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扶贫工作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扶贫工作报告范文1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局党组非常重视农村扶贫工作,把农村扶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研究扶贫工作,局长亲自带领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对口扶贫村实地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研究脱贫方案,制定扶贫规划,有序推进了对口扶贫工作。

二、积极争取科技扶贫项目

按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求,积极与市级主管部门沟通衔接,编制扶贫项目,及时申报。一年来,共申报扶贫项目三个,得到了市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到了科技扶贫资20万元,同时,也争取了一批物资支持。

三、积极开展扶贫工作

1、努力搞好包村定点帮扶工作。

积极与市信息化办衔接,努力争取办领导的支持。今年11月23日上午,市信息办副主任,副巡视员一行五人再次到到我局包村定点帮扶村调研,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县人武部、县科技、县信息办有关同志陪同前往。骑龙社区是我局和市信息办对口帮扶点,市信息办机关党委和李常委非常关心该地的情况,在听取了社区干部的情况介绍后,表示将积极调动各种资源,共同支持社区的信息服务中心硬件建设和多种服务系统的深化应用,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服务于农民群众的生活。市信息办给社区赠送了计算机等物资,对于社区新修公路项目也表示将积极争取多种渠道的支持。

2、认真做好科技扶贫工作。

在镇村、镇村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积极搞好扶贫规划,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在镇双宏村,规划并组织实施杂柑基地建设,栽植春见杂柑100余亩,并计划在年春高改100余亩,培训杂柑管理技术100余人次;在淮口镇团结村,规划栽植中岛新川桃树300亩,22000余株,培训食用菌种植技术和桃树管理技术200余人次。为当地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心,送去了实用技术。

3、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继续开展了“双深入”调查研究活动和结对帮扶活动。我局机关支部狠抓对口帮扶联系村特困户的帮扶,在农村抢收抢种时,机关支部两次到镇村,把购买的2000公斤肥料(价值3000元)分发给了贫困户,同时在该村投资近4000元,购买了1000株优质杂柑苗,新建立了10亩杂柑科技示范基地。

四、积极与帮社龙头企业沟通衔接,促进企业与村社的优势互补。

扶贫工作报告范文2

(一)大力开展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在对全县20个最贫困村开展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分批分类开展脱贫攻坚的方案,印发了《关于开展特困村扶贫攻坚行动的通知》。一是科学规划,实现项目整合。科学制定4个市级特困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发展规划,把资金安排到最需要、最能促进当地持续发展的项目上。二是投入捆绑,实现资金整合。上下联动,为市级特困村整合各类资金1000万以上,县级财政连续两年每村预算安排50万元项目资金。三是领导到位,实现力量整合。今年2月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特困村办公调研,每名县领导联系一个市级特困村,县、乡镇工作专班合力开展定点帮扶,选派“第一书记”,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行动。

(二)按照要求推进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以“扶贫智能软件操作系统”为平台,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工作。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扶贫、民政、统计(农调队)、财政、公安、经管、人社、教育、工商等县直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组成的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县扶贫办。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按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控制数9.55万人分解指标到乡镇、村。

(三)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有效实施。今年3月份,在三乡镇启动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上半年已完成招标工作,目前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预计今年8月底可全部完工。

(四)有序推进到村项目建设。继续对整村推进村实行“1321”帮扶模式(由1名县级领导带领3个以上部门,连续2年帮扶1个整村推进村)。今年启动的9个整村推进村实施期内项目总投资达1111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37万元(含搬迁和危房改造资金),整合行业部门资金7336万元,村民自筹资金2739万元。规划发展特色产业56900亩、硬化公路52公里、新修34.5公里、扩建310公里,解决6179人的安全饮水困难。

(五)积极开展扶贫实用技术培训。全力支持全县“五个一”工程的顺利推进实施,以“县产业扶贫科技顾问团”为依托,以产业发展和老百姓的需求为标准,开设“扶贫流动课堂”,实施农村实用技术“点菜式”培训,培养一家一户的“科技明白人”,解决科技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今年已实施55场次近3000人次,占全年培训计划的40%。

(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2月以来县扶贫办严格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立了专班负责活动的具体落实。在第一阶段中,重点抓好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边查边改等重点环节,并结合扶贫工作实际,开展了“情系三农,走进贫困村”“六送”活动,为贫困村人民群众送卫生、送政策、送项目、送文化、送技术,共有2000余人参加,让老姓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让干部实实在在接到了地气。同时在所联系村实行“一对一”帮扶贫困户活动,为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千方百计为贫困户想办法。目前,已经摸清了底细,分户制订了帮扶措施。第二阶段活动中,将结合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父老乡亲”的扶贫理念及一系列专项扶贫工作,把“”方面的突出问题查找准、剖析透,以精神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

(七)抓好机关各项管理工作。一是抓好相关考核工作。筹备迎接了省级2013年度扶贫绩效考核、2013年度党政主要领导考核、2012年整村推进考核等考核工作。二是做好联系点工作。在鸭子口楠木坪村、杨溪村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和高家堰镇佑溪村“第一书记”联系点开展“三万”、“三联一转”、“三进五访”等活动,大力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树立了贫困队伍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机关管理。按照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等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完善了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出差管理、办公用品采购等一系列机关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管。编制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操作手册》,并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原则,确定了新的报账管理流程。进一步完善并优化程序,切实加强扶贫项目监管力度。四是其他工作有序开展。党建、“六五”普法、政务公开、综治维稳、档案、保密、计划生育与扶贫工作结合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全力争取项目。全力做好连片开发等政策项目争取工作,尽最大可能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农户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

扶贫工作报告范文3

我们认真组织自查的是2005年至2009年省、地、县等财政支农扶贫资金的安排、到位、使用、管理的安全情况,重点检查的内容是:1、易地搬迁扶贫项目资金,2、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3、其它项目扶贫项目资金,4、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资金。具体检查的主要内容是:1、支农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情况,2、支农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办法执行情况,3、审计扶贫项目资金反映出的问题整改情况,4、支农扶贫资金监管责任制落实情况,5、支农扶贫资金管理的机构及人员建设落实情况。

三、自查2005年至2009年支农扶贫项目资金的规划和落实情况

我办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国家、省市扶贫部门的要求,在2005年制定了《江川县十一五整村推进重点村扶贫开发规划》和《江川县十一五易地搬迁扶贫开发规划》。我县整村推进扶贫2005年至2010年计划争取扶持项目36个村民小组,争取扶持投入资金606.9万元,其中:国家省级投入财政扶持资金465万元,市县投入资金26万元,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资金115.9万元。我县2005年到2009年实际争取扶持项目54个村民小组,还有一年时间我们已经超额完成18个项目,超出50%。已经争取扶持扶贫资金1417.2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20.81万元,市级资金351万元,县配扶贫款37万元,县级部门扶持配套资金312.9万元,集体群众自筹和贷款295.49万元。超额完成总投资810.3万元,超出134%,超出一倍多的投资。我县易地搬迁扶贫2005年至2010年计划争取扶持5个村民小组128户499人。易地搬迁项目计划总投资1044.89万元,其中:国家省级投资230.54万元,市县级投资77.06万元,群众自筹737.29万元。到现在实际完成4个村民小组111户385人搬迁任务,完成计划总人数的77%。实际完成总投资807,6万元,其中:国家省级投资162.5万元,市县级投资55.6万元,整合投资138.9万元,自筹资金450.6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77%,争取明年完成规划任务。小额信贷扶贫计划每年扶持发放200万元,总发放1000万元,到2009年实际完成发放1760万元,其中:扶持种养业的1685.5万元,其他项目的74.5万元。

四、支农扶贫专项资金的分配、拨付、管理情况

我县扶贫项目和资金都是严格按照申报、审批、施工、验收、审计的程序进行,有项目有资金,资金跟着项目走,专款专用。具体的支农扶贫项目由困难村组根据自己的困难实际,认真计划项目内容,写出项目建设申请,乡镇审核同意,县扶贫办、财政等部门实地调查、核实,再由县级主管领导申批,上报市扶贫办。项目立项后,由市扶贫办、市财政局联合下文到县,资金到位后,我们会同财政、监察、审计、城建等部门对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严格按照招投标形式进行,这样有效地保证了项目资金使用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对中标单位项目的投资、实施地点、实施单位、建设内容、实施要求等进行全面公示;整村推进项目各建设单位都与中标单位签订建设合同和廉政合同,合同生效后,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对项目的实施内容、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和文件下达的项目进行实施,不准随意调整项目,从而保证了整村推进项目的顺利进行。我办十分注重扶贫开发工作项目的管理,为形成县、乡、村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一盘棋运作格局,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为主,每个村选派干部和村民代表,成立了项目实施监督小组,工程建设中经常到现场检查督促工程的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的开支使用情况。扶贫专款资金的管理收支由县财政农财科设立专门帐户运行,并按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分期分批拨款,具体的拨款办法为:开工拨款40%,中期拨款30%,验收审计合格拨款20%,留下10%左右的资金作风险抵押金,待一定的时间工程没有问题,才拨完工程款,只要项目按质按量圆满完成,我们没有拖欠过一分钱的补助款,资金下拨是及时有效;从2001年开始实行专项资金报帐制,采取财政管资金,扶贫办管项目的办法,工程资金报销是实施单位向县级报帐,县级再向市级报帐的方法,工程完工后,组织县、乡、村、组进行验收审计,验收工程数量和质量是否按合同保质保量完工,对建设点从组织领导、规划设计、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项目效益的20个小项现场进行考评打分;认真审计资金的开支是否专款专用,写出验收审计报告,做到工程项目当年施工,当年受益。还有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县监察局、审计局、人大、政协等部门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工作纪律情况进行执法监查,通过检查审计,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扶贫项目审批和资金的管理使用上认真负责,做到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扶贫资金实行专户、专帐、专人管理的“三专”制度,资金使用上严格把关,从未出现挪用,挤占和改变用途的情况,专款专用,并且帐目清楚、单据齐全,手续完备。我县的扶贫资金,与其他县相比,投资小、效益好,很受山区人民的称赞,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审计反映出的问题整改情况和扶贫资金管理机构及人员落实情况。

我办协同县审计局于2009年2月13日至4月14日,对支农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投入、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了就地审计。××市审计局下发了玉审决[2009]10号《审计决定书》所提出的“江川县扶贫办未经批准,于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期间向扶贫项目实施的村组收取项目规划费、工程项目监理费及考核押金163000元,已经开支使用和退还了114935元,还有48065元,根据中央的文件规定,责成我办将余下资金48065元退还原项目实施单位用于项目支出,并立即停止此项收费行为。”的审计决定,我们根据提出的决定,作出的回复意见和整改措施是:江川县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工作,在各级的支持帮助下,为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落后面貌,提高文明卫生程度,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项目的建设管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为加强扶贫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按时、按量、保质顺利完成,使扶贫项目和资金发挥更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真正使扶贫项目建设规范化,正常化,合理化;我们认真和扶贫项目的领导深入讨论和研究,并报分管的县级领导同意,以文件的形式制定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考核考评办法:从而才向项目的小组收取费用的,所收取的费用没有结余,实际已经用于开支整村推进的项目规划设计、部分监理费和考核奖励,还有一部分是未付的项目监理费,根据我们的实际,请求在审计部门的监督下,由我办支付应付的规划设计及监理费;并且我们已经及时的同项目实施村组、监理单位联系,就项目的费用进行支付和退还。其二是从2009年起,我们不在收取费用,严格按有关的政策执行,保证专款专用,使扶贫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

江川县扶贫办是独立的副科级单位,但我们只有编制3人,所以很多事无法自己完成,只能依靠县发改委进行工作,从而我们机构不健全,人员太少,我们根本没有一个财务人员,就连驾驶员也要作为财务的出纳使用,职责难以明确,会计工作未能达到规范化要求,我们有时下去查账检查,是没有依法办事,对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是有一定的困难问题。

六、支农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上,虽然发挥了很大的效益,为山区人民服务致富奔小康作出了贡献,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扶贫工作点多面广,难度大,任务艰巨,但扶贫投入的资金不足,财政资金越来越少,特别是县配资金更是扣了又扣,减了又减,有的项目规划做好,但因县配资金不到位造成难于向贫困群众解释说明,群众意见大,需要各级财政的大力扶持,才能改变贫困面貌。

2、扶贫投入转向,只保重点和民心工程,扶持投入相对集中一部分人,对改变全县上万人的贫困面貌任务难于完成,还有工程项目建设中,所扶持的资金与工程的造价相差很多,工程出现负债太大,增加了群众的负担,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因资金的来源和管理转变,造成工作上不利。我县从2000年开始已由市县扶持资金转为省市县扶持资金,并且资金管理采用专帐专户,报帐制,手续过多,资金不能及时到工程项目,造成工程进度难于保证。

扶贫工作报告范文4

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中发现问题“举一反三”整改落实工作报告

2018年12月10日至2018年12月23日依据各级关于2018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中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的工作部署驻榆树湾工作队与榆树湾村两委共同对照问题清单进中2类16个问题,行“举一反三”问题查摆,建立了问题台账并对查找出的2个类别3个问题进行立行立改。查找出的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如下。

一、在结对帮扶方面

存在有帮扶责任人工作不到位、不细致,帮扶公示牌信息填写不全面、帮扶手册的填写较为简单和个别贫困户的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这两个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帮扶责任人对扶贫政策的学习和理解不深不透,不能从政策反面给予帮扶扶对象以帮助;二是帮扶责任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理解不到位,一味的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不能为帮扶对象带来收益性的帮助,而忽略了扶志和扶智方面的思想帮扶。在整改中我们组织所有的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一是完善公示牌的个人信息,二是切实了解帮扶对象的思想状态和家庭的生活状态,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人的2019年帮扶计划。

二、在驻村工作队方面

扶贫工作报告范文5

一、项目推进情况

1、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进度:完成1个村,19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该项目实施单位为农牧局,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建设。

2、完善藏区新居建设档案资料:完善2016-2019年4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鉴定(a、b、c、d)和档案资料工作,同步完成《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三年行动农户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录入数据。

截止目前,已完成四类人员农房质量安全鉴定查漏补缺;完成了《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三年行动农户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录入数据工作并完善了藏区新居档案资料。

扶贫工作报告范文6

帮扶村:赵村镇李子裕

鲁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曹振彪

我帮扶的事赵村镇李子峪村,该村属于贫困村,共有8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 640户2808人。李子峪村2014年以来贫困户310户1071人。目前贫困户67户,贫困人口119人。

我帮扶5户,张士杰,魏长生,张现伟,魏松江,盛平安都属于龙脖组,其中魏长杰一家四口两个孩子,常年卖棉或者务工,年收入40000元左右,2016年纳入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缺少技术,于2017年脱贫;张现伟一家五口三个孩子,常年卖棉或者外出务工,年收入45000元左右,2016年纳入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缺少技术,于2017年脱贫;张士杰三口人,易地搬迁户,家中养蜂增收,年收入20000元,2016年纳入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缺少技术,于2018年脱贫;魏松江一家4口,养蜂及务工为主要收入,年收3000,2016年纳入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缺少技术,于2018年脱贫。盛平安一家两口,主要养蜂以及务工收入,年收入20000元,2016年纳入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缺少技术,于2018年脱贫。

最近两周的帮扶工作重点是:1、保证数据质量。利用手机APP对分包贫困户家庭成员信息(关注自然增减人员信息)、生产生活条件、帮扶人信息逐项、逐年度进行核实修正,确保信息数据质量100%。2、落实增收措施。对所分包困户的交通奖补、务工奖补、公益岗位和就近就业工资发放、农家乐项目奖补、电商经营收益奖补、养蚕户经营收益奖补、加工业收益奖补、种植业奖补、养殖业奖补、低保五保金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两免一补、两免一助、赡养费给付等增收类资金和政策性资料进行核实,确保落实到位或申请手续齐全,对落实到位的要收集相关佐证资料,真正达到应享尽享。3、核准帮扶项目和成效。重点对2016年以来贫困户享受的扶贫政策、措施进核实,帮扶人根据贫困户已享受的政策,核实明白卡中填写的帮扶项目和成效是否与手机APP信息一致,及时修正错项,补齐漏项,保证账实相符。

本人在近两周重点帮扶工作中按照县扶贫办的任务清单一项一项落实,逐条逐条核对,根据档卡,APP,以及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三对照。并且以贫困户的实际家庭情况为最终依据,在有符合家庭情况的档卡信息或者APP信息时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校对信息中发现魏松江家庭实际人数与档卡及APP信息系统不符,新迁入户口的儿媳和孙子没有在系统当中显示,以及魏长杰家庭当中婚出的女儿仍在APP当中。发现问题后,立即进行登记上报。在上报务工交通补贴以及务工奖补时,为贫困户讲解政策红利,政策初衷,以及申报流程,对一些行动交通不便利的困难群众,帮助他们打印准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