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范文1

一、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但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而忽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师生间只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所以很难形成互动、合作关系。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是主体,教师的主体表现为引导性的主体 ; 学生的主体则表现为发展性。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会自学、自练、自检,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做学习的主人。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及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思考、想象、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机会。不应该全部都是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而应该向他们提出要求,提出条件,让自己去尝试,并在关键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提示、点拨,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杨振宁博士提出 : “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体育活动的特点是竞争与合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点,使学生在身体素质上不断超越自己,而且在精神上、心理上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不断地挑战自我,迎接挑战。战胜自我、战胜对手,不只是表现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而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培养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特别重要。但由于体育课既不影响学生的高考升学,也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根本不存在压力。所以只有他本人感兴趣时,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体育课教学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欲望放在中心位置。至于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很规范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因为,有了兴趣和欲望,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去上好体育课,才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五、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范文2

1教学理念与策略的变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支配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反复练习和训练是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成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普遍现象。

1.1教学理念的变化: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应由重技能训练的竞技化体育教学向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转变;由注重学生的训练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向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转变;由教师为中心示范,指导技能训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由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统一模式”向关注个体差易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转变。体育教师将不再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和学生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学生如何运动的教练员,而是一个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

1.2教学策略的变化: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育方法和评价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2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变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在这种双重的改变中,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做好角色的转变,以便更好的实施新课程的教学。

2.1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就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裁决者,是决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把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统一按照自己设计的模式发展。新的课程理论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种合作参与意味着平等,民主与和谐,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将被这种民主、平等的新型的教学关系所替代,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个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一个“学习共同体”。

2.2由评定学生等级的裁决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角色的这一转变,主要是指教师在评价领域的角色转变,在以住的教学评价中,教师的评价是区分学生成绩“好差”的唯一标准。新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地改变这种评价现状,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新课程的评价推向了多元、立体、开放的方向,使课程评价不再是学生区分等级的分割线,而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兴奋剂。新的评价观念和思想不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把教师由评定学生等级的裁决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种转变需要教学观念的转变,需要我们教师把这种理念创造性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让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评价有效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3新型的体育课堂

3.1淡化竞技运动,突出健康新观念:

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体育也就没有必要选择那么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并且运用运动员训练模式来训练学生。对教师来说,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学生喜欢的,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的体育教学才是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脱离了纯技能训练,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体育与健康教学。

3.2培养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要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入手,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建立平等、互助、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发挥个人特长,教出特色,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什么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看、激发学生想、激发学生练、激发学生比、激发学生闲暇时间也要练的方法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要让体育课堂充满吸引力,引导学生参加,必须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贯穿课堂的始终。课前,要努力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课中,要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课后,要给学生留有余兴未尽的感觉。“教之初—趣已生,教之中—趣更浓,教之后—趣亦存”,就是新教学理念下兴趣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形象说明。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积极参与,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发展自己的特长,养成锻炼的习惯,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3.3以人为本,强化全人发展观念:

新型体育课堂的教法与学法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社会人和自然人的角度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论教材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确定,都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出发,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练习氛围,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强化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

体育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的改变,这也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比较注重的;二是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这是在体育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在课程标准下,只要学生认真、主动的完成学习要求,学生在上述诸方面的状况就一定会发生积极的、全面的变化。但是,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不仅与其后天练习和发展有关,也与其先天遗传有极大的关系。从健康的角度看,每个人的健康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新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位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性确定弹性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学习要求,充分利用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激励激励评价,创造性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把锻炼与培养品格结合起来。在教学组织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应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范文3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

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

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

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一般学科的科学性是由与之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保证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中学学科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课程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倘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尽管心理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依据,但是直接出现在课程中的并非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的知识来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门科学知识,而是有关对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种种现象的探索,以及对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而应有新的思路。

既然心理教育课程不以传授某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任务,那么依据什么来选择其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应依据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确定课程内容。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二是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中生情绪变化多、幅度大,他们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动应付,盲目地听任情绪的支配,有的甚至导致行为失当。心理教育一是要帮助他们认识人类丰富多样情绪的正常性,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极情绪的困扰则是更需要的,如掌握发泄愤怒的恰当方式,学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总之,这些技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以个人经验为载体,根据中学生共同体验或普遍经历来选用。

技能虽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但教给学生时却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

如果以上对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考虑是合理的话,那么在教学目标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这一类主要针对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而应是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只是作业或考卷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关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确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长生活逻辑的编写线索和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从国外境外比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条是以港台《辅导活动》为代表,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实际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学生的欢迎。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现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版式活泼,画面生动,文字鲜活,学生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范文4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 课程 改革

[作者简介]陈龙图(1969- ),男,河南漯河人,广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理论。(广东 江门 52909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27-02

一、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旨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应对生活及成长发展过程中各种困难挫折心理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大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严重时还会导致极端性事件的发生。

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成立中心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外,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普及。2010年4月23日,在河南开封举行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就认为:五年多来,各地各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机构的健全、人员的配备、心理危机的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得的成绩

1.课程地位得到提高和重视。大学生都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朝气蓬勃,才华横溢,富有理想,充满激情,又是高考的幸运者和天之骄子,一般来说,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心理应当是惬意和无忧无虑的。但实际上,他们与普通人一样,也会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和烦恼,进而出现心理上的不适。特别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方面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还将面临更多的现实问题和压力,此种情况下,他们也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问题。近些年屡屡发生的大学生极端性事件,足以说明这方面的问题。高等院校普遍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把课程由选修变成必修,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在高校已得到显著的提高和重视。

2.教学内容全面、形式灵活多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再到就业整个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主要心理问题。比如,新生入学适应、学习心理、恋爱心理、人际交往心理、个性心理、心理危机干预、就业心理等。并且,随着内容的不断拓展,还逐步涉及了现代生活中的休闲心理、消费心理、网络心理、社会认识心理、职业心理等。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也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有的采用专题式,有的采用模块式,还把学生关注的热点心理问题及时纳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教学方式方法也一改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变为活动教学型,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不少学校还编制出校本教材和特色教材,并把它打造成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

3.专业师资力量和队伍不断壮大。心理健康教育课最能体现较好教学效果的是活动教学,不少高校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依然采用常规班级教学,意味着这方面需要相对较多的师资。由于不少高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近些年的努力,他们基本上建立起以专职教师为主,校内外教师兼职为辅,学生辅导员协助参与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基本满足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咨询辅导的需要。而且,随着专业技能学习与培训的不断开展,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课程开发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教学成效进一步提高。

4.课程作用与效果得到认可和肯定。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普遍感到有兴趣,甚至不少学生对此还抱有较大的期待。他们渴望通过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他们普遍欢迎专题活动式的教学模式,认为这样的安排具有针对性,切合他们的实际,能够让他们主体参与,也能较好地解决他们遇到的心理问题。不少调查就显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满意度是高的,他们很多人还希望以此为基础,在今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不足

1.功利化倾向。有的高校没有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只是把它看作一门普通的选修课,不仅安排的教学时数少,还采用大的合班教学,这与课程教学的特点与要求、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他们对建设稳定专业性师资队伍的投入也不足,缺少对师资进行专门专业性的学习和培训,甚至还存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象。

2.协调性不强。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有所不同,由此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也会呈阶段性集中,例如新生入学时以心理适应问题为多,而学生毕业时则以就业心理问题为突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若能与大学生心理成长实际需求相配合,将会发挥最佳的促进作用。有院校曾尝试把每个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分阶段在不同学期进行,但也遇到排课麻烦,班级、时间、地点经常变换,给老师上课带来极大困难和不便的问题。于是,不少高校干脆一次性按班级轮流把课程所有内容集中在一个学期上完。这种安排尽管省事省力,但却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实际受益。

3.渗透性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单靠开设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本无法完成,还需要各科教学协调配合,共同渗透。因为各科教学本身就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一些名言、警句、哲理性内容,或者一些故事、案例、辩证法思想等。由于一些高校教师本身就欠缺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要他们在教学中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并非易事。正是这种各科教学渗透上的不足,恰恰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更大的效力。

4.针对性不足。大学生都有渴望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维护好自我心理健康的共同愿望。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他们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性不同,参与程度不同,得到的收获也会有较大的差别。那些课堂上比较活跃、主动参与而又敢于敞开心扉表露自我的同学,往往收获较大。而那些羞涩、矜持、自卑乃至封闭的同学,往往因顾虑多,参与少,尽管他们内心也有许多心理问题等待解决,却失去问题解决的时机,这在客观上显示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问题。

5.传统学科教学特点明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目前多是由心理学、教育学、德育方面的老师转任或兼任,不少高校还聘请辅导员来兼课。由于他们之前不见得都接受了系统正规专门专业性的学习和训练,因而容易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会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变成以传授知识为主,成为事实上的心理学课或者德育课现象的出现。传统学科教学特点明显,不仅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也使得一些同学对心理健康课由最初的热望变成最后的失望。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性不言而喻。课程开设,绝不能仅仅视为是学校为应对和避免学生日益复杂多样心理问题的一时之举、被迫之举、功利之举,而是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目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既要大力推进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在内的学科建设,也要注重打造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强,教学和咨询辅导经验丰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解决学生实际心理问题的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和教研制度,协同学生心理咨询辅导中心构筑学校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质与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怎样,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任教师。一要充分认识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性,确立科学的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和发展方案;二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和技能水平,包括安排教师进修、学习、培训,参观访问,教学交流,学术交流,教学示范课等;三是搞好团队建设,以团队带动整体水平提升;四是借助优质课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研和科研活动推动;五是协助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了解学生,积累经验,增强教学针对性。

3.重视课程建设与特色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目前存在有德育化、学科化、形式化倾向,应当加快课程改革,尽快改变这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设计滞后的不利局面。教材编写要体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和模式符合课程特点与需要,教学过程反映学生多层次个性化要求。还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发挥课程网络资源作用,方便学生学习和师生交流。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必须体现学生主体性体验学习的特征,还必须体现自身的特色性。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也要注意运用团体与个别、课内与课外灵活多变的形式来学习;既要紧贴学生发展要求的实际,也不回避学生关注的热点心理问题。

4.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众多的心理问题,单靠心理健康教育课有限的课时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尤其是不同学生存在的个别心理问题。因此,还需要向课外进行拓展和延伸。要根据学生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学校各种教育资源,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最大限度使他们成长受益。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关注自我心理健康的意识,具备调节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能力,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学生也要重视自我教育和学习,特别是实践体验式学习。只有通过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有效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5.加强合作交流,共享教学经验与资源。各个高校都开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为课程共建共享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高校之间完全可以开展合作,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和网络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利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开展教学交流和教研合作,相互借鉴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联合开展课题攻关等,以此实现互利共进发展。高校间有了这种广泛的深度的合作与交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组合优势资源,通过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强有力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实力,整体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心理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大胆改革,敢于创新,多方结合,不断完善。要始终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争取把课程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黄群瑛.浅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探索研究,2010(16).

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范文5

一、衡水学院教师教育新课程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新《标准》,规范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实际,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重新调整,课程设置如下表1。

表1 衡水学院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设置

二、衡水学院教师教育新课程的几个基本点

(一)优化课程结构,实现由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

我校教师教育课程一改以往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打天下的状况,增加课时、丰富课程门类、精简理论课程,由原来的“知识+技能”型的“教书匠”的训练,转为“反思性实践者”的培养,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

1.增加课时,由原来的“12学分+6周”增加为“20学分+18周”,在课时上保证了教师教育课程的开设。即教师教育课程由原来的12个学分增加为20学分,即在保留原来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的基础上,增加了8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另外教育实习也由原来的6周延长至18周,在时间上保障了教育实习。

2.增加课程门类,在保留原来老三门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块。以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为核心,把教育类课程划分为五大领域:(1)教育基础类,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2)学科教育与活动,主要包括学科教学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论、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等。(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主要有中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思想道德修养。(4)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发展,主要有教师口语、教师礼仪、汉字书写等教师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及教育调查与研究方法、教学反思、班主任工作反思。(5)教育实践,主要包括实践实训类课程与18周的集中教育实习。

3.精简理论课程,突出实践取向课程理念。首先,改变原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课程模式,精简理论课时,增加实践实训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由原来的3学分减为2学分,将教育学中侧重实践的部分以实践实训类模块课程开设,例如开设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堂管理实务与技能训练、课余实践活动组织与指导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实务与技能训练等。

其次,增加反思性实践体验,新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反思性实践者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育实践,新课标要求准教师“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本次教师教育课程修订重视个人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增加了师范生的反思性实践体验,在第六学期的集中实习过程中开设了教学反思、班主任工作反思、教育调查报告等反思性实践课程。

此外,还增加了教师专业素养课程——教育调查与研究方法、教师口语、教师礼仪等课程,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重视教育实习与课程相结合,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针对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我校调整课程计划,将教育实习与课程结合进行,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保证了教育实习的有效性。

1.教育实习与课程相结合,在内容上保证了教育实习的全面性。教育实习与课程相结合,使得实习内容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实习内容得到丰富和充实,包括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堂管理实务与技能训练、课余实践活动组织与指导技能训练、教学反思、班主任工作实务与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反思、教育调查报告等涵盖了教材分析、课堂教学、教育管理、班主任工作、教育反思等整个教师工作领域。

2.教育实习与课程相结合,在形式上保证了教育实习的针对性。针对某课程专题的教育实习,使实习生带着问题、带着研究意识“下课堂”,改变了以往实习的盲目性,增强了教育实习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实习生得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既有课程教师精深的专业理论,又有中小学教师鲜活的实践经验,使教育实习更有效,增强了师范生的实践适应性,有利于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3.调整课程计划,改“毕业实习”为“教育实习”。基于“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手段”的一般认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常作为“毕业实习”被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殊不知,实践不是单纯的理论应用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实践更是实践性理论形成的过程。在实习中,师范生通过实践运用和检验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更在实践过程中“体悟”并“生成”自己的行动理论,形成个性化、情境性的教师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理论提升”的无限循环。正是基于此,我校把教育实习调整到第六学期,一改以往师范生“带着问题”走出校门的弊端,使师范生在未来的课程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提升自我。

(三)关注准教师学力的持续发展,落实终身学习思想。

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的终身学习是教师学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钟启泉先生在解读新标准时指出:“教师专业的‘学习’拥有三个基本原理:其一,越是基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就越是有效;其二,越是扎根于学习者的鲜活经验就越是有效;其三,越是细致地反思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就越是有效。所以,教师的成长需要终身学习。”

我校教师教育新课程充分关注准教师的终身发展,基于“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教育理念,加强“基于教师内在需求”的养成教育,并且为师范生“扎根于实践”的教师专业能力和反思品质的养成,开设了大量的实践课程和反思课程,例如,教学反思、班主任工作反思等课程,对于师范生反思品质的养成给予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帮助。

参考文献:

[1]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范文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该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重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单纯以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或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判断教学成效。因此,如何对该课程信息化教学进行评价,是一个重要问题和难点问题。CIPP课程评价模式通过对课程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四大板块评价,实现对课程全方位的评价。其显著特点为全程性、过程性和反馈性,既有可操作性,又具备灵活性。本文依据CIPP理论,通过调查、实践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评价体系。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查阅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文献,及CIPP课程评价理论,在此基础上设计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工作。2.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期待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3.专家咨询法。咨询10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专家,征求专家对初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意见。根据专家的修改意见,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三、研究过程与结果

经过广泛查阅CIPP课程评价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研究文献及信息化教学等相关文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再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意见,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CIPP评价内容体系。1.背景评价。背景评价指的是对方案目标进行的评价和判断,对目标本身的诊断性评价,即综合考虑需求、问题、资源和机会等要素,对目标进行诊断。通过调查、咨询,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的背景评价指标包括:学生需求、教学目标及课程建设。学生需求指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成长需求及他们对课程的期待。教学目标指学校综合国家政策要求、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制定的教学目标。课程建设指在学校该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进展及实施情况,具体指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慕课、微课的开发进展等。2.输入评价。输入评价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进行评价,输入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决策者选择有用的资源,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制定适用的计划。本文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教学课程评价的输入评价包含:课程标准、教师专业能力、教师实践能力、教师个人素养等。课程标准指学校根据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规律制定的课程标准;教师专业能力指教师的心理学学习背景及心理咨询师资历等;教师实践能力指教师是否熟悉新媒体并能够灵活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来;教师的个人素养指教师能够通过个人魅力或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指的是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连续不断地监督、检查和反馈,功能在于获得反馈信息,目的在于调整和改进实施过程。本研究的过程评价指标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形态及师生关系。教学理念应符合学生群体特征,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选取科学合理,信息化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信息化教学能够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教学形态能够融知识传授、成长体验于一体;师生关系融洽,且师生沟通渠道畅通。

四、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