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范文1

今年上半年我省处罚环境违法企业4009家,关停环境污染企业2601家,行政或刑事拘留170余人。省环保厅还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镀、制革、医药化工、造纸、印染等重污染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其中,对绍兴县印染行业、富阳市造纸行业执行的“区域限批”,有效促使当地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通过整治,绍兴县共有45家企业淘汰落后和非法产能908台(套)、印染加工产能71亿米,否决污染项目23个,对印染、化工等140家企业进行了“三同时”验收,并于2010年10月“摘帽”;富阳造纸行业淘汰关停生产线205条,关停产能237万吨,实现“十一五”期间COD总量削减3011%的显著效果。

144家入围中国民企500强

近期的“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共有144家民营企业入围。在上榜企业数上,浙江企业已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在地区分布上,杭州有56家,绍兴26家,宁波18家,温州16家,台州11家,湖州7家,嘉兴4家,舟山3家,金华2家,丽水1家。另外,有44家浙企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占全国的8.8%。其中,杭州企业22家,占浙企总数的50%:宁波企业8家,占18.2%;绍兴、温州、丽水、嘉兴、台州分别为6家、5家和1家、1家、1家。

“十二五”投入海洋经济8000多亿元

省发改委汇总编制了《浙江省“十_二五”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规划》。根据规划,我省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共计490项,总投资12631亿元。其中,“十=五”计划投资8020亿元,海洋经济基础类重大项目达136个,总投资2008亿元。其中海洋粪重大建设项目还包括“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项目,核电、风电和热能等海洋能源项目,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船舶、海洋石化以及海洋生物医药项目等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商贸服务、滨海旅游等现代海洋服务业项目,以及海洋科教创新和生态保护类项目等五大类。“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在“十_二五”期间投资最大,包括港口码头、集疏运网络项目以及物流交易平台等,总投资预计达到3962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

1-8月,全省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81亿元,同比增长25.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9.1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48.3亿元、3340.4亿元和5092亿元,同比增长55.8%、15.9%和33.3%、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2.3%,制造业投资增长16.2%。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0.8%,民间投资增长31.1%、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增长12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6%。

浙股总市值突破1.45万亿元

8月标普将美国国债评级调低,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大震荡,A股市场面对外患未能独善其身,加之国内通胀高烧不退与经济增速下降而引发“滞胀”的忧虑,本月A股市场继续震荡下行,最低下探至2437.68点。截至8月收官,上证指数震荡下跌4.97%,报收2567.34点,勉强站稳2500点。最近,初灵信息、宁波建工、星星科技、开山股份四家浙企分别登陆创业板和沪市主板,浙股扩客至237家。其中沪市主板80家,沪市B股3家,深市154家(创业板26只)。根据浙江证券网统计,截止八月末,234家浙股(A股市场,除去东电B、杭汽轮B、东信B)流通市值选0.87万亿元,总市值突破1.45万亿元,其中7家浙股的市值突破300亿元,海康威视、宁波港、森马服饰位居前三位。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范文2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网络时代下,互联网经济成为其新的产物。在多重影响之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以科学、技术、信息作为基础。民商法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法,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也需要加以完善,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以便于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的民商法确实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由于限制性因素过多,完善度还不够,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做出进一步改变。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商法的联系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民商法的体系建设

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制度来维护其发展成果或者说维护其发展进程。民商法作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部门法,针对社会经济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多是以其作为主要的法律规范。因此,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就使得民商法体系建设尤为必要。

(二)民商法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都是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规范,而民商法作为调整民事经济关系的法律总和,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民事经济发展中的各项关系纠纷能够得到解决,恰好,这也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要求,因此,民商法体系的建设,会反作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进而保证其稳定发展。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具体变化

民商法与人门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所以极易受到群众的关注与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商法也有着明显的变化,笔者将其归类如下:

(一)内涵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模式也有所改变。传统的社会经济,多是存在坐销与行销。也就是说整个“商”字,都是表现在人们切实可以体会到的交流之中。然而,信息时代下,网络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的社会经济更多地是借助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时空限制所进行的便捷化交易活动。交易活动的转变,自然也就让民商法的内涵有所不同,其包涵的手段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当前的民商法内涵明显较传统的更为宽泛。

(二)民商法原则的变化

民商法主要包含了三个原则,即:安全原则、平等原则、效益原则。首先,传统民商法的安全原则相对狭窄,虽然是民商事活动安全有序的重要保障,但是不具有其他的含义,而如今的民商活动,不仅需要保证过程的安全,还需要维护市场的安全。唯有市场安全,才能够确保整个市场的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次,作为民商法中重要原则之一的平等原则,是对交易主体的维护,也是市场秩序保证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中,民商事活动也存在一些不平等现象,使得市场秩序受到影响。当前的平等原则,已经不仅仅是包括交易双方主体的地位,还包括技术平等、媒介平等等多种因素。最后,效益是人们从事商事活动所必须追其的,然而,在长期的法律事实中,都存在公平与效益的失衡。而传统的民商法,也就公平作为一定原则,在两者失衡的情况下,以公平作为第一指导原则。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人们已经逐渐端正心态,兼顾公平与效益,尽可能的保证多重社会利益。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发展

(一)民商法应用范围的扩大

随着民商法内涵的扩大,其应用范围也有所改变。传统的民商法是针对实际存在的交易活动,而当前的民商法已经将部分网络交易作为其保护对象,网络发展中的域名,已经成为了民商法的一个保护主体,在时展的背景之下,往后的域名将会成为商家竞争力提高的一个方面。民商法将其纳入保护范围,实际上是在维护市场竞争的秩序。

(二)民商法调整对象的扩大

在传统的民商法界定里,是以实物交易作为主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人们可以通过该种模式进行交易,且获得一定的信息。但是,交易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隐私或者利益,进而对隐私所有者造成一定的损害。民商法的存在,也将该种行为作为其规范范围之一,使得民商事主体再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规范,更加文明。保证了其内部秩序。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新形势;当代文学;发展;着力点;时代特征;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2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快速提升,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并指出文化在我国民族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它不仅是我国民族的血脉,更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精神支持与动力,在我国全面建设与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我国进行民族复兴与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计划中,更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针对文化在社会经济与民族发展方面的作用意义,本文将结合当前的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于新形势下当代文学发展的着力点进行分析论述。

一、文学发展以及对时代的作用分析

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综观文学的发展之路,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更迭不断发展进步的。而在中国的文明发展史中,文学不仅代表着我国的文字文化和历史文化,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国家的上层建筑以及政权维护发展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甚至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文学仍保持着新鲜持久的生命力,在社会与时展中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文学发展中不仅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不断的吸收和汲取,同时文学本身具有非常牢固的发展及基础,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引领时尚的作用。综观古今文化的发展历程,不管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化,都对于是非有着明确的指认,并且是一个民族积极向上文化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学发展中彰显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等,以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代表方向为主的文化精神,已经在人们心中扎根,而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进步中所表现出巨大激励作用,主要来自于文化本身的巨大内部驱动作用和力量,这是任何外力作用所不能够替代与掩盖的。

二、新形势下当代文学发展的着力点

结合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挑战以及发展中充满各种诱惑的社会,对于当代文学工作者来讲,推动文学的研究发展与进步,要求当代文学工作者不管在面对什么诱惑的情况下,都要坚持心中的文学理想,积极进行人类精神文化世界的探索和发展推动,通过自身的坚持与努力实现对于我国民族精神以及时代风尚的不断弘扬与彰显。文学发展对于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引领与指导作用。比如,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发展中,就通过对于王进喜以及雷锋、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文学描述,进行不畏艰险、乐于奉献、自强不息、先人后己等正确价值观精神文化的倡导和弘扬,对于今天的人类文明发展与社会财富创造仍然有着巨大积极作用和意义。从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发展情况来看,当代文学的创作发展主要是以时代领军人物以及英勇事迹作为创造素材,通过宣传以及报道、推广等文学手段,对于人们的病态价值观进行教导和改变、消灭,并且在当时时期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于当时社会下的生产力水平提升以及国民素质提高、国家政权稳定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同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结合当代文学主要作品可以看出,当代文学工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中已经自觉的进行当代历史与时代重任的担负,通过文学作品大力进行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性格的弘扬和塑造,使得当代文学发展中形成了以现实生活和时代变化反映、时代英雄任务表现的发展主题。综合当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以及发展形势,要想实现当代文学的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将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部分,实现人们价值观以及社会意识、文化精神的改造提升。此外,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促进当代文学的大发展与大提升,除了要进行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外,还要进行文学创新,而文学创新则是推动当代文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结束语

总之,当代文学作为我国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新形势下的文学大发展与大提升,要立足当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与发展特征,结合新时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求,进行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文学创新,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徐雁平.清代文学世家的家族信念与发展内动力[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范文4

关键词:继续教育;战略转型;推进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稳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水平成为了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将大部分教育重点放在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上,却忽略了继续教育的发展,从而导致继续教育体系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加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传统继续教育体系弊端较多,从而阻碍了继续教育的发展,无法将其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所以,结合我国当前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对其战略转型和推进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至关重要,需要相关部门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一、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方向

(一)功能定位转型

长期以来,一提到“继续教育”,大部分人都会将其与就业、职业资格联系到一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认识,与继续教育以往的功能定位有直接联系。在企业对人才资源如此注重的今天,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就意味着企业发展目标的进一步实现,所以,学历补偿教育自然而然成为了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但随着新型教育观的不断深入,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与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大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变化也决定着继续教育功能定位的转变。所以,为了满足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继续教育功能定位开始由最初的补偿教育逐步转为全民教育,注重人的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教育体系转型

继续教育发展初期,教育体系的构建往往以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为依据。上文提到,继续教育最初的功能定位是学历补偿,这就决定了继续教育初期与初始教育相脱离的教育体系,发展重点多集中在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上,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与学校初始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对整个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完善,不仅扩大了教育规模,而且加大了成人教育的推广力度,加速了继续教育的发展,使其形成一个全新而独立的教育体系。但就继续教育与初始教育之间的联系来看,却仍然有待完善。只有将继续教育与初始教育有效融合,构成统一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的推动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管理政策转型

就目前劳动力的市场政策来看,大致可分为消极和积极两种类型,消极的市场政策主要体现在失业补偿、失业救助方面,在通过物质补偿的渠道为劳动力的生活提供保障。而积极的市场政策则是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劳动力的就业能力,避免出现个人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这种积极的市场政策就是继续教育的完美展现。近几年来,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已由最初的消极政策逐步转变为积极政策,以期通过教育培训工作的完美开展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最终促进劳动者终身学习。

二、继续教育发展的推进策略

对于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而言,若想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发展目标,在对推进策略进行制定的时候,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依托,从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的长期战略发展角度入手,制定完善的推进策略。

(一)落实规划,完善继续教育的细化目标

为了进一步促进继续教育的长期发展,国家教育部门结合当前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制定了一个长远目标,即大力推动继续教育,积极创建各类社会学习型组织,推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中。从实施角度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从国内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继续教育发展中的现有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完善对策,将发展目标进一步细化,同时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定期对继续教育工作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断积累经验,以此来为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推行以政府为主导的继续教育模式

政府在继续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国内继续教育模式已经开始逐步转为“政府推进型”,政府部门开始涉足某些社会学习型组织,向其提供资金和物质支持,促使组织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但是,全民参与的继续教育学习体系涉及的主体较多,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在继续教育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根据组织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和规划,推进各类继续教育的行业标准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继续教育发展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有利于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实行循序渐进的分区推进模式

社会经济发展对继续教育所起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从而导致继续教育不能采用统一发展模式,而是要进行分区推进。以贵州省继续教育发展为例,2001年开始,贵州省教育部门开始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并将其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结合贵州经济发展出台了诸多发展政策,《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截止到目前,贵州继续教育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正规,为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继续教育在国内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但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国家教育部门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入手,确定继续教育发展的转型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完善的推进策略,通过各项策略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继续教育发展体系,以此来推动我国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倩倩.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与推进策略研究[J].教育,2016(07).

[2]王华伟.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与推进策略[J].南北桥,2015(03).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范文5

为了解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行政村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参照省有关乡镇社会经济测评办法,通过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经济规模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效益、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18项指标,对全市1087个行政村(排除部分水产村)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作了测评排序,确定排名在后的百个村,为我市的社会经济欠发达村。并对这百个村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差距及制约欠发达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欠发达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村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受交通条件、自然资源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较大。为全面了解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比较行政村之间的发展差异,监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更好地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开展了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在取得调查资料后,参照省有关乡镇社会经济测评办法,通过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经济规模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效益、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18项指标,对全市1087个行政村(排除部分水产村)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作了测评排序,并对测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和重点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为此我们重点对全市欠发达村(确定为后100位的行政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欠发达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建议。

一、欠发达村基本情况

1、 地域分布。我市百个欠发达行政村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各县区的西部地区,且分布较为不均衡,安吉县、长兴县欠发达村要占总村数的81%。具体分布为安吉县49个,长兴县32个,德清县4个、吴兴区13个、南浔区2个。

欠发达村在县区乡镇的分布

县名及个数

乡镇名称

个数

安吉县

49个

递铺镇

7

孝丰镇

2

梅溪镇

14

缫舍乡

4

鄣吴镇

1

高禹镇

7

昆铜乡

3

永和乡

5

报福镇

1

杭垓镇

3

上墅乡

1

良朋镇

1

长兴县

32个

泗安镇

15

虹星桥镇

6

二界岭乡

3

吴山乡

4

水口乡

1

林城镇

3

德清县

4个

武康镇

2

南路乡

2

吴兴区

13个

埭溪镇

1

妙西乡

10

杨介埠镇

2

南浔区2个

和孚镇

1

菱湖镇

1

2、人口与劳动力现状。百个欠发达村占全市总村数的8.9%,现有农村户数4.72万户,农村人口为16.5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8.5%。统计资料反映,目前我市欠发达村的人口规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劳动力负担同全市比较相对较轻。去年百个欠发达村实有劳动力达1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8.8%,劳动力的负担系数为1.66,低于全市平均0.07个百分点,村均人口规模为1655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3、地理条件。从行政村所处地理位置来看,全市欠发达村大多地处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区。百个欠发达村中地处山区有39个、地处丘陵的有33个、28个村地处平原。大部分村与县城的通车距离较远,超过40公里的村有11个, 20-40公里的村有71个,10公里以内的村仅有6 个,偏远的地理位置,难于从县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中得到实惠。

附欠发达村与县城通车距离

二、欠发达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差距

1、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02年,百个欠发达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79亿元,占全市的1.6%,平均每个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778.6万元,仅为全市村平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7.3%,与百个发达村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前百强村创造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45.67亿元,占全市的29.8%,是欠发达村的18.7倍。

2、 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生活较为贫困。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百个欠发达村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92元,为全市平均水平5052元的65.2%,只为前百强村6232元的52.8%。在百个欠发达村中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的有19 个,低于3500元的有81个。另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226元,因此,欠发达村当前的农民收入主要用于一般水平的生活消费,制约了发展再生产的投入和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附全市村级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类图

转贴于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村强民富”,富裕的村集体为农民在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200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有179个,占全部村的16.5%,百个欠发达村中有61个。 2002年,集体经济总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最多的是安吉县有75个,占41.9%;其次是长兴县有70个,占39.1%;吴兴区23个,占12.8%;德清县7个,占3.9%;南浔区4个,占2.3%,集体经济薄弱村依然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百个欠发达村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较为薄弱,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经济的恶性循环。

4、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据测算,全市全部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值为39.57%,指数在全市平均值以上的村270个,占全市村个数的24.8%;从行政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指数看,我市行政村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表现在:行政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列第1位的长兴县夹浦镇父子岭村指数已达61.84%,最后1位行政村指数仅为21.96%。从前100位和后100位看, 前100个发达村综合发展指数平均为46.20%,后100个欠发达村综合发展指数平均仅为27.73%,相差18.47个百分点。

全市行政村综合指数得分分布表 指数分组

行政村个数

占行政村总数(%)

50分以上

15

1.4

45-50分

34

3.1

40-45分

192

17.7

35-40分

435

40.0

30-35分

296

27.2

25-30分

104

9.6

20-25分

11

1.0

合 计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范文6

关键词:交通运输 经济发展 关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相互联系的纽带,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各方面都需要交通运输来做保障,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及特性

(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

交通运输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之一,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尤其是人们进入全流通时代,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促使交通运输业得到了飞跃发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

(二)交通运输的特性

1、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特性

众所周知,交通运输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命脉。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交通运输不仅是市场机制作用于人类经济行为的物质前提,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倘若没有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交通运输,就无法形成一个合理的、稳健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交通运输起着支撑作用。这表现为:经济开发区的交通路线日益完善以及交通运输成本不断降低,加大了相互之间的经济交流。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始终发挥着先导性作用

一般而言,交通运输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完善,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一,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加大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相互联系;第二,健全的交通运输体系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与整个社会快速发展、共同进步的保障,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利支撑,同时也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根本需求。

二、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一般而言,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交通运输业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作出规划,合理调整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对于促进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交通运输属于基础性产业,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讲,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这样就加大了各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对交通运输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倘若没有健全的交通运输做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不会长久。所以,交通运输的发展会直接关系到人才的流动、资源的配置、信息的传播,这样就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此外,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具有反作用,这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后,受国内外需求扩大的影响,运输需求也不断扩大,促使运输行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不断加大投入,交通运输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状态,而且我们不难发展交通运输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相互吻合,这也是交通运输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想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就需要有一个高效、安全、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做保障。这主要是因为高效、安全且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加强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能够弥补这个地区地理位置不佳的状况,从而实现各个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交通运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脉,倘若交通运输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那么不但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还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高效、安全且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缩短了不同经济圈及工业区之间的距离,能够逐步形成统一的市场竞争机制,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了优越环境。与此同时,便捷的交通对人才的交流、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仅利于拓宽人们的视野,而且利于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加大了不同地区的经济交流,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加快交通运输发展的对策

综上所述,我们得知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更好地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工业化国家发展的规律来分析,我们得知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及中级阶段,交通运输的发展速度是应该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然而发展到工业化的后期,交通运输的发展速度既有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有低于经济发展速度,在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就可以让交通运输的速度稍微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如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应该充分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并将此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约为3000亿元,约占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二)切实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促进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创新

众所周知,交通运输行业包含很多种运输方式,而且不同的管理体制和不同运输方式的改革所具备的内外部环境都不相同。加快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严格遵守政企分开、权责一致以及精简高效的原则,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敢于打破行业之间的垄断,对市场经济进行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资源配置的作用,以便建立起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三)促进交通运输体系结构的调整

随着国家对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交通运输需求及交通模式,特别是现代物流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交通运输业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据中国物流信息统计表明,在2012年上半年我国物流达到了83.6亿元,同比增长10%,可以支撑国内经济7%到8%的增长水平,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1万亿元,由于现代物流即第三方物流还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存在较大的市场潜力。简而言之,现代物流就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出发点到最终点所包含的一系列相关信息的有效流动的整个过程,有机的将运输、仓储、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方面结合在一起,融入了当前最先进的供应链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物品生产和流通之间的时间,尽可能地降低物料成本,切实提高自身竞争力。

总而言之,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日益显著,对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交通运输要想与经济发展相一致,首先就应该为经济发展起到先行官的作用。若我们只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忽视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就需要加大对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逐步降低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流成本,这样才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京,黄谦,吴照章.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交互关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06)

[2]王译.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关于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02)

[3]王庆云.优化结构把握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J].综合运输,2009(05)

[4]刁长河.浅谈交通运输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