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关岭自治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12602

1 引言

关岭自治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脊状斜坡南侧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坡地带,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县以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主,降水充足,森林覆盖率46.51%。全县总面积1468 km2,以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35个少数民族为主,是国家级贫困扶持县之一,脱贫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发展林下经济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林下经济是依托林地资源,在科技研究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林地生长的动植物或微生物种植、养殖的循环经济。就关岭自治县当前形势,其中林地面积816.55 km2(2015年统计数据),利用好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林业脱贫攻坚、“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目标以及提高当地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2 关岭自治县林下经济发展状况

2.1 关岭自治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

关岭自治县林下经济经营体制大多为“合作社+林业产业+农户”体制,经营模式有林―药模式、林―草模式、林―蔬模式、林―畜模式、林―禽模式、林―经济作物模式以及以上模式的复合模式。例如,水韵生态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承包农户土地50亩,种植经济作物火龙果,并在林下开展野猪养殖,目前已有存栏野猪40余头;再比如华阳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经济作物四月李30亩,开展林下养殖八德灰鹅,目前已有800余只。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示范带动作用,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据调查,关岭自治县林下经济年效益已达1445万元(表1)。

2.2 关岭自治县2016~2020年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关岭自治县2016~2020年计划总投资为人民15650万元(部分资金来源于退耕还林还草资金,部分资金为农业项目资金),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办)建设林下经济基地10.2万亩。其中,林草结合模式9.7万亩,林药结合模式0.5万亩,林草结合模式为经济林下套种紫花苜蓿(或黑麦草、鸭茅草、三叶草),林药结合模式为林下套种桔梗。经济种植核桃42株/亩、蜜糖李56株/亩、枇杷42株/亩;牧草种植白三叶草0.7 kg/亩、花苜蓿0.8 kg/亩、黑麦草0.6 kg/亩、鸭茅草0.7 kg/亩、桔梗1 kg/亩。

林下种植基地建设工程的实施,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稳定边坡、石漠化治理等方面发挥显著的生态效益,有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此外,项目建设需要大量劳动用工,增加就业选择机会,可给项目区退耕农户增加直接经济收入,项目建成后,经果林5年可到达盛产期,对推动全县精准扶贫有极大的帮助。

3 关岭自治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关岭自治县林下经济发展总体有着良好的势头,但还存在如下问题。

3.1组织规模小,数量少、经营体制单一

近年来,随着林权制度的改革,国家乃至省市都积极倡导发展林下经济,纵观关岭自治县林下经济的发展,调查中发现组织规模都相对较小且数量少,经营规模都在20~2000亩之间,大部分在1000亩以下,带动农户能力有限;经营体制多为“合作社+林业产业+农户”型,关岭自治县现有林地122.4825万亩,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用地面积宽广充足,就目前而言,农户直接参与承包发展林下经济的相对较少;此外,善于发现市场需求、整合资金的农(林)龙头带动型企业几乎没有。

3.2 林农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林下经济发展与全县各地林农思想认识有直接的关系,林农参与积极性高涨和专业合作社的积极引导,势必会成为林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方式,林农缺乏对其认识,短时间内看不到经济效益的收入,绝大部分林农不愿发展除了传统农业经济之外的林业经济方式;另一方面,发展林下经济需要一定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与传统农业经济相比,存在一定的风险,大部分林农不愿意冒险。

3.3 相关资金、技术匮乏

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意愿和想法,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只好作罢;此外,关岭自治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农户为贫困户,经济困难,对他们而言发展林下经济只是“纸上谈兵”。已经发展起来的专业合作社,还是使用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效率低下、技术落后再加上相对资金的匮乏,难以形成规模化。

3.4 市场开拓、风险防控力度不足

就目前关岭自治县发展林下经济的合作社调查中发现,产品都是被动的等待收购,基本没有自己本身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和特色产业。在林下经济技术、市场风险防控层面也几乎为空白,都是粗放式经营。

4 关岭自治县发展林下经济相关建议

4.1 加强行政引导、扩大规模、鼓励多种经营体制发展

通过加强行政组织引导,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科学规划,精心指导,及时出台具体林下经济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奖补资金,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引导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林下经济的投入建设,扩大规模,鼓励农民积极开展林下经济建设,发展“合作社(公司)+农户”、“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林业产业+畜禽养殖”等多种经营体制,因地制宜依据不同乡镇、村的林分、海拔、土壤的条件开展林-菌、林-禽、林-畜、林-药、林-蔬、林-粮、林下旅游等模式。

4.2 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

充分发挥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站的作用,通过现场参观、实讲培训等方式方法,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利用关岭电视台、报纸、新媒体普及林下经济的经营体制、模式以及政府政策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编制《发展林下经济技术指导手册》,组织乡镇林业站技术员参观,学习培训相关技术到各村,对农户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不断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4.3 多渠道整合资金以及开展技术培训

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户私有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把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此外,亦可出台相应发展林下经济贷款政策,鼓励有关金融机构将林业经济资产作为抵押贷款给有意愿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来筹集资金;鼓励有关外商企业来县投资,与当地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县林业相关部门加强对林下经济技术的培训,发展一支专业性的林下经济人才伍,定期、定点开展结对帮扶,对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以此提高农户、企业经营林下经济的技术风险防范能力。

4.4 积极开拓市场,加强经营风险防范力度

一方面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以及乡镇政府要积极统计自身辖区内的林下经济发展规模、产品等信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外传播,吸引相关行业内的产品需求企业以及消费者;另一方面要建立自己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搭建农户-企业(龙头企业)-市场之间完善的桥梁及销售平台,全方位寻找销售渠道。

目前,关岭自治县林下经济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但随着农民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重视,其发展前景广阔,势必会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合作社)获利、政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李瑞盟,韦 彦.关于广西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1):21~25.

[2]李雄光,陈 波.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建议[J].中国林业经济,2012(6):32~49.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2

作为连接乡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以汉源县瀑布沟电站这一重大工程为例分析了重大工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重大工程建设期间及其后一段时间的财政收入和GDP增长和三种产业比例的变化分析说明:重大工程对县域经济具有正相关性,利用好重大工程建设这一外力,县域经济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的升级等,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重大工程;县域经济;结构优化

一、引言

县域经济连接着乡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总量上看,全国县域经济总量是全国经济总量的50%,从人口上看,占全国总人口的70%人口为县域人口,从人均GDP看,县域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数的70%,是全国中心城区的50%[1],因此,可以说在我国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但是,相比城市经济而言,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幅员面积巨大的西部边远地区县域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西部边远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不仅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而且是国家的社会稳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保障。

二、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现状概述

我国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调整、特殊类型如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王维平、刘书明(2011)指出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等方面解决上述问题[2]。赵新宇、郭欣(2009)揭示了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化的特点,指出了县域经济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3]。郭思文(2014)结合寿光市产业结构现状,作出了进一步优化县域产业结构等相应对策[4]。针对四川等西部县域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升级、特色经济、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刘得扬、朱方明(2011)针对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提出对策和建议[5]。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课题组(2005)总结了四川大邑县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6]。郭志刚、贾善和(2006)认为县域经济内产业集群的发展,会有效增强区域的竞争力[7]。王緌、陈国先(2008)提出了提升产业结构,增强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观点,并指出了发展四川县域经济的新思路[8]。陈钊(2006)认为四川丘陵地区县域产业发展带有封闭性,应加强与中心城市的协作,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9]。林鹏程(2006)认为四川农业大县发展县域经济应实现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10]。张白平(2007)认为应该利用民族地区的自然及历史文化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1]。同时,对于重大工程与县域经济关系研究方面,只有张建全(2005)《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源头丹江口县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一文分析论述了工程实施对县域经济的影响[12]。这些研究对四川省整体县域经济的特点、发展不足和发展的趋势的研究较多,学者们针对县域经济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其中部分研究以一些具体县域的调查为研究基础,提出了相关县的特点、成功经验及启示;但研究四川等西部地区边远县域经济的成果较少;更难见到重大工程与县域经济关系研究文献。

三、重大工程建设对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1.重大工程是一种外部力量对于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的状况,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于1957年在《经济落后和经济增长》中提出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指出:在不发达经济中存在促使人均收入提高和下降的两种力量,由于这两种力量的均衡而造成欠发达经济体陷入恶性循环,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此时,如果有外来强大的刺激力量打破这种均衡,落后经济会由此获得持续、快速增长的机会。西部大开发计划中的重大工程对于四川等西部地区边远地区的县域经济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力量,能有效刺激四川等西部省区的边远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所以,研究四川等西部边远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尤其是重大工程与县域经济的关系对四川等西部省区的边远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社会首先经历农业和初步工业化为主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再上升到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最终实现发展重心是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经济阶段,这就是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从而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西蒙.库兹涅茨在一系列关于经济增长的著作中指出,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是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结构的变化,经济生产中生产结构和经济生产中其他方面的结构,都是总体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罗斯托指出现代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部门变化的过程,经济增长发生的原因不能脱离对产业结构的分析。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已经被许多经济学家所认同,现代经济增长不仅是总量增长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成长、演进的过程。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多数县域尚处于以农业为主农业和初步工业化为主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经济总量小、第一产业比例较重,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现象,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工业技术水平低下,粗加工、高耗能企业多,金融、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尚在起步阶段,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共同特征,也是长期以来制约其经济实现飞跃增长的瓶颈。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发展新型工业化、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经济措施成为欠发达县域的共同方向,但是由于缺乏外力作用,仅靠县域自身的力量这些措施往往难以实现,成为纸上谈兵。

3.重大工程对汉源县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作用汉源县隶属四川省雅安市,是省定贫困县、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革命老区县、国家重点工程-瀑布沟水电站库区移民重点县。汉源县境内的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瀑布沟电站自2004年开工建设,2010年建成投产。电站的建成及投入使用,对汉源县经济起到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中重要的外部力量的作用,汉源县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经济结构,都实现了飞跃。农业方面,瀑布沟电站建设淹没了汉源县大量优质农田,使粮食减产,但是,农业生产总值没有因此下降,2007年至2012年农业生产总值分别为:81340万元、79721万元、79346万元、85868万元、96202万元,101711万元,其原因一是在新集镇、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便于进行农村土地集约化耕种,二是为了电站的建设需要施工方在库区修建了骨干公路网,为汉源县实现“村村通公路”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方便了各村农产品的运输,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第三,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推行“企业和专合组织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联营模式和“超市+协会+农户”等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推进订单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农业生产结构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转变,由小农经济向产业化、规模化转变,在电站建设的外力作用下,农业空间布局与结构调整有了资金和条件。

工业方面,瀑布沟水电站的建设对汉源县工业发展首要影响是建立了规模化的工业园区,并使淹没企业向工业园区搬迁,同时促进了企业间协作和产业的配套,创造了工业集聚的特殊条件;其次,工业企业获得了搬迁赔偿资金,并在重建中实现了企业改造与技术进步。利用电站建设淹没企业重组复建机遇,工业企业得以向园区集中,在园区内实现向新型化工业发展:完成了技改和降耗任务,优化资源环境,推动资源利用循环化和资源消化减量化、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第三,利用企业的迁复建建机会,强制淘汰了作坊式企业和“三高”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有效促进了工业的低碳发展。汉源县工业发展在资金和政策的保障下以企业迁复建为契机,以规划为龙头,以完善工业园区载体建设为基础,以产业项目为支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了汉源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第三产业方面,电站建成后,水库形成的汉源湖水面有84平方公里,在四川甚至西南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汉源在拥有多类型旅游资源的同时,更拥有得天独厚的湖泊资源优势,在周边旅游市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雅安市众多旅游城镇中,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和特色,成为雅安市的湖泊旅游基地。电站的建成为汉源县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条件,雅攀高速的通车更促进了汉源县旅游的高速发展。以2001年至2012年的财政收入和GDP数据形成的汉源县历年财政收入和GDP趋势图如图1所示:由上图可以看出:在重大工程实施的期间和之后,汉源县财政收入和GDP实现了更快的增长,即经济发生了飞跃发展。同时,表1是汉源县2008年至2013年历年三种产业比重表:从上表看出,2008年至2013年第一产业农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逐年增加,结构调整比较明显。

四、启示和对策建议

汉源县经济飞跃带来的启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会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重大工程的实施对县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重大工程对欠发达的县域起到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中所指的外来强大的刺激力量,使其冲破了“临界点”,由此获得持续、快速增长的机会。汉源县在抓住重大工程建设机遇的过程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经验:一是农业稳县,县域经济的农村性决定了其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农业道路,提高农业效益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二是工业强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三是旅游富县,以水电站建设形成的巨大人工湖景观为依托,以“雅西”高速公路通车为契机,整合县域内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经验对于相同类型的县域经济具有普适性意义。

(一)应该看到的是,汉源县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尚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工业产品价值链短,技术含量低。主要的工业是采矿业、矿产品初级加工,农产品加工,虽然建成了省级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得以向园区集中,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完成技改和降耗任务,消灭了“三高”产业和作坊企业,但由于工业企业技术含量还较低,产品尚处于初加工阶段,附加值低,因此工业总产值偏低,企业利润率较低。2.服务业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现代服务业。汉源县现有的及较具备发展前途的是服务业是旅游业,但旅游的基础设施跟不上旅游者数量的激增,道路、停车场、酒店等设施在旅游旺季供不应求,形成了旅游发展瓶颈。金融业、咨询业等现代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针对上面的不足,可以采用以下的对策建议:1.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矿产品开采和初级加工、农产品加工是汉源县的传统产业,引入高新技术,推动加工产业向工艺制造、精深提炼等高端环节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工业企业结构。要精心扶持优势企业,形成特色产业和知名品牌,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增强县域内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大力支持企业

的技术创新和经营创新,加强招商引资,着力引进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和企业,形成和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2.引导企业争创品牌。树立品牌意识,着力塑造汉源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矿产品区域品牌,以及建材业、化工业等区域品牌;加强区域品牌和产业集群品牌创建的宣传工作,将汉源品牌推广至全省、全国。3.重点扶持现代服务业。现代经济中,服务业对整个经济运行体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交通、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是支撑,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是新生动力。房地产由于历史原因在汉源县尚未进入市场,应加快土地市场规范,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周金堂.“十二五”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重点[J].发展研究,2011(6).

[2]王维平,刘书明,产业政策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J].南方经济,2011(7).

[3]赵新宇,郭欣.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税务与经济,2009(4).

[4]郭思文.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山东寿光为例[J].中国市场,2014(20).

[5]刘得扬,朱方明.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7).

[6]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课题组,以城乡一体化为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四川大邑县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农村经济,2005(9).

[7]郭志刚,贾善和.产业集群助推四川县域经济发展[J].商业研究,2006(16).

[8]王緌,陈国先.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开放导报,2008.8(4).

[9]陈钊.推进四川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6(2).

[10]林鹏程,四川仪陇:农业大县如何县域经济[J].宏观经济管理,2006(2).

[11]张白平.西部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选择———以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为例[J].技术与市场,2007(9).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现代物流; 税收优惠政策。

现代物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发货、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物流活动模式。现代物流业是新兴的生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很大,然而建立在传统行业基础上的现行税收政策与现代物流业发展不适应,亟须进一步优化。

一、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河南省政府把现代物流业列为河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机遇和困难并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原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良好。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腹地,位于沿京广、陇海、京九“两纵一横”经济带的交汇处,中国两大铁路干线京广和陇海铁路、两大高速公路干线京珠和连霍公路都交汇于此; 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零担中转站,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 河南省已建成郑州、洛阳和南阳三个民用机场; 2011 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5 000 公里,位居全国第 1 位,实现94% 的县市通达高速公路; 此外,河南省拥有 3 个一类口岸、9 个二类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B 型保税物流园区。可以说,中原经济区承东启西、连南通北,是我国多方向跨区域的交通要冲和多种交通网络交会的枢纽地区,也是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战略枢纽。这些都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2.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速度快。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拓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步伐加快,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2010 年,河南省社会物流总额超过 500 000亿元,增长 31. 1%,比全国平均水平快 16 个百分点; 全省物流业完成增加值 743. 5 亿元,增长13. 6% ,比全国平均水平快 0. 5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 33. 8%,进出口货物物流总额增长 18%; 全省货运量增长 19. 3%,总量位居全国 第 三 位、中 部 第 二 位; 货 物 周 转 量 增 长16. 1% ,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中部第一位。

目前,河南把物流业定位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作用逐步增强。

3. 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规模小。

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数量多,但大多是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效益难以显现。据悉,河南省现有规模以上物流企业 3 200 户,其中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企业的道路货运企业 914 户,占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 28. 6%; 年缴纳营业税 50 万元以上的道路货运业纳税企业 76 户,占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 2. 4%。截至 2012 年 7 月,国家税务总局先后确认了 8 批近 2 000 家企业为试点物流企业,享受营业税差额纳税政策,而在这 8 批试点物流企业名单中河南只有 58 家。与中西部省会城市比较,郑州有竞争实力的物流企业不多,规模普遍低于重庆、西安和武汉的物流企业。

4. 中原经济区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

中原经济区现有物流企业在物流库存管理、信息服务、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的业务开展不足,大多数物流业企业只从事传统的、简单的物流服务业务,如运输和仓储服务等,使物流企业的进入门槛偏低,效益差。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一是物流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专用物流通道和多式联运、仓储配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资源缺乏有效配置; 二是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和技术装备水平低,如有些中小企业还没有进入电子商务网络,ERP 等物流管理软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二、税收优惠政策是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税收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一直在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对现代物流业适当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可减轻现代物流业的税收负担,也能够鼓励社会资本的积极进入,培育壮大物流企业的发展。

1. 调整物流市场产品结构。

目前,中原经济区市场上物流产品供给失衡,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征,即传统物流产品供给较多,现代化的物流产品供给少; 商贸物流产品供给多,生产性物流服务供给少; 低端产品供给多,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少,市场产品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资源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有效使用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将有助于物流市场产品供应结构的改变,促进市场均衡发展。

2. 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

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成本高企,严重影响了其自身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物流成本高企的原因,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劳动力、燃料、土地使用成本的刚性上涨,这些要素的价格都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又都是无法主观去降低的。物流成本高企的另一原因是物流行业税费偏高。这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完善现代物流业的税收法律制度,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提升现代物流业的利润空间。

三、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

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

1. 流转税税收优惠政策。

( 1) 列入国家试点物流企业名单的物流企业享受差额缴纳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 2) 对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快递企业,其从事快递业务按“邮电通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并统一使用快递业务专用发票。

( 3) 自2012 年1 月1 日起,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

( 4) 保税物流中心( B 型) 外的企业报关进入物流中心的货物,企业可凭出口报关单及其他规定凭证,向主管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 免)税; 物流中心外的企业从物流中心运出货物,海关对报关的货物按照现行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征收或免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

( 5) 对保税物流中心( B 型) 内的企业在物流中心内加工的货物,凡货物直接出口或销售给物流中心内其他企业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对物流中心企业之间或物流中心与出口加工区之间的货物交易、流转,免征流通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

( 6) 物流企业在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投资用于自营物流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购置的进口设备,可享受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2. 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 1) 对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新设立的基地航空公司,自开业年度起,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金的河南省留成部分,实行前三年补助100% 、后两年补助 50% 政策。企业所得税从有税源入库年度起计算。

( 2) 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 6 万元( 含 6 万元) 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 50%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 3) 对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指国家《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等项目) 的投资经营所得,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可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 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止,对物流企业自有的( 包括自用和出租) 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 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中的税收问题。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物流业税收政策,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税收问题,阻碍了现代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 物流业存在重复纳税。

物流业重复纳税主要体现在营业税方面,在租赁业务、网络分包业务以及业务等领域体现的更为突出。其中,在租赁业务方面,试点物流企业已不存在营业税重复纳税问题,但河南省纳入试点范围的物流企业所占比重极小,而非试点企业不能享受该政策,造成新的不公平。在网络分包业务方面,按照我国营业税法的规定,企业按照整单的金额缴纳营业税,外围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协议上的价款也要全额缴纳营业税。在业务方面,物流企业在从事业务时,会包括一部分本应由客户自己负担的报关费、检疫检验费、运输费用等,在缴纳营业税计算营业额时,各级税务部门又不予以扣除,出现重复纳税情况。

2. 物流企业税负过重。

( 1) 营业税。我国物流业的营业税税率是3% ~ 5% ,税率并不高,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物流业技术含量低,是劳动密集型微利行业,毛利只有 4% ~5%,缴纳 25%企业所得税的税后利润仅剩下 1% ~2%,并不高的营业税税率对物流业来说却显得税负过重。

( 2) 增值税。我国已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但物流企业在购进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钢板、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费用仍不得抵扣,加重了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

( 3) 房产税。按照我国现行法规,缴纳房产税时要区分两种不同情况,一是房产自用时,以房产余值计算缴纳,适用 1. 2% 的税率; 二是房产出租时,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适用税率 12%。然而,物流企业出租仓库的租金收入,除了按以上规定依法纳税外,还要缴纳 5% 的营业税,税负达 17%,并有重复纳税问题。

五、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2011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要求根据物流业的产业特点和物流企业一体化、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统筹完善有关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减轻物流行业的税收负担。笔者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对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1. 明确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

( 1) 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自给自足的物流模式成本高、效率低,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方向,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功能,力争在企业内部物流资源外部化中有所作为,鼓励企业剥离自有物流资源,克服中原经济区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需求不足的制约。

( 2) 鼓励发展农村物流。中原经济区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加工集聚区,发展农村物流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当前农村物流分散、物流技术落后、农资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成为中原经济区农业物流体系发展的瓶颈,应充分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开展面向农村物流业务。

( 3) 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大型物流企业优势明显,如在服务的优质化和远距离运输设计等方面表现突出。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数量多,但规模不大,应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

( 4) 鼓励物流企业购进先进设备。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物流企业在物流设备上投入不足,不注重技术改造和物流设备升级,现代物流技术应用缓慢。税收优惠政策应鼓励物流企业更新设备,提高物流企业服务能力。

2. 流转税优惠政策建议。

( 1) 在中原经济区物流业所有企业、所有业务中,全部实行营业税差额征收,取消税收试点,使所有的物流企业享受公平税负。

( 2) 将中原经济区物流业、仓储、租赁、配送等各个环节的营业税税率由 5%降低到 3%。

( 3) 中原经济区传统工商企业向专业物流企业转让自有仓库及其附属设施免征营业税; 中原经济区传统工商企业向专业物流企业转让自有固定资产免征营业税。

( 4) 对所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物流企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而不是仅限于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

( 5) 对中原经济区所有农产品物流免征增值税。

3. 所得税优惠政策建议。

( 1) 将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作为小型微利企业,不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人员、收入的限制,直接按 20%的税率纳税。

( 2) 对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的研发费在税前列支; 中原经济区物流行业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办法。

( 3) 对中原经济区新开办的物流企业享受为期 1 ~2 年的免征所得税优惠; 对经营货运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 10 年以上的,可以享受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

( 4) 对参加中原经济区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的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二免二减半”的优惠政策;对物流相关的兼并重组企业给予“一免一减半”

的所得税优惠。

( 5) 对中原经济区农村现代物流企业实行三年或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税款。

4. 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 1) 对中原经济区新引进的物流企业区域性总部、集团总部,经有关部门批准,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 2) 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所属仓库,不论是否出租,均以房产余值计算缴纳。

参考文献:

[1]薛 钢,郭扬虎。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研究[J]。 中国财政,2007,( 1) :51 -52.

[2]王冬梅,鞠颂东。 中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9,( 1) :25 -27.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EB/OL]。 河南省政府网,2010.

[4]马海涛,肖 鹏。 中国鼓励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剖析与优化思路[J]。 财政监督,2011,( 8) :12 -15.

[5]孟宵冰。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J]。江苏商论,2010,( 6) :80 -84.

[6]任常军。 论我国物流业税收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 24) :72 -75.

[7]吴 静。 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探析[J]。 物流经济,2010,( 3) :34 -39.

[8]李利晓。 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江苏商论,2010,( 6) :91 -93.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税收;调控;县域经济;江苏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15-03

中国“十二五”规划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战略性工程,离不开各种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其中,税收作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财力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县域经济是衔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连接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重要纽带。

一、税收调控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关性分析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以江苏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长期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与县域经济率先崛起和相对发达密不可分。2009年末,江苏共有县级市26个,县25个,全省县域行政区划面积7.6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4.7%;县域总人口(户籍人口)4 778万,占全省的64.4%;地区生产总值18 538亿元,占全省的53.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 612亿元,占全省39.3%;社会消费零售总额4 913.07亿元,占全省的42.8%;进出口总额1 433亿美元,占全省的42.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 208亿元,占全省的41.4%。由此可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抓好县域经济事关经济发展大局。

(一)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税收调控

税收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发展不偏离轨道的手段,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税收调控来实现。如税收调控经济运行的功能,可以充分作用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和质量保证上面;税收调控资源配置的功能,可以充分作用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控制“三高”上面。

(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导税收调控

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不断地调整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税收调控的主导,税收调控最终是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如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控制经济发展速度、保证经济发展质量和控制“三高”等目标就对调控收入分配的要求;又比如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就是对调控资源配置要求。

(三)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税收调控目的是相通的

税收调控范围的广泛性对应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面性,税收调控对象的针对性对应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性,税收调控的刚性对应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柔性。从三个对应关系来看,二者的目的是相通的,如调控经济运行与控制经济发展速度和保证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又如调控资源配置与控制“三高”的关系等。二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相通、主导和依赖的关系。

二、从税收的角度分析制约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税收来源于经济,江苏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地方税收带来了充足的税源。2009年,江苏县域地税税收收入总量突破700亿元,总量为“十五”期末2005年的2.55倍,2005—2009年年均增收超过100亿,年均增速26.4%,高出全省增幅3.1个百分点,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年均增长21.3%、31.3%、41.1%。县域税收占比由2005年的33%提升到2009年的36.3%。

(一)税收增速与经济增速长期倒挂,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近年来,虽然江苏县域经济与税收均保持着较快增长,但税收的增速明显快于经济的增速,也快于周边县域经济的强省浙江和山东。2006—2009年,江苏县域GDP年均增幅为19.4%(现价),地方税收年均增幅为26.4%,税收增幅高于经济增幅7个百分点,而同期浙江省县域税收年均增幅只有16.2%,山东省只有19.3%。其中苏北五市的县域税收平均增幅高达38.3%,高出同期经济增幅18.9个百分点。

由于产业结构、统计口径等多方面因素,税收增长在一定程度内高于经济增长是合理的,比如从反映经济税收协调性的税收弹性系数看,其系数在0.8~1.2之间应处在合理区间。但近五年江苏县域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平均弹性为1.36,其中苏北地区五年的平均弹性为2.05,说明这其中必然存在着非经济自然增长因素。以增长最快的苏北地区为例,由于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地方财力规模偏小,县乡财政担负着广泛而重要的公共再分配职能,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县(市)政府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或为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对地税部门下达的税收增幅偏高,加之单一的收入考核导向机制,导致税收计划与实际税源相脱节,既加大地税部门组织收入压力,同时也使税收计划与依法组织收入的矛盾进一步突出。据调查,近年来苏北地区大部分县(市)政府下达的地税税收计划增幅超过30%,少数县(市)政府下达的税收计划增幅超过50%。税收增长速度长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势必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经济发展不均衡,制约了县域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

虽然近年来江苏县域经济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受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等诸多因素影响,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自南到北,梯度落差较大。从反映经济综合实力的地区生产总值看,2009年,全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县域GDP比值为3.8∶1.7∶1,人均GDP比值为5.8∶3.3∶1,GDP排名前五位的苏南四县(市)总量超过了苏北全部县(市)的总量。从单体来看,强县、弱县间的差距极大。全省人均GDP最高的昆山市(68 420元/人)与最低的灌云县(3749元/人)相差5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最高的江阴市(251.2亿元)与最低的东海县(2.33亿元)相差107倍。从三大区域税收收入占比看,苏南14个县(市)税收占比近六成(57.5%),而苏中和苏北37个县(市)的税收总量占比不足全省的50%,收入总量仅为苏南的3/4,苏南县域税收平均规模为29.36亿元,分别为苏中、苏北的2.7倍、4.7倍,最高昆山市(80.76亿元)与最低的洪泽县(3.87亿元)相差近20倍。全省县域发展严重失衡,影响到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制约了县域税收持续稳定增长

现阶段,江苏县域经济虽然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与全省产业构成相比,县域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份额仍然较高。2009年,全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域GDP的8.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目前全省仍有1/4左右的县第一产业的占比高于20%,部分县农业社会的特征仍比较明显。由于第一产业比重偏高,2009年全省县域地税税负为5.7%,低于全省近1个百分点。

从税收的行业构成看,县域税收对建筑业、房地产业依赖过大。2009年,全省县域税收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大行业占比为45%,高出全省两大行业占比3个百分点,比山东高17个百分点、比浙江高10个百分点。其中:苏北县域税收中两大行业占比高达五成以上(54.3%),高出苏南五市两大行业占比14.3个百分点,两大行业增收贡献份额高达73.8%。可见,目前县域税收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大投资拉动型产业依赖过大。

三、税收促进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结构调整的税收优惠,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1.完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初加工,提供农业技术、信息、仓储、培训等服务收入,可全部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合作社成员取得的股息、红利、盈利返还一律免征个人所得税。农民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其中农机可由国家凭农民购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直接退税给农民或财政直补;对化肥、农药,因面广量小,退税手续烦琐,仍可继续实行免税,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适当降低最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税负,将农业产品、食用植物油、自来水、居民用煤炭制品、天然气、煤气、石油液化气等老百姓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增值税税率由现行的13%降至10%或10%以下,减轻医药物品的税收负担。

2.积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取得的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开展农业质量和环保标准体系、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规划、策划、咨询、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以农家独特的田园风光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休闲为主题,以花园、果园、茶园从事生态旅游项目,在一定期限内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将涉农服务免征营业税政策,扩大到所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项目;对农村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长期减免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

3.完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中,新兴产业领域的优惠手段较为单一,延期纳税、税收抵免、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等手段未得到充分应用。因此,应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充分使用上述手段。新兴产业的有些资产更新换代非常快,甚至二三年就出现新产品,应放宽该类设备的折旧年限,规定可在更短时间内提取折旧。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缺乏关于再投资的优惠制度,为了鼓励新兴产业企业再投资,应作出这方面的规定。

(二)实行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共进的税收政策,推进平衡发展。

税收政策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要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机制,调节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以获得整体效益最大化。

1.引导优势产业,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充分利用苏北的资源禀赋优势,运用税收政策引导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深加工,建设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安全水产品养殖基地和海洋捕捞渔业及海产品深加工基地;重点发展湿地旅游、生态旅游、海岛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集中建设石化、钢铁、造船、能源等临港产业以及物流、配送、仓储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提高苏北发展内生力。其次,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苏南高薪技术企业发展,在苏南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促使苏南产业升级。最后,加强苏南、苏北之间的产业转移承接,加大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苏北转移,对产业转移产生的投资成本差异,以财政补贴或者税收减免的方式进行弥补,以进一步提高苏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2.降低税负,吸引生产要素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行对农村积极有效的减免政策,特别是中央税的减免,真正体现国家的实际扶持。实行吸引投资的税收政策,对投资于农村地区的企业,适当提高折旧率或折旧额,对外来投资者以来源于农村地区的税后所得再投资于农村地区的,实行全额退税的鼓励政策。对吸引人才的专门补贴实行个人所得税免税优惠等。

3.放宽税收管理权限和分成比例,促进农村自我积累和发展。在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分成比例方面,中央财政应给予农村地区地方财政更多的优惠,以促进农村地区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三)完善民生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

1.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中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吸纳了社会上大多数就业人员,成为县域就业主阵地。为了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建议推行差别税率:在所得税方面,根据纳税人的效益规模或者企业规模实施不同的税率,规模大的适用基准税率,规模小的适用优惠税率;实施所得税累进税率,对企业利润水平低的实施较低的税率。在流转税方面,按企业的规模实行差别税率,规模小的实行较低的税率。规定起征点,对所得税或者流转税规定起征点,在起征点以下的不征税。

2.加大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力度。税收应加大支持促进就业创业的力度,落实并延续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优化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收政策,如可以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适当提高或者将增值税纳税人中的小规模纳税人从增值税制中淡出,降低增值税征管成本;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中的微利企业所得税税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如将现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规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标准放宽到低于5万元或低于10万元的标准,或者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一律降至10%,以照顾微利企业,促进就业;统筹城乡就业,将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对返乡农民工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可比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给予税收优惠。

(四)构建绿色税制,促进资源和环境保护

1.调整资源税。一是要适当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广义的资源概念不限于矿产,还应包括水、森林、草原、滩涂等。二是要对部分资源品种改变计征方式,首先可对原油、天然气、煤炭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2010年6月1日,中国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改革试点,对新疆石油、天然气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为5%。建议在新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条件成熟时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内推行。三是要适当提高资源税税负,现行资源税税负是多年以前制定的,随着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目前税负明显偏低,难以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2.开征环境保护税。在费改税的基础上,推动环境税立法,重点考虑对污水排放、碳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征收。污水排放属于费改税,同时相应考虑设立碳税、硫税税目,择机进行开征。碳税,是二氧化碳排放税的简称,是针对化石燃料使用征收的税,旨在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碳税开征已成为中国减缓国内外压力的需要,有利于中国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它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完善中国环境税制的客观需要。

3.完善消费税。消费税是中央税,具有宏观调控的功能。但中国消费税名不副实,主要是在生产环节对企业征收,对消费者而言,属于隐性税收,调控功能被隐蔽和弱化了,应进一步完善消费税政策。将消费税政策逐步显性化。消费税是价外税,对消费者征收,就能起到明显的奖惩作用。中国消费税对企业征收,一提高消费税,企业就会涨价,消费税对企业行为的调节就会弱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梁东黎.宏观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书瑶.赋税导论(简本)[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

[4] 汤贡亮.中国税收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

[5] 欧阳坤,许文.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9,(4).

[6] 匡小平,吴智峰.中国收入差距过大原因及财税调节对策[J].税务研究,2009,(2).

[7] 厦门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税收政策探讨[J].税务研究,2010,(10).

[8] 丛明.建立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税制与税收政策的路径分析[J].涉外税务,2010,(9).

[9] 郑新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J].宏观经济论坛,2010,(18).

[10] 秦兴方,汪桥红.转变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与制度安排[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5

一、我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展的快慢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61个,其中县级市有393个,此外有100多个县和县级市陆续转化为大城市的市辖区。这2000多个县、县级市、市辖区所创造的经济总量,在上世纪末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60%以上。2000年,县域经济大省、强省的浙江全省38个县、24个县级市的GDP达到4310亿元,占全省的71%;财政收入达283亿元,占全省的43%。因此,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就难以提高,“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将落空。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解决“三农”问题及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一些经济强省和经济强县的发展历程证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能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广东省南海(县级)市的发展是最好的例证。改革开放之初,南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82%,81%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3年的发展,南海已经由一个农业大县变成全国工业强县、闻名世界的制造业基地;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30.5:53.1:16.4变为2001年的6.7:49.6:43.7,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80%。南海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而且吸纳外地劳动力100多万,吸纳的外地劳动力与当地人口相当。

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如何扩大内需?关键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可以这样说,内需的长期、持续扩大取决于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据统计,我国近13亿人口中有10.8亿人以上(其中九亿农民和城镇的低收入者占绝对多数)生活在县域范围内,占全国总人口的85%还多。如果没有这近11亿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整个社会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增,进而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那么内需就不可能持续扩大。而这11亿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待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所以说,扩大内需,关键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二、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仍然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经济离开金融的支持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县域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那么,我国县域金融现状如何呢?对我国县域金融现状,可以用五句话概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幅收缩,邮政储蓄“只进不出”,农村信用社“心有余而力不足”,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鞭长莫及”,资本市场“可望而不可及”。目前我国县域金融并没有对县域经济发展形成有效的支撑,从而使得县域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1、国有银行从县域收缩,使县域经济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更加艰难。1998年以来,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按照集中化管理的要求和效益原则,将业务重点逐步向大中城市、大项目和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相应撤并了3.4万家县级或以下机构网点。然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从县域大幅收缩使县域经济主体融资愈加困难。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才刚刚起步,仍处于发展初期,大型企业上市都很困难,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县域中小企业来说,试图通过发行股票来筹措发展所需资金,基本上是“水中月、镜中花”;而现在又不允许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债。要让资本市场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我国目前尚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县域经济主体的外源融资渠道只有银行这条间接融资渠道。银行间接融资渠道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着县域经济主体融资的难易。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没有县级分支机构,地方又没有建立中小银行,因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就成为县域经济主体的唯一外源融资渠道。由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县级分支机构和网点,使县域经济主体的融资渠道变得更窄,在有些县甚至发展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基本上成为储蓄所,县域经济主体只能从农村信用社贷款。与此同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县级分支机构信贷审批权被上收,上级行执行非常严格的贷款标准。信贷审批权上收,不仅使县域范围内资质一般的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信贷审批,就连那些产品有市场、有信用、有效益的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在放人更高层次审批后,不是因为项目规模小、企业贷款条件一般、风险大、成本高而很难得到审批,就是因为审批时间过长,耽误了企业用款的最佳时机,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资金大量“渗漏”造成县域经济“失血”严重。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县来说,其“造血”功能一般都不强。为加快发展,它们往往需要“输血”。然而,县域金融存在的“抽血机制”使县域经济大量“失血”,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失血”渠道有两条:一条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县级分支机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县级“瘦身”、减少生产领域信贷业务的同时,在县级吸收存款的力度并没有减弱。这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县级分支机构产生的存贷差就以上存资金形式流向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关资料显示,作为贫困县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2002年上存资金超过亿元。贫困县既然如此,其他县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另一条是邮政储蓄。从1992年开始,邮政储蓄吸纳的居民所有存款均上存央行,由央行支付4.6008%的固定利率(2002年3月下调为4.357%,仍远比商业银行上存央行利率1.89%为高),而储户的存款利息由邮政按照央行对金融机构统一规定的相应利率支付。为赚取巨大的利差,弥补邮政系统亏损,邮政储蓄自然惟“利”是图,利用一切手段吸收居民存款,甚至不惜违反央行的禁令,高息揽存。正因为如此,邮政储蓄也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增长。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3月底,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6469亿元。1995―2000年五年间,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年均递增36.78%,其中农村邮政储蓄存款年均递增39.71%,其增速远远高于同期农村信用社存款增速(年均递增仅22.19%)和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年平均增长23.38%)。由于邮政储蓄的70%一80%来自农村和县级城市,邮政储蓄吸纳的资金越多,就意味着从县域经济体系中抽走的资金就越多。

据统计,全国通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两条途径向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倒流的资金每年在6000亿元左右,平均每个县流出的资金近3亿元。这种势头不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愈益强化。“渗漏”越厉害,用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就越少,县域经济发展就越困难。

3、农村信用社还难以单独担当县域金融的主力军。根据1997―2001年五年统计数据测算,国内60%以上的农业生产贷款、80%以上的农户贷款来自农村信用社,70%以上的乡镇企业信贷资金是由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农村信用社是县域经济主体的主要融资渠道。然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与体制沉疴,使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1)经营管理较差,信贷风险大。主要表现在:信贷管理执行制度不严、管理偏松,贷款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非正常贷款比重较高;财会基础工作薄弱,执行制度不严、有章不循等现象较普遍,财务管理偏松。农村信用社普遍经营管理较差不仅加大了信贷风险,而且也是造成其巨额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截止2002年底,农村信用社整个系统亏损率高达86%。一些地方的农村信用社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已经成为失去基本金融功能的“死社”。

(2)不良资产比例普遍偏高。按照五级分类法,至2002年底,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4%一25%,而各地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比例更高。到2002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5147亿元,占贷款总额37%。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农村信用社资产流动性差,资金实力弱,放贷能力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导致农村信用社怕贷、不愿贷。

(3)存款递增慢,资金实力有限。多年来的体制积弊使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其吸收存款的能力越来越差,存款增长慢,存款所占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统计数据显示,1996―2000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分别相当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存款余额的17.17%、16.80%、16.25%、16.16%。这种存款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进一步制约了其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县域金融不能对县域经济发展形成有效的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要求重构我国县域金融体系。 三、关于重构县域金融体系的若干设想与建议

由于县域经济活动的规模较小,且风险较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指望在那里发展起像中心城市那样发达的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应当发展起那些与县域经济相适应的金融组织、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应该把实现县域金融机构功能互补、组织结构优化及运作效率提高等作为改革的基本着眼点和落脚点。鉴于此,笔者以为,重构后的县域金融组织架构,应该是由农村信用社、地方性中小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机组合而成的完整体系。

1、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使其真正成为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支农生力军。各地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当地情况的改制道路;切忌盲目跟风,要特别防止搞“一刀切”。无论是走合作制道路,还是走股份制道路,抑或是发展为兼顾股份制和合作制特色的合作银行形式,各地农村信用社可在参照江苏省和浙江省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改制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环境及自身情况,大胆而积极地探索。

各地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过程中,要积极而稳妥地尝试解决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是如何兼顾“服务社会公众”的合作制原则与“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商业本质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多年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是由国家财政消化,还是由农民“买单”;三是在整个国家尚无健全个人和社会信用制度情况下,如何防范信用风险。

为配合农村信用社改革,国家应免征农村信用社一切税收(这是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对合作金融组织的通行做法),以减轻其负担,使其尽快摆脱困境。

总之,农村信用社经改革后,应成为产权关系明晰、约束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增强、整体素质高和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强的金融实体和支农生力军。

2、建立地方性中小银行,以填补因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收缩而出现的金融服务空白。对于因国有独

资商业银行收缩而出现的县域金融空白如何填补问题,有人建议,应允许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级设立分支机构。笔者以为,这种建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在现有组织架构下,在现有的风险一收益结构下,商业银行一般是不会深入到县及县以下地区去的,因为那里利润低,而且风险很大。但是,如果建立服务当地的地方性中小银行,不但能填补地方金融服务空白,而且能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能大大降低风险。这是因为:(1)与商业银行的分行不同,地方性中小银行服务对象专一,即专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2)这些银行的决策链条短,能够及时解决地方企业发展所需资金。(3)它是“土生土长”的,与其它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相比,它更接近客户、了解客户,更了解当地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特别是在这些银行的背后,有地方政府及其机构帮助它们处理信息问题,从而使其关于客户的信息渠道多、信息来源丰富,而且信息成本低,在降低贷款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4)更重要的是,一旦贷款发生问题,这些银行的处理手段也要多得多。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就没有风险。为降低风险,建立地方性中小银行必须按市场化原则办事,主要依靠市场力量而不是政府的行政力量来推动。银行定位必须清楚,即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而不是为某个人、某些人或某集团、某些集团服务。设立新银行的门槛要高。要选择有经营能力的人,并要求经营者自己有很大的资金投入。要通过银监会加强对其外在的事前、事中监管。外在监管至少要做到两点:一能防止金融从业者一开始就动机不良;二要预防一些经营者“赌一把”的心态,高息揽储、四处拆借,结果越陷越深。监管非常重要,不可讳疾忌医,要当机立断,该处理时就处理。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6

>> “新常态”下内蒙古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提高认识、强化服务、健全机制 实现内蒙古非公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内蒙古财政收入高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 影响内蒙古电子商务扩展的动力机制因素分析 新常态下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内蒙古民生发展的新思路 团结动员各族妇女为新常态下的内蒙古发展建功立业 新常态下内蒙古能源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模式选择 社会环境因素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内蒙古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的政府扶持研究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把内蒙古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5]66号,2015-11-19.

[4] 内蒙古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区GDP的63.6%[N].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2015-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