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政治哲学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哲学的含义

高中政治哲学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新课改生本理念高中政治教学

引言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生本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者能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体会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享受教育的同时,充分理解教育的真谛。让教师明白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以及知识的传递者,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是教师真正目的,教师的职责不是教学生学习,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必须贯彻这一理念,通过帮助学生拜托依赖心理,教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才能让学生摒弃旧观念,接受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质量。

1.生本理念的基本内容

生本理念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是指为学生自主学习而创设的教育理念,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提出,人的情感和感悟是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重要的理念。针对学生而言,感悟是人精神与生命的主要标志,学生学习的主要部分是学习感悟,而不是积累知识。生本教育提倡以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受生本理念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才是学生的主体,只有通过自身去感受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学习的真正含义[1]。生本教育提倡减少频繁的考试,通过提高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长期频繁的考试会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素质教育考核,通过积累生活中生动、自然的感悟的积累,以提高综合素质水平。生本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突显学习的自主性,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通过创新和实践,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2. 新课改本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

2.1新课改生本理念下对高中政治教学备课的实践

生本理念的要求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针对教学而言应该从备课环节开始,备课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在课程开始以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是优质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课程做到胸有成足的重要准备,所以生本理念下的高中教学的备课应该脱离教材本身,在原有教材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与热点时事相结合,改变传统局限于教材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高中政治课堂不再乏味[2]。

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中,针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危机全球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在备课期间可以搜集相关资料,针对经济全球化这一理念的概念、产生原因主要体现进行阐述,然后对其经济危机的造成原因分析,将历史上重大的经济危机加以列举,对经济危机全球化这一理念进行多角度讲解,以便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经济危机全球化的严重后果,体会到只有发展经济才是发展国家的必由之路。

2.2新课改生本理念下对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实践

课堂是贯彻新课改生本理念的重要环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认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高中政治课堂上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本,更不应局限于教师的讲解,而应该通过自主学习加以延伸,通过课堂学习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的概念和深刻含义,学会用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在课堂结合实际生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确了解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又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3]。

例如,某高中政治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中“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一单元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结合传统文化的实例,加以引申,让学生联想到传统文化中的古诗、书法、绘画、服饰等、再由教师进行引导,通过本土文化、民族特色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学习政治知识。

2.3新课改生本理念下对高中政治教学课后的实践

新课改下的生本理念以布置作业为主,帮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知识巩固,强化。通过改变传统高中政治作业的偏重偏难的问题,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理论,要做到既让学生脱离作业的苦海,又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以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这不管是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或者是日后看待问题的理念,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例如,某高中政治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中“生活中处处有哲学”这一章节时,在结束这节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生活中的哲学有哪些?”这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将生活中的哲学进行分类,举例说明。通过将全本同学分为小组,让小组组员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进行回答,并在下节课对学生的搜集成果进行汇总,这样的作业趣味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积累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哲学这个理念。

3.结语

高中政治教学必须将新课改生本理念为主要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这个概念融入教学工作,改善以往政治教学枯燥乏味的形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政治知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主编.生成教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高中政治哲学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高中;政治;微课教学

一、前言

微课最早起源于国外,最近几年也逐渐在我国国内得到普及。微课具体是指播放时间在五分钟左右,主要是对某一特定的知识点、试题、解题方法,又或者是社会上比较热点的问题而进行制作的一类短小的视频。微课虽不能够当作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浓缩,但其是教材重点内容的提炼、延伸以及补充等。微课虽小,但其所起到的效用是非常巨大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微课引入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解疑释惑、激发兴趣以及查漏补缺的功能。

二、学生解疑释惑的平台

针对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失误的疑难知识点,可以通过应用微课视频生动形象、简单明了地指出其存在的不同,进而让微课能够成为学生进行解疑释惑的一个沟通平台。学生在进行学习某一个难度系数极高的知识点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对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区别不清的现象。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种现象的发生,比如,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政治教师可以先收集三段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素材作为微课视频的第一部分。如与市场调节局限性的知识点相关的素材,第一段素材:某不良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使用地沟油提炼出有害的食用油并将其售往全国各地,致使企业破产,法人代表被判入狱;第二段素材:2015年期间,大量的民众跟风投资,致使其投资于e租宝的资金全部损失;第三段素材:漫画“赶不上趟”。政治教师可依次播放这三段素材,从而将市场调节存在的几点不足放在同一平面,并通过利用画外音对其几点局限性之间的差异进行阐述:“损人”“损己”“时间差”。视频播放结束后,利用问题进行提问学生三段素材分别呈现了哪点局限性。通过利用这样的穿插教学模式,使得大部分的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并且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说出三者存在的差异。

三、学生增强兴趣的抓手

兴趣是进行知识学习的优秀的老师,如果政治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中去。微课的主要制作内容也可以是一些如今比较流行、热门及学生喜爱的元素,通过利用这些元素从而让微课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抓手。学习哲学知识,往往是学生的一道大难题,大部分的学生,尤其是女同学,在高考来临之前仍然还不能够将一一匹配哲学原理以及方法论,致使张冠李戴的现象频频发生;还有部分的学生未能够完全地了解哲学的具体范畴,通常会出现原本明确要求回答唯物辩证法却将答案写成辩证唯物论,从而损失本应不该丢失的分数。例如,网上有一段名为《罗平二中哲学小苹果》的微课视频,这段视频通过将哲学理论与热门的歌曲相互融合,为此,政治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模仿,并将其制作成一段短小的微课视频,并于课前3分钟将这段视频进行预备播放。充分利用歌曲《小苹果》的熟悉度充分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进而可以使其学习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由此看来,微课能够充分地贴近于学生生活的话题,并且通过利用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教学模式有效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最终使其成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四、精简重点知识点的载体

在实施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均会存在有部分并不是很关键的知识点及内容,从而导致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很浪费时间,且若是让学生自主看书进行梳理,不仅浪费时间并且还耗费力气,而通过应用微课的教学模式,从网上的共享资源寻找适合的微课视频,又或者由政治教师自己自行编制的微课视频穿插于政治教学的课堂中,这样微课就变成了精简教材知识点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比如,在给予学生进行讲解财政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大量情景材料以及重点的关键词句让学生了解有关于财政的三大主要作用以及影响财政的具体因素。若是政治教师再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财政的收入以及支出和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会导致课堂时间不够使用,同时学生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安心听教师的讲解,并且也不能够在教学中呈现详略且得当的原则。政治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个以卡通漫画的形式进行制作的微课短片,并且这个视频还必须要能够简单明了地说明财政的收入以及支出和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让学生从高度集中的思维模式下顺利投入到比较轻松活泼的短片中,并且迅速地了解知识重点,同时也获得了愉悦的心情,正好对应了“文武之道,一松一弛”的学习规律。

五、查漏补缺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实施政治教学的课堂教学的时候,微课能够成为查漏补缺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学习有关于宏观调控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不能够十分清楚地辨别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特别是其中的经济手段以及行政手段。为此,政治教师可制作一个五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并在此微课中具体阐述三大手段的不同含义,再通过利用设置三段相关的背景材料能够使学生从事例中轻易掌握其中的差异,最后以价格为主要的论述点,讲解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且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自己对照思考,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六、结语

总而言之,政治教师必须要懂得充分利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并且在制定的过程中详细地研究微课的内容选定、设计制作以及呈现使用等教学流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困惑,让学生获取极大的学习效益。微课不微,利用得好,才可以出精彩。

参考文献:

[1]包彩娥.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例谈[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12):82-85.

[2]钟宝平.如何利用微课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高考,2016,(24):13.

[3]朱光.浅析多样化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55-56.

高中政治哲学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高中政治 时政资源 应用 教学

时政资源是政治课程的教学中一类很有价值的素材,透过对于当下发生的时事热点的分析,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借助学过的知识点探究与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要拓宽课堂教学的维度,引入这些有价值的时政资源进入课堂,帮助学生在时事热点素材的分析下来更快速的获知知识要点。这个过程也是对于学生思维活跃性和问题分析能力的锻炼,会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与构建。

一、利用时事政治来实现教学导入

时事政治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融入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列举当下的一些时事热点,以此作为教学导入,给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效开端。很多教师都在探寻教学导入的方式,有的试图列举生活实例,有的会从具体的问题分析为导入。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如果能够一定程度引入当下的时事热点,这不仅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推动学生更快速的进入到教学主题中。

在教学《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看选举视频,看完之后,看是否有同学知道选举流程是怎么样的?随着学生的注意力慢慢集中后,大家也逐渐融入到了视频呈现的情境中,这个时候教师再提问:是否有同学知道主席是怎么选举出来的?以此作为导入,进入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块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好奇心,让他们接下来能好好学习该板块的知识。以时事政治作为教学铺垫,这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探究的核心问题中,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所学知识点,深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

二、辅助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高中政治课程中有很多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尤其是涉及到哲学的内容,学生理解上的障碍比较大。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以时事政治素材作为辅助,尤其是在分析一些哲学问题时,如果学生从理论层面思考问题难度比较大,不妨将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延伸,以生活素材为依托,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实例中这些抽象知识的体现,让学生吸收这部分内容更加充分。将时政素材和生活实例引入政治课堂中,这可以很好的化解学生产生的思维障碍和思维偏差,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的理解与吸收这些有难度的内容。

《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中,学生首先在价值与价值观上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它们的含义。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时事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关于价值观的实例非常多,比如之前造成很大轰动的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流行语“我爸是李刚”就是从此案而来。还有许多抗洪救灾的英雄们,为了抢救灾民,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他们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与爱戴。学生如果对于概念理解的障碍很大,不妨透过这些时事热点新闻来领会概念的含义,这可以化解很多教学难题,也可以给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知识构建桥梁。

三、培养与训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利用时事政治还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也是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实现。时事政治案例中有很多很值得分析与探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可以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积累大量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多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最好是问题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可以借助问题探究的过程来训练自己的思维,加深对于问题背后涵盖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

比如,在学习《多变的价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把黄金的价格作为分析例子,引导学生从各方面深入分析为什么黄金价格会波动,并让学生思考问题:“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什么?为什么大家要抢购黄金?”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分析及解答问题。学生在小组内可以各自发表理解看法,能够让大家的思维有良好碰撞。这样的组织形式有助于对于问题探究的深入,学生有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说明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学生能学以致用了,这也就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用。

结语

以时事政治作为辅助可以很大程度推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实效的提升,能够加强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将当下的热点新闻和时事素材引入课堂,可以以这类素材为依托构建思考问题,组织大家展开对于问题的分析解答。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让理论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学生还可以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中慢慢挖掘问题背后体现的知识点,进而有效的吸收这些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选修课程实施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2013.

[2] 董红涛. 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n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9).

高中政治哲学的含义范文4

1.在高中政治新型教育模式应用中,新模式特别重视课堂教学引导作用的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其教学方案更加偏向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就是如何进行教学,教的如何。新教学模式的开展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去进行学习,学习的怎么样。教师不仅仅是灌输日常教学知识的主体,而是帮助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辅助者。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的越少越少,其涉及到具体多少分钟的教学,从而进行一节课质量的衡量。上述教学观念是比较落后的观念,新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式的学习,其并不是进行教师讲授作用的否定,而是强调,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学生的时间及其精力的珍惜,避免占据学生全部的学习时间,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进行资料的搜集。在这种应用情况下,教师需要进行适当性的讲授,进行生动化的举例,保证学生的启发,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提升。这就需要实现教师讲授及其学生思考的结合,让两者进行有机体的结合。教师需要应用到相关的知识进行学生的思考引导,并且引导其归纳及其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需要紧跟教师的讲授内容,从而促进高中政治知识的师生互动,从而促进情感的升华。高中政治新教学模式的开展,突出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避免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应用,避免其机械化、表面化、被动化的接受知识。

2.为了改变这种应用状况,教师需要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保证其积极探索

进行动手实践,保证其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及其获取,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新教学模式特别注重的是活动式教学。很多教师往往进行片面化的教学,认为单纯一节课的活动越多越好,比如,仅仅进行活动、讨论、发言等这几个步骤的重复,进行案例的统一性的教学,比较流于形式,从而不利于课堂活动的良好开展,从而导致学生上课过程中的麻烦,不利于学生的相关知识及其能力的掌握。新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其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相关学生活动的开展,这些活动式辅的活动,更倾向于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辅助。从心理学因素来看,高中生的心理与小学生及其初中生的心理是不同的,高中生的心理比较成熟,其思维比较深刻。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仅仅为愉悦学生而愉悦学生,也不要仅仅因为讲课而讲课,需要让学生深入的轻松,从而更加有效的进行问题的思考,保证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行其过程及其方法的体会,保证其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树立。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仅仅是一个步骤而已

但是其重要性确是非常大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技巧的应用,进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进行学生相关问题的回答,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二、高中政治新型教学体系的健全

1.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解释。

进行课堂概念、原理等的深入学习及其讲解,可以进行举例法的应用,进行难懂道理的转换,保证学生的深入了解。教师需要进行多种手段的应用,进行学生感性的丰富。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的了解,进行相关活动的开展,进行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增加,进行学习气氛的营造,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比如,比较常见的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其正确表述,可以说成是: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需要进行错误的正确认识。为了克服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必须在某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强制性的记忆,进行学生的政治思维的训练。

2.在实践教学中,哲学的词语含义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用语、文学用语存在很大的差别。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情况,需要教师给予积极的解释及其分析。比如,在进行唯物史观的学习过程中,针对人民群众的概念,有的学生提出英雄人物、杰出人物的历史必要性,他们属于人民群众吗?教师可以抛出上述观念,进行学生人民群众定义范围的界定,所谓的人民群众就是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或者没有留下明显痕迹的人,如果是某些标志性的人物,比如拿破仑,他就不是单纯政治意义上的人民群众。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资料的搜集,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及其动脑,比如,针对5年高考3年模拟这本书,教师可以详细介绍一下与该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及其事例,让学生更加轻松的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解,要选取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能够起到高中政治学习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遗失发票是否丧失维权资格”等等学生喜欢的内容,既联系了教材,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拓宽了知识面。引导学生看新闻、看经济节目、看经济纠纷案例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结语

高中政治哲学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课程体系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政治应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以下是本人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改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探究的线索,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每堂课都应提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并记录在“问题集”本子上。例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质量好的商品价格高(名牌商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品牌商品的价格),这说明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经过探究会发现表面看起来商品的价格由质量决定,实质是质量好的商品凝结的人类劳动多,价值大,所以价格高,而且质量好的商品往往会供不应求,也会引起价格上涨。这正说明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关系影响。再如,高一学生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供求影响价格”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材料:羽绒服冬天贵、夏天贱;西瓜刚上市时每斤几元钱,大量上市后只卖几角钱;情人节时每枝玫瑰的价格由几元涨到十几元甚至几十元。要求学生思考和回答价格变动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能够得出结论的,即供求影响价格。这个事例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即精心进行“预设”,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动态生成具有复杂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来指导我们理智的处理预设,教学不应该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完全执行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基于预设,又要突破预设的樊笼,不拘于预设,“机智的表达是关注一个人的整体存在的智慧,是对他人的特殊之处的一种主动的敏感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精心的“预设”,又有智慧的“生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最优化。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也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含义。就一堂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学纵向上是多样化的,即在一堂课上,教学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探究、讨论、操作等。就不同的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表现为不同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会。系统的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经常静心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如果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如果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真正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三、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又要服务于生活,所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践成为最优良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实践性原则作为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例如,从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来看,马克思一再强调新世界观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没有对实践的高度重视,也就没有哲学。从实践观在整个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不理解实践就难以理解其他观点。实践的观点不只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更是整个哲学的基本观点。从哲学的任务来说,“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哲学的唯一目的。不为实践服务的哲学,决不是哲学。我们可以把哲学世界观知识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把哲学方法论知识理解为“有什么用?怎样来用?”。我们的教学目的必须服务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年的高考试题,就体现了实践性原则。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这个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尤其重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教育元素都要围绕着学生展开。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当然有权对自己的发展状况作出评价,乃至评价自己的老师、校长和学校。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享受主人权利的体现,也是学生自觉履行主人义务的前提和主动参与教学的表现。至于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自我鉴定)、互评(学生、师生互相鉴定)、小组评价等。

高中政治哲学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高中政治;提问;技巧

有效的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政治课程理论性强、知识抽象、注重思辨,要想让各个知识点能很好地被学生接受与吸收,需要教师在提问方式上更有技巧。有的提问方式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此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问过程要拿捏好分寸

提问分寸的拿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的难易程度要适中

政治课堂中的很多知识点及概念对学生而言都是极其陌生的,加上哲学本来就抽象且形而上,如果教师提问的难度超过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畴,可能没有学生能真正理解,更别说回答。当然如果问题太简单,过于一目了然,那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提问时最好能适当地和生活结合,让学生易于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主动思考。

2.要拿捏提问的时机

提问前往往需要教师做相关知识铺垫,例如让学生浏览一段课文,或者教师交代了一段背景知识,当学生有了一定准备后,再来有效提问,这时学生马上能把刚刚看过的或讲过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利用,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也让思考变得更有意义与价值。

二、提问群体要有针对性

提问时教师要做到有针对性,首先,提问是针对全体同学的,在设计问题时要尽量照顾到所有学生,让学生都能理解问题的要义,都能参与到思考中来。所提问题要想能让所有学生都适当参与,问题的设计上则要由浅入深,逐层递进,老师要适当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用正确的方式思考不至于偏离主题。

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及能力各有差异,不同的问题教师在提问方式上也要有差异且要有一定针对性。如果是较难的、思辨性很强的问题,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这一方面让他们有了更深的思考,同时他们回答中折射出的个人的较好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让大家参考借鉴,从别人好的观点中可以一定程度引发其他学生的思维。如果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则可以让大家共同参与,特别是要多照顾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更应当加以鼓励,给予肯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及学习兴趣。

三、提问要能有效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最重要的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这就要求老师的提问是十分有效的。首先,提问前教师要对教学大纲有准确的把握,问题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产生。其次,提问时要做到问题清晰明了,不能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本来就很抽象,学生经常会觉得抓不住教学重点与要义,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很难理解。然而,对于这些问题及知识点,教师们早已烂熟于心,因此,教师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从他们的角度理解问题,这样就很容易明确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更能让学生接受,从而引发他们思考。

要想引发学生思考,另一个方式是让提问更贴近学生生活,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让模糊的印象变得清晰,这是很有效的一个途径。例如,在讲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时,对于刚刚接触的学生而言很难真正辨别二者间的关系,学生很难短时间内弄清楚它们分别指什么。如果老师能够结合实际生活,把两个概念都用到离学生很近的生活中,学生马上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会记得特别牢固。

四、提问后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评价

提问后,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评价。首先,老师的评价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对是错,如果答错了,错在哪里。在对这样的情况进行点评时,教师应当注意,不要直接否认学生的答案,学生即使答错了,也可以婉转地指出,可以提醒学生“从这个角度思考可能不太合适”,或者告诉学生“这个问题其实还有其他原因”。其次,对于高中政治课程,不同于数学等理科课程,有很明确的正确答案且正确答案通常都是唯一的,政治中的探讨本来就是各抒己见,不存在对错,只是每个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及方式不一样,教师如果盲目地否认学生的回答,不仅让学生觉得受到打击,可能还会抑制其积极思考。所以,不管是问题回答得很准确或者回答得有偏差,学生答完后,教师首先都应当给予鼓励,对于理解不太准确的学生可以引发他们换一个角度或者换一种模式思考,这样才能让课堂上学生都踊跃参与,活跃课堂气氛。

提问是一门艺术,其中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技巧,尤其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老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晦涩的知识要点,是教师们需要琢磨的问题。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且很好地拿捏分寸,对回答问题的学生多鼓励与启发,在一定程度让提问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

[2]高文坚.高中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