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必修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管理必修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管理必修课

公共管理必修课范文1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96-01

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开设的,因此,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在原设相关专业所设课程的基础上,做些修改,增加或减少几门课程,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专业[1]。针对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问题进行探索,重点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审视现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构建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

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在被调查10所院校中,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均体现以培养具备现代化卫生管理理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了解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具有创新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但各院校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没有对应,培养人才类型各不相同,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则是应用复合型管理人才,还有其他院校是高级复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因此,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更具特色,即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现代卫生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经济管理学的相关知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能力,能够在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和各类公共事业组织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

关于教学时数,必修课程总学时数:最多的3610 学时,最少1926学时,平均26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最多的2776学时,最少1366学时,平均2603学时。实践学时最多1697学时,最少114学时,平均562学时[2]。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层次基本相同,但必修课安排比例上差别较大。

调查10所院校发现,各院校课程设置大体分为公共课、医学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公共课程必修课学时在30%左右,公共课科目大体相同,公共课包括:体育、外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等政治思想、身体素质及基本知识与能力素质类课程。医学课主要以医学概论、医学单科形式设置,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最高为35.55%最低为16.19%,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比例差距较大,各院校应结合自身条件整合医学类课程门数及学时,建议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在30%左右,让学生用较少的学时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专业课主要就是卫生管理、经济类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数最高为58.28%最低为35.15%,建议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数在40%左右,课程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为适应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组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全面分析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人才培养现状、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中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形成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多次召开专家讨论会、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修订。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相关体制改革内容,结合本学校自身特点,制定出符合中医院校的教学计划。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课开设9门,656学时,开设体育、外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基本原理等;医药基础课11门,704学时,开设中医基础概论、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组胚)、病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11门,528学时,开设经济数学、线性代数、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等;专业课12门,576学时,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电子政务和文秘基础等;任选课10门,320学时,医学伦理学、商品学、医药信息管理、科研设计与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构想,其特征是突出科学、技术。新医改政策下,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肩负着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的任务。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必修课范文2

所谓课程体系就是将课程按照一定的原则经过选择和组织而形成的供传授用的系统。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上。课程体系一方面是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来设置的,另一方面它又将培养目标和要求具体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从而对人才的培养产生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作用。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课程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或更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将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各课程之间就可能会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个发展迅速,需求旺盛且很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其课程体系尚处在建立和探索之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不是靠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而是靠整个课程体系的协调来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课程设计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在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还必然涉及到课程体系内部各门课程的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等。合理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

二、目标导向理论与课程体系

目标导向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目标导向,指任何行为都以是否对目标完成有帮助来考核成果,所有动作都以完成目标作为指导原则。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实现过程),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设计、选择和寻找目标)。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要符合目标导向理论。以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课程设计。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ubert)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导向分成四种:一是普遍性目标导向———基于经验、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求而引出的一般的课程目标导向,从而成为了某一课程领域的一般性、规范性的共性目标导向;二是行为性目标导向———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它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生成性目标导向———在教育环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四是表现性目标导向———在教育情景中不断出现的,在教师的创造需求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中得以强烈表现的。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构建课程体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三、基于目标导向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大学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类型必然是多元的。大学的定位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每个学校都应科学定位,安于其位,争做每个类型和层次上的一流。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之相对应。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中通识课课程比例最高,学科基础课次之,专业课更次之。教学为主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基础课以够用为度。职业大学培养职业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专业课程的比重最高。

(二)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分为高层次、厚基础、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公共管理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要为公众服务,捍卫和提倡公共利益。所以,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围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来进行。还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科学管理人才。要遵循应用性原则,即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同时,也重视案例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方面并重。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需要、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置。此外,还要强化基础,多科渗透,拓宽知识面。

(三)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动态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开办的社会基础是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与此相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根据社会变革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加以修订。以河南大学为例,每年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增设了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方向模块、电子政务方向模块、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工作方向模块、社会保障方向模块、劳动关系方向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模块、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方向模块、城市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模块,增开政府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小组沟通、个案工作、公务员制度、谈判与沟通、管理创新思维、医院管理学、流行病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教育投资与项目管理、社区工作、政务礼仪、绩效管理等一系列课程。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调节获得了优化,培养的学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四)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科学规律

所谓科学是指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都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管理和倡导三种核心技能展开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模块课的设置应该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具有层次性,注意先修后继关系。学科基础课是为了确保基础学科知识与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有序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而设置的,学科基础课的学习是学生能够更深入、细化地研究专业问题、提炼出独特观点的前提条件。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学科基础课应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满足专业课教学的需要,显现出专业特色,加深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其热爱专业,学好专业,以至开拓专业,创新专业,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要合适。在限制与自由,共性与个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促使通识教育自身达到实现价值的目的,能够对学生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采用系统学方法优化与构建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体系,兼顾自由和秩序、灵活性和规范性、多样化和专门化、宽度和深度,兼顾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注重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有机联系,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公共管理必修课范文3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公共管理;课程改革

一、《经济学原理》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经济学原理》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必修先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石地位不容小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加深入地学习诸如《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后续课程。可以说,《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经济学原理》课程应培养学生掌握经济社会的一般运行规律,强化对公共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目标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运用经济手段解决现实公共事务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二、《经济学原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课程设置。《经济学原理》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功底做支持,然而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招生对象主要是文科学生,数学功底较弱,因此建议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建议将《经济学原理》开设在第二学期,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原理》之前应先修读《高等数学》。同时,教师在《高等数学》课程的讲授中应多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特点相联系,增加经济应用方面的知识。此外教师在讲授《经济学原理》课程时可以给学生指定经济史方面的课外参考书,便于学生们了解经济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这有助于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避免学生在经济学学习中产生畏惧的心理。(二)整合教学内容。经济学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虽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但其内容纷繁复杂,分支流派层出不穷,教学中难以面面俱到。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参考国内和国外的教材并在保持其基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重构知识体例、甄选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而言,在讲解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引导学生讨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政府所出台的财政、货币、产业、人口等各类政策的背景及其影响或意义,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原理,能运用其灵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三)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运用与改革方面,力求创新,改革常规的以教师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答疑者的角色,尽量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经济学教学中出现大量图表和推导的特点,在运用板书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PPT的进入退出功能将推导过程和解题步骤动态体现在学生面前。此外,对于当下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以及经济政策的出台,通过播放新闻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经济学不仅求是还能致用。2.语言启发式教学,即教师在讲解经济学术语、理论乃至作业时,切不可自言自语,一气呵成,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反馈情况,通过语言启发和对比分析,层层深入,诱导学生在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上,自己主动思考并得出概念和结论。3.沙盘互动式教学法,即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尝试运用沙盘模拟教学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既有对经济学理论如何应用现实的探索,又有现场互动演练,突破长期以来经济学只能理论讲授而不能实验的困境,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4.案例教学,即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生活中鲜活、形象的经济学案例,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特点经济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案例的选择可以是与某一知识点紧密联系的随堂案例,也可以是在某一章或某几章的理论系统讲授后,有意识选取的综合性案例。通过案例教学,不仅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还能提高学生剖析经济现象、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5.任务驱动式的研讨教学,即教师可以就经济学理论中主流学派出现的观点碰撞上以及当下的热点经济问题上,提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查阅各主流学派的核心观点,并通过精心设计与组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辩论,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四)改革考核方式。1.加大平时考查的力度。重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管理,比如课堂出勤情况、笔记撰写情况、课堂提问的回答情况、课堂研讨的表现情况、案例教学的参与情况,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等。通过量化指标加强对平时表现的过程管理与考核,而非“一考定乾坤”,促使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提高学习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及时学习的良好习惯。只有坚持从平时成绩抓起,才能客观公正地检查学生对课程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2.组织小组案例讨论、实践调查。可以将小组案例讨论的工作成果或学生的实践调查报告作为平时成绩,按比例纳入总评。而期末考试则可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比如,根据经济学领域内的某个热点展开深度论述,收集、整理、汇总当下专家学者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等,这能很好地检查学生平时的读书情况以及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张艳.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0):114-115.

公共管理必修课范文4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两种辅修模式

辅修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修读本专业外再辅修公共管理专业的相应学分,并获得辅修证书。国内高等院校的本科公共管理专业普遍作为辅修专业开设。这种普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与相关专业学院的师资优势,面向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实际需要,培养掌握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方法技术,结合学生修习的第一本科专业,培养适合新的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中高级人才。公共管理辅修模式以学分制为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所修习的本科第一学位与行政管理交叉的综合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目前,国内开设公共管理辅修班的学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该辅修专业学分要求一般为30分左右,主干课程有管理学、政治学,相关课程有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以北京大学为例,其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辅修专业总学分为27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5学分,选修课程12学分;专业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原理、公共财政与税收、组织与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宪法与行政法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等。全部修满者可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普通辅修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科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缺乏自主选课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缺少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忽视组织计划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等等。与普通的辅修模式不同,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借助本校MPA优质教学资源,面向全校本科生招收公共管理强化班(UPA)学生,目标是培养既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又有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竺可桢学院采用在普通辅修模式基础上的强化辅修模式。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聘请校内外专家授课,在大三从全校优秀学生中选拔学生组班,实行二次招生,保证生源质量,并由MPA教授担任导师,实行专业指导和个性培养,加强政府实习平台和科研能力训练。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团队学习、实地调研、多维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强化班学生与MPA学员之间的沟通,共享MPA论坛等,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强化辅修模式的比较优势

强化培养模式和普通辅修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上均以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为前提,课程设置上侧重于学生对公共管理的理解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涉及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等社会学科。在师资方面,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进行了优质资源的重组,聘请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名师资源;在招生规模上,各个高校的该辅修专业录取人数均在60人左右,有助于在案例教学或讨论课中发挥优势。在招生过程中,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班学生的自主管理和激励机制,使得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公共管理知识之余,通过对自身“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实践中进行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和思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公共管理理论与知识。此外,普通辅修模式一般以专业为依托,如北大模式;浙大则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利用荣誉学院联合相关专业院系,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比分析强化辅修模式与普通辅修模式,我们发现强化辅修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二次招生模式吸引了全校的优秀学生参与,保证生源质量

相比一般辅修班的招生,(1)公共管理强化班利用荣誉学院的优势和该班的文化传承吸引全校优秀学生申请报名,并通过一轮笔试、两轮面试方式,保证生源质量;(2)高质量的课程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了学生学习;(3)班级文化传承促进学生维护班级荣誉感、责任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与实践提供了动力保障。

(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保证高水平的教学水准

充分利用荣誉学院的优势,可以整合学校各方面优质教学资源,集中力量培养公共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各专业院系输送高质量毕业生;反过来,也促使各专业院系及相关教师投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保证高质量的培养水准。

(三)注重案例教学,开设课堂讲座

在公共管理强化班的教学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能更多地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与实践成果,向同学们提出案例,进行启发式教育,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直到学生自主进行课堂讨论,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质。如聘请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浙江大学光彪特聘教授蓝志勇为班级开设的公共行政学分析课程中,就采用了模拟竞选的方式以了解美国行政的运作方式。公共管理强化班除了在课堂内的案例讨论外,还开展了各种班级活动以培养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对公共事务的思考能力。如“双周沙龙”,来源于课堂案例讨论的拓展,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分组对相关议题进行资料搜集与讨论,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四)相对独立的班级管理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竺可桢学院对班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与开课学院的沟通以及在课堂之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依托于竺可桢学院平台,公共管理强化班在班级管理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突破了一般专业辅修班仅仅在上课期间共学的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增强了班级的竞争力,在增强班级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力。班级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致公讲堂”,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双周沙龙,案例讨论、中国企业体验实习奖励计划参与、政府平台,了解政府的运作方式等,这些实践活动都借助了竺可桢学院的平台和资源,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在班级以外的实践机会。在毕业环节中,学校鼓励学生将主修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公共管理强化班的调研分析相结合。

强化辅修模式的启示

从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公共管理本科的教学建设来看,公共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高校则仅是开设相关的专业辅修,并没有和MPA专业学位教育进行资源共享。在形式上,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开设的公共管理强化班(UPA)是一个较为创新的教学模式,利用MPA的丰富资源,通过强化班的形式来培养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目前该教学模式已经较为成熟。事实上,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比较辅修模式和强化模式,我们发现以下3点对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一)对生源鉴别的重视

大学期间,本科教学压力已经较大,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到要选择学有余力的同学及其兴趣、目标,否则,不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更有可能导致学生连本专业的课程都无法完成;此外,对是否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条件鉴别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对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的注重

在一般辅修班的教学中,容易出现以学分导向的任务型教学管理,特别是在自主选课的基础上,学生一方面缺乏对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疲于应付众多课程的学习,容易埋头于课本以考试为目的,而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和应用。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更要注重创新,以帮助非专业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好地理解。

公共管理必修课范文5

关于MPA教育入学形式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MPA教育入学形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入学标准和入学考试制度,涉及入学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分值权重和生源问题等方面。王海燕[4]通过历史回顾和国际比较,对我国MPA招生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发现MPA招生考试宣传力度不够、招生考试偏重分数、复试形式化、生源不稳定、相关政策不配套等问题;提出初试可借鉴工程硕士GCT考试模式,由综合性考试向单科考试转变,同时侧重于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的实践能力,在复试中加大复试权重;突出各校专业学位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扩大招生自;另外,在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研究上,“依托地方政府组织部或人事部门,将MPA教育培养与地方政府公务员培训计划相对接,将MPA招生培养嵌入公务员生涯教育体系”。

关于MPA教育培养方式的研究

朱立言是国内最早研究MPA教育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围绕高层次、实用型的培养目标,应重视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性,强调应用性,在学位论文中切忌脱离实际的空论。随后,国内学者围绕培养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对MPA教育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

朱立言最先提出,MPA教学对象的专业领域差异很大,课程设置上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处理共同课、专业课、选修课之间的比重系和学分分配[5]。后续研究者也多是围绕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娄成武、杜宝贵分析了美国MPA教育和中国MPA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在课程总体结构上,核心课程占据核心位置,专业社会实践所占的比重明显少于前者,在方向必修课的设置上,存在划分过细的特点。在选修课程的安排上数量过少。在教学内容上,重学轻用,重教轻学[6]。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后续研究者提出,MPA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当考虑科学性、系统性、应用性、开放性原则,处理好核心必修课与方向选修课的关系[7]。同时,现今公务员道德缺失日益严重,也有学者提出,应把行政伦理学(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MPA课程设置的全过程[8]。

国内的研究基本上聚焦于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实践基地等实践性教学方式的研究上。乐章等对我国MPA案例教学出现的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提出教学方法单一,MPA教育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师生互动的场面并不多[9]。我国十分重视MPA教育中的案例方法的有效运用,但国内所采用的案例或者照搬国外案例,或者结构与内容都较为简单,分析机械化,缺乏实用价值的本土化案例,成为教学的主要障碍之一。围绕案例教学的开发,余为恒,赵海涛提出,应借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的做法,“组织专业人士对公共管理领域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收集整理,编撰适合MPA教学的案例库;鼓励学员参加公共管理项目,在参与的同时积累第一手资料,组织学员编撰案例,从而充实MPA教育的案例库”[10]。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的灵魂。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熟谙政府管理实践,善于案例教学[11]。丛梅从教育主体缺失的角度出发,提出在MPA教育教学过程中,论述了教师发挥自身主体性、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及贯穿行政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教师的主体功能得不到发挥,将阻碍MPA教育,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使用、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的改革发展[12]。杨士秋提出,要使专职教师取得实际经验,同时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可大力支持教师参与政府课题研究,选派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以及聘请政府官员和公共管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3]。卢文刚提出“三三制”组合:一部分教师来自管理学院,一部分来自校内其他院系及校外优秀教师,一部分来自党政国家机关及非政府公共部门[13]。

由于我国MPA教育评估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邓征、周志忍总结了美国MPA教育的认证和评估标准,提出通过评估推动MPA教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评估应着眼于产品而非规划,评估认证主体的多元化,一致性与多样化的均衡[14]。孙多勇、王瑞从MPA的培养目标及与教学科研型研究生的共性和差异入手,结合国内外MPA发展,分析确立了MPA学位论文评审指标的基本原则:MPA学位论文应体现专业学位特点,有其特定的质量要求,即MPA学位论文与学术型论文的质量要求处于同一层次,但又各有侧重;MPA学位论文要体现应用性、专业性的特色。同时构建了MPA学位论文评审的指标体系,包括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理论与方法、应用性、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15]。杨思留等提出“毕业论文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最终环节,也是专业学位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工作与质量结果控制。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也最终体现出口的控制上即毕业论文环节”[16]。卢文刚提出“安排论文预答辩”、“双盲评审”制度[13]。

研究形成的共识及存在的问题

公共管理必修课范文6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务员培训;机制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对公务员的新要求

1、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务员提升民本服务能力。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是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指导思想,公务员具有服务意识,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在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下要求公务员必须摈弃“官僚制”服务观念,牢固树立公民权利本位,官员义务本位的思想,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服务素质与能力。同时,还要从根本上树立公务员的责任心、爱民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方法,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务员提升应变能力。服务行政应具有及时有效的应变力,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应变力的强弱,应变力强意味着政府是否能够及时反映并高效满足公众的需求。公务员应变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服务型政府是否能够得以建立,为此,公务员也必须具有应变能力,对公众的需求做出积极的回应。

3、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务员提升创新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的职能不再是无所不为的全能型管理,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型管理和以服务为主体的政府运行模式,这也带来了政府运作形态和管理方式的调整、变革和创新。为此,公务员必须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一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与外界互动,研究探索新的制度政策和管理方式。

4、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务员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服务型政府本身是法治型政府,要求公务员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公务员正确使用权力。公务员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行政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公务员要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认真学习和掌握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各级公务员要不断学习掌握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履行职责、执行公务。”

二、服务型政府视阈下我国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认识不足,机会不均衡。一方面,从领导层面来讲,一些领导对公务员培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程度不高,总认为培训是“软任务”,把培训投入看做是消费投资,并不能提高实际能力,从而产生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另一方面,从受训人员来讲,学习内生动力不足,对培训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对培训不积极、不主动,被动地接受培训,甚至甚至出现抵抗情绪。另外,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前培训工作中还存在着领导干部培训机会多、一般干部培训机会少,闲者培训机会多、忙者培训机会少的现象,致使培训机会不均衡。

2、培训内容滞后,方式相对单一。当前公务员培训有的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但选修课的开设在网络学习中比较多,实际培训中较少且一般只是小范围,公务员自主选学的选择性不大,难以满足那些素质较高、基础较好、求知欲较强的公务员的需要。

3、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缺乏培训评估反馈体系。培训缺乏统筹规划,忽视对培训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很少有系统周密的培训与开发计划,往往进行大一统的全员培训,忽视了分级分类培训。另外,我国还没有一整套公认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对培训质量的具体方式、培训质量客观指标的设计等涉及衡量培训质量的一系列基础问题都还没有深入研究。有些地方虽然具有反馈制度,但由于反馈中监督机制不强,导致弄虚作假现象严重,同样无法真实准确的反应培训的效果。

4、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单一,缺乏提高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多年来,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几乎由党校、行政学校独立承担,公务员培训工作在排除竞争外在压力的同时,也就消除了提高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而且,培训机构的单一也决定了师资力量的单一,党校和行政学院特别是基层的党校和行政学院的师资力量又相对薄弱,尤其缺乏具有能够提高公务员服务能力的知识及方法的师资,更加缺乏大量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师资力量。

三、构建服务型公务员培训体系的路径探索

1、认清培训重要性,明确培训目标。公务员培训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也是一种出人才、出效益的投入。要把公务员培训当作一种战略投资行为,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够增长公务员的知识,提高公务员能力和综合素质,它的回报也许短时间内不易体现,但产生的长期效益却是不可估量的。公务员培训要与服务型政府人才的需求对接,服务型政府需要具有公共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因此,要以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为培训目标。把公务员能力提升作为培训重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在培训内容设置、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效果评估等环节改进和完善公务员培训机制,强化能力效果。

2、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上要注意科学性和针对性,在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并制定公务员培训的具体内容,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围绕公务员的工作实际,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培训和业务培训。根据公务员岗位特点,针对公共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加大专题培训力度,使更多的公务员成为管理专家和业务骨干。

注重培训方法的多样性。坚持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中心,针对不同的专题教学内容,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培训方法,如案例法、情景模拟法、体验式、现场教学法等,使传授知识与培训素质、训练能力实现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