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经济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经济培训范文1
论文摘要:技能型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应当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此,除稳定现有实训基地外,还要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开拓新的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要有效地利用实训基地,加强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一定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实践性教学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心环节,而校外实训基地在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从事和胜任口腔工艺技术职业岗位的能力,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因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至关重要。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既要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此,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稳定现有的实训基地
为了满足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我校与国内行业、企业紧密联手,建立了26个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参观、见习、实习的场所,国内知名的义齿加工企业,如深圳现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珠海维登国际义齿研发制造有限公司等都是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了解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同时体验不同的企业文化,从而让学生走出课堂,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真实的工作过程,真正实现学校学习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最佳场所,也是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了稳定和加强与这些实训基地的合作,我校还与之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从以下几方面达到校企互助共赢:(1)充分利用各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并保证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2)加深彼此在专业领域的交流,把专家请进校园,讲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发展规划,介绍生产、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3)建立专家聘任制,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管理。(4)鼓励教师进入生产一线进修学习,把实际问题和实际经验传授给学生。
依托区域经济优势,
开辟新的校外实训基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我们需要开拓新的校外实训基地,更为广泛地与全国乃至海外的同行进行交流,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保证毕业生就业。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域位置独特,面对台湾,北联浙江,南引广东,西靠江西,辐射内陆广大腹地。而厦门和台湾一水相隔,与金门咫尺相望,“五缘”关系密切,地理位置独特,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位置。近年来,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口腔学术会议多次在厦门召开,吸引了海内外口腔工艺技术院校及专家来到我校进行参观指导。2009年5月,在厦门举办海峡论坛期间,我校与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并选派教师及学生赴台进行学习交流。2010年7月,台湾口腔工艺技术专家团赴我校参观考察,与我校洽谈合作办学事项。学校还在广州、深圳等地与国内口腔工艺技术一线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成立校外实训基地,如深圳市现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洋紫荆牙科器材(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泰健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珠海维登国际义齿研发制造有限公司等,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实习计划,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充足和完备的实训基地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实训基地来培养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要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第二学年,定期组织学生到义齿加工企业和附属口腔医院即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见习,体验生产一线的工作,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了解未来的就业环境;安排企业一线技师带教,为学生介绍义齿制作流程,加深学生对义齿制作流程的认识,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在两年的校内学习结束后,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岗位上学习,尽早熟悉就业环境,并聘请义齿加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立刻顶岗上班,而不需要漫长的培训期和试用期。实习期间,定期由企业一线技师为学生开设“小讲堂”,讲授工艺行业的新技术和新进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每个岗位实习结束时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成绩评定,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以上措施使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实现了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向技能型转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上岗,承担主要专业技术工作。另外,要注意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应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我校在校内课程安排方面加强了对口腔工艺技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原有的口腔工艺专业课程外,还新增了心理健康、生涯体验与就业、人际沟通、社交礼仪等课程。生涯体验与就业课程为学生做好人生指导,将就业指导变为生涯辅导、生存教育,真正做到普遍指导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引导学生“干哪行爱哪行”,做到不论在何种就业环境下都能正确客观地面对自己的职业;人际沟通、社交礼仪课程让“90后”的一代能在为人处事方面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能在集体生活中做到相互关爱、融洽相处。
实习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这个过渡,在全真的实训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经过职业规范化训练,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以达到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妥善处理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较不稳定,很多学生在入校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是医生。学生在实习期间难以适应“学生”和“技术工人”两种身份的转换。学生与企业召集的未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农民工同工同酬,也造成高职学生心理极端不平衡。因此,学校与实习生应保持紧密联系,发现问题时辅导员及实习管理教师应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增强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身份的变化,与其他员工和睦相处,为实习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人际氛围。专业教师应根据口腔工艺技术行业发展趋势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高职的学生经历了正规的专业教育后,跟速成的农民工相比,有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能更快接受国际口腔工艺新理念和新材料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总之,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一方面,应当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除稳定现有实训基地外,还要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开拓新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利用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并借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成为合格的口腔工艺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会兰,张亚荣,欧洲,王艳玲.以能力为核心的护理教学模式在内科实习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5):1-3.
[2]焦雨梅.探索口腔医学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09,(2):44.
[3]郭素华,王二丽,蔡.药学系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2):139-140.
低碳经济培训范文2
关键词 环境 绿色会计 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1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 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2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的关系
2.1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的不同发展
21世纪,世界进行了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带来了环境破坏和能量资源的快速流失,我国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受到了阻碍。因此实行低碳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经之路。由于绿色会计的概念是最近才被提出来,其制度并非完美无缺,所以它依靠在现代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具备着很强的专业性。与此同时,因为这是第一次把经济以及环境问题合并在一起作为评价准则,正因为其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加强绿色会计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经之路。
2.2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的协调发展
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相辅相成,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两者才得以结合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我国现阶段主要任务,低碳经济和绿色会计是一种包含的关系,低碳经济需要绿色会计整合经济内的一些环境方面的内容,同时绿色会计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逐步提升。实现我国经济的环保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加强环保型的城市建设,绿色会计工作是发展低碳经济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3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的问题
3.1我国理论与方法体系内容的不全面
中国的低碳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我们需要不停的探索与发展。 并且在绿色会计这个方面,我们处于“坐而论道”阶段,缺乏理论和实践。绿色会计是由国外引进的新观点,我国的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少之甚少而且不够全面, 当务之急是提高绿色会计的内容,才能对低碳经济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改善。
3.2政府以及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
我在谴责环境污染的同时,政府企业以及人民群众却做不到在实际行动中去进行监督,可谓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从另一个角度看,绿色会计本身不完善,需要得到公众的监督并提出意见加以改善,另一方面,企业在绿色会计方面的违法行为和不合常理利用,也需要有关部门的监督。对于环境污染暂时仅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社会监督,这说明我国在绿色会计各种监督中并不重视。
3.3宣传的范围不够广阔
由于我国的绿色会计起步比较晚,社会对于绿色会计还不是很了解,在不了解的情况绿色会计的推广将面临巨大的困难,人们不会将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联想在一块,更加不会想到两者的结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子绿色会计就得不到完善与补充,促使绿色会计理念与研究在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得不到相应的应用。
3.4绿色会计专业人才不足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由于部门及社会对绿色会计的推广不够广阔,对绿色会进行研究仅限于一些专业的学者,研究的范围也小导致人们对绿色会计认识的不足,企业的不重视导致培训的不到位,没有系统的培训计划也不能进行专业的培训,这也是绿色会计人员严重缺乏的原因。
4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的策略
4.1制定合乎我国国情解决方案
我国对于绿色会计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相关的规则及理论也不够完善。绿色会计理念是由国外提出并得到了发展,国内绿色会计的发展并不成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关于绿色会计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制定出合理正确的方法。进行反复验证和推敲,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
4.2政府必须加强对绿色会计信息的监督及宣传
企业本身往往存在着企业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全面的状况,政府必须大力加强监督,监督机制也要持续完善,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机构一起强化企业信息审查和评估,确保应有的全面性以及真实性。在同一时间内加强宣传的力度,对人们的思想也进行耳濡目染的影响,加上政府以及各部门的政策,有益于绿色会计内容的进一步落实,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4.3培养专业人才
对绿色会计人员的培训不要仅仅局限于专业的学者,要从基本出发,挖掘人才并对其进行专业绿色会计的培训,同时要进行高质量的培训,资金要准备充足。广阔的宣传绿色会计理念及完善,人们才能更有兴趣的进行探讨,更要鼓励专业人才对绿色会计进行深刻的研究,更为我国开辟出一条新的绿色会计发展道路。
5结论
低碳环境与绿色会计相辅相成,绿色会计作为新的概念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人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需要低碳经济对其引用,让更多的人知道绿色会计并发展绿色会计。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迅速损失导致环境破坏严重,使得人们更加重视低碳经济下绿色会计对环境保护的问题,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宋诗雨,钟骏华.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工作[A].中国商贸,2014.
[2] 王宁,陈阳.低碳经济背景下对绿色会计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3.
低碳经济培训范文3
低碳物流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通过阐述低碳物流的内涵,并结合浙西南低碳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低碳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低碳物流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低碳物流和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低碳物流;浙西南;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54-02
1 低碳物流基本定义
1.1 低碳物流内涵
低碳物流是从低碳经济中派生而来,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和以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目标,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在物流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问题,利用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运行组织优化等多种手段,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在使得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优化,达到物流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物流发展形态。
1.2 低碳物流的特征
根据低碳物流的内涵,低碳物流包含以下特征:
(1)条件性。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在遵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基础上,满足经济社会正常物流需求的前提下,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物流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2)技术性。低碳物流强调的是物流过程低碳化,资源充分利用。低碳物流通过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包装、低碳装卸搬运、低碳配送、低碳回收及信息管理技术等能效技术和减排技术,来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优化物流要素和物流活动。
(3)目标性。发展低碳物流的目标是,满足物流需求的同时要降低碳排放量。即在满足基本物流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把物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消耗,从而形成能源消耗低、碳排放量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成本小、资源利用充分的物流产业,实现物流系统与人类、自然的和谐发展。
1.3 发展低碳物流的必要性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也不断增加。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保护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要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物流。物流业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活动等七大模块都存在直接能源的消耗,发展低碳物流就需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创造一个由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在单一发展物流的同时,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也就是向低碳物流转变。低碳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有利于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并且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是解决目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环境和经济三大问题的较好方法。
2 浙西南低碳物流发展现状
浙西南是浙江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浙西南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粗放型和低效率的物流作业模式导致物流行业一直处于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的状态。虽然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及浙江省积极推进生态浙江念的背景下,许多物流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已经具有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形成低碳物流的责任意识,将发展低碳物流作为企业经营的宗旨和竞争能力的法宝。但总体来说,由于浙西南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发展模式比较粗放、效率低下、组织结构较松散、专业化程度低,使得浙西南地区对低碳物流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在低碳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现实情况突出表现在:物流领域各个环节二氧化碳的高排放及物流管理系统非优化。
2.1 低碳物流理念低下,意识行为欠缺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浙西南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物流业的发展也有力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提升。但是随着低碳经济在社会的兴起,物流业各个流程中,运输过程消耗大量能源,排放汽车尾气等严重危害自然环境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浙西南低碳物流发展更多的还处于新名词、宣传、概念阶段,各行业对于低碳物流的理念还停留在表面,并且浙西南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物流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低碳化的概念,再加上浙西南地处山区,自然环境相对较好,更容易使人步入无需低碳误区。
2.2 物流规划不合理,监管不到位
物流规划混乱是我国物流业长久以来的诟病,浙西南也不例外。浙西南物流业涉及公路、铁路、邮政等不同行业部门。这些行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分割运营日益严重,恶性竞争严重,加剧物流资源的浪费和能源消耗。例如,由于物流设施选址不合理导致了迂回的运输;由于缺乏科学规划,车辆超载、空载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装备标准,无法与现代化物流有效的衔接;由于物流运作中“效益背反”现象严重,导致物流整体效率低等。再加上物流各行业的利益各不相同,浙西南地区的物流协会由于是民间组织,无法承担起发展低碳物流的战略构想和整体规划,更不用说履行发展低碳物流的监管重任。
2.3 基础建设不规范,物流技术落后
与发达地区相比,浙西南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低下。不同行业、不同运输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区域间的物流基地、转运枢纽建设没有完善的科学规划。货物迂回运输、超重、空载现象较为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原材料、劳动力、能源、产品、服务、废弃物的合理流动。同时,浙西南地区的物流技术也比较落后,物流装备水平低、新能源车型较少,现代物流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及特种运输车辆比例明显偏低,多式联运、散装、集装箱等高效运输方式比重较低,生产商、零售商供应链中冷链断点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仓储设施节能低下。这些都与低碳化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低碳物流的实施迫切需要物流技术和低碳技术的革新。
2.4 相关法律和政策不健全,监督实施难
低碳经济自提出以来,我国也先后制定了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与法规,但是目前专门针对物流行业专业化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缺乏低碳物流发展方向的规划和框架,物流行业标准不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设备、设施、信息等物流标准化的基础工作还十分薄弱。在低碳物流政策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缺乏有关碳税和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企业及消费者低碳物流低碳意识淡薄,只是停留在概念状态。这些都致使低碳物流发展陷入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窘境,监管监督难度加大。
2.5 低碳物流人才匮乏,智力支持不足
低碳物流作为新兴行业,自然离不开技术保障和技术创新专业人才的支撑。但浙西南地区面临着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中高端低碳物流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已经成为限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浙西南物流人才主要来自于当地职业院校的培养,但培养目标为主要是中低端人才与操作人员,而基于节约型、环保型的低碳专业技术人的培养才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地的职业培训机构在开设物流从业资格鉴定培训方面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在当地行业中,不管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其它企业,仅是对本企业的操作流程进行一般的上岗与在岗培训,没有培训企业员工的物流专业讲师,没有形成接受再教育系统和参加物流专业培训的热潮。
3 浙西南低碳物流发展对策
3.1 加强低碳宣传工程,全面普及低碳理念
要发展低碳物流,除了要在物流行业大力开展低碳物流宣传教育,推进低碳物流行动计划,还必须将低碳理念积极向个人、家庭、社会多层次全面普及,让人们了解低碳的真正内涵,并以低碳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媒体、政策、交流会等形式向家庭、社区、学校、企业宣传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让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倡导低碳出行、低碳旅行、低碳家居、低碳消费、低碳生产等,形成低碳环保的良好氛围。
3.2 构建低碳物流发展政策,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浙西南地区发展低碳物流要紧密结合国家及浙江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碳减排工作的要求,要从物流本身的发展规律出发,通过科学制定本地区物流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企业低碳物流发展战略,并开展物流企业碳排放指标评价,为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提供指导和引领。在制定物流政策时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和长远利益出发,通过加大物流基建投入、设立财政补贴、引进信贷资金、动态调整物流产业结构等政策积极推进低碳物流发展。在设定物流指标方面,要全盘考虑企业的接受度与执行度,要以激励为主,健全完善各种优惠政策及法律法规,让企业嗅到发展机会,主动去执行低碳政策法规,最终实现“双赢”目的:一方面使得企业在完成低碳物流指标后,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而且能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及利益;另一方面政府的低碳物流战略及政策得以实施和推进,充分调动企业执行力,促进低碳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3.3 实施减量化物流活动模式,从源头控制污染
物流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于物质的不当流动,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如车辆尾气排放等。实施减量化低碳物流活动模式就是指减少物流活动,减少物流环节中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在降低物流运营成本同时,实现对物流废弃物与污染的源头控制。以物流活动起点采购为始点,从生产环节原材料、物流资源设备、及办公用品等易耗品的采购都尽可能的采用环保、绿色的原材料,实施低碳采购;以物流活动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集群,发展供应链运作,合理布局物流产业园区,优化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库存,推行绿色包装;以物流运作各环节为节点,降低燃油等资源消耗,减少物流周转设备等带来的污染成本,以及物流活动消耗的电、燃油等资源。
3.4 集成正向、逆向物流,发展循环物流系统
传统的企业物流模式主要是以正向物流为研究中心,一般是从原料采购开始,通过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终结于消费者,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与产品相关的副产品,它们被作为废弃物,增大了逆向物流的成本。而循环物流系统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资源化原则,要求企业物流管理延伸到废弃产品的回收领域,集成了企业的正向物流系统与逆向物流系统,形成良性的闭合循环物流系统。物流循环化要求对供应链上企业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的一个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于一体的物流活动进行控制,连成一个集制造商、生产商、零售商以及包装回收商与产品回收商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形成“原材料采集――生产――消费――回收――再生产”的闭环循环物流模式正向供应链与逆向供应链的良性闭合循环物流系统。在这个模式下,要求原材料可以循环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包装物可以降解在循环利用、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生产与生活资源垃圾的收集再利用等。
3.5 加大低碳物流人才引进培养,建设低碳物流人才梯队
浙西南发展低碳物流经济,归根到底要依靠本地区的物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大力宣传低碳物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各部门领导培训,提高他们对现代物流业的领导与决策能力。物流行业协会应该加大专家指导与人才引进,聘用物流行业的各类专家或顾问,根据各个企业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对本企业制定战略目标、提供物流发展方案与培训员工。企业还应该重视鼓励员工的在职培训,采用各种形式和优惠措施,为物流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提高他们对现代物流业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东晖.我国低碳物流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2010,(07).
低碳经济培训范文4
关键词:新兴经济市场;产品设计;经营理念;行业规范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27-01
低碳经济时代来临,已有商业模式开始转变。新能源的利用与相关产品的设计成为低碳经济背景下,追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原则,作为酒店业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设计原则是创造企业自身价值,重新定位的方式。基于价值链理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创造企业价值是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之一。运用价值链理论,在原材料生产到消费者最终消费的每一个环节,运用合理的低碳理念设计产品和设计营销理念是酒店长远发展的指导思路。酒店基于低碳经济的酒店价值链的重构指的是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酒店从采购到消费者最终消费所有环节的战略选择重构,这里所阐述的重构指的是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重构。酒店的外部环境分为顺势重构和逆势重构。外部环境的延伸指的是同行业酒店的合作和业务沟通、经验交流和网络预订系统的合作开发。内部环境的延伸指的是酒店内部经营模式、财务管理模式、盈利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内化过程,原有企业文化融入低碳酒店文化形成新的酒店企业文化、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和品牌文化。品牌的塑造依赖于员工素质的提高,内部环境的延伸还包括业务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以及品牌建设人员的选拔与培训。重构离不开内外环境的延伸。
基于低碳经济酒店以消费者认可的顾客价值为经营基础,面对消费者的价值取向,高消耗成为酒店经营过程中日益突出的问题。低碳产业的过渡和转型是酒店面临的外在环境变化的趋势。在酒店进行设计、生产、营销及服务等环节运用价值链原理进行重构。创造酒店产品的增值服务价值。通过企业文化价值和企业售后服务价值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酒店低碳产品开发、资金投入及管理方式革新是企业增值价值产生的不同环节。专业人员售后服务的完善是增加服务附加值的有效途径。设计新产品、新概念的运用、管理团队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选拔都是实现酒店产品革新的有效途径。单纯降低成本减少了企业增加附加值的机会。单纯引进低碳概念不进行符合酒店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塑造,新产品将不能盈利。
一、低碳经济酒店价值链重构的途径
对于酒店经营思想,走低碳道路是经济酒店价值链重构的经营指导思想,是酒店行业规范的践行途径。
(一)酒店经营理念的设计
基于价值链重构理论,低碳酒店建设满足顾客价值需求,是酒店文化融合现有低碳践行企业文化和原有企业文化的体现。符合新的低碳经济原则的产品才是设计低碳理念的消费形式和体验方式的准则和标准。倡导和宣传低碳理念,提醒游客购买低能耗的产品,同时,低碳理念不断融入酒店经营环境中,提高消费档次。酒店服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低碳节能意识,新的企业文化带动了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酒店经营者要有长远的战略意识,将低碳原则加入到企业决策与战略中,在产品设计与经营策略中加入低碳经营理念。从而增加酒店增值服务价值,形成具有内部环境重构的产品设计创新。
(二)开发符合酒店企业文化的低碳产品
运用资金的再投入,开发新能源,既减少排量,又节约了成本,减少污染产品及消费品的运用。一次性用品减少运用,循环运用的产品实行低碳标准进行设计及运用,清洁及卫生用品按照新标准进行设计和投入使用。入住空间及环境的改造。
(三)酒店低碳营销策略
开展相关的低碳营销手段和策略,培养相关营销策划人员,根据酒店的营销策略培训、开展营销活动,塑造营销团队,定期向具有成功经验的酒店学习。进一步实现酒店低碳管理的目标。
(四)借鉴成功经验
借鉴成功的经营理念和设计理念。有利于塑造有责任感的企业形象。增加其他企业与其合作的机会。成功的经营经验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经营策略、资金运行及财务管理机制内外环境重构过程中的变革与创新,是现有企业借鉴成功企业获得经营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
酒店扩大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离不开酒店价值链的重构,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内外环境的重构提高了酒店的知名度。向内重构指的是产品设计创新和销售渠道的创新。其中,还包括内部管理机制的精简和监督机制的完善。产品的设计需要新的人员和团队协作进行,内部机制的完善需要企业寻找合适的经营管理人才进行,监督机制需要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与完善。总的来看,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原有的基础非常重要。原有企业文化融入现有企业文化形成新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文化,酒店品牌的树立,需要低碳理念融入酒店价值链重构过程中的内外环境变革中,这样,才能形成具有责任感和企业内涵的酒店企业形象。在设计产品、销售、营销、服务等环节,提高效益,减少浪费。
二、结论
低能减排、新能源的开发、低碳消耗是酒店价值链重构过程中,酒店战略经营理念的新构想,资金投入、新产品的研制,过程符合国际潮流的创新能源产品,为酒店的新发展提供了基础。转型后的商业模式也要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行业成为排头兵进行从采购、设计、经营、销售、消费等不同环节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转变。促进酒店发展的同时,形成新的影响顾客价值的企业文化,再根据顾客价值形成酒店核心产品和品牌文化。从而完成产品-确定、价值链优化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转型阶段。根据行业规范观点,将低碳是一种生活方式,逐渐融合到酒店推广中,这样的推广逐渐变为一种联盟宣传、统一标准的契约模式,这样的契约模式可以降低成本。形成本行业的行业规范。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作者简介:罗晨(1976- ),男,汉族,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高级营销师,经济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1]黄婧.概念大于实际,低碳酒店发展提升空间巨大[N].中国联合商报 2010-9-20(D02)
[2]秦晶.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酒店绿色营销[J].经营管理者,2010,16.
低碳经济培训范文5
从1970年至今,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与此同时,新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和特点的金融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众多包含着可持续意味的发展模式中,低碳经济就是其中一种。时至今日,由于全球性的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低碳经济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银行金融业本身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此同时,银行金融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低碳经济中关于如何发展银行业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在发展中积极为低碳经济做出贡献,首先就要清楚银行金融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约束条件。
一、低碳经济下银行所存在的约束条件
1.银行机构对低碳经济的认识普遍不足。因为低碳经济从理论的提出到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我国很多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对于低碳经济以及低碳金融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疑惑与理解上的问题。对于低碳金融的立项、审批、实施、管理以及相关的业务规则和利润的理解程度比较低,同时低碳经济相应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又严重稀缺,所以要想短时间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过渡到低碳模式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2.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银行金融的发展理念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低碳经济所强调的是可持续,要求在低碳环保的环境下进行经济活动,这样就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成本,同时对于企业追求最大利益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一来发展低碳经济投入了相应的成本必然会降低银行金融的自身利益;二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强有力的国家政策相辅助,不仅没有配套的风险补偿,必要的税收减免和担保措施也很不完善,这样就导致了银行金融业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
3.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就目前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同时,各国对于所签订的相关协议在若干年后是否依然有效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另外,关于低碳经济的认证程序和标准本身也不够完善,相关的监管部门以及管理水平、监管技术都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二、低碳经济下银行金融的发展建议
低碳经济意味着传统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要发生改变;对于银行金融业而言,未来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低碳。针对上述所列举出来的银行金融业中对低碳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现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提高相关人员对低碳经济认识的程度。社会环境对于低碳经济的认同程度和低碳经济所确实能给银行金融带来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决定着银行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态度;而要想银行金融对低碳经济进行更加积极的配合和建设,首先就反过来让银行金融对低碳经济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低碳经济之所以会受到广泛的认同和推广,不仅是因为低碳经济是环保的、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还是能够有效带动银行金融业务的开展和走向可持续的经济模式。所以,要在银行金融业中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就要提高相关人士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将低碳经济的理念植入银行金融业的发展理念以及文化中去。在加强相关人士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的时候,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外国银行金融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主动培训,通过这两方面的配合,让银行金融整个行业对低碳经济有充分的认识。在这样的认识程度下,低碳经济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就会变得显而易见。
2.将低碳经济信贷的力度加大。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如果只是一味加大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但是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却做得不到位,就会导致低碳经济只是概念上的东西而不能产生实际性的效益。所以,在进行低碳经济的意识培养的同时,也要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融入银行金融计划特别是中长期计划中去。在将传统的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过程中,银行金融可以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投放力度,通过这样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政策可以作为引导作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提高相关部门对于低碳项目的热情。另一方面,银行的业务部门也要对低碳业务做进一步的研究,对那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项目或者低碳行业进行相关的预测和判断,如果风险可以控制,应该适量增加对这些项目的信贷投放。一般来说,银行金融可以对以下低碳行业进行重点考虑:核能、风能、薄膜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行业;节能电机等节能减排行业;发展新能源所需要用到的电网以及智能电网等基础性设施项目。
3.加强对低碳经济中的经营风险的管理。低碳经济发展至今,虽然其前景可观,但是目前的低碳项目本身的盈利性却不太强,同时在低碳技术上、成本控制上的水平不足,导致了很多低碳项目本身的利益没有吸引力,增加了这些项目等的经营风险。所以,在加大对低碳经济项目的投资力度的同时,也要从管理上降低这些项目的经营风险,使这一类项目的风险不稳定性降低,提高项目的利润。在进行低碳项目的选择时,尽可能选择那些经济强度高、外部担保好的项目;同时,在进行此类项目的投资时,还可以考虑分期资金投入、银团贷款等方式进行来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也要从制度上对此类项目的投资程序进行必要的规范。
4.进行低碳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的人才是使低碳经济和相关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低碳经济在服务的专业性上的要求比较高,往往需要银行在进行组织的建设时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这方面业务的培训。因为低碳经济本身不仅涉及经济上的知识,还涉及自然保护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培养出这些方面融合的综合性人才,即使银行本身想要进行低碳业务的发展,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低碳经济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一方面,国家可以创造这方面的专业来进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银行本身也要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或者聘请一些环保和环境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做相关的顾问;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目前专业人才短缺的局面。
低碳经济培训范文6
传统人力资源被认为只强调本身的管理功能,职能多为工资分配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对企业带来的价值仅仅体现在本职工作范围内,而人的价值仅仅体现在货币表现——工资。而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了最关键的资源。而低碳化经济理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变得创意性和充满活力。比如:加强培养技术类和管理类高级人力资本,建设合理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增强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引导人力资源管理向高质量高品质的人力资本转型,促进企业低碳经济模式发展。
二、低碳化建筑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009年,英国政府依靠低碳经济模式创造出一年1000亿英镑的产值且为88万人创造就业机会,低碳经济成为了新兴经济的增长点。2010年中国社科院了8个主要行业率先通过低碳经济思想管理人力资本,其中对从业人员学历背景、知识结构、实际操作技能尤其讲究的建筑业便是其中一个,调查表明,低碳经济模式降低了建筑企业整体劳动资本消耗,还培养出了一大批“低碳员工”,这些员工大多专业素质能力强、注重行业经验和个人职业道德。同时,低碳经济还为建筑行业创造出了以低碳化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去掉了庞大累赘的组织架构,调整并创造出了更多高知识高技能高效率的“低碳岗位”。
三、建筑行业促进低碳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
在低碳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日渐成熟下,各行各业都尽力开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人力资源、技术优势以确保自己的市场地位。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但建筑企业因为其传统行业特色,仍旧停留在人力资本收益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行业从业人员年龄过大技能单一学历不高、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员工缺乏激励打击创造性等现象较为明显,那么建筑企业该如何应对“低碳”潮流顺利实现转型呢?我们要如何探究低碳经济下的建筑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呢?首先,我们要树立低碳经济时代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低碳经济模式强调的是不以资源无限消耗和产生能源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管理节后衍生出的便是一种“绿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将企业内部员工心态、工作状态和岗位协同运作三者一同引向和谐,减少员工不和、团队不和、协同性差等现象。其次,开辟低碳经济在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各大模块创新路径。
1.低碳经济主张人力资源要有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企业流程、优化企业结构的意识,重实践重技术重理念,三重同时推进;
2.建筑行业招聘从业人员要以技能+素质的模式为标准,采用素质模型为基础,注重招聘效果(数量、质量)评估,尽力达到低成本、高质量的招聘效果。
3.为了应对高级人才紧缺的现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或应届培训生的方式,培养出一批无论从个人特质和还是专业特长都适合企业贴近企业的专业人才。
4.设置公平合理的绩效考评方案和薪酬管理体系。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下,薪酬包含的应该远不止基本工资,间接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建筑企业可以根据各类人才建立技能工资体系或业绩工资体系,注重津贴、年金、健康保险、住房补贴等福利计划,表达对员工的重视与激励。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