机构进行专业化培养,这样才可以在市场经济中与垄断机构进行竞争,而不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而走向衰败。

(三)实施严格的绩效控制

新公共管理要求必须对绩效控制应当高度控制。未来二本、三本进入职业培训市场,除了其自身资源优势地位以外,不得不承认其人才培养方案相对较好,并且每一个技术人员的培养周期所经过的时间也远超过职业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时间,两个月培育下的技术工人的确会落后于经过思念培养出来的技术功能。因此,职业培训机构必须树立起严格的绩效控制工作,保证每一个职业培训成果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否则在未来很容易被本科院校的技术人才给冲垮。因此必须借鉴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观点,实施严格的绩效管理,将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成果绩效评估进行系统化安排,并未其绩效考核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新公共管理模式范文4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 大学生事务管理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56-01

新公共管理学科产生于西方国家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经济危机背景中,是一门关于危机管理和公共领域的管理科学。大学生事务管理作为新公共管理体系的一种公共产品,其最终的管理目的是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自身建设。新公共管理以创新的手法开创了大学生事务管理的新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方式渗透到事务管理的各项细化工作中。

1 大学生事务管理的传统性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规模和高等教育人才显著增加,越来越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对于高校管理工作而言,形成了新的挑战和考验。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也使大学生事务管理中传统的理念性问题和方法性问题浮出水面。

1.1 服务特征不明显

在现行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意识层面,均未体现出以学生为对象的服务职能。学生事务管理被片面化、表面化,以行为约束、纪律规范限制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校内生活的各项活动笼罩着一层行政色彩,管理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交流和理解代沟。

1.2 矩阵结构效率低、反应慢

矩阵结构的管理线条,是由高等学校的校内最高管理机构――学校和院系为主线,然后以行政部门各司其责为副线,通过主线决策副线执行的联合行动实现对学生的事务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由于层级设置过多、上下传达反馈的环节繁复,导致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中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以及针对性受到影响,以致合理诉求未被及时满足而产生不良情绪。

1.3 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意志过于集中

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高校是制度的制定者和决策者,这个过程集中表达的是校方的管理意志,学生对于高校活动中相关体制实施的话语权和参与权被剥夺,甚至连必要的意见征询也被省略。可想而知,这种体制下的事务管理工作,对于学生诉求的合理性考虑,以及学生心理需求、环境需求以及专业需求并无直接关联,大多数决策和制度是建立在校方意志基础上的主观判断。

1.4 管理队伍素质不稳定

大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缺乏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职业化的实践工作阅历,班主任兼职辅导员、辅导员兼职事务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管理队伍的学生事务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良莠不齐,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紧张,辅导员和班主任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致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旁落,主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学习、职业化实践的途径十分有限。

2 大学生事务管理对新公共管理的借鉴

大学生事务管理强调管理职能中的服务意识,以及其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在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管理模式打造下,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通过统筹性的部署和学习,建设紧跟时展、具有服务特色的大学生事务管理体系。

2.1 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机制

“以生为本”是大学生事务管理的首要服务性理念,强调思想层面、意识层面以及客观制度上的服务要素,淡化大学生教育中的行政色彩;通过课外活动和兴趣社团,还原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补充课堂教学的缺憾,并通过学生自主参加的社团活动,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尊重和发挥,并由此获得个人的满足感和精神成就感。建立周全的大学生服务体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引领。

2.2 以扁平式结构和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在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扁平式结构的管理模式有着更强的制动性和灵活性,由于管理层级的减少、上行下达的传递效果和反馈效果得以显著提高,使事务管理工作人员与学生之间实现便捷、有效的信息沟通。并且通^双向交流,院校可结合学生意见,组建具有多元化功能性的机构组织,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和勤工俭学资助以及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拉近学院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实现学生窗口的开放式、一站式、流程式和共享式服务。

2.3 组建学生组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生具备相对成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高校可借助新公共管理进行权力分散,鼓励学生组建各种形式的自治组织和社团,引导学生参与事务管理工作和社会实践性质的创业机构,丰富校园文化元素,开发学生释放自我展示特长的空间。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各组织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管理经验、管理阅历以及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升。此外,由于学生自治组织的活跃带动了学生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使高校政策、制度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4 加强素质建设,实现学生事务专职管理

首先要在政策法规层面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予以职业规划;其次,高校进行学生事务管理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建立起专业培训机制、考核机制;此外,从业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素养,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有效管理,关注学生的成长及学业规划、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3 结语

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与大学生高校生活适应、个人学业的发展、精神层面的成长以及就业、工作的规划,甚至对于整个职业道路和人生走向起着相当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利用先进的新公共管理理念,深化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创新改革,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构建先进的管理模式,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业以及未来规划的多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斌,葛晓华,冯桂梅,等.高校大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01).

新公共管理模式范文5

公共图书馆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场所,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知识文化的建设,还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在加快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履行好服务广大读者的职责,这对于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建设意义重大。本文试阐述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图书服务,让群众的不同层次的、个性化的、差异化的知识需求得到满足。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信息技术发展很快,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要求更高。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备开发智力资源、传播公共信息知识、开展社会教育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等重要职能。只有加快创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才有利于将信息和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充分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第一,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能够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主学习意识,从整体上促进群众文化与素质的发展,并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知识水平。同时还能够加快人力资源建设与发展,让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良好的思想基础与智力保障;第二,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服务读者的作用,从而加快社会文明进程,推动科学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三,在信息时代下,个人的作用与才华要想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所以,公共图书馆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为其提供学习提升的平台,帮助他们提升知识与思想文化水平。

二、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一)组织结构的创新。

在信息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组织结构也要创新,转变以往金字塔管理模式和被动式的服务,要优化组织层次,精简组织结构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决策速度,实现服务效率的提升。此外,公共图书馆要建立信息服务部、读者读物部等基础服务部门,以此取代“采分编典流”的标准分工阅览、采编、期刊部等组织结构,让自身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以此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公共图书馆还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时代下,要增加一些必要的主题目录,运用计算机索引技术,将图书馆中藏书的详细目录编制出来,或者是将各类联合书目、专题学科、社会学科等独立出来,形成完整的系统索引目录,为读者提供全方面的信息索引。

(二)管理方式的创新。

当前,读者对文献资料有着多元化的需求,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要以读者为中心,尊重读者的差异性与个体性特点,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服务,通过将新的检索方法、信息技术提供给读者,提升读者的信息素质,以此推动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进程。第一,公共图书馆要培养馆员个与特色服务的意识,定期组织开展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第二,公共图书馆馆员要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擅长在大量资料中获取相应信息,将更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读者;第三,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开拓读者的个,尤其是要有针对性,个方式应灵活多变,同时还要提供跟踪服务、定题服务等,实时掌握读者需求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其提供更有效的个性化服务。

(三)管理内容的创新。

公共图书馆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第一,要尽快改变以往线型的业务流程方式,努力实现服务的网络化与工作的自动化;第二,丰富图书馆主页内容,合理设置个性化服务栏目,确保将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读者,并为其提供定题服务、馆际互借、网上预约等个性化服务;第三,公共图书馆要加强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建立有特色的数据库,并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将二、三次文献信息开发出来,提升信息服务的档次;第四,公共图书馆应逐步深化咨询服务,定期组织开展对读者的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查询系统,为读者信息资料的查询提供便利;第五,公共图书馆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包括书籍的借阅、书籍借阅时间与期限等,同时加大对馆员的考核力度,落实激励机制。

(四)人才队伍的创新。

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专业性技术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要重视打造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信息人才队伍,这是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服务创新的基础。公共图书馆馆员既要掌握基本业务知识,还要熟悉经济管理、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努力成为一名信息服务专家,让不同读者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人才队伍,对外要逐步引进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对内要重视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岗位培训,健全人才培养制度,让图书馆的人才队伍结构能得到及时优化。

三、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要重新构建内部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及时转变服务理念,同时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这对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意义重大。因此,公共图书馆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培养馆员的思想觉悟、文化修养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实现自身的稳定长远发展,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从整体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提升。

作者:徐春英 单位:赤峰市敖汉旗图书馆

【参考文献】

新公共管理模式范文6

关键词:通信工程管理;工程建设新模式;信息化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021-02

1 通信工程管理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包括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楼宇智能化工作等。这些工程共同特点,是技术更新快,硬件和软件紧密结合,涉及专业多,从土建、电源、管道、电子信息等专业,对管理人员要求高,需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并能灵活运用现代工程管理手段,根据信息工程有各自特点,采用不同管理模式。我们常见有三种:

1.1 计算机网络工程

计算机网络工程对通信工程来说,工程规模不大,工程涉及专业较少,但是专业性非常强。计算机网络往往同时属于通信工程子工程。通信工程网络系,一般采用计算机网络工程来实现。计算网络工程周期不长,工程管理相对比较容易,采用管理模式很灵活。

1.2 楼宇智能化工程

涉及专业多,工程和土建关联性强。智能化工程协议较多,产品更新较快,工程规模相对不大,建设周期和楼宇建设紧密结合,持续时间长。按照通信原理来说,智能化工程是在通信工程基础上的应用工程,它贴近我们生活,工程采用驻地管理模式较多。

1.3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包括核心网、传输网、(无线)接入网,其中核心网在初期已经建设,后期扩展不多,传输网和(无线)接入网后期扩容建设规模扩展性强。根据市场需求,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通常以年为单位分期建设。通信工程里可以划分成大量类似专业工程,如基站设备工程、传输接入工程等。每个单项工程分布零散,专业多,各个专业衔接强。

2 通信工程管理思路

针对以上特点,通信工程多采用平行发包,各个专业工程独立邀请招标,工程管理人员按照分专业进行管理工程,各个专业信息通过报表形式共享,工序衔接紧密,采用信息化工程管理手段或采用专业工程管理系统进行工程管理。通信工程管理涉及专业众多、工程规模大、工程专业性强,根据本人多年从事通信工程管理工作,总结出通信工程管理思路如下:

2.1 工程滚动模式建设开展

通信工程是一类不断扩展工程,我们可以比喻成一张正在编织的网,开始编织得很小,网孔很稀疏,随着业务需求不断增加,需要不断地扩大那张编织网,同时网孔需要不断加密。按照传统的工程管理流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工程一步步有条不紊做下来,非常慢,难以提高工程进度。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工程赶不上市场需求,工程无法尽快投入使用,意味着被竞争对手淘汰。

根据通信工程零散、分布广、单位工程多且类似的特点,就像编织一张大网一样,我们把每个网孔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管理,把整个工程按照单位工程模式拆分,分别进行勘察设计、施工、验收投入使用。这样把每个单位按照不同时间投入市场,发挥每个单位经济效益。举个例子,如某城市一年需要建设1000个基站接入相关扩容建设工程,按照原来工程开展流程,先把1000个站点勘察完成,出设计文件,审核,组织1000个站点施工,全部站点验收,验收通过后投入使用。这样虽然能把投资和材料管控得很严密,但是进度却无法保证。我们采用滚动开展模式,把每个基站点作为一个网孔,对每个站点勘察设计、施工、验收投入使用,进行流水线式开展。每个站点建设就像工厂里的流水作业一样, 每生产一个产品,就马上送到消费者手上使用。我们形象地比喻工程滚动建设模式,这种模式工程管理,无论从勘察设计、材料订货、施工、验收,都有别于传统工程开展模式。

采用滚动式建设管理模式,各个程序有不同特点。在勘察设计方面,勘察设计单位每天对勘察单位工程情况进行整理出图,传送到建设组织审核,建设方一般在一个工作日完成审核,然后下发到施工方,施工方组织施工。在材料管理方面,全部施工材料(除了零星材料外)采用甲方采够材料,乙方统一到甲方仓库领料施工,建设方需要提前对工程进行备料,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提前分批到货。甲方须建立仓储并进行管理,以保证施工所需材料充足,工程备料数量往往是通过设计院和施工方联合进行估算,和厂家有一个调配额度,避免工程材料不足影响施工开展,多余材料可用于以后建设。在工程现场施工方面,工程开展过程中,施工根据图纸进行材料领用、运输、安装、调试、联网测试。每个单位工程完成后马上组织验收,各接入网投入使用。在工程投资管理方面,工程材料采购采用预付款方式,提前签订框架合同进行备料,施工付款采用按照单位工程数量估算方式进行。

2.2 建设工程采用滚动开展模式,需要优化组织形式,提倡一体化工程管理模式

建设工程滚动开展模式,带来非常大的信息量,信息传递及时性要求非常高。常用工程管理模式按照专业划分人员,各专业通过会议形式沟通协商,工程管理效率低,成本高。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成立信息化管理小组,对工程进行垂直化管理,加快信息横向(专业内)和纵向(跨专业)流通,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信息收集越来越方便,成立信息化管理小组,安排专门人员对信息进行收集、鉴别、筛选、分发各个专业人员。各专业人员根据信息,组织勘察设计单位、采料供应商、各个专业施工单位实施或者调整下一步工作。每个单位完成下一步工作,同时把信息反馈到信息化工作小组。 信息化小组通过对信息挖掘,及时获得所需信息,发现工程存在问题,如通过分析报表信息获取哪一个环节滞后,提取该信息提交给对应管理者,由对应管理人员进行分析,采取纠正措施。一体化信息小组运用,除了在滚动性建设工程运用外,对于紧急工程大型,成立信息小组同样能有效减低信息滞后现象,加快施工进度。

2.3 建设工程滚动开展,需要运用现代传递手段,加快信息流转,提高工程进度

2.3.1 实现电子化办公。工程建设过程文件,如图纸、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施工过程记录数据等要转化成电子格式进行共享传递,电子表格和电子文件取代传统纸质进行记录,能给工程项目管理和保存带来方便。 竣工文件使用刻录光盘进行保存,纸张版文件作为工程档案最后进行保存。使用互联网邮件,取代传真进行文件传输。邮件传输已经成为现在企业必不可少的文件传递的信息手段,它具备真实、及时、大容量的特点。通信工程管理采用邮件进行文件传输,采用电子邮件进行文件传递,节约大量纸张和印刷费用,节省路上运输花费,最重要的是传递文件不延时,几乎能即时到达,工程效率明显提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