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范文1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扩张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53-01

一、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1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根本动因是由于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趋于国际化,因此为了满足新客户的需要,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向国际化发展。

2 维持现有客户国际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客户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进行国际化探索,为了满足原有客户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加强国际化的步伐,以维护与现有客户的关系。

3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只有会计师事务所趋于国际化,才能扩大客户源,避免客户来源过于单一且客户群体缺少多样性带来的竞争压力。

二、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面临的困难

1 会计师事务所在其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进入国家所设壁垒,由于当地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的不同,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进入时往往施展不了自身的优势。同时,身在异地,往往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再者,当地会计准则与我国之间的差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研究。而且,由于在国外的认可度不高,声誉、口碑等各方面的积累甚至要从头做起。

2 在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事务所自身出现诸多问题,致使其自身无力应对国际化所带来的挑战,进而也就丧失了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

3 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走进来”,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应对国内的挑战可能会分散其国际化探索过程的精力。

三、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建议

1 根据事务所自身特点,找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并不断地加以提高。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步伐,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公司的发展能否得到持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核心竞争力的维持与不断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这就需要会计师事务所针对自身在国际化扩张进程中遇到的机遇和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使得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2 增强事务所内部建设,为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内部建设就要求事务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及时应对困难和机遇。具体可为:首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声誉建设,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声誉和客户口碑才能维持已有客户,吸引新的客户,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立于长盛不衰之地;其次,还应加强自身的内部审计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身健康地成长,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

3 注重人才的培养,制定出国际化发展的人才战略。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发展要求有坚实的人才作为后盾,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加强人才的培养,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国际化会计人才。

4 在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进程中,事务所还应做出充分的调查,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方针。

5 对于政府来说,为了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国家应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其发展,为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 寻求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利用双方的优势所在,共同发展,创造双赢的局面。

四、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第一,围绕核心竞争力,塑造差异化竞争。突出差异化,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重视品牌效益。

第二,需求决定供给。仔细研究市场需求,为需求创造供给。

第三,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缩减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范文2

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推动了成本会计的,使其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借助因特网,商务简化了企业的经营过程,降低了采购成本,减少了库存,缩短了生产周期,实现了实时报告。从而企业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市场,市场也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财富最大化。二是局域网把企业内部原来彼此独立的子信息系统集合起来,打破了原有业务单元之间的界限,重新组合成一个可直接为客户服务的工作组,共享信息资源,减少相互摩擦,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无阻,提高了企业整体效益。三是成本会计核算技术和管理不断创新,会计电算化逐渐取代手工记账,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四是成本会计的应用对象不断扩大,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的非生产型组织因为存续成本的发生,在效益原则下,也采用成本控制。

一、信息经济对成本会计发展的

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的应用和化的管理,推动了成本会计核算向信息化、统一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1.成本会计核算信息化。知识经济下,技术的提高及加速推广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传统成本会计提出了挑战:一是运用电子商务进行投资决策产生了网络运行成本、物流成本、信任度成本等。如何对它们进行预测,制定成本标准和进行成本是成本会计发展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二是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对购买成本、点击成本、流通成本和营销成本等的管理,要求会计核算的生成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及时、全面、真实、有效。

2.成本会计核算统一化。规模经济产生了许多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这要求成本会计统一、全面地核算购进、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环节之间的摩擦,降低成本;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分别核算本单位内部的购货、生产和销售,以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和人员的积极性。核算的拓宽、复杂和多样化,并不要求成本核算的规范化,成本核算方法的采用要与企业的经营性质、规模等相适应。

3.成本会计核算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采用国际上先进有效的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尽快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上普遍适用的成本会计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二、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对成本会计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壮大,企业之间交流和往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管理观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和发展着。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科的发展。

1.成本效益观念。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

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之相适应,企业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与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只要成本与收入配比,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增加,成本绝对数的变动是可以忍受的。

2.系统理论参与成本管理观念。信息经济下成本会计面临新的制造环境:(1)弹性制造系统(FMS),可以从事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2)电脑辅助设计(CAD)、电脑辅助工程(CAE)及电脑辅助制造(CAM)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3)制造资源规划(MRPⅡ),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4)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基于电脑形成自动化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新制造环境下,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无法继续使用,会计理论界对此作出了快速反应,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如美国会计学者提出的作业成本法——ABC法,后又发展为作业基础管理法——ABM法。两者均能帮助管理人员利用作业成本信息,从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统一成本系统中找出消耗资源但不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节省企业资源,实现社会整体资源优化配置。

3.质量成本管理观念。质量会计理论认为,仅仅从成本自身的角度考虑成本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管理当局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考虑成本问题:不仅要考虑有形的成本支出,还要考虑无形的成本损失;既要考虑货币因素,也要考虑非货币因素的影响;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成本费用,更要考虑不同的成本方案对客户、供应商和社会的影响;成本考核时,不仅要看成本升降,而且要联系企业的收益、综合竞争力,把供应商、客户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以质量求生存,竞争求发展。

三、我国运用现代成本管理的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战略成本管理方兴未艾,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等,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1.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灵活运用外国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还未满30年,而西方的市场机制已有300多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其中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组织行为、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机和网络技术等科学技术在成本会计中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注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从现代企业制度出发,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运用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将会大大缩短中国民族企业的更新周期,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2.加快更新成本观念,加强我国成本,提高成本水平。首先,政府各级机关及各级领导要有魄力、有决心,大力推进成本会计系统的改革,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成本回避思想,加快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其次,成本会计人员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加速向生产力的转化。即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又要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与,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在成本会计岗位上应配备成本工程师,从而有利于成本会计的技术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以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成本会计新对成本会计人员越来越高的要求。再次,建立具有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3.在商务环境下加强成本会计战略管理。电子商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导和支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的商务经济往来。电子商务将是未来最主要的商务模式。全球企业与企业之间(BT0B)的市场将从现在的430亿美元提升到2003年的1.3万亿美元。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环境,企业要在这种改变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战略成本管理。

(1)价值链分析。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过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这就是作业链。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形成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价值链上每个环节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进行企业价值链分析,可以确定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从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企业通过自身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确定企业的不同战略,从而争取成本优势。

(2)成本动因分析。动因作业,作业影响成本。成本动因是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成本动因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观层次上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管理等。相对于作业成本动因而言,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更大。因此,从战略成本动因来考虑成本管理,可以控制住企业日常经营中大量的潜在成本问题。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范文3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对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国家、组织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界定。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经济全球化最一般的含义,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易、资本流动、技术信息传播、消费和生产活动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的经济态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生产的国际化,它使人类社会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的全球化。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涵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密切的联系。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全球信息系统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实现。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张,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的旧秩序。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由于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在科技革命推动基础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下的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存在谈判的机制,所以,其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而这样的分配注定是不平等的。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

1.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的。远距离控制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它的活动范围都可以达到全球各地。

2.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体制障碍。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趋同态势是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自由化。从20世纪中期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当时的情况是,不仅缺少外部资源的支持,而且缺乏可借鉴的国际经验,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由于实行改革和开放并举的战略。而且,在改革中促开放,在开放中促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近几十年,采取不同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说明了问题。

3.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因。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的“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知识产权、技术诀窍、管理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的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国际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的时候,其客观的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1.它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特征。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2.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技术基础。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缩小成为“地球村”,使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这使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产业成长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3.现代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三种资本形态完备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走过了两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和借贷资本全球化。二战后其基本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资本全球化,形成直接的资本投资市场,并进一步带动了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上述三种资本形态的全球化。

4.在有形商品和生产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无形的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不仅从贸易转向直接投资,而且进一步转向间接投资和对地产、信息、金融业的直接投资。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资本转移,活跃了金融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5.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严重问题。

三、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既不同于过去的单极霸主制,又没有达到对称制的要求,可视为发达国家霸主制,表现在:

1.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如80年代关于国际流动资本风险监管的新制度只安排到十国集团。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制度安排,从根本上说,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决定的。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的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博弈过程。发达国家通过七国首脑会议(后八国首脑会议)或欧盟这样的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的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的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

2.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因此,传统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要求它们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资本,调控已显力不从心。WTO的产生,使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它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做法,将人为地增加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风险。

3.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并且区域间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全球缺乏统一的、一体化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它们驾驭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更高,反应更快,它们的政策选择为发展中国家所模仿。但因两类国家制度建设上的差异,造成同样的政策选择,其效果却存在极大差异。

4.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这种分配规则是否合理、公平,要考虑到资源的初始配置情况。然而,作为这一规则的主要倡导者——发达国家,很少考虑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资源配置初始状况的不平等,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初始不平等。

四、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每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它取决于国际制度和规则,因为制度和规则决定了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和成本的分担。在现行的国际制度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全球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在西方化的国际规则体系和国际体制下,西方发达国家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优势而将其劣势保护起来,从而可以分得更多的利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

1.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不存在与国外规则的严重冲突。这样,当发达国家的企业、政府及其他经济主体在世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无需承担过多的制度变迁成本,减少交易成本,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2.因为主导着国际制度,发达国家可以使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来自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从而转嫁成本,规避风险。

3.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制度、规则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和保护其劣势。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后,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而对于纺织服装这一发展中国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却给予发达国家十年的时间以消除“多种纤维协定”的配额。

4.世界经济中的“集权”效应(财富自分配的效应)。无论是金融投资还是商品的生产、推销、全球化,都意味着把决策权上缴给超大规模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等全球性的企业和机构。而跨国公司的扩张又造成了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1997年,世界上前100家大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3,而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额又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估计,约70%的国际技术支付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世界上主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的。他们往往通过控制产量从而使自己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如微软公司对视窗产品价格的影响。由于发达国家所具有各种优势,使得发达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获得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的利益。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确实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的巨大机会;另一方面,它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国际制度和规则的现状,从而在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因为:

1.国内制度尚不稳定,尚在变革之中,没有现成的可以驾驭全球化的制度手段,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就要承担重多的制度变迁成本。

2.发达国家对国际制度的主导,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交易成本。

3.世界经济中生产过剩效应的影响。从供给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传统制成品的生产行列中来,从而造成该类产品供给的急剧增加;从需求方面看,随着世界经济步入信息经济时代,人们对传统制成品的需求不断下降,其收入弹性已呈递减趋势。结果,传统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出现全球性的生产过剩效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会恶化,贸易利益也会随之流失。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非对称的冲击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的利益,就要实行动态比较优势战略。如在增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尽快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出口与对外投资,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参加多边组织和国际组织,竭力扩大本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但是,由于中国总体上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同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国内体制改革不到位和经济上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冲击。

(一)体制冲击

中国现行的体制与全球化所要求的结构调整是不相适应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地方分割的市场体系与经济全球化是不相适应的。其次,在微观层次上,由于国有企业数量过多和大多缺乏退出机制和创新机制,也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刚性特征。最后,由于中国的企业制度尚不够自由,奇高的开业费用(包括货币的与时间的),限制了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脱颖而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要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要下决心退出市场活动,真正实现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

(二)贸易冲击

贸易冲击来源于一种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结构。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就具有这样的特征。中国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一方面,是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另一方面,是中西部比较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在这种二元的经济结构下,一般而言,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仍然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生产至今仍然主要分布在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这就大大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针对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贸易冲击,中国需要通过开发中西部来实现产业梯度大转移。借助于产业的梯度转移,东部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并且因为其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具有竞争力。与此同时,那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也会因为成本的降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三)储备冲击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范文4

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由于成本会计的范畴界定,成本构成中知识消耗型资源的补偿、新的制造环境与新的管理理论及方法的产生等知识经济环境的冲击,激烈的市场竞争、经济全球化与网络经济等市场环境的影响,成本会计面临极大的挑战,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将导致成本信息的失真,满足不了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要,亟需革新与发展。对此进行分析思考,首先提出企业应该实施作业成本法,为未来成本会计发展提供技术平台与理论研究的支持,企业有必要利用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中心的一切信息管理手段来支撑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同时应在成本核算规范化与统一化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成本会计;发展趋势;企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企业制造工艺技术、制造环境的不断改善,成本会计范畴的扩大及市场环境的冲击等都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

1影响企业成本会计发展的因素

1.1成本会计内容的界定

成本是一个价值范畴,成本会计所研究的成本,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所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在财务会计中主要指产品的制造成本,而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发展。譬如,在西方国家,成本定义是为了一定目的而支付的或应支付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该定义从外延上超出了产品制造成本的范畴,如产品开发成本、质量成本、资金成本等;从成本内涵上决定了成本必须与管理相结合,要求成本能够提供管理需要的信息,如变动成本、机会成本、目标成本等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当今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成本会计包含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七个方面。然而,这种范畴的界定在成本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成本核算重视产品制造成本,对产品在研发、供应、销售等环节的成本忽视;其二,成本会计应以核算为中心,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才能为成本管理提供需要,然而,将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混淆在一起,在成本核算中成本项目过于简单而使成本控制缺乏针对性,成本信息失真也使成本管理达不到效果,不能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其三,将成本会计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或是归入财务会计当中,涉及成本的问题都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交叉。事实上,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的内容,成本计划、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应归入财务管理更合理[1]。因此,企业成本会计在发展过程中,纵向深入不够,进入了盲目横向拓展的误区,而对成本会计内容的界定首先会影响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1.2知识经济的冲击

1.2.1知识经济对成本补偿的影响

随着产业结构从物质型转向知识和信息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变得更加知识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在成本构成中,知识资源消耗的比重越来越大,而资本与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的耗费比重则越来越低。如若采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难以全面界定和计量资源的耗费,将导致成本会计信息的失真,越来越满足不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因此,如何对知识资源消耗进行全面可靠的成本补偿将影响成本会计未来的发展。

1.2.2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在新的制造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能在生产各领域实现自动化。譬如,在产品的设计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在产品的工艺设计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使用数控机床(NCM)和弹性制造系统(FMS),还有计算机辅助工艺生产(CAPP)、自动化立体仓库以及MRP、ERP、CRM等管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制造环境。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集成原料输送、配方计算、过程控制、生产管理、成本分析为一体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研究,并在企业当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产领域当中,能够大大提高生产力,降低劳动力的成本,并能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由于新的制造环境必须在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下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相应的组织结构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若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会出现制造费用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且费用的归属也发生变更,将间接费用简单化处理,没有揭示出业务活动背后真正的成本动因,导致成本信息的失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1.2.3新的管理理论及方法的产生

近年来,制造技术的进步促使了管理上的创新,新的管理技术不断涌现,以追求零缺陷、零库存为主要目的的适时制(JIT)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TQM)制度成为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力武器。同时,战略管理理念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对影响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进行决策,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采用适时制生产的企业,将存货水平降到最低,期末存货量少,可用倒推成本法来计算成本,而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显得没有必要。在零存货水平下,生产量就是订货量,以致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售出产品之间的分配没必要,大大降低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工作量。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在成本方面既关注量又考虑质,符合现代管理理念,但由于产品质量由顾客来界定,很多企业又试图准确核算质量成本,对这项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仍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同时,传统的成本会计主要反映短期的成本信息,将固定成本进行短期的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战略信息,企业绩效难以真正体现。因此,一系列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使用,不同于传统的批量生产方面的问题,只有企业具备先进的管理水平,成本会计才能革新与发展。

1.3市场环境的冲击

1.3.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大量公司涌入国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市场上的竞争。国际间分工协作日益紧密,广泛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我国市场上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能够获得自己产品的竞争优势,企业欲采用低成本战略扩大市场份额,十分重视对自身成本的控制,而采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将会导致成本信息失真,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1.3.2市场竞争的影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挑剔,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主流,大规模生产已成为不可能,因此需要企业在生产组织与安排上体现适应性与灵活性。同时,竞争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如采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将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往往一致,成本核算主要采用分批法,核算程序复杂的品种法和分步法等将不重要;其二是产品生命周期越短越需要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成本信息,因为企业没有时间做出决策调整。

1.3.3网络经济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使得企业间存在虚拟组织结构,将临时把人员召集起来,以利用特定的机遇,待目标完成后即行解散的临时性组织,这种组织结构改变了传统成本会计核算的前提,基本的核算实体不存在或不稳定,会计主体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会计分期的确定,对临时性组织短暂的经营再进行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没必要,颠覆了传统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因此,网络经济将对成本会计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时下电子商务的盛行就是典型。

2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传统成本会计只重视制造成本核算,对产品在研发、供应、销售等环节的成本忽视,尤其是其中知识资源的消耗,成本会计应进行全部成本与责任成本计算,并且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深刻变革,都要求成本会计进行革新。

2.1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作业成本法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日本及欧美各国的高科技企业中应用。该方法应用于新的企业观,即把企业看作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2]。由此,适时制生产方式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一方面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深入到作业层次,必然要求成本核算工作由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另一方面,会使企业的间接费用大大增加,并且在构成内容上多样化,客观上要求把成本计算的重点放到间接费用的合理分配上来,但传统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不仅提供的成本信息非常有限,而且往往使生产量大、技术上并不复杂的产品成本偏高,生产量较小、技术上比较复杂的产品成本偏低,从而使成本信息失真。因此,为了提高成本的可归属感,应以作业为基础计算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作业成本法不仅为间接费用的分配确定了合理的基础,而且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发生成本的原因(成本动因)上,从而揭示了资源消耗与成本对象之间真正的联系,并把作业、作业中心、顾客和市场纳入成本核算范围,极大地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除此之外,作业成本法能够有效改进企业战略决策和业绩评价,提高经济效益。当然,作业成本法在具体使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在于成本动因的选择上带有主观性,为人为操纵成本提供了可能,作业成本计算过程是相当大的一项系统工程,费用较高,在国外高科技企业中发展较快,但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较多的我国发展缓慢。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业成本法为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虽然作业成本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成本管理从以“核算”为基础到以“生产过程中的作业”为基础是成本会计发展的大趋势[3]。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与JIT和TQM相适应,企业应当采用作业成本法。与企业的战略管理理念相适应,产生了战略管理会计,通过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方法、成本动因分析和价值链分析等方法,进行企业战略规划和绩效管理。

2.2实行成本会计电算化

随着时下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成本会计电算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为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实行提供了技术基础。使用财务软件进行成本核算,能减少企业的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当然,实行成本会计电算化,不仅能根据成本核算系统提供标准的、实时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发挥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这六大职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4]。然而,现阶段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电算化的水平与理想差距较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是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各类企业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决定了成本会计电算化的水平,虽然由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不同软件会适用不同类型企业,但这种适用性不具有长远性,更重要的是,并不能完全满足其中的任何一家企业的需要,因此在软件使用中,企业还是会做很多手工性的辅助工作,对后期软件的更新又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问题。其二是企业未能建立起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中心,将会计信息系统与生产、销售、物资、人事等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加快企业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才能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其三是尽管有些企业已经使用管理型软件,但并没有实现全面的效用。在成本会计方面,软件当中的管理、分析模块很少被启用,往往处于闲置状态,一般只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很少反应管理会计信息,不能实现事前的成本预决策和事中的成本控制等。实行成本会计电算化,现如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失为成本会计的一种发展趋势,企业有必要利用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中心的一切信息管理手段来支撑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

2.3成本核算规范化与统一化

由于在成本会计发展过程中纵向深入不够,所以对成本会计基本理论、计算模式和计算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成本会计跟不上时代步伐。譬如,成本会计的假定问题,对成本、支出、费用、生产费用等基本概念的界定问题,构成成本的各费用要素如何反映及公平转移分配问题等,过这些成本核算的基本问题的研究会影响成本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与统一化。当企业涉及间接成本时,没有人能够精确计量生产产品或劳务实际消耗的资源金额。但是,确实存在使用统一方法的趋势。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往往在计量完全成本时,在整个企业都采用相同的做法。因此,比较不同产品的成本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在行业内部也存在成本计算实务同化的趋势,这也有助于行业内部的成本比较。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成本核算的统一化表现为与国际趋同。随着国际间分工协作日益紧密,越来越多跨国企业集团的产生要求成本会计采用国际上先进有效的方法以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3成本会计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虽是必然,但现实的发展状态与理想差距甚远,未能实现成本会计的目标,因此需要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应该借鉴国外的理念及自身的经验,建立健全我国成本会计体系,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其次,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成本效益思想。在实践中,企业往往片面强调短期成本的降低,反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的成本战略,不能适应现代化成本管理的要求;最后,应该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和素质,在企业当中,从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到基层运作建立全员的成本意识,做到人人关心成本。对于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为了更好地胜任未来成本会计工作,除了要具备作为一名会计人员的素质外,还应当全方位了解企业,懂企业生产技术,懂企业经营管理,具备娴熟的计算机技能与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优先掌握新的成本会计方法,做到与时俱进。

作者:霍丽洁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平.成本会计的发展及策略论析[J].财会研究,2009(14).

[2]程小辉.价值链下作业成本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4).

[3]张君.网络经济下成本会计的发展与成本核算[J].经济师,2014(4).

[4]赵晓光.成本会计发展的有效途径[J].现代商业,2009(23).

[5]仝彬,高彦.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J].商业现代化,2012(2).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范文5

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壮大,企业之间交流和往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管理观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和发展着。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科的发展。

1.成本效益观念。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

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之相适应,企业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与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只要成本与收入配比,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増加,成本绝对数的变动是可以忍受的。

2.系统理论参与成本管理观念。信息经济下成本会计面临新的制造环境:

(1) 弹注制造系统(FMS),可以从事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

(2) 电脑辅助设计(CAD)、电脑辅助工程(CAE)及电脑辅助制造(CAM)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3)淛造资源规划(MRPH),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

(4)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基于电脑形成自动化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新制造环境下,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无法继续使用,会计理论界对此作出了快速反应,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如美国会计学者提出的作业成本法一ABC法’后又发展为作业基础管理法一ABM法。两者均能帮助管理人员利用作业成本信息,从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统一成本系统中找出消耗资源但不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节省企业资源,实现社会整体资源优化配置。

3.质量成本管理观念。质量会计理论认为,仅仅从成本自身的角度考虑成本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管理当局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考虑成本问题:不仅要考虑有形的成本支出,还要考虑无形的成本损失;gJ要考虑货币因素,也要考虑非货币因素的影响;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成本费用,更要考虑不同的成本方案对客户、供应商和社会的影响;成本考核时,不仅要看成本升降,而且要联系企业的收益、综合竞争力,把供应商、客户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以质量求生存,竞争求发展。

二、我国运用现代成本管理的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战略成本管理方兴未艾’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等,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总结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1.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灵活运用外国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中国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还未满30年,而西方的市场机制已有300多年历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其中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组织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ffL和网络技术等科学技术在成本会计中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注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从现代企业制度出发,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运用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将会大大缩短中国民族企业的更新周期,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2.加快更新成本观念,加强我国成本理论研究,提高成本会计水平。首先,政府各级机关及企业各级领导要有魄力、有决心,大力推进成本会计系统的改革,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成本回避思想,快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其次,成本会计人员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加速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即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又要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在成本会计岗位上应配备成本工程师,从而有利于成本会计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以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成本会计新发展对成本会计人员越来越高的要求。再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査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3.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加强成本会计战略管理。电子商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导和支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的商务经济往来。电子商务将是未来最主要的商务模式。全球企业与企业之间(BTOB)的市场将从现在的430亿美元提升到2003年的1.3万亿美元。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环境,企业要在这种改变中立于不败;,面进行战略成本管理。

(1)价值链分析。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继入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过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这就是作业链。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形成和増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价值链上每个环节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进彳于企业价值链分析,可以确定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从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企业通过自身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确定企业的不同战略,从而争取成本优势。

⑵成本动因分析。动因影响作业,作鄕响成本。成本动因是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成本动因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面层?欠上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管理等。相对于作业成本动因而言,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更大。因此,从战略成本动因来考虑成本管理,可以控制住企业曰常经营中大量的潜在成本问题。

   ⑶战略定位分析。战略定位可以分成:成本领先战略。企业的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厂商。差异领先战略。此战略要求企业在产业内独树一帜,或在成本差距难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生产出比竞争对手功能更强、质量更优、服务更好的产品。命周期战略。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面有独特的成本特注。将产品生命周期按阶段展开,把“上游”与“下游”连赁起来,通过对目标成本的分解、估算,剔除大部分成本不利因素,为企业创造明显的战略优势。合战略。横向整合扩尬业业务规模;纵向整合则往往趣企业的业务范围,沿行业价值链方向向前或向后延伸整合。运用整合战略可以重构企业价值链’提高雏盈利水平。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范文6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国际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即跨国公司的角度,整合价值链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构建了一个基于竞争优势的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的分析框架,并指出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根本动因是谋求竞争优势最大化。

关键词:跨国公司 国际产业转移 竞争优势

学术界对于国际产业转移这一概念的笼统界定,难以准确刻画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而且大多数学者在实证研究中一般将国际产业转移与对外直接投资(FDI)等价起来,这就使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陷入了误区。本文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对外直接投资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在主体、表现等方面是相似或相同的。

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远远超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范围,贴牌、外包等非股权安排日益成为重要的国际产业转移方式。

国际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企业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和竞争的需要采取的战略,且其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狭义的国际产业转移表现为某个产业或其价值创造环节从移出国移出后,承接国替代移出国的供给,而FDI未必存在这种关系,它可能表现为企业在原有规模上新增供给能力(又称为产业扩张),且FDI可发生在各个产业。

相关理论及其解释困境

刘易斯(1984)认为,20世纪60年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几乎为零,而前所未有的工业增长引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赤松要(1960)等从日本国情出发,立足东亚区域研究形成的“雁行形态论”,反映了国际间产业转移由消费资料产业向资本资料产业、轻工业向重工业、原材料工业向加工组装工业演化的规律。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在分析日本FDI的基础上,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投资国应转让已经或正在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将其投向东道国具有或正在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投资国通过转移衰落产业,使自身产业结构得以升级,而受资国则通过吸收转移的技术,改善生产函数和促进出口增长。弗农(1966)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随着产品由新产品向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转换,产品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间转移。卢根鑫(1997)从政治经济学的产品价值构成角度出发,认为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在于重合产业的产品技术构成相似而价值构成相异,导致了产业从高成本国家或地区转移到低成本国家或地区。

同时,部分学者则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研究国际产业转移。海默(1960)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以市场不完全性作为理论前提,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垄断原理用于对跨国公司行为的分析。巴克利和卡森(1976)提出的内部化理论认为,企业除生产外还有研发、市场购销、培训、建立管理班子等活动,彼此相互依赖,并且与中间产品有关。中间产品不只是半成品、原材料,较为常见的是结合在专利权、人力资本之中的各种知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全球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国际贸易分工发生了重大转变,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中心从产业间分工向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内分工及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转化。与此相适应,出现了大量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理论。价值链(Value Chain)的概念是由波特(1985)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Gereffi(2001)在分析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联系和产业升级问题时,提出了全球价值链(GVC)概念。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的、用来分析国际性生产的地理和组织特征的分析方法。Kaplinsky和Morris(2001)认为GVC是各项行为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的实现过程,包括技术研发与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基本环节,而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厂商控制了战略价值环节也就控制了该产业的GVC。

随着全球贸易和投资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现有理论难以解释的新情况:

多数研究从产业结构变动和国家经济增长的宏观角度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客体是已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或转出国已经成熟或趋于衰退的产业,转移的最终结果是完成转出国与承接国的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但产业升级却无法解释国际产业转移中一些新现象, 因此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都存在着静态分析的局限性。

贴牌、外包等非股权方式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流方式,部分跨国公司选择将某些业务或部门出售,将资源集中于高附加值业务的方式实现产业转移,这也与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之间存在矛盾。

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以要素禀赋论和比较优势为基础,即一国的比较优势体现在不同产业或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上,而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价值创造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制造环节,也扩展到了价值链高端的研发和服务环节,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理论难以解释这一现象。

主流观点认为产业只能在不同产业梯度国家间单向移动,而对于逆梯度的产业转移尚未形成统一认识。近年来,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对外投资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主要是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现有理论对这一现象也缺乏解释力。

国际产业转移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

国际产业转移是跨国公司实现由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要途径。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细化,现代的国际分工理论已经转向以竞争优势为核心,并引入决定国际分工的另一重要基础――制度。

柯武刚和史漫飞(2000)指出“当可国际移动要素的所有者在跨国界重新定位时,不可避免地在各种制度系统之间作选择……其他国家在制度上的差异将会产生一个直接后果,即会导致不同的盈利可能性。这样,制度选择就变成了一种竞争中的挑选”。

彼特•鲍尔(2000)指出“经济成就的取得主要取决于人们的能力和态度,也取决于他们的社会政治制度。这些决定性因素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进步速度的快慢”。

波特(2002)提出了一整套解释一个国家、产业或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竞争力理论即“钻石理论”,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该理论实际上在要素禀赋的基础上引入了制度差异来研究一国的产业发展环境的组成因素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波特(1996)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但同时获取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的竞争地位通常也是互相抵触的。众多学者以该理论为基础研究企业差异化优势的来源,一般认为有两个来源技术(设计)和品牌(营销)。如施振荣(1992)根据波特理论和多年从事IT产业的丰富经验,指出PC整机制造流程的标准化使行业壁垒完全消失,部件制造商获得微薄的附加价值,而产业上游的技术研发、下游的渠道运营和品牌建设则拥有较高的附加价值。用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即“微笑曲线”来描述PC制造流程中价值链各个环节的附加价值(见图1所示)。

跨国公司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保证企业利润的核心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波特指出,企业不仅要在制造环节,而且应该在整个价值链上争取成本优势。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与其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见图2)。

通常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差异化战略和总成本领先战略,而当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全方位竞争时,必须同时在两种战略之间做出权衡,既要保证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又必须控制成本。当前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要是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是“环节内分工”,即将价值链上各个价值创造环节进一步进行解构和层级划分。例如,将研发环节细化为一条包括最具创新性也最能决定企业差异化优势的基础研究、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应用性开发和为满足当地市场特定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开发的“研发链”,每种研发活动需要特定的要素质量和制度。这样,跨国公司就能利用不同国家要素成本和制度供给的巨大差异,根据各个层级的要素密集度特征,在保证实现企业差异化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国家间的产业转移分别安排在不同国家完成,在保证差异化优势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成本。

因此,本文认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是获取竞争优势,是跨国公司在要素市场不完全和不同国家制度安排差异的条件下,根据各国要素丰裕度和制度供给状况,将价值创造环节选择在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低的国家或地区完成,以实现竞争优势最大化的战略行为。

结论

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根本在于不断提高我国的要素质量和改善制度安排。我国积极承接新一轮制造业国际转移,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2007年,我国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然而,我国完成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往往只是该产品生产环节中最缺乏技术含量的一段劳动密集型生产过程,处在价值链低端。如通常认为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汽车和通讯产业,有2/3的出口企业销售利润率低于5%,我国在大规模出口的同时,依然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获得极低的附加值。

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整合和配置资源, 以获取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内技术水平,缩小了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但将技术引进作为提升本国技术能力的主要甚至唯一措施, 不仅不能实现在技术创新能力上赶超技术领先国家, 反而会导致国内产业的技术路径依赖加深,难以建立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竞争优势。因此,国内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中,应借鉴跨国公司整合全球资源的做法,积极开展逆向产业转移,将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研发等环节转移到更具要素和制度优势的发达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创造性资源,缩小与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等译.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