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战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的战略

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1

关键词: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019-01

一、前言

经济发展战略是在综合估量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考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关系,对所有达到的目标、解决的问题、经历的阶段,以及实现上述各方面要求所采取综合措施的总决策,它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根本性等特点。本文结合着现阶段中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论述了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战略对策应该考虑的问题,由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二、试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是一个宏观的层面,它关系到今后国内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发展方针,不能够单单局限于一些具体的措施。这些战略决策的制定,必须要在详细周密的分析论证基础上,慎重考虑,加以选择和制定。结合着现阶段中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战略对策应该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人口发展的对策。从建国初期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来看,多是在针对人口控制决策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果在今后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中忽视这一关键因素,突破可控制的人数,则今后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大局必定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经济战略的制定中一定要本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原则出发。换句话说,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策。

第二,关于资源发展的对策。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自然资源,其中包括地面的、地下的、海上的、太空的等等。根据资源总量来计算,我国地大物博,很多矿产资源占有量都名列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如果按照人均占有量来计算的话,仅有少量资源能够勉强维持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再加上科技开发力度不够、矿产资源品质低劣,国内矿产资源的消耗是非常严重的。这就决定着在今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中,一定要走资源节约化的道路,注意对资源的合理保护、综合利用和开发,加强对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保护,绝对不能靠着消耗资源来谋求发展。

第三,关于生产布局的对策。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中、东、西三个经济带。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继续推进由东向西的总体发展战略,综合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强化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产业。在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还要扶持和帮助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完成“外引内联”的战略发展思路。中西部要积极吸引东部资金注入,借鉴其丰富的管理和技术经验,更好地发挥其资源、人力优势,支持和促进东部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总的来说,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合理布局东中西经济布局,提高国内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除了上述关于人口、资源、生产布局的经济发展对策之外,还有诸如产业对策、投资对策、人才对策、对外关系对策、就业对策等等多个方面。无论是那个方面对策的制定,都要综合考虑现阶段中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在充分调研、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加以确定,如此才能保证经济战略目标制定的可行性。

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综上几点介绍,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有着存在的必要性,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它既关系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使经济得到发展,并在发展中带动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解决。这就是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谓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这一战略思想地提出已经得到了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负责任的体现,同时也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中,要坚持保护计划生育的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走资源节约化的道路,注意对资源的合理保护、综合利用和开发,加强对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保护,绝对不能靠着消耗资源来谋求发展;同时,合理布局东中西经济布局,提高国内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些都是今后国内经济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

四、结论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不能够单单局限于一些具体的措施,这是一个较为宏观的问题,它关系到今后国内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发展方针,这些战略决策的制定,必须要在详细周密的分析论证基础上,慎重考虑,加以选择和制定。综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发展对策、资源发展对策、生产布局对策、产业对策、投资对策、人才对策、对外关系对策、就业对策等等多个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它既关系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彦光,周一星. 强化社会责任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科学发展观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社会责任》研讨会暨《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会纪实[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2] 李香云,王立新,章予舒,张红旗.西北地区战略能源——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J].地理科学. 2010(01).

[3] 方创琳,Yehua Dennis Wei.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基于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视角[J].地理学报.2001(05).

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2

发展战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

观察上个世纪的国际经验可以发现,中国台湾、韩国等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特征的新兴 工业化经济在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没有恶化甚至有所改善的同时,获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 而形成对比的是拉美国家以及印度等奉行进口替代以及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国家,不仅经济 增长绩效差强人意,而且收入分配状况也日益恶化。归纳这些重大的经验现象不难理解,一 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状况与其经济发展战略有内在的联系。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提高过程, 本质上就是经济地位低下的群体提高其在全社会相对经济地位的过程。而经济地位低下的群 体所具有的能够用来获取财富的全部手段和资产,几乎就是他们的劳动力。要提高他们的经 济地位,惟一可持续的途径是,给予他们所拥有的劳动能力以最大、最充分的就业机会,和 按供求决定的合理价格。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其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一般是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 缺。如果他们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么就能使劳动者获得最大的 就业机会、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而且,按此战略来发展经济,可以最快地积累资本,使要 素禀赋结构由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短缺的状况,逐渐改变为劳动力相对短缺、资本相 对丰富的状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的收入也就会随着资本的积累、产业和技术的升 级,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收入分配的情形也就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改善 。

反之,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资本相对稀缺的早期发展阶段就确立高技术的资本密集产 业和技术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那么,由于这些部门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绝大多数劳 动力只能滞留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低下的传统部门就业,工资水平难于提高。同时,政府为 了达到赶超的目标,必须扭曲各种价格信号,用行政的力量来配置资源,以便扶持具体承担 赶超任务的企业。凡此种种政策最终会在多个方面人为地恶化社会公平方面的问题。

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对收入分配的具体影响

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至少在四个方面使收入分配趋于恶化。

首先,赶超针拉大人际之间的收入差距。由于赶超战略之下具体承担赶超任务的企业大 量使用这些经济体当中相对昂贵的资本、而较少使用相对便宜的劳动力,所以这些企业的成 本水平比较高,如果任由市场调节、而没有政府的扶持,那么这些企业就不会自发地建立起 来。为了实现赶超的目标,政府就要通过种种方式予以扶持。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活动水平低下、经济剩余少,可以动员起来用于扶持赶超企业的转 移支付的资源极其有限。所以,主要的扶持手段是扭曲各种价格体系。在各种比价关系中, 最主要的是压低资本相对于劳动的相对价格。压低资本的相对价格之后,尽管优先发展部门 面临的成本被人为压低,但同时也刺激了非优先发展部门对于资本的需求,并抑制了这些部 门对于劳动的需求。非优先发展部门会和优先发展部门争夺资本。为了保障优先发展部门的 发展目标,政府往往人为地把要素市场分割为一种"二元市场"的格局,其中的一元是政府 从全部社会生产要素禀赋资源中,先拿出足以满足优先发展部门需要的资源,配置到优先发 展的部门中去。显然这一元要素市场占有的资本量非常大,而吸收的劳动力则比较少。由此 导致的结果是,另一元要素市场的"剩余资本禀赋量"和"剩余劳动禀赋量"之比的结构, 甚至低于全社会的总比例。这就导致非优先发展的部门实际面临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 高于优先发展部门所面对的水平,甚至高于没有任何扭曲时的市场均衡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 价格。这种分割的二元要素市场的直接含义,就是拉大不同部门就业人员的收入差距。优先 发展部门就业人员的工资会高于非优先发展部门就业人员的工资。

除了压低资本相对价格以外,政府为了扶持重点部门的发展也会压低初级原料和其他中 间投入品的价格,由此导致这些投入品的供给部门的利润空间缩小,进而其从业人员的收入 水平也就不可避免地相应压低。从而会使收入分配趋向于不平等。

其次,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会拉大地区差距。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本来就存在地区之 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各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不同、比较优势有所差异。而实施赶超发展战 略时,政府不仅不能让各个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反而会以压低价格的方式动员整个经济体中 可以动员的一切必要资源,来扶持少数地区中少数项目的发展。按照管制的低价进行资源的 地区间转移,其后果必然是获得扶持的资源输入地区的发展水平高过资源输出地区。而且赶 超的力度越大、优先发展的部门增长越快,则地区差距就越大。

第三,赶超战略之下,腐败的滋生和大量的非生产性活动对收入分配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优先发展的部门在社会当中享有的地位要高于其他部门,游说政府的能力高于其他部门。 这个事实造成两方面的效应:其一,有大量的资源用于游说政府,争取补贴和扶持,滋长了 不正之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其二,优先发展部门的各种优惠条件为腐败活动提供了土壤 。通过游说得到补贴较之改善管理、提高绩效,要容易得多。同时,决策阶层实际上掌握着 大量的资源。为了得到这些资源,即使是各个优先发展的部门之间,也要展开竞争。但是他 们往往通过腐败手段来争取资源。倘若一个经济体的法治或者行政系统自上而下的监控能够 有效地运转,那么腐败就不会严重恶化。但是,一旦法治和行政系统运转不畅,腐败问题会 急剧恶化。腐败导致了社会特权阶层的形成,必然拉大收入差距,严重影响社会公平。

第四,实施赶超战略减少了社会经济剩余,致使对社会上不具备劳动能力以及丧失劳动 力的弱势群体的救济水平降低,也会使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公正问题恶化。

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3

今天的世界,对个人而言,勤劳是否还是财富和收入多少的决定性因素?对企业和国家而言,自然资源是否是一个国家发展致富的决定性因素?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一个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问题。

编者按:

因本文篇幅较长,本刊版面有限,须分为上中下三期依次刊发,至此已刊登完毕,本期将从中印金融创新对比、中国改革的方向的角度继续论述“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

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是印度的2/3,现在中国的人均GDP甚至比印度高70%至80%,但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家却普遍认为印度有可能超过中国?从经济学角度看,尤其是从金融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来看,印度的内在增长潜力确实比中国大得多。

印度金融创新做得好

中国前些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制造业和其它相关服务,依靠的是众多廉价劳动力,利润并不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含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民营和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上升到新的高度。这为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第三产业比率必须超过一、二产业,才能吸纳更多的人口就业,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财富。然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制度环境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

任何市场交易所需要的制度支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消费者权益或买方权益的保护机制;第二是交易双方的信息披露机制,这是帮助买方准确评估交易产品价值的必要条件。第二产业交易的是实物,是有形的,第三产业则不同,它的交易是无形的,两类制度保证是否可靠对第三产业而言十分关键。第一,投资者能否得到关于深发展的公正可靠的信息;第二,是否有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法律及相匹配的司法体系与诉讼程序。这也是一种特殊的产权保护、合约权益保护问题。

从上面比较看,制造业远比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业容易发展。若要发展更高端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证券业,没有完善的法律架构是不行的,因为如果法制不可靠,老百姓掌握的信息很少,那么人们从事这种高端服务业如买股票、基金、债权、保险、投资入股风险太大,人们的交易愿望自然会下降。

西方学者认为:印度会超过中国的依据是印度第三产业发展比中国好。

在1980年,印度第三产业占GDP的36.6%,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23.8%,但是到了2002年印度第三产业到了50.7%,而中国只有27.59%;同一期间,印度第三产业在其经济总量中的比率增加了14.1%,而中国只增加了3.7%。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标志着未来国家财富积累的速度、人民富裕的速度,反过来它会进一步提升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印度的金融体系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机会。

将当前印度的金融证券化程度和中国大陆作一个比较。印度股票市场上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是其GDP的80%,而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流通市值不到GDP的10%,也就是说印度资产和财产股票化、证券化的程度是中国的8倍。基于这个原因,印度通过民间和证券市场的金融证券化,使得印度配置和调动资源、利用现有资产和财富发展经济的能力比中国强很多。具体来说,印度的银行体系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47000个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私营的。这种情况下,印度为创业者和就业者所能够提供的融资手段、渠道以及融资额就比中国多很多。

印度银行的商业贷款中,有35%贷给国有企业,其他65%都贷给私人、家庭和私营企业,银行资产占GDP的70%;相比之下,中国银行的贷款方向刚好颠倒过来,70%以上贷给国有企业,20%贷给民营企业。而事实上,民营企业解决了25%的新增城镇就业人口,提供了65%以上的税收。此外,中印银行的最坏账率也不一样。从贷款走向来讲,正因为印度的银行体系和整个非银行金融体系,包括资本市场的私有化程度或者民营化程度远远比中国高,所以它们的贷款往往流向那些能带来更高回报、产业呆坏账比率较低的私有企业,而不像中国这样不断将资金送往国有企业,如云南省公路投资开发公司有800亿贷款,负债率高达90%以上,每年收益还不够还贷款利息,但仍然还能贷到款。

印度的私有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私有化程度,使印度经济能够为创业者提供比中国高得多的发展资金,印度年轻人创业的机会也比中国年轻人好得多。印度有47000个非银行的金融与融资机构,这足以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和中年创业者的事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而在中国金融体系由国家垄断的情况下,100个年轻人里面可能就有99个人只有打工的份儿,只能成为从事制造业或简单的研究或其他行业的打工者、蓝领、白领,而不能成为创业者。

中印两国的财富效应很不一样。金融化、证券化程度越高的社会,越能够提供条件让大家更好地配置资源、创造财富,尤其是从事更高经济增加值生意的机会和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为什么印度的金融证券行业比中国更发达?

这涉及法律制度体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整个金融证券行业平时的交易都是根据票据交易、契约交易,如果没有可靠的、独立的第三方即政府来提供契约执行的架构,也没有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媒体来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那么诚信环境就无法建立起来,以金融根据和金融契约交易为核心的金融证券业就不容易发展起来,中国和印度的比较竞争优势也就很难产生。

中国应强化激励机制

从表面上看,中国到处是高楼大厦,但地方官员和高层官员都热衷把大量精力放在“形象工程”上。印度与中国在进行龟兔赛跑,事实上,它正在加紧地追赶。中国如果继续把钱大量投入在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上,而忽略看不见摸不着的制度建设,是很危险的。

不管怎样,中国现在至少可以直接与印度等其他国家比较、竞争,这本身也是很有促进作用的。在看到自己不足之时,中国应在制度等软的方面进一步改革,使软的制度架构能够像印度和美国那样更有利于市场交易,让人们在更可靠的契约执行架构、交易执行架构下勇于交易,社会经济才能进一步发展。

从文化产业来看,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娱乐、文化市场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但事实却不是,不管是电视剧、电影还是文化创作,都被文化部严加管制。在自己的娱乐行业、文化创作行业、影视业都受到压制的情况下,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在娱乐文化消费上,除了好莱坞和韩国,难有别的选择。

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就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提了出来,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明显进步,效益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出现新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战略性调整加快进行,国企改革成效显著,研发投入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管理得到加强,宏观调控不断改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大等基本国情,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实践,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资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得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富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得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如果说以往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发展到今天,由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负担过重,一些地区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同时,随着地球环境变化,为保护全球气候和地球家园,我们也必须为此作出贡献。因此,不管是从可利用的能源资源看,还是从保护环境看,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5

关键词:珠三角;一体化背景;珠海市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66-02

珠三角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代表性区域,在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中,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屡创新高,为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珠三角的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各城市间的合作也更加频繁。在过去的发展中,珠海市是珠三角发展中的一个重点中心城市,但是从如今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来看,珠海市既比不了省会广州市,也无法与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市进行比较。由此来看,珠海市的经济发展战略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在珠三角一体化越来越快的大环境中,珠海市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战略制定才能找准自身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并由此提升自我在区域中的价值,实现城市特色的突显。基于此,积极对珠三角一体化中的珠海市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珠海市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

(一)位置优势

珠海市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位置优势。首先,珠三角位于珠江口的西岸,南部是广阔的南海,沿江又临海的地理位置为其水上交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正是因为此种区位优势的显现,所以珠海市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港口,其中不乏我国重要的特大港。其次珠海市紧靠着澳门。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而珠海就位于澳门通向内地的门口,所以珠海市和澳门的关系十分密切。珠海市有了和澳门的唇齿关系,其地位自然不能小觑。再次,珠海是广东省西南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中心城市,所以其受到的照顾更多。虽然广东省的广州市和深圳市在经济地位上都要高于珠海市,但是这两个城市对于广东西南经济的辐射和影响力远不如珠海市,所以珠海市便有了粤西南大哥的优势,在此优势下,其地位在珠三角一体中可以与广州市、深圳市比肩。

(二)环境优势

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珠海市的环境优势也非常的明显。首先,珠海市位于南海北部沿岸,海洋性气流对珠海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珠海市的空气湿润度常年高居不下。又因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所以珠海市整个地区有着温暖湿润的气候优势。其次是因为海洋季风的影响,珠海市的空气自净能力要比广州市等位置相对偏北一些的广东省其他城市更强,所以珠海的空气质量比较高,这在全面雾霾严重的情况下,成为了其发展的一个显著优势。最后是珠海市有着丰富的亚热带植被资源,这些植被资源为珠海市的绿化提供了较大的作用,所以整个珠海市是环境非常的优美。正因为珠海市的环境优雅,所以有“花园城市、浪漫之城”的美誉。

(三)政策优势

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珠海市的另一个突出优势是政策优势。在珠三角城市群当中,属于经济特区的只有深圳和珠海两市,而经济特区的地位也为城市的发展谋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珠海市自被列为经济特区以来,在经济发展中不仅受到了广东省的优先照顾,更受到了国家的照顾,所以珠海市在政策上享有的好处要明显的高于区域其他城市。正是因为这种政策上的优势,珠海市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珠海市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战略

(一)依托位置优势积极发展外贸经济

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大趋势中,珠海市依托位置优势进行外贸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发展战略。外贸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便捷的交通和相对专业的外贸资源和渠道,所以,就此战略的发展部署,珠海市需要采取两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在原有港口的基础上进行港口的改建和扩建,这样可以全面提升珠海市境内港口的货运吞吐量,随着货运吞吐量的提升,珠海市对外贸易的服务基础便会显著增长,对外贸易也会获得较大的提升。第二是积极利用位置优势寻求对外贸易的合作伙伴和渠道。通过对外贸易合作伙伴的发展和渠道的开拓,珠海市发展对外贸易的能力不断增强,其专业性也进一步的提升,而专业性的提升可以有效规避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所以其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会明显提高。总而言之,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开发外向型增长经济是珠海市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

(二)依托环境优势进行旅游业的重点打造

依托环境优势进行旅游业的重点打造也是珠海市在珠三角一体化趋势中的一项重点发展战略。就环境而言,珠海市纬度较低,又毗邻南海,适宜的温度和优越的海陆位置为珠海市带来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在目前的珠海市,既可以欣赏到滨海风光,又可以领略亚热带自然区域的美景,更有美丽的滩涂和风景秀丽的海岛,所以说珠海市是珠三角旅游资源的主要汇聚地。充分认识到珠海市本地旅游特色之后,依靠资源开展滨海风光游、亚热带海岛游、亚热带植被观赏等旅游项目,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来此旅游。另外,因为靠着大海,空气自净能力较强,珠海市的空气质量常年稳定在优秀水平,这在全国雾霾泛滥的情况下,为珠海市的旅游增添了一个新的优势。总而言之,利用优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于珠海市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依靠政策把握更多发展机遇

依靠政策把握更多的l展机遇是珠海未来发展战略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重大问题。20世纪80年代,珠海市被定为经济特区,其经济发展速度令人咋舌。直至今日,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在政策上依然享有一定的优势。在珠海市未来的发展中,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进而制定自身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发展目标,这样,珠海市本身的发展就可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当然,在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时候,珠海市可以凭借自身经济特区的优势去向国家或者区域寻求更多的政策支持,这样,珠海市的发展机遇和前景会更加广阔,未来发展的道路也会更加平顺。简而言之,就是积极利用经济特区享有的政策优势,把握更多的发展机遇,珠海市可以在珠三角一体化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与广州市、深圳市并肩的耀眼明星。

(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珠海市未来发展战略需要重视的另一个问题。在现阶段的经济竞争中,人才的优势地位显现愈加得明显,换句话说,就是谁把握的优秀人才越多,谁的发展就越有潜力。珠海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其发展较为欠缺的就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创新,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珠海市要积极进行人才的引进,利用人才自身的创新能力来弥补城市科技和城市经济在创新方面的缺陷,这样,珠海市的发展才能在持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当然,在人才引进方面,珠海市要想实现效果的强化,需要在人才落户制度、补贴制度以及特别贡献激励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和完善,这样,有了成体系的人才育留模式,珠海市的人才引进就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五)积极借鉴具有相同区位优势区域的发展经验

积极借鉴具有相同区位优势区域的发展经验,对于珠海市未来发展战略制定而言也非常的重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与珠海市有着相似区位优势的城市并不在少数,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连市、青岛市和深圳市。大连市和青岛市虽属于北方城市,但是在区域经济圈中的地位较为显赫,其发展模式有许多成功之处,这些成功之处都是值得珠海市借鉴的。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珠海市最需要借鉴的就是深圳市的发展经验。同样是经济特区,深圳市从曾经的小渔村一跃成为现阶段我国举足轻重的一线城市,其发展着实令人惊叹。纵观深圳的发展,虽然其进步与紧靠香港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密不可分,但是其自身在经济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措施所体现的价值也不容小觑。所以,为了自身的发展,珠海市需要在经济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制度体系完善等诸多方面进行经验借鉴,将这些经验用到自身发展实践中,使其发展可以更加迅速。

结语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未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中,珠海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对其的经济发展优势以及具体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文展开了全面探讨,目的就是要为珠海市未来的发展提供较为有利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刚,刘锦,陈征卫.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3):1-6.

[2] 郑继承.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

题探索,2013,(30):73-81.

[3] 朱坚真,闫柳.基于点轴理论的珠三角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4):18-27.

[4] 陆林,汤云云.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14,(1):13.

[5] 李华,姚芳.港口经济与珠海城市互动研究[J].现代商业,2014,(23):119-121.

[6] 林雄斌,杨家文,李贵才.村镇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困境与策略探析――以珠海市斗门镇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3):75-82.

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6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实质或深刻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复合概念分二层来解释: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模式,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与上述经济增长相关联的诸方面从数量到质量、从总量到结构的理念升华,或者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新确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变化过程与创新过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实质或深刻内涵可表述为: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理论总要求下的一种模式选择。它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足要把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物为本引向以人为本、从单一生产要素视角引向政治、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多视角”。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转型创新。为了实现全面协调转型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其功能不仅要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还要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第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模式是创新、和谐、节约、友好。即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科技创新型、结构和谐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取向

1 “改变”取向。所谓改变就是改变或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因为任何方式归根到底都是由观念与内容决定的。长期以来,我们都足以经济总量的增长、GDP的增长率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使经济发展方式表现为增长指标单一型、经济增长粗放型、物质资源消耗型、环境生态破坏型等方式。

2 “转型”取向。所谓转型就是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近十几年来,我国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人均GDP、还是年均GDP增长率都处于快速增长之中,且波动大,呈快速波动型。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让国人捏了一把汗。因此,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从总体战略上实现经济增长由快速波动型向平稳较快型转变,从具体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 “调整”取向。所谓调整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作为今年经济工作任务并列一起提出的,可见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是基础与手段的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在:第一,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或低碳经济。第三,借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东风,结合各区域经济状况与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搞好产业的内部调整,第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网络信息、高端制造等在各地,各类开发区自主发展,并在产业结构转型中成为主导产业。

4 “改革”取向。所谓改革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伴随并得益于改革,并一再证明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第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五分开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介分开,使市场主体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第二,深化金融、财税体制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金融保障、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用得以发挥,使政策支持的效应得以体现。第三,深化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强化公平的公共资源有偿占有与补偿机制,使各利益主体自觉地有利可图地走向新型工业化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道路。

5 “创新”取向。所谓创新就是科技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取向之一就是要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就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技创新取向在于:由主要靠物质要素投入推动增长转向创新要素驱动增长,在产业结构转型中创新产业,并使创新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使科技企业成为主体,促进企业向科技企业转型,改善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完善国内统一的要素市场,特别是技术转让市场,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远意义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

首先,不管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各项事务中存在着怎样的矛盾,但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个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的根本问题上,利益却是一致的。同时,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发展阶段任务不同,但对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劳动、科技进步、环境、资源、人口因素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共性的东西越来越多。此外,不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在创新型经济中力图突破资源、环境、技术制约或壁垒,走上制度创新型、知识创新型、技术创新型道路,凭借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网络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作为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并迎头赶上的突破口或机遇。我党审时度势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国际视野下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深刻的理论创新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源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经历了“增长”一“发展”一“科学发展”的理论创新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统一了全国人民的发展观思想,坚定了我们在要发展、如何发展问题上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正确态度。特别是其精神实质或深刻内涵中: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思想方法指引,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形成与创新也是学习的结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当代世界经济的前沿课题,伴随这一研究进程,产生了许多理论成果,如均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创新理论,还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等。我们吸收了有益的理论成果,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不断提升或升华,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建立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