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1

一、资本市场发展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市场到多层次市场,在市场主体、市场规模、市场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

1.市场主体规模与结构

2010年我国有证券公司106家,基金公司62家,A股期末账户150798830户(2010年11月数)。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106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97万亿元,净资产为5663.59亿元、净资本为4319.28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为1866.29亿元。我国有基金公司62家,基金资产净值2.48万亿元。A股账户中个人账户150223774户,占99.62%,机构账户474854户,占0.31%。

2.市场规模和结构

我国资本市场是包含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产权交易等在内的多层次市场。股票市场又有A股市场和B股市场,A股市场又分为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等市场。从资本市场工具来看,我国主要的投资工具包括股票、债券和基金这些金融产品。

(1)股票市场

从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场价值来看,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突破了2000家,到2010年12月底,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达2063家,上市股票2149只,其中上市A股2041只。1990年-2010年期间,上市公司的数量以每年32%的增速在增加。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了305155亿元,其中,流通A股市值达到了191109亿元。从市场交易规模来看,A股交易额从1990年的0.01017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542512.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43%。放在整个世界范围来看,2010年沪深两个交易所的市值和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二,而且从长期来看,这个位置是比较稳定的。

股市结构方面,我国目前主要包括A股市场和B股市场,不论是从市场公司家数、上市股票数量、股票市值还是交易额等方面看,A股都占据绝对优势。A股市场已经包括了主板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

(2)债券市场

20年间债券市场获得了巨大发展,交易品种不断丰富,目前包括下面这些: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央票、短融、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可转债和可分离转债存债。交易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

从发行量看,债券市场的发行量从1990年的347.3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93484.85亿元,20年间增长了169倍,复合增长率为32.3%。从交易量看,债券市场的交易量从1993年的21.6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636310.7亿元,17年间增长了29478.6倍,复合增长率为83.2%。

从债券市场结构来看,按照发行量来看,由于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繁性,债券市场中央票发行量最大,占据了发行额的45%。按照交易量来看,金融债的流动性较好,金融债交易量占全部债券交易量的35%。从交易场所来看,我国债券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自1998年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债券交易后,银行间市场迅速超越交易所市场,目前,银行间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3)基金

1998年到2010年,我国基金资产从103.6亿元增加到了24843.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7.9%。

基金结构构成上,从基金形式来看,逐渐由封闭式基金为主变成以开放式基金为主。从投资对象来看,我国股票型基金一直占绝对优势,接近全部基金的一半。截至2010年12月,我国一共有730只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和其他基金分别占46%,23%,13%,6%和12%。基金资产净值达到了2.48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和其他基金分别占49%,30%,5%,6%和10%。

二、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意义

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本市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市场化过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资本市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完善就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整性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还通过促进市场微观主体培育、价格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转变和市场的对外开放等途径促进了我国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作出了重大的制度贡献。

1.在微观主体培育方面,资本市场发展加强了企业的市场意识、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经过20年发展,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现在已经具有相当规模。2010年沪深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加起来突破了2000家,2010年上市公司达到了2063家,上市公司数量约占股份制公司的六分之一。1990年-2010年期间,上市公司的数量以每年32%的增速在增加。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已经突破了500家,2010年年10月创业板启动,2010年全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达117家。从市场公司的市场价值来看,其增长更为迅速,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了305155亿元,其中,流通A股市值达到了191109亿元。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多是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重要。我国股票市值占GDP比例也在不断提高,2010年这一比例为77%,最高时达到了151%(2007年)。

资本市场发展从压力和动力两方面促进我国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一方面,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是硬约束,促使上市公司增强市场意识、尊重市场规则、提升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又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各种制度安排和运作平台,有助于企业自主决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目前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对于微观主体建设的促进作用包括如下几点:首先,公司要上市,就要进行股份制改造,还要符合上市的各种信息披露的要求,这使得企业运作更加规范和透明。第二,上市后,上市公司处在风尖浪口,要直接面对市场的监督和检验,需要面对停牌、退市等压力。在这些无时不在的优胜劣汰的压力下,企业养成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市场中锻炼出了竞争能力。第三,资本市场为企业并购提供了创新的、高效的股权交易场所和交易工具,有利于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做大做强。如2010年平安银行并购深圳发展银行这一涉及到交易额近300亿元并购,其中90%是以股权来进行对价交易。第四,资本市场在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70%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但是它们很难从银行中筹集到大量资金,于是就需要资本市场尤其是创业板为对这些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而实际中资本市场也在努力承担这一重任。2010年创业板启动,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持和资本运作平台。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中的许多高新科技公司借助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平台融资,培育了核心竞争力。

资本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是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从很多方面看它们都是我国经济中最重要最活跃最有能量的部分,为国家、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市场微观主体建设的具有重要意义。

2.价格体系完善方面,资本市场发展推动了价格体系的完善和定价机制的改进

价格机制是市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市场定价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价格是一个体系,包括商品价格、要素价格等各种价格,这些价格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价格体系中有些价格是固定的,或者是由政府高度管制的,有些价格是市场化的,那么,市场行为主体就很难进行市场化定价,就会出现价格扭曲。

改革开放30年后,我国的商品定价已基本市场化了,但要素定价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尤其是资产定价、资金定价,市场化程度还较低。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我国资产定价和资金定价的市场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资产定价

资本市场上,人们越来越多的采用市盈率、市净率等办法,参照市场行情对股票(资产)进行估值,也就是说资产的定价越来越市场化了。不论是一级市场上的新股发行还是二级市场上的股票转让和买卖,投资者会综合考虑企业发展前景、经营风险、盈利潜力各种因素对企业加以估值。当然,由于上市审批制导致了股票资源和新股资源的稀缺性,资本市场的资产定价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灵,出现股价严重背离市场价值的现象,如2011年1月中多只新股的高溢价发行,导致大面积破发。资本市场在资产定价中的失灵其根源在于资本市场的市场化不够,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包括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在内的市场化改革。

虽然资本市场在资产定价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其对推动资产定价市场化的重要意义。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的重要阶段,将出现大规模资产重组。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机制的改进将有利于其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更好地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2)资金定价

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四大行业和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2010年我国金融行业总资产规模突破一百万亿。其中,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四大行业的资产合计就达到了105亿元,突破百万亿元的关口:银行业总资产为95.23万亿元(2010年11月数),保险业总资产为2.48万亿元,证券业总资产1.97万亿元,基金业资产净值为5.00万亿元。在金融四大行业中,银行业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其总资产占四大金融行业总资产的91%,证券公司占比1.9%,基金业资产占比2.4%,证券和基金二者合计的资本市场的比重大约是4%。

资本市场的发展,为社会融资提供了股票、票据、债券等各种直接融资融资工具,使得融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虽然,从金融体系资产结构来看,我国的资本市场规模还显得单薄,但从融资结构来看,资本市场已经对资金的配置、资金的定价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话语权正逐步增加。2010年资本市场的筹资突破1万亿,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10393.1亿元,扣除各种发行费用,实际募集资金10117.5亿元。股市筹集资金相当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13%。2010年各类企业(公司)在债券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融资31252.95亿元,是1992年5亿元的6251倍,1992年-2010年期间债券融资资金的年增长率达到了62.5%。2010年债市筹集资金相当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39%。股市债市筹集的资金相对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一半以上了。也就是说,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大约占到了融资总量的三分之一。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资金定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对资金价格确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上资金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于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就推动了我国资金定价的市场化即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上,企业债、金融债、商业票据等工具的交易已全部实行市场定价,对价格不再设任何限制,只是在债券发行中,我国规定企业债发债时债券利息不能高于同期限储蓄利率的40%。随着各种票据、公司类债券的发展,特别是OTC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不断扩大,很多企业,特别是优质的企业,可以选择发行票据和企业债来融资,企业融资的成本受贷款基准利率的限制在不断下降,资金价格更加市场化。另一方面,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是作为替代性金融工具出现的,证券市场发展了,资金融通对银行体系的依赖性就降低了,为银行这一直接融资体系的资金定价改革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同时也对银行体系利率市场化形成压力,从而推进直接融资体系的利率市场化。

3.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方面:资本市场发展推进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是以间接调控为基本目标和基本特征的。只有采用市场化的宏观经济手段、宏观经济传导途径,才能有效传导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而且不对微观行为主体行为造成大的干扰、甚至隔段和冲击,从而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微观主体行为之间的无缝连接,实现宏观调控目的与市场微观主体利益的统一协调。

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固定收益类市场的发展,在我国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调控)体系逐步从行政管制的直接调控向综合运用市场化调控手段的间接调控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的标志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1998年1月1日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控制,1998年5月26日我国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恢复交易。此后,依托稳步快速发展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0年到2010年间,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增加了20.6倍,年增长率为35.9%,大大超过了同时期我国M2的18.5%增速。公开市场操作对货币供应量调整的力度在增加,影响程度在加强。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2

各位企业家、各位泰商,同志们:

今年我们在这里举行全县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恳谈会,回顾总结2017年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共同探讨泰顺发展难题破解之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赶超发展。参加会议的有: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外知名泰商代表。

会议议程有三项:一是罗招政常务副县长通报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二是与会人员交流发言;三是县委董旭斌书记讲话。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罗常务通报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大家欢迎。(鼓掌)

……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打造营商环境作交流发言。

……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XXX书记讲话,大家欢迎。(鼓掌)

……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企业 银行 经济发展

一、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性质

是指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之间通过建立有组织、多形式、制度化的合作,实现货币政策传导的有形化和具体化,有效解决政府、银行、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密切相互关系,推进政银企互动,促进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联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政、银、企“多赢”的目的。

二、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的组织体系,成立政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工作结构。

第二,建立日常联系机制。机制成员单位建立日常联系机制,畅通联络渠道,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议题包括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政府阶段性工作重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大产业项目情况等;经济主管部门向银行机构介绍首都企业融资需求及面临的困难;银行机构对政府工作的需求和建议,推介创新产品和服务,金融市场信息等;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提出融资的具体要求,帮助银行及时掌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情况,促进银行业与实体产业协同发展。不定期联席会议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分专题随时召开。

第三,建立协调联动机制。(1)加强政府部门与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听取金融管理部门对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发展的建议。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区域金融业发展情况,研究重点问题,制订工作方案并联合推动实施。帮助银行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解决应由北京市解决的重大问题。(2)加强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听取银行发展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协调落实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市与区(县)一条龙、一体化、一站式立体金融服务体系。(3)加强与银行业协会的定期联系,借助行业协会的平台和窗口,为银行提供信息、培训等服务。(4)加强银行和企业的沟通交流,为银企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1)建立政银企信息交流和融资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2)不断丰富和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及时交流银行的创新产品、业务发展动态、政策信息、行业动态及企业诉求等。(3)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手段,逐步构建成员单位专用网络信息链接平台,方便成员单位及时交流信息。

第五,建立奖励创新和风险共担机。探索建立银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奖励机制和政银企风险共担与补偿机制,鼓励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

第六,建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评价机制。会同人民银行、银监局定期编制金融发展报告,综合分析银行业的经营发展情况等,并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探索建立银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分析,评价银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鼓励银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信息沟通交流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服务,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促进银行服务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对接,搭建银行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快速通道。

(二)有利于引导银行业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引导和鼓励银行信贷资金服务本市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行业发展,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和促进银行业为首都文化创意、节能减排、新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以及中小企业、“三农”及社会民生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三)有利于鼓励和支持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开发金融产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银行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并在京先行先试。加强研究,探索政府资金使用新模式和规避金融风险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积极探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深度和有效结合的方式,激发银行服务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银行同业合作,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联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市金融局和北京银行业协会等机构超前谋划北京市金融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研究解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在京银行开展业务交流,分享先进服务和管理经验,提升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氛围,促进首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有利于引导银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进一步促进银行与北京市各类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创造性地开展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深化银行业对北京实体经济的认识,促进金融与北京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银行关注首都经济、社会和民生,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四、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运行

成立政银企沟通交流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机制的日常工作,按季度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不定期依小组成员需要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整理并印发会议纪要;负责小组各成员间信息的收集和;负责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开发、运行与维护更新;负责与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

各工作小组成员定期向工作小组办公室提供相关信息和材料,研讨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议召开不定期联席会议等。

五、目前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状况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4

今天,召集全市垂直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一起座谈,主要有3个目的,一是了解各垂直管理机构的工作情况,听取大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措施和办法;二是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大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听取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更好地为各垂直管理机构开展工作提供支持。

刚才,各垂直管理机构分别做了发言,汇报了近期的工作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发挥职能、服务经济发展的措施,讲得都很好。下面,就垂直管理部门进一步发挥职能,服务地方发展,我谈3点意见。

一、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全市各垂直管理部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工作,在依法行政、支持发展、服务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履行了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比如,几家通信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对群众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科学、务实的统计测算,为我市工作争取了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气象部门及时有效地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抗旱浇麦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准确的气象预报为农民群众节约了投入、减少了成本。食品药品监管、供热、供电、国税、地税、工商、质监、烟草等部门也都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上看,各垂直管理机构积极沟通,共同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优化了建设环境,支持了经济发展。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驻许各垂直管理机构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辛勤工作和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再接再厉,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对有关部门实行垂直管理,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加强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国家避免区划分割,保证政令畅通、协同一体的重要手段。垂直管理机构工作上尽管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与地方也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垂直管理机构的工作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另一方面,垂直管理机构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法律、政策在本行政区域的贯彻实施,关系到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现“十二五”发展各项目标,需要包括各垂直管理部门在内的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各垂直管理部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主动融入,积极服务,把对上级部门负责与对发展负责有机统一起来,一切围绕服务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搞好服务,最大限度地为人民造福,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一要提高服务能力。强化硬件能力建设,在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二要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努力建设一支充满活力、奋发有为、能打硬仗的工作队伍。三要健全服务机制。靠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廉洁行政,真正把推动科学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要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强化社会责任,以优质的服务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专业设置;原因分析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各地区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相当多的行业有许多工作找不到适合的专业人员去做,但又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做的现状,明确提出了优化贵州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的目标。然而,贵州省高等教育的专业与课程设置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在专业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种种问题,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从数量到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据统计,至2010年,贵州省仅有39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7所,专科院校22所。17所本科院校又以师范院校为主,占12所,医学类3所,经济类1所,1所“211工程”综合大学;专科院校中,医学卫生类4所,文理类9所,电子类2所,商科类、交通类、公安司法类、电力类、管理类、轻工类、师范类各1所。由此可知,目前贵州高校以教学型为主,不完全符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鉴于此,我们应该根据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改变高校以教学型为主的状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基于这一现实,重新审视、研究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进一步调整学科结构,优化专业和资源配置迫在眉睫。

一、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具体表现

1. 高等师范院校师资培养与职业教育严重脱节

贵州省现有高等师范院校12所,培养的师资基本能满足普通教育的需要。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和课程都奇缺,极不适应贵州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贵州省的工业化、城镇化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培育和壮大中小企业尤其是培育壮大非公企业是最有效途径之一。这些企业急需大量各类技术人才。职业技术院校师资培养对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和课程改革有着迫切的要求。这一问题不解决,将会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 地方高校涉农专业明显偏少

许多地方高校自升格以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尽管在专业设置上有所拓展,但多偏重于文理工科,不仅涉农专业明显偏少,而且缺乏与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生态农业相关的专业。如贵州省黔南民族师院仅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铜仁学院仅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其它地方高校情况基本雷同。这与贵州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及延长产业链的需求差距甚远。

3. 文化、旅游、现代服务等产业高素质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众所周知,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贵州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离不开专业人才培养的。据本项目调查得知,目前贵州省有2万人从事文化艺术业,其中广播电视业有1.2万,文化出版业有4700多人,从事文化产业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仅有3000人左右,占贵州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15%(2万人中仅有3000人),其比例明显偏小。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管理人才也偏少。全省此类专业人才仅为93人,而贵州省列入保护名录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的有62项,101处,省级的有440项,市级的有822项,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贵州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贵州省绝大部分高校仅设有旅游管理专业,不仅与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的多方面需求不相适应,并且所培养的管理人才远不能满足旅游发展需要。根据本项目组的抽样调查所知,贵州部份景区的管理人员中,具有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文化的比例分别为:20.2%、42.6%、22.5%、11.2%、2.3%,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1.2%。

贵州省高校旅游专业与民族旅游产品、民间传统工艺技能技巧开发、整理以及构建相关的课程也几尽空白,既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更不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

另外,具有鲜明民生特点的现代服务业,如家政管理服务、老年保健、养生等相关专业,在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尚属空白。

二、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原因分析

1. 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总量小,高等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发展支撑力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省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都在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预算内高等教育投入增长快,2010年已达到33亿余元。但由于贵州省财政收入基数较小,对高等教育投入仍然偏低,普通高校生均增长率仍低于全国总体水平,从而导致贵州高等教育规模小,发展速度不快。地方院校与一本院校相比,不仅办学经费少,获得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及社会资助的机会更少,学科发展、专业更新、课程建设滞后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2. 高校自身发展以及办学定位存在偏差

贵州高校除了贵州大学是一本院校之外,绝大多数是地方院校。尽管它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定位不明或定位模糊问题。尤其是每一所学校都想办成综合性大学的倾向,使得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脱离实际,培养目标泛化,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招生,资源利用率低,规模效益差,没有特色和学科优势,缺少竞争力。

专业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但贵州高校在专业设置时,还没有主动与市场对接,没有全面考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对和专业有关的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大多考虑的是学校里是否有专业教师和相应的办学条件,从而导致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养趋同。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校来说,课程是专业的细胞,专业教育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由于贵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诸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导致具有浓郁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原生态的音乐舞蹈、民俗风情以及与独特气候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建设严重滞后。

三、改进与完善高校专业设置的政策建议

1. 以开放的、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评价和研究

专业设置、招生等是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最基本的权力,然而高校事实上并不能自主灵活地设置专业。因此,地方高校对根据地方经济社会需要设置专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高。各地党委和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这个问题虽很重视但举措多不到位,也不具体。为此,建议政府改变封闭、单一的评估模式,建立更加开放、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评估标准,由独立的研究机构组织专家对各地高校现有专业设置进行评估,摸清其在培养人才以及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具有的有效性;根据各地实施的强省、强市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布局,集中力量办好各地方高校品牌专业,打造精品课程,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进而更好地满足多种多样的社会需求。

2. 由政府主导设置专业,服务区域发展,形成地方院校办学特色

各地高校应考虑学校所处的内、外部条件,结合学校经过长久历史发展而积淀下来的文化、学科专业布局、师资队伍和生源现状等若干因素,考虑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结合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状况以及政府的教育规划和政策等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同时,要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准确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创建自己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科技发展。

3.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抓手。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突出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通过课程的整合、重组,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根据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如贵州省中长期规划将要大力发展的文化产业、高新产业、旅游产业、生态农业等),调整专业设置,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针对高校课程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识性、实践性课程太少,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比较差的现状,高校专业设置要依据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仅关注学生的就业需求、职业要求、技术要求、社会要求,还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较宽的入口与专业平台,引导学生在一个较为广阔的学习领域中,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自身兴趣与条件因素等主动地、负责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比如,师范院校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时,应考虑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等实践性课程模块的建构。

4. 整合资源,促进高校创新专业设置

各地高校要摆脱“大一统”的传统思维定势,克服盲目攀高、规模扩张、模仿“克隆”、消极畏难等不良倾向,走合理定位、分类办学、特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生长点。比如,贵州省应对现有12所高师院校的专业进行调整,在满足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前提下,增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专业,为贵州省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双师型师资,进一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数以千万计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贵州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政府要鼓励扶持贫困地区的高校将农村人口负担转化为优质人力资源作为办学方向之一,对高校积极申请新增家政专业,养生保健专业,应予以政策支持与保障,辟出专项资金,投入相匹配的财力、物力、人力,使其能顺利开办起来,专门培养家政管理和服务人才。这样既能为以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支撑,满足国内外对家政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需求,又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

5. 构建可行的高校发展赞助制度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6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今后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审计作为综合性的经济监督部门,具有维护经济秩序、调控宏观管理、监督权力运行、保障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等职能作用。因此,审计部门必须深刻领会,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到在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拓展思路,突出重点,着力创新,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各项审计工作之中。具体说,应当牢固树立“五种审计理念”。

一、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就是要牢固树立“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的审计理念,立足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立足民生为群众利益服务,立足文明为被审计单位服务,立足长远为自身发展服务。一是服务中心。审计是政府组成部门,必须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把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做到审计工作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二是服务发展。应当把审计工作的定位由简单的查问题、处理问题转移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来,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着眼点,把服务群众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通过有效的审计活动,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群众利益;三是服务单位。应当把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与廉洁审计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对被审计单位本着“一审二帮三促进”原则开展审计工作,帮助被审计单位掌握政策法规,规范财务管理,健全各项制度,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四是服务自身。适应上述“三项”客观要求,应当不断创新审计内容,创新审计方法,创新审计管理,创新审计制度,从而最终实现审计工作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牢固树立大局的审计理念

就是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审计工作的第一要旨,注重把审计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和把握,始终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紧紧围绕领导关心的难点、重点问题,围绕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更好地发挥审计维护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健康运行中的独特作用,实现审计工作与经济建设同频共振。一是要强化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促进公共财政和财税管理的完善,提高预算约束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审计过程中,应通过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和增减变化,找到财政的支柱财源和薄弱环节,为调整产业结构,开辟新财源提供参考意见建议。应通过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及各支出项目的增减变化,找到各支出项目的合理点,为正确分配财政资金,科学安排可用财力提供参考意见建议。应通过分析评价财政资金运行情况,特别是披露和纠正财政资金在管理和使用中的问题,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参考意见建议;二是强化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审计。坚持以基建资金为重点,对工程招投标、资金来源和使用、工程预决算等各环节进行审计,努力扩大跟踪审计的覆盖面,促进工程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节省;三是强化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对部门的重大决策及决策效益进行分析评估,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牢固树立民生的审计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审计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民生审计理念,就是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审计实践中,要将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纳入审计监督的视野。一是加强对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和再就业补助资金的审计监督,以保障其安全运行;二是加强对医疗收费、教育收费情况的审计监督,以规范涉及群众利益的收费行为;三是加强对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农业综合直补和家电下乡补助资金的审计监督,以保障农民兄弟按政策规定得到实惠;四是加强对征地补偿、失地农民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的审计监督,以保障农民兄弟的利益不受侵害;五是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利资金等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以保障资金的正确使用,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牢固树立绩效的审计理念

追求质量和效益,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审计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绩效审计理念,一是要积极拓展效益审计项目来求效益。通过效益审计,帮助被审计单位科学决策,加强管理,健全制度,挖掘潜力,提高效益;二是积极改进审计评价求效益。对被审计单位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对不对”,更要评价“好不好”,同时要研究如何做得更好;三是积极改善审计管理求效益。要在各项审计管理中和每个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中讲求成本投入,实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力争以较低的审计资源投入取得更好的审计成果。要注意改善审计的组织方式,加强审计资源的综合利用。要更好地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促进审计成本更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