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范文1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意义 存在问题 对策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 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新型综合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生态农业能把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保护环境、高效利用资源等融为一体,是遏制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持续、协调、稳定”农业发展战略的最好体现。

一、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1.生态农业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普遍出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水平不高,生产规模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破坏了生态平衡,形成了农业的恶性循环,如种植业广种薄收,重用轻养;林业过量采伐,重采轻造;草原牧业超载过牧,靠天养畜。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等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全国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资源基础的先天不足以及人口的巨大压力,客观上要求我国农业必须走一条资源节约及合理利用的道路。而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土地等农业资源越来越紧缺。这要求我们确立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轻人口问题对资源的压力。可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内涵式、技术型农业发展的道路,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1999年农业部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中国农业不能再走破坏生态环境、掠夺自然资源、追求短期效益的老路,必须选择培育和保护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生态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2.生态农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变,我国农业目前出现了不少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如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传统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另外,我国成功加入WTO后,进口粮食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大量农产品的进口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减少农民收入,加重我国农民贫困化程度。

而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它不仅有利于农民根据市场导向,增加农产品种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还有利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生态农业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综合产业,涉及种养加、贸工农多种生产经营,可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空间。发展生态农业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废弃物,做到“变废为宝”,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发展生态农业,可促进我国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中国粮食生产从1998年的5.12亿吨减少到2003年的4.367亿吨。2004年上半年粮食出口106.2亿美元,而进口粮食143.5亿美元,粮食赤字37.3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人口却持续增长,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和农产品的消费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不断减少,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便积极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寻求既能增产粮食等农产品,又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2个、生态农业示范点2000多个。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地区,粮食总产增长幅度一般都在15%以上,单产增长10%以上。可见,生态农业是我国在新世纪促进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

4.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呼唤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出现。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来的生态平衡,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农业污染使农产品中化学药品残留严重超标,致使产品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而生态农业的生产原则是充分发挥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种或品种轮换种植的方法,注意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有效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并且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有益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因而它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5.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观赏价值。生态农业以生态与环境建设为基础,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状况的协调、互补,净化水质、土壤、空气。所以经常处于生态农业环境条件下,人的身心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减少疲劳、恢复健康大有裨益。可以通过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以清新的田园风光让游客亲近农业、亲近自然,从而愉悦于人,陶冶情操。如北京1998年各类农业观光园年接待游人378.72万人次,河南省濮阳市2000年各类农业观光园共接待游人20万人次。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工程模式、试验示范、生产管理以及建立植物基因库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全国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

1.理论落后于实践,缺乏优化、配套的农业技术体系。我国有丰富的传统农业精华,不同地区都创建了各式各样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而生态农业模式本身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它必须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只有在理论成熟的情况下,才能推动和指导生态农业向纵深方向发展。但许多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仍处在经验水平,尚未进行很好的总结。

我国还缺乏生态农业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在全国范围内仍未形成用现代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的生态农业格局,成果数量少且转化率低。在技术推广方面,因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引入农业经济的速度缓慢。

2.生态意识较差,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不足。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落后,生态意识较差,只考虑开发现存资源的具有见效快、产值高的项目,很少考虑到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只重视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对于提倡和实施生态农业很难接受。致使那些保护资源、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等技术不易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和运用。

3.服务水平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信息服务滞后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4.生产规模小,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深度发展,必将走向农业产业化,但由于中国还是实施以为主的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体制,使得生态农业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也影响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多级转化利用,故农业的规模效益问题将是生态农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5.农业政策亟待完善。农业是弱质产业,如果没有农业政策的综合性保护,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靠掠夺资源来维持扩大再生产,更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但目前的生态农业政策,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我国除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和其他一些指导性文件外,对全国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措施和保障机制等缺乏纲领性文件,这直接影响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

三、加速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通过电视、报刊、标语以及课堂教学等形式宣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广阔前景,形成建设生态农业的广泛共识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氛围。不断更新观念,把发展生态农业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2.依靠科技进步,注重高新科技含量。生态农业就是科学技术农业,涵盖了农业的工业化,特别是生物工程技术中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酶转化工程、发酵工程等等。就是一种“帮助农民科学地选择优良品种、土肥措施、排灌方式、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栽培技术、作物轮作制度、农业与相应工业的合理配置等,以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增加农业产出,以及永续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只有加大科技含量,才能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拉长,才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才能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由此而生产的产品才具有竞争力。开展建设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和保障体系、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体系的科技攻关。同时要重视生态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加快我国生态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强化科技培训服务,推广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为了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加大对基层科技人员和农民培训的力度,建设技术培训的保障体系。我国幅员广阔,农业资源和生态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分异显著,所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各不相同。各地应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在各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型中,加以科学选择、改造和运用,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更新、发展,以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认真规划决策,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根据我国各地域的气候、水源、土壤、地质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科学划区,确定各区目标任务,并指导研究制定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产业决策。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改进耕作制度,集约经营、多业结合,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5.制定政策法规,加强基本保障。国家农业政策是各级生态农业建设的最基本保障,目前生态农业在我国刚刚起步,生态农业的绿色食品在国内市场上获得的利益不明显,利润率较低,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农民多项补贴。国家更应抓紧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不断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保障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序进行和建设成果能够发挥作用。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更要鼓励农户投入。生态农业是涉及多学科、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工程,也是多行业、多部门协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根据当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制定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规划,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各项制度,从而使生态农业建设得以持续稳步发展。

6.培育规模经营的专业农户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推进经营体制创新。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分散性经营的农民,多数人素质不高,水平低,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竞争,更不符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要求。因此,要以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为方向,推进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合理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土地向专业农户集中,提高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注重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组织生产、推销产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铁军:生态农业建设障碍的宏观环境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4):11

[2]岳云: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现状及推广前景展望[J].甘肃农业科技.2005,(12):7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范文2

关键词:“清江源”;有机农业;现状;展望

21世纪初,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量占全部食品销售量的5%。目前世界范围有机食品的销售量不到总销售量的10%,但其发展速度相当快,而且销售潜力相当可观,在众多发达国家由于人们对这个问题认识较早、投入力度大,再加上国家给子相关政策来支持和鼓励农民进行有机农业生产,因此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有机农业发展得比较快[1]。如法国大约有5%的农场专门从事有机食品原料的生产,欧洲其他国家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农场在2%-3%之间。从2006至今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目前日本有机农场、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年增长率为30%左右。国内几年来已有许多外贸公司联合生产基地进行了多种产品的开发,如有机豆类、花生、茶叶、葵花子、蜂蜜等。目前绝大部分有机食品已出口到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2]。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规模较小,且基本上都是面向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发展缓慢[3]。

烟草是高价值、劳动技术密集型的农作物,有机烟叶生产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并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在许多国家烟草已作为准食品类进行管理[4]。目前有机烟叶生产及其产品主要在美国、加拿大、巴西、德国等。取得到销售许可的有机烟叶销售商,有机烟叶的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

1 相关概念

1.1 有机农业概念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5]。

1.2 有机农产品概念

有机农产品是严格按照国际公认的有机农业的原则和法规生产的纯天然、无污染、有益健康的优质安全食品,由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方式生产和加工。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物质[6],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等。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有机食品所涵盖的范围逐渐扩大。

1.3 有机农业与有机农产品的相关性

有机农产品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

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心食品安全问题,有机农业不光是在发达国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即使是像中国这样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有机农业也正在悄然发展。目前正值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有机农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传统农业基础好,又有生态农业、生态建设的基础,已经具备开发有机农业很多有利条件。

2 “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2.1 食品安全的需要

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有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农产品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目前人类疾病的大幅度增加,尤以各类癌症的大幅度上升,无不与化肥农药的污染密切相关。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他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产品食用就非常安全,且品质好,有利保障人体健康。

2.2 生态保护的需要

可以打造环保品牌,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目前国内其他烟叶生产区生产烟叶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只有20-40%,农药在作物上附着率不超过10-30%,其余大量流入环境造成污染。农药的持续使用增加了病虫的抗性,破坏了原有生态链条,且农药用量愈来愈大,施用的次数愈来愈多,进入恶性循环。改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学肥料而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极大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益微生物,减轻污染,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

2.3 “清江源”品牌提升的需要

有利提升“清江源”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有机农业产品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高品质、无污染环保产品,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提高园区主打农产品在国内和地方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2.4 提高园区当地收入的需要

有利于增加园区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有机农业是种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不然尤其是病虫问题难以解决,还需要有全新的观念。有机农业食品在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遍产品高出20-50%,有的高出五倍以上。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园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3 “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的品种和布局

“清江源”有机农业烟叶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示范区海拔900-1300公尺的4000亩烟叶生产基地,主产以烤烟和白肋烟为主,生产基地辐射涵盖全州烟叶生产基地单元,覆盖面积30万亩。有机烟叶生产严格执行州(局)公司烟叶生产标准化方案,主要遵循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土壤改良、秸秆还田、施用生物有机肥并减少无机肥料施用、严控除草剂、杀虫剂等有害环境的农药、采用天敌或物理方法(黄板、黑光灯)防治害虫。

“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其他品类如有机食用菌(香菇)、芫荽、白菜、洋芋、玉米、有机豆类等生产已经取得国家认证的有机(转换)ISO22000:2005和Haccp品牌认证,认证面积总计360亩,对各个品类的生产严格执行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和规范,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部分贴牌的有机蔬菜已经可以供应周边超市。

3.2 “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

3.2.1 “公司+合作社+农户”是目前园区有机生产主要组织模式

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比较适合在园区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但具体的组织管理形式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其他地区相比,园区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决定了其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主要特征,由于认证成本、市场准入以及市场风险等原因,单一农户难以进行有机农业生产,以公司为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就成为有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因而,由公司进行有机农业方案制定,合作社兼有加工与贸易双重职能,与农户集体签订有机生产合同,负责以议定的价格收购产品,并负责指导和监督农户集体的生产,直至采取由公司统一供应所有农用物资,派出公司人员常驻生产基地进行管理等措施,从而确保生产的有机完整性和可靠性。

3.2.2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种具体模式

(1)公司和农户直接签订协议,由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和统一供给主要投入物资,公司以一定价格回收产品,简称公司化订单式,该种方式适用于多年生经济作物或本地试种新品种等。

(2)公司通过合作社和农户打交道,按照高于市场价格回收产品,简称合作社式,该种方式适用于农民熟悉的蔬菜品类的生产。

(3)公司把农民的土地租过来,吸收农民成为员工,进行有机农业的生产,简称反租倒包式,该种方式适用于有机烟叶生产。不断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兼顾公司和农民的利益,使有机生产管理规范化,确保有机产品质量,是园区有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3.3 “清江源”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3.1 有机农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缺乏了解,要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并接受有机产品还需要做大量的有机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消费者从直观判断上难以区分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难免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加上实际存在的质量隐患,使有机农业面临公信挑战。

3.3.2 园区有机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导致单位生产成本高,加上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销售成本更高,致使周边市场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影响有机农产品的普及和市场容量的扩大。同样在种植类产品上,多初级产品,更缺乏有机加工品,生产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严重脱节,同时存在生产不足和产品过剩的问题,因而,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4 大力发展“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机遇与对策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在2011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指出:“重视提高烟叶安全性水平,调整烟叶生产布局,加强烟叶产地环境研究控制,规范农药使用,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建立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发展烟区生态农业”。从源头上抓好原料生产,为卷烟提供非常可靠的原料保证,已成为领导重点关注的焦点。尤其在“532”、“461”品牌规划落实中,需要可靠的烟叶来做保证,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出安全的产品质量,才能把烟草品牌做大做强。

4.1 大力发展“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机遇

4.1.1 有机烟叶充实“清江源”烟叶品牌内涵

国内有机产品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为“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有资料显示,国内知名烟叶品牌如“清江源”、“金神农”、“凉山清甜香烤烟”、“丽江特色优质烟叶”竞争已初步定型,国内烟叶市场格局已三分天下;同时一部分成熟的烟叶生产基地已在悄然实践“有机烟叶”的新概念,如“丽江特色优质烟叶”、“红塔玉溪庄园”、和Sunel公司在土耳其种植有机香料烟。为卷烟工业企业提供环保优先、最贴近自然的由有机农业打造的纯天然烟叶成为“清江源”有机生态烟叶的重要内涵。

4.1.2 示范园区有机农产品与“清江源”品牌的环保效应相得益彰

作为“清江源”科技园区次要农产品出现的有机豆类、蔬菜、食用菌等取得国家食品安全认证或有机(转换)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具有绿色环保理念的“清江源”园区生产的标注有ISO22000:2005或Haccp等农产品市场将受到市场青睐。

4.1.3 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要求园区发展有机农业

人们的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对有机农业日益重视。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促进了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农产品消费。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编制了园区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有机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奠定了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

4.2 “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对策

4.2.1 以提高公众认知度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工业企业为创建平台,全面推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强力充实“清江源”有机烟叶的内涵,是提升科技园区烟叶乃至大农业生产体系品牌效应的关键措施。

4.2.2 依靠现代技术进步实施园区有机农业

在烟叶生产上必须遵循恩施州公司颁布的强制执行的标准化生产法规,大力实施诸如标准化烟叶育苗技术体系,烟叶大田病虫防治使用生物与物理防治手段如黄板、人工驱虫、黑光灯灭蛾、生物性诱激素、天敌灭蚜等先进技术,使用减少土地危害的化学肥料、使用生物有机肥。强调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秸秆还田、保持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有机农业的精髓,同时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的进行新的运作。

4.2.3 依托科研部门和工业企业共同开发

有机农业生产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有机农业生产面临着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难题,因此需要依托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依托科研部门的专门资源,特别是需要与工业企业联手开发,成立相应的有机农业生产创建平台,从生物技术、生产资料研究、开发咨询重点研究,使园区有机农业发展水平得到持续提高。

4.2.4 横向开发有机农业品类,拓展示范区品牌效应

围绕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建设的开展,以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蔬菜、豆类、瓜果等生产逐步满足园区及周边市场的需求,夯实“清江源”品牌内涵,拓展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品牌效应。要全方位的进行各品类蔬菜、瓜果、食用菌的有机认证,严格执行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以科技园区的有机农产品提升园区的环境意识,提升产品的横向品牌效应。

5 “清江源”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5.1 “清江源”有机农业生产逐步规范有序,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随着园区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认证标准和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政府和社会主管部门的监管、监督力度不断增强,社会和工业企业对有机烟叶和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园区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自律增强,如保护性耕作、合理轮作、生物(物理)治虫、保护天敌、节水灌溉等新技术推广使用;同时园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有机农业生产经验,都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实用技术和指南,园区有机农业生产进入规范发展时期。使用“清江源”烟叶优质原料将成为工业企业研发新宠;同时科技园区生产的有机瓜果、蔬菜、食用菌源源不断供应周边市场,“清江源”品牌效应得到增强。

5.2 “清江源”有机农业产品将向多元化发展,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

园区将逐步改变种植业独大的有机农业格局,有机养殖将得到发展。如园区已经通过特种畜禽养殖基地辐射发展4户特种养殖、养殖有机山鸡及绿耳乌鸡20000余只,发展一户有机兔子养殖,养殖有机兔200余只,发展山地黄牛养殖2户,养殖山地黄牛40余头,有机养殖的发展又为有机种植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此后将积极开展园区的有机养殖认证并为社会提供更多品类的有机农产品,满足消费者更多层次的需求。

5.3 创建中国一流的烟草农业科技园区

“清江源”有机农业生态园区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利用田园景观,结合有机种植、有机养殖及农业经营体验活动,开发具有园区特色的有机农副产品。届时“清江源”科技园区将建成为集“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功能区兼备的综合农业示范园区,将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中国烟草农业的模范科技园区。

参考文献

[1]顾琳珠,等.有机食品的生产现状与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4(2).

[2]李晓旭,等.世界有机农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6.

[3]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09.

[4]土耳其有机香料烟前景分析[EB/OC].中国有机农业网(http:///).

[5]谢涛.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Z].中国食品工业年鉴,2001.

[6]方志权.德国的有机农业[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日本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2.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范文3

清代湘潭郭氏诗人世家及其家族

师德内涵的三个层次与两个平衡

遏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对策研究

冼太夫人文化与现代法治建设

论公务行为道德选择的应然与必然

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的情感表达

关于儒家“和”文化内涵的认识与发展

基于政府采购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超越性与局限性

浅析中国物权登记中引入法定公证制度

西方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的实践及启示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安全与风险防范

O2O商业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探析

前后李鸿章的“联俄”外交

珠海西区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隐形设计的力量——浅谈设计的情感化进程

从张恨水小说看传统通俗文学的现代性转型

基于社区的城市中年女性贫困治理策略研究

珠海高技能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战略研究

天津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流程优化研究

以先进教育理念加强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

符号消费的谱系——鲍德里亚与《物体系》

高校图书馆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研究

以体育课的情境教学增进学生心理相容

时期中国易货偿债锡品数量辨析

保护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研究

珠海市老年人口终身子女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话语分析视阈下的语码转换研究

从韩剧看全球化中儒家思想的现代性

从双向需求互动看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波德莱尔与爱伦·坡诗歌创作的比较研究

关于地方债管理中风险及对策的思考

日本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实践析论

控制理论变量: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影响因素

功能翻译论指导下的汉英公示语的翻译

广珠铁路珠海物流园区招商引资策略研究

高校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以先进理念深化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

珠海市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特征及对策研究

学人之诗——浅谈屈大均诗歌的学问因素

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的耕地流转问题探讨

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理论分析

强势模因的生成、复制及传播——“凡客体”的个案研究

国际物化知识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与东北农村人口出生素质的提高

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困境分析

胜任能力模型在企业客户经理岗位聘任与评价中的应用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范文4

关键词 观光农业;现状;中长期规划;问题;对策;江苏新沂;丘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 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306-02

观光农业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一项长期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政策,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综合配套能力,已广泛被农村广大农民所接受,理应在观光农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1]。新沂市丘陵山区总面积4.53万hm2,占全市总面积的28%。自1997年实施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共治理丘陵岗地5 333.33 hm2,占全市丘陵山区面积的11.7%,对改善山区经济面貌,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为发展丘陵山区观光农业夯实了基础。

新沂市依托现有的资源条件进行合理的定位和科学的规划,结合国家对山区的整体开发,努力打造生态牌、旅游牌。截至目前,这一规划和发展已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意义重大而深远。

1 新沂市丘陵山区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新沂市地处苏北平原,交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京沪、连霍、宿新高速,249省道、徐连公路、京杭大运河等穿境而过。古马陵山脉贯穿南北绵延逾400 km,植被覆盖率达87%,有逾1.33万hm2的骆马湖水面,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发展观光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更好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好的效益,将潜在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促进农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好地发展当地服务业,近几年来提出在做好“一山(马陵山)一水(骆马湖)一古镇(窑湾镇)”旅游开发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发展丘陵山区观光农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1.1 山区观光农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新沂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和徐州市丘陵山区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按照高起点规划、大规模开发、强产业带动、多部门联动的原则,积极整合山区开发功能,有效加强丘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山区规模高效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显著提升了丘陵山区高效、旅游观光、生态农业水平。目前,通过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逾7 59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007万元,自筹资金4 195万元,吸引“三资”1 300万元以上。通过开发资金的投入,共开挖土方263万m3,修建拦水坝30座、揭盖井10座、蓄水池8座,新建各种规格桥、涵、闸488座,新铺砂石路45 km。栽植各类苗木逾300万株,其中,栽植果树苗逾130万株,栽植景观树170万株。同时,新沂市委、市政府又围绕马陵山4A级风景区新修了6 m宽的水泥路逾20 km,为丘陵山区旅游观光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目前,马陵山林场、棋盘镇、马陵山镇、唐店镇、新店镇项目区和马陵山4A级风景区连成一体,相互贯通。项目区内无公害桃、梨、板粟、黑莓、特色蔬菜等果蔬品种齐全,桃花、梨花盛开时节桃园、梨园自成一景,采收季节游人进园采果。5月初,香花、槐花飘香,游客络绎不绝,观光农业已初具规模。

1.2 观光农业特色明显

近年来,马陵山4A级风景区,在重点做好景区景观质量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提升景区整体旅游品位和内涵,先后投入逾5 000万元对景区进行开发和保护,使景区景观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景区游览品位不断增强,山水风光、休闲旅游更加突出。基本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旅游、观光、休闲景区。据了解,随着马陵山国家级旅游区的创建成功,马陵山的知名度得到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地观光客慕名而来。在旅游旺季日接待量突破1万人,带动了新沂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依托马陵山风景区的优势,紧靠风景区的丘陵山区观光农业采摘园也受到游客的青睐。目前以地方特色农产品为媒,由地方各级政府搭建平台的各类农业观光节庆活动不断涌现,如马陵山镇的梨花节、马陵山的民间特色小吃节、邵店镇的板粟节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庆典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参与,对于本地区的农产品推介,吸引各类资金合作开发,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3 特色农业大量涌现

新沂市农业综合开发经过多年支持山区观光农业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特征比较明显、生命力较强的特色农业。高流镇把花木产业作为重点培植的首要产业,初步形成了产销一体的花木产业链,建成花木科技示范园5个,花圃园20个;马陵山林场依托风景区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鲜果采摘园,林果业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态势[1],建成以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采摘园3个;踢球山林场依托开发资金的扶持做大做强干鲜果基地逾200 hm2,建成了无公害鲜桃采摘园2个,杂果采摘园1个。

2 新沂市观光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一是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新沂市坚持农业开发与旅游观光相结合,高标准高起点地科学统筹规划。多次聘请专家召开论证会,实地考察科学规划。二是多方并举、齐头并进,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东方花厅文化城由4个园区组成,分别是“马陵山金土地生态园”“花厅风情园”“东方影视城”“东方养生园”,总投资规模150亿元人民币。目前,投资6.5亿元的金土地生态园一期已竣工并投入运营。投资55亿元的花厅风情园正在建设中。窑湾古镇的建设和修缮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三是突出特色。已投入运营的金土地生态园是目前苏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生态园,集生态观光、餐饮、会展、住宿为一体,日接待游客近1 000人,吸纳和拉动相关就业2 200余人。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花厅风情园依托原花厅新文化遗址进行拓展和发掘,主要是革命主题教育、大型娱乐等旅游项目建设。

3 存在的问题

新沂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刚刚起步,其旅游产品的经营方式还不成熟,发展模式还不够丰富,仍存在不少问题。

3.1 规划起点低,定位不明

新沂市10余家休闲观光企业的旅游园,大部分都是投资者自行设计,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认证。由于对建设休闲观光园没有正确的定位,建园内容仅停留在特色时鲜水果、花卉种植、水产养殖、烧烤等上,缺少对全面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挖掘。

3.2 规模小,品位不高

全市缺少功能齐全、档次高、服务好的观光园区。因缺乏宣传,在社会上知名度小、影响小,从而导致游客数量少,经济效益有限。

3.3 特色不明显

新沂市观光园游玩项目比较单一,旅游项目大同小异,服务内容缺乏特色和风味,吸引力不强。

3.4 宏观管理无序,投入偏少

目前对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加上投资者自身缺乏发展规划能力,存在随意投资决策、盲目开发现象。政府除少量的项目资金扶持外,其余投入极少,对景区的发展、壮大影响力、推动力很小。

4 发展对策

4.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与科学规划相结合

以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及农村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2]。结合实际,重点围绕以踢球山林场为中心,建成踢球山生态、旅游、采摘、观光旅游圈;以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为主,打造瓜菜精品观光农业区;以马陵山丘陵山区开发项目为平台,整合资源,积极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着力打造观光农业精品线路,力争实现观光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拉动消费,促进城市与丘陵山区之间生产要素的互动,积极拓展丘陵山区开发功能,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3],提升马陵山旅游“山水”品牌。把马陵山打造成为集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和餐饮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园。

4.2 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以丘陵山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为契机,有重点的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到有发展前景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上,同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强化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4]。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做大做强景区。

4.3 突出功能开发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观光农业发展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突出文化功能,展现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挖掘乡土风情的文化积淀;突出生态功能,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辅以园林绿化,结合发展特色农业、田园景观、生态保护区、植物园等;突出科教功能,突出“农”味科普教育,展示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展现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突出载体功能,以现有的各类农事节庆、节会为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推动经济发展[5]。

5 结语

生态观光旅游是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和壮大在新沂市的传统农业中走出了一条新路,“一山一湖一古镇”的发展思路和正确区位定位得到专家的肯定。新沂市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结合农业的开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目前成效显著,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发展势头和前景十分光明。

6 参考文献

[1] 王浩.农业观光园规划与经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98-104.

[2] 高旺盛.中国区域农业协调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88-96.

[3] 骆高远.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76-79.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范文5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S3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3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通过在农田中实行免耕、少耕等技术措施以及采用作物秸秆覆盖等农业耕作技术[1],达到保持水土、培肥地力、节约水源、增加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的耕作技术[2]。该技术起源于20 世纪初的北美大陆,当时“黑风暴”袭击了北美大陆,严重破坏了农业的发展,造成了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土壤耕作不合理正是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沙尘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给人们敲响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警钟[3]。本文对国内外保o性耕作方面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

1 国外的保护性耕作相关研究

国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那时的美国等部分国家被风沙以及水土流失这2个问题所困扰,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人们痛定思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起来的[4]。美国的中部平原为干旱地区,在19世纪末的时候,一大批移民来到此处进行垦荒,使用的耕作方式为湿润地区的烨式犁的翻耕方法,还把秸秆、残茬烧毁或者是让牲畜进行啃食,在多次的翻耕之后将土弄好,最初几十年粮食的收成很不错。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发展越来越迅猛,这些移民对土地过度的开垦,使原来的草原植被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壤受到了严重的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不足,有机质的含量严重降低,每当大风扫过没有任何遮挡的土地时就会卷走大量的土壤,在1930年,新一轮的干旱开始了,爆发了著名的“黑风暴”。因为农业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十分严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进行反省与思考,在不断的尝试之后开始大力推行旱地耕作方式,衍生出了保护性耕作,对水土进行保护。对已破坏的植被进行了积极的恢复,半个多世纪过去之后,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最常见的耕作方式,绝大部分的土地不再使用烨式犁耕作。这种耕作方法的诞生是以环境保护以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利用与开发,提高农作物的利润率和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业的发展,使竞争力提高。因为这项技术的指导思想具有先进性、正确性,因此,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5]。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与加拿大开始注意到保护性耕作方式,并对其进行了试验与研究,以本国的土地情况、人文环境为前提,将这种方法进行了改进[6]。在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也开始引进这项耕作方法,在全国的各个地方都进行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许多农机、水土、农学专家纷纷前往进行试验与研究[7]。在20世纪80年代,有超过70个国家开始引入并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被世界所认可,成为了应用最为广泛、使用效果最好的一种耕作技术,使用这种技术之后会使农作物产量增加5%~10%,可使水土的流失量减少60%~80%,可在土壤之中固定住更多的碳元素,从而减少排放的CO2气体量,大大改善了大气质量。根据联合国的粮农组织在2004―2005年统计报告中称,在全世界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土地面积大约为1亿hm2,占到了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0%左右,在全球的旱地面积之中占到了1/3,南美洲和北美洲分布最多,在澳大利亚与南美洲的部分国家,应用该项技术的面积已经大于了这些国家总耕地面积的70%。位于首位的是美国,第2名是巴西,第3名是阿根廷,第4名是澳大利亚,第5名是加拿大。这项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了油菜、豆类、玉米、小麦、首稽以及小杂粮等种类较多的农作物生产之中。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与英国等国家还建立了欧洲保护性耕作联盟,极大地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深远发展[8]。

2 国内的保护性耕作相关研究

国内开始关注保护性耕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原来的北京农业大学第1个将免耕以及少耕技术进行了引进,并在我国的华北平原进行了试验,在成功之后就开始将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大力的推进。黑龙江省等部分地区也纷纷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借助于深松机进行间隔深松,在纵向上建造了“虚实并存”的一种耕层构造,“虚”即通气蓄水,“实”即提墒供水,将供水与蓄水的矛盾进行了改善。但是受到了当时的除草剂、配套机具以及相关认识的限制,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在80 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对区域开始进行综合治理,对旱作农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相关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在相关的配套技术、技术机理、农田的地表覆盖技术以及土壤的耕作技术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进步。90 年代后,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此时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被相关部委所注意,开始重视这项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农业部于1999 年为保护性耕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并将其列为“十一五”期间的研究以及技术推广的重点项目。在“十一五”期间,还成立了“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协作网”,为深入研究这项技术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2006 年,相关的知名专家召开研讨会,对这项技术进行讨论与研究,在2006―2010年,国内的10个省区的一些研究专家成立了一个团队,落实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研究的领域有果园、农田等许多方面,改进了传统耕作技术,对单项技术进行了高度的集成,在每1个研究区域都找到了适合该区域的轮耕模式以及技术体系。在丘陵沟壑区坡地的山坡耕地、小麦玉米2熟免耕覆盖耕作、旱地玉米整秸秆全程覆盖、秸秆全程覆盖耕作以及水土保持耕作等高种植技术以及稻草还田覆盖种植、南方稻田免耕栽培、果园深松秸秆覆盖轮耕、地膜覆盖免耕、沟垄种植、草田轮作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截止到2005年,国内有13个省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方式,各种类型的免耕播种机数量大约为3.3万台,在关键技术这些方面得到了飞快的发展[9]。

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资源还不够世界的10%,但是却要为占世界 22%的人口供给粮食,我国在常规集约的农业方面获得的进步与成果已经被世界所认可。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更新的一个高度,固碳排放与粮食的安全问题开始被人们所关注。我国的农作物秸秆被大量焚烧,耕地的有机碳含量偏低以及农村的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生产力不高等方面开始阻碍我国的农业发展,尤其是签订了京都协议之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将面临着怎样减少固碳减排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必须发展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以及高产高效的MISA(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才能打破农业发展的瓶颈,而对保护性农作制或者是保护性农业进行发展与研究才可以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集约以及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其进行创新,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农业建设的特色化、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经济意义。

3 存在的问题

缺乏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区域性配套技术和规范。还没有因地制宜研究出适合各个区域的体系。我国的疆土范围较大,不同区域在气候、地形、土壤条件以及作物类型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些地方,例如华北的部分省市,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方面已经具有了成熟的经验,尤其是免耕技术,被大面积地进行了推广,但是却没有明确配套技术所适宜的区域;对于一些地区,例如天津市虽然已经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做出了相应规范,但相当1部分地区仍然缺乏相应的技术规程;保护性耕作仍存在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目前在种植制度配套的轮耕制以及耕作体系方面还不够完善,而且杂草防治技术不够完善,在除草剂使用方式、施用时间以及用量方面缺乏专门的研究;缺少针对不同作物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的保护性耕作专用配套机具, 且已有的机具性能不够完善;秸秆覆盖会导致土壤温度降低,一旦发生早春温度回升较慢的情况,就会对作物的播种、发芽造成影响,还会对幼苗的生长以及作物的收成带来一定的影响;秸秆的覆盖面积大还会给耕作带来困难,对作物的播种产生影响,但是一定量的覆盖还会对杂草起到抑制作用,怎样将这两者的矛盾进行协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解决农药的使用、除草剂的过量使用、秸秆覆盖所带来的病虫草害以及有机肥的施用形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4 发展趋势和对策

因地制宜地克服各区域存在的各种技术瓶颈。我国具有山地、高原多,平原少的地形地貌特征,并且类型分散,加之农业投入成本不高,农民购买能力弱等实际情况,国外价格昂贵并且大型的农用机械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应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型农用机械。我国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农机具堵塞的问题以及适合我国特色作物的农用机具研发还需要继续深入开展。加强多区域、多部门的联合攻关,并针对重点单项技术形成综合技术体系。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别较大,没有一个区域和一项技术可以“保罗万象”、“包打天下”,应根据地区特色制定相关的技术和标准。从覆盖方试、覆盖度与覆盖物等方面对覆盖技术展开研究,并制订相应的区域覆盖技术指标,对于短期作物以及低温能够影响到作物收获的地区或者是缺少覆盖物的地区,秸秆以及植物残体的覆盖不适用的情况之下,需要研究新的技术对其进行替代;加强水利、农业、科技等各个部门之间政策的支持以及互动。将保护性耕作作物的体系进行扩大,综合研究适合各类作物的最合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尤其应该将农机与农艺方面进行良好的结合。农机部门还应该根据时展的需求,对现有的机具进行改进,制造出更符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械产品,更好地融合农机与农艺,才能实现该技术的机械化。

参考文献

[1] Blev ins R L.Tillage effects on sediment and soluble nutrient losses fr om a Maur y silt loam soil[J].J Envir on Qual,1990, 19(4):683-686.

[2]赵廷祥.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2(4):7-8.

[3]朱文珊.地表覆盖种植与节水增产[J].水土保持研究,1996(3):

141-145.

[4]贾树龙,任图生.保护耕作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5):152-154.

[5]贾延明,尚长青,张振国.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试验及关键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2002,8(1):78-81.

[6]李洪文,高焕文,周兴祥,等.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经济效益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18(3):44-49.

[7]赵其斌,郝强.漫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业机械,2001(12):28-29.

[8]张海林,高旺盛,陈阜,等.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l):16-20.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范文6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可持续发展农业

中图分类号:S157.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所有生物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年降水量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益。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也应该重视对原始资源的保护,而农业的原始资源是土地,因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呼吁广大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把我国农业发展推向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目前我国保护性耕作体系尚不完善,保护性耕作机具尚不能满足复杂的作业要求,保护性耕作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土壤风蚀水蚀严重,因此在西北地区发展保护性耕具有重要意义。

1 西北地区耕作现状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进一步发展,这项实用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然而在中国的西北地区,这项技术的发展相对还比较落后。西北地区土壤大多为黄土,还有一部分为沙土,正是由于这样的土壤结构,加上这里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了西北地区严重的土壤侵蚀现象。从土壤侵蚀总面积来看,西北地区为305117万平方千米,远高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从侵蚀的强度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主要是微度侵蚀,而西北地区的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主要表现在极强度侵蚀、剧烈侵蚀2个方面,其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41.85%、61.62%,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1]。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mm左右,往西减少到200mm,甚至50mm以下,年降水量相对较少,而且风力相对较大,很容易发生土壤的风蚀,严重的风蚀会直接导致区域性土壤质地粗颗粒化,粒级非常小的土壤颗粒在吹蚀时被以悬移的方式带到了较远的地方,偏离原来位置,导致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大大降低,土壤肥力也大幅度降低,可持续生产能力大大削弱,长时间遭受风蚀会严重毁坏耕地,直至无法继续生产,特别是对北方土壤风蚀区的旱作农田,这个将是一个绝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现状。所以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去有效合理地控制农田风蚀的发生,从而减少土壤微颗粒在风力作用下流失,防止土壤表层颗粒继续粗化,抑制土壤养分大量损失等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可以维持并提高土地的可持续生产力,维护农田生态环境,同时可以阻止甚至转变其向荒漠化方向继续恶化的趋势。

西北地区多采用传统的铧式犁作为主要的耕地工具,这种耕作习惯会导致大量耕作农田在冬春两季,很容易引起土壤风蚀、水蚀加剧,导致土壤进一步退化,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减少,这都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2]。近些年,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西北地区很多地方的保护性耕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以甘肃省为例,甘肃省土地总面积45.44万km2 ,其中山地和高原面积较多,占总面积的70%以上,还有大约15%的为戈壁和沙漠。2000年,甘肃省农机相关部门针对河西地区较为严重的风蚀以及东部地区的水蚀现状,借鉴中国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机局有关保护性耕作的成功经验,并充分考虑甘肃省地域的特殊性,分别在甘肃省酒泉市、西峰区、华池县开展了春小麦和冬小麦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工作,并作为全省的示范区。随后2002年,农业部将甘肃省西峰区和甘谷县确定为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又于2003年将酒泉市的肃州区列为了农业部示范县。截止2007年底,甘肃省全省已累计投入保护性耕作资金 5225万元,推广保护性耕作农机具 3000 多台(套),示范推广面积 2.67万hm2,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面积 8.67万hm2,新增粮食 190万公斤,节约生产费用5393万元,达到了良好的效果[3]。

2 在西北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保护性耕耕作技术是指在满足必要的耕作条件的情况下,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保持地表有适量的覆盖物,尽量减少对土壤的耕作和对土层的翻转,同时通过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的风蚀和水蚀,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抗旱能力,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改良生态环境,通过免耕及少耕技术减少作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4]。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秸秆还田技术,免耕播种技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深松技术等[5]。

与传统的耕作方式相比,保护性耕作具有其明显的优势。通过将秸秆做还田处理,增加地表秸秆覆盖,秸秆在腐烂后会形成大量的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6]。尤其是在西北地区,长时间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通过秸秆还田就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保持相对的平衡。通过在土壤表面覆盖秸秆,在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的同时还能减少土壤的风蚀和水蚀,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免耕播种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减少人、畜、机的田间作业次数,进而减少对土壤的压实,不仅节省人力物力和耕作成本,还能保持土壤的疏松,为作物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7]。深松技术也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指利用深松铲对深层土壤进行疏松,打破犁底层,但不打乱土壤原有的土层结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作物产量[8]。

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干旱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变化多样,而且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植被覆盖率低,森林稀少;气候条件恶劣,沙尘暴频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加之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矿产资源的大幅开采,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这不仅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向前发展[9]。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进而对工业的发展造成影响,甚至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10],因此,在西北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状态,提高水分利用率[11],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相对减少对化肥的使用量,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流失等不良现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西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的趋势,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实行保护性耕作。然而,虽然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

3.1 应用作物种类少,制度体系不完善

由于地形条件和种植作物种类特性的限制,西北地区保护性耕作的区域还相对较小,保护性耕作应用的作物种类较少,目前较多应用的种类只有小麦和玉米,没有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到更多的作物上;保护性耕作技术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针对性,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耕作体系[12]。

3.2 机械化播种效率低

播种作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同样,在保护性耕作过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目前保护性耕作的播种体系存在较大的问题。农作物生产中要求单位面积内的播种量精确可靠,包括行距、株距准确,播种均匀,种子覆土深度一致等,而土壤状况是影响播种质量的关键因素[13]。免耕播种的土壤没有经过翻耕、旋耕等处理,相对硬度较大,导致开沟器入土困难;免耕地的土壤流动性相对较差,这就给覆土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覆土厚度不容易控制,这可能会对作物的出苗率造成严重影响;免耕播种地表有残差覆盖,播种机通过相对困难,偶尔会出现堵塞现象,影响播种效率[14];免耕地表平整度较差,导致播种深度难以控制,这样就会对出苗时间和出苗率造成一定影响。

3.3 缺乏技术规范,农机与农艺之间存在断层

秸秆还田技术虽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缺乏规范化、定量化和标准化,秸秆留茬的高度、秸秆还田的比例、粉碎率等没有确定的标准和规范[15];在不同耕作方式的有机结合等重点问题上没有重大进展,不能根据地形特点和土质特性等实际情况来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和作业机具进行作业;农机具与农艺之间的结合存在一定技术断层,例如,在免耕土壤上进行播种的播种机,除了要有传统播种机的开勾、播种、施肥、覆土等功能外,还应该具有清草排堵、破茬入土等功能以满足免耕播种的特殊需要[16]。

3.4除草技术尚不成熟

农田中的杂草结实而且量大,杂草具有多实性和落粒性的特点,所产生的种子数量通常是农作物的几10倍数百倍甚至更多,繁殖快[17]。同时,由于气候因素、杂草本身的特性等因素,导致不同地区的杂草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就给除草作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常用的除草方法有人工除草,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其中,人工除草方法比较落后,工作效率较低,费时费工;机械除草效果差,对作物损伤较大;化学除草相对效率较高,而且除草效果好,但是对环境污染较大[18]。

4 展望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应该长期坚持的耕作技术,是保护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西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4.1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少耕、免耕以及残茬覆盖这几种技术构成了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下压生产成本;能够提高土壤土质,改善土壤的渗水性,减少地表雨季的径流,提高土壤的抗水蚀与抗风蚀能力,提升土壤蓄水量,全面培肥地力,有效提升了土壤的生产能力[19]。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农民充分认识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同时,宏观调控和政策激励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适当的政策激励,完善的运行体制,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实施都是保护性耕作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20]。

4.2 丰富机具系统

在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环境差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取恰当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和作业机具,丰富机具系统,不断提高和改进机具性能,保证机具的通过性、均匀性和稳定性[21],进一步完善作业体系,确保所选用的农机具能够适用于当地的耕作环境,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充分发挥不同作业机具的作业性能,尽可能使保护性耕作的效果达到最佳。

4.3 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技术体系

针对西北地区土壤风蚀、水蚀严重的现象,应该重点研究能够减少土壤发生风蚀、水蚀现象,减少水土流失的土壤保持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22],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荒漠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需要大力推广的技术,目前,西北地区保护性耕作面积所占整个耕地面积的比例尚不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推广力度,并不断完善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体系,丰富作业机具,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法稳.西北地区生态贫困问题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4,11:27-30.

[2] 严廷桂.西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6:22-23.

[3] 王敏,张锋,郑炫等.甘肃省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效益分析[C]. 2010 国际农业工程大会论文集.11-326,11-327.

[4] 赵红伟.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与特点及主要技术[J] . 现代农业科技 .2013,3:274,277.

[5] 潘维华,薛占林.浅论发展保护性耕作[J].民营科技.2013-1:86.

[6] 罗珠珠,黄高宝,张仁涉等.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耕层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5):1085-1088.

[7] 李成军,吴宏亮, 康建宏等.保护性耕作现状分析及宁夏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前景[J]. 农业科学研究. 2009(6):65-68.

[8] 朱凤武, 王景利, 潘世强等.土壤深松技术研究进展.[N]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4:457-458.

[9] 郭清毅.西北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J]. 甘肃省农业科技.2004-7:3-6.

[10] 梅旭荣,王庆锁.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N].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第三卷(5):29-31.

[11]X.B. Wang, D.X. Cai, W.B. Hoogmoed, Oenema U.D.Perdok.Developments in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rainfed regions of North China[J]. Soil & Tillage Research 93 (2007) 239-240.

[12] 徐玉清.保护性耕作重要性及技术推广[J].湖北农机化.2013(01):55.

[13] 刘福来,刘国平,陈治文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9(07):47-49.

[14]岳传喜.保护性耕作的特殊性及其对机具的要求[J].农林科技.2013(06):204.

[15] 苏生琴,杨极乾.农机科技推广[J]2013(04):55-57.

[16] 董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1):70.

[17] 朱高景.保护性耕作小麦田块杂草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132,136.

[18] 石长春,刘雅娟,牛钰平,赵峰,封斌.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陕西农业科学.2009(6):206-209.

[19] TANGQiu-xiang,LI Shao-kun, XIERui-zhi, ZHANGJian-xin, RENTian-zhi, LINTao andGAOShi-ju.Eff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Crop Yield: a Case Study in the Part ofTypical Ecological Zones in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 10(6): 860-866.

[20] 张仁陟,黄高宝,蔡立群等. 几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在黄土高原旱作农田的实践[N].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1): 61?64.

[21] 高旺盛.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40(12):2702-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