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基本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欧姆定律基本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欧姆定律基本内容

欧姆定律基本内容范文1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物理;素质教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41-02

中学时代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全民族的基本素质,培养一批怀抱理想、充满文化、具备道德、时刻有严明纪律性的良好公民,同时灌输相应的基础知识,为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不再仅仅以分数为目的,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最关键的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以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以下就物理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的途径展开探讨。

一、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与高中物理结合的基本教育内容

1.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要求在物理教学中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地阐述物理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物理知识并领会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即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科学家们为了祖国的发展献身研究事业的事迹,讲述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表示出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从而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富饶安定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学习。

2.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科学的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提高相应的技能和技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进取精神,让学生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为今后的研究做铺垫。

3.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身心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发展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处理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等。

4.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劳动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素质教育,主要是用来揭示物理学和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劳动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物理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习惯和技巧。

二、素质教育与高中物理结合的基本原则

从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总结出如下五条基本原则:

1.互动原则。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注意“教”、“学”双方的互动,真正体现教、学并存的关系。

2.发展原则。发展原则即是指高中物理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度上讲,就是人们常说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从深度上讲,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要让学生以前期学习为基础逐步掌握新的知识。

3.结构原则。结构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对知识结构的教学,为学生构建良好、有序的物理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从而整体、有序地对知识进行系列性的了解。

4.内化原则。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结构内化为物理认知结构。

5.反馈原则。反馈原则即是将大脑里的主观的物理转化为外部实际存在的东西,比如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等,之后从外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学生再根据反馈,改正今后的学习行为。

三、以《欧姆定律》教学为例阐述素质教育与高中物理的结合

1.高二学生学科知识现状和能力分析。高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阶段中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电路方面的部分基本知识,学习了电压、电流的基本含义,理论上而言已经完全具备了学习欧姆定律的能力。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现有教材中应用型的事例比较少,在实际的应用问题上,学生无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思维和认知经验,导致在学习方法上形成了无法突破的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图像教学法,利用ppt或者现场试验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想到或者看到,这样就更易于学生理解这方面的知识。

2.学生生活环境与心理素质分析。电和电路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事物,尽管不陌生,但是学生对电和电路的原理也不是很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依靠这一兴趣,学生才能自愿并大胆地尝试新事物并深入了解新事物,以此为课堂操作和教学打基础。

3.课程设计。《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生。欧姆定律是下一章恒定电流的基础内容,它的重要性不需要多加证明,高二物理中的欧姆定律是对初中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实际的应用。本章按照如下的方案展开:首先从初中课本学过的基本电路知识引入欧姆定律,接下来解释影响导体的电阻的因素,然后介绍半导体和超导体,在半导体和超导体的介绍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再然后引入电功和电功,最后介绍在闭合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具体几点要求如下:①课程目的: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掌握并利用图象法分析问题,进行研究。②课程结构:注重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调动课堂氛围,因材施教,有利地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理解力。③课程内容:体现这门课程的公共基础性和参与性,联系生活展望未来,了解时代需求。④课程实施: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主动参与、团队合作,共同讨论并得出结论,最后由老师作总结并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实现“人性化课堂”。

四、结束语

随着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视,高中物理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加强对物理教学工作的重视,积极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素质,从而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晓莉.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04).

[2]王大可.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8).

[3]欧伟.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

欧姆定律基本内容范文2

一、规律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中学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探究物理规律并应用物理规律为目的的学科。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因此,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

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根本方法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只有重视物理规律,才能有利于掌握物理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探究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物理规律的类型

1.实验规律

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磁感应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功的原理等。

2.理想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理想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是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理论规律。如能量守恒定理是根据能量相互转化和转移推导出来的。又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过科学推理而发现的。

三、如何上好规律课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听课习惯

例如,在讲气化和液化时,用手指沾水(或酒精)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好”,不一会儿水干了,提问:“水到哪儿去了?”学生观察现象,思考解答问题,得出蒸发的概念。用创设的情境引入蒸发,学生感到自然,容易接受,更易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会很认真地听课。教师强调观察什么、思考什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听课习惯。

2.设计方案,经历探究,体验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弄清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实验规律都是经过多次观察和实验,进行归纳推理得到的。理想规律都是由物理事实,经过合理推理而发现的。理论规律是由已知规律经过理论推导而得到的新规律。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1)探索实验法――寻找物理规律

探索实验法就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设计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2)验证实验法――加深物理规律的理解

验证实验法是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具体实施时先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实验结论,验证物理规律。

(3)演示实验法

演示实验法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3.总结概括,感知规律,通过规律教学,让学生形成物理知识体系

4.物理规律往往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或推导出来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超越这个范围,物理规律则不成立,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结论

在物理理论规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在规律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在使用中进一步加深对物理规律及其物理意义的理解,通过反馈进行矫正知识

6.延伸迁移,举一反三,开拓创新,巩固提高

欧姆定律基本内容范文3

一、夯实基础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无一不是以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为基础,只有真正打好基础才能全部提高能力。同时,注重基本知识的考查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高考对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并不是单纯考查这些概念和规律本身是什么,而是考查学生对这些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程度,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和规律,是否知道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实质,是否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的适用范围,等等。这些概念和规律覆盖了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内容就基本具备了进入高校深造的条件,因此在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中必须切实地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夯实基础。

二、加强实验

高考物理一贯重视对实现能力的考查,实验试题的比例保持在13%左右。目前,高考物理实验考查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学生实验;第二,比较重要的演示实验;第三,比较新的简单的实验情境,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实验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内容包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结论和数据处理方法,对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原因作定性判断。高考试卷中实验命题的原则是通过笔试的方法来鉴别实验能力的高低,是否真正做过实验;对实验的考查已从简单的实验知识记忆转向考查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理解。针对高考试卷中实验考查的转型,我们在物理总复习中必须切实重视物理实验复习,不仅要重视实验知识内容的复习与巩固,而且要重视实际操作技能、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巩固和提高,最重要的措施是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

三、少讲精练

少讲、精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要十分注重精选例题,多讲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高考真题。在选题时,教师要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缩短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烙在学生的脑海中。针对易错易混的地方,可搞易错易混专项训练。为强化重难点,可搞重难点归纳训练题。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可专找一些概念性强、隐蔽性强、灵活性强、文字说明多的小灵活题、小综合题,做专项训练。针对学生联系能力差和建模能力差的问题,可搞一些联系实际的热点问题进行训练。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可要求学生细读题、慢审题,在题眼和信息点上,在重点词句上作记号。对于答题规范性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给学生示范最规范的解答过程,在考试中,无论是校内考试还是校际联考,都要严格评分,宁严勿松,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要求学生答题步骤不能跳跃过大,书写不能潦草,中间结论表达式要写,等等。对每次测验和练习,都坚持认真批改,全面统计。为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要求学生对自己做错了的习题,先认真思考,仔细阅读解答,然后大家共同选好需要教师讲评的题号。这样讲评更具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

四、寻找规律

以高考计算题为例,我认为有如下策略:一是提高审题能力。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联想知识,让这些知识在大脑中处于激活状态。第二步,建立图景是审题的中心。第三步,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是审题的关键。二是注意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应写成诗的语言,而不能写成散文。将简要的文字说明,原理、方程式写成诗的表达形式,既能体现思维,又会给阅卷老师舒服的感觉。写成散文的形式,显得凌乱,思维不清,会使阅卷老师印象不佳。三是解题中要注意的问题。对象的选择:要明确所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物体还是物体系。要科学地选择对象,以便能求解出问题或使问题求解方便。过程的选择:要根据发生过程的时间先后顺序有效地选择过程,要明确是对哪一过程进行研究,是对单一过程进行研究,还是对全过程进行研究。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及其过程,科学地选择规律来建立方程。解方程的问题:先进行文字求解,找出要求量的文字表达式,最后带数字进行计算。四是解题方法的选择。守恒法:运用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求解。定理法:运用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求解。定律法: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公式法:运用力学与电学中的其它公式求解(巧用公式)。图像法:运用S-t、V-t图像进行求解。结论法:非常重要的常见的二级结论可以作公式。

五、回归课本

欧姆定律基本内容范文4

关键词:基础;知识;能力;实践;创新;拓展应用;联系

苏教版初中物理采用的基本思路是“分―总―分”,知识点看似是分别叙述,分别讲解,但是有内在的适度融合,我们可以采用“适度的综合扩展”方式,进行有效的课程讲解和学习。

一、掌握物理的核心知识,以课本为重

课本知识反映了初中物理的基本教学目标,像每一章都讲解到物理教学的核心知识和基础的必备知识,例如像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电磁原理等知识,这是教学中的基本内容,这也应该是教师特别重视的课程,它们不单单是独立的知识模块,而且有的直接关系到以后章节和课程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将物理知识具体化、实践化,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跟紧知识思维的拓展和操作实验能力的提升。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分章叙述的物理基本知识,深入掌握理解,为日后应用打下基础。比如,“声音的产生传播,光的传播、物质三态变化,电的相关知识和功的知识以及热能”等,将知识仔细严格地进行有效传授,包括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重点在于物理原理的基本实践和应用。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交汇点,这就是能力提升的地方和最容易展开实验操作的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关联和综合,教师需引导学生将其进行有机联系,能进行物理知识的综合思考和运用。比如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随之引申到了“电磁知识”,这就是两者的交汇点。

二、知识的联系拓展和能力操作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联系和应用,将知识应用于现在的学习当中,同时思考创新知识。

例如我们在学习了“力的基本知识”,包括“弹力、重力、摩擦力、压强和浮力”等,随后,我们学习“功和机械能”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此将其与力的知识相联系,分析能量的运动和转化,做到融会贯通。

物理知识的学习不是单一进行的,而是与实验操作融为一体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融合展开。

在学习了电路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及时跟进一个小实验,来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巩固知识,做到协同发展。

例如要求:现有两个电压表和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及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1)画出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的表达式。

再比如:实验器材只有一个电流表和一只滑动变阻器,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1)画出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的表达式。

在物理课堂的实践操作实验中,运用到基本的物理知识,更要有效的综合运用,掌握操作技能和科学的方法,提倡“实验操作与知识的紧密衔接和及时反馈跟进”。

欧姆定律基本内容范文5

关键词:电工电子学;工程教育;教学改革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确保一个教育项目满足由专业人员所定义的质量标准,而教育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此类专业人员”。最早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始于1936年,由美国Engineers 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CPD,工程师职业发展联合会)进行的,到目前为止,在美国超过550个大学和学院中,认证了2700个教育项目。在国内于2006年开始试点认证,已有二十多所大学的十多个专业通过认证。

在国外学习工程的学生一般是按照下面的模式来从业的:

Accreditation—ertification—icense

认证——书——照

(工程专业教育)(专业培训)(注册工程师)

I——I——II

而工程专业教育是在大学进行的,也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培养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是我们的目的,而怎样培养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正是我们对电工电子学教学探讨的意义之所在。在我国也已经开始实施注册工程师从业制度,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要为学生未来考取注册工程师服务,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做适当的调整。建立制度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二、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基本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学课程包含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电机与测控技术。本课程面向的学生是建环、计算机以及网络专业的同学。根据各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以建环专业为例,同学们以后要考取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那么我们就把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做为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大纲如下:①电场与磁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②直流电路:电路基本元件、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③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三要素、有效值、复阻抗、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功率及功率因数、串联与并联谐振、安全用电常识;④RC和RL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分析法:⑤变压器与电动机: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⑥二级管及整流、滤波、稳压电路;⑦三级管及单管放大电路;⑧运算放大器。理想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和积分运算电路;⑨门电路和触发器。基本门电路RS、D、JK触发器,同样,对于计算机专业和网络专业,根据以后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不同,来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大纲,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面向工程教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面向工程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人类对工程的质量和功能的要求是不断改变的,知识是不停发展的。因此,知识的不断更新是对工程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满足工程发展的要求。十几年前的建筑功能单一,中小型建筑根本就没有电梯、空调以及通讯网络系统,而现代建筑正朝着智能建筑、节能建筑、绿色环保建筑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大学时代就要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学习新知识。而计算机和网络专业的同学们更应如此,因为这更是快速发展的行业。

2.面向工程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福”。这是我经常给学生们说的话。要让学生积极地学、高高兴兴地学,而不是只为了学分、为了毕业证学。在第一堂课上,就把本门课程和以后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环专业主要从事暖通空调的设计、施工,就曾经有部分同学认为本门课程与专业关联不大,那么要让学生明白暖通空调设备的电源以及控制都离不开电工电子学的内容,各专业之间要相互配合,特别是与电气专业方面的配合。这样学生对课程意义清楚了,学习兴趣自然也就培养起来了,学生就会主动发现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甚至创新。当然,要做到这样对教师要求较高,必须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并且掌握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

3.面向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克服满堂灌的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启发、引导,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这样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先进的工程软件、网络等。

4.面向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规范意识。工程规范是设计师应该遵守的法律。“科学家讲理,工程师守法”,这个“法”就是工程规范。在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灌输一些工程规范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应用规范,为以后的工作树立起正确的规范意识。

5.面向工程教育,用多种方式的实验、实践巩固理论。面向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应用,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是我们的目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我们的认知规律,也是我们要践行的原则。从实践中来,就要让学生有多种多样的实践渠道。应当通过基础实验、第二课堂和工程参观、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基础实验是配合课堂教学所进行的必要实验,是所有学生都必须经过的实践环节,是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第二课堂是对于那些对电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结合专业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习中搞些小发明、小制作或参与开发控制系统和新产品,也可结合自己专业与电专业同学联合参与“希望杯”、“挑战杯”等活动。工程实践是结合专业利用假期等较长空闲时间参与工程实习,使同学们对工程有更实际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四、面向工程教育,形成完备的考试方法

考试方法对于学风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工电子学的考试要适当增加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题目,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根据工程认证要求,而又不仅限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一两次测验,以随时发现问题,并且督促学生学习。而期末考试精选内容,考试题中有1/3是基本题,1/3是较难的题,还有1/3是综合应用的题。实行教考分离,检验教学效果。

本文探讨了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全面论述了电工电子学课程面向工程教育的意义,通过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探讨,使学生能够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符合社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为学生的工程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工程要求不断变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国内才刚刚开始,所以课程教学探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秀,张伯尧.电工电子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凤祥,等.从未来工程教育看我校电工学课程改革[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0,(6).

欧姆定律基本内容范文6

关键词:开发内化;学习兴趣;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78-02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众多的实践方法中,有的着重师生互动[1],有的着重精讲精练[2],还有的方法关注课后检查和预习复习[5],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的整合。在本文中,通过以开发内化新教学模式为宏观指导,以《电机及拖动》课程为微观切入点,阐述了新模式对于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基本内容

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成功人才,而成功人才又必须具备成功素质,通过开发内化教学,开启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质,将教学内容从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五个方面转化为学生的素质[3,7]。内化是素质形成的标志,践行是素质内化的形式,开发内化教学的标志是践行和会运用。开发内化教学从系统角度可分为“教师引导、学生研习、课堂检验、释疑解惑、精讲提升”几个步骤。“教师引导”表现出新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一定要吃透教材,对于每次课的重难点要有高度的敏锐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循序渐进地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开始新的思考和学习[6]。同时若老师针对各种问题都能处理得很好,其实也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复习题侧重记忆与理解,预习题侧重引导提升、布置任务,练习侧重思考与运用,“三习”题必须覆盖教学的核心内容、重点和难点,通过“三习”促进学生内化。课堂检验要严格要求,不能走过场,提问要精心思考,要有深度,能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释疑解惑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养成学生质疑治学的习惯。开发内化教学新模式中,老师的课堂讲授时间是有限的,“时间越长越简单,时间越短越困难!”因此要求授课过程的组织安排有机、有序、有理[4]。

二、新模式在《电机及拖动》教学中的应用

《电机及拖动》是培养工程应用型自动化、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着重讲解了各种常用电机的结构、原理、运行特性及维护知识。在专业课程结构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它与基础课程紧密联系,是基本电磁原理在电机这种特定结构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为后续专业课程和实践操作提供研究对象和理论依据。《电机与拖动》是建立在学生已初步掌握电路与磁路的基础之上的,在学习本门内容之前,学生虽然已初步了解了电磁场理论部分的相关知识,如电、磁、力的相互作用等,但是距离实际的应用还有一定距离。电机与拖动物理概念多,且比较抽象,往往学生对学习本门课程有畏难情绪。因此本门课程,对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1.新模式中的教法。发散思维法:紧紧围绕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发散学生思维,在新问题和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得到多个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网格化、高效化。

问题串联法:如果把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喻成珍珠,那么问题就是那根将他们连在一起的线。问题串联法的提出源自“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这一哲学规律。每种方法都存在缺点和优点。针对提出的问题,将不同的方法串联在一起解决问题,层层递进,优势互补。这种教法的应用,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过程成为探索、发现的过程。

两种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互为补充。

2.新模式中的学法。小组讨论法: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使每组都同时具有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解决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学习,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

方案比较法: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针对不同的需要作出恰当的选择。在方案评价、课堂练习环节,同学们需要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比较,并应用到具体的工业环境中去。

三、开发内化教学新模式中教学过程示例

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全压启动及其对电网和自身的影响,掌握各种降压启动法的优缺点及应用。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交流、探索、协作和愉悦的情感体验。其中的重难点在于各种降压启动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及如何根据工业实际选择恰当的启动方法。

1.导入新课提出任务。首先播放一个模拟生活经验的视频,当有电动机启动投入使用时,同一线路的灯泡亮度变暗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通过这一设问使学生了解电动机启动对电网和自身的影响。继续用设问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全压启动及其启动特性:简单,但是启动电流大,对电网和自身的影响大。只有当:①容量在7.5KW以下的三相异步电动机。②电动机在启动瞬间造成电网电压波动小于10%,不经常启动的电动机可放宽到15%。③满足一定的经验公式。这三个条件之一得到满足时,才能使用。针对缺点,提出核心问题――“如何才能降低启动对电网和自身的影响”。

2.分析问题,提出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降低电压是手段,限制电流是目的”的问题表征,并展开小组讨论。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欧姆定律掌握熟练,所以经过讨论,绝大部分小组都能迅速发现并理解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法。这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但分压电阻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限制了这种方法的推广,只用于空载、轻载的启动。针对这种情况向学生提出要求:在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过程中,如何节能地降低电压、限制电流。经过讨论,很多小组会提出降低电源电压的思路,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教师用设问的方式将变压器的作用引入,学生立刻就能发现变压器可以降低笼型异步电动机启动时的电压,而且变压器效率很高,避免了能量的浪费,这就是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法,它可以在启动时,根据不同需要提供多种启动转矩,但需外加变压器,成本高。用于功率比较大的场合。针对缺点,提出新问题:在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过程中,如何节约成本地降低电压、限制电流。很多小组会因旧知识固有的复杂性,无法将其与所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而陷入思维瓶颈,我将适时带领同学们复习三相交流电星型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电路中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之间的关系。得出Y型连接的绕组比Δ型连接的绕组承受的电压小,线路中的电流也会得到限制这一结论。将这个结论与问题结合起来思考、讨论。各小组就会很容易地发现Y-Δ降压启动法。这种方法设备简单,成本低,但提供的启动转矩较小,应用于三角形接法的笼型异步电动机空载、轻载启动。

3.方案评价、课堂练习。要求各小组总结启动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这个要求只有在对各种启动方法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回答得好。所以这个环节同时起到了小结和反馈的作用。表格的填写既使同学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又表现出知识掌握的不同层次。

为了突破难点,设置课堂练习。要求各小组为四种不同的工业场合在本节课所学过的五种启动方法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在分析、讨论、引导,最终得出答案的过程中,使同学们初步了解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启动方法。难点得以突破。

4.作业布置。必做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为不同种类启动方法举出三个以上的应用实例。拓展作业:通过查资料、做调查了解工业实际中,不同启动方法的占有率,并分析原因。授课过程体现了开发内化教学新模式中对发散思维教学法和问题串联教学法的尝试,教师由学科老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兴趣点不再是课本而是实际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求。教学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学生思维的磨炼,教学活动中始终强调协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四、结论

本文讨论和研究了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在电机及拖动教学中的应用。对开发内化教学目的有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要贯彻执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必须理清实行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明确开发内化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自觉学习的行为和习惯。同时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更有激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将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开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刘幸福,吴元喜,余龙江,等.在实验教学中,试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3):114-116.

[2]陈宪,张健,关森,等.面向21世纪一种新教学模式的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1,(1):84-85.

[3]李树业,刘金兰.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资源内化开发与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4):103-106.

[4]秦达念.教师在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38-39.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143):375.

[6]李洁,吕传红,黄跃华,等.基于新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学效果实证研究[J].外语界,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