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认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学的认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学的认知

统计学的认知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同性恋;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34-03

同性恋是指同性别之间的或情爱关系。同性恋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由于及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性恋一直被有意识地屏蔽和边缘化。近年来,同性恋逐渐被人们看作一种符合其个人性取向的正常生活方式,同性恋人群也逐渐由隐蔽走向公开。大学环境一定程度上为同性恋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但由于性教育的不足以及长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居住,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较其他同性恋者又有很多的不同:一方面其行为会对同学、室友等产生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校园排斥同性恋同学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校园同性恋问题给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加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为大学生营造多元、自由、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笔者在北京地区选取12所高校进行了便利抽样调查。

一、样本及描述性分析

1.调查过程与样本基本统计特征

根据大学综合实力、学科特点及学生构成的差异,选择北京地区富有代表性的12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采取无记名集体测试,统一给予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卷。发放并收回问卷360份,经审核有效问卷为354份,问卷有效率达98.3%。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详见表1。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具有较高的知晓度, 8.5%的学生有很多了解,50.8%的学生一般了解,38.4%的学生较少了解,2.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但是从表2中四个有关同性恋的基本知识问题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仍不高,四个题中错误率最高的达56.5%,最低的也为23.5%。大学生接触同性恋有关信息的渠道根据频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网络(27%),电视、电影、电台(27%)以及朋友(24%),而父母和学校教育中较少提供同性恋有关信息,其比例仅为5%。大学生较倾向于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同性恋进行归因(62%)。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同性恋者容易遭到歧视和拒绝,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面面临压力。

3.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较为宽容。在对同性恋的总体态度上,1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支持;15.7%的大学生表示偏向支持,但不能接受发生在周围人身上;4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25.8%的大学生偏向反对,但不厌恶;6.5%的大学生表示厌恶。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有关问题的一般性态度如表3所示。

4.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

相对于较为宽容的一般性态度,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持反对态度的比例较高,92.9%的大学生认为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很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不能接受与同性恋者同住;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学生反对同性恋者参与包括入党、获奖,参与科研和社团等在内的很多活动(详见表4);虽有70.3%的大学生赞同同性恋者参与学生社团,但近78%的大学生却不愿意在学生社团或学生组织中与同性恋者成为同事。以上表明,尽管总体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之以往更为宽容,但是,当同性恋者的活动与大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直接联系、密切相关时,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仍然难以接受同性恋者。

二、影响大学生认知和态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1.变量的选择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可能主要取决于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如性别、收入、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家庭情况以及是否认识同性恋者等因素,上述变量大多为虚拟变量且变量个数较多,本文也初步选取了上述变量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剔除系数不显著的自变量。

2.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是否农村家庭(Ilocation_4)、是否单亲家庭(Ifamilly1_2)、身边是否有同性恋者(Iclassmat_2)等三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同等条件下,农村家庭学生认知水平低于城市、城镇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认知水平高于完整家庭学生,身边有同性恋者的同学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统计过程中,年级、性别、家庭收入、专业类别等变量对认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随着互联网和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触社会资讯越来越多,不管是性别,还是家庭经济条件或专业因素,都不会制约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attitude)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认知水平、性别、专业、家庭是否在城镇,见表6。女生(gender)对同性恋的态度要比男生宽容,城市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location_3)更宽容;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know)越高,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也越宽容;家庭年收入(income)与对同性恋的态度成反比;理工类、经济管理类、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师范类(major)大学生更宽容。

三、结论及思考

1.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同性恋现象

本次调查中,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占有一定比例(7.6%),并有1/3多大学生表示自己身边有同性恋同学。考虑到大学特殊的集体学习、生活环境,需要直接面对同性恋问题的大学生人数较多。目前,我国高校一般由心理咨询中心来开展同性恋的教育和咨询,有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同性恋者遭遇问题需要帮助时,对走入心理中心寻求帮助有可能遭遇更强的心理阻抗,相比其他同学他们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偏向给予心理问题的咨询帮助,并不能具体协调解决实际事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和条件,探索建立处理学生同性恋问题的长效机制。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进一步普及同性恋相关知识,加强性教育。调查中明确表示,接受过性教育的大学生不足三分之一(30.5%),大学生的性知识大多间接地来源于网络媒体,不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性知识;大学生在上述有关同性恋认知的基础性问题上正确率不高,在其他方面也必然存在着更多误解;同时,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同性恋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也不显著,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在当前学校的课程或相关教育中普遍不能获得相关知识。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同性恋研究”公共选修课,成为首个面向本科生开设此类课程的国内高校,课程反响热烈,场场爆满,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同性恋话题具有较大的了解兴趣。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行为,高校应适应形势需求,增设相关同性恋课程、讲座或培训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严肃、正规、系统的性教育。

3.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不够宽容

学校还需下大力气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不够宽容,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进行性教育或知识普及是不够的,还必须更加积极地开展相关思想教育,引导同学转变观念,掌握相关人际交往技巧,树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包容向上的思想,一方面要使一般同学正确认识、理解同性恋同学,另一方面也要使同性恋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感受,真正维护所有同学的合法权益。

4.强化队伍建设,尽快实施对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相关专题培训

如果同性恋者对自己产生了影响,班主任、辅导员是大学生选择寻求帮助最多的对象,而目前高校又普遍存在着同性恋现象,所以应尽快加强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正视学生同性恋问题,并掌握相关工作原则和技巧,以科学、合理、人性化地解决由同性恋带来的冲突和问题。

5.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高校学生处于集中学习、生活的环境,宿舍集体生活的氛围对学生的整个在校生活和个人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但笔者的调查表明,仅有7.2%的大学生赞同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64.4%的大学生认为在入学时调查学生性取向并在宿舍分配中予以考虑很有必要;86.2%的大学生认为对于自愿公开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学校可为其单独或集中安排宿舍,而当学校不具备相关住宿条件时,63.7%大学生建议学校在相应承诺管理制度程序完善的情况下允许同性恋者到校外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对于不愿意公开其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大学生建议对其进行宿舍文明教育。此外,6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为同性恋学生提供正规的交流、活动机会。以上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诉求,表明如何对同性恋组织和活动进行规范疏导,如何在学生生活管理中协调不同性向学生的各种诉求,以及如何解决不同诉求引发的各种冲突,这些现实问题已经摆在了高校管理者的面前。高校应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建明.高校同性恋者群体内部组织初探——以华东某高校为例[J].江苏社会学研究,2006(S2):36-38.

[2] 刘斌志.现状透视与服务拓展: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同性恋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36-38.

[3] 杨荷泉.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2008(3):115-116.

[4] 田唤,马绍斌,范存欣.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54-26.

[5] 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601-604.

[6] 官晴华.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形成的分析——以重庆高校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6):6-10.

[7] 张笑笑,杨晓莉,张奇.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0(2):71-73.

[8] 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6.

[9] 鲁法菊.关于构建多位一体大学生性教育模式的思考[J].成功,2009(11):207-209.

统计学的认知范文2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肾功能衰竭;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c)-0061-02

终末期的肾衰竭主要是以肾脏病变为主[1]。由于引起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不尽相同,虽然患者表现的临床症状,以及各种病毒对于患者肾脏组织的病理组织学的改变以及血液中的生化结果改变的情况相似[2],但由于各个病因的发病机制、传播感染途径以及其病原学性质等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导致相关的防御措施和治疗方案均会有所不同[3]。但是,维持患者的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一个最为主要的方法[4]。研究显示,在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维持性透析治疗时,许多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该种疾病的治疗逐渐从生物医疗转向为社会医学的范畴,因此,对于终末期的肾衰竭的患者而言,仅仅提高其生存率已不能满足临床的要求[5]。该文主要是探讨终末期的肾衰竭患者通过采用不同的血液透析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现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164例临床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主要选择了该院收治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164例。患者的年龄在30~63岁,平均年龄(43.5±9.6)岁。其中男50例,女32例,患者的学历是:大学26例,高中32例,初中18例,小学6例。将其随机的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82例和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82例。其中,慢性间质性肾炎32例,糖尿病肾病2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74例,多囊肾12例,高血压肾病24例。患者在此之前都未接受过血液透析的治疗,并且都未出现发热、感染的症状,并且多有患者都排除了自身免疫疾病以及脑器质性疾病,患者近期均为使用过细胞毒药物、激素等,也未出现听力障碍。

1.2 方法

高通量血液透析组主要采用的是百特公司生产的190G血液透析滤过器以及德国贝朗公司出品的贝朗透析机进行治疗。血液透析机的超滤系数为40 mL/min,其表面积为1.3 m2,患者每次透析需要进行4~5 h,透析液流量500 mL/min。并且要保证患者每周透析为2~3次。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进行血液透析的频率为3次/2周,一次时长4.5 h。另外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频率为1次/周,一次时长4 h,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使用德国贝朗公司出品的贝朗透析滤过机行HDF后置换,使用GAMBROpotyfhuxl7R血滤器,置换液流速75~80 mL/min,血流量250~280 mL/min,透析液流量800 mL/min。

两组患者都选择碳酸盐透析液,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遵循低盐、低磷、高蛋白的饮食原则,做好降压、纠酸、改善贫血的工作。

1.3 实验室检测指标

两组在透析前后都要分别检测其β2-微球蛋白以及血肌酐的水平。

1.4 认知功能检测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3个月内都要使用维迪公司生产的Keypio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的与事件相关的电位分别用4次P300波对其波幅(Amp)的平均值和潜伏期(PL)进行诊测。

1.5 效果评定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肾功能临床研究指导标准,再根据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后的临床反应、体征变化,可以根据肾功能的检查来对两种疗法进行综合的评价。评价标准按显效、有效、无效分为三级。显效是指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但有指标未恢复正常;有效是指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后有好转;无效是指用药后的3 d内病情不改善甚至加重的情况。

1.6 统计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透析之后的β2-MG和Scr水平都有明显的下降。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的β2-MG水平要明显低于高通量血液透析组。而两组的Scr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2。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的Amp和PL水平要比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好。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见表1。

表 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透析前后β2-MG和Scr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300变化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终末期肾衰竭大多发生在长期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身上[6]。对于进行维持性的血透患者的治疗容易引起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等。分析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患者体液中的β2-MG等含量过高,从而由于此类中、大分子物质的沉积在患者的骨关节等处引发了肾衰竭。对于终末期的肾衰竭的患者大多有严重的电解质、水、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伴有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因此,大多数患者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患者会出现言语痴呆、言语障碍、思维不敏捷、记忆力减退、肌阵挛性抽搐、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大量研究[5-6]显示,提高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首先需要改善其小分子尿毒症毒素潴留、贫血、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研究显示,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对于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者都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两者相比,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在清除β2-MG上表现更好。

[参考文献]

[1] Vazquez I,Valderabano F,Fort J.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Qual Life Res,2005,14(1):179-190.

[2] 朱承松,陈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20(16):1957-1958.

[3] 冯菁,张兴凯,付金喜,等.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5(22):4314-4316.

[4] 龚娜尔,黄舜佩.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11):138-142.

[5] 覃丹平,钟小仕,陈辉,等.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疗效的比较[J].内科,2011,6(2):109-112.

统计学的认知范文3

【关键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防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5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40-02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疾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心血管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无法维持原有的正常机能,对于外界可导致疾病的因素无法有效地抵御,同时再加上对身体内部各个系统正常状态的破坏,对于老龄人口而言是极大的生命健康威胁。当人类慢慢变老之后,身体内部所有器官的功能都开始衰退老化,同时不充足的睡眠以及不健康的饮食等等都会造成心血管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最终导致心血管心痛疾病的发生。

1导致老年人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都无法维持原有的健康水平,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因此容易发生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心血管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无法维持原有的正常机能,对于外界可导致疾病的因素无法有效地抵御,同时再加上对身体内部各个系统正常状态的破坏,对于老龄人口而言是极大的生命健康威胁。

当人类慢慢变老之后,身体内部所有器官的功能都开始衰退老化,同时不充足的睡眠以及不健康的饮食等等都会造成心血管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心脏的功能衰退,最为突出的是在心脏的内部组织,表现为心脏内部肌肉细胞老化,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心脏局部出现硬化的情况,抑制了心脏原有的健康机能,导致供血不足,因此血压也会在此影响下逐渐的变高。

动脉的硬化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之一。当动脉硬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造成人体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包括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在动脉血管刚开始出现硬化的时候,往往有显著的特征,这个时期人体内就会有斑块慢慢的累积附着到血管壁上,时间久了便会导致这些斑块越积越多,是血管内的血液无法正常流通,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2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主要症状以及治疗措施

2.1主要症状心血管系统疾病是老龄人群中常发的疾病,通常包括高血脂、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类型。这里我们提到的高血脂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极易升高所造成的血液中脂类含量增多。而高血压一般表现为人体内的血液收缩压上升,这样一来舒张压便会受到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如果一个人的脉压差很大,那么便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甚至出现各种并发症;冠心病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硬化而发生的心脏疾病,通常情况下有两种类型,即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出现心绞痛是因为心肌供氧不足以及血液流通不畅。一旦老年人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通常会有显著的特征,相较于常人,这类患者表现为脾气暴躁,易娇易怒,偏激等性格特点,并且因为精神状态的不佳以及治疗过程的煎熬,最终导致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

2.2治疗措施在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根据老年人身体机能的特点,我们选取的最佳降压药为通道阻滞药物,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一般是通过阻滞通道来达到降低血压的功效,这类药物尤其适合收缩压上升导致高血压的患者,使用这类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及避免因为血压下降而导致的脑中风。市面上常见的此类药物有镁心力以及络活喜等等。其次,我们选择的降压药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能够有效的治疗及避免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下降,尤其适合因高血压出现心力衰竭并发症的患者。这类药物能够缓解心功能下降的问题,提升心脏供血功能,使心脏所受到的阻力降低,从而达到提高心衰竭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的功效,市面上常见的此类药物有卡托普利以及依那普利等等。再者,我们选择的降压药物为利尿剂,这类药物在治疗高血压中属于基础类用药,表现为治疗效果良好,以及价格较低等,适应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服用。这类药物最主要的功效是可以缓解服用上述降压药物所导致的浮肿问题,同时可以在其他药物的药理基础上发挥出更强的疗效。不管选择哪一种降压药,有效地降低血压并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是最基础的治疗理念。

3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防治措施

老年人心血管病的预防指控制危险因素而从根本上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对已患病者,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展或急性复发。应采用综合措施,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预防高血压、脑卒中与冠心病及其它疾病的重要基础。控制膳食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过高者,要考虑用药治疗,但应严格掌握指征。控制吸烟、饮酒:吸烟和多饮酒都是损害健康的不良习惯,吸烟尤其是全世界心血管病和其它慢性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预防高血压的主要措施有控制肥胖、限制食盐量和不饮或少饮酒,体重的控制要靠节制饮食及足够的体力活动。这些预防措施也可有效地用于治疗高血压,对不少轻型高血压可免除用药,对中度以上的高血压可作为辅助疗法减少高血压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对已病患者的措施包括对危险因素的纠正及针对性药物应用,如急性心肌梗塞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抗血小板药物。

4结语

近年来,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都有很大的进展。但是,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尚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不能很好地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必须改变策略,要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治疗学的研究,切实做好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保健及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凌云.关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之高血压术中的麻醉处理[J].中外医疗,2011,(20):42-44.

[2]朱宁.导言: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策略[J].医学与哲学,2012,(02):7.

[3]韩升波,曹珂.同型半胱氨酸和甘油三酯的动态监测在中老年人心血管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02):110-111.

统计学的认知范文4

>> 中日大学校长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认知 对我国高校学习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思考 西南联大对我国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NCA―HLC院校认证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一流大学的真谛 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以及对中国大学理念的反思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流大学本科改革及其对高中生源质量的新要求 一流大学的“有”与“无” 斯坦福大学创业型大学发展之路对我国高校创建一流大学的启示 世界一流大学探析与启示 一流大学的澡堂狂欢 论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转型 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 关于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 强化建设一流大学的治理能力 亚洲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模式 独特的灵魂才能造就一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是怎样建成的 创建一流大学视域下的一流图书馆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topics/20121011/14721.html。[Bailitop Education Consulting Co.,Ltd.,2014,“What is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2]刘承波,2001:《试论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模糊性问题》,《教育发展研究》第1期。[Liu Chengbo,2001,“A Brief Study on Concepp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 Education Development.No.1.]

[3]刘志民、刘川宁,2015:《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的国际标杆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5期。[Liu Zhimin and Liu Chuanning,2015,“On the World Benchmark of the High-level Universities with Clear-cu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No.1.]

[4]韩立文、程栋显、欧冬舒,2006:《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10期。[Henry H.Levin,Dong Wook Jeong and Dongshu Ou,2006,“What is World Class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isty Education Review. No.4.]

[5]王晓阳、刘宝存、李婧,2010:《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评价与研究:美国大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约翰・冯(John Vaugh)访谈录》,《比较教育研究》第1期。[Wang Xiaoyang,Liu Baocun and Li Jing,2010,“Definition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of World Class University: an Interview with Dr. John Vaugh, the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AAU”,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No.1.]

[6]维基百科,2014 :《大学排名》, 2014/07/16。[Wu Shulian,Lv Jia and Guo Shilin,2014,“ 2002 annual list of China’s top universities”.]

[8]武书连、吕嘉、郭石林,2014:《2002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2014/07/16。[Wu Shulian,Lv Jia and Guo Shilin,2014,“ 2002 annual list of China’s top universities”.]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Dictionary editorial office of Language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2005,“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5th Edition”,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0]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2014 :《中国一流大学名单?》。[China’s University Alumni Network Research Team,2014,“China’s top universities list.in”.]

[11]周光礼,2014:《世界一流大学的量化指标》, .[Zhou Guangli,2014,“Quantitative indicators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

The Logic Dilemma and Outlook for the Different Cognition of the Concept “First-Class University”

Liu Zhimi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统计学的认知范文5

关键词:人性假设;“经济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10-0014-06

人,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体,由于其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存在,因此,人及人的本质问题自然成为各学科关注的话题,其中人性问题更是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正如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的所有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对人的行为的假定”[1]。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2]。在所有直接或间接涉及到人性问题研究的学科中,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近20多年“迅猛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的研究也同样使人耳目一新。本文拟对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做一比较研究。

一、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

传统经济学一般指古典经济学和发展至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包括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及与之有重要渊源关系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中,人都被假设为“经济人”,这就是著名的“经济人”假设。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有两个内涵:一是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即每个人都是自利的;二是人都是有理性的,都精于算计,“‘经济人’完全了解可用的手段和将要实现的目标,因此,能够在现在和未来作出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合理选择”[2]。

“经济人”假设被视为传统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石。关于这一假设的产生和出现,经济学家几乎一致认为源自并归功于亚当•斯密,认为亚当•斯密作为18世纪自由贸易的倡导者,是在与重商主义的学术争论中,为了说明他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而提出的。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把每一个人对自利的追求作为个人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推动力,一切商品交换都由每一个参与者的自利所推动;每一个人对其职业的选择――由此形成社会的自然分工――都是按照他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和最可行的方式来决定的;“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资本与劳动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即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由每一个人的自利所造成的,由此自发地形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秩序[3]。所谓“经济人”,按亚当•斯密的意思就是指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和追求自利的,每个人都按其理性行动,同时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实际上,尽管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人”假设源自亚当•斯密,但亚当•斯密并没有直接提出“经济人”的概念,只不过在《国富论》关于“看不见的手”理论论述中包含了“经济人”的思想,因此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的假设被认为是潜在的,且简单、抽象,而真正第一次系统地论述“经济人”内涵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经过大卫•李嘉图等一系列古典经济学家的不断丰富,“经济人”的概念才最终成型。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也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继承和发展,马歇尔等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肯定“经济人”假设对经济学学科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力图克服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设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经济人”是开明、正常和理性的,即“经济人”不是裸的极端自私的,是普通和正常的人,理性也不再是完全的工具性的理性,从而使“经济人”范畴明显“呈现出了逻辑合题的特征”,也就是做到了否定之否定,使“经济人”假设较以往贴近了与现实的距离,进而使“经济人”假设最终走向了丰富和成熟。

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除是“自利的”以外,还被认为是理性的,即理性是“经济人”的另一重要特征,因此,“经济人”假设也被称为“理性经济人”假设。而所谓理性,就是人都精于算计,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应该说,尽管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理性的边界或极限存在不同观点,但总体上认为“经济人”都具有完全理性。比如亚当•斯密并没有明确提出理性的边界或极限问题,但后来的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却认为“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有着无限的理性能力,以致于使“经济人”的理性假设呈现了片面化和极端化的倾向;而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则认为“经济人”的理性也只是“普通的、正常的理性”,不能抽象地谈论“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或完全的,他认为“经济人”的理性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或完全的,可见马歇尔的思想其实已经包含了有限理性的思想,只不过他并没有明确否定“经济人”的理性假设。

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使经济学研究更贴近现实”的经济学,在近些年快速兴起并备受关注,其中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围绕制度的演进与变迁、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从“实际的人”出发来研究人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研究的重要特征,基于这一出发点,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人的行为特征作出了新的解释,并在此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做了修正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设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人既追求财富最大化,也追求非财富最大化

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在传统经济学看来是“经济人”的特征之一,并认为“经济人”正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才促进了社会公共利益,形成“公序良俗”,求利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既定的客观事实,人们的社会活动、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交换,都主要地出自于每个人自利的追求。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人类行为远比传统经济学中的财富最大化的行为假设更为复杂,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非财富最大化动机也常常约束人们的行为,人的行为并不必然表现为对财富的追求,这就是所谓的人既追求财富最大化,也追求非财富最大化,即双重行为动机。当然,新制度经济学是从制度的变迁与演进角度来揭示人的这种双重行为动机的,认为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制度在塑造人类这种双重行为动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所称的人追求财富最大化,就是人追求最大化的物质利益;所谓追求非财富最大化,在D诺思等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就是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和自愿负担约束等,也就是追求精神层面的利益。显然,新制度经济学的这一观点使对人的认识更全面也更复杂。

2人都是有限理性的

“人是理性的”是传统经济学人性假设范式之一,而新制度经济学则了传统经济学的这一范式,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Bounded rationality),用引入这一定理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的话说就是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其实,关于人理性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马歇尔在对古典经济学的修正与发展中已经或多或少地提出了,只不过没有完全否定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而正式提出人理性有限性的是赫伯特•西蒙。他认为人是“蓄意要有理性,只不过他们的这种愿望受到了限制”,他认为,由于人类大脑的生理局限,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作为经济决策者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只能追求最满意而不是最优的经济目标,因此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只能存在于假设严格的逻辑推导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应该说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为经济学家们认识和克服传统经济学人性假设的局限性,寻求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引入并明确提出人理性的有限性,是为了阐明制度设立与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及作用,也就是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有限理性的认识是围绕制度分析提出的。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及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是导致人的有限理性的主要原因,正如O•威廉姆森所说“只要或者是不确定性,或者是复杂性的存在达到了必要的程度,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的问题就会产生”[4],而制度通过一系列规则能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认识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有限理性假设的提出,既使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更接近现实,同时也是进行制度分析的必要条件。

3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又一重要假设之一。威廉姆森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阻塞范畴基础上提出人都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所谓机会主义(Opportunism)用威廉姆森的话说就是“狡诈地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也就是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采用非常微妙隐蔽的手段,会耍弄狡黠的伎俩,以尽可能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从本质上说,机会主义源于人们的利己心或对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是人的一种本性,威廉姆森曾风趣地说,当骗人能增加利润时,交易中的诚实未必可取。由于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存在,使“经济组织的问题大为复杂化了”,增加了市场复杂性,加大了交易成本,也影响了市场的效率。关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我们还应把握三点:(1)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具有冒险、寻找机遇及损人利己的二重性,有时表现为积极方面,有时表现为消极方面。(2)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并不总是现实化为机会主义行为,只有当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及制度存在缺陷时才可能现实化为机会主义行为。(3)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实际上是对传统经济学中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发展,使关于人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管理学的实质就是关于人的科学。管理学是基于对人的正确认识、从人的实际出发,以便采取更符合人性特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角度而对人性进行研究的。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主要包括“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四种。

1“经济人”假设

管理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是管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泰勒从传统经济学中引入和继承而来的。泰勒在劳资双方矛盾加大、企业普遍缺乏系统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特定时代背景下,以“经济人”为基础,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也使管理学正式诞生。泰勒在其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中,不仅赞同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而且把“经济人”假设作为其理论基石,其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因此“经济人”假设也成为管理学的重要人性假设之一。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性本恶”的,也就是以悲观、否定的观点来看待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其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主张把人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进行严格管理。应该说,管理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既有其科学的一面,也有对人的认识过于机械简单、忽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的一面。

2“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是管理学关于人性认识的第二个假设。这一假设是由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梅奥等人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的,梅奥也凭此发现成为对管理学有重大贡献的人,这一发现同时也为行为科学的建立打开了大门。“社会人”假设是在“经济人”假设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更多质疑、需要提出更加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同时众多心理学家加入管理研究行列也为“社会人”假设的提出提供了重要条件。与“经济人”假设相比,其最进步之处就是不仅看到了人具有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基本需要,而且进一步认识到人还有尊重、社交等其他一些社会心理需要,管理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激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美国管理思想史专家雷恩认为,人们不是理性的,而是由本性支配的, “社会人”假设的提出正是正确认识人的本性、揭开人们心灵秘密的重要一步,从此以后,管理理论的重心开始从过去的“以人适应物”向“以人为中心”转移。当然,就内容而言,“社会人”假设也存在缺憾和不足,如仍将人性看做是消极被动的,人缺乏能动性、创造性等。

3“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也称自动人假设,是管理学中的第三个人性假设。它源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Y理论”也大体上与“自我实现人”假设相对应。“自我实现人”假设在“人有社会的和心理的需要”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具有能动性与创造性,都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能够自我刺激和自我控制。“自我实现人”假设可以看做是对“社会人”假设的继承和发展,其对人的这种认识使人在工作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强化。尽管其对人的认识有过于理想化和抽象化的倾向,但其积极意义仍然是十分巨大的。

4“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最早是由MIT的心理学家爱德加•薛恩在1965年对人性假设进行归纳时提出的,他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在综合“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三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假设。薛恩认为,人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会有不同的动机和需求,因此应因人、环境及问题等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复杂人”假设实际上是对上述三种人性假设进行的一个非常好的归纳,使对人性认识实现了多元化,是对管理思想的重要发展,它对于权变管理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多样化,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管理理论丛林”的“蔓延”。比如“复杂人”假设理论直接促生了莫尔斯和洛什在1970年提出“超Y理论”(又称“人性的权变理论”)。

除上述四种假设,管理学中还有两种重要的人性假设,即美国著名学者麦格雷戈于1960年提出的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人“性本恶”,以悲观、否定的观点来看待人,因此主张把人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进行严密控制,实现严格管理。Y理论认为人“性本善”,以乐观、积极的观点来看待人,因此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实行以人为中心的宽容的民主的管理方式,并为员工发挥其智慧和潜能创造有利的条件。X理论中的人与亚当•斯密及泰勒的“经济人”一脉相承,而Y理论中人与“自我实现人”有些类似。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学者特伦斯•迪尔和阿兰•肯尼迪还在《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中提出了“文化人”假设,认为人是环境的动物,环境是自变量,人是因变量,由此得出人的未来本性是不可知的观点[5],从而又进一步丰富了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论。

四、比较分析

从以上关于人性假设的概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可谓各有千秋,尽管在内容上有交叉,在理论渊源上有继承、修正及发展的关系,但在与现实贴近程度、研究范式及特征等方面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的。而准确认识它们之间的这种差别,有助于对加强人性假设理论的准确把握,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对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1关于与现实贴近程度的比较

总体来说,传统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脱离现实的,或者说,现实中的人既不是完全追求自我利益,也不是完全理性的。人有自利性,但同时也有利他性。正如马歇尔所说,“当我们说到一个人的活动动机,是为他能赚得的金钱所激发时,这并不是说,在他的心目中除了唯利是图的念头之外,就没有其他一切考虑了”[6];“他的动机既包括家庭情感在内,为什么它就不能包括其他一切利人的动机……在内呢?”[6]。另一方面,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因为受到诸如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的智慧及对客观环境或事物的认识能力和算计能力的限制等因素的制约,人是根本不可能时时、事事做到完全理性的,而只能是有限理性。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假设脱离现实,而传统经济学还要坚持这种假设呢?这就涉及到了马歇尔所说的“经济人”假设对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工具价值。马歇尔认为,“影响人类行为的最有力的、最坚决的动机但惟一的动机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动机,更明确地说是追求工资、追求一定数额的货币的动机,‘经济人’的这一求利动机通过其所追求的货币加以大约的衡量的时候,科学的方法和试验便有可能了”。在马歇尔看来,“‘经济人’的求利及其货币化衡量,是经济学走向科学化、精确化的必经门坎”[3]。也就是说,传统经济学所提出的“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础或前提,是为了推进经济学研究,各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之所以不断对“经济人”进行抽象、修正,并为之辩护,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分析人类的实际经济行为及由此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为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分析支撑点。正如柯武刚和史漫飞所指出的,“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是一些有关理性和信息的苛刻假设,它隐含地假设制度是既定的”[2] 。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传统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脱离现实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家也已经意识到了,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就认为人不仅是利己的,同时也有利他的动机,“经济人”的理性也不再是完全的工具性的理性,“经济人”就是生活于现实中的普通的人。显然,马歇尔的这种观点剥离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人的理性的片面化、极端化色彩,使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贴近了与现实的距离,但是,马歇尔的这些认识毕竟还只是“贴近”,也就是缩小了与现实的距离,但还没有完全回归到现实中来。

相比较来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研究则基本上回到了现实中,或者说至少比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更贴近现实,它认为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有限理性、双重行为目标等都是比较现实的,有时与现实中的人几乎完全一致。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R•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7]。另一个代表人物诺思也认为:“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8]。再如,科斯与诺思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科斯指出,标志当代制度经济学特征的应该是,它所探讨的问题是那些现实世界提出来的问题。应该说,正是这种出发点,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及人性假设更贴近现实。同时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正是其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科斯看来,传统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既没有必要,也会引人误入歧途。

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则完全是从现实出发,最贴近现实,之所以如此是由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决定的,即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一定的环境下如何加强对人的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以最终提高管理效能。人既是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管理学研究的核心,因此管理学自然要从现实出发来研究人,要认识和揭示人的不同的行为特征和性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当然,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及所属流派等原因,管理学者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存在差异,有的甚至与现实中的人也不完全一致,但这种差异和不一致并非在本义上要脱离现实,有的可能是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使然,有的则可能是因为认识上的偏差或局限。

2关于研究范式的比较

范式被美国哲学家库恩定义为“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以及共同进行科学活动的基础和工具”[9]。就人性假设的研究范式而言,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也有明显差别。传统经济学是把“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的前提,为了更便于对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就是“做这种假定有利于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即假定或前提越简单,就越有利于绕过复杂的情况对经济问题分析的干扰。”正如马歇尔所说,“我们要研究的力量是如此之多,以致最好一次研究几种力量,做出若干局部的解答,……用‘其他情况不变’这句话,把其他一切力量当作是不起作用的:我们并非认为这些力量是无用的,不过是对它们的活动暂不过问而已”[6]。传统经济学把人都假设为“经济人”,实际上就类似于假设“其他情况不变”。传统经济学的这种研究方法尽管有其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但如上所述的远离现实的缺憾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此,科斯曾告诫:“过去,经济理论一直未能清楚地陈述其假设。经济学家们在建立一种理论时,常常忽视对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基础的考察”[10] 。“经济人”假设一直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前提就是科斯所说的“忽视对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基础的考察”的重要体现。

而新制度经济学是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来研究人,因为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人是构成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因此要从分析人的特性入手来分析影响效率的最根本原因,使交易费用论得到最彻底的解释,从而使交易费用理论趋于成熟。威廉姆森认为,影响交易种类和交易费用大小的有三个维度,即交易发生频率、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前两个维度都直接涉及到人。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与传统经济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是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而研究人是作为研究制度问题的一个视角或研究方法,根本原因在于人是构成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位,要研究制度问题绕不开人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些“被迫”的意味。同时,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也是基于其认为传统经济学对人认识过于简单,严重脱离实际,为了纠正其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带有一些“纠偏矫正”和“扬弃”的意味。

从表面上看,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研究与管理学有些类似,但实际上也有差别。如果说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人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被迫”意味的话,那么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则是完全出于“主动”,也就是说,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则本身就是管理学的重要内容,或者说管理学是把人性假设作为研究内容来研究的。因为管理的目的就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和管理中的人始终是管理学的核心。正如郭咸纲所说,“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有了人才有管理,所以人是理论管理学研究的出发点”[5]。因此,管理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在关于人的研究范式方面也有差别。事实上,在管理学中,对人性的探索是管理学理论发展的三大线索之一,以基本的人性假设出发构造的管理理论也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人性假设,而“每一个新假设的提出和新理论的出现都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5]。

3关于内容特征的比较

在内容特征方面,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呈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说是: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具有统一性,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具有现实性,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具有多维性。

在传统经济学中,自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设的思想以来,尽管围绕着“经济人”的内涵和理性程度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无论“经济人”的内涵如何扩大,其理性程度如何被修正,但“经济人”假设一直是传统经济学的核心假设和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的重要基石,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过。而各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之所以不断对“经济人”进行修正、完善、辩护,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分析人类的实际经济行为及由此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从“现实生活中实际的人”及修正与完善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出发,认为“经济人”具有追求财富与非财富最大化的双重动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并从现实中的人这一视角来分析制度变迁与演进或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应该说尽管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决定了人性假设并不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它从现实中的人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并认为人作为行为主体面临的环境约束变化了、所拥有的关于环境的信息变化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改变了,再加上采用了比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范式更符合人的本性的分析方法,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无疑具有现实性,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反过来说,如果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不具有现实性,那么可能会危及新制度经济学的生存,正如威廉姆森所说,“新制度经济学早就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做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事业的危机”[11]。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观点,一方面使经济学更具有了解释力,同时也有利于对制度问题的分析,或者说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假设的修正,也使其找到了对制度问题分析的突破口。管理学作为研究如何加强对人的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的一门学科,其对人性的研究不仅更需从实际出发,而且偏重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它对人性的认识比较复杂多样,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总的来看,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呈现学派林立的特点,且不断发展变化。,从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从X理论、Y理论到超Y理论、Z理论,再到后现代管理学派,莫不如此。因此,有学者认为,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而更像是不同理论和不同学派的大杂烩,也呈现出了权变性、艺术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人是社会中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对人性的探索将是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在内的所有社会学科永恒的话题。近些年来,伴随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行为经济学的逐渐兴起,人性假设理论已经出现了新的观点,它试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对传统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进行修正。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人丹尼尔•卡尼曼、弗农•史密斯、阿莫斯•特沃斯基(Tversky)等经过大量研究指出,个体的行为除了受到利益的驱使,同样也受到自己的“灵活偏好”及个性心理特征、价值观和信念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行为经济学中的“经济人”不再仅仅自利,而是人们也可能考虑利他,当然有时也会产生冲动,采取非理等等。显然,行为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观点已经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的内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特别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发展,新的人性假设观点定会不断出现。

参考文献:

[1] 卢现祥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5

[2] 休谟 人性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7

[8]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原著第一版序言”,12

[9] 聂文军 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15-216

[10] 柯武刚,史漫飞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2

[14]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9

[16] 郭咸纲 西方管理学说史[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导言”,9

[17] 郭咸纲 西方管理学说史[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导言”,8

[19] 宋培林 试析西方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1)

[20] 武建奇 经济理论与人性假设[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1)

[21] 张华东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几点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

[2] 柯武刚,史漫飞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聂文军 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8

[4] 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5

[5] 郭咸纲 西方管理学说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6]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3

[7] R•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255

[8]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统计学的认知范文6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摘要:网络营销市场前景越来越好,广大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营销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和高校网络营销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改革网络营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入手,提出了网络营销课程设计的教学构想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网络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产学合作;网络营销;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15-03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国家出台各项政策的支持,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随之而来的网络营销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所依赖的营销方式.在浏览各大门户网站的招聘信息时,如果留心你会悄然发现,现如今最炙手可热的招聘岗位就是诸如网络营销经理、媒介经理等等这些与网络营销相关的岗位,企业现在迫切需要网络营销的专业人才.

1 网络营销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所谓网络营销人才是指集网络技术与市场营销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应熟悉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与趋势、网络营销专业知识,熟知并能演绎各种网络营销产品广告的功能与价值.还需要懂英语、市场、营销等知识,并富有工作经验.[1]

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是成本低,不受空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在全球区域内灵活的展开营销活动,因此深得企业的青睐和欢迎.但网络营销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因此既懂得网络技术,又懂得网络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几乎如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都是由那些对专业市场很有经验,但对网络营销一窍不通的传统营销人员,或是一些以技术为纲的网络技术人员客串网络营销人员.各大企业都是求贤若渴,却也很难招到合格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和实现全国发展的一个很大瓶颈.[2]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及其相关专业,每年也有大量的网络营销专业人才涌向社会.但根据教育部以及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这类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反而比普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还要低.因此,如何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网络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2 高校网络营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层次,认识还不够深入,尽管网络营销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但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内容与产业发展需求不一致等问题,最终导致网络营销专业人才供求不一致、供大于求的现状.

2.1 专业定位不明确

从网络营销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对网络营销的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网络营销的本质究竟是商务活动还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营销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现代商务人才,还是培养出具有网络营销应用技能的信息技术人才,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

2.2 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校里的网络营销课程多是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基础之上修改而来.因此课程的核心属性问题就会有所偏差,培养核心到底是围绕着电子商务还是侧重于市场营销呢?所以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完善的地方.网络营销专业要整合营销理论与网络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2.3 实践环节基础设施薄弱

从现有的各大高校所开设的网络营销课程来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实践环节的基础设施不到位.比如:硬件方面,由于部分高校在开设网络营销专业时属于跟风开设,比较盲目,前期并未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导致资金不到位或者对网络营销专业不十分重视,不愿意过多的投入资金是硬件设施跟不上的主要原因.软件方面,网络营销专业的时间环节是重中之重,实验不能局限于在实验室中模拟,应该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战演练.

2.4 师资力量需要加强

目前,高校的教师受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影响较深,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总是跳不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与学时常脱节,教师的主导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1]

3 构建协同育人的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机制

针对市场需求现状和网络营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郑州师范学院采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的机制来进行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

3.1 “1+1+1”三方融合

建立起一个由河南省商务厅支持,河南省网络营销协会和郑州师范学院共同创建的集培养、培训、实训、孵化、科研为一体的,面向社会和在校毕业生的电子商务就业实训基地.基地充分发挥三方的职能,商务厅在政策上给予指导和扶持,协会协调多家企业参与,学校统筹协调过程实施,实现政府、行业、学校三方“1+1+1”的有效融合.

3.2 开发新型实用教材

网络营销专业应该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以就业为主要导向,进行课程改革,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基地时刻将目光投放在网络营销专业的前沿动态上,改变高校教材编写和更新滞后这一现状来适应该行业的迅猛发展.网络营销协会的相关企业和郑州师范学院联合研究、开发、设置相关电商平台运营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全部采用电子教材、电子授课的方式来传授网络营销领域中最新的技术成果,跟上社会和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3.3 进行体验式孵化

“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四种能力培养并重,重视学生体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基地专设了孵化体验区和创业孵化区,学员可以进入孵化体验区进行模拟体验.使学生具备网上开店、网络营销和推广、网站搜索与建设等各项技能,检验培训学习成果,提高实战操作能力.学员还可独立或组成6-8人小团队进入孵化创业区.在孵化创业区,可享有“四免、三支持”的扶持政策和专业指导,并与电商企业建立实质性接触和合作关系,亲手经营产品,进行创业式体验.[3]

3.4 “产学研”一体化

建立“以学助研,以研促学,‘产学研’一体化机制”.由协会、行业、学校联合建立大数据商务智能实验室,依托这个平台,深入开展云计算应用研究.[3]通过云计算应用研究,云计算在商务智能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充分带动云计算技术、应用、产业的三方面融合,为地区网络营销行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4 协同育人模式基本内容

4.1 明确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目标

协同育人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为主导,以社会企业的需求为培养目标.学生要掌握网络营销应用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网络营销技能,并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企业在互联网应用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可以迅速适应社会,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毕业前,要获得由河南省网络营销协会颁发的初级网络营销师证书.

4.2 建立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通过将工作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课程),并将课程分解成项目和任务,以学习型目标和任务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组织培训.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4]详见图1.

课程设计的总体思想是:对于基础课程的优化以实用为主.以“理论够用”、“注重实用”的原则为主线.整合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增加技能实训的比重,使专业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实用.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在培训组织上包含两个培训系统,即基础课程培训系统和实践环节培训系统.在项目化课程中,通过“教、学、练、做”一体实现两个系统的交叉融合.项目化课程体系,设置了职业能力课程(公共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实训课程及体验式孵化3个模块.

4.3 实施工学结合突出实训的培养培训过程

坚持知识为基、实践为重、能力为本的基本方针,走工学结合、产学一体的培养之路.充分整合相关资源,将知名企业引入校园,在校园里建立实践室,使学员在校就能接触到企业的真实运作场景,将实训嵌入学习,使学员能在第一时间消化理论知识,达到学员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上手的培养目的.根据培养培训课程不同,基地安排对口实训师对学员进行辅导.所有实训师均来自一线具有实战操作经验的电商企业高管,确保学员学到一线前沿知识和操作方法.同时,优秀学员将有机会被选拔进入相应企业进行实训.[5]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构和制度,进行合理的培训调度.根据培训的需要,成立培训课程组,由专人负责.理论课程部分以学校教师教授为主,实践操作部分则由企业专家现场指导,保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齐头并进,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培训方法上,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员能力的培养.倡导采用体现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方法,如现场培训法、项目培训法、模拟培训法、体验式孵化法等,注重培养学员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方式,确保实现知识、技能、态度、兴趣等方面的培训目标.改革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培训方法,辅以多种形式培训,变单纯的“讲授式培训法”为“问题驱动法”、“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培训法”、“情境模拟法”、“实战式培训法”等多种培训方法的综合运用,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培训环境,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和“做”为中心.

经过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已经初步形成了集成高校与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实践育人的良好局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希望这种协同育人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缓解网络营销人才缺乏的瓶颈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探索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提升社会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我们相信,只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与社会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长效机制,就能走出一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新路.[6]

参考文献:

〔1〕王瑞.高职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张秀英.网络营销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电子商务,2010(4).

〔3〕孙晓利.河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培训会在郑州师院校举行[EB/OL].中国网edu.china.com.cn/henan/2013-12/17/content_30923037.htm.2013-12-17.

〔4〕河南省网络营销协会.淘宝精英实训班培训方案-河南省网络营销协会[EB/OL].hnema.org/news/988.html.20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