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与语文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艺学与语文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艺学与语文教育

文艺学与语文教育范文1

[关键词] 文本研读 文艺理论 意象 还原

从新课程理念来看,“教什么”和“学什么”是关键,远比“怎么教”重要。也即教学内容如何确定,这需要多方面研究,不能简而言之。但“以学定教”原则不应忽视,从学生基础、学习心理、长远发展等考虑,应让学生学习这一阶段应学内容,掌握语文学习和运用方法,培养素养。而课堂学习又以教材文本为主要载体,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行之有效的。

一、文本研读意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必然性

文本是教师施教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共同平台,某种意义上说,“用教材学”和“用教材教”在此达到统一,尤其是具有典范意义的经典名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当前有些人对经典文本研读不够,出现浅读甚至误读。因而备课首要的便是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文本及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首要的也是研读文本,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并不如后现代哲学所说的那样是无深度的、无本质的,而是有其稳定的立体层次结构的。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脱离了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而放纵读者主体,就不能不产生奇谈怪论”,就不能不肤浅甚至歪曲地解读,这也说明培养研读文本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性。学生也是通过研读经典文本提高自己的品鉴思维能力,“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有个人的体验和发现;能赏析、评价文学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再别康桥》就是这样的经典,下面以此为例来谈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文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利于文本研读能力的提高

不断深入研读文本就会发现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学科专业基础和素养,如文艺理论知识和修养。文艺学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具有一定的文艺学基础,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研读文本、切实提高研读能力。

1.审美意象理论与还原理论的指导意义

师生研读《再别康桥》,需要掌握审美意象的理论知识。“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如果说意象创造时的思维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话;那么意象鉴赏时的思维则是由具象到抽象,即从对具体形象的揣摩、思考到哲理观念的领悟。所以意象鉴赏思维的特点在‘求解’,即审美求解。”这就需要注意徐志摩当时的创作心理,他在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寻找“客观对应物”,他所选择的那些物象和形象的设计都严格受抽象思维制约;既如此,那么读者阅读鉴赏活动则相反,应从具体物象进行抽象思维,从而把握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再如作品接受过程中的“还原”理论,“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本应是一个在特定语词序列的导引下,还原作者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那么,我们就要努力“还原”作者创作时的原初状态,多一点“理解”,克服“异变”,少一点“误解”。

徐志摩心中,康桥地位特殊,“康桥情结”贯穿他一生,“弥盖我爱的康桥,如慈母之于睡儿……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而《再别康桥》正是对其依恋之情的抒发,但不是直接抒发,而是通过意象间接抒发,也即通过外在“客观对应物”。因此,就要对意象细细品读,揣摩、思考、领悟,从而还原背后作者情感。徐志摩诗歌的一大特点是“独特的构思手法,出色的意象创造。他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又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意,使形象与意趣融汇在一起,构成新颖美妙的诗歌意象”。《再别康桥》中出现的意象便很多,如“云彩”、“金柳”、“新娘”、“青荇”、“柔波”、“水草”、“虹”、“浮藻”、“梦”、“笙萧”、“夏虫”等。

2.从意象角度把握诗歌“出色的意象创造”

理解他“出色的意象创造”,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这样选择意象,和情感表达有何关系。如把“金柳”说成“新娘”(为何不是“少女”),表达怎样的情感?显然,柳树是普通植物,冷冰冰的客观物象。孙绍振认为“还原”是为了揭示矛盾和差异,是“‘意脉’的还原,也是人的性灵的还原”。由此,便发现“新娘”不一般,因为“新娘”是最漂亮、最妩媚的女人,最能让人心生爱慕和依恋之情,而这正切合诗人当时的心境。“水草”微不足道,诗人却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为何诗人放弃做人的“特权”而“甘心做一条水草”?细细品味这矛盾,便会发现一种微妙而很普适的心理:在深挚依恋康桥的诗人眼里,这里一切都比自己幸运,哪怕是微小如水草,因为它可以永远留在康桥。再如,为何选择“笙萧”?联系传统文化和生活感受,发现“笙萧”的旋律哀婉凄清,切合惜别之情景。如此揣摩和“还原”,我们就不得不赞叹诗人选择意象的精巧和恰当。

另外,研究怎样描摹意象。诗人描摹“金柳”和“新娘”用的是“夕阳”,既照应余晖中柳的“金”色,更让人联想到惜别往往被置于夕阳西下的背景。随后,“在我的心头荡漾”,自然抒发对康桥的依恋,我们也很容易“还原”并理解诗人的情怀。“水草”并不孤立,而作为意象群出现,有“软泥”、“柔波”,康河边一切都“软”、“柔”,这正和细腻绵长的情感合拍。而“青荇”,“油油的”,让人感受到康河里水草的自由、自然,“招摇”,又让人感受到康桥对诗人的热情,且极具动感。理解诗人眷恋康桥也便水到渠成,诗人“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也迎刃而解。“笙萧”同样不孤立,伴之有“悄悄”、“沉默”的“夏虫”等,互相诠释,就容易理解。但这还远没还原诗歌的意脉、诗人的性灵,这里忽略了“但我不能放歌”。本来,随着诗人的回忆,感情已经热烈,可谓“发乎情”,却“不能放歌”转入沉默、“止于礼”,为什么?深究细品,就能体会更深层次的情感:原来,放歌会打扰心爱的康桥,而愈刻骨铭心就愈深沉。这正是中国式的情感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情到深处人沉默”。

3.从艺术创造过程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运用

明白了诗人选择哪些意象,为什么选择,怎样描摹这些意象,但还不够,因为技巧的使用对诗歌表达非常重要,而这也正是文艺学中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正体现徐志摩“独特的构思手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比如本诗中的意象,细品就会发现它们的区别,“金柳”、“水草”、“潭”、“星辉”、“夏虫”等,是康桥边现实景物;而“新娘”、“虹”、“梦”等,是诗人的想象。这是怎样的构思?原来,这正是文学创造过程中的“想象与联想”,创造出奇妙的境界;换一个角度看又是“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虚”来传达“实”、表达“实”。

三、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师生教、学的长远意义

师生重视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地文本研读,加强指导和运用,我们才能还原、理解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感,真正读懂诗歌,形成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个人体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正因师生不断的文本研读实践,对文本深入挖掘、思考、研读,才能强化文本研读意识形成研读习惯;同时,在研读实践中不断增加文艺理论知识、提高其运用能力亦即促进文本研读能力的精进。如此师生互相促进、迁移,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文本研读能力,保证有效教学内容的确定,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关注、“悦”读文本,培养了学生研读文本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鉴赏理解能力,而这正是学生最应该学习和提高的,也是学生长远发展所需的。

参考文献:

[1]赵志伟.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徐志摩.康桥,再会吧.

文艺学与语文教育范文2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一、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

职校学生在初中时表现就不是很好,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进入职校对他们来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职校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希望的起点。再加上职校招生的地域范围一般大于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中,跨县市、跨地市,心理尚不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以后开始过着像大学新生一样的独立生活,因此会产生更多更强烈的情感饥渴,需要有人给予关怀和爱护。可他们一到了职校,发现很多东西还是像他们初中一样,因此对前途、对未来更加缺乏信心,对自己越发没有了清醒的认识。很多学生刚刚入校时还能遵守校纪校规,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向西。更有甚者,产生了反抗对立情绪,当面顶撞,公开叫板;甚至说,处分怕啥,最多不在这个学校读书。因此一学期下来处分已堆了一大叠,可是校纪校风有没有好转呢?违反纪律的同学照样层出不穷。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职校的这种“硬管理”所带来的弊端。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一切人的规律和规矩,方寸任驰骋!试想、一个思想端正、意志坚强、有着高级审美趣味的学生又怎会每天无所事事、惹事生非呢?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职校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深深沃土。那么究竟何为人文教育呢,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二、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

语文不等同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化”,但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因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包含下面两层含义:

一是语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人文性。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1.丰富的思想性。“思想”包括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民族意识、思想方法、良好习惯等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2.情感意向性。语文教材中凝聚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愁、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正义感、理智感等)和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等)。③美感性。语文教材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

二是语文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主客体交融的趋势,主体必须积极地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进入客体,达到对客体的真正理解,同时客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对主体进行着渗透,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钱理群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感悟的文化,它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然而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范畴演化为重理轻文的现象,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被自然科学化,使文科教学向理科教学模式靠拢,即把教学内容客观化,淡化了人的主观情感因素;崇尚理性知识结构,忽视了感悟与想象。它使本来诗意的、审美的、情感与想象的、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语文教学向工具化、机械化、标准化、逻辑化转向,导致了人文精神内蕴、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信念、审美趣味的丧失。

三、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人文教育的实施

我们知道,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在这三者当中,教学内容虽不具有唯一性,但总从体上来看却是固定的。而教师和学生,无论从角色还是地位来看,教师都是处于主动地位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行为动向,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文艺学与语文教育范文3

教学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问,可以增进师生的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检查学生对已学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老师调整教学进程;集中学生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提问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且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教学提问的原则

(一)具体准确

教学提问注意问题要准确,答案要明确。问题太空泛,学生容易误解,回答起来不得要领。提问前,必须把提问的目的、范围、难度和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不要问得太宽或太窄。比如:

1.在自己的不幸面前,祥林嫂主要选择了什么态度?

2.一个人面临不幸,一般有两种态度,顺从或者抗争,在自己的不幸面前,祥林嫂主要选择了哪种态度?

问题1,问得有些空泛,学生听后感觉迷惘,不知该怎么回答。问题2,“一个人面临不幸,一般有两种态度,顺从或者抗争”这样具体明确的限定,给学生提供了思路的导向,学生容易答到点子上。

(二)有启发性

提问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不悱不发,不愤不启”。当学生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或者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提问,也就是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提问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开启思维的闸门。提问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架设从已知通向未知的阶梯,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拾阶而上,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比如在讲授《祝福》时,老师要求学生找出“不变”的事物有哪些?学生找到了“比先前没有大改变”的四叔,“也没有什么大改变”的几个本家和朋友,仅是停留在作者直接点明的“不变”的事物上。

师:对,这是作者直接点明的“不变”,那么,还有没有不提“不变”而暗含“不变”的东西呢?所谓“不变”,就是从前如此,现在也一样……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了“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祝福习俗:拜祭神灵和祖先、放鞭炮、办年货、杀鸡、宰鹅、洗猪肉等。

师:是啊,其实课文中还有一个细节,虽然没有说“变”或者“不变”,但从常理分析,应该是多年没变了,这也是“我”这个知识分子才会特意关注的,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到?

在老师的启发后,学生终于找出了文中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平气和’”一句,才明白“已经脱落的对联”也是“不变”的事物。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找到了作者直接点明的“不变”的事物,老师启发学生寻找:“还有没有不提“不变”而暗含“不变”的东西呢?”或者说“虽然没有说‘变’或者‘不变’,但从常理分析,应该是多年没变了,这也是“我”这个知识分子才会特意关注的,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到?”,并提醒学生:“所谓‘不变’,就是从前如此,现在也一样”,学生这才突破了对“不变的事物”的简单理解,对“祝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有逻辑性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逻辑性,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时要胸有全局,讲究问的顺序,先问什么,后问什么,应有条理地进行。提问一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为营,这样学生才可顺着老师的思路作层层递进的回答。学生面对难问题或大问题手足无措的时候,教师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四)难易适中

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脱口而出,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问题过难,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回答不了,调动不了学生积极性,课堂变成一潭死水。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超越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心理水平,而且是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切忌提简单的“是非”之类的简单问题。

(五)数量得当

作为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数量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问题过少,课堂沉闷,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积极性难以调动。但是物极必反,一味追求提问的次数,往往会使提问流于形式、失于肤浅。如果问题过多,一方面由于没有对每一个问题仔细深入地挖掘,所提的问题可能是一些简单的、学生不假思考就可随口而答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提问过于频繁,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每一个问题,结果仓促作答、答非所问,或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

(六)灵活多变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情境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提问,而且对各种提问方式要能变通转换,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设置不同难度、层次多样的问题。当学生没听清或没理解题意答不上来时,老师可以重述问题,突出重点词语,或者变换提问的角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当学生吃不透问题的难点,老师可以将难点分解,降低难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当学生思路误入歧途,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语言提示,帮助走出误区。

在学习《岳阳楼记》时,学生把“沙鸥翔集”翻译成:沙鸥时而飞翔,时而聚集之后,老师这样提问:

师:“集”在这里的含义是聚集吗?大家看,“集”字的上半部的“隹”是与哪些字有关的偏旁?

生:雀、鹰、雁。

师:其实“隹”有一个含义,是指断尾鸟。大家看“集”字,鸟停在木上,应该是什么意思?

生:停歇。

师:那“沙鸥翔集”是什么意思呢?

生:“沙鸥翔集”的意思是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在树木上。

学生错误地理解“集”为“聚集”,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集”是“停歇”的意思,学生很难明白。老师利用学生熟知的“雀、鹰、雁”这些与“集”偏旁相同的鸟类开始诱导,分析“集”的字体结构,提醒学生“鸟停在木上,应该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然就会明白“停歇”的意思,老师通过适当的语言提示解决了“集”的真正含义。

二、教学提问的分类

教育家特内创设“布鲁纳—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将教学提问分成由低到高六个水平:知识水平提问、理解水平提问、应用水平提问、分析水平提问、综合水平提问和评价水平提问。美国的查尔斯?C.狄诺凡根据信息交流形式把教学提问分为以下5类:特指式提问、泛指式提问、重复式提问、反诘式提问、自答式提问。

我们根据问题的关联性将教学提问分为单问和多问。单问指的是单个的、与其他问题没有关联的问题,包括直问与曲问、正问与逆问、设问与反问。多问指的是一连串的、有关联的问题,包括总分问、递进问和连环问。

(一)直问与曲问

直问:直截了当提出问题,不转弯抹角。

曲问:教师的本意是解决甲问题,却偏不直接问,而是绕个弯提出乙问题,而乙问题的解决又以甲问题的解决为前提。以下是钱梦龙讲授《愚公移山》的教学片断:

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

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钱老师不直接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什么意思,而是绕个弯子,问学生“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这样通俗易懂的问题,既避免了枯燥的发问,又达到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正问与逆问

正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正面提出问题。

逆问:教师不从正面提问,而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师:《社戏》这篇课文,题目讲的是戏,可开头和结尾有不少段落写的却是其它事,这叫文不对题。我想题目应该改一下,你们看行吗?

老师巧妙地用了一个反问,引发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纷纷议论开来,最后统一了认识:《社戏》这个题目不必改,原因是开头和结尾有些段落虽不是写社戏,但对社戏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三)设问与反问

设问: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后,自问自答。

反问:教师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学生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教师的真意。经常用于学生表述有问题时,将其变为反问句,发人深思,引人警醒。

生:她(祥林嫂)偷着跑出来到鲁镇做工,改嫁时候的反抗,再次到鲁镇做工,去捐门槛,都说明她对生活还抱有希望,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师:改嫁是为了改变命运?

生(纷纷抢答)不是,是为了顺从封建礼教。

师:什么礼教?

生:好女不嫁二夫。

当学生以为祥林嫂改嫁是为了反抗命运时,老师没有断然否定,而是通过反问“改嫁是为了改变命运?”引起学生的警醒,重新考虑祥林嫂改嫁的原因。

(四)总分问

教师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综合小问题的答案就可以得出大问题的答案。

在教《秋水》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河伯这一形象的?然后把这一个大问题分成三个小问题给学生:

1.河伯为何事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向若而叹呢?

3.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这三个小问题能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回答这三个问题之后,河伯这一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五)递进问

教师将几个连贯性问题由易到难依次提出,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一步一台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1.课文前两个自然段通过简短的叙述为我们刻画了两个突出的形象,你从原文哪些字句认识了怎样的仲永,怎样的父亲——伤什么?

2.作者借可伤之人,可伤之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为何伤?

3.如果方氏父子现在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点什么?你会给现代版的方仲永什么的建议?——还伤谁?

“伤什么”、“为何伤”、“还伤谁”这三个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步步推进,将伤仲永的浅层思考引向思维的拓展。

(六)连环问

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提问。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生(自由问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贪财、目光短浅的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接连发问,一追到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三、教学提问的忌讳

(一)忌随意

提问缺少明确的指向性,结果学生的回答,都不是教师所要的答案,自然教学中就会有很大的出入,教学的实效性也就大打了折扣。教师在授课前应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提问进行精心策划,仔细斟酌每一个教学提问的内容、角度、难度、对象等。

(二)忌冗长

问题应简明扼要,若是冗长,学生很容易听了后半句,忘了前半句,心理上产生厌烦和乏味,有时连听都不愿听,更不用说积极思考了。口头提问一次最多不能超过三个,否则学生很难一下子全部记住。

(三)忌偏爱

有些老师喜欢向成绩好的学生提问,不愿意向成绩中、差的学生提问,或者是由于担心影响教学进度,或者担心影响学生的自尊心。老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把难度较小的问题送给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忌惩罚

个别老师将提问作为惩罚手段,专门收拾那些上课不认真、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就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这不但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对立,而且也破坏了老师的形象。

教学提问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的精髓,既不满堂灌,也不满堂问,才能启发学生思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系吉首大学新开课程建设项目“普通话与教师口语”(2013KCB02)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瑞.守望诗意——享受汉语之美的初中语文课堂[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玉春.安顿心灵——品味文化价值的高中语文课堂[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陈昕.教师口语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范惠娟.高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探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09).

文艺学与语文教育范文4

医学人文是医学内在的、且不变的主题,医学应当是一门专业的学科与社会人文的学科相结合产物,不能将人文学从医学中剥离出来。医学不仅仅是保持生命生机盎然,解读生命奥秘,同时还要给予人最根本的人文的关怀。医学学科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它要求医护人员精准、娴熟的专业知识,将人体作为科学研究对象,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治疗。另一方面,作为医学的研究对象,“人”不同于其他研究对象。人富有感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康复的需求,还需要作为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因此,在现代高等医科院校中,应该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病人、关爱病人、给与病人以人性的关怀,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接受现代医疗设备去治愈的“物”。

二、医学人文

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并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能够对患者实现人文关怀。医学人文教育在国外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日本的医学院校,约有80%的医学院校第一年就开始了医学人文的教育。40%以上的院校在第二年和第四年也开始贯彻。而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虽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并未在医学生的大学教育中有所体现,或面临着实施困难的困境。当前医学面临的种种问题,诸如医学技术发展中的缺陷与不足,医患诚信的丧失等情况,部分原因是医学教育存在着“重专业、重技能,轻人文教育”的弊端。医学人性的回归需要医学人文教育,高举人文的旗帜,恢复人类主体的尊严,将人从技术异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名优秀的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应有对他人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与关注,注重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

三、大学英语与医学人文教育

由于在医学院校,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内容多,学习压力大,且医学人文教育未被纳入医学生教育的教学计划中,因此,医学生在课堂上人文知识的接触面很小。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而语言常常又被定义为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补充医学人文的教育。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英语课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生动形象的为学生打开人文教育的窗户,通过语言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推动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四、大学英语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途径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塑造教师人格魅力。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社会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养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个人素质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灵是任何东西不可替代的最有效的养料。作为教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和影响学生。英语教育本身也是一门人文教育,它包括丰富的知识层面。大学英语课文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囊括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内容,涉及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展现了人类社会生活,体现出人类的各种情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把握英语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并且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学生以人文本的思想观念。最后,大学英语要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通过英语角的互动,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通过观看名人演讲讲座,帮助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抛开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通过话剧表演让学生演绎不同人生,体验各种人类情感。力求让学生在接受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学生在人文知识、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和内化人文精神。

三、结论

文艺学与语文教育范文5

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积淀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人文精神。”为此,语文教师应利用好本学科的优势,无论课堂、课后,都应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人文性,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相关研究表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大学生就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后,在学风、考风、行为规范等方面就会按照教师的指导与要求,无论是出勤、课堂纪律、日常作业,还是期末考试、毕业论文等,都会认真地完成,从此层面上讲,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就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措施

(一)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从课程建设的视域来看,教材是连接学生、课程与教师的关键纽带,也是确保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载体。当前语文在大学课程安排中属于必修课,可见其重要的学科地位。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实际就是一个文化传递的重要平台,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主渠道。为此建议,一方面可在语文教材内容的编纂方面,多增加一些人文性的优秀美文;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灵活选用,从(高教版、北京大学版、华东师大版、四川大学版)等较有影响力的教材中,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契合大学语文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定位的、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和人格的优秀篇章,从而在知识、人格、气质、修养、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二)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精品课程还必须具有高素质的老师为前提。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是“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性得以实现的关键性物质基础、是当前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之源。问题是人文修养高教师从哪里来?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一是创新用人机制,例如如返聘经验丰富、传统文化底子深厚的老教师,聘任刚毕业的人文知识储备比较系统、全面的本学科博士,聘请在汉语言文学教育方面,颇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定期到本校讲学;二是开展校际之间展开合作,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加强教科研、相互交流经验、探讨人文教学方法、学习对方成功经验然后在本校加以推广。三是本校语文教师加强校本奔教研,打造出“以老带新”、“老中青三结合”的师资队伍。围绕“大学语文的认为素质教育工作”、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学水平。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调查显示,部分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课堂进行中,依然在延续“一言堂”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和模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课题学习的积极性,使本来充满人文性化的语文学科,在人文思想渗透、人文精神传承方面,却因传统的说教方法而变得索然无味,同时课堂教学效果也教可想而知,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首先,要推行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与学双边互动。其次,是搞好课堂设计,围语文中蕴含的人文性,设计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设法调动积极性、启发式大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将文本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等领会、彻悟,然在在生活实践中提炼出一种人文方法,指导指导自己踏入社会后,继续成为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素质。[5]

(四)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对成功的渴望是每个人的自然情感之一。语文学科不仅基础性强、而且知识体系内涵庞大、内容卷帙浩繁。为此,教师要设法多给大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日常注意启发、善于引导、使每个大学生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成绩。尤其是对语文基础不好的个别学生,例如在其写作、口头表述中哪怕一段、甚至一个精美的词句,都要进行褒奖与鼓励。既体现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的人文性,同时又使这部分大学生体会到了,他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久而久之、在这种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就营造出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种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大学生就会“亲师信道”然后学其理,进而更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与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6]

(五)创建人文化的考评方案

文艺学与语文教育范文6

一、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

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育是以感受性的领悟为主导,加以积极的思维活动,其目的在于对学生主体意识、情感和价值观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观和创作能力。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曾经一度呈现出过于注重工具性教育,艾青在《我爱这土地》里结尾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里非常深刻的将作者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蕴含在“眼泪”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多读,多体会,自然能够感悟到。再如陶渊明在《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通过这几句简要的描写,就能体现出很多意味,将作者恬淡闲适的心境很好的抒发出来。多阅读这样的好文学作品,对词汇的积累以及写作结构上的都有很大帮助。语文能力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相对于其他方式的教学更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文学作品鉴赏中更能改变平日里习惯使用的“口头禅”,使其表达更纯洁和规范。

二、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育的文学性发展是语文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集合概念,其意义和内涵十分充实。换言之,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的意义是用我们的母语,以汉语言文化为底蕴,以华夏民族精神为导航,运用相关的语言技巧和知识面辅助学生对语言运用、审美观、创作能力的全面塑造。从文学作品鉴赏开始,到对学生感知力、想象力等能力的培养,再到人生的认识,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情感与价值观统一传输给学生,初中语文教育应当凸显文学化的性质,将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作为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集成功能直接指向人类的生活的意义和精神动态。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其中文学作品的鉴赏对素质教育也提供了帮助,好的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心理教育必不可少。

三、现状分析

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知识的灌输形式成为填鸭式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导致学生主体地位丧失,在这种阅读教育模式下,学生基本上无法做到整体感悟和心灵熏陶,完全是教育者自己阅读,而非学生深入透彻的全面阅读。新课标是想将情感、知识与价值观三者统一结合,而不是语文课堂呆板的知识灌输。文学教育还要将人文性和审美观结合到位,汉语言世界是文化丰富、历史悠久、意蕴深厚,模式化的文学教育过于繁琐,重复的归纳段意、中心思想是强加于学生内心的作业模式,他们只能应付了事,注重的只是完成,而根本没有走进文学作品当中去,因此导致他们将好的文学作品当做一般文章来处理,面对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汉语言世界,他们难以走入其中感受富有音乐美和韵律感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