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体经济发展困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范文1
【关键词】环境;资源;经济发展;贫困地区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586―01
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三大难题,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的沉重忧患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宁南山区中部贫困带主要包括盐池、同心大部分地区,灵武、中卫等县的一部分,人口约70万。这里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土地贫瘠、植被稀疏,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较差。改革开放以来,宁南山区在“种草种树、兴林促牧、多种经营、脱贫致富”的建设方针指引下,尤其是扬黄灌溉工程给部分地区带来了生机,使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观,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大部分地区山河依旧,加之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只要经济搞上去,能脱贫致富,就可以牺牲环境的错误观念,导致了滥开荒地,滥采矿石,滥挖甘草等现象的滋长和蔓延。认识上的误区,使得资源浪费惊人,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忧患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将给子孙们留下贫瘠荒凉的土地。
土地是一切生态资源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和最根本的资源。据中国农科院的一份关于水土流失的报告介绍,西北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而宁南山区正属于这一地区,每年约有4000万吨泥沙流入黄河,每年水土流失带走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氮、磷、钾达7.47万吨。加之风沙灾害,每年表土流失1厘米左右。而1厘米表土的形成,大约需要200年的时间。表土流失,土壤越来越贫瘠,严重地威胁着当代人的生存,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只有是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
忧患之二:人为的破坏胜过自然的侵蚀。
水土流失虽然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但许多现象表明,人为的破坏胜过大自然的侵蚀。人为的因素主要来自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和风沙的重灾区,地力本来就不足,加之草原植被的破坏,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造成“一年打点粮,两年草不长,三年变沙荒”的结局。出现“风沙吃农田,农田吃草原”的恶性循环。
忧患之三:重视水利工程而忽视生态工程的罗山引水工程。
宁南山区境内有高原宝珠罗山,是宁夏自治区三大自然保护区之一,有天然森林3.7万亩,生长着驰名的云杉、油松、偃柏等常绿树和山柏、桦木、柳榆等树种。有60多种药用植物,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水质甚佳。同心县兴修的东部人畜饮水工程,每年在罗山采水6万立方米,解决了东部3.8万人和6万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但同时也因过量采水造成负面效应,动水位由原来47—96米下降为104—110米,导致生态失衡,一部分树木死亡,大片林木枯萎,病虫害加剧。这一工程是忧是喜,或喜忧参半,已引起有关部门专家关注。
凡此种种,还能列举出许多,仅此,我们的忧患就够沉重的了,应足以引起我们的警觉,如果熟视无睹,任其发展,我们将失去生存之地,更谈不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其根本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由此引发经济落后,教育科技不发达,人口素质低下,对生态资源环境的破坏,导致新的贫困,造成恶性循环。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原因,有人为的破坏。但人为的破坏胜过自然的侵蚀,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具体分析主要有:
第一,环保观念淡薄,片面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根据前面列举的事实,不难看出环保意识淡薄,表现为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第二,对资源法和环境法宣传不够,执法水平低。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环保法》、《土地法》、《森林法》、《水土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等一系列资源环保法律,可以说这方面的法律体系是健全的。但由于对这些法律重视和宣传不够,使一些干部和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环保意识较差。
第三,环境建设和资源投资管理经费不足。贫困地区最突出的矛盾是温饱问题。贫困地区根本拿不出钱来搞资源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而国家投资主要用于脱贫工程,直接用于环保工程的微乎其微。实践证明,要改变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彻底的根本性治理。
遗憾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吸取这些教训,仍然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过去我们“地大物博”的优越感,加剧了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实际上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500万左右,而每年又减少耕地四、五百万亩,这一增一减,耕地不足形势相当严峻。贫困地区的人地矛盾也日益突出。我国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加之观念、技术、管理上的种种原因,对资源的浪费程度十分惊人。我国绝大多数是伴生矿床,多种有用成分未能开采利用,有的采主弃副,有的采副弃主。许多资料表明,在我国只有2%的矿床的综合利用率达到70%,其余全部浪费掉。我们贫困地区,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综合利用程度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对资源掠夺性的开采更让人痛心。今天自然资源的损失,在将来花费成倍的代价也难以弥补。
无情的生态现状告诉我们,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仍须十分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问题,切实采取措施,统筹兼顾,保护环境。
第一,增强忧患意识,转变环境观念。贫困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大障碍主要来自人们的意识和观念,由于我们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触目惊心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二,加强法制教育,把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执法管理部门要加大资源环保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加强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工作的失职都是对子孙和未来的犯罪。
第三,统筹兼顾,开源节流,提高综合利用资源的技术水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纳入计划管理,使资源利用同经济改革相适应。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还要不损害后代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
第四,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多方筹措资金,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有效防止土地资源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总之,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十提出了新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后,我们应该深刻反省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更应该对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个更为清醒的长足的战略眼光。
参考文献:
[1]宁夏经济学会《宁夏经济体制改革》(1978—2008),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2]周文禄《同心史话》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
[3]《十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范文2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困境及劣势
一、速度不快。新闻的生命力在“新”与“快”,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新闻节目需要极高的“保鲜度”。但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因其篇幅较长,需要一定的选题策划和节目采制时间,新鲜度相应有所“折扣”。长期以往,容易导致栏目采编人员反应速度普遍偏慢,成为制约节目发展的软肋。一件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事件,电视新闻专题如果几天以后才推出,在新闻的及时和对背景的分析链接上就落后于新媒体,节目的吸引力被弱化。
二、挖掘不深。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意识到提高时效的重要,然而实际操作中,却被动地被社会热点事件牵着鼻子走,力图和新闻拼“速度”,舍弃了专题的“深度”。内容与其他新闻栏目和媒体同质化、重复化;采访没有记者原创性和独立性的发现,止于浅层表现,少有深层次挖掘,使得新闻琐碎化,大大降低了新闻价值,节目的思想力被弱化。
三、选题不精。近年来,网络新媒体崛起、公众诉求表达渠道拓宽,电视新闻专题的舆论监督选题减少,却出现了一些一味迎合观众口味的猎奇选题倾向。认为轰动稀奇、有违常理的刑事案件和情感故事,是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取得收视率的法宝,导致一部分节目选题多对准社会阴暗面,将社会的丑恶现象和恶性事件昭然于世,只是在结尾象征性地加上评论,传递正能量不够。不能关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的选题,就无法持久地打动受众,节目的影响力被弱化。
四、形式不新。时下,媒介竞争市场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本身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不仅节目形态比较单一,而且在节目创意、表现手段上少有大的突破;相反它擅长的充分调动声音、影像、画面、字幕和特技等多种表现手法来生动再现新闻事件、为主题服务的“绝招”“专利”,正被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和其他媒体娴熟运用,节目的独特性被弱化。
对省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改进的思考
一、内容深度化。电视新闻专题最突出的特点在“深”,抓好内容的深度化,恰恰是电视新闻专题捍卫领地,突破自我的前提。在全媒体时代,很少有哪家媒体能拥有绝对的独家信息,追求新闻的第一落点也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人们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时,不但要求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要了解为什么发生,需要有见解、有个性的报道来释疑解惑。相比较而言,新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往往偏重信息的丰富、全面,这种“海量”新闻罗列的做法容易造成信息的简单堆积和低质量重复。而电视新闻专题在时效性上虽不及新媒体,但是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寻求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把新闻第二落点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既传播信息,也传播背景,更传播观点。要打造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深度”核心竞争力,可以有两种尝试:
首先,打破框架,将电视新闻专题栏目杂志化。通过借鉴杂志式的综合编排方式,不同的内容或题材组成板块,通过新闻主持人串联到一起,形成包含多种新闻体裁的综合性新闻专题节目。它带来的好处是,在节目的容量增大、包含的信息量更丰富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帮助受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获知有关新闻事件或现象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形成对新闻的全面认识和完整印象。
其次,强化整合,创造全新的深度报道模式。对于一些热点事件,一些网站通过“链接”的方式,把简单的资料罗列、堆积视为增强报道深度的有效做法。电视新闻专题可以大量地融合报纸、广播、互联网、手机、微博等内容,对不同来源的海量信息进行整合,减去雷同的东西,提炼出新闻的意义;同时整合报纸、电视以及网络这三种媒体的长项,在节目中既有报纸的解读,电视的现场连线,又参考网络的互动参与,打造多向度、多视角的节目内容,通过有效整合,传播编辑思想,影响更多的人。
二、选题发散化。从电视新闻的创作过程来看,选题是第一个环节,直接决定节目好不好看。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领域,地方性媒体往往在全国性重大事件的选题和采访上受到种种限制,同央视同类节目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为扭转这一局面,近来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实现联手,力争优势互补,借助其强大的新闻网络,得以使栏目的触角发散到全国全球,扩大栏目的选题来源。江西卫视《社会传真》是1995年创办的电视新闻专题栏目,近两年,通过与新华社合作,依托其供稿平台,得以尝试剖析一些在全国其他地方发生的有较大影响的典型事件、带有普遍性的民生话题,并展开本地化关联。从受众的反馈来看,这些节目都有着不错的收视成绩。例如,湖南的窨井盖丢失事件,虽然它并不发生在江西,没有新闻事件发生的地域接近性,但这件事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选题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社会传真制作《井盖之患》专题,以新华社提供的湖南窨井丢失事件的新闻素材做引子,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扩大、补充对江西本地相关情况的调查了解,既有效引导热点话题,又带给观众贴近性、亲近感,引起公众的关注。
三、评论专业化。在海量信息时代,打造媒体的“好声音”,“说什么”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关键是“怎么说”“谁来说”,评论正成为媒体出奇制胜的独门法器。据美国新闻界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一直以消息快捷、报道客观充分而闻名的CNN,曾在电视新闻收视率方面独占鳌头,后来它之所以被后起之秀FOX电视新闻网所超越,关键是FOX新闻网的取胜之道在于对观众关注的新闻事实进行了适当的评价。被CNN斥为靠“分析消息”吃饭的FOX在市场竞争中挫败了靠“纯消息”吃饭的CNN。这意味着,“纯消息”满天飞的今天,懂得“分析”,敢于“亮剑”,才能棋高一招。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以深度见长,做强评论大有可为。专业的评论体现在思想的多元化。一些知名的电视专题新闻节目,往往邀请数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就同一件新闻事件各抒己见,避免让观众只听“一言堂”,使观众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新闻事件。有时专家们甚至在某一问题上各执一词,互相交锋,在双方的争论中,观众更是获益匪浅。久而久之,观众们对于新闻专题节目自然兴趣高涨,从而打响了品牌。
专业的评论体现在与普通观众的互动。互动环节的设置能将传统的新闻专题节目转化为生动、立体、交互式的传播。调动视频切换、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微博等手段,让观众直接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是一档全国首创的电视、网络视讯实时互动的新闻专题评论类节目。无论谁,在哪里,年纪多大,从事什么职业,只要热衷新闻评论都可以报名参加,成为《深一度》的公众评论员。节目以专家点评、记者快评、网民酷评三种方式同时推进,实现了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互动、共鸣、重合,两个舆论场同时发力发声。
四、功能服务化。同样的新闻专题有不同的切入,可以从维权、舆论监督的角度切入,可以从法制的角度切入,现在非常流行的是以生活服务角度去解读新闻事件。以北京台生活频道播过的一期节目为例,它的新闻由头是一场因为斗气飙车引发的车祸。包括车祸现场视频在内,大多媒体采制出的都是只有两三分钟的短新闻,而北京台生活频道解读成了20分钟的专题节目,因为它抓住了车祸里面有安全的问题,有灭火、防火的问题,有斗气开车的问题,还有烫伤如何医治的问题。通过邀请当事人、目击者、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演播室,整期节目从生活服务拓展开去,从生活服务的角度去解读,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这种“态度”的亲和,提升的是节目的品质与“温度”,体现的是新闻专题服务化的功能,拓展了新闻专题的发展空间。
五、特色精品化。生于斯,长于斯,省级电视台拥有中央级电视台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地域化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利用好这一优势,将其打造成不可复制的精品节目,能为地方电视新闻专题发展注入无穷魅力。
以江西卫视《社会传真》推出的建党特别报道为例。依托江西特有的丰富红色资源,《社会传真》制作了大型系列片《红色故事汇》,通过寻访革命事件亲历者、研究者及先烈后人,以故事形式或再现一场著名的战斗,或挖掘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或讲述革命者与敌人的英勇斗争,或展现一位战士与亲人的浓浓深情。每一集人物故事为“明线”,历史背景为“暗线”,以人物塑造展现党的历史。整个制作过程采用高清设备录制,严格控制拍摄质量,以电视艺术片的形式,融入创新的表现手法,聘请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铎、敬一丹分别担任主持人,借助了凤凰卫视的技术力量进行制作包装,邀请了知名导演进行审片。精品化创作为《红色故事汇》赢得“故事版的党史、电视版的故事”的高度评价。《红色故事汇》作为江西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专题教材发放到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组织学习收看、座谈讨论。把特色打造成精品,不仅使栏目收获了美誉度,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影响力。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范文3
论文关键词 著作权 集体管理组织 运行困境
世界上第一个音乐著作作词作曲家协会起源于1847年的法国巴黎,也正是由此点燃了集体管理组织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现代集体管理组织的雏形,而后至今,走过了近一百七十年的历史,集体管理组织制度一步步成长并渐渐成熟。而我国的集体管理组织最早成立于1992年,起步较晚,到目前经过了很多的改进,如2012 年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等。不可否认这些尝试对于我国集体管理组织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大都也是浅尝辄止。我们现有的集体管理组织制度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越来越步履维艰,其运行出现诸多困境。
一、集体管理组织的运行困境
(一)组织自身的机制弊端——利益分配和争议解决机制问题
其实,就集体组织产生来看,核心就是要解决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而当前的管理体制下,利益分配的问题始终无法正确的解决。虽然在对卡拉OK歌厅中播放MTV作品支付著作权使用费的诉讼中,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做出了支持判决。可是,歌厅对于自己的侵权行为该如何向著作权人付费?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付费?具体额度该如何计算?收取使用人的使用费后,如何与作品作者分配,分配比例如何?这些问题都得不到答案。因此,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困难,也无法落实赔偿责任。很多时候集体管理组织依其垄断地位,很多事项都是集体管理组织单方面订立,不能充分保障使用人和著作权人的参与权、议价权和知情权,无所谓平等与民主,无形之中,引发了不必要的矛盾。
集体管理组织的争议解决机制是指当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著作权人及其相关权益人、作品的使用者、操作者因著作权发生纠纷而解决纠纷的机制 。随着信息化的扩展,作品数量数不胜数,管理难度加大,无论是管理组织与权利人之间,还是使用者与管理组织之间等,矛盾、争端也重新进入了一个白热化阶段,很难再去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著作权人因具体事项不赞成集体管理组织的制度,或者集体管理组织的决定侵害到自己的权益,事先未经著作权人的同意等产生的权利人的抵触等,权利人势单力薄,无法与集体组织抗衡,甚至选择退会的方式解决问题,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集体管理组织制度在现有的模式下没有一个可行的争端解决机制,权利人面对的本就是一个半官方色彩的集体管理组织,争端出现时地位本就不平等,内部解决不了问题。争端解决机制确实有待完善。
(二)组织横纵向的狭窄
我国从1992年至今,近23年一共才五家,不可否认,虽然立法未明确其垄断地位,但通过相关领域限制进入的方式已促成了其事实上的垄断地位。每个领域现在仅有一家。或许立法之初是由于考虑到我们的市场机制并不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文化传统加之观念习惯的特殊性,当然又考虑到我国的集体管理组织尚不成熟,我们担心组织数量的增多会导致授权的交叉和重复,还增大了使用者的选择成本,另一方面我国著作权市场发展不健全,若在同类型作品领域并存过于分散和复杂的集体管理组织,各组织难以形成运作良好所需的运营规模,难以发挥集体管理的规模效应,制约集体管理组织的长远发展 。并且,我们还强调一个非营利性 ,怕采用自由竞争的形式会带来不公平。但是近几年,信息化时代飞速前行,在这样一个市场化的前提下,我们也该明白,有盈利才有市场,有竞争才会有你追我赶,才有利于本身集体管理组织的完善。
(三)组织的官方化色彩浓厚
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起步较晚,各方面还不成熟,自身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争议颇多,比如对最新修改草案的争议和质疑。而立法者对于集体管理组织所强加的硬性准入规定无疑使排除了相关领域自由集体管理组织的出现,而肯定了行政垄断力量。比如立法对集体管理组织所要求的的“唯一性”、“全国性”,只有政府可以做得到。正是因为这种半官方的色彩,行政的干预,集体管理组织在很多事项上只有接受的权利,而没有说“不”的权力,不是一个独立自由的组织,而成了一个集体管理组织,甚至是被动执行参与组织。
(四)“非会员”和“孤儿作品”问题
我们现有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还是以会员加入方式为主,而现实中有许多著作权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加入该组织,因此这些非会员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就不能被管理。再者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孤儿作品”,使用者难以利用它们,其作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还有,一些外国人未加入集体管理组织,使用人要使用其作品也困难重重。然而,对于作品使用者而言,他们希望集体管理组织能对上述作品进行管理,以便他们可以合法地使用作品而不会遭到侵权指控 。最后,海量的网络化信息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作品通过网络形式传播,牵扯的范围更广,现有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是不能完全涵盖这些日益出现的问题的,必须探究新的发展。
二、集体管理组织未来的发展反向
(一)组织内部机制的合理化、平等化
集体管理组织需要有自身的一个盈利经费,这样可以激发集体管理组织内部的能动性,需要和著作权人还有使用人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共赢的局面,在这个局面之后须有一个平等,自由,合作,协商的平台。在自身利益和集体管理组织效益上找到一个平衡,最大程度上节约事后成本,提高效率。可以在集体管理组织内部专门设立“代表会议”。代表权利人和使用人的意志,更好的协商。
针对目前集体管理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缺失,首先,内部要组建一个“争端处理机构”,通过“争端处理会议”解决权利人、使用人与集体管理组织之间的争端,他的工作类似一个“仲裁”,争端机构的人员必须要有争端处理经验,并且不在政府任职,有渊博的法律知识素养,内部争端处理机构的处理意见和决定不受集体管理组织的影响,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地位。再者,从外部来说,法院的知识产权庭可以成立一个“仲裁委员会”集中处理著作权、知识产权及商标权的争端。未来社会的法律体系需要更专业化,效率化。专门化机构的设置或许看似增加了成本,其实从长远看,它必然会节约社会不必要成本的浪费。就像知识产权法院在未建成之前,也存在诸多异议一样。
(二)组织的多元化、丰富化
虽然,现阶段我们的实际水平、市场发展状况不适应完全的自由竞争模式,但是我们可以在同一领域适当引入集体管理组织,只要符合了准入的条件,就可以进入。开辟集体管理组织的“第六大家”。笔者认为,我们现阶段的国情民情及社会制度,决定了完全的自由竞争模式不适合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国,我们还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引入民间集体管理组织,最终的目的不在于追求一个完全的自由竞争,而是用这种方式来激励集体组织的完善。当然不排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国情制度适合完全的自由竞争时我们会转变思路。引入集体管理组织,横向扩展同领域的集体管理组织前提一定要有严格的准入,该组组确实有代表性,并明确责任义务,做好程序与实体的规范。
(三)组织的独立化
笔者认为,这部分是集体管理组织面临的问题中,最难解决也是最复杂的一个问题,因为集体管理组织到今天为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半官方组织,组织与行政力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利益交互相关,积重难返。摆脱行政的干涉并非一蹴而就,这要上升到制度层面的改革,要使行政力量抽离出集体管理组织,使集体管理组织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组织,无论在报酬费用方面还是内部事务方面,版权局等行政力量仅作为一个一般指导性上级,不参与其具体问题的制定和决策。国务院制定的相关的费用标准也只能作为集体管理组织一个框架性指导,真正的决定权要握于集体管理组织手中。集体管理组织一定要树立自己的权威,要加快关于集体管理组织的相关立法,弥补不足,减少各界的质疑之声。
(四)引入“非会员”保护制度的尝试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范文4
[关键词] 流动性 形成方式 调控 有效性
一、流动性的界定
本文将对流动性的界定扩展到虚拟经济领域,将经济社会中所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金融资产视为流动性。这种界定方法突破了实体经济领域,将衍生、证券、证券化以及乘数等虚拟经济领域的流动性都考虑了进去。将流动性拓展到整个社会经济相关领域,充分考语到了虚拟经济运行对实体经济和流动性的影响。其流动性的度量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就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状况而言,流动性的界定应该延伸到虚拟经济领域。随着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虚拟经济已经成为市场稳定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而虚拟经济创造出来的流动性数十倍于实体经济。所以,将流动性的界定延伸到虚拟经济领域将更好的解释我国目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现象。
二、我国过剩流动性的形成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不断创新与发展,流动性的形成方式出现了多渠道、隐蔽性、虚拟化的趋势。而我国经济的高位运行所造成的多投资或投机机会给流动性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下面结合我国实际介绍我国流动性形成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1.流动性的境外输入。具体来说,游资的进入存在以下两种方式:
(1)正式渠道输入。通过正式渠道即通过海关或外汇管理局备案的方式直接进入境内,主要有贸易,如虚报进出口商品价格、签订虚假贸易合同、预收或延迟账款、转移定价、循环进出口;投资,如外商投资企业与境外投资企业虚报盈利状况、外商投资企业的虚假出资;单方转移,如金融机构虚假拆借、企业和个人的虚假单方支付等方式。由于正式渠道存在备案,所以通过正式渠道进入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外汇储备与顺差额以及FDI的差额来近似估计得出,2002年~2008年一季度外汇储备净增额-顺差额-FDI合计为3747.77亿美元,这一项反映的是其他资本流入的合计,对央行形成了巨大对冲压力,成为潜在的流动性。
(2)非正式渠道。非正式渠道主要指地下钱庄。上面介绍的正式渠道的方式同样也流行于地下钱庄,并且是地下钱庄热钱流动的主要方式。另外,通过出入境私自携带的方式也日益盛行。
2.国内流动性的形成。当前,被关注的流动性形成方式主要集中在境外输入方面,对我国境内产生的流动性分析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领域。基于实体经济的流动性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贷款量。其二定期存款的活期化。
三、流动性调控政策的困境
流动性形成向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以及灵活性方向发展给我国流动性调控政策带来巨大的挑战,使调控效果大打折扣。就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现状以及调控政策实施效果而言,调控已经进入了两难的境地。
1.入境流动性调控的困境。由于大量的外汇被迫对冲到市场,从而形成了流动性的过剩,造成了资产价格的上涨,通货膨胀等严重问题。过地下钱庄流入的热钱在地下钱庄这一环节就已经兑换成可以流通的货币直接进入市场,不用通过商业银行的兑换,货币监控与统计在这里失效。
2.境内流动性调控的困境。从2007年至2008年3月25号中央银行11次出手调高法定准备金率至15%的历史最高点;六次加息,使一年期存款利率提高至4.14%的高位,使得中美率差出现倒挂现象(目前美国联邦基金率为2.25%),大大压缩了央行利率手段的空间。种种迹象表明央行的货币调控手段似乎已经捉襟见肘。在货币政策出现困境的同时,常规的财政政策成效也被压缩。2007年底对贷款的强制限额似乎仅仅打压了股市,只是让流动性的流向或投机的领域发生了转向。作为财政支出政策的债券发行也无法发挥最大的效果,因为债券本身也具有极高的流动性。并且财政政策的调节被视为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而使得决策者不得不采取谨慎的态度。
四、流动性调控政策困境的解释
对于财政货币政策的困境,究竟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我国的国情与国民习惯有直接的关系。上面说过,随着我国经济基本面的良性以及经济发展的持续良性运行,不论国家、企业还是个人腰包都快速的膨胀了起来,他们的收入并不是完全消费了(内需不足),而是存在银行和自己的钱罐子里。由于近期投资机会的增多,特别是2007年的股市飘红,大量的潜在流动性成为现实。这些巨大的流动性是财政货币政策无法控制或无力控制的。虚拟经济的发展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发生了变化,虚拟经济的迅速膨胀不仅带来了资本市场的空前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虚拟经济的出现改变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增加了传导主体,使传导过程更加复杂。在虚拟经济日益发达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控制并不能及时控制过剩的流动性,也不能从根本上控制流动性,因为虚拟经济本身也在创造流动性,并且其所创造的流动性要远远大于实体经济所创造的流动性。
在我国这种特殊的国情民情下,流动性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非正常渠道,也有巨大的来自于没压抑的潜在流动性的释放。非正常渠道的流动性才是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居高不下,各种政策调控效果不明显的最主要原因。另外,在金融市场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经济的发展也必将空前绝后,对流动性的界定应该拓宽眼界,在充分注意到实体经济流动性创造的同时,更要注意虚拟经济创造的巨大流动性。
对流动性的控制不是说采取某种单一的策略或手段就能解决的,必须打组合拳,使各相关部门协调行动。同时要兼顾其他政策实施的情况,特殊情况下应该考虑一些特殊的调控措施,某些局部的针对性的措施调控的效果可能更为明显。从根本来说,对流动性的控制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保持经济的健康、良性、稳定、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范文5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地快速发展,其内部经济所隐藏的矛盾也会不定期地凸显出来,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便是金融危机的不定期爆发,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规律。因此,由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影响将会是长期而又重大的。笔者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进行一些探讨与分析,运用经济法学的原理来为规避和减小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经济法学原理;回应经济危机;规避经济风险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大革命的生产时代,整个人类的物质文明就进入了一个更新且更高的阶段,人类在这场历史性的革命中创造了众多财富与价值,为整个世界的现代化的到来提供了稳定且强大的物质基础。然而,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鼎盛阶段便一定会产生变化,无可避免的变化与革新随时都提醒着人类,眼前的繁华并不是永恒的。对于此,我们更需要重新重视和发展经济理论,并配合以优秀的法律制度作为发展的后盾,那么,人类的持续发展之梦也许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全球经济危机总是会不定期地爆发,悲哀的是,人类无论如何智慧,却无力打破这样的一种怪圈,唯一可做的便是通过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于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经济危机所打给人类的沉重打击,从而为人类的未来经济发展寻求一条光明之路。
一、人类宿命———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
(一)世界本身有着其运行的法则,同理,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中也会存在着一定的运行法则,当然,宿命的制约规律也是无法避免的。就如同经济危机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经历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越来越紧密,各个国家经济的共荣与共损也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发生了经济危机,便都会产生“蝴蝶效应”,波及与之有着经济联系的各个国家,从而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1]。而且,这样的经济危机的发生总是不可预测,不可不避免地,这样的现象不禁会让人类对于多种经济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思考。
(二)经济危机的产生似乎会让整个世界都笼罩着层层阴云,生产与消费在此段时间之中都变得十分乏力,并且该种程度的低迷总是会持续非常漫长的时间,人类身处此种境地里,所有关于经济繁华的美梦都会被眼前的现实所浇熄。然而,人类终究是“万物之灵长”,总会通过不断地努力,运用自身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所处的困境。让人欣慰地是,这样的关于人类拯救自身的美好故事在各个时代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二、经济法学对金融危机的责任回应
(一)发展社会经济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或许会让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更为稳重,而不会是想空中楼阁一样,不知道何时会被刮来的疾风所摧毁。然而,即便是这样让人类有所依靠的经济模式也会产生让人人类恐慌的问题。因为,经济危机一旦产生,便是任何一种经济模式都无法逃避的厄运。因此,经济法学对于实体经济所面对的困境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制定一些更完善的立法,以此来来保护实体经济,当然,同时也要适度地调控实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对于限制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作为调控的主体,就必须起到调控的巨大作用,这样才能为发展稳定的实体经济提供重要的法律制度的保障。
(二)如果说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抱有一种不锋利但却很绵长的希望,那么此前乃至现在仍然大热的虚拟经济则带给人类的是无限的经济发展的繁华景象,人类内心原始的冒险和欲望都在热衷于发展虚拟经济的竞争中体现出来。的确,不可否认的是虚拟经济带给了人类无限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美好的梦想,然而,每有实体支撑的空中楼阁在面对强风时,或许会处于一种更危险的境地。因此,利用对经济法学的研究为未来虚拟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长久的大道,是当前研究经济法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发展和完善经济法学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
(三)金融危机的产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经济发展的既定规律,人类无法躲避的宿命,同时也会由一些无良金融家操控经济导致。那么,金融危机的产生与恶化便是可以追溯到经济危机的诱导者的责任。这时,经济法学的地位和作用便要在此刻体现出来,对于经济责任进行合理的法律认定,法律责任的认定程度的把握,以及最终责任认定以及问责的具体实施,都是需要仔细衡量并进行不断地完善的[2]。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有着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的,同时也是人类发展文明的历程中所无法逃避的问题之一。因此,面对经常性爆发的金融危机时,人类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与警惕。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法学原理的利用,以及具体的经济法学条款的完善也许会为未来人类的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型道路。
作者:杨能海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范文6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经济危机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095-02
1 实体经济的背景和特点
1. 1 实体经济的背景
近年来国际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连续不断,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不容乐观,这不仅对其本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损害,还对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决策者都在寻求生存发展的动力和路径。只有发展强大的实体经济,才是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必然选择。
1. 2 实体经济的特点
实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对于两者的概念学术界有争议。但一般来说,虚拟经济主要是针对金融和房地产而言的。实体经济是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的主要特点有:有形性、主导性、稳定性、载体性、下降性。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一个国家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
2 发展实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有利条件
2. 1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府的发展思路和理念问题。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金融带来灾难。使中国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直至相关产业链受到冲击和影响。加上原材料涨价、成本上升、融资难等,使本来处于困境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到2008年6月底,中国有6. 7万户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倒闭状态,造成工人失业。中国政府应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把经济增长重心转变到发展实体经济上来,调整出口和内需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技术和创新,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投入,这已不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使中国经济调整和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有经济增长模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不仅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内需和外需增长不平衡,也表现在供给结构上,必须通过新一轮调整和转型逐步加以解决。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
三是融资难度大问题。一些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资金供给紧张,它们规模小,又缺少抵押担保,银行贷款难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有的去借高利贷,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有的出口加工型企业,由于外需萎缩,加之人民币汇率波动,在生产经营中资金周转难度更大。
四是国家税负水平偏高问题。近年来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税负过重,国家财税增速快得惊人,这种高速增长与中小企业困境形成鲜明对照。一个国家的财税政策,应保证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双赢以及整个经济的活跃。中央财经大学财经学院2011年5月的报告显示,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目前税负水平高于中上等收入国家,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过高,从而压缩了企业的赢利空间,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五是虚拟经济的投机和暴利影响实体经济问题。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特点。近年来社会上炒风盛行,吸引了不少人包括小工商业者加入到炒的队伍中来,有的一夜暴富,有的一夜商铺关门,也有的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致使实体产业“空心化”,破坏了实体经济发展。
2. 2 发展实体经济的有利条件
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家明确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定基础”。这是当前中国的宏观政策目标。有了目标方向和各级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帮助、倾斜,加上企业的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中国实体经济一定会健康发展。
二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动力和环境。中国有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有稳固的社会基础,有较好的财政状况和足够的投资能力。同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大量的投资空间可以消化日益增加的产能,为制造业提供更大的平台,也是稳住就业的关键。
三是有庞大的实体经济基础。中国实体产业包括中小企业已有4000多万户,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大“半壁江山”。在当前形势下中小微企业虽然有些困惑,但他们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国家政策的帮助扶持下,健康发展的形势指日可待。
四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国务院研究对中小微企业财政、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中小企业基金,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关支持的投入,设立专项用于支持各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性基金,如广东省2012年财政用2. 5亿元作为支持基金。
五是国家制定和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法规。继续清理、取消或减负涉及中小微企业的收费,加强财税、金融、产业、科技、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政策协同与配合,不断完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3 发展实体经济的对策措施
3. 1 发展实体经济,转变政府的思路和观念
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作出的战略部署。中国政府应尽快清除美欧已经扭曲的财富路径对经济发展观念的渗透,摆脱现在的增长方式,要扭转思路,转变观念,把生产力、资源都转到实体经济上来。要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实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扩大生产,增加就业。要鼓励国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 2 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要尽快调整国家的依赖投资、出口、低成本资源及要素的高投入经济增长模式。无论政府和企业都要扭转思维惯性,改变对原有模式的路径依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扩大内需,降低外需出口。尽快实现增长方式向依靠深层技术革命与理性消费驱动的轨道切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技术商品化为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3. 3 发展实体经济,国家要加大投入扶持力度
国务院研究对中小企业进一步予以财税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中央设立中小企业基金150亿元,每年安排30亿元资金,五年安排150亿元的总额度,鼓励各级地方政府预算安排、设立专项用于支持各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性基金,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3. 4 发展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金融业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增加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在商业银行之外,发展专为小微型企业服务的机构。强化小金融机构重点服务小微型企业,还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向社区、居民和“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3. 5 发展实体经济,减轻中小型企业税费负担过重问题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税制改革,制定有利于实体经济包括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小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同时要求延长小微型企业所得税减半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尤其是转变政府职能,采取积极行动,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松绑,依法给予中小微企业行政收费、社会保险缴费、土地价格优惠,治理乱收费、乱摊派行为。更好地为发展实体经济服务。
3. 6 发展实体经济,防治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产生的投机和暴利
加强防范和控制虚拟经济,必须有效遏制投机、消除暴利。由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和金融震荡,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并产生负面影响,如房地产行业、金融业的投机和暴利,一旦泡沫破灭爆发金融危机,失业率上升,居民消费支出紧缩,总需求萎缩,将造成宏观经济持续衰退。所以对虚拟经济领域的利益回报,必须在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如房地产、股市、金融市场等,凡是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国情、脱离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都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制度予以约束和规范,必要时可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干预,确保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 7 发展实体经济,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建设
根据国家的现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加强财税、金融、产业、科技、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政策协同与配合,不断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罗仲伟. 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思路[J].中国社科院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