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范文1
一、警察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意义
警察心理健康,是指警察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依据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可以这样定义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无任何明显的心理上的障碍或异常表现。
2、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与集体中的主流评价相一致。
3、保持稳定、乐观向上的情绪。
4、能保持统一的人格。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和需要、兴趣、动机等因素应与外显行为保持和谐统一。
5、良好的人际关系。
6、社会化良好。对周围社会能够很好的适应,掌握社会所公认的各种观念和行为方式。
7、控制能力强。
从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看出,重视心理健康,对警察的心理、生理以及公安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心理健康可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民警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应激,这就要求民警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保持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使民警很好的处理各种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2、心理健康可以预防心身疾病的产生。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起因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等。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矫正不良的心理反应,积极发挥各种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有效的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
3、心理健康可以防止出现某些意外事件。民警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诱因,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出现意外事件。例如,当民警捉到犯罪嫌疑人后,多数犯罪嫌疑人都会想方设法否认罪行,此时如果民警心理健康水平低,很容易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出现刑讯逼供现象。提高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可以预防这类事件的出现。
4、心理健康可以使警察提高工作效率。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要面对和处理繁多复杂的工作任务,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民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以更高的效率处理好各类复杂事务。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要像重视身体健康那样,重视心理健康,加强对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公安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
(一)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1、面对错综复杂的执法环境,面对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面对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意外事件,基层民警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公安工作越来越难干了”,这是大多数基层民警的心声,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一线执法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遭遇群众围攻、殴打、谩骂、污辱、诬告,绝大多数民警抱着忍让克制的态度,不敢在行为上、语言上有任何过激的表现。据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初至2004年底期间,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受阻达2200余次,其中有632次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
2、舆论宣传的负面影响,社会对民警的过高期望,使得公安民警自尊心受到损害,怕“引火烧身”的心理突出。公安工作涉及面广,任务复杂艰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许多群众认为公安民警就是无所不能、随叫随到的“超人”,而一旦案件久侦不破或是极个别警察犯了错误,社会舆论就毫不留情,大肆批评。很多群众以偏概全,将公安队伍中的个别问题当作全体民警都存在的问题,讽刺、贬损之词不绝于耳,对立情绪严重,大大损害了公安民警的自尊心。近两年来,民警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越来越多,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例证也为数不少。所有这些,均给公安民警工作上带来了影响。这使得大部分民警对执法问题持谨慎态度,常常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执法放不开手脚。
3、工作负担过重,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民警心理上产生了厌倦感和恐惧感。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休息时间难保障,生活无规律,身体长期得不到休整,使基层民警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据调查了解,当前民警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有:心脏病、肠胃病、高血压、颈椎病等10余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公民平均寿命为70岁,而公安民警只有47岁。市交管局2005年民警体检结果显示,参加体检237人,查出患有各种疾病的有210人,占参检人数的88.6%。
(二)公安工作的特点是导致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
公安基层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警察是一个高度紧张、充满压力的职业,它也是导致基层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基层公安工作岗位的特点主要有:
1、高危险性。警察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近年来,犯罪分子持械持枪暴力拒捕、袭警的案件显著增加。据统计,2004年,我国有472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近5000名民警负伤。在丽水,袭警事件也经常发生。就在前两天,我交管局民警习强同志还在值勤过程中被暴力抗法。
2、工作时间长,身心难以得到有效放松,生活质量不高。在警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基层民警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节假日往往只是一种象征。据统计,每名民警平均每天加班5小时,每人平均每月加班15天以上。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民警饮食、睡眠、娱乐等基本生理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几乎没有时间去关心家人,难以承担家庭责任,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均受到消极影响。
3、组织内部管理压力增大。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等级评定、全员竞聘上岗……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为进一步锻造高素质公安队伍,不断探索、大胆改革,这一系列管理举措的实施,激发了公安队伍的勃勃生机,但与此同时,公安民警所感受到的组织管理压力日益增大。一些基层民警把自己的工作环境形象地比喻为“上有高压线,下有地雷线,前后左右都是警戒线。”
因此,针对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现状,加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三、加强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不断加强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增进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正越来越受到各级公安管理者的高度重视。2004年10月份,公安部召开了相关的会议,并制定了规定,对新录用的公安民警和录取的公安院校新生要通过心理健康测试。有关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积极的探索开展中,像深圳、杭州等地公安机关就专门成立了“民警心理咨询热线”,接受民警及其家属的求助。这些都说明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正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相关机制也在进一步的创建当中。
我认为,当前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从优待警。
1、提高民警的工资福利待遇。由于民警不能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工资成为民警收入的唯一来源,应严格落实超时工资补贴,使民警的超额付出得到切实的回报。
2、加强民警合法权益的维护。广大的基层民警处于各种社会矛盾的风尖浪口,遭受到的侵害、投诉较多。公安机关要加强民警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成立民警合法权益维护委员会,建立规范的投诉查处反馈制度,确保民警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积极为民警创造敢于严格执法、秉公办事、放开手脚干工作的良好环境。
3、建立完善民警定期体检制度。保证民警在一年内能够享受到身体健康全面检查,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切实让民警从心理上减轻顾虑和压力。
4、切实落实民警休息制度。民警应享有的休息日、节假日、年休假,各级公安机关应予以保证,确保民警身心能得到及时调整。
(二)科学管理,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1、加大公安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部分群众对公安民警产生非议和偏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公安机关的职责和存在的实际困难不够了解。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公安正面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公安工作、公安民警的了解,为民警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赢得更好的社会环境和人际氛围。
2、合理安排警力,不搞政绩战。目前有的上级公安机关在布置任务时存在短期行为、缺乏协调、过于集中等现象,令基层疲于应付。要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减少和避免公安民警从事非警务活动,进一步科学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下功夫使警力真正向一线倾斜。
(三)对在职民警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教学;运用
我国未来护理事业的发展有几大趋势:①护理人员将成为社会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②护士将成为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③护士将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的平等合作者;④为重症病人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是护士的主要任务。因此,从初级卫生保健到实施全民健康教育,护士已成为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然而,健康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法也缺少针对性和灵活性,因此造成“学不能致用”的严重现象,重视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合格护士的需要。我科在2008~2009 年189 名专、本科应届护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取得良好效果。
1 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
1.1 制定健康教育的教学计划
首先由负责教学的老师根据教学任务制定理论学时和临床见习学时和病案讨论时间,将对护生的健康教育渗透于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是“知、信、行”的统一[1]。其中“知”是基础,指导护生学习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程序、制度与专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了解开展健康教育所必需的交流、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使护生在初步把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其次,充分认识在护理健康教育方面,护生兼有“传者”和“受者”双重身份,她既是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又是健康教育的对象。
1.2 对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首先了解学生对相关疾病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分析学生的的能力和需求,然后拟定个体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在理论教学时,针对集体未掌握或掌握不牢的内容,增加情景演练,减少了“灌输式”做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另外,我们选择了几个较为典型的临床病例,指导护生按护理程序的方法制定出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进行分析修订。通过提问、设疑、解疑、解惑的方式,护生能迅速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其次是注重护生个性化能力培养,选择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选择常见、多发的临床病例制定健康教育目标,根据目标提出有关问题,并要求护生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协助护生落实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确认护生能够单独进行健康宣教时,放手让其对病人进行全程的健康宣教,随时检查教育计划落实情况,了解护生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实施效果。除此之外,带教老师随时注重收集与病人相关的问题,及时纠正护生一些不正确的做法,以免产生负面的效果。
1.3 老师的选择
老师的选择从严把关,理论教学中指定专业能力强的人专人负责;临床带教指定专人带教,将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善于交流沟通、护生评价好的老师定为实习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同时,要求老师在工作中不断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1.4 系统的、全面的带教效果评价
综合的、双向的教学效果评价,可以为带教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依据。我们采用“师生互评”、“综合考评”的方法进行带教效果的评价。首先对189 名护生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分析护生在教育前后的知、信、行方面的变化及对病人健康教育后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对其在理论考核、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在健康教育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向护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表,评价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态度和效果,及时将实习生的意见向带教老师反馈。
1.5 归纳健康教育执行的结果
189 名护生通过带教,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较为完整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予以实施。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较为系统的健康知识教育,健康教育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具体生动,病人满足度高。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也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
2 效果
2.1 护生自身价值得到体现
提高了护生的自我认识,明确了责任,主动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消除患者顾虑,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热情,融洽了护患关系,主动配合护生工作,护生从中也体会到自身价值所在。
2.2 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
在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了护生与患者的互动,人际沟通的理论得到了切实的运用,做到了学能致用。
2.3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进教学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更好的带教,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的解答学生的提问。而学生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一个病例的健康教育,必须翻阅大量的资料,促进了学习。由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促进了彼此能力的提高。
3 体会
3.1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通过这样的理论与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养成了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转变了以前单纯的“灌输式”教学。
3.2 提高了护生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和责任,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及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素质。
3.3 锻炼了护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临床工作中纳入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工作内容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不断强化健康教育理念,并在临床实践中予以运用,从而为护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4 培养了护生的良好服务意识
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改变了服务理念,改善了服务态度,巩固了专业知识,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得到了好评,增强了护生信心。
4 小结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把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2]。其目的是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3]。但在教学中实施这一过程是复杂和长期的,要在短暂的实习期培养护生具备这种完善的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我们在此阶段先要着力于培养护生掌握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然后在临床工作中加以实践与磨砺。
参考文献
[1] 米光明,林琳.医院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5.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范文3
一、突出基础,强调应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首先,本书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全书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任务与途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十二章,它们全面系统地构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逻辑体系及基本内容。其次,本书十分注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的探讨。例如书中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人格特征、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等问题均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有的甚至多达二十种观点,在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再次,本书重点强调应用性和操作性。例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过程与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的方法与步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与运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式与方法等专题与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使得本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二、体系严整,建构合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注重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探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逻辑结构,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之路。作者在深入考察和探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了精心提炼和概括,不拘泥于微观和具体,突出宏观和整体,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性质、历史与发展、目标任务与原则、内容、途径与方式、技术手段、管理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规范、伦理与督导等线索展开。与此同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当代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中, 以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普遍关注的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为主线, 在事实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当今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症结及其解决和超越策略。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并探索实践之路时,吸收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具体的实践中开创了一条创新之路,是一本体现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学术著作。本书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容和结构。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容和结构没有固定模式可循,然而本书的出现,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探索和创新,作者一方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引用国外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版可谓应时而生,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蓝本。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之路,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养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它的出版必将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实践指导作用。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范文4
【关键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9―01
目前,开展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医院,少量在社区。在医院,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围绕与个体疾病有关的健康问题,体现个体化的特点;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更多侧重在疾病的康复、预防和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方面,体现一定的普遍性。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全面的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它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要素,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工作。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教育作为社区护理的重要措施,其影响超过疾病预防或治疗性干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虽未广泛开展,但这是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种较好途径。
1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现状
1.1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职能
据常亚萍等调查显示,北京市某社区人群的人均医疗时间为5.3 min,人均护理时间是31.5min。这说明,在社区护理中,护士与社区人群的联系最为密切,这一特点决定了护士应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然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许多护士能够完成并且适宜由护理人员来承担的项目(健康教育)是由医生来承担的。
1.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系统。而且理论和体制方面又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及书籍又少,使得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卫生宣传的层面,很难深入。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有84%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内容了解肤浅或认识不足,80.5%对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能力缺乏,80%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担的角色不够明确。
1.3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技术规范以及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结构,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也没有较成型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职业规范。总之,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仍围绕着慢性病进行,多属于二级预防水平,与国外已达到的三级预防水平相比存在着差距。另外,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严格系统的考核管理体系,对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资格准入与审核制度及监控机制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
2.1 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护士的服务项目中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社区护理教育更是十分欠缺,在健康教育培训方面整体水平不高。目前绝大多数社区护士没有接受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因而采用的方法较简单,停留在一般性的卫生宣传上,且内容泛化,难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抓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2 将社区健康教育融入护理实践和公共卫生实践中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实践和公共卫生实践综合而成的。护士在对居民护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将健康知识传输给他们,在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是护理的过程。事实证明,凡是健康教育能够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之中,社区健康教育就能够发展,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社区护士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三级预防的始终,与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结合起来,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自我预防、自我护理的意识和技能。社区卫生服务为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使受教育对象通过知识改变、态度改变并逐步实现行为改变。
2.3 多途径与多层次地培养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
社区护理工作要求从事社区工作的护士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大部分初级卫生保健任务将由护士来承担,因此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当前,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可分在校、在职和岗前培训3种:一是在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社区健康教育课程;二是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再培训;三是建立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岗前培训制度,学习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理论,锻炼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能力。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是把保持和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作为目标而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其内容涉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而完成每一项服务内容都离不开健康教育。护士是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社区护士要根据不同个体和群体的特点而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讲,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决定着整个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将护理健康教育列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总之,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的应用性科学,社区护理人员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应加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理论研究方面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范围、组织、规划、运作和评价体系,健康教育处方的使用,有关的伦理、法规等,形成能真正指导护理实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健康教育理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建立更适用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形式、指导、评价及评价测量工具等,使社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真正达到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的发展方向,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创造条件和利用现有的条件,广泛深入地开展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朱晓芳;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护理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1年31期
[2] 龚燕娟;翟惠敏;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指出了护士在高校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习理论的重要性.
1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1.1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健康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提出了人类健康的“三维观”,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完满状态”。1990年,Wll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了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干预措施川图。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学和健康教育学相交叉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它的发展来自两方面的激励和支持: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专业自身的发展。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护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护理学专业最受瞩目的学科之一。
护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健康教育。按目标人群可分为:儿童护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护理健康教育,妇女护理健康教育,老年护理健康教育等;此外还有按教育目的或内容进行分类的方法。
1.2高校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以校区医疗部门的护士为行为主体,以高校教职工及学生为服务对象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2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护理健康教育的人群特征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高校教职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激烈的竞争,时常处于紧张无序的脑力劳动状态,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教职工身心健康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近,广东省教育工会对我省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书面报告。报告显示,有大约110的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约1乃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而剩下约7l0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数据意味着高校教师具有发生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条件,一旦因为某些不良外因刺激,如:短期过度劳累,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紧张或心理创伤,营养不合理或生活不安即可导致某种严重疾病发生。如果这样,不但妨碍了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而且妨碍了整个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
护理健康教育是运用教与学的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意识,从而使人们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卫生保障资源,最后达到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因此对高校教职工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3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根据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的特点,如心血管疾病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消化系统疾病从30岁开始就已经有明显增加,以及在高校中3040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等等,进行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3.1心理指导:处于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使他们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极易导致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失常。
3.2饮食指导:合理适当的饮食将有助于疾病的好转、康复。如高血压患者宜多吃富含钙、钾、纤维的食物,尽量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盐饮食,少饮酒。
3.3作息指导:不宜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或短期过度劳累,保持每日有6小时以上的睡眠习惯,注意调整工作、锻炼、休息与睡眠的关系。
3.4用药指导:应经常告戒病人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应策略地讲清有些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严重时及时与医生和护士联系。
3.5行为指导: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法,这也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4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
4.1程序(步骤)。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别于以往的卫生知识宣教,从而使健康教育不仅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且成为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要实现这一目的,应正确应用护理程序。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与应用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一样,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z]:
评估:系统地收集受教育者学习需求的资料和信息,进行一个总体评估。
诊断:对病人及其家属所需健康知识和帮助的判断。
计划:对将要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作出具体的安排。
实施:将计划中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评价:对教育效果作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4.2方法(手段)。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咨询法、墙报法等等。其中护士在为教职工做护理操作时进行交流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最好时机,其教育效果要远远高于专门时间进行说教。因为对方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护理知识,他们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自身不适的需要。在与他们的接触特别是进行护理操作时,进行必要的讲解会使他们感到放心且得到安慰。因此,与教职工任何接触的时间都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好机会。当然,这并不排除其它方法的可行性。
5高校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论的重要性
护士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教育者,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要给别人一桶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两桶水或更多的水,不然就难以胜任或遭遇尴尬。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就必须重视理论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刻苦努力学习。高校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尚需各方各面的支持与通力合作。而护士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做好护理健康教育的保证。一个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要能够像打针、输液那样娴熟地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不但获得身体健康,还要获得知识上的增加。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范文6
丁集中心卫生院开展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活动
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日前,丁集中心卫生院开展了全院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培训。
培训以“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为主题,授课人从健康教育对医院发展的重大意义讲起,全面地介绍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现场参加培训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的内容丰富新颖,授课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收获很大。
据悉,近年来,该院健康教育工作已由以往单一以教育为主的内容和技术模式逐步转向综合整体的健康促进,强调创造一种促进健康的环境。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认知,还掌握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方法,为今后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汪叶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