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技术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生产技术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生产技术特点

企业生产技术特点范文1

关键词:降低成本;途径;成本控制;企业竞争力

WTO后的我国市场经济面临着国外企业进驻带来的竞争加剧,这一现状使得我国企业必须针对自身的经营特点对管理体系进行整合优化,通过对成本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控制工作的科学开展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效果,通过多种途径的成本控制有效降低产品成本,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以此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奠定基础。现就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的特点对成本控制与降低的途径做一简要阐述。

1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成本控制特点分析

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的产品特点使得企业成本构成中,材料成本占综合成本65%以上,综合管理成本及人工成本占25%左右,其他成本及销售成本占总成本的10%左右。这一成本构成使得其成本控制工作必须针对成本构成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证,对其成本特点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的选择与实施。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效果,促进综合成本的降低,以此实现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科学分析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的成本构成及其成本特点对促进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与降低成本的措施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企业综合成本的降低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的成本构成,其科学的成本控制途径应从材料的有效管理着手,并对综合管理成本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论证,通过对成本构成的控制与相关措施实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追求的目的。

2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分析

2.1针对企业产品构成强化材料管理与控制

针对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成本的构成,现代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是对材料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通过对生产计划的科学管理,材料采购的控制以及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有效降低产品的综合成本,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生产计划的科学管理能够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生产进度科学的规划材料采购数量、进场时间,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以此减少材料采购对企业资金的占用,降低企业信贷成本,以此达到降低产品综合成本的目的。另外,科学的材料采购规划与生产规划管理还能够通过对生产用料的科学计算与规划减少库存数量,减少库存管理成本、减少库存不当造成的材料浪费、减少库存场地费用。通过科学的生产计划有效降低煤矿辅助材料产品的综合成本。

材料采购的控制是降低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市场价格的详细掌握以及招投标采购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品材料价格,促进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综合成本的降低。在目前的材料采购中,商业贿赂、回扣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采购综合成本,其对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以及综合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材料采购控制中的招投标采购方式以及综合市场价格分析能够有效的避免商业贿赂等情况的发生,为降低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的综合成本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注重消耗定额的科学制定及实施,有效降低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综合成本

生产过程的消耗定额控制是降低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消耗定额的科学控制能够有效减低产品的直接成本,促进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在进行消耗定额的制订过程中,生产技术部门应根据设备、人员操作技术水平对消耗定额进行科学的统计与分析,以此制订基础的消耗定额。并以此定额为基础对生产过程的消耗进行控制,以此达到有效减低消耗的目的。另外,随着生产工人熟练度的不断增加以及生产设备的更新或调试,消耗定额还应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此使消耗定额能够以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调整,达到有效控制消耗的目的。通过科学的消耗定额制订与调整,促进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针对生产实际情况对消耗的影响,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的消耗定额制度也应进行相应的完善。通过动态消耗定额体系的建立与制定有效控制生产过程的消耗定额,促进产品成本的降低。

2.3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创新,降低产品综合成本

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对降低产品综合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对降低消耗、提高成品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煤矿辅助材料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应认识到生产技术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与改进,通过对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改造促进生产消耗的降低、促进成品率的提高,以此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煤矿辅助材料生产企业应加快技术改造与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加快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通过物质激励等方式有效的促进生产人员、技术人员对生产技术改造创新意见与建议的提出,通过对合理化意见采用后的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员工对生产技术改造与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3以科学的管理结构整合优化促进产品成本的降低

现代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管理架构的基本组成对产品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常见的垂直管理架构增加了信息的传递过程,造成了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使得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现代企业应加快自身管理结构与架构的整合优化,以现代横向管理模式为基础,对企业经营管理结构进行调整,有效避免人浮于事等情况的发生、避免人事架构臃肿造成的成本增加。以科学化的管理结构整合优化精简企业管理架构及人员,以此促进综合成本的降低、促进产品成本的降低。同时,通过管理结构的整合优化还能够使企业各部门工作得到有效的整合,是同一类型工作划归到相应的人员工作职责以内,减少工作推诿等情况的出现,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产品综合成本的降低。通过多种途径的管理优化使企业能够做到管理工作的精简、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企业生产技术特点范文2

关键词:工学结合;天然气转化;煤基甲醇;岗位技能;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222-02

一、前言

“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指出:能源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但能源输出国加强能源控制,促使我国等能源消费大国的能源危机,同时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导致能源战略发展明显变化。我国能源主要以煤炭为主,要发展高效、低耗的现代煤化工,加大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力度,优化开发常规化石能源,着力发展和开发洁净新能源,以其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甲醇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煤化工行业、天然气转化工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设置《甲醇生产技术》课程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二、《甲醇生产技术》课程设置

目前甲醇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CO+2H2=CH3OH CO2+3H2=CH3OH+H2O,生产原料主要有煤炭、天然气、焦炉气等,其中煤基甲醇工艺项目的生产比例接近60%,天然气制备工艺项目的比例接近20%左右。甲醇产能区域分布中30%以上在西北,因此宁夏周边地区职业院校的应化专业基本都设置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

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甲醇生产技术》课程设置在第五学期。前期课程中《化工识图》是以甲醇厂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中相关设备图、流程图、管道仪表图为载体进行授课;《煤炭气化生产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各种煤炭气化方法以及气化岗位操作规程。上述两部分涉及到煤基甲醇项目工艺中造气工段与净化工段,学生在上述学习基础上学习煤基甲醇工艺的难度明显降低。另外,《甲醇生产技术》课程内容中融合了化工仿真软件操作和相关化工生产岗位的安全及操作要求,对课程后期进行考证强化和顶岗实习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和环境平台。

三、《甲醇生产技术》课程设计

《甲醇生产技术》课程设计原则首先是服务甲醇生产等相关企业。以甲醇企业的岗位职业要求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通过“走下去、请进来”的方式调研企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将其转换成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已有教学条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整优化,获得具备典型、实用、可操作等特点的教学过程。

《甲醇生产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实现典型、实用和可操作的特点。课程教学内容不仅包含甲醇生产工艺中各种生产原理及方法,也需要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操作知识、岗位技能、岗位素养等相关资料。目前出版的教材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为此,笔者自编了《甲醇生产技术》校本教材。该教材有效的将甲醇生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进行结合,适合高职学生以及甲醇企业相关岗位人员的学习和培训。目前,第二版校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气制备甲醇工艺中的转化工艺路线分析、净化工艺路线分析、甲醇合成工艺路线分析和粗甲醇精制工艺路线分析四个项目,同时还介绍煤基甲醇工艺中的煤炭气化工艺、煤气净化工艺、甲醇合成工艺和粗甲醇精制工艺四个拓展项目。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天然气制备甲醇工艺为引导项目A,煤基甲醇项目作为独立学习项目B。A线项目与B线项目同是介绍甲醇生产工艺,但原料不同,工艺路线不同。以天然气制备甲醇工艺作为A线项目,利用相对简单的生产工艺引导学生学型工艺,培养学生养成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以煤基甲醇生产工艺作为B线项目,在相同生产目标下,其工艺流程更加复杂,对学习者的要求更高。让学生合作完成复杂工艺的分析,既能检验学生在工艺流程分析、理论知识应用等专业能力方面的掌握水平,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合作、自我展示等社会能力提供平台。

《甲醇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与课程设计有关,了解授课对象的学习特点也至关重要。《甲醇生产技术》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学生即将走入工作岗位,学习状态、心理状态与刚进校不同,首先,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以下特点:(1)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已经初步形成自我的学习方法;(3)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呈现层次化趋势。为此《甲醇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培养和层次教学,尽可能根据学生所需进行解惑。其次,学生即将毕业,心理上会不舍、会茫然、会恐慌,要让学生主动学习,需要了解学生心中所想,解决学生心中所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优势,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课程中无论是A线项目还是B线项目,都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够事半功倍。目前,在《甲醇生产技术》课程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实现学生以兴趣促动力,自主自发、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每个项目都设计了四个任务,首先以鲜活、直观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载体将学生引入到任务一中,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会思考、讨论,一些简单、有趣的问题被学生自己解决,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则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个任务,即主动分析甲醇生产岗位的目的、方法原理和工艺条件,通过前两个任务的知识积累,学生顺利进入甲醇生产岗位流程的分析任务中。该任务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任务。最后通过仿真工艺软件,将学生大脑中的知识、技能借助手上的软件进行模拟操作,用实践过程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通过四个任务的训练,学生不仅掌握各工段生产原理,工艺条件的影响,更能够对相关岗位流程进行分析和模拟操作。四个项目之间极强的前后顺序和相似的实施过程,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知识与技能的良好衔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的作用,无形中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四、《甲醇生产技术》课程考核方案

《甲醇生产技术》课程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课程的考核方式也不断的改进。目前,课程主要采用过程考核,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考评。考核项目主要包括:项目分析过程考核,该项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个人的方法能力的和社会能力;项目操作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对甲醇生产岗位流程的操作能力,事故分析和处理能力;综合项目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专业提升能力及协作等社会能力。

五、《甲醇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及改进

《甲醇生产技术》工学结合课程实施以来,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但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解决。例如: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设计虽有层次性,但无法配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考核方案虽重在过程考核,但想要设计出全面考量学生能力的考核方案则仍需改进;教学条件有限,导致学生在完成学习成果中阻力较大,不能按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环境不稳定,使课程教学进度与计划不相符,课程教学内容需考虑教学条件进行临时更换,使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削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要不断累积经验,总结问题,不断完善《甲醇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企业生产技术特点范文3

安全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又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因此,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也同样是一件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就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教育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的基础是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包括安全生产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集体荣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方针、政策、法纪、事故案例教育以及安全生产技术法规教育等,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到执法、懂法、自觉守法。通过道德教育,使员工在工作中逐步养成希望为他人服务的情感,做到“我不伤害别人”,当别人受到伤害时能及时抢救,尤其是当他人违章时能及时制止,并能及时提醒他人预防为主。通过对员工进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让员工关心集体的荣誉、企业的兴衰,把自己在生产中的行为与集体的荣誉紧密联系起来,让员工知道,不安全行为易发生工伤事故,不仅影响班组、车间和企业的评比和声誉,而且还会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有损企业的形象。通过员工的安全责任感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我”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企业生产的需要,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安全需要;认识到安全不仅是要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还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认识一旦出了事故,就害了“三代”。这样,员工就会珍惜生命,时时处处自觉讲安全、注意安全。

二、加强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安全管理层次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等教育。一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主要的内容有: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法或工艺流程,与生产技术过程和作业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知识,工人在生产中积累的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产品的结构、性能、质量和规格等。一般安全生产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内的危险设备和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有关电气设备、起重机械和厂内运输等有关知识;安全防护知识;消防制度和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及伤亡事故报告办法等。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比较专门和深入,包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工业卫生技术知识以及根据这些技术知识和经验制订的各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教育。通过这些教育,防止员工在操作中只凭“经验”或麻痹大意违章作业,使员工在工作中不仅“要安全”,而且“会安全”。使安全工作不仅仅是领导、责任人和安全员要做的工作,而是全体员工要做的工作。

三、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做好基层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抓好职工的全员安全教育,做到有计划、全方位、系统地教育,包括新入厂职工、临时工、特殊工种教育等。因为,工人是接触机器和环境的最基本分子,若没有他们在安全方面自觉遵章守纪,即使企业领导怎么重视安全,安全管理人员怎么管理,事故也照样会发生。因此,通过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也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如贴挂安全标语、标志牌,进行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定期播放安全方面的录像片,进行安全板报和宣传栏评比等,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安全”两字扎根在职工心里,在平时工作中能自我规范行为,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要搞好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加强安全专业队伍的教育

企业生产技术特点范文4

中职专业课是指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当地人才培养标准,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技能要求而开设的与企业生产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中职专业课的教学目标:一是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二是掌握必需的专业技能,三是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问题。由于中职专业课程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如果中等专业学校继续运用现有的教材体系而不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那么要达成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其难度是相当大的;如果中职专业课教师能巧借企业资源开发“微课”,作为辅助学习资源,那么,相关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视频课程资源[1]。对于中职专业课而言,微课具有“短”、“小”、“精”、“实”四大教学优势:“短”是指用时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取材、设计、制作方便。“小”是指选题小,对于化工专业,可以是某个工艺,可以是某种设备,可以是某项操作,还可以是某种注意事项。“精”是指设计紧凑,以行业的真实案例和生产情境作为背景,按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组织知识,按企业生产实际操作,并结合学生的技能特点呈现生产技术,强化学生的实战感受。“实”是指实用性强,展示的是企业真实的生产状态。如《化工设备》课程,教师深入到企业的生产车间,只要通过小型DV,对处于生产中的化工容器、化工设备及主要零部件等进行录制,再适当加工即可制成微课,供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用。

巧借企业资源开发“微课”,既能成就学生,使学生能轻松地获取企业生产操作信息,让学生在课前就能了解企业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操作技能,从而学有所乐,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又能成就教师,促进教师主动深入企业,获取相关资源。微课可作为教师将企业生产操作技能引入课堂的平台,如《化工设备》课程,通过微课,教师能将化工生产单元操作及控制原理,企业先进化工设备、先进仪器构造原理及其操作轻松引入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中职专业课开发微课的局限性

微课的制作一般由四个步骤完成,分别是知识萃取、教学设计、素材确定和制作合成。知识萃取是指将专业课程中与当地企业生产相关的专业核心技能提炼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知识萃取环节中萃取的知识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呈现方式的设想和计划。素材确定,即确定用于说明教学内容的图片和视频。媒体合成,通过运用影视编辑工具,将拍摄、收集得到的图片和视频加工制成微型影片。中职专业课微课的制作,开发的主体是中等专业学校,开发的执行者是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而资源的拥有者是企业,因此中职专业课开发微课具有比较多的局限性,主要包括素材资源的局限性和教师制作技术的局限性。

(一)素材资源的局限性

县域中等专业学校特点是一“大”二“穷”。所谓“大”,堪称“职教航母”。随着地方教育布局的调整,一个县一般只剩1~2所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不仅规模大,而且专业全,凡是地方所需的专业都开设。所谓“穷”,就是没有做强。就江苏来说,100多所县域中等专业学校只有2所学校的化工专业建成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即便如此,这两所学校化工专业实验实训设备投入也非常有限:化工设备方向,只建成换热器安装与维护实训室,根本没有大型设备安装与维护实训室;工业分析与检验方向,也只是一些常规仪器实训室,几乎没有精密仪器实训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方向和化工仪表与自动化技术专业方向,由于设备投入等因素,基本上没有实训室。从已建成的实训室的等级看,基本上属于技能大赛使用级的,其先进性基本上达不到生产设备的要求。

中等专业学校开发专业课微课需借助企业的支持,最好是企业生产现场录像。如“釜式反应器”微课,首先需要多角度呈现釜式反应器的外形,最好是录制处于工作状态的釜式反应器;然后呈现釜式反应器的构造,釜式反应器由壳体、搅拌装置、换热装置、传动装置和密封装置等部件构成:壳体需介绍筒体、封头、手孔或人孔、视镜、安全装置及各种工艺接管口等;搅拌装置需要介绍搅拌器,密封装置、减速箱、搅拌电机、支架、挡板和导流筒等;换热装置需要介绍夹套式、蛇管式、列管式、外部循环式;传动装置需要介绍电机、减速器、联轴节和搅拌轴;密封装置需要介绍填料轴封和机械密等。所有部件需要单独拍摄,最好选用未安装的釜式反应器,所以仅拍摄釜式反应器,就需要至少两家以上企业合作。

(二)制作技术的局限性

微课的呈现形式是视频,开发微课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首先是脚本编写,微课脚本必须以视觉造型性为基础,综合运用声音和画面元素,对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并处理成形象化的文字语言。微课脚本通常按逻辑顺序安排结构,以内容的深入程度为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反映作者对事物的认识逐渐由表面到本质的过程,如层层剥笋,不断深化主题;其次是分镜头,将文字脚本的内容加工成一个个具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再次是摄像,微课素材的拍摄硬件要求不高,只要通过小型DV摄像即可。最后是编辑合成,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按一定的呈现形式进行加工,需要教师熟悉图片编辑软件(如Photoshop CS3),录屏软件(如屏幕录像专家2012),视频编辑软件(如Corel VideoStudio 12),格式转换软件(如Format Factory)。这对中职专业课教师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微课开发除了能提升专业课教师微课制作能力之外,最主要的是能够促进专业课教师接触企业,了解相关的生产技术、熟悉生产工艺,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同时,促进专业课教师学会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促进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快速成长。

二、地方支柱产业企业资源的丰富性

中职专业课开发微课最大的问题是素材问题,这是中等专业学校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如能借助地方支柱产业资源,利用企业生产工艺及设备等资源,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企业物质资源的丰富性

微课素材对学生来说必须是“有用的东西”,也就是说,素材必须接地气。地方支柱产业一般聚集于工业园区,相对集中,不仅拥有先进设备、先进仪器,而且还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技术,具有中职专业课程学习所需的一切资源。就《化工设备》课程而言,传统教材共10章37节,100多个知识点。根据培养目标,该课程重点是设备构造,通过知识萃取最终确定了26个核心技能,涉及三方面,即化工容器、化工设备和化工设备的主要零部件。化工容器包括内压容器、外压容器和高压容器等;化工设备包括换热设备、塔设备、反应设备等典型设备;化工设备的主要零部件包括法兰连接、开孔与补强、人孔、支座、接管与安全附件等。大型化工厂,其设备、设施,无论是数量还是先进性都超过中等专业学校,适合作为微课素材。如某化工厂的塔设备,既有填料塔,又有板式塔,板式塔不仅有泡罩塔,还有筛板塔、浮阀塔、舌形塔等,这些在中等专业学校都不常见。

(二)企业技术资源的丰富性

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目标是为培养急需的懂工艺、有真才实学的中等专业技能人才。教学中要按照企业需求组织教学,使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下进行生产过程的评估、调优、控制、监测。为使学生未来“上岗即上手”,中职专业课开发的微课应体现地方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这些正是中等专业学校的软肋,然而企业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任何一家大型企业都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总能从地方企业找到与课程相关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由于专业课的专业性,且具有一定的难度,中职学生对学习专业课都具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如何让学生学起来为难而且感觉“特没用”的专业课知识变成学生认为“有用的东西”,就是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技术,应通过微课,促进专业课教师从企业中了解这些宝贵的技术资源。

(三)企业人才资源的丰富性

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职业素质、高复合型技能的员工,需要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来自普通中小学或技术师范院校,最缺的就是实际生产操作经验,尤其是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操作技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般都经过严格的专业技能培训,又经过多年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不仅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所涉设备、仪器的操作技术,而且拥有所涉设备、仪器的操作经验。欲使学生能够达到职业资格证初、中级的考核要求,即所培养的学生会操作,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需要中等专业学校从企业引进工程技术人才。企业一般都非常珍惜这些人才,有的不惜重金聘请。另外,由于企业文化的熏陶,这些人才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等专业学校不太可能从企业挖到这些人才。因此,中等专业学校可以利用与企业合作开发微课的机会,将这些工程技术人才的操作经验制成微课,供学生上课时使用,发挥这些人才在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

三、中职专业课巧借企业资源开发微课的前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2]。县域中等专业学校依据当地产业的性质和岗位需要开设专业,培养目标是企业生产操作工,因此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第一选择是到当地支柱产业的企业就业,企业对他们的最低要求是“上岗就能上手”,即要求毕业生既要熟悉当地企业先进生产设备和仪器的构造,又要掌握生产设备和仪器的控制原理及其操作,为弥补中等专业学校在这方面的不足,巧借地方企业资源开发专业课微课是最佳选择,也是唯一选择。中职专业课巧借企业资源开发微课,具有以下优势:

(一)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基于技术保密和安全方面的考虑,企业一般不允许企外人员进入其生产区域,中等专业学校获取微课素材必须进入企业生产区域,解决这一矛盾的前提是校企必须开展深度合作。当前,解决校企人才供需矛盾是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等专业学校和地方企业属于两个不同的封闭体系,需要地方政府在两个基本独立的封闭体系之间架起联通的桥梁,中职专业课欲借用企业资源开发微课,地方政府可以此为抓手,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采用的策略:一是政府主导,在“强制”和“引导”中促进校企对接;二是利益拉动,在“互利”和“双赢”中强化校企对接。[3]中职专业课欲借用企业资源开发微课,促进中等专业学校主动通过政府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如化工企业,可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以及企业的优秀技能人才等,从而选择优秀企业开展合作,借助企业优质设备、技术、人才资源,开发微课资源。在学校借用企业资源的同时促使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了解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从而有选择性地提供课程所需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以及企业的优秀技能人才,协助中等专业学校做好相关微课素材的拍摄工作。总之,中职专业课借用企业资源开发微课可促进校企开展深度合作。

(二)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中职专业课巧借企业资源开发微课,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目标。微课开发成就了学校:让企业的先进设备、先进仪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解决了教学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微课开发成长了企业。使企业有机会深入了解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发挥了企业先进设备、先进仪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中等技能人才的培养功能,真正实现了物尽其用。企业的设备、仪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方面的微课,不仅可以满足学校教学需求,还可作为企业培训资源,不仅能提高培训质量,而且还能增强培训效果。企业通过参与微课制作,密切了与中等专业学校的联系,同时也获得了其所培养的中等技能专业人才的优先录用权。微课开发成功了学生。微课为中职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拓展知识面,了解企业,激发职业情感,提升操作技能,从而方便学生选择就业。

(三)促进专业课教师不断成长

企业生产技术特点范文5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果树生产技术;思考;实践

《果树生产技术》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必修课,也是本专业学生参加“果树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一门最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性均较强,生长管理季节性强。课程任务是培养学生有关果树苗木繁殖、果园建立、果树管理以及果实采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已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特别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改革背景下,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已显得尤为重要。几年来,我们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特色,从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果树生产技术》的课程改革,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专业技能明显增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更新教学理念

1.确立教学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在高职课程领域,确立教学主体间的交往关系意味着课程交往中的教育机构(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企业、教师、学生都是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1]。在这种哲学理念中,课程核心是“交往”,强调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在《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改革中,我们积极引入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在《果树生产技术》院本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改变了以往专业教师作为教材编写的单一主体,组成了由一线教师、课程研究者、行业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专家组成的多元主体进行教材编写,出版了一套真正意义上的以就业为导向、能力本位为原则、体现自身特色和高职教学特点的教材。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角色定位。因为本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紧密联系,课程教学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因此教师无法以传统的学术权威或学科权威的面目出现,传授知识的角色逐渐弱化。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与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2.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对企业的调查表明,企业在选择毕业生的时候,最先关注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但在学生已具备了这些素质的前提下,职业能力水平高的学生无疑更具有就业竞争力[2]。所以说,在突出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农业类的高职学生,更要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另外,在未来社会中,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种职业或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时代即将消失,职业或岗位的变换并非无条件的,它要求变换职业或岗位的人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变化了的工作,具有自学再提高的能力,否则就有失业的危险。职业转换是经常的,这就需要人们掌握专业面较宽的综合性科技知识以适应这种情况。所以说高职教育要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专业教育,在教育指导思想上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课程安排上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指导上把关心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心结合起来。

二、优化课程内容

1.以模块教学为方法,适应职业发展。要实现《果树生产技术》课程的模块教学,首先要根据果树工岗位的需求,参照果树工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模块,即教学单元。根据果树生产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我们将课程内容整合为6大模块,即果树育苗技术模块、果树枝叶调控技术、果树花果调控技术、果树根际环境调控技术、果树栽培新技术、果树栽培实例6大模块。根据果树工的要求,每一个模块均安排考证提示,指出高、中、初级工应掌握的知识点。在兼顾能力培养的同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突出育苗、枝叶调控、花果调控和果树根际环境调控等4大能力模块。深入研究教材按照“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不受教材系统的约束,围绕能力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在能力模块中突出关键技能强化的原则,育苗技术与修剪技术是本课程的关键技术,仅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是难以完成训练的,根据季节,适时安排实训,重复多次训练这两个关键技能,以达到比较熟练的效果。

2.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区域性、先进性。针对我院园艺专业学生生源主要来源于江苏省,具有极大的地域性,就业岗位也主要在江苏省,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尽量针对江苏区域的实际情况,以满足学生就业的要求。例如讲授果树栽培实例时,包括栽培概况、主要种类及栽培品种的选择、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是以江苏省的主产区情况为主,兼顾省外其他产区。其他模块,如果涉及实例时,也尽量选择江苏省主栽或特色树种作为实例,如讲授花果调控技术模块时,我们以学院所在地苏州特色果树枇杷作为疏花疏果的实例。

高职教育的课程理论需要与现实紧密相连,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技术的迅速更新,需要高职课程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做到及时更新,注重先进性。在课程内容6大模块意设置了果树栽培新技术这一模块,介绍当前生产上已应用的果树生产新技术,主要涉及果树矮化与保护地栽培、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果实防污、商品化处理技术等方面内容。同时,在上课时根据国内外果树行业发展的趋势,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将果树生产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最先进的技术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如把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渗透在不同模块中进行教学。

3.适时调整课程内容,适应果树季节性的特点。果树一年中有不同的物候期,而对应的生产管理内容也不一样,所以该课程季节性特别强。而课程的安排要集中在一个学期上完,不同专业方向的果树生产技术课程可能安排在不同学期。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果树不同的物候期和生产管理安排相应的内容。如春季3-4月比较适合果树嫁接,这时候安排果树育苗技术模块的讲授和实验,冬季12-1月份比较适合果树的修剪,这时安排果树枝叶调控技术模块进行讲授和实验。春季上果树生产技术课,果树枝叶调控技术实验的内容安排苏州的常绿果树柑橘进行修剪;花果调控技术的实验内容结合生产安排苏州特色水果枇杷进行疏果。冬季果树生产技术课安排南北都适宜栽培的桃树作为修剪内容进行实验;花果调控技术的内容结合生产安排枇杷的疏花。

三、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教学,容易造成老师累学生睡,教学质量不佳的后果,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中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加强教学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主要运用了讲授、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根据果树生产的特点,大量安排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主要分三种: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现场教学,将课堂转移到校园中,利用实物向学生介绍果树的特性或教师示范操作同时结合提问,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积极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互动,有利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种是实验课,在每个模块中均安排与模块内容相对应的2学时的实验课。第三种是和本课程配套的《果树生产实训》课。安排与果树育苗技术、果树枝叶调控技术、果树花果调控技术、果树根际环境调控技术四大能力模块相对应的的5天实训,强化四大技能。第二、第三种实践教学将课堂搬到果园,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结合果树生产季节将重点内容、关键技术,将学生带到果园进行现场演示和操练,贴近生产实际。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等优点,采用图、文、声、动画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方面的感官机能,提高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本课程除实践教学以外,所有理论课均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如市场上的新品种、生产上的新技术。教师平时看到的课程相关内容可以及时照相,或利用网络资源转换成图片展示给学生看。果树栽培新技术以光盘形式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更好,教学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企业生产技术特点范文6

关键词: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生产;关系

在我国关于化工产品的使用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对人们的生活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关于化工产品的生产方面还是存在着安全隐患。不但使国家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关于化工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等内容必须得引起化工企业等相关部门的重视,要求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生产技术的管理,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1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

1.1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和化工安全生产紧密联系

在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管理可以贯穿到整个化工安全生产中,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都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通常会使用到各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所以说生产技术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加强生产技术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的保障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使化工企业得以顺利的进行生产工作。因此,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生产安全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1.2化工生产技术能够防止安全事故

要做到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就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的产生。比如在化工产品的生产中,有很多的原料都具有易燃、易爆和极具腐蚀性等特点,再加上高压和高温设备的使用,使得化工产品的生产危险性较高。如果在生产技术的管理上出现错误导致生产出现安全漏洞,就极易形成巨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化工生产技术的管理可以防止安全事故。

2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和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薄弱

在我国目前的化工生产企业中,造成员工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化工单位没有把员工的考核绩效纳入到安全生产管理中;第二,化工单位在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制度上不健全,对于安全生产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生产员工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比如一些生产设备出现问题之后,没有马上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和修复工作,也没有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

2.2员工操作水平较低

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相对比较高,所以必须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时刻保持注意力,防止因个人操作不当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但是,在化工产品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些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达不到生产要求。对于操作中遇到的一些无法解决技术问题会选择忽视,还有在检修设备的过程中存在漏洞。

2.3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存在问题

一旦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出现问题,便会容易导致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有一些具有腐蚀性的原料会对生产设备造成一定的腐蚀作用,如果没有相关的维护工作,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这就要求化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技术水平,要使用质量有保障的生产设备,并做好维护工作。

3加强化工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的举措

3.1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

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不仅可以提升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可以帮助生产人员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最大限度的降低产生违规操作和安全事故几率。化工单位要对生产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能够学习到安全生产的知识和相关的规章制度,提升在化工方面的技能水平。另外化工单位还要定期的举办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活动。

3.2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化工单位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设备的检修工作,要求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方案,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并严格的按照检修方案进行检修工作,确保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还需要生产人员对设备的运行原理的操作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保证能够及时的进行维修工作。

3.3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

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可以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要求化工单位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分类进行培训。在正式上岗之前,要跟随老员工学习相关的操作经验,逐渐的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还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化工单位还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并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清华.浅谈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J].化工管理,2015,(24):11.

[2]张洪彪.浅谈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J].商品与质量,2016,(2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