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范文1
【摘要】在经济发展对质量和效益的要求逐渐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愈加重视的今天,招商引资通过“脱胎换骨”,改变过去高污染、高消耗的模式,通过向清洁工业、民营企业、电商企业的转型,因地制宜,拉动着县域范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将以笔者的家乡山东省商河县为例,从中微观角度说明新型招商引资在县域经济的现状及其如何促进地方的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 招商引资 经济转型升级
笔者上大学之前在县城长大,自幼听闻县城招商引资工作是经济发展重头戏。其实放眼全国,曾几何时,招商引资在全国范围内风靡一时,通过招商引资,落后欠发达的地区依靠政策优势、劳动力优势吸引来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以及固定资本,通过项目带动,招商引资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近几年来,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却饱受诟病。随着人们对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提高,对健康有序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环境质量的愈加重视,从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弊端日益凸显:片面追求大项目,重高额投资,重发展速度而忽视发展质量,由此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不少地方以放宽环保准入标准、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吸引投资,给生态资源带来了无法修复的破坏;通过政府招商而来的企业往往会在当地享受各种额外的优惠政策,从而造成了一种人为的不公平竞争,招商引资活动中的官商关系问题逐渐引起社会重视。
那么,是不是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呼吁地方政府停止招商引资呢?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保守封闭是发展不起来的,要想发展必须吸收发达地区扩散开来的资金、技术、产业、理念等等。错误不在于招商引资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制度规范是否合理健全,引进来的产业是高端产业还是落后产能,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三十多年之前是国内招商引资的初期阶段,国内大部分地区在土地、劳动和资本三大要素中,最缺的是资本,于是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也引了进来。但是在目前在经济发展由追求快转向提高质量的情况下,选优选精已成为常态,提高门槛,加强监管,依旧可以通过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
笔者想要从自己家l近几年招商引资的实际,来说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招商引资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依然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做出贡献的。
笔者的家乡位于山东省商河县,被称为济南的北大门,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绵延至今的、以鼓子秧歌为代表的鼓乡文化,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温泉资源是这个县城的标签。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产业园、开发区,笔者的家乡目前处于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黄金阶段。
从目前来看,在招商引资的内容和线路上,县里的规划是明晰的。
在招商内容上,笔者的家乡围绕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推进农产品、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供销一体化项目招商,大力引进工业企业、民营企业、电商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项目入驻,县里加快了工业地产开发和标准厂房建设。
从几组数据来看,目前正在建设的商河联荷电商产业园,入驻电商企业38家,被评为市级电子商务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引进赶街网、京东商城等知名农村电商平台,发展农村电商服务站400多家;通过优化完善招商引资制度机制,引进项目22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8个,实际利用内资205亿元、外资1.4亿美元。无疑,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引进的项目不再是几十年前的“大烟囱冒黑烟”式的重化工业工厂,取而代之的是这种互联网经济、知识经济、服务经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少而经济效益、产业附加值较高。
从具体措施上看,笔者的家乡为促进招商引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一、促进招商引资,制度是前提。良好发展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促进招商引资的顺利高效,县里目前正在进行“三个环境”的建设。一是政务环境,以简政放权为抓手,应当由市场发挥作用的,就要发挥好市场的作用,通过价格、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减少政府干预;二是生态环境,立足于县里的地热、温泉、旅游资源,保障好县里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良好环境;三是人文环境。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大对企业、居民违法违规行为监督惩戒力度,从正反两个方面为招商引资创造人文条件。
二、大力发展工业地产。以与市城投集团合作开发工业地产为突破口,引进PPP项目,加快推进工业地产开发和标准厂房建设,完善相应的功能配套,建立健全产业扶持基金,做好“筑巢引凤”的文章。加大对工业企业的引进力度,坚持抓大不放小,采用群狼战术,着力引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电商企业,培育一群有活力有潜质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壮大经济总量。
三、加大招商引资考核力度。县里认识到,招商引资是贯穿经济工作始终的“生命线”,要保护好、发展好这条生命线,就必须要发挥好考核机制的作用,充分彰显考核的严肃性,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督查力度,严格兑现考核奖惩。
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范文2
一、活动目的
为隆重热烈地庆祝xx周年,进一步加强公司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员工了解建国xx年来建设及经济发展伟大成就,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志向,并努力把远大志向化作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公司文化建设工作,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我公司将开展“我们爱祖国”庆国庆系列活动。
二、活动主题
我们爱祖国
三、组织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xx、xx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为“我们爱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20xx年10月1日开展具体庆国庆系列活动。
五、活动内容
1、十月份为“我们爱祖国”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日,以各部门为单位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各部门负责人召开“我们爱祖国”“勿忘国耻,兴中华”纪念九一八“民族精神代代传”等主题部门会,借助广播、电视让员工深入了解祖国建设xx年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了解全国各族人民为给祖国母亲xx华诞献礼所展开的活动等等,对员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具体的爱国行动,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爱家、爱公司起,教育员工以小见大,真情爱祖国。
2、向员工推荐反映我国灿烂历史,光荣革命传统,锦绣壮美河山的书籍,记写读书笔记,部门内召开读书交流会,书友会。让员工从书籍中了解祖国,感受发展。
3、以画祖国、唱祖国、颂祖国、看祖国、写祖国为系列,开展庆国庆庆祝活动。
画祖国:发动员工及员工家属拿起画笔,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绘成一幅幅表现祖国变化的图画,公司将在酒店布置画展。
唱祖国:要求员工选唱内容健康向上,反映建国xx年来发展变化的红歌曲目。
颂祖国:朗诵篇目自选,内容要健康向上,体现爱国热情。
看祖国:观看国庆献礼片,了解建国历史、xx年的伟大建设成就,也可举行“我们爱祖国”摄影展,让员工们以自己的视角看祖国的进步、家乡的发展,激发员工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写祖国:布置员工看爱国电影以后写观后感,举行“我们爱祖国”征文展。让员工们深刻感受祖国xx年来巨大变化,展现出来的中国风貌,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六、活动要求
(1)请各部门按要求认真开展活动,x月x日前上报参赛歌谣、朗诵题目。
(2)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参加朗诵或歌曲选唱活动。
(3)公司办公室人员全部参加、项目部至少两人参加、酒店至少五人参加朗诵或歌曲选唱活动。
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范文3
交通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它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四年级的学生说起交通都很熟悉,但对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它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全面,所以,我就想凭借《交通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文本,引领儿童进行一次触动心灵的成长之旅,深刻地感受到交通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知识与技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山区里的交通”,进一步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探讨交通与我们的关系,生活离不开交通。
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交通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尝试合理、有创意地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现交通给山区带来的变化,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法与学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开放而又活力的课堂,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学法指导上力求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理念,主要让学生应用合作、探究、讨论、总结等学习方法去学习新课。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①找一找走进我们生活的外地物品。②了解本地外销产品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情景导入,聚焦“交通”
1、师: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各种交通工具(水、陆、空、铁路)正在运输的情景的图片。
2、师问:看完这几幅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谈。
3、师过渡,板书课题。简简单单的图片却让我们感受到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板书课题:(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课件,从图片入手让学生认识不同的交通工具,从而感受到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从而明确本课探讨目标。)
二、 结合生活,谈论交通
1、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每天早上你是怎样来上学的?(步行、骑车、坐电动车、乘坐小面包车、乘坐公共汽车……)坐车来的学生能谈谈你坐车的感受吗?(舒服、快、稳、方便、安全……)如果没有这些交通工具你会怎样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发言。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日常的生活——上学入手,提取学生在交通出行中的经历,感受交通工具的多样选择带来的便利。)
师过渡:交通不仅给我们上学带来方便,我们吃穿用的物品,有很多也是来自外地,因而,交通运输就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请学生们看课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开展小组活动,来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小组活动交流:
〈一〉课件呈现以下四个话题,让生围绕这四个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⑴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快捷与方便。
⑵交通使我们生活的范围扩大了,人们拥有了更多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机会。
⑶交通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⑷交通不仅为我们带来所需的物品,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①师:同学们都讨论好了吗?哪一组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跟大家交流一下?
②学生汇报。根据这一教学环节,我预设了这几个内容来引导和提示学生,并通过课件出示。
交通,使我们穿的衣服很多也是外地做的: 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浙江杭州生产的,它是通过交通才到了芜湖的各个商场。”
-
交通可以使我们有可能品尝到其它地方的特产: “这是马鞍山采石矶的茶干,是通过货车这种交通工具运到我们这里来的。
家中用的东西,很多都是外地产品:“家里常用的‘六神’香皂,厂家在上海,它是通过货车这种交通运输工具,运到我们芜湖市,然后进入超市;家里的家具是大连生产的,是通过火车集装厢运到芜湖的家具城,购买时再通过货车送到我们家。
正因为现在的交通很发达,所以在去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丹麦的“小人鱼”来到了中国,正因为交通的发达台湾观光开通了,海峡两岸的人民又不着含情默默地隔海相望,经受着亲人的离别之痛了,现在,交通圆了他们与亲人见面的梦,我们也可以去台湾看看美丽的日月潭了,也能邀请台湾小朋友来看雪了,交通不仅让我们沟通感情,拉近距离,增加了交流的机会,还让我们享受亲情和友情。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出示多媒体课件来引导,激起学生们的思维,感受交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物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引导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带给人们交流的增多,活动范围的扩大,视野的开阔
)4、让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交通还能为人们带来什么?
三、课外延伸,感受交通
1、课件出示:“荔枝”你们看这是什么?谁知道它产自哪儿呢?我们吃到的这么新鲜的荔枝是怎么运来的?让生猜猜看。
2、同学们,我们感受到了荔枝的运输过程,请你们选择自己生活中最喜欢的物品,以“物品旅行记”为题目,画一幅连环画,画出它的运输经历,注意要体现交通工具的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感受荔枝的运输过程,让生通过动手画画,感受生活中物品的流通与交通的关系,生活离不开交通,交通为生活服务。)
板书设计: 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通过了解“山区里的交通”,进一步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交通。
二、体会交通对农村和山区的变化
1、课件出示:以前山区交通情况。谈谈你的感受。
2、讲述自己的经历,从而感受农村的交通情况。
老师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过去,我们农村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记得有一次天下雨,我要到学校上学去,肩背书包,手握雨伞,脚穿脚鞋,踩在泥泞不堪的泥路上,非常吃力地走着,有时路上的泥水太深,淤泥都漫过了胶鞋,如果在冬天那就要挨一天的冻了。有时因为雨大,路滑。在上学途中要摔很多次跤,非常不方便。那时没有路,更谈不上车,农民们到街上买东西只得步行去,既耽误时间,双肩挑着沉重的东西,又累。家中的农副产品难以出售,记得又一次家中种了一亩多田的西瓜,刚好西瓜上市的时候天不作美,整天下雨,路上都是泥泞,很难走,爸爸平日里运送西瓜的板车无法能把它们运出去,在家里买2分钱一斤都没人要,(因为家乡人都种这个)眼睁睁的看着满田的西瓜烂在田里,爸爸心疼的强忍着泪水,而妈妈急得直哭。可见,路难走,交通落后给人民带来的只是贫困和不便。
3、山区的路难走,交通受到阻碍,给山区的人民带来了贫困和不便,要想改善山区的落后,你认为可以怎么做呢?生自主交流。引出“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
4、通过课件我们来看看交通变化后的山区。
课件出示:交通变化后的山区(图片与视频)
5、谈感受
⑴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⑵师小结:是啊!是交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农村道路关系到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要让农民致富,先帮农民修路。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课件对山区交通状况的对比和了解,在视频的渲染下,进一步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体会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党的富民政策的伟大。交流中,交通的作用跃然而出,对家乡的情感更是自然流淌)
1、“家乡开发大家谈”
请生调查我县交通情况,制定一个简单的交通改进方案。
2、欣赏《天路》歌曲,让生再次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使生进一步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感受到交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山区交通的了解,体会改革开放给祖国农村带来的变化,感受“富民”政策的伟大,指导学生理解利用交通开发可带动山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这节课,相信每一位同学都真切地感受到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交通的变化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同学们享受交通的时候,进一步关注交通的发展,同时也用眼睛仔细去观察,交通对我们生活还有哪些影响呢?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探讨。
板书设计 要想富 先修路
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范文4
本人作为支部书记,是就业局党规党纪的具体实施者。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八条禁令”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认真执行局里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做到身先士卒。围绕就业局“科学发展,推进就业服务再上新台阶”的学习实践活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再就业政策,力求为下岗人员多做好事,做实事,努力给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就业再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下岗失业职工的切身利益。一年来,自己始终把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把握政策依据,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放在工作的首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学习和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三、维护领导,与同志们和睦相处
在平时工作中,我认真执行局领导的指示安排,团结同志,力求做到六个“互相”。即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适应、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从而形成了思想统一,求真务实,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为我局的再就业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认真抓好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
去年以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引发的新的就业形势。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我们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全力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一是强化宣传。我们结合春招会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建立了电视、电信、邮政、小灵通、移动、联通六个宣传平台。通过乡村组三级组织,将3万份《县企业用工需求一览表》逐一送到农村劳动者手中,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动员具备条件的人员参加就业创业培训,让返乡人员进一步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在家乡就业创业、建设家乡的热情。
二是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去年以来,我们在县电视台免费为企业招工广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广泛收集和用工信息;精心筹办春季招聘会;与市人力资源市场联动,将适合的岗位信息面向全市招聘;及时调整劳务输出方向,对有就业愿望和能力又无法在本县找到合适岗位的,积极组织向周边县市(南昌、)乃至更远地区推荐就业。对已登记的城镇劳动力、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根据其技能、就业愿望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咨询和就业创业帮扶服务,一有适合岗位信息就逐一电话上门。
三是加大就业培训工作力度。在对返乡农民工情况摸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工的个人意愿,利用企业场地设施,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以提高农民工择业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减轻企业负担。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力落实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这一惠民政策。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拉动、典型带动等多种措施,为实现项目对接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鼓励扶持其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使之成为的亮点工程。
五是切实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实施好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支出28.74万元,给予205人“4050”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支出企业吸纳社会保险补贴114人共27.9万元,支出公益性岗位补贴77人共18.48万元。
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范文5
高中学校课程体现“以校为本”、“以地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共同开发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他以学生全面、健康的学习、发展、研究为目标,又注重学生的个别发展、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特长的提高,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目标相吻合。
正确引导学校课程的开发实践,有利于教师新课程理念的改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高中学校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展示教师的个性特点和集体的力量,使全体教师能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主动地参加学校课程的调查、研讨、教研。
高中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彰显学校特色、体现文化底蕴、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方面;是教育规律、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是探索学科发展与学生需要有机结合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有利于发
挥家长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二、高中课程开发原则
以校为本: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展示学校的发展变化,贴近学校的管理,有利于根据学校的实力,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开发学校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还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展示本校教师的教学特长。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也为本地中小学学校课程开发起引领、帮助、带动作用。
以学生为本:学校课程的开发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的年龄和求知能力相结合,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特长相结合。以地域为本:学校课程开发以地域为中心,开发与地域经济、文化、科学相关的学校课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水、民族、特产、经济建设与发展等,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观念,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建设服务。以能力为本: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得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知识和能力。高中学校课程开发还要以培养学生在当地、社区成才的知识和能力,为当地、社区培养、输送后备人才。
以素质为本:高中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真务实,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立足于为社会和谐、经济建设、文化繁荣服务。
三、高中课程开发过程
1.建立组织:成立由学校、社区、家长委员会成员组成的高中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审议小组,制定学校课程长效管理、保障机制,制定方案,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激励、奖励机制,把学校课程纳入学校常规管理。
2.分析现状:通过全校性的宣传发动,调查研究学生、教师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学生分类培养的需要,分析、研究学校内部、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当地有影响的经济、文化资源。
3.拟定目标: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水平和潜能,体现不同层次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4.编制方案: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办学特色出发制定适合本校的学校课程开发总体规划和发展纲要,设计学校课程开发的评议、审议程序。
5.实施与评价:学校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学校课程实施前,通过申报课程纲要组织评议、审议。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阶段性调研、评议,不断改进、调整学校课程的设置,充实内容和资源。学校课程实施后,进行学生、教师、家长及社区方面的调研,进行课程评价,反思不足,以利于逐步修订、整合与再实施。
四、高中课程开发评价
学校课程开发的评价是推进学校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校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水平、质量,是学校课程再开发、挖掘的重要依据。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反馈,接受各方面监督,以便于进一步调整、改进、推广。
1.对全校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评价
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符合课程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否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高;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课程开发的结构和种类是否合理,数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范文6
这个世界并非任何一人所能左右,但如果你了解了它,懂了它,你就能让它为己所用——这是企业家的胸怀。执着于摄影的人会认为企业家做摄影就像是在玩票,但大家都不否认这是一股越来越强大的摄影力量。摄影毕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而现代摄影记录、表达和传达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那些酷爱摄影的企业家们也更有优势来实现从记录到表达再到传达的效果最大化,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影像技术的发展、摄影知识的普及已让拍摄技巧越来越快地被大众所很好地掌握,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出现,依靠的也正是摄影师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大时代”的把握能力。当然,艺术灵感与天分依然是从事摄影不可或缺的话外音。
掏鸟窝的童年
何世红既是企业家,也是摄影家,并坐镇“国家摄影网”,是网站主席,作品大气又有韵味。但采访之时,何世红却无心聊拍摄本身,他做摄影,背后还有着更大的服务社会的理念。何世红用两年半的时间去过85个国家,当问起“七大洲之行想看到怎样的风景”时,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到了自己童年的家乡,说起了童年抓麻雀的故事。虽然何世红老家在甘肃偏凉之地,但他说自己小时候感觉过得非常幸福,那时家乡很多地方绿树成荫,鸟雀成群,到处都能看到野兔子,自己上学路上经常会爬树掏鸟窝、抓麻雀。“我小时候上学,要走5公里的路,一路都是穿行在丛林间。十年前我再回去时却发现,儿时走过的地方现在都成了戈壁,并且很多地方都有了这样的变化。”如今鸟巢大都建在了电线杆上,麻雀也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现在的儿童再也无法体会到那个时代儿童的野性与乐趣。
亟待拯救的生态
自己童年的乐趣下一代很难再感受到,这倒也无妨,必竟时代不同,每个时代都有新鲜的一面让我们有理由去期待。孩童的最大天性也正在于好奇心,他们的好奇没有预设,没有感受过那份美好,所以不会有“大人”们见物思迁的那份伤感。但美好就这样被破灭,却无后人感到惋惜,这是何种的伤痛!况且长此以往,如果是文明的传承不断被打破后果又将怎样?所以,好的东西、传承要保护要拯救,而眼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其中最需要保护的就是大自然,而现在的生态环境更是亟待拯救。低碳决定着世界的未来!何世红说:“低碳,不仅是一个公益名词,更是一个关于爱的承诺与行动”。他也是个行动派,择机便发起“七大洲低碳环保行”活动。他的活动赢得了周围环保人士的不断响应,在2012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何世红被保护地球行动组织授予“绿色地球行动奖”。
海燕精神
出行总会留下很多美好的记忆,而何世红说最让他难忘的却是最令他难堪的一次。那是一次南极之行去拍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冰川文化三个专题,登船地点是地球的南端阿根廷火地岛乌斯环亚,去时庞大的船只航行了三天两夜。第一次长途海上航行,何世红说自己的心情是既激动又好奇,但随后却被无情的季风吹没了。船只航行线路要通过季风带,当时一下午船只都在狂风中大倾角摇摆,船像要被海浪吞没。坐在温暖的船舱内,何世红却灰心了,晕船晕得厉害,甚至感觉自己再也无法走出这片海域,最后靠一种有着强力功效的美国产晕船药才解决了身体的不适。
终于,穿越过惊涛骇浪,船只行进到了波浪较平缓的海域。此时相伴同行的是大群的海燕,一只只海燕在风吹起就像刀锋一样的浪头上擦身掠过,却伤不到分毫。中学学过课文高尔基的《海燕》,文章很有感染力,但何世红说现实中看过才更立体地感觉到了人的渺小和海燕精神的伟大。据说那些天,船上的每个人都被海燕的精神感染着,相信多年以后,那些天的感受都会转化成为这些人精神力量的源泉。
感悟海燕精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何世红“低碳行动”面对阻力时,心态由微弱到强大的转变,何世红说此行让自己很有成就感和价值感,感觉一生很辉煌。
南极过大年
“当船只行进到南极大陆时,天空中不时会有翅翼展开达两米长的信天翁掠过;水下经常会有鲸鱼家庭出现;眼前大片的冰山相继逆流飘浮过来,飘浮的冰床上有海豹、企鹅;每一处峡湾都有不同种群的企鹅,每一处峡湾的风景都有特别之处。这个地方就是这么神奇,也让我们充满了好奇,让我感觉到就像是在天堂拍摄,而不是在人间。”何世红的描述激情而又收敛,很有画面感,这让我突然想到了华人导演李安获得如奥斯卡等诸项国际大奖的新近之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画面中海上场面的拍摄铺陈同样令人惊叹,如鬼斧神功,而在最激情处又归于平静。
此处天地之间大气壮观,而摄影师镜头也定摄得了天地魂魄之精髓。何世红沾沾自喜,因为他拍到的是别人没有拍到的视角,并抓拍到了很多极致的瞬间。何世红承认自己这些天总是在“偷懒”,他发现与其抱着长炮、脚架跑到甲板上受冻受累又总是错过精彩的瞬间,不如透过船舱窗户守株待兔,而他以跪姿卧于窗前一天6~7个小时,不可谓不认真。
当然,其他一直在忙碌转战的摄影师,自然也会收获自己的得意之作,相由心生,每位成熟摄影师面对即使再普通的场景,也应该拍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关键是自己有没有赋予这次拍摄以独特的意义。此次南极之行,恰在农历新年期间,况且对何世红来说对南极的感悟是用“命”换来的,这成为他低碳环保行中非常值得纪念的一个节点。
一枝一叶的情怀
话说“一枝一叶总关情”,去留之间,大家肯定都想留下、带回点印证的痕迹,而行摄在南极,这却是最大的忌讳。
在南极期间,一般登陆时间为早、晚各两小时,由探险队员带队,每队4~5人。陆地上的企鹅离就在3米开外看着大家,不能投喂,不允许接触企鹅,而且在船上行装便都已消毒,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任何外来生物在这片美丽的大陆留存,以免给这里的物种、生态带来破坏;返回登船后,还要接受检查,不能带回一粒石子,以防将南极的生物带回大陆。这有些像铁窗生活,但何世红也说,更多地还要靠自觉。
对于风光摄影人来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着这样一次难忘之旅,哪怕是如此危险、艰辛的苦行僧生活。采访中何世红也说还会再去,但又笑言:“频率不能那么快,像南极这样的地方两年后再去一次即可”,留恋中还是夹杂着些许的敬畏。人类不能因为贪婪而对自然的索取肆无忌惮。
一个人的信仰
说到低碳,很多人会不知所云。通过对何世红的采访也让我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低碳这几年刚刚来到中国,而欧洲早在30年前已经进入低碳生活了。低碳是一个文明的象征,象征着一种高尚生活、象征一种没有受到污染的美好环境,目的是创造比较自然的生存空间。低碳就是崇尚自然生活,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是以破坏性占强势的,而当这个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文明高度集中的发达国家时,就会以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经济为重。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所以我们很难认识到低碳的重要性。“中国近三十来一直是在开发,开发就需要开挖”。何世红现在还耿耿于怀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恶化,所以,他成了一个民间低碳环保主义者,并以一个人的信仰,发起了“低碳环保行”这一计划。作品就是最有效果的沟通工具,何世红希望发动摄影人走出去用精美作品来感染更多的人,他拍摄了6万余幅七大洲不同美景风光作品,当然,也拍摄有很多环境恶化的照片,以此形成比较,同时也让人们与国内摄影师拍的中国风光对比去看。
85个国家的历程
世界地图在何世红大脑里就像一个拍摄板块地图,拍地质大片他会去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阿根廷;拍人物会去非洲、亚洲的东盟地区、美国的夏威夷以及太平洋上的波里尼西亚群岛;拍动物会去非洲、去南极北极。即使坐在办公室时,何世红也总是在观察世界地图,看还有哪些值得去而又没有去的地方——那就是下一个要去的拍摄地。
何世红说在其他洲拍出的风光照片会像油画一般,独在亚洲拍出来的不一样,原因是亚洲的环境污染较重。在亚洲拍动物很困难,需要远远地一公里之外按快门,而在非洲、大洋洲、北美南美,像例如白鹭这类鸟禽,会离摄影师很近,如果我们在吃东西,它们便会径直落下来,落在离镜头四、五米远的地方。“这反映的是原生态自然保护人与动物和谐的程度,这不能说文明程度高,但像非洲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文明程度高的一面,就是他们对自然动物的保护比亚洲要好。风景的好坏能够一定程度地体现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环境水平,像在一些人口比较少的国家,处处能见到动物,而在中国,人口众多,动物都吓得躲起来了。”
何世红期待中国能像七大洲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如今他从环境资源保护的角度精选出的部分作品已陆续上架北京、上海地铁灯箱,作为一个半年规划来进行低碳环保宣传,我们更期待其精彩呈现能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保护行动中来。
一个经济学者的“阴谋”
除了低碳环保行,何世红还把低碳这一理念引入金融系统、银行系统,让银行系统多向绿色企业贷款,而不要向那些污染企业贷款——“它们早晚是要死掉的”——以此倡导绿色信贷概念。
作为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何世红有着摄影人所不具备的对世界经济动向的敏感性和深刻洞察力。除了用图片进行低碳宣传服务于社会,何世红更是打起了图片产业的“主意”,他把图片产业喻为现代社会经济链条中最后一块处女地、一个未被人类开采过的金矿。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图片市场应该具有更高的市场运作价值,但这个行业缺少的是带领行业冲到金融市场风头浪尖上的操盘手。何世红凭借着多年来对信息产业的透彻了解、对金融资本的把控能力开始了整合图片产业资源的运作,似乎,俯首乾坤,让他更早地看到了这个产业黎明前的曙光?何世红对摄影还有更大的期待!
心中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