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范文1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
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范文2
引言:
岱山县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部,是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人口约20万,是一个祥和而又热闹的小城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几年来,岱山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我们周围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利用暑假时间对岱山的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环境的状况,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一、调查人员:宓则含、刘珂铭
二、调查的对象、时间和方式
20xx年8月11日至17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一星期的实地调查,其中调查的对象有:水资源、白色污染和噪音污染。
三、调查的内容概况:
(一)水库
我们先观察了长河路的水,长河路的水呈黑绿色,河水正在消毒,冒出了许多泡泡,象一个隐形人在河里洗泡泡浴,虽然它能映出周围的树木,但是上面有一些纸、塑料袋等垃圾。而海水就更脏了。海水是泥黄色的,海水里也有一些木头、饮料瓶和纸头。我们还实地观察了摩星山水库、枫树水库和洛沙湾水库,水库都还有一半多的水,水都很清,没有漂着什么东西,但我们下来时顺便看了与枫树水库相连的长河以及与摩星山相连的长河,长河两边虽然都绿化了,但河面上还是漂了些白色塑料袋以及一些杂物,还有很多人在长河里洗东西、钓鱼等。
(二)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最严重,不自觉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多,自从有了限塑令后人门还是不会自觉地用环保袋,还是以塑料袋为主。我们到小菜场门口去调查了一下,数了30人,每个人都拎着好几个塑料袋,没有一个人带篮子。因为菜场还在供应塑料袋。我们又到三江超市调查一下,观察了其中两个收银台,共统计了二十个人,十三个年轻人,四个学生,三个老年人。其中十一个年轻人和二个学生购买了塑料袋,另二个学生没有装塑料袋,直接用手拿走了,其他的几位都是带了袋子,但只有二人带环保袋。
(三)噪音
我们岱山的噪音污染还是比较小,白天主要是在建设工地工作的机器的噪音,在新区的建设工地上,来回拉石头的汽车发出的喇叭声,挖土机的声音,打桩机的声音很响。在城区道路改造的机器也有很多声音,来回汽车鸣喇叭的声音也很响。晚上比较安静,但空调机发出的声音和来回汽车的喇叭声还是有些吵人。
四、实地调查后的发现:
我们调查后发现,环境污染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工厂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排放。
2、生活污水的排放。
3、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
4、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五、调查后的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了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是社会的主人,保护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2、不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3、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减少白色污染。
4、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范文3
“再也不能等了!不然就对不起子孙后代!”近日,自治区农业厅总农艺师迪拉娜·艾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新疆掀起又一场“白色革命”的时候到了。
迪拉娜·艾山所谓“革命”的对象是农田残留地膜。
农田“白色污染”触目惊心
迪拉娜·艾山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上世纪80年代,为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我区曾掀起一场“白色革命”,并取得了辉煌战绩。20多年来,这项技术给新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来了巨大效益。
目前,我区地膜覆盖面积年均在3500万亩(地方)左右,每年使用地膜15万吨左右,使用地膜的作物主要有棉花、玉米、加工番茄、蔬菜等,其中棉田地膜覆盖率近100%。但随着地膜用量的逐年增大及回收措施的不利,造成我区大部分地区土壤中的地膜残留量越来越多,对土地的污染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厅获悉,在我区常年种植棉花的耕层中,平均残膜量已达17.91公斤/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2011年,自治区农业厅在精河县、尉犁县等县市组织对棉花、玉米、甜菜、小麦、瓜类、蔬菜等作物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每亩废旧地膜量平均在15公斤以上的占被调查面积的78.1%,每亩废旧地膜量平均在10~15公斤的占16.6%。
“在一些地方,每亩废旧地膜量最高达40公斤,按每年每亩地铺地膜4公斤计算,相当于在土地中有10层地膜。”自治区农业厅环资站站长秦晓辉不无担忧地说。
“白色革命”山雨欲来
据介绍,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在土壤中可以残存长达400年。农田残留地膜可以使土壤环境恶化,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抗旱能力,引起次生盐渍化,可使土壤板结且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据测定,播在残膜上的种子,烂种率可达6.92%,烂芽率达5.17%,减产量达12%左右。此外,它还影响农机作业质量,堆放、散落在田头、房前、渠边及被风吹起、四处散落的残膜,也让原本整齐的村容村貌遭到破坏。
3月5日,新疆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专题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50多名专家、学者、项目县市农业局负责人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探讨新疆农田“白色污染”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和许多基层农业工作者一样,尉犁县农技中心主任王祥金对这次会议充满了期盼。常年从事农村技术服务的他,对农田废旧地膜可谓“深恶痛绝”。尉犁县种植棉花30年,覆膜栽培20余年,由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回收残膜,播种后,棉花苗出不齐,有些长得异常,还出现了死苗现象。挖开一看,原来都是残留地膜惹的祸。
“春耕在即,我们必须广泛宣传,让农民们在清拣地膜后再耕地。”王祥金说,“这项工作再也不能马虎了!”
“新疆农田‘白色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副所长任天志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表示,在新疆开展调研后,将为新疆农田地膜污染治理争取项目资金。
“万里”的第一步
然而,这场“革命”开展起来并非易事。迪拉娜·艾山把它比喻成“万里”,“需要解决很多困难”。
一方面,许多农民一味追求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厚度低于0.008毫米的地膜,这些地膜韧性差,易老化破碎,极难回收。北疆一些地区采用机械回收地膜,回收率一般为50%左右,南疆机械回收率仅为30%。另一方面,我区大部门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不大、设备落后等问题,企业辐射面相对较小,回收利用规模难以扩大。据调查,目前我区绝大部分地区废旧地膜未实施资源化利用。
为探索适宜我区农田的地膜使用厚度,解决制约废旧地膜回收技术问题,2011年,自治区农业厅在尉犁县、精河县、博乐市和沙雅县开展了5种厚度地膜对棉花、玉米、加工番茄等作物的生长、产量及可回收性试验。同时,也进行了的生物膜、光解膜试验。虽然这项工作目前还在试验阶段,但它将为在大田推广提供技术贮备和支持,力争从源头上遏制耕地污染。
2011年,自治区安排专项资金,由自治区农业厅实施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从地膜使用、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等环节入手,探索农田“白色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他们在精河县、尉犁县等县市共建立了10万亩核心示范区和82万亩辐射示范区,示范区当年地膜回收率达85%,资源化利用率达90%。
同时,农业厅还制定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在示范区所有铺膜农田严格使用厚度0.008毫米以上的地膜,对回收达标的农户实施补贴,实施全程监督;强化各项农田废旧地膜常规治理措施,在秋收后,组织广大农民按照人工和机械相配合的方式认真清理农田废旧地膜;进行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支持回收再利用企业,将回收的废旧地膜进行造粒,用于滴灌带、有色塑料的生产,从而走出了“万里”的第一步。
资源化利用是出路
通过示范试验,秦晓辉悟出了治理“白色污染”这场革命的取胜之道:政府推动是保障,资金支持是根本,集中回收是关键,机械回收是基础,农民捡拾是补充,资源化利用是出路。
秦晓辉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出台《关于加强农田废旧地膜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成立领导小组,发改、财政、农业、工商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把农田废旧地膜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由于我区引进的系列回收机械常出故障,工作效率低,秦晓辉还建议进一步加大新型回收机械的研发力度,筛选并推广适合我区使用的新型回收机械,在全区推行以机械回收为主、人工捡拾为补充的废旧地膜回收方式。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胡宗清也表示,治理“白色污染”要从源头抓起,要制定地膜生产新的标准,严禁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地膜。为引导农民使用新标准地膜,并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自治区应对农民购置0.008毫米以上地膜给予补贴。
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范文4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二、调查研究:
1、在方池路上,姜怡婷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在*南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延续第二项调查,我们又走访了*县*镇工商所。工商所的王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了解到:**镇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照这样计算,仅*镇,一天所产生的废弃塑料快餐盒就多达1万个左右。
4、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5、去了*县*镇环卫所。环卫所的蒋叔叔告诉我们,在我们*县*镇,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的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在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论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
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发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
当钢铁还未靠进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这么高的温度怎能不破坏地球?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坏,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辅射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
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县*镇,虽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
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
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范文5
围绕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该不该解禁,以及解禁后涉及的环保和健康问题的利弊得失,多个部门和专业人士展开了讨论。虽然各持己见,但至少有一点大家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一定要做好解禁后的管理工作!从生产源头、使用环节到废弃处理,要进行全过程的监管,不能让“白色污染”再次侵害我们的生活。唯有如此,才能让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真正造福于民。
首先,应尽快制定一次性发泡塑料行业的准入条件。据悉,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相关部门在得知发泡餐具解禁消息后,正准备起草有关准入文件。有专家表示,不合规格的小企业甚至家庭作坊不允许进入市场。必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有一定的规模,达到一定卫生条件和生产条件,并经过批准,企业才能进入行业。未来对发泡餐具的要求要提高,还要强制进行质量认证,发放生产许可证,并建立健全及提高国家级的产品质量标准。
其次,建立回收再利用的机制及相关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起包括发泡餐具、非发泡餐具在内的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回收网络。管理回收体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要有回收的标准,第二要有技术保证。这些方面可参考国际通行的“谁污染谁负责”原则,由管理部门向发泡餐具厂家按标准收取污染治理费,作为回收利用的经费,从经济手段上保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同时,加强对废弃塑料的科研开发,使其变废为宝,变成再生资源,用作办公产品等。
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范文6
塑料袋,这个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红的,黑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这些塑料袋或许正是在和您的亲密接触中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同时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坏着我们的家园,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于是许多市民们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乱。为了了解塑料袋这个和我们每天都亲密接触的“伙伴”,我们组做了一次社会调查,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观察的方法来真正了解我们这位伙伴。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我们学校,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校园的美观。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2001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温度达到65°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因此,2001年4月23日,国家经贸委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组曾经岸访了塑料袋的生产厂,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记者问老板,这种塑料袋用来装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该老板毫不遮掩地承认这类薄膜未经消毒,肯定有害于身体,他本人从不用这种塑料袋装食物。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三、白色污染1.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是80%否20%
2.是否知道国家在2008年6月1日颁布了“限塑令”?
是23%否77%
3.是否注意平常所使用的塑料袋、饭盒等一次性用品是否可降解?
是16%否84%
4.在超市购物时,是否使用环保袋?
是14%否86%
5.周围的人使用环保袋居多还是购买塑料袋居多?
环保袋32%塑料袋68%
6.周围农贸市场、早点摊、私营小店等地是否还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是11%否89%
7.自己每天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大约有多少?
没有73%一个到两个26%三个到四个1%五个以上0%
8.选择购买塑料袋的原因是
自备购物袋太麻烦32%忘记带购物袋38%纯粹是一直以来的习惯6%
塑料袋很便宜,不在意21%买来的塑料袋用完后还可做其他用途3%
四、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海盐县武原镇,虽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