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范文1

一、研究视角的选择

目前,诸多的研究者结合学科特点,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主要研究角度如下:

(一)国际比较视角进行国际比较是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常用方法之一,加之现代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本身就起源于西方,学者们在探索国内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发展模式与方向的时候,必然要把目光投向国外。只不过,在公共管理实践教学方面,国外大学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学位设立、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与市场需要或社会需求结合十分紧密。国内学者在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一般也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的。如王乐夫等人以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51所院校为代表,专门比较了中西方高校在公共行政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差异,概括了西方高校这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类型与特点,指出我国高校的不足所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杨列勋从整个学院的角度,重点描述了肯尼迪政府学院(KSG)丰富的课程设置与多样的学位类型,认为KSG课程设置的面宽量多、最大限度的交流与合作、强调特色和院校特点、以政策应用为研究导向和出发点[1]这四个方面给我们以较大启示。张钢对英国公共管理教育的特殊发展历程,特别是实践推动下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学科范式转变的过程进行了专门介绍。姚光亚和张少栋分别从硕士和本科两个层次比较了中美公共管理教育的不同所在,说明了美国高校公共管理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特点。田蕴祥以职业型硕士为切入点,从学院归属、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2]等方面探讨了法国大学公共管理教育的情况,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二)一级学科层次的探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各二级学科,都对应于具体的社会管理领域,虽然职能分工不同,但在内在规律上有着共通之处,因此,在整体上探讨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也是可行的途径之一。如卢增智在强调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指出在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中应该树立五种理念:全球化理念、市场化理念、实证化理念、学生本位化理念和创新化理念,可以从认知实践、实验模拟、案例教学、实习实践和教师队伍等[3]五个方面加以创新,以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章兴鸣等围绕“实践的课程范式”,强调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中课程教学与实践情境的关联,提出实践教学的五个实施途径:“课堂———社会实践”一体化、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4]许吉从人才培养结果的角度,指出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五个途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

(三)二级学科层次的探讨从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开展情况看,能把所有二级学科(专业)设置完整的不多见,大多是根据自己学校原有的基础开展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比较多见的情况是,多数进行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学校都设置了行政管理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此不少学者在探讨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模式时是以其中一个专业为切入点进行的。如陈振明等人以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为基础,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了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杨述厚等着重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习模式、考核模式[6]四方面说明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向。彭忠益等从人才供求角度入手,说明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社会实际需求,从而建立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此外,周湘莲、崔长勇、马杰等人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四)结合院校特色的探讨从国内外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来看,重要的一点是突出特色,这一点一般是结合学校性质加以探索的,有学者从这一视角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如张力专门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点,从当前财经类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三方面入手,谈了自己的看法。卢海燕从所在学校(华北电力大学)的特点出发表述了对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二、现有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之处

根据对现在研究文献的大致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国内学者在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际比较中的适用性研究不够国外的公共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问题在于: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如何借鉴?公共管理教育的成功开展离不开独特的文化氛围,再加上现代公共管理教育发端于国外,我们在引入之后,究竟如何使之与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国外高校中成功的经验在国内应用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应该怎么克服?这些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让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实践教学开展的实证研究不足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虽然可以感受到诸多同行都在为如何开展及强化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而进行努力的探索,但多重于理论或抽象的表述,到底在实践中如何操作?遇到了什么困难?则研究较少,或者仅仅是停留于非正式的交流,很少形成系统的理论思考。

(三)实践教学开展中的障碍研究较少公共管理学科与社会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有着显而易见的紧密联系,开展实践教学也是学科本身的内在需求,但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在广泛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哪些可以克服,哪些难以克服?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障碍的出现?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比较少见。

(四)特殊性研究不足如前所述,成功的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必然会体现出鲜明的特色,那么我国各高校在该学科实践教学中的特色如何体现?特别是如何与我国丰富多样的地区特点相结合?笔者认为这是我们探索的重点方向之一。

三、完善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完善,并不只是从如何丰富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它是理论教学、实践应用、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索:

(一)强化理论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的完善并不排斥理论教学。从根本上讲,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也不能很好地开展。因此,我们并不能在看重实践教学的同时忽略了理论基础的加强。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理论教学水平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要通过理论课程的合理设置,达到既强化理论学习,又不过度挤占其他课程的效果。

(二)加强社会合作,拓展实践教学领域实践教学环节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现实,以便应用所学理论把握现实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终提出解决之道。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走出校门,与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例如建立实习基地、顶岗见习等。

(三)加强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与公共部门的合作实践,首先需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工作技能,如办公软件与设备的熟练操作、会议安排、文书写作、秘书实务、公关策划等,否则,会给合作单位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困扰,从而影响合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范文2

摘要:讲授公共管理类课程有八忌,一忌备课只看一本书;二忌备课时死记硬背;三忌授课时讲书不讲课,书与课倒置;四忌授课内容不结合我国当前的改革和实践;五忌不了解学生;六忌课堂授课时呆板单调,不注重教学艺术;七忌课件内容繁琐,逻辑不清,丢弃板书;八忌课后不总结,不改进。

关键词:公共管理;备课;授课;忌讳

公共管理科学是当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政府、非政府公共机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应用科学,其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应变能力等。上好每一堂课是高校教师必须做好的大事。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如何上好每一堂课?从公共管理类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看,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主要应避免以下几点,称为授课八忌。

一忌:备课只看一本书

一般来讲,每一门公共管理类课程都有一本指定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讲课前,教师应对所要讲授的教材认真地从头到尾通读数遍,对教材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达到融会贯通。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公共管理类课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其课程对教师知识面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更多地钻研参考资料,包括同等教材、有关著作、当前国内外有关杂志、学术会议的资料及现代公共管理新动向,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备课的主要依据,除了因明显的不适宜而改动外,应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的内容体系为主线。但具体的授课内容、讲授顺序,则应根据自己综合多本参考书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安排。这就要求既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又不被其束缚。

以《公共管理学》为例,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学研究的范围、主体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而当前对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主要有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内容的变动性、研究途径的差异性使我国当前关于公共管理学的教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适合本科教学的教材如黎民《公共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王乐夫《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两本教材在内容设置上有较大差异,单纯的只用一本教材,而忽视其他教材的参考,对《公共管理学》的学习和研究的视野是狭窄的,而陈振明所编写的更适合研究生使用的教材也能对本科生的教学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好《公共管理学》,在参考教材上,忌讳只使用一本书,从而局限教师和学生对公共管理的认知。书的出版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各种杂志、学术会议资料正对此做了弥补,对于《公共管理学》这样发展性、变动性大的课程,教师更不能忽视对资料的收集、学习和整理。

二忌:备课时死记硬背

“备课”与“背课”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背课”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管学生的课堂状态如何,课堂如一条固定的流水线,落入程序化、机械化,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在该模式下,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整个教学过程倾向于照本宣科,不能在涉及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卫生、环保、科技等相关领域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不能使专业学习的内容在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内进行实习与实践,缺乏对现实问题应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讨论。

“备课”更多倾向于储备、防备。注重备课的教师,往往以自己“是否拥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而坦然面对学生”作为是否备好课的标准,教师不仅熟悉教案,还注重研究思考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上课时教师能信手拈来,根据学生反映进行互动,使授课丰富而有张力。以《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教育事业管理为例,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直接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就业,因此每个学生都对该问题很感兴趣,而且有自己的不同见解,重“备”而非“背”的教师会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能与学生就高等教育存在的收费、体制等问题进行交流互动,正确引导学生对该问题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才能适应公共管理学科对创新性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

总之,备课不是背课,不能死记硬背,不能把重点放在背上,而应放在备上。当然,完全不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关键在于背什么。要调整好“备”与“背”的关系,备中有背,选择性地背。

三忌:授课时讲书不讲课,书与课倒置

这实际上是指要摆正教材与课程的位置。如前所述,每门课程都有一本教材。但教师讲授的是课程而不是教材;教材只是学习这门课程的参考,不是这门课程的全部。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类课程是变化性很强的学科,无论其体系或内容,都在不断的改革、完善之中,很少有十几年或几年不变的学科。而教材的出版总是带有滞后性,这就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去研究、调整和补充。再者,在公共管理领域学派众多,观点纷杂;对任何一个问题(学科的体系、内容、观点、解释等),极少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不同教材著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不同;使得教材与教材之间产生差异。即使授课教师选定的教,也未必与授课教师的观点、理解等完全一致,也需进行必要的改动。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应完全依照教材,被束缚于书本之中。而要有书不惟书,一要避免照本宣科,二要避免为教材作“注解”。

四忌:授课内容不结合我国当前的改革和实践

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必须适应我国当前以及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当前在公共管理领域,理论上不断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产生,实践上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使得每一门公共管理学科的内容不断地丰富。特别是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时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更多。公共管理类专业理应将教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将公共管理教学、研究与社会管理的现状相结合,发现社会问题并且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通过教学与我国当前的改革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公共管理的实际中去,在实际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是结合专业知识研究和实践分析,解决公共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学习研发的成果在管理实际中进行推广应用,做到公共管理知识“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服务于社会”。

五忌:不了解学生

教学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使二者联结起来的是课程(知识)。从动态的观点看,教学是一个知识传递过程。要使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不受损失(流失),一方面要求教师教得要得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得要得法。而教师教得是否得法,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和授课的方式、方法,而且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再者,知识的传递(教学)也要讲求效益,即尽可能增大单位课时的知识传递量,而知识传递量的大小也必须以学生能够掌握为基础。这都说明教师要上好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就必须了解学生。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基础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如,政治学有助于分析诸如政治制度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经济学帮助管理者了解社会生产过程,分析资源如何合理配置;而社会学为公共管理提供管理活动的社会背景,心理学为公共管理提供行为分析方法。所以,了解学生对公共管理类每门课程来说,就是要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即与该课程相关联的其它课程学过没有?若已学过,那么掌握情况如何?若未学过,那么以后是否学?什么时候学?等等。了解了这些情况,就可以推测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有的放矢,繁简适宜,深化原来学过的知识,为以后要学的知识打下基础,使每个课时的效益最大化。

六忌:课堂授课时呆板单调,不注重教学艺术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就如同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样,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同样的教学内容,为什么各个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同?就是因为教学艺术的差别。如果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教学方法是传递知识的手段,那么教学艺术就是运用教学方法传递教学内容的技巧。教学艺术具有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带动思维、控制场面、调节气氛的功能。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掌握并能有效运用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包括的内容很广。首先就是语言表达艺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要想把课讲得好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在学习语言、使用语言上下功夫。教师的讲课语言应服务于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其语言要抑扬顿挫、疏密相间、节奏和谐、妙语连珠,如同一曲动听的音乐,给学生以美感。而不应该是语气平平、单调乏味,使学生昏昏欲睡;还可以通过眼神调控学生的行为和情绪。身姿动作即要善于运用形态语言(手势等)配合语言表达,丰富学生的感知表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而不应只动嘴、不动手,像个“木头人”。最后,要培养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他是教学艺术走向成熟化的标志,是教学艺术的个性化,教师应了解自己的气质,根据自身气质特点和人格特征培养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独特的教学风格能使教师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

七忌:课件内容繁琐,逻辑不清,丢弃板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制作课件成了每节课的必备工作。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课件的好坏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制作课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课件内容要简洁适当。课件应避免大段长句,提炼关键词。简约的内容既可以使学生对主题内容一目了然,又方便学生在做笔记的同时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有些老师将课程内容大段陈列在课件上,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忙于记笔记而无法集中精力听课,另一方面学生可能觉得老师上课不是讲而是念课件,不仅容易产生疲劳感还会逐步对该教师的课失去兴趣。其次,课件内容要安排合理,逻辑紧凑。在展示内容间的联系时可适当使用逻辑示意图或内容层级,应尽量避免大段文字,使课件显得杂乱无章。第三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课件的运用应和传统的板书相结合,不能因此而废弃板书。在PPT大行其道的今天,由于该教学辅助手段形象、美观、知识容量大,有些教师不知不觉抛弃了板书。板书有其传统的优势,板书的恰当运用有提示、解说、加强学生印象的功能;由于课件设计是流线型的,板书可以及时改进课件不足,修正课堂中的突发变化,并能引导学生参与。板书和课件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二者如同鱼与水,相互兼容,相互促进。

八忌、课后不总结,不改进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范文3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案例教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近年来,案例教学法成为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较受欢迎的教学方法。黄淮学院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以案例教学法为突破口进行,建立一套更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应用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从美国大学法学和商学课堂中发展而来,强调将现实问题进行典型化和文本化处理,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辨、表达、争论等实现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研究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善于高效率、系统性地传授理论知识,将案例以例证引证、阅读材料、课后思考题等形式穿插在讲授之中,为理论学习服务。案例教学法虽然强调以案例为中心,但必须以专业知识功底作为基础,脱离理论传授则无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最终目的。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应用应是多层次的,既有对知识学习的支撑和拓展,又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锻炼。

案例教学法将课堂变为舞台和平台。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捷、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自我表达,因此热烈、活泼、自在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学生以团队或个人为单位进入案例情景,将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汇、视角的互补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后,教师的功夫在主要在课前,对案例选择、情景设计、参与形式、知识概要等进行预先设计,而课堂上更多进行观察、引导和激发。

(二)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公共管理学学科特点的需要

强烈的实践导向是公共管理学的固有特征,应用案例教学法更利于学生构建学科知识框架。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基础上建立的,交叉融合了行政学、企业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体系。融合交叉的知识体系中必然容纳大量经验性材料和经典案例,而这些材料和案例中往往包含复杂多样的子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以多学科视角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困难。因此,在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应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公共管理学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宏大学科视野。

2.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强调学生对产业、行业、职业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应用案例教学法搭建起学生与公共部门间交流学习的桥梁。为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黄淮学院设定了“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行政机关、公共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共企业及工作人员是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也是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社会实践和就业的主要方向。因此,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和再现相关机关单位的工作实践,能够让学生最快地接触行业职业的现实情况,为学生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黄淮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设定了“读、写、说、辩、研”等五项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必须围绕这五项目标,在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资源、形式方面进行探积极索。

(一)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构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教学内容设计不仅围绕理论知识模块,更重要的是与大W生科研立项、挑战杯、社团志愿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紧密结合。例如在“公共物品”知识模块中设计“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教育”专题,通过课前准备任务,引导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的同学分享经验和问题,实现案例教学。教师则通过“头脑风暴”、“逆向思维”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教育的公共物品性质、供需状态、供给形式等进行团队讨论,最终通过社团志愿活动策划、小论文等将讨论转化为学习成果。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内容可以由强调知识学习转变为能力锻炼,实现课下学习――课堂模拟的翻转。公共管理学包含的技术、方法、策略等知识模块内容适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课下学习理论――课上学习技巧的形式升华学习效果。例如,在“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模块中,关键概念、核心原则、基本策略主要以课前预习的形式完成。课上以创设“小区垃圾成祸害”、“青岛大虾宰客没商量”等情景任务为主线,组织学生以小组扮演特定的角色,依据角色立场进行跨小组互动,合作探讨问题解决的关键技巧。

(二)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可以引入校外专家和校外项目,不断拓展教学资源。公共管理学涉及行政机关管理、事业单位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因此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参观走访、项目合作、行业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自2015年始,黄淮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先后与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社会工作机构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为案例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公共管理主体”知识模块教学中,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在2015年秋季学期邀请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来到校内开展专家讲座,以民政工作实践案例为视角讲解行政机关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作用。2016年,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将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项目,将项目策划、宣传、组织等项目实践经验带回到课堂进行总结提炼,实现校内课堂和校外课堂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一方面,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利用开发微课视频的形式补充课堂教学。一个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结合案例将关键概念、难点问题、热点话题深入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在增加学生的多媒体展示环节。定期开展课堂演讲、读书分享、社会调查成果展示等活动,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分享、互评学习成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优化案例教学法

(一)对课程教学阶段进行重新设计

为了促进案例教学方法达到理想效果,教学内容的重构必须结合教学阶段再设计。黄淮学院公共管理学教学设置有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个环节,将两个环节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首先,教学进度设计应该“松紧结合”,讲授理论知识模块后及时进入相应的实践案例教学项目,一个单元模块的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训教学时间要相对平衡,提升知识转化效率。其次,一个项目的实践案例教学要完整包含准备(计划)、实施(组织)、反馈(总结提升)三个环节,帮助学生有准备、有目标、有秩序地参与案例教学活动。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模块教学后随即布置作业,教师公开点评或组织学生互评作业,巩固教学效果,最终达到优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范文4

一、方法论的借鉴

管理学发展至今表明,管理学包括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融汇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成果才能完善和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如今,随着“新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和传统公共行政学派的衰落,公共管理学包括行政管理学在更广阔的定义和更强的使命感的召唤下,必然要追求价值的多元化。0022作为展现柔性技能知识的行政管理学只有具备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才能产生行之有效、富有开创性并具有影响的理论。所以,行政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方法不是简单的演绎或归纳,而是采用各学科知识后的综合发展。行政管理学所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也决定着其必须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成果和分析方法来应对。行政管理学教育离不开处于高级知识层级且与之紧密联系的法学方法论的支撑。我们发现,西方在管理思想发展上颇有成就的大师,同时也在法律思想上有着不朽的建树,知识的融通和多样性发展说明二者在学科的哲学思维上一脉相承。

法学方法论具有规范性,法学的研究和法律的适用都必须进行严格谨慎的推理。具体到可被借鉴的法学方法论体系的法律方法上,行政管理学教育应当建立用法律思考行政管制问题的思维,以法律中的程序正义为追求,树立用法律衡量事物的标杆,还应当深入思考事件和决策的法律意义。其次,还应在追求法治的价值角度上,让学生学会在法律范围内解决冲突纠纷的法律技能。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预示着行政管理学需要不断借鉴和参考法学方法论。即不仅在政府的行政管理,而且在企业的行政管理中都开始运用法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在行政管理学摒弃了静态主义研究模式且面临更多待解决问题的今天,其与法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追求民主科学的价值特征。亚里士多德认为由于行政自由裁量的模糊性,公共管理者需要依赖实体规范。他还认为,公共管理者在做出不可避免的行政自由裁量决定时必须理解其行为的命令精神。可见,政府的施政追求,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目标不再仅仅根植于效率和效能,其应当与要承担起捍卫人民主权、个体尊严、社会公正的责任的实践呼应起来。在不断强调民主科学的行政管理的今天,行政管理学教育应当借鉴法学不断追求从程序性问题上展开思考,让学生理解在行政管理的绩优性之外还要理解程序的正当性和权利义务的合理性。

二、理论知识的融合

在行政管理学教育与法学理论知识的融合方面,最容易想到也最具直接互补互促性的当属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知识的互动。虽然处在不同的学科划分体系,但是行政管理学教育中必须有行政法学理论的参与。因为从行政管理学和行政法学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各自的完善对于彼此的发展程度都有着很大依赖,社会对于行政管理活动的要求与兼顾法治与管理、公平与效率是不谋而合的。在“法治化行政管理”成为重要课题的当下,行政效率的提高不能离开法律的控制框架。具体而言,行政管理学研究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安排,如何管理内部行政人员以及行政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行政法学知识的渗透则为行政管理学在保障基本权利上完整覆盖社会公平的含义,行政法学从外围着手阐释行政权限的范围、行政权力的行使以及对行政侵害的救济。余敏江、杜文娟指出行政程序的合理设计、公共管理的司法审查问题及公共管理的行政法治化问题等都是可以从法律思维角度思考的包括行政管理在内的公共管理问题。H随着时代的变革,传统政府与社会开始呈现划分模糊的趋势,而同时诸如协会、行会等介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第三方机构”的出现都需要行政法对相应机构的地位性质、权力来源以及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给出答案。4在新公共行政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不断被提及和参照的今天,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权力”的多方行使已经日益明显而迫切,也都为法学视角下的行政管理学提供了契机。

因此,在行政管理学教师队伍结构中有一定比例的法学教师参与,提供包括公法原理、行政法学在内的相关法学课程如法理学、宪法、公务员法等作为必修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唐桦指出,应当在公共管理学科中,建立以行政法学为主,以调整公共权力包括行政权力在内的相关领域的法律学科为辅的公共管理法律知识体系。在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已经采用法律思考途径开设课程的影响下,我国的行政管理教育更应思考将符合中国政府体制的法律理论体系作为公共管理学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法律思维的培养和法学基础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养成通过法律途径思考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在法律基础上分析公共政策的思维模式,并且懂得以程序和规则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这对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行政管理人才至关重要。

除政府行政管理之外,企业行政管理也应在行政管理学中有一席之地,企业行政管理教育同样离不开法律角度的研究和实践。首先,作为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有管理内部组织的技能,还需有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这包括关注外部的法律制度,使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外部的法律制度相适应;其次,法律制度制约企业管理包括企业行政管理的范围和作用,管理的决策不能忽视对法律制度的研究。目前,企业管理包括企业行政管理已经运用法律方法展开了研究和实践,当代管理者愈加离不开法律思维和法律技能,在未来,企业模式的转变将为企业管理包括企业行政管理与法学的互动带来挑战。因此,企业行政管理教学不能只注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应在教育中融合包括法学在内的多种知识,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企业组织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的需要。

三、实践的多重性

在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用法律思维和应用法律技术对行政管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相对于单纯灌输法学理论知识而言,实践课堂注重讨论、发言甚至辩论的形式,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这有利于学生真正学会从法律思维角度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精神和技能。同时,在实践中,学生亦可应用管理知识于法律,多角度的思考立法的科学性和效率。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项目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实践一样,难以突破形式大于内容的瓶颈,更难以看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人才的效果。在完善高校行政管理学教育实践教学模块时,在建立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也应将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互动关系纳入考虑。李邵平,何晓华在谈到面向公务员的MPA教育中指出的一些理论关注点,值得在行政管理学实践教育中有所思考。比如,多重主体的执法问题、相对集中处罚权问题、职能交叉的执法问题等2116,必然都不是只有在行政法学与行政管理学闭门造车又自说自话的情况下就能得到答案,也不会在纸上谈兵中得到解决。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学科的复杂性必然带来其实践的复杂性,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也许更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创新。因此,在行政管理学教育实践项目中,应当综合思考理论和实践的焦点和热点,设计有利于此类问题解决的社会实习和社会实践。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范文5

摘 要 研究方法是学科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比中美两国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发现国内量化研究方法本身成熟程度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应用情况也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进而提出了若干具体改进对策。

关键词 行政管理 量化研究 比较

国内公共管理学科量化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逐渐重视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这样一种尚不完全成熟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这一成熟中的学科。目前,公共管理学科量化研究的方法主要还是为使用起来技术门槛比较低的统计学方法。据统计,《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前3期所刊登的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中所用到的方法60%左右是统计分析法。

而美国公共管理学科和政治学科的量化研究起步早,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即有一定研究。相比较而言,刊登在美国《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等杂志上的定量分析相关文章所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较国内要更为先进和繁杂。

对比中美两国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发现国内量化研究方法整体上呈现以下差距:

一、方法本身成熟程度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体现在首先研究方法数量较单一。正如前文所言,国内局限于一两种方法,而美国对五种方法特别是针对系统科学分析法、数学分析法等更加擅长。其次研究方法技术较落后。国外采用的复杂数理模型和程序比国内整体要先进一个时代。第三与传统研究方法融合不够。美国学者比较注重于方法融合,传统领域的学者一般也对量化方法略知一二。同时他们更加注重与统计学、心理学等学科间的交叉研究。

这一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是:(1)国内学者研究时间尚短。因为起步比较晚,公共管理学科整体发展滞后于西方国家等原因,真正国内大规模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还只有数年时间,故而发展有限。(2)缺乏核心研究群体。与美国的主流研究学派都推崇和使用量化研究相比,国内缺乏核心研究群体和权威研究专家,进而使得存在方向不一致,难以形成一盘棋的情况。(3)缺乏成果转化的支撑。由于缺乏平台,国内社科基金、自然基金等各类基金对量化研究类支持项目不多,客观上也制约了相关研究。

二、方法应用情况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量化研究在美国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大选到反腐败都可以用到,与政治、社会等结合相当紧密。而国内目前远没有达到这一步,开展的研究都还是一些基本的、初步的探索,缺乏大型项目的支撑来实现大规模应用。

应用不多的原因除了方法自身的不完善外,主要还在于(1)国内学界对量化研究的认同程度还不高,部分学者对量化研究方法的先进性视而不见,或者采取选择性忽略,对量化研究不甚认同。认同程度不高直接制约了应用范围的扩大。(2)部分量化成果信度效度不高。由于部分量化研究学者研究不深入,统计学根底不深厚,导致某些量化研究成果与事实不符,缺乏信度和效度。还有部分学者玩弄统计学方法,没有研究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果。这些行为都损害了量化研究方法的权威,使得部分不了解量化方法的学者对此产生怀疑,进而直接制约量化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应用。(3)国内学界对量化研究整体上了解掌握不够。量化研究方法运用具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对统计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掌握较好,国内学者由于知识结构限制,对该方法整体掌握还不够。(4)体制制约导致数据信息获取难,缺乏第一手真实数据信息,大规模的应用研究也就无从谈起。

三、减小中美公共管理量化研究方法差距的对策分析

第一,取长补短,大力借鉴西方经验。当今时代美国的公共管理学很优秀,但是美国的公共管理学也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十九世纪末从比较发达的德国学习借鉴来的舶来品。正如此例,在量化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也应该积极谦虚地向西方学习,积极借鉴西方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先进经验做法,并努力“中国化”,以促进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第二,强化方法,努力提升研究水平。尽快提升国内量化研究的水平,完善量化研究的方法体系,采用更多更完善的方法、模型、技术来推动量化研究方法的发展是缩小中美两国量化研究方法差距的最关键途径。类似于儒家的“内圣――外王”途径,国内量化研究学者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实现方法层次的提升和信度效度的完善,进而为量化研究方法赢得更大的一片天空。

第三,多方着力,大力培育研究队伍。研究队伍的培育要从几方面着手。一是培育一个核心队伍。要形成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专家型学者,他们精通于量化研究方法,同时学贯中西。二是形成一个学术梯队。缩小差距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形成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才能实现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三是加大项目扶持,以“扶”带“培”。国内的自然基金、社科基金等基金项目要进一步在项目扶持上向量化研究倾斜。

第四,加强融合,促进方法间学科间互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争最终是要走向融合,哪个国家在定量与定性研究的融合上占得先机,走得远,哪个国家就能在公共管理研究上事半功倍。国内学者要摈弃条条块块,从知识结构上更新、从研究方法上融合、从不同学科间互补,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融合,提高定量研究的信度、效度和应用范围,进而促进量化研究方法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范文6

一、在公共管理的教育体系中定位培养目标———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在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我国的公共管理教育由20世纪八十年代的行政管理教育转变而来,至20世纪九十年代末,即1997年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改革,第一次将公共管理作为“管理学”大类之下的一级学科,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之下包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二级学科。到2004年本科专业调整,加入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等成为十二个二级学科。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为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之下并列的本科二级学科[1]。中国目前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具有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发展水平较高的院校都不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设有公共管理专业、同时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以及承担国家及各省处级以上干部公共管理素质提高的培训任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研修班等七个研修班中招生对象除中青年后备干部公共管理精品课程研修班只强调政府中青年干部没有设置行政级别外,其他各班的招生对象都设置了正(个别可副)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级别身份要求[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一些培训班,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北京市第3期区县局级干部培训班等则对北京市区县领导干部、国家有关部委的干部及全国各相关系统内的省市级行业领导干部进行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与研讨[3];至于其他院校,如北大、复旦、北师大、南大等名牌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学院也承担着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素质的培训以及对国家政府机构公共管理职能改革、提高、建设的研究任务。目前国内具有MPA学位培养资格的高校有100所。2009年是中国设置MPA专业学位10周年,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招生广告说,全国100所MPA培养院校,2009年面向全国招生的培养目标是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公共管理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报考条件是:2006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20%[4]。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但培养政府人才的公共管理教育主要由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院系和各级党校承担,虽然MPA教育也为非政府机构培养高层次人才,但其报考招生名额不超过总名额的20%,其余名额均为政府公务员。国内公共管理教育现状应该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事业单位和非政府机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原因。在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革、政府与事业单位用人体制改革相对迟缓的现有进程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只能定位在为事业单位、为基层政府、为农村培养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与新公共管理能力的基层管理者与服务者。越是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意识越不强,专业化程度越不具备,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政策越不完善,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也越多越复杂,因此,在中国需要大量的专业化公共管理类人才去从事、去发现、去思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这类人才包括普通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村官”、社区管理人员等,人才的来源途径即是当前盛行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职位招考、“村官”招考。虽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村官”招考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并无特别优势可言,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懂得公共管理,更具备公共管理的意识、理论与责任,因此更应把“公考”“事考”和“村考”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学校更应该以此作为专业培养的重要方向。让学生以强烈的公共意识与责任感涉足中国社会的基层事务,以专业的精神与能力去观照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从切实的层面推动和促进中国改革事业的强健发展。因此,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名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培训任务除了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公共精神与现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务之外,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培训服务。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

二、在毕业生的就业窄环境中定位培养目标———非政府组织创业与服务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为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目标是为非政府组织(或说非营利性组织)培养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不但数量少,而且运营体制不健全:不是登记困难沦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强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由社会管理的目的;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不善而导致问题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却找不到经费支持,无以维持而处境维艰。可实际上社会却希望自己的事务由自己来管自己来做,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和实现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教育部十年前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04年的目录再调整中又增加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公共政策学等新专业,恰恰是国家政府职能改变、政事改革、政社改革意志与一贯决心在教育领域的一再体现与强调。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不仅仅是为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者与服务者,而是现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创立者,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者、制定者。目前,许多省市政府纷纷为应届或近几届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与资助,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非政府组织创业提供了适当的机遇与较好的环境。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注重夯实学生非政府组织创业、经营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尤其应当注重培养其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如何融资、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真正需要、创立适合和满足社会需要的新服务行业的水平与能力。

三、在非对口就业中定位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念与能力的现代公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之窄在目前已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本专业毕业生企业化就业已成必然之选。但作为专业的主办者、建设者、教学者,必须有明确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意识与责任,草创阶段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即使其毕业生不得不走上企业管理的岗位,我们也应当让他们带着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责任与能力从事企业管理的工作,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模式不同于公共管理,但是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却离不开国家的经济与管理政策,离不开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当肩负的公共关怀。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以公共管理的专业视野反馈经济政策甚至公共政策的得失,进而以现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促进经济政策或公共政策的改善与提升;以公共关怀的精神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进而以企业与企业人的身份、权利与义务来帮助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的处理、促进公共危机处理机制、公共问题解决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因此,企业人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将是本专业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公共理论体系的建构,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与陶冶,专业思维分析习惯的养成是专业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无论在哪个岗位即能以一个理性的现代公民的思维与心理来观照与分析社会的公共问题,促进社会公共精神的发展与社会公共文明的进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企业化就业人才的培养可注重设置公益性企业的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强的产业或企业管理类课程。如公益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管理、通讯管理、电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旅游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动漫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博物馆管理等相关专业相关课程。

四、在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中定位培养目标———具有公共精神的本地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