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技术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制造技术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制造技术标准

智能制造技术标准范文1

第一,经济环境的分析。据估计,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到2020年将超过45亿吨标准煤,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而大力发展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确保经济和社会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民币升值降低了进口风电设备的价格,这有助于内蒙古风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设备技术水平,从而实现风电产业的结构优化。

第二,社会环境的分析。对内蒙古而言,风电产业是朝阳产业,它在有效解决当地能源困境的同时,可以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供有利条件。风电具有常规能源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内蒙古风电产业的发展既能够优化华北地区的电力能源结果,又能够响应人们日益高涨的环保和节能呼声。

第三,技术环境的分析。近年来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大幅提升,但风电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如没有实施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对输出功率的短期预测技术还有待提高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蒙古风电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内蒙古风电产业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1.构建有效的风电电价机制

第一,内蒙古政府相关部门要抓紧风电招标项目的前期规划工作,对中标项目资源备案,为投资者前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要对风电项目招标调整机制进行规范,实施招标定商,在评标过程中适当下降投标价格的比重,对技术水平、开发经验、电力质量、资源利用效率和风电上网保障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虑;第三,在风电项目开发地构建风能资源使用补偿机制,要求开发商提交“风能资源使用补偿基金”,将其用于风能项目在当地的开发补偿;第四,进一步细化标杆电价政策中地区的分类,切实将地区间的差异考虑在其中。

2.加大风电产业的宣传力度

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主要依赖煤炭资源的国家,中国的能源形势不容乐观,这就要求我国的能源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风电的定价要稍微高一些,很多企业和居民在使用时出于费用的考虑,都会选择污染较大的火力发电,这就要求内蒙古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加大对风电产业的宣传力度,转变全体成员对绿色电力的认识,自觉选择定价稍微的风电;政府对于使用风电的企业和居民,可以将电费差价在企业所得税(或贷款利息)和个人所得税中抵免,以此来激发企业和居民购买风电的热情。此外,内蒙古电网企业要转变发展理念,在建设常规发电能源的煤电时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积极探索风电的开发,从而为风电提供及时、可靠和方便的电网输送通道。

3.加快发展智能电网,为风电的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内蒙古拥有非常丰富的风能资源,但是该地区的能源需要却相应较低,这就必须通过构建智能电网来为风电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良好平台。智能电网的发展,将形成西、北部能源丰富地区的送端电网和东、中部地区能源需求旺盛地区的受端电网,切实提高电力的承载能力,实现风能的大容量、长距离、跨区域、高效率和低损耗输送。风能目前在内蒙古主要是用于生产电能,而智能电网的构建将显著提高电网接纳和调节风能的能力,从而切实促使内蒙古风电产业的发展,具体说来:智能电网使用柔性输电和特高压输电等技术,能够对大规模风电基地网架结构和送端电源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满足风电大规模输送的需求;智能电网使用储能技术和控制技术,能够对风电并网的技术标准进行完善和规范,从而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智能电网的配用电设备能够实现对风能的接纳和协调控制,切实让用户享受到风电带来的好处。

4.健全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检测认证体系

内蒙古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够稳定,这就要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构建风电机组技术标准及涵盖设计、建设、投产和运营的检测认证体系,对即将批量生产的风电机组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在模拟工况下的性能试验及完成安装调试运行后风电机组的实际出力情况进行测评。当然,构建健全的内蒙古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检测认证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逐步实施,在现阶段可以采用强制规则并辅以财税补贴等政策,让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批量化生产设备前,使用国际先进标准对零部件及整机进行充分检测,以消除因风电设备质量不过关而带来的运行隐患。

三、小结

智能制造技术标准范文2

6月29日,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和《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该公司在告诉行业同仁该怎么做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身去做――年初的时候,国家电网收购平高电气、许继电气方案获准,这为国家电网涉足电器设备制造行业铺就了坦途,而许多鲜为人知的智能电网开发企业也多有国家电网参股其中。在近日智能电表招标中,国家电网被指操纵竞标,国家电网对电力行业全产业链的控制欲已经迫不及待地表现出来。

游戏规则制定者

“国家电网在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处某人士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如此解释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6月29日,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以及《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以上两大标准为国家智能电网体系的建设标准化打开了局面,也有利于智能电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避免智能电网开发之初产生不必要的无序开发与财力浪费。”前述国家电网新闻处人士表示。

不同于电信设备制造和部分机械制造行业,由于行业标准体系迟迟未能建立,智能电网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产能过剩以及行业无序发展,甚至导致国内标准缺失而影响到了整个产业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掣肘。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发展之初就随即出台两大标准,是相当明智的。

然而,国家电网也与电信网络运营商一样,在告诉了上下游企业该怎么做的同时,也把监管者的权力顺手牵羊地攥到了自己手中。在日前进行的智能电表招标会上,国家电网就迫不及待地展示了它对这个行业强大的控制力。中标企业多数是国家电网相关联企业,国家电网智能电网部表态:招标都是依程序进行的。但是这也从侧面表明,只有国家电网有权认定企业的产品是否合乎标准,只有国家电网有权决定谁的产品和技术是合乎标准体系的。国家电网这种决定性的控制力,在智能电网发展初期表现得极为明显。

国家电嘲显然不满足于行使手中的规划与标准制定权,它希望更多地直接介入实体操作层面。据了解,智能电网行业将形成规模上万亿元的总产值,国家电网显然不能错过这个巨大的商机。事实上,国家电网在此之前已开始了智能电网领域的布局。

挤占同业利益

在经营电网和制定相应规则的同时,国家电网似乎并不满足于此。还逐步向上游产业渗透,挤占合作伙伴的利益。国家电网全资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最近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它需要在国家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承担起ICT(信息和通信技术)支撑的职责。整个智能电网体系需要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国电信息通信公司顺理成章地担此重任。

国网信息通信公司总经理刘建明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他们被赋予的另一项新使命是开发智能电力终端产品,比如智能电表、智能开关等,以便能为终端用户提供更便宜、更便捷的用电服务。

该公司目前已经开始了与部分家电厂家的合作。海尔、美的等家电厂家已经与国电信息通信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共同开发智能终端家电。刘建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采访时表示,开发智能终端离不开与一些家电厂家的合作。在上海世博会智能电网展馆布局中,海尔、美的为国家电网配套生产了多款智能家电产品,预计未来的合作将走向常规化。

“国网信息通信公司只负责了智能电网开发的一小部分,国家电网的整个智能电网体系包括发电、输电、变电,调度等六个环节。”刘建明告诉本刊记者。国家电网为了运营智能电网,专门成立了智能电网部。智能电网部负责起草了前述两大标准文件,该部门的另一个职责就是负责国家电网的智能电网推进工作。智能电网部某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他们部门主要承担智能电网的发电、输变电、调度等各方面工作的推进。

国家电网为智能电网谋篇布局已经是早些年的事情。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在提出之初,国家电网就通过其下属公司、研究院与多家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合资组建了智能电网技术与设备研发企业。国内多家具有规模的智能电网研发企业背后都依稀可见国家电网的身影。

2月11日,国家电网收购电力设备制造业著名企业平高电气和许继电气,便被认为是国家电网大举进军电力设备制造领域的信号,而其背后的意图亦被分析人士认为是意在提前布局智能电网设备制造。被收购公司有强大的设备生产与研发能力,而这两家公司在智能电网研发方面也颇具实力。

混沌的角色

尽管国家电网已经开始在电力设备市场上大显身手,然而市场对智能电网风暴显然还没能完全接受,股票市场的先热后冷是这种不信任态度的最好表露――年初,智能电网相关龙头股一度高涨,但涨势短暂维持后,股市炒家回归理性,智能电网股跌势开启,国家电网的两大智能电网相关标准并未能挽救智能电网概念股颓势。目前智能电网股大势仍显低调。

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处某人士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坦承,智能电网刚刚起步,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家电网并未就智能电网发展的核心问题形成全面而系统的思路。据该人士透露,国家电网目前并未明确未来将重点开发哪些智能电网产品,也并不知道将来该瞄准哪些细分市场。

而对于如何协调自身既作为运营商又作为可能的设备制造商的角色,国家电网相关人士也表示,他们目前还没有考虑这样的问题。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可能涉及协调与电力公司、各地电网、设备制造商以及家庭用电终端产品厂家甚至其他相关的二维码信息软件商的利益划分,对此,目前的国家电网显然更是无暇顾及。

智能制造技术标准范文3

目前,造船业国际先进水平正在从工业3.0向4.0过渡,而我国大部分船企仍处于2.0阶段,造船效率仅是日韩水平的30%。从2010年起,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前列。但随着要素成本的上升,中国造船业将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表示,在与国际一流强手竞争中建设海洋强国,需要紧紧抓住智能制造的新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以创新驱动,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将智造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倍增器。

自制机器人“上岗”焊接造船

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制造多功能室焊接机器人,已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试用期”,正式“上岗”焊接造船。该机器人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该种先进技术装备的国家。

据介绍,通过配备多种焊接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船厂的车间也越发“智慧”。一线员工只要在信息化电子终端操作机上使用条形码数据采集技术,就可以实时跟踪制造情况、采集数据和信息等。

如今,走进中船重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可以看到,一线员工只要在信息化电子终端操作机上,使用条形码数据采集技术就可以准确获得消耗品使用信息、动态实时跟踪分段制造情况、实时采集现场质量检验数据和生产安全与设备信息等。该项目建成了国内首个船舶分段建造数字化车间,通过配备多种焊接机器人替代分段焊接人工作业,使分段制造接近日韩先进船舶企业水平,分段建造效率提高30%,车间能耗降低10.8%,设备有效利用率提高30%。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全链条协同

近年来,中船重工抢抓智能制造新机遇,大力实施智能制造技术在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应用研究,引领船舶行业变革,推动我国向海洋强国迈进。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杜刚表示, 船舶行业具有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离散制造特点,要求生产作业系统具有更高的柔性和智能。杜刚说:“就船舶行业而言,我们认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全链条协同,即从设计开始,到工艺生成,到物资供应系统,到制造车间,到测试和最终交付。”

围绕全链条协同,中船重工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策略,通过厂所合作、研用结合的模式,实现了我国船舶智能制造装备国产化和柔性制造新模式;建成了国内先进的高技术船舶分段制造数字化车间,使我国船舶中间产品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水平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验收通过了3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打破了国外智能制造技术垄断,有力支撑了造船效率和效益。

除了集团内的转型升级,中船重工还为传统船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引领我国船舶行业变革。据介绍,中船重工以智能信息系统、智能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智能工作站等高端定制化的智能制造产品,面向船舶行业内的船舶制造、船舶动力、船舶配套以及部分非船制造型企业,开展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院所等项目建设,解决传统船舶制造企业对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急迫需求。

下一步,中船重工将实施四项工程,建设一个中心,构建两个体系。四项工程是指船舶重工研发制造一体化协同平台建设工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工程、船舶重工试点示范推进工程、船舶行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一个中心是指大数据中心;两个体系是指制造+服务体系和船舶重工智能制造人才体系。预计到“十三五”末,中船重工将实现生产效率提高20%,成本降低15%,研发周期缩短15%。

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随着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深度和广度的日益提升,中船重工初步形成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体系。但要实现制造环节互联互通,消除“语言障碍”,推进跨行业、跨领域的智能制造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该集团公司根据业务涵盖船舶与海洋装备设计、建造、试验、保障全过程的特点,将面向船舶复杂系统的集成优化设计、一体化并行协同研制、造船模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全生命周期超大规模的系统工程管理,依托第七一四研究所抓总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同时整合全集团力量,构建起由总体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协同标准、专业标准组成的标准框架体系,并建立起标准体系的动态完善机制,逐步为智能制造形成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目前,中船重工制定了集团公司装备制造2025计划,按照计划,到2018年,中船重工将建设7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数字化设计工具、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普及率和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在智能制造工艺、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到2020年,基本建成研发、设计、制造、测试、仿真、管理一体化协同平台,形成开放共享的网络数据系统;基于业务流的产品数据管理平台、三维设计软件等基础软件或系统达到高度统一,初步形成数字化基础体系;形成可自定义的标准智能工厂。

相关链接

中船重工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开工

近日,中船重工智能制造产业园在重庆市永川区正式开工。同时,中船重工与永川区签订了深化合作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高端动力、智能装备、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军工科技和地方经济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技术标准范文4

2017年6月28日,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支持下,由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中国信息化周报社协办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示范企业现场会在天津成功举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天津市副市长何树山、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夏青林出席会议并致辞。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兴会、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任助理周峰、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色云峰在会上做主旨报告。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孙钢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主持。来自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单位的国内外专家、企业代表,天津市滨海新区重点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点、线、面结合 推进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

会议之初,与会嘉宾首先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培训基地进行了现场参观调研。在之后的现场会上,安筱鹏在致辞中总结了近阶段中德合作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并指出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要继续发挥好交流合作的作用,营造互利共赢的合作环境,加强中德双方项目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持续推动中德合作在副部长级、执行级沟通机制,重点做好今年11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中德智能制造副部长级会议,做好会议的筹备工作。

二是务实推动项目合作,夯实中德合作基础,以中德合作试点示范项目为切入点,建立合作交流新载体,围绕智能制造、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机器人、工业软件等领域技术标准,在项目、行业、园区,点、线、面三个层次上组织开展2017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示范项目的遴选,支持若干有示范性、引领性、标志性的中德合作项目,2017年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案例,扩大中德合作影响。

三是深化标准化领域合作,共同推进国际标准的研制和应用推广。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合作,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吸引中德著名企业研发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在高校设立教学机构、课程,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校建立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产业技术联盟和创业创新平台,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借鉴德国优秀人才培养经验。

五是开展系列交流活动,营造良好合作发展环境。组织召开大数据驱动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等活动,交流双方的智能制造领域的新进展,了解双方需求,借鉴成功经验,对接良好供需诉求,营造互利共赢环境,同时打造制造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模式,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天津积极承接

中德智能制造对接合作

何树山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专项实施意见和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相关产业,积极推广人机智能交互、柔性理念生产等智能制造方式,广泛推进生产制造设备联网和智能控制。与此同时,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重要抓手,天津市积极承接中德两国智能制造领域对接合作,来自德国的大众、西门子、施耐德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相继落户天津。在工信部公布的首批14个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名单中,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培训基地和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两个项目入围,这些项目不仅提升天津制造业竞争力,也为下一步拓宽中国智能制造合作领域提供了示范和样本。

夏青林在致辞中指出,滨海新区将先进制造业和研发转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努力扩大对外经济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形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目前已有142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新区。滨海新区规划建设了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着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中欧区域合作中心,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汽车制造、航空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生产业六大产业。

张兴会就中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培训基地项目推进情况作主旨报告,并介绍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下一步发展计划:牵手一流大学、依托一流企业,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探索产学研育人新机制。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搭平台、引机制、聚人才、促建设为基本工作思路,在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专业建设方面用了一亿资金,既要把材料成型、软件、通讯、能源与动力、物流、工艺美术等专业建设好,又要把11个国际化专业标准建设好,重点建设好航天工程和控制工程两个工程硕士研究平台,尤其是在航天工程领域,要聚焦数控技术、智能制造要研究四个方向,七个技术问题,建立四个实验室。

完善评价体系

促进人才交流

周峰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评价体系的相关情况。中德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评价体系包括产业对接、标准化、培训基地、示范园区四大体系共21个模块,该体系已经在6月9日由中德联盟聘请18名产业相关专家进行了修订,可以为中德项目的项目遴选评审作为支撑。

据周峰介绍,在制定中德项目u价指标体系之外,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建立了企业智能制造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和平台,从诊断切入,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定位自身短板,建立合理的技术转型升级的路径规划,帮助企业排除相关问题并规避相关风险,包括投入产出带来的相关转型方面的风险。可以帮助用户逐步完成闭环优化,实现资源整合,最终快速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为目标。这套体系分为17个方向、28个模块,体现的是工业4.0分级概念,企业从2.0时展到3.0,是不断做精益生产、流程优化的过程,从精益生产导入期到提升期,再到精密生产高标准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都有相关不同层级的要求,该体系可以针对不同行业,为企业定制智能制造实施路径。

智能制造技术标准范文5

关键词:RFID 图书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248-01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射频标签等,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 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20世纪90年代以来,RFID技术开始应用于物流领域,并逐步在图书馆领域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图书馆已经应用该技术,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推动着图书馆管理者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进行变革。

1 RFID技术在国内外图书馆的应用概况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芯片制造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开始应用于汽车和交通等民用领域,并进入图书馆领域。1998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开始尝试应用RFID技术,用于改变图书馆传统的借还书模式,2002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全RFID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

在国内,最早引进RFID技术的是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新馆于2006年7月在全国率先采用RFID技术替代传统的条码技术,建成了完整的全自动 RFID系统。

截止到2011年3月国内已经有67家图书馆正式应用了RFID技术。其中公共图书馆47家,高校图书馆20家。在这所有67家图书馆中,使用高频的图书馆数量为43家,占总数的64.2%;选择超高频的图书馆数量为24 家,占总数的35.8%。公共图书馆中选择高频的有35家,选择超高频的有12家;高校图书馆中选择高频的有8家,选择超高频的有12家。

2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优势

RFID技术不只是简单的条码代用品,电子标签的非接触读取和大容量信息存储对图书馆的整个业务流程产生革命性影响,进而引发新的业务流程重组,使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更具科学性和高效化,图书馆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2.1 业务流程更加高效,节约大量人力资源

借助RFID技术的优势,图书馆大量业务逐渐自助化,读者自助就能完成借书、还书等业务。读者自助完成10本图书的借阅仅需数十秒,这在条码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同时,RFID技术也让自动分拣变得简单可行,借助层架标签和3D图书导航地图,读者可以方便快捷的找到图书的存放位置。RFID技术让图书馆管理人员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而更专注于读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业务空间。

2.2 提高科学管理能力,扩展新业务

在条码时代,查架、顺架工作是件费时费力的事,图书盘点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图书丢失率永远是一笔糊涂账。同时也造成读者存在困惑:书目检索到的图书在书架上却无影无踪,而管理员也无法给出明确的解释。RFID技术让这一切变得轻松,图书的查架、顺架和图书清点可以轻松实现,甚至偶尔发现部分死书。

利用RFID技术,智能书架、无人值守智能图书馆和24小时街区图书馆开始得到应用,目前深圳图书馆共有160个24小时街区图书馆遍布全市,读者在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成为永不关闭的图书馆。

3 RFID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技术标准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对RFID产业的标准不统一,是制约这项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RFID技术标准目前就有三种:国际标准ISO18 000、欧美EPC Global和日本的Ubiquitous ID Center,这三种标准不互相兼容,主要差别在通讯方式、防冲突协议和数据格式三个方面,这给RFID技术的大范围应用造成障碍,我国的国家标准主要参照ISO18000。

3.2 HF还是UHF

RFID技术应用存在HF(高频)和UHF(超高频)两个频段,HF的工作频率是13.56MHz,UHF的工作频率是860MHz~960MHz。在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的成熟度上HF具有优势,但劣势是标签过大,隐蔽性差;UHF在标签隐蔽性、数据读写速度、标签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稳定性不够,抗干扰性有待提高。目前国产UHF标签不足1元,HF标签价格略高,标签价格已经不再是RFID技术推广的障碍。

到底是HF还是UHF,让很多图书馆大伤脑筋。据笔者调查,HF和UHF各有优势,并无哪种技术取代哪种技术的趋势。RFID技术的优势不在于防盗,而在于智能业务的拓展,过分强调防盗功能只能是本末倒置。

4 RFID技术应用的拓展

RFID技术能更好地提高图书流通管理和典藏的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常用功能有自助借还、24小时自助还书、馆藏清点、顺架管理、流通管理、架位导航等,相对于RFID的强大功能而言,图书馆RFID的功能开发仍然有限。未来RFID技术在图书馆以下领域会得到更大的开发和拓展:

4.1 智能书架的应用

传统书架无法对在架图书进行监控,无法对图书是否在架做出判断,对图书的取阅次数也无法做出统计和跟踪。应用了RFID技术的智能书架解决了这些问题,智能书架能够记录架上图书的取阅记录,能够对不在架图书进行报警。从而能为图书馆提供详细的统计信息,帮助图书馆改进图书订购决策的科学性。

4.2 无人智能图书馆

智能图书馆是利用RFID技术,结合智能自助设备和图书管理系统,将图书馆建成无人管理智能化,从而将图书馆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深圳图书馆已经建立160个24小时街区图书馆,上海等城市也相继建立;2005年台北市立图书馆建立无人服务智能图书馆。

5 结语

推广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目前时机已经成熟,标签和设备的价格已经不再让人望而却步。并且随着标签使用量的增加,又会进一步降低标签的制造成本。RFID技术的应用将是图书馆的一次技术革命。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2006.

[2] 刘白秋.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内图书馆中的首次应用实践[J].图书馆学研究,2007(4).

智能制造技术标准范文6

实际上,一些家电企业的这种说法太过浅薄:智能制造不等于机器人,智能制造的核心更加不是机器人,而是源自于企业由内到外的一场智能化革命。这其中涉及上游的产品研发、下游的分销。

重新定义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其实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能够代替人进行各种智能活动。比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在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通过机器与人的合作,去延伸和取代部分生产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更新了自动化的概念,扩展到智能化、柔性化和高度集成化。

简单来说,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机器人属于智能制造的范围,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智能设备。但智能制造却不只包括机器人。智能制造是指从产品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等全部周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体现。

智能制造核心是什么?

显然,智能制造的核心并不是机器人。其本质是把制造过程中的黑盒子打开,把看不见的东西透明化,真正实现生产设备互联互通,从消费需求到产品创新的数字化、智能化。

比如,海尔就主动向外界开放其互联网工厂,并打造为“透明工厂”,让消费者可以随时了解、观察海尔每一台家电的生产制造过程。消费者可以随时了解其家电产品的生产、制造以及发货周期。

对所有家电企业来说,智能制造应该理解为一种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化三化深度融合的过程。要实现智能制造,就要打破以往的传统观念,用创新思维进行管理,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为了机器换人,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甚至可能会把好企业给拖垮。

智能制造核心不是机器人

其实不管是智能制造、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德国工业4.0”,都包含制造装备,而机器人就是非常灵活的制造装备。这一点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发展机器人既是顺应历史潮流,也是把握未来发展趋势。

机器人的发展,应该可以分为制造和应用两个方面。从应用层面讲,国家工业机器人自2000年以来一直呈快速上升的态势。在全部应用的机器人中,国产只占10%左右。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形势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工人工资上涨,劳动力短缺,机器人的大范围应用是必然;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对包括机器人在内的自动化高端设备需求的迫切性很高。当然,要成为机器人强国就不能大量依靠进口,而是自己有能力来制造。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数量每年还在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国内正在建设的机器人产业园已经达到36个,还有一些公司也在做。在发展过程中,大浪淘沙是不可避免的,会冒出来一些在中国机器人发展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公司,也必定有一些会销声匿迹。

中国和欧美等制造业的情况不太一样。德国工业4.0实际上对应的是智能制造时代,而在这之前人家已经走过了1.0、2.0、3.0。我们国家可能现在刚刚处于2.0的时代,制造业基础还欠缺比较多,但我们在互联网方面的创新还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比如说阿里巴巴、小米。

正是利用了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中国的小米手机能够在智能手机中异军突起,这在以往是很难想象的。实际上,我们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国外的距离已经没有那么远,有理由从这里突破“走中国自己的智能制造道路”。智能制造主要是信息技术发展促进的结果,包括网络、传感器、IC芯片、物联网等。这样的进步使得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以往完全不一样,使得以往不可及的地方变为可及,这样制造才能智能起来。

现在也有些人把“德国工业4.0”简化为“工业4.0”,甚至有人把“工业”也丢掉了直接叫“4.0”,好像要把其变成为中国践行的信条。中德政府也在推动相关方面的合作开发,但是到底怎么合作,还需要仔细考虑。不同的制造行业智能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到底是自己主导开发,还是依照德国的技术标准,可能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诚然,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下,因为一些利好政策与政治因素,中国的制造企业都在积极推动生产线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但在热潮之下,更应该冷静分析:智能制造一定要先医后药、量力而行。因为缺少投资回报率的成本投入,哪怕是30%,也可能把一个好企业给拖垮。

所谓先医后药,就是先对企业进行诊断,再拟出最适合企业的路径方法。任何步骤都绕不过先做好产品,进行创意产品设计,使其产品易于面向机器人装配、低成本又高质量;再打造卓越的流程,拥有最少的浪费和最好的质量。在成功完善了以上两步之后,再评估企业在通往工业4.0的道路上所到达的层次,进行业务需求排序,搭建智能制造的框架,构建良好的布局等。说到底,引进机器人,推动智能化进程,更像是一个结果,而非神奇的济世良方,适合于所有的企业。

所谓量力而行,指的就是企业主必须认清企业所处位置、拥有的实力,清楚认知每一个位置的前进目标,在纷繁复杂的现状里找到最适合企业所走的路径,切忌盲目跟风。不贴合实际地去购置大量机器人的后果,只能是造成资金的浪费以及机器人的闲置,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人”的作用正在凸显

无论是不是局限于机器人生产,智能制造毕竟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是大势所趋。那么人究竟应该在智能制造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硬件”与人所代表“软件”,在智能制造中又该以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