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市场细分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市场细分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市场细分标准

医疗市场细分标准范文1

关键词:市场细分;数据库营销;数据库的知识发现;数据挖掘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了大量运营数据,如果不加以利用就会杂乱无章地占据大量的存储、管理、维护等资源。实际上这些数据是用户行为、用户习惯的表征记录,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成果记录,其中蕴涵着大量的信息与知识,如果善加利用将是企业不可估量的战略资源。在数据的存储方面,随着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目前的数据库系统已经可以高效地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但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此,在学术界对数据库的知识发现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1989年IJCAI会议进行了关于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base,KDD)的专题讨论,Fayyad将其定义为“KDD是从数据集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从1995年开始,KDD发展为国际年会,国内对该领域研究始于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始支持该领域研究。数据分析能力是一项对开发者、使用者都有很高要求的能力,需要具备数据库、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统计学、模式识别、知识库系统、信息检索和数据库可视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同时对于这项技术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来说,随着理论的深入与数据挖掘工具的不断推出,其对各个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数据库营销,由于其较低的成本,完善的模型和对市场的细微把握,对企业有着重大的意义。而所有的营销活动都应以市场细分为基础,因此数据库营销中市场细分就成为其不可逾越的第一步工作。

一、数据库营销中市场细分的作用

数据库营销中市场细分的应用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市场交易量的扩大愈来愈广泛。目前,各个行业领域包括金融业、电信业、网络相关行业、零售商、制造业、医疗保健及制药业等都将其视为本公司的重要战略资源加以应用。从目前技术的发展与行业的应用来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对运营数据进行更好的重组、汇集、抽取和预测,更方便、快捷地从企业现有资源上采集和转化信息和数据,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使管理层及时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深入地了解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更好地制定符合实际的战略方案。

第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迅速的业务扩张中,运营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数据的一般特性,使用数据可视化、分类、聚类分析、序列模式分析等工具,理解商业行为、确定商业模式、捕捉对企业利益侵害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例如,电信企业中对客服中心的分布的设计,基站的设置等。

第三,运营数据是用户消费行为的直接记录,通过对用户长期消费活动数据的规律总结。有助于划分用户群体,使用分类技术和聚类技术,可以更精确地挑选出潜在的用户;识别用户购买行为,发现用户购买模式和趋势,进行关联分析,以便更好地进行产品组合、产品推介等等。

第四,运营数据虽然是历史数据的集合,如果能够通过各种工具发现其中存在的普遍规律。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延续性,用户的消费习惯有规律性,我们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生产经营情况,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营销案预演,虚拟整个营销过程,测试目标用户反应,初步评价各种营销案的效果,确认最能接受营销案的客户群体,保证在真正推出市场的销售方案代价最小,收益最大。又如,我们可以通过运营数据,发现用户流失的规律与特征,使企业能在用户流失之前做出有效地挽留措施,降低流失率。

二、数据库营销中市场细分与传统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的异同

市场细分是现代营销理念的产物是市场营销理论和战略的新发展。目前市场细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营销实践。而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数据库营销中的市场细分与市场营销中的市场细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市场营销活动与数据库营销过程是衔接的。数据库营销的市场细分可以在营销活动之前提供数据预测;也可以用在营销活动之后分析结果,但两者总是联系紧密的过程。企业逐渐认识到,本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能够向用户提供满足整体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组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业务解决方案。因此,在设计市场营销业务项目时,需要采取不同的用户群细分方法对用户进行细分,对不同用户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而企业的经营成果也正是构筑在不同细分用户对企业的贡献上的,不同的用户群体对总体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在经营成果的分析中,也必不可少的需要对用户进行细分。这样可以加深对市场的了解,认清每种用户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意义,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政策。其理论依据也是相同的。根据1956年美国著名的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Smith)的论述主要有两个:一是用户需求的异质性。由于用户需求、欲望及购买行为是多元的,所以用户在购买产品和使用服务上的需求呈现较大的差异。用户需求的异质性是进行用户细分的内在依据。二是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和为了进行有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由于受到自身实力的限制,即便是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也不可能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占绝对优势。为了进行有效的竞争,企业必须进行市场细分,选择最有利可图的目标用户群体,集中企业资源,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来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所以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和为了进行有效的市场竞争是进行市场细分的外在要求。

其次,数据库营销中的市场细分与市场营销中的市场细分区别主要是:目的不同。数据库营销的市场细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从现有的经营数据中,找出对经营成果有影响的各个用户群体,并分析其影响程度或者找出其中规律;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主要是为了开拓用户未被开发的潜力,增加其对经营成果的贡献。方法不同。数据库营销中的市场细分更加倚重数据库营销的各种手段,包括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等,从海量的日常经营数据中,通过设定参数与算法,建立模型的方式,找出符合细分条件的用户群体。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主要依据两种方法:一是依据自然属性来细分用户,主要是利用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学、经济地理原理所提供的特定市场内有关个人的重要信息来细分用户,其变量主要有地理细分变量、人口统计变量、社会经济变量等,也可以把这些变量结合起来进行细分;二是依据行为属性来细分用户依据行为属性细分,用户主要是通过对人们的心理分析,个性特征,生活方式的研究来细分用户,其变量主要有心理分析变量、产品使用变量和产品效用变量等。对象不同。数据库营销中的市场细分主要面对企业现有用户,这是因为数据库营销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企业已经获得的经营数据。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主要面对全体消费者,从中找出目标用户群体发展为企业的新用户。标准不同。数据库营销中的市场细分依据的标准在细分前是未知的,需要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与工具从大量数据中找出可以用来细分用户的标准。而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主要基于一些已知的标准,对目标可以进行归类与分析。

三、数据库营销中市场细分的方法与过程

上文结合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总结了数据库营销中的市场细分有以上的一些特点,所以在应用上,后者更多地依靠统计学与数据挖掘的方式进行。通过设定变量与参数,在企业经营获得的大量日常生产经营数据中,找出各种隐含的商务关系、产品关联、营销机会与用户行为特征。

数据库营销中市场细分的方法可以分为5项:关联分析、分类和预测、聚类分析、孤立点分析、演变分析等。实现上述功能的算法包括统计类的诸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判别分析、因子分析;神经学习网络类的诸如粗糙集、决策树、模糊集、支持向量集等等。数据库营销中的市场细分的过程,如图1所示。

第一,确定市场细分参数。即决定使用何种参数从数据库的海量数据中提取相应的用户数据对用户进行细分。一般目前企业级的数据库营销应用中,为了更加精确地描述实际市场情况,模型的设计维数都比较高,设计与提取的参数数量一般都需要上百个。

第二,数据准备。一般前面两个步骤就会占据整个过程的50-90%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描述、数据质量评估和数据清理、合并与整合、构建元数据,加载数据挖掘库等。

第三,数据分析与验证,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将初步确定参数的具体数值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参数设定的有效性并进行参数的变换,形成对解释问题有效的参数集。

第四,建立模型。通过以上步骤,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为了保证得到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和健壮性,需要一个定义完善的“训练-验证”协议,进行模型训练与优化。

第五,模型应用与评估。按照确定的参数将目标用户导入模型进行细分,同时分析同类用户的各种特征,找出其中隐含的关联,为分析与应用提出结论。最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输出进行营销学上的解释,并进行实施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1、张晓航.基于聚类算法的客户细分[J].通信企业管理,2005(12).

2、David Hand等著;张银奎等译.数据挖掘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Jiawei Han,Micheline Kamber著;范明,孟小峰等译.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医疗市场细分标准范文2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医院开展市场营销对于其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医院市场营销的内涵,然后指出了当前医院市场营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对市场营销理念认识不足,没有进行医疗市场细分及自身定位,营销管理落后,忽视内部营销等,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增强营销观念,选择目标市场,确定医院定位,实施3C营销战略和4P组合营销策略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保健需求的总量不断攀升,并呈现需求的多层次化趋势,这就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此同时,民营医疗机构大量兴起,保险方和患者在医疗市场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再加上近年来外资医疗机构疯狂抢占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又使得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医院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打造其核心能力上,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医疗服务市场的一席之地。

1、医院市场营销的内涵

医院市场营销通常指的是医院以满足就医顾客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为出发点,决定适当的服务项目、价格、促销、渠道,科学规范地实施医院的各种技术标准,向目标就医顾客提供比竞争者更有利、更有效的医疗服务,从而实现医院目标的活动和管理过程川。

1. 1医院市场营销是医院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为实现自身目标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1.2满足和引导就医顾客的需求是医院市场营销的出发点和中心,将医院的技术及服务等信息,以适当的方法和渠道传递给广大的医院顾客,引导和促进其消费,搞好医疗服务的跟踪调查,收集顾客对医院技术及相关服务的意见、建议和需求,进一步指导医院提高医疗水平,改进服务质量,探索新项目的开展。

1. 3分析医疗服务环境,确定目标市场,制定服务项目、价格、分销、促销策略并加以实施是医院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内容。

1. 4全面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医院开展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

2、医院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2. 1医院内部对于市场营销理念的认识存在欠缺和误解。

营销观念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之一,理应深人人心,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医院内部依然存在着对市场营镇的忽视和误解现象。一方面,有观点认为,营销是企业和商业部门赖以生存的手段,医疗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医院而言最重要的是治病救人,履行救死扶伤的责任,不应该去大张旗鼓搞推销;另一方面,许多医院抱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认为只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仪器,自然会有顾客蜂拥而至;此外,还有一些医院,虽然意识到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但他们的观念过于狭隘,认为营销就是广告宜传,片面支解、误读了营销理念的本意。

2.2没有对医疗市场进行细分,忽视自身的市场定位。

当前,众多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在从事市场营销活动之前并没有根据医疗市场中病人的需求特点、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等不同特征按一定的标准把市场分为具有类似特征的若干不同的病人群,这样也就无法寻找到医院的目标就医顾客群,继而无法确立其自身的市场定位,而服务定位及医院整体定位的缺失及模糊不清,则导致了营销活动的针对性不强,效率低下。

2. 3医院在营销管理方面较为落后,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医院绝大多数都缺乏营销分析、营销计划和营销控制制度,以医院为中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常常忽视患者的需求。医院在内部管理方面还是沿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方法手段,过分追求招揽病员、增加床位数。由于没有清楚地确定目标市场和顾客需要,也就无法制定有效的营销手段,与目前市场经济中的现代营销“开创市场,挖掘市场需求”的观念严重不符。此外,在管理结构上,大多数医院行政领导还是由一些技术内行而管理外行的技术型专家担任,他们往往狠抓医疗技术而对市场营销漠然视之,即使有心加强医院的市场营销建设也无能力进行相关指导。

2. 4只注重对公众的营销,忽视内部宣传发动。

在我国,许多医院对市场营销投人很大,并成立了专门的营销机构来负责医院营销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实施,营销人员做了大量的对外营销工作,社会公众对医院的医疗服务也有了比较深人的了解,但是很多医院在加强对外营销活动的同时,忽视了对内部员工的宣传及发动,致使医务人员和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对营销活动漠不关心,没有在医院形成各部门协调互助的氛围,有可能影响到病人对医院的评价以及信任程度。如病人打电话到医院咨询是否能联系到相关人员;就医时间过长或过短,收费发票开具明晰度等会影响病人的满意程度,对他们今后是否再来此医院就医或推荐他人前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3、解决医院市场营销问题的对策分析

医院营销是医院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声誉,扩大医院业务的重要途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针对当前医院市场营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推动医院的长久发展。

3. 1增强市场营销观念,树立全员营销意识。一方面,纠正医院员工对市场营销观念的片面看法,提高其对市场营销作用的认识,即医院营销是宣传医院、提高医院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是医疗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形式,是增强医院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只有医院内部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市场营销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地认同并支持医院开展营销活动。

另一方面,在医院内部树立全员营销意识。医院可以通过相关培训,使员工意识到营销不单是营销部门及其人员进行的营销活动。因为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接触时间远远超过与营销部门的接触时间,所以更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营销意识,需要医院所有部门相互配合,全体职工共同参与。这种对于市场营销的学习和培训,将使全体员工都具备基本的市场营销知识,并在工作中落实营销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带来医院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3. 2细分医疗服务市场,选择适当目标市场。市场细分是医院正确制定营销策略和选择适当目标市场的重要依据,是确保自身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基础。

市场细分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需求差异性。需求差异性多种多杯,具体按什么样的标准细分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常见的影响医院消费者的因素有4大类:地理因素、年龄因素、消费者消费水平和购买行为因素。由此医院可根据常见的影响病人的因素细分市场,不一定只依照一种依据划分,有时候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依据来进行市场细分,如按照地理因素细分,可分为医院辖区内子市场、本地区子市场、省(市)外市场及国外市场,如再考虑到消费者的年龄因素还可以将市场进一步细分,如30岁以上的本地区子市场。

进行市场细分后,医院可分析往年病人地域结构及医院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重点选择自己的子市场,从而确立目标市场,采用无差异策略、差异化策略、目标积聚策略等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活动。

3. 3确立医院正确的市场定位。所谓的医院定位,就是确定医院的整体形象在市场上的位置,或者说是确定医院总体形象在病人心目中的位置。医院市场定位应包括产品定位和医院定位。产品定位是医院功能的定位,而医院定位指的是医院整体形象,既包括产品定位,还包括医院的技术经济实力、服务质量、医院信誉、对社会奉献等全方位的形象在病人心目中的位置。

一般来说,医院的市场定位应当符合目标顾客需求的主要特征,符合目标市场顾客购买要求和服务需求;应当能够充分显示和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是体现出对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和反映自身的独特性的竞争优势;此外,应当符合医院自身的实力。

3.4实施3C营销战略,加强医院品牌建设。医院通过实施3C营销战略,将有助于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4. 1采取CI(CoTporate Identity)战略,即形象识别策略。医院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自己医院的各种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其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首先,医院形象必须客观真实,能反映出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等本质特征,而不能热衷于各种形式的包装。其次,医院形象应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并渗透、贯彻到医院的整体识别标志中,如医院识别标志的名称应能够指代该医院及其医疗技术,并且便于记忆,诱发联想,同时应诉诸视觉,以字体和图案的造型形象进一步指称医院及医疗技术,展现医院宗旨及其医疗特色。再次,医院形象识别还应注重色彩识别,利用色彩组合,突出和渲染医院识别标志的审美感知氛围。总之,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应能体现医院的个性与风格,能够扩大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传播医院良好的技术形象、质量形象和服务形象。

3.4.2采取CS ( Customer Satisfaction)战略,即患者满意战略。CS战略以“顾客中心论”为出发点和重点,其基本原理在于“如果服务达不到顾客满意,那么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去”川。首先,实施患者满意战略,要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培养其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医院的领导和管理者可以让员工参与制订详细的服务患者的计划和策略,一个有员工意志成份的计划和策略将会使其更加积极地投人工作,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其次,实施患者满意战略,医院不仅要向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还要向患者提供满意服务和人性化的感动服务,使患者在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达到感动和惊喜的境界。再次,要注意培养人文型的医护人员,要使医护人员有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不仅要为患者治好身体疾病,而且要懂得关爱和尊重病人。

3. 4. 3采取CC ( Corporate Culture)战略,即医院文化战略。实施医院文化战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塑造医院核心价值观念,促进核心价值被内部员工及广大患者普遍认同。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首先应形成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医院精神,并将这种精神通过医德教育、制度规范、监督机制和领导示范等方式深植人医院员工的内心之中,在他们的日常行动中得以体现;其次,应树立以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正确价值观,医院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和患者的利益,否则终将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被患者所舍弃;再次,健康的医院文化还要有榜样人物作载体,有让员工学习的实实在在的楷模;此外,搞好医院文化建设还应充分利用一些特殊的节日及庆典,如南丁格尔节等,在员工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引导并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同时这种活动也向患者传递出医院自身独特的文化,增强患者对医院品牌及价值观的认同感。

3. 5实施4P组合营销策略。美国营销学学者杰瑞·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 )策略、价格(Price)策略、渠道(Place)策略和促销( Promotion)策略。鉴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可以将4P策略进行相应的改进并引入到医院的市场营销领域。

3. 5. 1医疗服务产品策略。医疗服务的整体产品是指能够给病人解病痛、恢复建康的一切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的总称,它是由核心产品/服务,形式服务,附加服务3个层次组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需求的日益扩展,医疗服务的外延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在现代医院的经营中,医院不仅仅应当给患者提供良好的核心产品及服务即提供满意的医疗功能,还应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才能适应顾客就医需求不断扩展的需要。如医院可以开展病情咨询服务、疾病预防与保健服务,创办普及医疗知识的杂志,设置舒适的就医环境等。

3. 5. 2医疗服务价格策略。由于基本医疗服务具备公益性和福利性,因此它的价格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医院可以从降低自身运营成本的角度出发,采取“优、质低价”或“适宜技术,合理收费”的策略,增强对于患者的吸引力。此外,由于政府对于非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没有做出强制限定,如美容服务等,医院可以适当的开展此类业务,增加医院经济收人。

3. 5. 3医疗服务渠道策略。由于医疗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一过程,而且不能通过运输流通等环节进行异地销售,因此在服务半径内的分销渠道问题就显得异常重要。首先,构建独立性营销渠道,即医院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包括开展巡回服务、社区健康服务、网络服务;其次,构建支持性营销渠道,即与其他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医院建立互相转诊关系,这样既有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再次,构建联合性的营销渠道,两个以上的医院可以彼此联合,共同开发医疗市场,主要方式是组建医疗集团,集团内部各医院之间各种检查结果的互认,医疗资源的共享以及相关项目的合作开发等。

3. 5. 4医疗服务促销策略。在广告宣传方面,应当注重适度原则。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有可能会招致公众的抵触,在具体实施中要讲究灵活性和艺术性,如在报纸的固定版面开辟本医院的专栏,进行大众医学知识的宣传和医院特色技术的推荐;合理利用户外广告媒体进行宣传,给公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形象感;定期在电视、广播上发放有奖征集意见及建议的广告,间接提升公众对医院的关注度。

在人员推销方面,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极易受到口传信息的影响,患者就医的选择很可能取决其周围的亲戚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推荐。因此,医院一方面应派出相应人员在社区、老年公寓等地方从事推销活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应努力使每一个曾在医院接受服务的人都成为医院免费的推销人员,这就需要医院在医疗服务的质量上狠下工夫。

医疗市场细分标准范文3

【关键词】 医院品牌;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7-0151-02

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导源于决策层正确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意图,医院的发展战略要以具体的目标形态,对医院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执导理念、动力机制等进行描绘与传达,其中医院品牌营销战略作为总体战略目标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对医院总体战略目标的实施与实现,能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1 医院品牌营销战 略能够对医院战略目标进行形象展示

医院发展战略目标形成后的表现方式,要以战略目标构成体系、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实施策略、管理行动指南等文案进行理性概括,在转化为品牌营销战略时,要以符合传媒整合的方式,将医院的战略目标体系加以形象传播与展示。

品牌营销战略主要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体的力量展开[1]。医院的品牌形象与一般商品品牌形象的显著区别体现在医院的行业特征与服务方式上。医院说到底是救死扶伤的专业技术服务场所,因此医院的品牌形象主要应以医院实体存在与特色服务进行塑造与传播。如笔者所在医院名称为“巴彦淖尔市医院”,在本地区属于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医院。医院的名称往往集合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医院名称涵盖了医院的等级、专业性质、所有制性质等特征,因此医院品牌形象的核心要素往往就是医院的名称。如南有湘雅北有协和,国内的名牌医院以院名著称。名牌医院能让公众熟知的首先是医院的名称,名牌医院的发展战略最终形成的品牌增值效应依然是医院的名称及整体美誉度。

医院的战略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对内对外都需要有形展示。医院对职工进行愿景激励时,应将医院的发展蓝图与美好未来,转化为品牌形象,植入职工的发展意识中,才能焕发出持久的动能与潜力。事实上,医院的品牌营销战略与医院文化建设应融合为一体,使职工的职业精神在理念文化上有可靠归属感,才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医院品牌形象在对外展示中,应适时导入CI形象管理工程,按照CI的塑形模式和方法,对医院实施整体形象塑造与展示。德国哲学家、符号文化哲学创立者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是人类能够创造出符号文化,人类生存过程始终伴随着文化符号的创立与应用。医院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说到底也是对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符号的应用与传播,并服务于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医院品牌形象展示与传播的内容,印证着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

2 医院品牌营销战略能够对医院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揭示与提升

医院的战略目标凝聚着决策层及全体职工的核心价值观,或者说决策层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医院就会出台什么类型的战略目标。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同样也是医院品牌形象战略应着力塑造与揭示的核心要素之一。如医院的发展战略要贯彻“以患者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与价值观,那么医院在品牌营销战略及实施过程中,就应将患者的需求与满意度作为品牌营销目标的实现度进行考量,使医院的特色技术品牌和服务品牌能持久地赢得患者的信赖,患者的满意度可以转化为工作效率目标和绩效目标进行考评。医院若能切实达到以患者为中心,表明职工在体现价值观时能将自己作为医疗服务者的位势感放平或放低一些,能够将自己的服务对象置于利益关系层级的上一层次,即医务工作者不能以自己为中心。笔者认为,当医患关系与沟通能够真正建立在价值目标相对一致、互利互惠的协调机制上时,医患关系和谐共处的几率将远大于医患矛盾不断激化的状态。笔者所在医院在品牌宣传中提出了“患者是衣食父母”的价值观及服务理念,这种遵循市场规则,体现顾客至上的竞争策略,在为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影响着职工的行医实践,即应该从维护患者的切身利益出发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 医院品牌营销战略可为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目标市场体系

处于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医院经营管理、寻找目标市场、构建基层双向转诊网络、扩增市场份额、巩固病源流量,这些管理项目都与医院实施的品牌营销战略密切相关[2]。换句话说,医院战略目标如何实现,与医院所处的医疗市场环境和医院所采取的市场营销策略及手段密切相关。

医院实施的品牌营销战略,侧重于通过品牌形象的传播与渗透,以便占领更多的目标市场。如在实施“树名医、建名科、办名院”品牌营销中,首先根据市场细分原则,为名医名科寻找到对应的目标市场。如我院在心血管病专业、骨科脊柱病专业、中医等领域拥有资质深厚的知名专家,市场细分时则侧重于对心血管疾病群体,脊柱和关节置换群体,中医治疗、中医养生、中医推拿按摩等适应证需求群体,进行区划与营销服务,即通过医疗供需双方的资源优化配置,使名医名科的效应更好实现;同样,笔者所在医院拥有的优势医疗资源多数属于地区领先高新技术,市场细分时笔者所在医院以占领医疗需求的高端市场为目标,针对疑难重症群体展开营销服务,在医院技术优势发挥的同时,也使医院的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医院作为医疗市场的供方,构建目标市场的实质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而进行的资源优化配置。医疗市场细分没有上下限,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区分出不同类型的患者群体与潜在需求,如果医院拥有更多的稀缺资源,由稀缺资源上升为品牌资源,营销战略只是辅助手段而已。

4 医院品牌营销战略能为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推进提供传媒支持

医院品牌营销过程中需要持续传播的主要信息是医院品牌的个性化、差异化构成要素,传播方式需要借助各种有效的传播媒体。置身于现代信息化时代,媒体与传播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方式[3]。医院的品牌形象主要以高品质医疗服务为内涵,传播范围往往与医院服务的辐射半径及区域性规划相关联,跨地区跨国界的品牌医院毕竟属于少数佼佼者,因此医院品牌营销的定位与传媒选择,应取决于医院战略目标中的医疗服务辐射区域,即应在医院有效的服务区域内选择有效的传媒方式进行持续传播。如笔者所在医院地处北部边疆地区,划定的品牌辐射区域为半径100公里范围,覆盖人口约100万这样的传播范围与医院功能基本匹配。按照现代整合营销传播的观点,选择媒体即是选择传播,媒体的力量取决于传播的方式与效率。在笔者看来,媒体的多元化时代,并不能完全消解了医疗信息不对称现象,当医疗按公众信息的方式传播时,往往采取通俗易懂的简要格式进行,但医生或护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普通患者来讲,依然存在知识层面不对称差异,医患沟通在诊疗知识领域很难达到完全通释的地步。因此“明明白白看病”尽管是患者的合理诉求,但医院选择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时,往往以公众信息渠道为主。医院的品牌宣传信息更应该是广而告之的内容,如精美的广告形象宣传设计、公益性医学科技知识展播、名医及专家访谈、健康知识宣教、医德标兵树立、医院文化氛围营造等等,通过多媒体传播方式,将现代医院的科技之光与医道崇尚的仁爱和谐文化融合为一体,外树医院的品牌形象,内塑职工的团队精神,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运行管理,即能对医院的战略目标实现产生持久的推进力。

综上所述,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医院品牌营销在管理实践中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医院品牌营销如果没有医院战略目标的导引,会因缺少目标激励而失去方向与动力,同样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若没有医院品牌营销的协力支持,医院不仅缺乏市场号召力,职工团队精神的凝聚也将缺少核心文化要素。医院的品牌营销战略及管理实践,植根于医院文化沃土,越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医院,其品牌形象的美誉度和价值越高。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医院以医疗服务与人本身,医疗服务对于患者来说具有终极目的,因此医院的品牌营销管理应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仰东萍,宋纯理,金昌晓.全媒体时代塑造医院品牌形象的路径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2):23-25.

[2]高国兰.医院市场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0):67-68.

医疗市场细分标准范文4

关键词:3G;运营商;发展策略;市场细分;竞争优势。

一、3G时代及核心应用

(一)3G时代

“3G”(英语3rd—generation)或“三代”,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二)3G的核心应用。

1.宽带上网是3G手机的一项很重要的功能,我们能在手机上收发语音邮件、写博客、聊天、搜索、下载图铃等。

2.手机办公、手机执法和手机商务。随着带宽的增加,手机办公越来越受到青睐。手机办公使得办公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与单位的信息系统保持联系,完成办公功能;进行实时办公和处理业务,极大地提高了办公和执法的效率。

3.视频通话。手机的视频通话和语音信箱等新业务是主流,与远方的亲人、朋友“面对面”地聊天。

4.手机电视、音乐、网游。3G时代最多使用的手机电视软件,在视频影像的流畅和画面质量上不断提升,突破技术瓶颈,真正大规模被应用。

5.手机购物。高速3G可以让手机购物变得更实在,高质量的图片与视频会话能使商家与消费者的距离拉近,提高购物体验,让手机购物变为新潮流。

二、3G发展历程

国外在2007年就已经产生3G了,而中国也于2008年成功开发出中国3G,下行速度峰值理论可达3.6Mbit/s(一说2.8Mbit/s),上行速度峰值也可达384kbit/s。

2000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公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我国提交的TD—SCDMA正式成为国际标准,与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成为3G时代最主流的三大技术之一。

2008年5月24日,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网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国内电信运营商由6家变为3家;6月2日,中国联通向中国网通提出以协议安排方式对两家公司实施合并,每股中国网通股份将换取1.508股中国联通股份,每股中国网通美国存托股份换取3.016股中国联通美国存托股份。同时,中国电信将以总价1100亿元收购联通CDMA网络。7月29日,中国电信集团宣布未来三年投资800亿元发展CDMA业务,并提出在三年内把CDMA用户数由目前约4300万增至1亿,届时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占有率将达15%。

2008年8月,工信部《关于同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展试商用工作的批复》,同意中国移动在全国建立TD网络并开展试商用。10月1日,中国电信开始与中国联通进行C网交割,并于60天内完成。10月15日,新联通公司正式成立,此次电信重组改革在资本市场层面的工作全部结束。

12月22日,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品牌“天翼”,189号段在部分省市投入试商用,全面转型为全业务运营商。

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同意启动3G牌照发放工作。

三、电信业务3G发展策略

(一)以细分用户市场为基础,打造差异化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

现有移动通信市场可以通过战略和战术两个层次来进行细分。

1.以战略市场细分为基础的差异化品牌策略

战略划分是在对整个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趋势基础上把市场划分为具有鲜明发展方向的用户群体,从而有利于运营商进行用户品牌规划。从语音业务支出和数据业务支出两个角度将市场分为三大类战略用户市场,分别是语音用户、数据用户、高端用户。

(1)语音用户的品牌应摆脱低端形象,充分利用人们对家庭的依赖感和亲切感,着力营造家庭、温暖、实惠和用心服务的品牌内涵。

(2)数据用户的品牌建设对于3G新入者(如中国电信、网通等)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除了要自身品牌定位精准之外,还要充分考虑与现有中国移动“动感地带”,中国联通“UP新势力”等既有数据用户品牌的差异性。

(3)高端用户的品牌建设属于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特别是3G新入者,是否确定以高端为主打市场和是否做高端用户品牌将首先取决于自身3G网络的建设情况,能否满足高端用户群体对于高质量的网络服务需求。

2.以战术市场细分为基础的差异化营销策略

战术细分是按用户需求特征的差异性把目标市场细分成个性鲜明的典型市场,有利于电信运营商在各战术细分市场上有针对性开展差异化营销,争夺3G用户。

(1)比如针对13—18岁中学生群体应更注重时尚性数据业务应用,提供诸如在线游戏、收看电视节目、电影点播、学习、图片下载等新业务,提供的手机终端应更为便宜、更炫,款式上要求要尽量活泼小巧,并结合家庭组合套餐、捆绑业务以及移动定位等。

(2)对大学生群体则以时尚性和个性化数据业务应用为主,提供如在线游戏、收看电视节目、电子邮箱、电影点播等数据业务,并广泛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促销推广活动。

(3)对老年人群体应以接听包月、亲情号码、后付费等多种方式降低用户通信费用支出,并提供统一支付、捆绑套餐以及家庭护理、安全、医疗等多方面的数据增值服务,来吸引中老年群体的关注。

(4)对企业高管群体应充分的考虑到3G初期网络建设情况,新入者(如中国电信)应利用直销客户经理有针对性的发展高端用户,尽可能将用户限于低漫游需求群体,采取高质服务、低调推广的策略,并提供移动办公、移动商务以及移动娱乐等多种数据增值业务服务包。

(二)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3G业务规划

1.语音业务需求仍将是3G启动初期的市场立足点

从目前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语音业务需求仍将是3G启动初期的市场立足点。首先,3G在提供语音业务上的性价比相对2G有明显优势,且移动语音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量空间,0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仍然保持着平均每月净增用户429万户。其次,国内运营商数据业务收入比重逐年提高,但在短期内仍很难与语音业务收入相比。所以,语音业务仍将是电信运营商发展3G初期的市场立足点。以中国电信为例,应该在3G初期更注重两个方面:

(1)加快传统固话语音业务向3G的迁移。面临着固话用户和收入的加速流失,中国电信应从一味的“保存激增”的泥潭中走出来,主动向个人用户提供满足固定、移动无缝切换的FMC语音业务,类似于英国电信提供给个人用户的“Bluephone”业务。

(2)有效对现有小灵通用户向3G网络迁移。中国电信已经发展了近8000万的小灵通用户,尽管其中有相当部分都属于低端用户群体,但不乏有对3G业务需求的潜力用户群,而他们恰好能够成为3G业务的初期体验者和引导者。提供网内号码携带、发展融合语音业务、实行资费捆绑、定制终端补贴以及精确化营销都是有效迁移小灵通用户的方法。

2.3G数据业务的关键是市场细分、客户体验、引导潮流和合作伙伴的联动。

从长期而言,数据业务将成为3G的精髓和灵魂,并且只有通过与市场细分、客户体验、引导潮流和合作伙伴的联动,数据业务才能真正繁荣并实现其市场价值。

(1)3G通过大量丰富的数据业务应用来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作为运营商应加强对客户市场的有效细分,来满足重点用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推动3G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

(2)其需求是基于体验的、高层次、高弹性的需求,而需求的核心正是良好的体验。运营商应通过与最终用户的互动,使用户逐渐养成习惯,并从中不断发掘新需求和拓展3G业务。

3.在3G发展初期应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3G业务规划

3G发展初期,电信运营商应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3G业务规划,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迁移“基本”语音业务—首先得确保满足客户在3G网络中的基本通信需求,对语音类、短信等小文本信息类业务迁移至3G网络中使用,确保服务质量不低于2G/2.5G。

(2)突出“增值”数据业务—让增值数据产品成为3G成长引擎。对音乐、上网、游戏以及多媒体短信等已有的2G和2.5G增值产品在迁移过程中,因网络承载的优化,可进行进一步挖掘,以改善用户体验。并突出互动多媒体的鲜明内容,将可视电话、视频流媒体等大文本多媒体服务视作3G的旗舰产品,以3G网络优势,全面提升用户感受,打造强势“手机媒体”。

(三)建立以体验经济为核心的3G精益运营模式

3G时代市场关注的将不再是业务和网络,而是更聚焦于内容、应用和体验效果。电信的体验经济即将来临!在此背景下,市场所迸发的需求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会扩展,传统规模、垄断、同质、统一的大市场将被分割成无数个基于体验、个性化需求的分散市场的集合。3G将孕育出大量的增值业务并提供了发展的温床,为符合长尾理论的许多市场呈现出新的契机。运营商在追求规模经济的同时,应紧抓住细分目标市场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数据业务需求的高弹性和对运营的新要求使3G业务的运营风险加大,运营成功与否取决于精益运营三要素:开放/融合/智能的业务技术支撑平台、内容/应用/终端的广泛深度合作、全流程体验式营销服务。3G对于运营商而言,不仅仅是技术的革命,也是运营理念和运营模式的革命,电信运营业面临重新洗牌。好的体验可促成深度需求和运营的成功;体验差,则可能颗粒无收。其核心可以总结为:对需求的深度理解以及把握潮流、制造流行、营造全面体验的虚拟环境。

(四)掌控优势内容资源,坚持合作共赢的商务模式

3G时代,电信运营商必须重整价值链,理顺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网络设备供应商、应用软件提供商、SP/CP、系统集成商和终端制造商等)的定位、作用和相互合作关系,而电信运营商必须要占据整个价值链的核心地位。

3G时代价值链的末端出口,从2G时代以个人客户为主,辅以低层次的集团客户简单应用,转变为个人客户和真正意义上集团客户的复杂应用并重,正是因为这种使用“业务和服务价值”的原动力和需求发生的变化,才使得3G价值链发生质的改变。这也使得竞争范围从主要是运营商层面的市场竞争转变为价值创造联盟层面的集群竞争,促使得生态系统中价值创造联盟的参与各方形成互相依存、共生共荣的融合关系。运营商在继续遵循开放合作的原则,延续现有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应加强合作。

结论:

3G时代的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无疑将会更加充分和激烈,作为电信运营商应该关注的也不仅限于市场细分、业务规划、精益运营以及价值链合作这几个方面。运营商所面临的考验是多方面的,竞争更是动态的。电信运营商应遵循开放合作的原则,才能获得共赢。(作者单位:四川射洪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3G时代电信全业务发展战策略研究》作者:陈斌2009年12月

医疗市场细分标准范文5

关键词:新医改 老龄化 产业升级 细分市场龙头 行业并购

一、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原因

新医改政策

2009年4月初,我国出台8,500亿元新医改方案,8,500亿是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确定未来三年医改投入的总额。新医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公共医疗、城市医疗服务和基础医疗的报销。这几个方面将使中国医疗系统和观念实现“重治疗”到“重预防”的转变。首先这些转变带来的是对于基础医疗设备实实在在的需求,例如超声、X线机、生化仪和心电图仪这类 “基础设备”将会是中国政府集中采购的重点。在新医改政策的刺激下,基层医院“填补缺口”和“更新换代”的将促使相关基础设备市场迎来大幅增长,相关企业将迎来产能释放和业绩大幅增长的时代。

根据政策要求,2009 年,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 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同时2009 年开始,我国将在3年内重点支持2,000 所左右县医院建设。 而目前我国2,000 余所县医院装备配置在不同地区平均缺口率达到30%-50%。现有设备中有15%左右是上世纪 70 年代前后的产品,60%左右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亟需“更新换代”。

表1: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设备配置标准

替代进口

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高端精密仪器由于技术相对复杂,研发投入高,替代难度大,目前依然是跨国公司的天下,主要高端市场80%以上的份额被跨国企业占据,多数关键技术被发达国家大公司所垄断。短时间内不具备突破能力。而对于高端耗材,由于研发难度相对较小,同时很多新兴领域国内具有很好的技术实力,所以存在替代进口的机会。目前国内三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核心产品的替代进口,从而带动企业的高速发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医疗器械行业将继续受益于消费升级以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行业增长。同时,在医院基础设备以及高端耗材领域将会有更多的企业高速增长,并实现IPO。

消费升级

伴随着GDP持续增长带动的消费升级以及医药市场的结构调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长期保持15%以上的增速。一方面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 40%,而我国这一比例近年来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不到 15%。另一方面我国人均医药费用虽然从2001 年的 140 元/人提高到了 2008 年的 378 元/人但与美国人均医药水平 319 美元/人、日本348 美元/人 依然有较大差距。消费升级动力依旧强劲。

老龄化

老龄化将带动医疗器械整体需求,尤其是伴随经济水平提升的对自我诊断需求的提升将大力推动家用医疗器械的高速发展。我国的 65 岁以上人口从1982 年的 4,900 万提高到了2008 年的1.1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从1982 年的 4.9%提高到了 2008 年的8.3%, 预计到 2030 年这比例将达到25%。我国老年人口患有慢性疾病的概率超过80%,同时具有两种以上慢性病老人在60%以上。(数据来源:国家老龄委)

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

2008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约3360亿美元,比2007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12%。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减退,医疗器械行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总销售额约3864亿美元,年增长速度为15%。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医疗器械市场,其销售额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33%。美国本土医疗器械产品需求巨大,高水平的医疗支出、3亿规模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欧盟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其销售额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27%。欧盟26国人口达到了4 亿以上,成为该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另外,单一货币使得各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价格透明化,促使欧盟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地区,形成高度成熟的市场体系。日本医疗器械行业的销售额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9%。日本医疗器械产业基本上能满足国内需求,很少信赖于进口。

2009年全球销量前10名的医疗器械公司。这 10家医疗器械公司产品销量都在数十亿美元以上,强生无疑是医疗器械领域的独孤求败,2009年的销售额达到235.7亿美元。而其它主要竞争者如西门子、通用和飞利浦虽为非医药企业,但是在医疗器械领域同样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知名的但以生产小设备为主的公司如美敦力和波士顿科学同样榜上有名。医疗器械巨头们的收入出现普遍增长的趋势。

三、中国医疗器械市场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处在整合发展临界点,专业化并购培育细分市场龙头,综合化并购催生行业巨头。从初级卫材为主的初创阶段到门类扩张的起步阶段,再到90 年代民营资本推动的结构性变化阶段,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完成了原始技术和资本积累,并初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布局。2006 年新医改启动后,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多元化战略诉求、激烈的行业竞争和资本力量成为行业整合的催化剂,在行业内生特性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集中度提升和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将通过兼并收购,推动行业走向集中。在综合化和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将涌现更多的细分市场龙头,并且催生未来的行业巨头。

战略定位决定未来发展,先行并扩张企业有望成为行业巨头。整合发展期,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面临三种发展格局选择:1)专注细分市场,成就细分龙头;2)通过并购扩张,成为综合巨头;3)借助科技优势,实现医电一体化。专注和多元化都不可或缺,我认为多元化发展、积极进行整合扩张的企业更有希望成为赢家。迈瑞医疗、威高股份、鱼跃医疗、乐普医疗已经通过合资、并购走向多元化,成为整合的领跑者。微创医疗、康辉医疗、创生医疗、九安医疗、阳普医疗、新华医疗则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产业升级大势所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从传统制造走向高科技发展之路。制造加工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基础,经过积累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产品体系,并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建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医疗器械积极进行技术升级,争取内需市场和外部产业转移机遇。产品质量、技术结构方面的提升使得中国企业在监护、医学影像设备、临床实验室设备和微创介入治疗等领域获取了显著成果。创新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心电生理仪器、人工关节等将是下一步占领的制高点。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将维持快速增长。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成长性优于药品市场,未来将维持10~15%的复合增速。虽然发达国家占据了78%的市场份额,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正经历着快速的成长,依靠成本优势和研发积累提升产业链地位。不断增加的医疗费用支出、日益提升的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给行业发展注入额外动力,成为释放被压抑需求和打开未来潜在空间的诱发力量。资源配置再平衡、升级换代以及产业转移等内外部动力相互交织,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0-30%。到2009年底,全国医疗器械工业产值已突破900亿元。2009年医疗器械行业占GDP比重为0.27%。根据医疗器械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预计,2011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2005-2009年医疗器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2009年医疗器械行业工业产值及其占GDP比重

行业性风险:1)经济衰退、削减财政支出可能抑制高端出口市场需求;2)人民币升值削弱中国制造产品的全球竞争力;3)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在各国都受到严格的监管,政策改变或显著提高制造企业成本;4)国外大型医疗器械企业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内资品牌的价格竞争或导致竞争加剧,压低行业利润率。

四、中国医疗器械细分行业特点

医疗市场细分标准范文6

应该讲,医疗器械是个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以往由于过分夸大功效、炒作概念、忽略服务等等引发了社会的诚信和置疑,但从根本上来说,其运作的空间和利润的可观仍引得众多企业竞相进入,如今,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原本重点关注的医药方面的目光也移至医疗器械方面,以后的路子将会循着更趋专业定位,更趋市场细分,突出“服务+技术”、“体验+口碑”等原则或模式来进行。

据了解,2006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已达到600亿元,其中高技术医疗设备约100亿元,并且以每年14%--15%的速度增长。

行业统计数字显示,当前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总价值约为17亿美元。然而国产的医疗器械大都集中在附加值小的产品,那些高端的医疗设备被国外大集团所控制,我国医疗器械想生存就得有所突破。

医疗器械的市场到底在哪里呢?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市场容 量和消费额,以及新产品注册的数量。据SFDA南方所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共注册境内一二类医疗器械产品10087个,增长27%;三类医疗器械5137个,增长62%;港澳台医疗器械380个,增长110%;进口医疗器械4853个,增长51%。加上历年来累积的境内外注册产品,医疗器械品种堪称数量庞大。当前,医疗器械已成为继医药保健品类商品之后的第二大进出品商品。

截至2006年9月29日国内有724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据来源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国内的生产企业多是生产产值较低的品种,利润较低,国内医疗器械的利润80%被国处大型医疗器械公司所拥有。拿一次性输液、注射产品来说,目前市场容量仅30多亿元,却容纳了300多家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有业内人士估计,这些厂家里,真正盈利的只有10%左右。

今年国家拟出台针对高植耗材的价格管理政策,以后会逐步深化,对各种大型医疗设备价格进行管理。这也是因为目前一些医院配置大型设备热情过高,盲目配备高、精、尖产品,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现在的医疗体制改革要把现在大型设备治疗作为医院获取利益的方式改变成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一种成本支出,让医疗机构根据市场来选择功能、价格合理的医疗设备,而不是将大型设备使用的成本转嫁到病人身上。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了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理管理体系规范试点工作会议,初步确定了51家试点企业,将对它们的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现场检查和督导。

透过这次会议可以看出,一场由监管部门推动的器械质理管理体系规范运动已悄然揭开序幕。如同药品一样,医疗器械生产将全面强制性执行规范,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将不允许注册。

不久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了《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初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我国医药行业的首个召回制度也体现在医疗器械上。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医疗器械企业的GMP时代已经起步,这将有助于整个医疗器械市场的规范,加快与国际医械监管环境的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