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生理健康教育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生理健康教育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生理健康教育内容

初中生生理健康教育内容范文1

1.科学面对学习、考试的心理教育。

作为初中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学习、考试是重要的心理教育内容之一。放眼当前的初中生学习态度、考试心理,我们不能不冷汗涔涔、热汗潸潸,如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高远的人生理想、为老师学习、为父母考试的心理状态等,占据着班内大多学生的内心。反映在具体的学习与考试活动中,就是主动学习者较少,多以教师指到哪儿,学生就学到哪儿;热爱学习者较少,多数学生没有“以学为乐”的心理,满腹牢骚,以抱怨父母、师长、学校施与的学业压力为主;诚信参加考试者较少,多数学生在参加考试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丝的侥幸心理,做着形形的作弊准备,一旦环境适宜,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拿来主义”,甚至于很多学生都不以为耻,习以为常等,不一而足。作为未来世界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的学习态度与诚信行为令我们十分担心,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科学面对学习、考试的心理态度,是我们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

2.导向人生的理想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能够施与学生充分的影响,积极地引导,将会给他们未来的生活、事业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渗透与侵蚀,初中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产生极度的困惑、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与此相对应的,传统的理想教育依然还高高在上,存在着严重的教条化、抽象化、模式化的不良倾向,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认知,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十分有限。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理想教育活动应该与时俱进,从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关系学生未来的人文命运出发,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发挥理想教育对初中生的激励、引导作用,让初中生以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投入到具体的学习生活当中,为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世纪英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式

1.优化学校环境,引导初中生身心全面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曾指出,学校环境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确,作为初中生生活、学习的场所,长期封闭式的管理会形成他们自私、冷酷、内向、孤僻等不良心理特征,如果再任由其抽烟、喝酒、玩游戏机、早恋等不良现象恣意蔓延,将会给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如何优化学校环境,引导初中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这方面,我们首先要保证班级适宜的学生容量。有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学生更容易烦躁不安、好斗,产生攻击性,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其次,我们在保证校园环境干净、整齐、方便、舒适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加强校园的绿化工作。因为植被影响着环境的湿度、温度,在降低噪音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加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排遣师生的不良情绪。最后,我们还应该加强学生文化气息的营造工作。在影壁上、长廊中,还有学校的宣传栏、文化阵地等地方,张贴初中生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文品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另外,我们还要积极开辟“诸子文化长廊”、“好书推荐”、“流动图书角”等专门区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理想教育。

2.开展多种活动,塑造初中生完善的心理品质。

初中生生理健康教育内容范文2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 健康教育 主体作用

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生物学与健康教育更紧密地结合。为将初中生物学教学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多年来,我做为一名一线生物教师,创造出多种有效的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以下的分析可以使大家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供大家借鉴。

传统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活泼好玩的天性,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施行素质教育,向课堂要效率,归根结底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如何在初中生物课上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一、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迷人的生物界、神奇的生命现象、诱人的科学前景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一些在我们看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学生眼里觉得高深莫测,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耐心地、通俗易懂地加以解释,同时表扬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精神,鼓励他们再接再励,使学生为自己的独到观点和看法感到光荣和自豪。生物课上有各种模型、标本、挂图等,生物更是一门探究课,有很多活动和实验。如:“蚂蚁的觅食行为”实验,我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完成时,学生饶有兴致地操作。如此学生既调动了主动性,得出了确切结论,又培养了实验探究能力。再如:在学习感觉器官的知识时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在学习骨胳的知识时让学生理解坚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柱的道理;在呼吸系统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吸烟的危害,等等。

二、提供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把学生从“背”中解救出来。只有学生想学了,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师要满腔热情、恰到好处地宣传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从绪论课开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要满腔热情地向学生讲明生命科学的现状和前景;讲明生命科学在工农业、医学等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讲明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生物学的研究;讲明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时代,使学生对生物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使学生充分感知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会问题即可,学生对概念、原理等总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根本不理解,学习时只凭死记硬背,负担很重,效果也不佳。教师要甘当导演,搞好教学过程设计,准备好充分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在不知结论的情况下,经过教师的启发和自主的实验、探索、讨论、研究,最后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学生自然会在其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此外学生还会产生身临其境的科学探索感觉,从而培养科学素质。当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是所有的课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的,但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能用上的一定要上。

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如制订出三口之家一周符合营养标准的食谱。学习教材中有关合理膳食的知识,食物的营养成分的知识,以及合理膳食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中的食物营养成分表,制订合理的食谱,使活动与学生生活贴近,让学生了解社会,最终使学生愿意接受合理的膳食。有些学生在活动之后改变了不吃胡萝卜的偏食习惯。这个活动最终也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使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课时密切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用所学知识去解答一些实际问题,看懂一些常见的化验单,校园内各种花草树木的识别,克隆羊到底是怎么回事,等等,使他们体会到生物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应该在生物学教学中结合下列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饮食卫生和营养卫生糖尿病的防治;呼吸系统的保健,吸烟、吸毒的危害;细胞的癌变;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运动与保健。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知识的学习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新初中生物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与健康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有:调查本地常见的寄生虫病;记录三天内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估算每天食物热量;有关糖尿病的调查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调查;检查视力;收集与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调查本地计划免疫实施的状况。健康教育就可以教这方面的内容。摆在每位生物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是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设计与组织活动。

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生物学教学内容中与健康有关的理论,而且要收集大量与健康、保健、卫生有关的知识与资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初中生生理健康教育内容范文3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生命教育;初中

一、“陕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生命教育的部分

国外对生命教育知识的学习由来已久,基本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我国的一些发达城市的初中也已经开设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但由于我国生命教育课程和学生的升学考试关系不大,又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和专业的教师,所以已有的生命教育课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我国初中阶段,比较系统的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是思想品德课程,尤其是新课改后的思想品德课程,无论是从课程性质上还是从目标上,都更加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初中使用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各有不同,笔者主要针对“陕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进行分析。“陕教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空间很大,尤其是新课改后的思想品德教材更加凸显了生命教育的内容,总共有五册,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适度的法制教育、生存合作教育、亲情和感恩教育、挫折教育、死亡教育。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生命教育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尤其是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利用高科技电子产品和网络查询资料、丰富知识、扩宽眼界、促进自身的成长;另一方面网络利用初中生心智发育不成熟,缺乏明辨是非和自我防护的能力向初中生传播了负面、消极、污移、暴力内容,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容易使他们产生孤僻的性格,还可能诱发犯罪,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是现实社会发展所要求的。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生命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初中阶段是初中生个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从幼稚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也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他们茫然无措,不懂得自救自护;面对社会竞争的影响的时候,他们深受学校、家庭的压力而不知如何排解;面对社会不良思想侵害的时候,他们不知如何去辨别与预防。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己、全面的了解自己和欣赏自己,合理解决少年期所面临的困惑和烦恼,为他们如何控制和处理心理上的问题提供一些指导建议,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生命教育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需要

初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人全面而健康的发展,而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体生命,这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新课程改革后,依据新课标编订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通过内涵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生理和精神内容,进而了解到生命的价值意义。将生命教育渗透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教育教学的改革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树立关爱生命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生命教育素养

许多思想品德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生命教育培训,缺少相关的生命教育的知识,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树立关爱生命的教育理念,加强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储备,以提自身生命教育素养。一方面,教师应当具有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观,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行动感染学生,了解并且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性,用心去挖掘每一个学生生命中的潜能价值。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师要加强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储备和教育理念的储备,提高自身生命教育教学和育人能力,深入挖掘和强调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内容,拓展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引起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二)改善教育方法,在思品德教学中贯彻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序地将生命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说教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法、换位思考法、隐性教育法、问答法、实践法、个性化教学法及体验教学法等,动态的展现课堂教学过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三)整合教育资源,优化生命教育环境

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所以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效性,还需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资源,把德育与生命教育连贯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关爱生命的教育生态环境圈,做到全方位、多渠道的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更多的力量影响生命教育,完成教育关怀生命的时代责任。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困顿与生命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2012(3)

初中生生理健康教育内容范文4

关键词:课程价值;生物学课程;教学有效性

生物学课程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担负着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生物学既有学科特有的课程价值,又有泛学科的课程价值,在生物科学迅速发展并日益影响我们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今天,这门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正备受人们关注。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学的确太重要了,现代农业离不开它,医药卫生离不开它,环境保护离不开它,生物技术产业离不开它,总之许许多多的行业都与生物学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与生物学息息相关。现在的初中学生都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很大一部分学生,将成为未来新农村的建设者,如果他们是生物盲,将来能指望他们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课堂教学有效性,体现生物课程价值尤为重要。

1.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1.开学第一课,给学生讲解生物课程的作用与地位

生物科学研究在20世纪以来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如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标志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生物科学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让学生熟悉生物学基本原理,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站在人与生物圈相统一的高度,赋予他们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使他们明白:人类就是“地球的当家人”,他们还会不计后果地破坏我们“唯一的家园”吗?

1.2.创设问题情景,彰显生物学习趣味性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架起探索的桥梁,激起学生“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使得师生教与学同步,以期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如本人在教学《真菌》一节时,提了这样的问题:夏天的馒头几天长毛?毛的颜色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颜色?提出这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高,注意力集中了起来。

1.3.进行趣味性科学探究,丰富实验教学手段。

对于一般性的观察实验,可选择适当的实物、样本、图片等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巧妙组织展示。很多实验观察材料,就可选择身边易取的动植物,比如观察种子的结构、植物的花以及叶片的结构,既能减少教师在准备工作上的压力,又能促进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以正确引导,还能增强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分工合作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等。

引导学生自制一些小教具和实用工具,并给与积极评价,如通过学生制作叶脉书签、制作“探究光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装置、制作植物标本等手段,提高学生生物学习成就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2.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体现课程价值的理性思考

2.1.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源于科学探究的思想,可以说是探究性学习模拟了科学探究的方式,只是简化一些而已,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并对探究结果进行表达和分析,不但使他们学到了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中所要求开展的探究活动,一般都比较浅显,如果仅从掌握知识的角度来看,也许只需要几分钟就能讲清楚,从表面来看,似乎降低了传授知识的效率。但是,通过活动,可以让他们去体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

2.2.倡导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爱戴和尊敬。理解、关爱学生,就会尽心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诚然,初中生物作为一门非中考科目,学生学习动力不会很强,但学生对生物有着独特的兴趣。我们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挖掘教材内容、基于学生生活实际、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体验中学习生物学知识。

2.3.注重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渗透身心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中学生物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的保健能力,了解青春期卫生常识及青春期相关问题(如遗精、月经)的处理措施,同时教会学生调节心态的方法,处理紧张、焦虑情绪,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讲述对人心理、生理的危害,提高对,植物,香烟危害和禁毒工作的意义,学生对具备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培养学生牢固的反毒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拒绝,远离香烟!

3.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1.完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

生物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验证实验,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办法,突出常用实验器材的识别、用途、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基础内容的教学,要讲清楚,示范到位,学生要亲自动手,反复演练。如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实验仪器,能认识它,会使用它、懂得保护它是显微镜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这样的教学任务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必须要经历从原理引入到直接感知再到理性积累领悟的反复过程,单凭看图背要点是难以让学生真正把握它的使用的。对于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探究类实验教学,更要寻求方法。

初中生生理健康教育内容范文5

关键词:心理健康 语文教学 悦纳自己 人生观 坚韧意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105-01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物质享受,同时也让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多心理危机所带来的痛苦。这样的问题对于正处于人生独特发展时期的初中生来说尤为紧要,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一些情感心理特征。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决定了这个期间的青少年学生极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社会竞争的激烈性、父母的过高要求、自身愿望的难以实现……对此如果不加以正确教育引导,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语文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初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教书育人,而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教文育人。那么,在语文课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语文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里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把教材的无声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一方面增长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塑造健康的心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在备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发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例如在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里面的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教师在备课时要怎样才能挖掘它本身具有的思想性呢?《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通过写作者小时候在父亲的教导和鼓励下,走出了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一步,最终成功脱离危险,从悬崖上爬了下来。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外,可加入情感体验,让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有什么经验教训?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如果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灰心,要敢于迈出第一步,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取得好成绩。

二、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朗读与综合性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悦纳自己的态度

悦纳自己是健康心理的标志之一,但不少人不会悦纳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有的人嫌自己长得丑,嫌自己家里穷,父母的职业不光彩;有的人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如人,比别人笨等。从而产生焦虑、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朗读和综合性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悦纳自己的态度。

(二)在阅读与品读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得到美的熏陶。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也是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学生就能感悟到话中理、言外意、文中情,体会出文章所蕴藏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不妨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例如《白兔和月亮》,语言精美,寓意深远。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文中语言,适时指导点拨,让学生明白得失之道,再以一个反思体验――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引发深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取舍观和审美观,以豁达、平和的态度面对巨大的财富,从而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的目标。另外,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名著,如《海伦・凯勒的传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朱彦夫的《极限人生》等,让书中的故事感染学生,让主人公身残志坚、自信自强的人格力量震撼学生,使学生悟出作为一名肢体健全、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学生,更要有无穷的斗志和毅力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是各门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的新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让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落实、深化,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愉快面对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理论[M].现代出版社,2001.7.

[2]认识初中教育[J].教育参考.2005-5.

初中生生理健康教育内容范文6

一、中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在青春期的一段时间里,内心的自我意识急剧地膨胀,开始追求个性,变得更加固执和叛逆,和父母也常会出现矛盾。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中意的事情无论对错都会十分固执,父母的强加阻拦,会让彼此间难以沟通,加深矛盾。加之面临高考升学,相当多的学校抱着分数不放,把中学生的能力全部量化到分数上,使初中生面临的压力巨大。除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外,初中生还要面临来自自身的心理矛盾:反抗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向往成熟又怀念儿时的矛盾……

二、中学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生心里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这一阶段,是青少年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逐渐对社会有了认知,学习能力强,可塑性高,同时也在生理、心理方面等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而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音乐是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的情感美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所以音乐教学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从音乐艺术中中学生可以学到有关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它对青少年的情感、认知等的培养有重要意义,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任何其它学科不能体验和代替的,因此,音乐艺术教育是中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和关键的部分。开展音乐艺术教育,不仅是因为艺术本身值得教和值得学,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的好处。一方面,音乐艺术为中学生的情感表达的创造性冲动提供了一个出口,使中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另一方面,通过音乐艺术进行的普通教育,是更生动活泼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中学生不仅学到应学的知识,而且学得更加愉快。从心理学角度看,加强中中学生的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中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中中学生的认识能力的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不仅教会中学生唱歌,还使中学生有机会接触人类迄今为止的大多数伟大文明成果,对这些伟大成果的感知、理解、欣赏,有利于提高中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以学生为本,开展合适的音乐教学

1.加强教师的能力培养

音乐课堂的主导是教师,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需要加强教师的能力培养。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培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而教师要注重为人师表,要热爱教育岗位,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其次,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养,作为音乐教师,除了要在音乐教育这一方面体现出一定的水平,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要研究学习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思想发展方向,并且要培养自己的爱心、耐心,从而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更清晰的为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让音乐课成为学生激发天性的地方。

2.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

音乐在学生心里健康成长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因而音乐教师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音乐教师是一个传道者,同时也应加强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彼此建立信任,才能更好的开展音乐教学。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优化音乐课堂环境的核心,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合作支持的态度和互动及良好的情绪气氛,必将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活动远比其他学科来的多。如:合唱、小组唱、如教师伴奏中学生演唱等,这就为师生、生生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优化教学方案,适应学生成长需要

音乐课堂应该是活泼的、丰富多彩的,要让学生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中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因而如今的音乐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大纲等,不能一成不变,要优化教学方案,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兴趣制定相应的课程。传统的音乐教学很有必要,当下的流行音乐也应选择好的部分融入教学,既让学生习得良好的音乐知识,也照顾他们的音乐兴趣,满足中学生的现实音乐需要及心理认知规律,贴近其生活经验。

四、用音乐为学生塑造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