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范文1
一、工商管理概述
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的体现,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促进意义。工商管理可以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可以更好的发挥出管理职能,还可以扩充工商管理的内容,保证经济长期的发展。下面笔者对工商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1.规范市场经济行为。
工商管理可以维护市场经济更好的运转,其对经济市场的规章制度有着监督与管理的作用,工商管理可以保证市场经济行为的规范性,保证市场经济秩序更加健康有序的执行。在当前社会,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管理体系,工商管理可以促进经济稳定的发展,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对经济活动有着正确的指引,这可以调节企业之间利益的平衡,避免不正当竞争的出现,是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2.对经济发展的调整。
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调整作用,在市场环境不断变更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体制以及管理制度出现了改革,这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对经济发展措施进行优化后,市场经济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经济市场环境下,工商企业需要做好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管理的模式进行改进,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企业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不能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工商管理可以抑制不良风气的形成,可以保证企业经营的规范性,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工商管理可以促进公平竞争制度的形成,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有着调整作用,实现了技术的创新,管理理念的革新,是企业经济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
二、我国工商管理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工商管理体制逐渐形成了,市场环境发生了改变,市场经济体制也出现了变化,这也使得我国工商管理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下面笔者对工商管理发展历程的特点进行简单介绍。
1.管理范围的扩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多,企业的类型也更加丰富,这促进了工商管理范围的扩大。为了更好的私有企业进行管理与检查,工商企业制定了“六道检查”制度,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使得工商管理的职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更加规范。工商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认识到了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在经营的过程中,杜绝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
2.管理系统规范化。
工商管理的相关部门和系统也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的道路。单一的管理监督已经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管理需求,一支有组织、有纪律以及有完善管理流程的管理队伍是促进新时期下的工商管理工作更好进行的基本要求,同时为了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求,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也是必须的。
3.管理方式多样化。
管理理念和方式随着社会观念等的不断进步在发生改变,管理不再是一种单一的行政方式,而是包括了行政、经济、法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管理方式上的多样化。对于市场经济行为的规范和处罚也实现了多样化的管理方式,促进市场经济长远目标的达成。
三、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工商管理保障企业主体地位。
工商管理在经济的持续深入大改革过程中,能够加强流通体制方面的改革。一些大型的行业集团在地区跨度以及行业延伸上都较大,企业之间的自主交流容易产生障碍,企业的利益导向不再明确,从而出现强制关系的发生,通过政企分开能够有效地避免这种地方政策束缚的发生。在工商管理过程中,能够根据企业综合商业模式,将各种形式下的企业经济联系发展成为一个自主的系统。工商管理的通过这种干预性的引导来进行企业发展的辅助,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确保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2.工商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工商管理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合法途径,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让消费者在进行商品消费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品质。工商管理部门应该深入开展公益性的法律讲桌,加强民众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建立消费者保卫自身权益的合法途径,明确消费者的需求,发挥大众的监督功能,从而引导企业的发展走向规范、高效的现代化道路。
四、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的新要求
1.经济发展的快速提升工商管理的内涵。
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促进了人类社会各行各业的繁荣,也带来了各个方面面貌的改变,其中对于工商管理的内涵基础也有了相应的提升。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改革的平稳推进,都是在相应管理制度的保证下,工商管理能够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净化风气,调节产业结构。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对于工商管理的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经济发展规范工商管理体制。
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体制的不断规范化。在工商管理过程中,相关体制的完善能够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来服务,体制的改革和健全,能够改正原有体制中的缺陷。
五、结语
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范文2
[关键词]资本主义;解读;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
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是什么?资本主义的性质是否已经改变?资本主义将走向何方?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对我们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的内在特征,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anandBraudel)是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杰出代表。《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和《法兰西特征》是他的三部代表作。其“长时段理论”连同年鉴学派一起,对20世纪末的中国学术界有较大影响。本文主要是对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一书进行解读。该书是1976年布罗代尔应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邀请所作的三次学术报告演讲,并附录了布罗代尔在生前最后一次研讨会上的言谈。布罗代尔在他的这本小册子中既给读者提供了一些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动因的新解释,对资本主义的一些基本范畴作了不同于其他学者的新界说,例如对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竞争与垄断、中心与之间的关系等都提出了其独特的见解。布罗代尔重视从生活世界人手进行观察和研究,他的这些见解本身就是在资本主义生活世界的范围之内对资本主义所作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的结果,从而为我们这些外部读者深入了解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些全新的视角。作为20世纪西方史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布罗代尔是一位追求真实历史并对于人类前途有着热忱企盼的学者。他对资本主义的剥削特质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并期盼实现人类的自由、平等与博爱。然而,布罗代尔在阐述资本主义的动力、本质与特征时有不少观点是经不起推敲或存在自相矛盾之处的,对这些观点的批判与反思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与困惑。
在该书中,布罗代尔首先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进行了探索。布罗代尔关注的是日常生活,在他看来,“积年累世的,非常古老的并依然存活的往昔注入了当今的时代,就像亚马逊河将其浑浊的洪流泻入大西洋一样”。“对于人来说,过去获得的经验和受到的毒害都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需要,变成了平庸之物。而对于这些东西,没有人去细心观察”。布罗代尔坚持认为,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力量,这些力量包括人口、技术与市场。在对资本主义发展动力的分析方面,布罗代尔与马克斯·舍勒以及马克斯·韦伯存在着根本的歧异。布罗代尔把资本主义的动力归因于物质生活中的人口、技术与市场等客观因素,而马克斯·舍勒与马克斯·韦伯均把资本主义的动力在本质上归因于一种资本主义精神。其中马克斯·舍勒把资本主义精神归结为一种“怨恨”,而马克斯·韦伯则认为资本主义动力根源于新教伦理精神。
布罗代尔对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给出了自己独特的判断,并对资本主义的特征与本质进行了分析。布罗代尔认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这两种叫法表明我们意欲将这两个领域区别开来,在我们眼中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市场经济是由商品交换引发的,是资本主义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他坚持对市场经济作出某种区分,“至少有两种形式的所谓市场经济(甲与乙),只要稍加注意,哪怕只从它们建立的人际、经济和社会关系来看,这两种形式即可识别”。在他看来,第一种形式的交换包括市场的每日交换、当地的或者近距离的贸易。这种形式的交换没有出其不意的因素,是“透明”的。第二种形式的交换主要是远程贸易。这种形式的交换容易避开规则和惯常的控制。布罗代尔总结道,两种形式的交换,“一种是普通的、竞争性的、几乎是透明的;另一种是高级的、复杂周密的、具有支配性的。两类活动的机理不同,约束的因素也不同,资本主义的领域所包含的不是第一类活动,而是第二类活动”。在物质生活、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发展历程方面,布罗代尔正确地指出物质生活是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共同基础,他以一种唯物主义的方式认为,“其实,一切都驼在物质生活的巨大脊背上。物质生活充盈了,一切也就前进了,市场经济也就籍此迅速地充盈起来,扩张其关系网。资本主义一贯是这种扩充的受益者”。这种观点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是相符合的,与的唯物史观也有着很好的吻合。
二
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研究将资本主义的形成定位在封建主义末期的传统不同,布罗代尔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长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结构,资本主义也不是在旧的封建土地贵族阶级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社会财产关系,而是寄生在封建等级制内,利用它的奢侈、闲散和缺乏远见,攫取它的财产。在论述资本主义的发展时,他指出:“资本主义的推进与成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它要求社会秩序有某种安定,要求国家政权的某种中立,或某种宽容,或某种殷勤。”并且,他以欧洲、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不同社会条件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命运迥异的原因。与我们传统认为东方社会的高度封闭性与稳定性不同,布罗代尔认为中国与伊斯兰社会的构成远远不如欧洲封闭与稳定。在布罗代尔眼中,中国的科举是敞开的大门、开放的等级;晋升至顶峰的官位从来都是暂时的,弄得好,最多也不过是终生受用。布罗代尔对传统中国的社会关系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洞察,觉察到了那些过分富有、势力过大的家族将受到国家的怀疑,而在法律上国家是土地的唯一拥有者,只有国家有权向农民征税,对于矿、工、商、企业看得很紧。这就使得在中国,“每当资本主义在有利的条件下成长之时,它最终被可以称为极权的国家所制服”。在广阔的伊斯兰国家,尤其在18世纪之前,土地的拥有是临时的,领由国家分配。因此,社会的顶峰经常更新,大家族不可能牢嵌不动。而大家族正是布罗代尔所相信的初始资本主义铺展、显示力量并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地方。通过比较,布罗代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社会等级是开放的、流动的,而欧洲的社会构成显得远为封闭与稳定。这样,他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他的论证。不是在世界其他地方,而是在欧洲,“财富得以积累,家系得以成长与维持。在货币经济的帮助下,资本主义最终得以浮现,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平静的或相对平静的社会之水”。资本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旧的财产关系:“财产和社会特权相对地受到保护,名门世家还能相对平静地坐享其成。由于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各人基本上仍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必须确立这种平静或相对平静的局面,才能使资本得以积累,使名门世家得以绵延长存,使资本主义在货币经济的帮助下降临人间。”过去流传下来的财产继承制度、封建地产、世袭家族的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尽管布罗代尔是在全面考察资本主义长时段历史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概念,其论述包含了深刻的理论探索意义。但对他的某些观点还是应该作具体的分析、辩证的对待。例如,布罗代尔此处论证的符合逻辑并不能消除与文中其他地方的矛盾,尤其是与他对垄断与资本主义关系看法之间的矛盾。他认为,资本主义从来都是垄断的,一切垄断皆具有政治性。“不用说,在伊斯兰国家也好,在基督教国家也好,这些资本家都是君王的朋友,是国家的同盟者或者是不择手段利用国家的人。”沃勒斯坦在总结布罗代尔的思想时也指出:“如果没有一种政治保证你就永远不能支配经济,永远不能扼杀或限制住市场的力量,要想设立非经济性的壁垒,不让人家涉足经济交易,要想将非分的价格强加于人,要想保证非优先性的采购,不依靠某个政治当局的力量是做不到的。认为没有国家的支持、甚至在反对国家的情况下也能成为一个(布罗代尔定义下的)资本家,那简直是一个荒诞的想法。”但是,即使我们承认上述说法,也不能消除布罗代尔的一个悖论。因为,如果国家对资本家是支持的话,那么显然国家就不是处于中立的状态之中,这与布罗代尔关于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条件的判断是矛盾的。
另外,在阐述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时,布罗代尔指出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层面,竞争不是资本主义而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垄断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诚然,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垄断的程度越来越高,由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再发展到跨国垄断,但是,竞争始终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否认了竞争,也就等于取消了资本主义。
最后,在关于专业化即劳动分工问题的阐述上,布罗代尔的观点也容易引起争论。布罗代尔认为:“劳动分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迅速增强,波及整个商业社会,但处于顶层的批发商——资本家却是例外。”对此,布罗代尔作出了三项判断:(1)商人不实行专业化,因为在他所能触及的范围内没有一个行当有足够的油水可以将全部的活动拢固;(2)大商人经常要更换经营活动,因为高利润不断地从一部门向另一部门转移;(3)大商人的经营活动只有一种有时具有专业化的倾向,那就是金钱交易。但是,对他的三项判断都不难予以驳斥:第一,他所谓的商人即资本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竞争的存在以及市场规律的作用确实没有一个行当有足够的油水可以将其完全吸引住,而是倾向于将各行当的利润平均化,然而,由于竞争与市场规律的作用,资本家要在部门利润趋向平均化的市场中生存或取胜,就必须实行专业化,取得竞争优势。第二,高利润确实不断地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转移,直至竞争使得其利润向社会平均利润靠近。然而,如果布罗代尔承认垄断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的话,则大资本家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进入已为别的资本家所垄断的高利润部门;如果垄断并非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而竞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的话,那么大资本家还是会选择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则专业化乃是其必然的结果。布罗代尔的第三个判断,事实上是对其关于专业化问题的自我反驳。金钱交易即金融产业本身也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部门,其走向专业化与其他资本主义部门的专业化一样,具有必然性。因此,上述质疑不仅了布罗代尔关于资本家专业化的命题,并且又一次对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竞争与垄断关系的观点作出了有力的反驳。
三
布罗代尔对资本主义及其进程的认识是与世界总体历史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区分世界经济与经济世界两个概念,布罗代尔详细地阐述了经济世界、经济世界的中心与的关系以及经济世界中心转移的规律。布罗代尔将世界经济界定为整个世界的经济,即西第蒙斯所说的“全球市场”,经济世界则指的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极,一个中心,并且分解为中心地区、中间地区和地区。与沃勒斯坦提出的在从16世纪才建立起来的欧洲经济世界之外不存在其他的经济世界的观点不同,布罗代尔认为远在欧洲认识整个世界之前,自中世纪,甚至自古代起,世界就已经分成几个经济世界。这种观点现在基本上得到学界的认同。在阐述各经济世界中心变换即中心偏移规律的时候,布罗代尔也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一种“霸权稳定论”的观点倾向。他认为,每当出现一个中心失落的情况时,一个新中心的重组过程就开始了。一个经济世界若没有一个重心,若没有一个极,就不能生存下去。这种倾向随着他将欧洲的经济世界归结为世界的资本主义的模子,就自然而然地显示了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特征。这也是西方学者惯常流露出来的一种神态。然而,布罗代尔毕竟是一位具有唯物主义倾向,追求历史真实,关心人类前途的学者,在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中心变换规律之后,布罗代尔认为资本主义性质并未发生改变,资本主义仍然建立在剥削国际资源、利用国际机遇的基础之上;并且,它一贯地、顽固地依靠法理上的和事实上的垄断,不顾在这方面反对它的激励行动。这实际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中心国家对国家的剥削以及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制度的不公正。从布罗代尔把这两方面看作是资本主义性质并未改变的证据可以认为,布罗代尔正是把剥削当作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沃勒斯坦在总结布罗代尔的思想时强调说:“在我看来,参与布罗代尔所理解的市场世界就是意味着为世界的平等化而斗争,即为人类的自由与博爱而斗争,因为,这样一场斗争的逻辑不允许世界上存在着人下人。这是一个(对于传统观念的)扭曲:布罗代尔定义下的市场所取得的胜利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表征,反而是世界社会主义的表征。”布罗代尔的上述观点不仅说明了其作为一名史学家治学的科学性,也说明了他对人类前途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解放”观相呼应。
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范文3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运行;跨区域;协同发展
一、引言
就本质上而言,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是一次相对较晚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在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政府也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及帮助房地产市场进入良性循环的模式,有效的保证市场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目前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出房地产金融了,根据虚拟经济分析中虚实二重性的原则来今后房地产金融改革提供了充实理论解说。
二、房地产市场经济的虚实二重性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区域经济组织在结构状态、发展机制中展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基本管理机制。我国房地产的发展过程一直都在伴随着政府对其下达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主要目标,2006到2009期间虽然政府一直在努力遏制房价的涨幅但始终未取得明显的效果,但在2010年政府将虚实二重性原则运用到宏观调控中去后政府对房地产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可以从研究财富的性质的角度来对虚拟经济与房地产的虚拟性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在虚拟经济中强调财富是具有价值性的而不是物质性的,并且将经济体系划分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个不同的层面,虚拟经济的作用主要在于协助我们找到一些传统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及特点,而实体经济的存在就是将一些微观上的问题反映到现实中来,将问题放大化从而得到更好的解决。在房地产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虚拟经济在这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房地产作为实物资产的一种,它向大家提供的消费方式是依照面积来进行交易的,因此在保证面积不变的时当房地产的价格的上涨对居民是没有实质上的改变的。这样的变化对于房地产投资商的意义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价格的变化就会导致房地产在社会财富中的价值有所上升,这也是体现房地产市场虚拟性的之处,近年来中国也是由于这样巨大的虚拟性财富才创造出很多富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是汇集了生产制造、金融服务、交通物流以及房地产市场等多方面经济类型活动。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始终扮演着这样三个角色,一是为广大消费群众提供居住、工作以及社交场地;二是为私人或企业供给一个投资与获益双赢的契机;三是为社会的信用机制提供了另一个保障渠道。其中第一个是属于房地产本身的性质,不会对市场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后面两点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而对房地产市场给予的特殊性属性。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经济体制都是围绕主体进行交互作用的机制,由于一些状态变量与控制变量的持续变化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也会随之出现浮动。在市场经济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导致房地产在这之中起到了拉动地方经济的作用,由于消费房地产需要大量的信贷而促使大量的资金向房地产发达地区流向从而也就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这之中要避免出现“泡沫经济”的现象,如果房地产的价格上升的原因是投机所影响的,那么当价格下降时就会引发经济衰减以致经济危机的现象,因此应当主要对房地产的投机进行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存在着空间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其行为主体的复杂性明确了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性的验证。
三、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迫切性
(一)虚拟经济下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态
在这样虚拟经济环境下,各国之间的比较也是在实体经济体系以虚拟经济体系下进行的。而且,随着虚拟经济的全球化的进程,在资源配置中虚拟经济始终起到了领导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中国与各国竞争的前提下也将由实体经济机制转化为虚拟经济机制。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很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配置。而房地产市场则是虚拟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资源,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金融的发展历程。虽然中国房地产按揭贷款事业在1998年刚开始发展,但其发展的速度并不比其他国家慢反而是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我国虚拟经济体系的重要位置。
(二)区域经济作用下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现如今的房地产事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企业了,这样快速的发展使得房地产的价值与世界平齐。虽然房地产市场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由于阶梯因素的影响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在扩大,就房地产市场方面来说,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也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上升。一面为地方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一面又将泡沫经济的影响传播到整个经济体系,由于土地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从而地方政府对其有着特殊的对待。根据房地产的特殊性这一特点,我们应当将其放在房地产区域性这样大的背景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做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交点,应当充分利用好房地产市场区域经济性的特殊作用更好的进行调控宏观经济。
(三)房地产市场的双重性
就目前来看,我国应当全力发展房地产的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促使房地产市场在金融中发挥双重属性:保障政策型房地产金融和经济型房地产金融双向发展,这是我国应当快速解决的一个问题。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这两个方面都遇到了困难,无论是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还是各个省份的住房问题都在加强寻找如何解决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融资市场的不发达情况也会避免像美国那样发达国家出现房地产次贷危机的现象,因此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还是处于半开放状态。而今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虚拟经济也会相应的完成全球化因此中国必须融入到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去,我们可以考虑国外一些成功的案例来对我国的房地产全球化进行相关借鉴从而完成虚拟经济的房地产市场发展。
四、国外房地产融资方式的主要模式及经验借鉴
(一)美国模式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地广人稀”的国家,一般会采用“资本市场融资”这样的模式进行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在一定情况下指定相应的住房金融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对住房抵押劵的发放从而筹集住房基金。这种模式的特点就在于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将住房资金筹集起来,并且可以保证住房抵押债券使用期限可以进行合理的延长,这样一来居民群众的购房压力减小也会在承担范围下进行购房从而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经济,以这样的方式无形中也提高了虚拟经济的市场地位。在这之中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的影响不会过大,会留出很大一部分空间使房地产市场进行自我调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政府在引导二级市场的同时会将一级市场处于当时的竞争的条件下,利用这样调控的模式实现保障住房基本供给的原则。而这种模式的发展与其国家的一些基本条件及属性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包括:发达国家的资本条件;住房抵押贷款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成熟化;政府对于社会保障基金、保险企业以及银行信贷政策的干预程度。
(二)日本模式
由于日本地形的特殊化也相应的导致日本房地产融资方式的特殊化,其特点就是利用住宅信贷资金来源进行进一步的多元化,也可以成为“混合性融资”。它根据基金的模式集资住房信贷基金,与此同时也将一些私人金融企业大量的运作在融资之中。日本为帮助民间金融市场,出台多方政策进行引导投资从而保证房地产市场为金融带来良好的扶持。
(三)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所实行的“强制储蓄融资”模式使房地产市场的改革的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以及认可。这种模式的主体就是以政府为主要引导人,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例如:政府单独设立先关机构直接融入到住房的设计、规划、建造、销售以及经营等,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法案强制调控住房政策。并且将将住房保障机制强制运用到人民群众中,在工作中将雇主与雇员思维工资收入的一部分作为住房基金定期纳入政府机构以此来完成雇员购房消费的资金来源。这种模式的特殊性就在于资金流向稳定、资金存款期限较长、资金金额较大以及筹集资金成本较小。但是这样的模式也同样存在弊端,这样的条件非常严格就导致经济条件必须要稳定不间断的进行并且要保证整个人民群众的收入情况差别不大。
(四)英国模式
在欧洲一些国家例如英国、德国、比利时以及法国等地产金融模式大多都是“合同储蓄制融资”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在于借贷双方利用合同契约的形式来筹集住房资金,将存款与贷款相互结合,采用封闭式运营的模式,其中还会通过将实际存款利率高于贷款利率的方式来实现“高进低出”。而这种模式的运行还需要诸多条件的配合,要通过国家的优待政策并且要求拥有完善化、标准化、严格化金融市场体制。在德国的“合同储蓄制融资”的模式下,政府会主动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来满足各个不同阶层群众对住房的要求,综合各方面的条件满足金融体系的变化。建立完善的住房互助机制从而为中低层群众提供相应的住房扶持。
五、房地产市场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思路分析
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要在加强各区域之间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的基础上进行对房地产市场的维护,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应当结合我国现有政策以及居民的住房需求情况制定一项政策性房地产金融与商业性房地产金融相互协作发展的模式。在一些地广人稀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奥地利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它们的国土面积比较大,政府大多是对房地产市场采取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思路使公共住宅变成住房保障的一部分,而像一些土地比较稀缺的国家如新加坡、日本、中国等地,住房的价格大大的高于人均收入因此也就高于一些同等条件下的其他国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着自己很大的特殊性目前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利用聚集性资金来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而房地产资金的聚集就表明了在房地产价格阶段性上涨的发展中将资金汇聚到这个区域来从而带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而这样的概念的成立也是和我国的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密不可分的。我国的商业性住房金融阶大体分可以以下为三个思想:第一政策型房地产金融发展方向。如何解决贫富性差价问题是解决住房性问题的关键,不但要设立国民的社会保证机制并且要通过纳税的方式调节居民收支差距的问题。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是设立社会保障体系机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问题,而政府的协助是不可少的提供相应廉租房来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的问题。以香港、新加坡的经验来看一项工作是属于政府应当承担的任务而不是房地产开发商应当负责的项目,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政府利用建立廉租房、社会保障房以极低的价格向中低层居民售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低层人们的住房问题。在香港实行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颇有效果,有一半的人民享有廉租房的待遇因此就这一点中国应当吸取其中的经验,中国也需要政府为低收入居民提供低价房来解决住宅问题。提供住房公积金政策,在二十世纪初上海就依照新加坡的住房模式设立了住房公积金的机制。我国的住房以及城乡建设基本上是以保障性住房融入到住房公积金中的方式进行展开的,而其中遇到的融资困难的问题也是通过将大量住房公积金来完成的。第二商业型住房房地产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段,与境外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相比只是初级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金融发展方向。房地产市场是将实体经济与虚体经济相互结合的关键,从这个方面利用本质来完成房地产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性质。当今无论各个方面世界都在走向高度区域化的进程,而房地产市场处于所有资产方面最中心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房地产是人们拥有最稳定长久的固有资产也是在银行实行贷款是最佳的抵押凭证,也是由此可以将它成为金融运作中的砝码。如果将整个经济系统作为一个价值系统进行探究那么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流向以及虚拟经济的调控都会反映出一定时期的金融活动的发展方向,因此在这之中就会需要更加标准化、完整化的方向来引导区域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将这种发展方向称之为社会融资模式。目前来看我国的商业性房地产市场相对落后,即使在资金双方都有创立抵押资产的市场以及能力是也需要将住房抵押制度实行,但由于中国住房信贷发展比较落后,缺少足够的数据以及示例来对市场环境进行评估。第三政策性房地产金融与商业性房地产金融协作发展方向。在我国政策性房地产金融与商业性房地产金融成为金融行业领头的问题上需要必须协同两者的发展历程,为金融活动的发展创造一份坚实的保障。在1994年我国推出政策性住房与商业性住房协同发展的后就更需要深入的拓展以及加深发展历程,这种理论也是在跨区域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指向。在当今的经济体系中房地产市场并只是一种消费方式,而是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存在于现有的资产组合中。虽然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但并不代表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历程实际上是各个区域之间竞争合作的过程,区域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提高了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活力与效率。而区域之间的合作就会帮助推动各个区域中要素的流动以及区域之间产业的转移,进行优缺点的互助从而形成协同发展的效果。在我国跨区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下应当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为房地产开发的事业提供坚实的后盾,对于构建在竞争与合作基础上的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体系还需要经过实践的磨合以及进一步的发展改进。
六、结论
因为房地产市场具有区域性的原则,这也就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同时调控房地产的整体方向与加强保障性住房两个方面,不但要同一时间保证两项任务的正常发展而且要保证可以在同一环境下两项任务的标准化完成。发展房地产市场一面要发展实体经济条件下建设住房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住房、工作以及娱乐场所;另一面也要发展区域经济下基本提升以及保证虚拟经济在房地产市场中重要位置。在具体实施这操作的过程中,对保障性住房该如何建设是各地政府需要因地制宜的实行各个不同的实际政策以及各地政府与中央要积极引导一些行政推进。我们要经过一些跨区域经济手段来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下一步的宏观调控,例如利用融资的方式来加强房地产的推定历程。目前全世界在处理如何推动保障性住房的问题都有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大体是通过金融的作用来进行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会从金融环境以及跨区域经济方面探究出适合各个区域的房地产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1年第2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2011-08-10.
[2]贾康.房地产税的作用、机理及改革方向、路径、要领的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6.
[3]刘波,刘亦文.房价与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10,34(6):65-70.
[4]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1年第1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2011-05-03.
[5]范剑勇,谢强强.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J].经济研究,2010,(4).
[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14%城镇就业来自房地产业企业》,人民网-环球时报,2014年5月23日.
[7]任兴洲、刘卫民、邵挺:《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亟须高度重视》,《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4月4日.
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范文4
[关键词] 经济自由 经济法 辩证分析 国家干预
一、经济自由思想的诠释
要明确经济自由的概念和内容,对经济自由做个诠释,必须从经济自由的发展历程谈起。在西方,经济自由思想的发展主要分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和新经济自由主义时期两个阶段。
1.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经济自由思想。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认为,一切贸易的自由往来是实现社会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其后的重农主义是18世纪中叶在法国产生的一种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经济理论体系。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秩序,并依此提出实行经济自由的主张,实质是希望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制度。1774年~1776年,杜尔阁采取改革措施,实施了一些重农主义政策,如建立了国内谷物的自由贸易、实行酒类自由贸易、废除行会组织等,虽然结果失败,但为经济自由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做了实践上的可贵尝试。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以追求白己的利益为目的,反对限制经济自由的重商主义政策,主张自由放任。近200年的这种自由经济的思想和主张,促进了英国和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2.新经济自由主义时期的经济自由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晚期起,反对国家干预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开始兴起。认为只有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工具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才能使整个经济取得最高效率。任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会造成价格信号的扭曲,从而影响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贬斥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我国古代经济社会也存在着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两大对立的经济思想,但在封建制度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君权至上的学说,以及国家工商经营的管理策略,使得国家干预始终是古代国民经济管理的主流思想。经济自由思想主张利用商品规律自由竞争,摆脱所有违反商品规律的行政干预,以满足人们追求财富的需要。这种思想其实是民间的经济意愿。在我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中国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资本主义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和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入国内,主张经济的自由发展。而由于封建制生产关系两千多年的主导地位,中国的经济自由思想始终不是主流思想,也无从谈起经济政策上的实践了。
由此可见,首先,经济自由一方面是一种经济理念,是人们渴望社会经济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即法律允许下的自主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经济制度的安排方式;其次,在经济自由思想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化,经济自由的内容不断得到扩充。结合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将经济自由的主要内容概括为财产自由,生产经营自由,竞争自由和个人和团体的发展自由四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自由的内涵和外延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张。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思想的多元化,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行为也会更加多样化,经济自由的内容将随之愈加丰富。
二、经济法为经济自由提供强有力保障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民商法和经济法是经济自由赖以实现的重要法律,但这两个法律实现经济自由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民商法中实现和保障的是个体的自由,而经济法中的经济自由则是超越了个体的界限的、总体的经济自由,即在社会整体范围内,每一成员或者绝大多数成员都享有个体自由。经济自由作为经济法的理念、价值目标和原则,体现在经济法的各个组成部分。
在宏观经济领域,经济自由首先表现在政府定位方面。经济法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真正实现国家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以及国家所有权与企业财产权的分离,从而促使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次表现在政府管理和决策方面。经济法要求实现中央和地方经济职权的合理划分,充分发挥和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要求建立合理严谨的程序机制,将宏观经济决策构建在各经济主体自由、充分对话的基础之上,以促成经济决策形成的民主化。
在微观市场领域,经济自由首先表现在市场经济结构的自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自治团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主体逐渐兴起,在经济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也愈趋显要。就经济自治团体与政府的关系来看,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自治团体的经济管理功能日渐凸显,一些传统上隶属于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逐渐让位于行业协会等经济自治团体来行使,提高了政府调控经济的质量。就经济自治团体与市场主体的关系来看,由于经济自治团体是其成员自愿组成的,通过自律规范可以实现市场主体利益的协调和保护。其次是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市场主体是指一切处于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之中,为政府所依法规制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市场主体对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的需求,主要包括经济行为的自主决策、地位平等、经营活动自由等。这实质上反映了他们要求充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以经济民主与自由为基本原则的经济法可以保障微观市场主体正当权益的实现。
在社会保障领域,经济法可以通过建立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各项制度,对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而不能劳动或暂时中止劳动的劳动者、陷人生存困境的社会成员以及有特殊贡献的社会成员及其家属,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蒋自强:经济思想通史:3卷[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范文5
大家好,值此全国第12个税收宣传月来临之际,很荣幸参加 讲比赛,宣传倡导依法纳税、诚信纳税,主动纳税的新风尚,提高全民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形成一个严肃、规范、有序的纳税工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富强聚财出力。我演讲的题目是《依法诚信纳税,构筑企业信用品牌》。
“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孔子就已经提出了“诚信”这一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对我们的职业道德要求。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而诚信纳税则是衡量企业商业信誉的标尺,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它传播着企业良好的商业信誉,它预示着企业美好的发展前景,只有诚信纳税的企业才会赢得较高的商业信誉和更多的商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不但要依法纳税,而且更要提倡诚信纳税!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五堰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是十堰市知名的老字号商业企业,五商的发展历程是十堰商业经济发展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2年,五堰商场的前身五堰商店——十堰市第一家国营商店诞生了,她历经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风雨洗礼,伴随着车城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了。
30年来,五商始终坚持服务车城、服务十堰经济,全心全意为车城人民提供满意的精神和物质产品,一九九六年,五商在全市首推亲情式服务,确立了“五堰商场真诚服务”、“让顾客满意是我们永恒的服务宗旨”的企业信条。
30年来,我们时刻把诚信经营、诚信纳税作为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立足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明理诚信,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五商公司在十堰市首批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人为本、诚信兴商、顾客至上、服务兴企”成为企业至高无上的质量方针,优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树立企业良好信用形象。
五商公司凭借自己30多年来在车城消费者心目中铸就的金字招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依法经营、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在增加效益的同时更注重依法诚信纳税。20**年,五商公司被湖北省国税局授予“湖北省百佳纳税人”荣誉称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党和政府以及广大消费者给予五商很高的荣誉,五商集团先后被授予“国家级诚信单位”、“全国商业信誉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消费者满意商场”、“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五商公司还被国税局授予“20**年度纳税先进企业”、“诚信纳税单位”,为十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我们在市各级领导和国税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在以总经理韦建中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外塑形象、内抓管理、与时俱进的结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市场呼唤诚信、企业呼唤诚信、人民呼唤诚信!五商公司将以更加真诚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实现其诚信经营、诚信兴商、诚信依法纳税!
依法诚信纳税社会风尚的形成有赖于千千万万纳税人的积极参与,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坚持诚信为本,操守持重,通过诚信守法的自觉行动,促进和推动诚信纳税社会风气的形成,为十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诚信构筑企业的信用品牌,树立企业的信用形象!
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范文6
【关键词】民营经济 发展 配套政策 融资环境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领域中的伟大成就。在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民营经济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安排劳动力就业、解决农民工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等多个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与扶植政策,让我国的民营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和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历程,民营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其收入、资产与盈利等经济指标都在不断上升,在就业与纳税上也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展示出民营经济之活力。然而,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民营经济之发展是十分艰辛的。尽管其在市场经济建设当中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在发展之中也存在着制度不够健全、融资环境不理想和整体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国民营经济,就一定要正视这些问题,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进一步建立完善现代民营企业制度
鉴于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民营经济在制度上要实施创新。为此,应当依据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之要求与企业的自身特点,建立起符合民营经济实际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有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等构成。目前所存在的民营企业管理问题并非只是方法上的问题,重点在于管理制度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如果要想发展与壮大民营企业,在管理上就需要具备制度上的延续性与规范性,这就需要建立起现代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以及管理制度。应当围绕这三项制度,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采取公司制形式建立起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股份制公司,另一方面则是建立与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对于那些已经建立公司制的企业,则应实施整改。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环境,民营企业一定要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从而将家族式企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化企业。
二、创造良好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难题,因为民营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当前社会的稳定以及今来数十年问的经济增长情况。所以,必须加大力度解决好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为民营企业创造出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是要加快改革国有金融机构信贷机制,从而建立起和民营企业贷款相配套的良好政策体系。二是要建立与健全民营企业的信贷担保机制。因为民营经济一旦缺乏合适的贷款担保就无法取得贷款,所以,建立起我国民营企业的贷款担保体系是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三是要继续发展与完善直接对民营经济融资机制体系。要大力探索市场化风险投资体系,积极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下大力气去发展与完善我国的资本投资市场。从较长的发展前景来看,这应当是在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根本性举措。
三、实现民营经济产权多元化发展战略
如果能够让多个产权主体共存于同一个经济实体当中,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激活各产权主体所蕴涵的潜能,同时也就能有利于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且强化经济监督机制。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然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能够而且也应当实现多样化。这一切都能反映出社会化的生产规律经营方式与组织形式,均能大胆地加以利用。股份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的重要资本组织形式之一,十分有利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互分离,从而能够提高企业与资本所具有的运行效率。国有企业必须加快股份制的改造步伐。从而建立起国有股份、企业股份及个人股份等多元产权的股份制企业为重要形式,从而成为货真价实的多元化产权民营企业。同时,个体企业与私营企业应当积极吸纳其他的经济成份与其他的投资主体共同参与到投资中,从而实现规范化公司制运行经营模式。
四、积极提高民营企业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决定了自身的兴衰与成败。从管理学角度进行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所独有的,支撑着企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独特能力。决定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这一因素。在民营企业中,无论是高层与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均需具有相当高的素质,这不仅需要员工的学历层次比较高,而且要求在经营策略、钻研能力、知识修养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均应达到相应的水平。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员工强化自身学习能力,同时应当有组织地强化企业员工培训,让其了解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经营管理知识和企业发展方面的知识,以提升其综合素质。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也应当提高学习能力与宏观决策能力,这正是确保民营经济健康成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