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调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技术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技术调研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1

他指出,吉林是农业大省,农业是我省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公主岭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农业农村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下一步,要紧紧围绕贯彻“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当前,尤其是要抓好春耕生产,为全年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奠定一个坚实基础。

在田间,高广滨与正在播种的农业科技人员交流,仔细查看土壤墒情。他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总体上今年备春耕形势比较好,在大田播种的关键时期,又恰逢一场及时的春雨,对春耕生产更加有利。一定要抢抓农时,在抓好玉米播种同时,积极做好水稻插秧和其它作物播种准备,确保应种尽种。

随后,高广滨来到范家屯镇平阳村农民新型社区和刘房子街道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情况。目前,公主岭整村土地流转工作正在开展,仅万欣合作社整村流转土地就达到9000亩、托管2万亩。在了解相关情况后,高广滨表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为纽带开展合作;要充分考虑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农民增收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落实好玉米生产者补贴等惠农政策,稳定农民收入;要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引导新型主体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规模经营,特别是要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开展好产业扶贫,带领贫困户实现脱贫;要通过土地流转推动特色城镇化建设,坚持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向阳坡生态园,高广滨详细查看了园区建设情况。他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抓好农业园区建设,特别是要利用公主岭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果蔬花卉种植,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努力成为周边大城市的“菜园子”“果篮子”和休闲度假理想鏊。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2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户技术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12-0111-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2.017

由于长期局限于传统的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依靠增加投入要素的数量来获得产品总量的增长,尤其是水资源这个制约因素,再加上管理不善[1-2]、节水等灌溉技术推广乏力[3-4]及对基础设施投资不足[5-6]等原因,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一直十分低下。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工业和居民用水需求,以及生态脆弱区域的生态用水需求,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用水效率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大量文献研究中,研究者们关注到了农户或者是农场等内在的特征是如何影响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问题,这些证据不仅仅集中在中国,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Dehehibi等利用突尼斯纳布尔地区144个农场数据估计了生产技术效率及农业用水效率,并发现农场主年龄、农场规模、教育水平、农业技能培训以及农场主对水资源可利用性的判断会对生产技术效率及农业用水效率有显著影响[7]。Speelman等基于南非兹拉斯特地区60个农户调研数据计算灌溉用水效率,分析得出农场规模、土地产权、土地细碎化程度、种植结构以及灌溉方式会对灌溉用水效率有显著影响[8]。王晓娟等利用河北省石津区205户农户三年调研数据,测算该区生产技术效率及农业灌水效率,并认为提高渠水使用比例、提高水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建立用水者协会,对灌水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9]。王学渊等利用1997-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灌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减少水密集型作物种植、新建和改造农田水利、调整农业用水供给系统、加强农业水资源需求管理、采取有利于增加农户节水积极性的经济措施均有利于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10]。

目前研究还较少的关注到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涉农企业介入农业生产如何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的问题,特别是较少关注在中国特有的涉农企业介入农业生产的模式和运作机理以及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逐步使得原本脱离市场的“小农户”逐渐走向了“大市场”,农户生产决策相应逐渐更多受到市场价格、销售方式和销售合同等的影响。农业产业化的推行促进了涉农企业介入农村,并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重要的中介组织。因此关注涉农企业介入农业生产如何影响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进而影响农户对水资源利用的决策,应该是在目前水资源短缺背景下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以甘肃省民乐县农户种植引入马铃薯品种为例,利用2007及2009两年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实证测算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并构建影响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因素的分析模型,分析涉农企业介入农业生产带来制度环境变化对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1农业产业化对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在我国广泛推广实施,被认为不仅是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粗放型数量型增长向集约效益型增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根本路径和唯一选择。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大量涉农企业介入农业生产,以多种途径影响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及资源的利用决策。

夏莲等: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2期首先,农业产业化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涉农企业介入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当地的主导产业,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帮助农民确定经营方向、经营项目以及农产品销售问题,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种植结构的调整,推进农民集中种植,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解决农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而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议而未达到共识,Bizimana等通过对非洲卢旺达的研究表明土地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存在负向关系[11]。曹慧等对江西集体林区农户技术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则认为规模化生产对农户技术效率有正的影响,农地过于细碎不利于生产发展[12]。而李谷成等通过对湖北农户数据分析表明,土地规模并不影响采用农业前沿技术以达到最大潜在可能产出能力的技术效率[13]。可见生产规模与农业效率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涉农企业对农户生产规模的影响带来的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无法给出确切的结论。

其次,农业产业化引入了新品种新技术。为确保主导农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涉农企业往往为农户引入良种,并配套推广栽培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入被认为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然而章立等通过浙江省农户调研数据研究发现新品种在引入初期往往处于非技术效率的状态,随着农户使用新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这种技术无效则会逐渐降低[14]。

然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本质是市场化,通过涉农企业带动小农户进入大市场。涉农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征,带动人才、管理、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业回归,促进当地农业市场的发展,通过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将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直接有效传达给农户,带动农户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销售,减少农户生产及销售中的风险,降低农户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农户农业收入[15-16]。柯福艳等通过对国家现代蜂产业体系蜂农固定观察点数据分析家庭养蜂技术效率,发现如果养蜂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较高,则养蜂技术效率较高[17]。曹等对奶牛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类似的结论,如果养牛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越高,对农户激励越大,养牛农户则更加专注奶牛生产,对技术效率有正的影响[18]。涉农企业参与当地农业生产对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有助于形成专业化的生产,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效率。而涉农企业带来的销售渠道的扩展不仅更方便农户农产品的销售,同时涉农企业以及其他主体和农户形成的稳定的收购关系也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风险,消除农户生产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涉农企业和当地农户合作时往往通过签订协议可以降低对风险的预期,这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18-19]。

此外,地方政府和涉农企业之间的密切的合作,也会改变原有的市场结构、资源利用的制度和政策。大量的研究发现和现实做法表明,地方政府为保障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往往会为涉农企业的介入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这些配套政策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农户农业生产[20-21]。在我们研究的区域甘肃省民乐县,为了引入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地方政府制定了优先用水权,即保证连片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可以获得适时适量的灌溉,以鼓励农户扩大马铃薯的种植。

技术有效的农户被定义为资源利用也有效[22],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涉农企业介入农业生产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也影响到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数据来源和方法介绍

2.1样本区域及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对甘肃省民乐县农户调研获得的2007年与2009年农业生产和消费等方面的数据。甘肃省民乐县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马铃薯生长,从2006年起,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努力打造“中国马铃薯之都”成为该地区的发展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多个马铃薯加工企业。为满足加工企业对马铃薯的需求,该县大力鼓励农民种植马铃薯。除本地普通马铃薯以外,涉农企业为该区引入克新及大西洋两种新品种。

在甘肃省民乐县随机选取10个乡镇,按照各个乡镇的海拔高度、村庄数量和人口数量,选择21个村庄作为农户调研样本村,每个村庄随机选择2到3个村民小组,每个村庄选择15个农户作为调研对象,这样入户问卷调查获得农户数据315份。2010年对2008年所访问的农户做回访调研,有52户农户由于打工不在家等原因缺失,两年调研到相同农户共263户。本研究所采用的是两年都种植了马铃薯的183户农户。

2.2研究方法

测算技术效率的方法,目前应用最多的为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与随机前沿函数法(SFA)。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特点,且收集的样本量较大,变量变异性较强,本文选择参数SFA法对农户技术效率估计。以往利用SFA方法估计水资源生产效率通常都是运用Reinhard等[22]提出的根据生产技术效率方程的估计参数和误差项估算偏要素利用效率,再分析解释变量对投入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及程度,采用的为两阶段估计。也就是说,对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往往采用Battese等[23]模型进一步估计以解决在两步估计存在的“两步悖论”[24-25],而目前已有研究对偏要素利用效率的测算利用的往往是传统两步法中的第一步,估计出来的参数和效率值还是以技术非效率项独立于其他解释性要素为基本假设。这样测算出来的技术效率值仍然存在着有偏及低效的问题,对第二阶段测算的偏要素利用效率也会造成一定的偏差。

本研究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首先设定生产函数形式,与CD生产函数相比,Translog生产函数包容性更高,被认为是任何形式生产函数的二阶泰勒近似。但是大量交叉相的引入,不仅可能带来自由度不足、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等统计计量问题,如果交叉项过多统计上又不显著,这对一步法的估计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实践中发现的这一点与王志平 [26]的研究完全相同。因此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形式的“一步法”先估计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其理论模型为:

lnYit=β0+∑4jβjlnXijt+βRlnRit+Vit-Uit(zit,w)(1)

上式中,Yit是第i农户在第t年的农业产出,R为研究中关注的单一投入要素,X为其他投入要素。Vit是随机误差项,且假定Vit~N(0,δv2),主要包括测量误差、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在农业生产中不可控制的因素。Uit是非负随机误差项,代表生产中的技术无效,反映第i个农户在第t年的技术效率损失。zit则是代表了影响农户技术效率水平的外生变量,w为纯随机误差项,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δu2的断尾正态分布。βj与βR为待估参数,β0为常数项。

由Kaneko等[27]研究可推导得出,偏要素生产效率的估计公式为:

TERit=exp(-ui4βR)(2)

将利用公式(1)估计出来的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带入偏要素生产效率的估计公式(2)中得出偏要素生产效率TERit,进而再对其影响因素分析,公式(3)中tkt为影响偏要素生产效率的解释变量,δkt为待估参数,δ0为常数项,eit为随机误差项。

TERit=δ0+∑n4k=1δkttkt+eit(3)

3实证分析

3.1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测算

以马铃薯的总产值为产出变量,投入变量包括土地、劳动力、水资源以及资金(种植马铃薯所有的金钱投入,包括种子、化肥、农药、薄膜以及机械费用)。利用估计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FRONITER 4.1软件采用“一步法”对公式(1)进行估计。进入“一步法”估计的其他外生变量包括:①户主特征:户主年龄;户主非农经验,有非农经验则为1,没有则为0;户主受教育年限;风险厌恶程度,根据调研问卷中涉及的两个问题按1-5划分评分等级取均值来衡量农户风险态度,评分越高则越厌恶风险。②家庭特征:非农打工人数占家庭总劳动力的比例;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家庭固定资产以衡量家庭富裕程度,包括房屋、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动产或不动产的现值;家庭是否有成员参与用水者协会或土豆协会,有则为1,没有则为0。③土地资源禀赋:根据民乐县当地情况,农业灌水定量配置取决于农户初始水权面积,但农户在初始水权面积判定后可能有开荒行为,则农户拥有的实际土地面积可能大于初始水权面积,因此利用水权面积占实际土地面积的比例表示该农户家庭水资源稀缺状况,该比例越小农户家庭水资源越稀缺;农户家庭渠系是由土渠取值为1,渠道类型为石头取值为2,水泥+石头取值为3,预制件或水泥取值为4,取值越大说明该农户家庭渠系状况越好;对种植马铃薯土地质量由农户按1-3打分,质量很好取值为1,一般为2,较差为3,再根据地块种植面积加权计算得出马铃薯种植土地的综合肥力,评分越高其质量越差;此外将该地区三类地区作为虚拟变量介入模型,其中二类地区最适宜农业生产。④信贷市场的发育程度:按农户该年度获得的银行或者农信社的贷款额衡量该地区资本信贷市场发达程度。⑤涉农企业引入变量:其中包括马铃薯种植规模;大西洋及克新品种的种植比例以衡量该地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程度;马铃薯销售量占总生产量的比例;企业收购量占马铃薯总销量的比例;以及农户是否与涉农企业签订销售协议,签订为1,没有则为0。

模型估计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模型整体通过似然比检验,极大似然值(-329.47)也表明估计的计量模型在统计上是可靠的。γ等于0.898,且在1%的程度上显著,说明实际生产与前沿面的距离主要是由于技术非效率产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3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10-02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用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指南》提出,将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主要任务,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形成一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增长点,把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率提高到45%以上。随着精细化工行业的日益壮大,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一线从业人员。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学生,解决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就要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而核心在于构建适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且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1]。

一、构建思路

高职教育过程是工作与学习相统一、智力与身心综合发展的系统过程,其综合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的构建,应该是从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学习任务,它既包含了基于情境使学生遍历任务过程得到技能的训练,又包括了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讨论、决策和执行,从而培养完成完整职业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构建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综合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调研典型职业—明确目标岗位与培养规格—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或岗位)分析从业综合职业能力—横向提炼设计专业课程—纵向提炼设计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

二、构建流程

我们首先组建了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的教学团队,其次带着问题即精细化工行业究竟需要何种人才,我们进行了企业一线调研和毕业生回访调研,通过调研,确定精细化工专业学生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5个,即操作工、试验分析人员、技术人员、生产管理员、销售人员,通过分析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责确定工作任务,并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再结合精细化工行业的职业标准(化工总控工、有机合成工、化妆品复配工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具体流程如图1。

三、构建内容体现

1.专业培养目标。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精细化工行业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经过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和生产实践,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能直接服务于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技术应用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学习领域课程设置。我院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确定了精细化工专业学生就业的5个典型工作岗位,依据生产一线对这些岗位的知识要求、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如下几个模块:(1)职业素质模块,主要是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科学人文、身体、心理等社会素质培养的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势与政策、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数学应用与实践、高职实用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操作技术、高职语文读说写、公共安全、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2)岗位能力模块主要是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内容,开设以“教学做”一体的基础、综合的设计类等实训课程(即无机化学实验技术、有机化学实验技术、化工认识实习、分析化学实验技术、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单元设计、精细化工工艺实训、装置仿真实训、化工分离仿真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化工总控工取证实训、甲醇冷模装置实训、精细化工实验技术、精细化学品分析实训、专业技能取证、化工工艺实训、CAD实训、毕业设计、钳工实训、顶岗实习等),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道德素质。(3)专业知识模块主要是化工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精细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即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制图、有机合成基础、流体输送与传热、电工电子技术、传质分离技术、物理化学、精细化学品复配技术、精细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分析、化工安全技术、化工总控工中级工取证、高聚物生产技术),以理论够用为度、教学内容尽量与就业岗位的实际过程一致。(4)技能拓展模块主要作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补充,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持续学习和就业的适应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即化工信息检索、催化原理、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清洁生产、化工专业英语、化工厂节能技术、制药工艺学、新能源技术、化工设计案例、高级工取证等)。

3.构建“12342”的课程体系。课程组通过分析工作过程,按照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技能到综合能力,从一线操作工到技术员,再到技术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规律,分析知识和技能的递进关系,重新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12342”的课程体系。①1条主线,在人才培养中始终以培养学生应用职业技术能力为主线。②2个平台,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平台。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和基本技能的锻炼。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完成职业环境、职业规范的训练为主,是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延伸。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逐步形成了实习实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确保学生拥有足够时间和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③3个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高职教育要重视能力培养,树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方法能力包括思考、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继续学习、开拓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团队协作、适应社会、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专业能力包括获得从事精细化工行业一线工作所具有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④4个实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所有课程进行归纳分为四个模块即职业素质课程(必修课)、岗位能力课程(限选课)、专业知识课程(限选课)、技能拓展课程(选修课)。⑤2个融合: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实现两者的统一。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资格认证提供便利,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学计划在学时分配上理论课程时数与实训课程时数达到1:1,这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学模式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5+0.5”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前五个学期(即两年半)在校内完成所有理论和实训教学,最后一学期到化工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4.建立多元化科学评价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导向、鉴定、监督、调节、诊断、激励作用。确定评价体系的原则:①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注重可操作性;②全面性与实效性性相结合,更加注重评价的实效性;③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更加注重动态发展;④经常性原则;⑤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为导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可操作性原则[2]。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技能考核标准,建立由学生、教师、学院,家长、兄弟院校、企业、政府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制定基于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标准;采用自评和互评、多层互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实现“过程+结果”的教学效果评价。

三、结论

对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在教学体系方面,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12342”的课程体系,采用“2.5+0.5”培养模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在今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市场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加强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的改革,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能、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谷雪贤,谢朝良.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师,2011,(32):61-62.

[2]陈腊梅,胡虹.浅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241-242.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4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1.《农产品市场营销》(32开本,定价:8.30元/本)

本书介绍了我国农产品营销的背景、市场营销观念、市场细分与选择目标市场、农产品的商品特性与营销要求、市场营销调研、目标市场定位、营销组合策略、销售途径、粮油作物营销、园艺产品营销、肉类产品营销、禽蛋营销、乳制品营销、水产品营销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还列举了一些农产品营销的成功案例。

2.《畜禽饲料安全使用与监控技术》(32开本,定价:5.50元/本)

本书重点介绍了畜禽饲料安全使用和监控方面的基本知识、监控方法及国内外有关饲料安全的现状与法律法规等,对于增强饲料生产者及使用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在实际工作中确保饲料安全、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设施果树栽培技术》(32开本,定价:6.30元/本)

本书内容包括果树大棚温室的结构设计、果树设施环境条件及调控、果树设施栽培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桃树、杏树、李树、葡萄、草莓等果树的设施栽培技术,内容充实、通俗,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

4.《农药安全使用技术》(32开本,定价:8.00元/本)

本书介绍了农药种类、农药剂型、农药毒性、农药选购、用药前准备、药液配制、药械选购及其使用、农药使用方法、使用农药安全防护、农药药害与预防、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与农产品安全、农药剩余物处置等内容。

5.《出口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32开本,定价:6.00元/本)

本书介绍了出口蔬菜生产常用标准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出口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其质量监控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肥料使用技术和灌溉技术,重点介绍了大葱、生姜、大蒜、胡萝卜、牛蒡、芦笋、绿菜花、香菇等主要出口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

6.《蛋鸡生产实用技术》(32开本,定价:4.50元/本)

本书介绍了蛋鸡生产过程中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蛋鸡场综合性卫生防疫措施及主要疫病控制,提高蛋鸡场经济效益的措施等。书后附有蛋鸡生产性能表、饲料消耗和体重标准表及营养需要建议表。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5

关键词:啤酒生产技术 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26

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第一,《啤酒生产技术》课程是一门职业培训课程。在宏观层面上,是面向我国啤酒行业,培养我国啤酒行业从事啤酒酿造工艺技术管理人员、生产一线操作人员、质量管理与控制人员、工艺与设备设计人员、生产设备维修人员、生产管理与调度人员、产品研发人员、啤酒销售人员以及全社会有志于将来从事啤酒酿造行业工作社会学习者、企业转岗人员等提高啤酒生产技术水平的职业培训课程。

第二,《啤酒生产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类课程。在中观层面上,是面向我国相关高等学校(大学本科、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各级从事啤酒酿造生产技术培训学校,指导从事啤酒酿造技术相关课程的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啤酒酿造技术的专业技术类课程。

第三,《啤酒生产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微观层面上,是面向课程所在单位,为实现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啤酒酿造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协助课程组教师完成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完成课程学习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2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服务我国啤酒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与社会学习者,大、中专院校与各级培训学校教师和学生提高啤酒酿造专业技术水平为宗旨,以方便学习者自主知识学习与技能提高为导向,以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为载体,以开放、共享、适时更新的柔性化课程网站为窗口,设计与建设本课程。

第一,课程内容设计思路。基于全国啤酒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开展专业调研,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有效性。在全国啤酒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开展啤酒酿造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全国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科学构建、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将啤酒生产企业典型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作为专业课程的主体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就业实际工作内容的有机统一。

第二,课程资源建设思路。以“用好资源、用活资源”为原则,科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各大功能板块内容,实现在设计中科学规划资源内容,在开发中优化资源使用功能,在使用中完善资源服务功能,确保教学资源建设的使用性。以服务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为重点,建设课程基本资源,全面介绍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课程导学与课程评价;同时,基于啤酒生产工作过程,建设走进啤酒生产、啤酒酿造原料、麦芽汁的制备、啤酒发酵、啤酒的过滤与灌装、成品啤酒六大理论教学模块,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实践技能训练模块(啤酒酿造基本技能训练、啤酒酿造生产综合实训、啤酒企业酿造顶岗实习等)。通过对每个教学模块的学习目标、模块导学、重点与难点指导、参考资料目录等,以及通过设置互动交流、作业系统与考试系统以及电子书等教学资源,全面对各类学习者提供全方位教学服务与职业能力训练。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啤酒生产模拟仿真软件、国家职业标准啤酒酿造工职业技能鉴定资源、企业资源、虚拟企业等资源等全方位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

第三,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基于啤酒行业从业人员、社会学习者以及高职院校学生认识与能力形成规律,科学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内容如下:步骤一,明确学习目标。让学习者明确课程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向。步骤二,了解学习建议。向学习者推荐学习建议,使其了解课程重点、难点,指导学习者学习。步骤三,实施课程教学。向学习者提供基于啤酒生产过程的学习模块,每个模块中又设立若干个学习任务,使学习者能够基于啤酒生产过程,从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完成课程各学习任务。步骤四,设定学习方法。依据不同学习者自身特点,结合不同学习内容,提出与之相配套学习方法。步骤五,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向学习者介绍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步骤六,交流学习心得。根据课程教学不同进程,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通过课程交互平台,引导学习者与专家、学习者之间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提高。步骤七,帮助自主学习。从课程教学出发,以学习者方便自主学习为宗旨,为各类学习者提供多种形式多样的媒体资源(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辅助学习者自主学习。步骤八,掌控教学进程。通过设计练习/自测平台,为一般学习者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均提供相关练习;为高层次学习者(如啤酒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工艺管理人员、产品研发人员等)提高综合性、创新性测试。步骤九,完成课程评价。提供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标准和建议,并通过设计问题研讨、自评互评、作品分析等活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 课程内容

第一,课程基本资源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课程教学从啤酒生产入手,到成品啤酒,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啤酒生产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全过程,为我国本科教学、中、高职职业教育与企业社会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职业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并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计划管理 物资采购计划

在物资采购供应领域,其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与管理,提升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水平,杜绝了无效采购也就直接等于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所谓物资采购计划是企业为安排计划期内订购物资的品种、数量、质量、到货时间以及进货来源的计划。它是我们企业经营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企业进货业务活动的行动纲领。它在企业推行全面计划管理和经常业务活动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采购计划的编制则是其开端与基础。

一、现代煤矿生产需求计划编制的科学合理是降低成本、节约资金的直接、有效的途径

编制好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不仅能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还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各使用部门的生产安排和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

煤矿的生产一般分为井上、井下两大块。井上也就是地面一般的大中型矿井都设有洗煤厂、发电、供电、机械加工、机修、办公、生活等等项目。井下一般分为开掘、采煤、运输、供电和井下的安全维护等等大项。基层使用单位的需求计划也是根据这个大原则来划分。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与编制可以说是小作业中蕴涵大科学。

(一)全方位地与各个部门立体对接,详细调查了解各个采购需求计划并创新性地进行现场调研

要想把物资采购计划编制的准确、科学合理、统筹兼顾,不影响生产需求,又能降低成本,节约资金。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全方位地与各个部门立体对接,详细调查了解各个采购需求计划并创新性地进行现场调研。在以往,一说到调研、跟踪,人们马上想到的是:到一线直接生产单位去。当然到一线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我们为编制好物资采购计划而去调研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主要的调研工作内容。编制物资采购计划重要的是及时与技术设计部门对接、与机电管理部门对接,这对于提高编制采购需求计划的准确性是最有帮助的。因为只有设计技术部门才能准确地知道这个月的掘进进尺是多少,需要多少台何种规格型号的掘进机、需要多大功率的采煤机。机电管理部门更是能及时知道本月所需求的各种设备的准确的数量、种类及准确的技术参数。

物资采购计划编制管理人员到现场、到相关部门调研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基础。为确保现场调研这项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就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这个机制包含①是管理层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用制度作保障。促使员工普遍而自觉地走向相关部门和使用现场。

②建立考核机制,要把相关人员到现场跟踪调研并列入工作内容考核项,奖优罚懒。让采购计划编制管理人员深入到相关部门和现场跟踪调研成为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并把调研工作内容进一步深化、细化。按岗位分别制定调研的内容、调研方式或路线图以及走动时间,督促他们深入实际,带着问题去,有目标、有目的。带着问题回来,协调解决,把工作做的更好。比如到技术部门了解本月度采煤多少、支护方式是什么?那么,在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就知道了近期所需大型支护钢材的规格型号和数量,所需设备的数量和参数。

调研,跟踪的内容可以分为(A)调研了解生产建设中急需的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和数量、编码等。掌握了解物资材料什么时间用,使用数量,这样就能及进到货,不影响生产进程。(B)认真调查了解设备、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有无质量问题、使用效果怎样?物资的性能价格比是否合理等。(C)了解采购物资数量的合理与否,实现多与少的有效控制,不够用了则马上补充,尽量减少提报计划中间环节。(D)指导基层单位及时、准确、提报生产需求计划,对物资的编码、准确的名称、型号、数量进行规范和核准,然后上报规范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E)与相关部门及使用部门结合,协调督促他们将库存积压物资与呆废物资合理再利用,为库存积压物资与呆废物资创造新价值。(F)调研时注意搜集信息,拓展眼界,学习知识,培养与基层单位感情等,减少供需矛盾,形成供需间畅通的沟通工作机制,达到共同提高工作水平,规范运作的目的。只有和生产规划部门、机电管理部门、生产区队、维修作业现场人员同步同思维,只有了解现场第一手信息,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才能不出现断层现象,编制的物资采购计划才是符合生产要求,也就从根本上减少无效采购,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节约资金。

(二)编制出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要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时效性、及时性,就要求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和编制人员在正式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时,一定要把现场跟踪调研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再整理,并与手中的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把采购物资品种根据一定时期内的领用消耗分为常用、不常用、保险储备和临时急用四大类。①常用物资,根据常用物资消耗情况,建立常用物资的消耗台账。以近3个月消耗,备足3个月储备(如铁丝、胶管、标准件,照明灯具等),利用定额控制库存。这样既能保障供给,也能形成批量采购,取得价格优势,直接降低采购成本,从而为企业节约资金。②不常用物资采购计划要做重点关注,这部分物资很容易形成积压,对待此类物资必须认真与生产单位核对使用时间、数量,保证此类物资能及时上报、及时到货、及时领用,以免造成积压物资。③对待保险储备物资(如主副井钢丝绳,压风机轴承、电机等),保持最低库存。④根据煤矿企业的生产特点,要对临时急用物资重点关注。一定要建立临时急用物资采购进货进度表。急用物资进度表的建立,既能了解催办的重点,清楚的查询急用物资到什么进度,并定期向基层使用单位通报,及时与基层使用单位沟通信息,避免因延误到货影响生产使用,避免造成积压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实现物资材料的科学管控,杜绝了无效采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精细化与永续的科学合理,从而为企业长期稳定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与管理要做到事事、时时科学合理,统筹兼顾,提高效益,就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精细化与永续的科学合理,从而为企业长期稳定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物资消耗定额建立与制定

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或为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需消耗的物资数量的标准。物资消耗定额是企业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和计算物资需要量的重要依据。它是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的主要依据,是科学组织物资发放的重要基础,是控制生产使用和节约物资用量的有力工具,是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编制工作是消耗定额的制定与控制、实施与应用。参照物资消耗定额就能知道现场使用管理水平的状况。消耗定额还能反映出单品种物资的质量及使用情况。定额的制定应遵循适度从紧的原则,防止偏激,过低会使使用者不够用、完不成任务,从而降低定额使用者的积极性。过高则会造成铺张浪费,使得定额管理失去意义。

煤矿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A)主要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主要以技术计算法为主,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法和实际测定法。(B)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法为主,材料定额包括:单项定额和综合定额,单项定额是按照具体的生产任务和具体规格的材料,逐项制定的定额。综合定额是在单项定额的基础上,将单项定额汇总而成的定额,主要是用于管理部门对具体使用单位的考核。

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的几种方法。①经验统计法。也叫经验统计分析法,即以经验和过去物资实际消耗统计资料为依据,经分析核实,来确定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包括:(A)经验估算法;以有关人员的经验及有关资料为依据,通过估算来确定物资消耗定额。(B)统计法;根据统计资料来确定物资消耗定额。(C)统计分析法;在详尽分析研究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操作水平。经验统计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相对于后两种方法准确性、整理性和先进性较差。

②写实查定法。也叫实际测定法,它是根据现场物资消耗的情况,通过实际测定物资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真实程度高,但生产技术水平和测定人员水平的影响,合理性较差。

③技术计算法。根据单位产品和生产工艺,充分考虑先进技术及先进经验,经技术分析和理论计算来制定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科学准确但比较复杂,工作量大。

有了科学合理的物资消耗定额,不仅能长期地为编制出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和计算物资需要量提供依据,它还物资消耗定额是监督和促进企业内部开展增产节约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物资消耗定额是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总之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物尽其用,杜绝浪费,用我们精细务实的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

(二)合理利用现有的库存

库存控制的任务有两个,第一是实现盈利目标。第二是减少不良库存。一般常见的库存管理方法有三种:①.“1.5倍原则”库存管理法。②ABC分类库存管理法。 ③分类安全系数法。具体到我们煤矿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使用单位具体定用那种库存管理方法更合理,提高资金周转率,更多更快地提高效益。现在化的局域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仓储物资数据库的建立,使库存管理的动态化、便捷化、共享化变为实现。在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汇总过程首先要利用库存,以下简称利库,让物资在公司内调剂使用,避免重复采购、减少保管保养费用。所以编制物资采购计划之前,利库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利库工作,首先要审查系统库存以及帐外物资消耗情况。利库不但要利现有系统的库存和订单,更要重视全局各部门积沉和系统库存,充分利用好库龄长的物资和帐外物资,盘活积压物资,创造新的功效。

(三)市场调查,防患于未然,保持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