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问题
一、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从发展观念上看,同沿海发达地区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河南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农业文化,严重的传统文化观念使其缺乏与现代经济的关联性; 另一方面,从体制上来看,文化单位多为政府单位,不仅缺乏竞争观念,而且缺乏经营意识,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行政手段的干预还比较多,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很难进行,对文化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能力较差,这就造成了文化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1.2资金投入短缺河南虽然是文化大省,但是多年来,河南省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因此文化设施也就相对落后。各地政府虽然具有较高的热情发展文化产业,但是由于财政紧张,投入到文化产业中的资本支出较低,河南人均文化事业费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河南文化建设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尚未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和机制,资金不足仍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1.3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人才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少。2011年河南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为54.0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0.87%,占常住人口总数的0.57%。二是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引进不足。三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不够。
目前河南省部分高校虽已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但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严重匮乏,学生数量相对较少。河南省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严重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四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部分人员素质低下。消费乏力也是影响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年,河南城乡人均文教消费593.02元,仅为全国城乡人均文教消费975.41元的61.9%。同期上海城镇人口仅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便达2195元,城乡人均文教消费更是高达3091.95元,与河南农村居民全年消费支出总额(3681.21元)相差无几。
二、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对策
2.1降低行政垄断,实现产权多样化。提高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其市场化程度,重塑市场主体,实现产权的多样化。政府应分清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改革当下文化产业大多是“国有独资”和 “国有控股”的产权制度。要建设面向现代化建设的河南文化产业,必须走市场化道路,打破所有制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政府应从制度上打破文化市场竞争性领域的行政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完善和扶持民间中介组织和民营文化主体的激励政策,培育新的多元化竞争主体,形成开放性的竞争环境,尽量改善“政企不分” “一股独大”的局面。
2.2 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文化产业有公益性和盈利性领域之分,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应主要集中于非营利性的领域。政府除了直接对文化领域提供支持外,还应积极引导配套的社会资金及产业资金。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杠杆来鼓励各地市、各企业以及全社会对文化事业进行赞助和支持。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积极引入外来资金,鼓励外商在各个领域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利用外商的资金、技术和营销渠道,生产高智能化、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进而提升河南省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发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新产品,加大信贷投入,搭建文化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对接平台,改革体制,创新金融融资模式。鼓励组建各级各类文化产业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格局。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政策,逐步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2.3重视弘扬特色文化,大力扶持农村文化。河南历史传统悠久,文化资源丰富,郑州的嵩山文化、濮阳的杂技文化、开封的北宋文化、洛阳的古都文化、安阳的殷墟文化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应由政府主导,加强对其研究,增加创意与设计,阐发其文化内核,促进其文化升级,引导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政府还应通过政策和财政支持,保护农村现有的风俗和艺术传承,资助民间工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民间节庆活动,为河南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发展留下足够素材。
2.4积极创新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化资源的创新,我们必须要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由于缺乏创新以及商业化的运作,很多资源被别人捷足先登,比如迪斯尼根据河南的花木兰以及少林功夫,制作出了两部热卖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但是,河南省也有不少资源创新的成功范例,比如,濮阳的杂技,濮阳素有“杂技之乡”称号,尤其是濮阳东北庄,是广袤的豫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东北庄人人爱杂技,田间地头,屋里院外,均是练习的场所。男女老少人人都能来上个三招两式。目前东北庄约有500人常年在外进行杂技表演,杂技人才遍及全国27个省市,而在国内外担任杂技团长的就有37人。朝鲜、日本、德国等41个国家的杂技团体,皆有东北庄的杂技人。近年来,濮阳杂技一直在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国内的桂林、上海、北京、广州、苏州等大中城市,都有濮阳杂技的演出队伍,迄今为止,濮阳市杂技团创作了《狮林春光》、《女子大排椅》、《攀登》等一大批优秀杂技节目,在国际国内杂技比赛中频频获奖;濮阳市还创作了《神龙部落》、《水秀》等一批杂技精品剧目,享誉全国。以百姓喜闻乐见、人人争相参与的活动作为载体,再现历史文化,激活消费市场,是濮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传承和创新。
三、小结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对转变河南发展模式、改变河南形象以及满足我省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有着重要意义。以更新思想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路径,不断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课题。
参考文献:
[1]姜运仓.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及战略选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8).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2-0001-031 产业转型和升级是一个坚实的实体经济的关键
真正的经济是社会财富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处理经济风险的坚实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整个工业革命的力量起伏,都伴随着实体经济的繁荣和衰退。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警告世人,返回到实体经济需要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任何时候不能忽视、不能懈怠。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面临着严峻和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衰退、上涨的价格困境、国内需求疲软、外部需求出现裂纹等现实问题,公司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扩大以提高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经济派生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导致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效果,影响实体经济的
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格局已经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巨大的挑战。制造业的利润,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差,大量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管理环境,停止扩大再生产,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金融业的利润吞噬工业利润,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促进转型升级,增加实体经济利润,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国家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真正的经济发展不是短暂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应根据当前经济的稳步增长,注重增加发展的后劲和结构调整,改造和升级经济组合,不走老路,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加快转型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勤劳的企业家,努力营造行业丰富的社会氛围,以促进劳动力的优势,以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综合优势,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实体经济的衰退,巩固和进一步扩大实体经济。各级政府应当公布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铺平道路。只要我们掌握实体经济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2 新兴产业和增量调整带动转型和升级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球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产业转型和升级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和新的工业体系的创新,以改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二是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我国的传统产业涉及工业领域,在短期内很难迅速实现其全面的技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来改变中国的工业和技术结构,使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大,具有能耗低、促进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构建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抓住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在技术上实现产业化,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防止走引进、落后,再引进低端的制造业道路;大型商业的发展要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利用一些重要的应用技术建立完整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估。应注意新兴产业技术的市场风险,制定鼓励的政策,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市场,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和其他措施推广使用新技术。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要被淘汰,它们不仅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和实力的重要支柱,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土壤。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传统产业正面临着调整,但仍然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路线比较清晰,有更多的经验可供参考,也符合发展的方向模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也更加努力地工作。引导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应该是在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指导下,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推动其兼并重组和产业地位合理化。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力、石化、冶金、建材、纺织、印刷、印染等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升级,利用制度、组织、产品、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传统业务再造的综合优势,推进传统企业空间扩张和布局调整,并利用企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强劲发展。
传统服务业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它不仅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从传统产业来看,新兴产业缺乏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改造和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向高端的新兴产业进军,可能会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当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同,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才有推动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努力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范文3
【关键字】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拥有高效的产业运行机制与比例合适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和经济结构合理化发展的很重要的标志。这样在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更大程度的发挥本区域的优势,提升当地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深入地分析京津冀经济圈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运行机制,对于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产业布局缺乏紧密分工协作关系
当前,京津冀经济圈三省两市之间仍然存在严重的内部地方保护主义、省际集权的问题一直很严重,由此造成资源垄断、市场分割。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各地区的生产和建设缺乏“独立、完整”的体系,由此造成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陈旧模式,这样就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对于各省市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很不好的影响,也使得地区之间的经济协调成本大大增加,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和规模效益的分工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京津冀经济圈中的城市群体效应和整体性竞争优势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这也使得本区域经济出现恶性循环。产业结构同化和产业链不完整是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
(一)产业结构的同化。由于历史原因,京津冀经济圈行政壁垒林立,各省市并没有协调发展,在产业政策上追求“一个都不能少”,盲目追求大而全,因此各地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趋同性质严重并导致各地竞争强烈,相互之间在投资、资源、项目等方面形成无效竞争,造成浪费现象严重。从表14可以看出,各省市之间工业同构现象严重,各个地区的相似系数都达到0.6以上,尤其北京和天津之间工业结构最为相似。由此可见区域内工业结构之间存在的争夺资源和重复建设的浪费现象,在工业产品生产、销售方面也存在激烈竞争,地区之间根本没有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体系,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市之间产业同构现象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产业同构正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比如京津之间曾围绕汽车、重化工等制造业之争,围绕机场、港口生态环境、水资源等等方面的竞争都相当激烈。这很大程度上使得区域经济之间这种互补功能大大弱化和区域经济社会中的二元结构异常突出导致整个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发展乏力。
同时,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内各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大多相似现象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造成竞争大于合作的情况,表象在实际经济中就是区域内个省市间依然停留在联合意向阶段,实质性的合作行动并不明显。由表15可以看出,在支柱产业方面,主要有煤炭、汽车、化工、钢铁、电力、建材、等传统行业。另外,有三个省市选择了机械和医药,有四个省市选择了冶金、化工和电子信息业。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内竞争大于合作,因此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所形成的项目开发还不是很多,在跨省市资产重组方面也没有什么合作。更为遗憾的是各省市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度和区域内省市联系的紧密度相比都远远超过了区域内的连续度。因此各地在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中相互竞争的局面就在所难免。
(二)产业链不完整,残缺不全。产业链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存在产业链,区域经济才可能形成联动。完整的产业链可以使得区域内“产、供、销,“科、工、贸”,“产、学、研”,等都紧密联系起来,并且同时建有自己相关联的技术创新体系。“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集中度高,专业化特征显着,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当前,京津冀经济圈严重缺乏合作意识,尽管各省市也在搞产业链,可是仅靠当地的产业链配套也只能是把自己本地区企业消化掉,但资源的有效配置收到限制。另外如果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得不到保障就使得整个区域产业链出现残缺,即使原有的几个产品的产业链也会显得十分单薄。如中韩合资的北京现代汽车及中日合资的天津汽车生产基地相距仅一百公里,但二者未有产业联动。而摩托罗拉公司绝大部分零配件产品来自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很少使用京津冀的几个厂为其生产的配件。
二、区域内各省市产业创新活动未形成合力
(一)创新资源整合性较弱,联动性差。京津冀经济圈在科技资金投入和在人才储备上,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在创新管理、行业特点和制度环境等以及技术创新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由于京津冀经济圈区内协作涉及多级行政机构,各自之间并没有很好的协调机制,这就致使整个京津冀经济圈处于一个相对松散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地区整体的综合发展潜力,并且对于技术、人才和知识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也有很大的限制。
(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产业化弱。京津冀经济圈集中了我国很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区域内三省两市的R&D经费投入强度也高于全国,但由于科研院所的长期非市场化,大企业并没有成为研发的主体,这就使得一些技术成果变成实验室产品,并不能改进工作及转化为经济利润。从而导致科技成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脱节,造成了科研成果多,企业新产品少,企业产品落后的局面。
三、产业规模经济效益较低,市场结构仍不合理由于改革开放,京津冀经济圈释放了多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其消费市场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这就为金属制品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很好的机会,同时各地也争相进入这些行业部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而且还可能使得京津冀区域内市场结构不合理以及机制的不健全等等这方面的不良因素持续存在,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结构出现高度的相似性不可避免,经济很难实现高利润。
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内企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分散,这样企业的整合市场能力相当脆弱,导致各地重复建设生产、资源大量浪费,市场过度竞争明显,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产业部门企业规模过小,在这种情况下就根本无法利用大规模生产经营来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产业及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些产业部门企业缺乏规模经济效益,这就可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价格竞争能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这更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激烈竞争,以取得优势地位。
四、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区域内要素流动不畅
区域经济形成发展过程,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京津冀区域内市场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这也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之所以逊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原因。京津冀地区比起“长三角”和“珠三角”,公有经济比重都过大,民营经济比重小而弱,“三资”经济也比另外两个地区逊色得多,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大,对资源的控制力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相对其他两个区域较低,远没有形成不同经济成分比例恰当的竞争格局。与国内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相比,京津冀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生产要素流动不畅,无法实现人流、物流、技术、科技等的自由流通。由于京津冀地区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所占比例稍高,而中小公司的就相比较小,这样情况下公司缺乏生机活力,尤其是企业在遭受到不可测的非系统因素下例如体制、机制、政策障碍,由于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等方面经验不足,发展比较滞后,而大型国有企业却面临着资产大量流失等等现象。因此使得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后劲非常不足。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范文4
关键词 蚕桑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安徽泾县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281-02
地处皖南山区的安徽省泾县养蚕历史悠久,地理环境适宜,丘陵地多;气候温润,雨量充沛,非常适合种桑养蚕。20世纪80年代泾县就把发展蚕桑作为农民脱贫致富主要产业,争创“万担茧”。90年代初期蚕桑发展突飞猛进,受1994年蚕茧大战的推动,1995年泾县桑园面积达到2 533.33 hm2,年饲养量7.2万盒,产茧2 300 t。2007年全县发种7.7万盒,产茧3 127 t。这也是泾县历史最高纪录,随着全面打破计划经济,受茧丝绸市场的影响,蚕桑生产几起几落。当前茧丝绸产业正跨入新的阶段,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仍面临困境,茧丝绸产业尚未发展为现代蚕业产业,行业抗风险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制约着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泾县蚕桑产业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亟待每个蚕业科技工作者共谋献策。
1 泾县蚕桑产业现状
现有桑园2 000 hm2,其中抛荒桑园533.33 hm2。主要桑品种有湖桑系列、育7-11、农桑系列、皖桑系列等。全年年饲养量约3万盒,农户1.6万户;全年产茧1 500 t,全年产值5 010万元。主要蚕品种:春季以菁松×皓月为主,秋季以苏菊×明虎为主要品种。
蚕区主要分布在泾县西南片,饲养量最多的是桃花潭镇,该镇现有桑园737.33 hm2,年饲养量11 468盒,占全县饲养量的30%以上。该镇的新民村拥有桑园逾133.33 hm2,养蚕户569户,全年养蚕3 000余盒,养蚕大棚面积1.8 万m2,其中新增大棚逾5 720 m2,新建小蚕共育室580 m2,改造33.33 hm2老桑园。
2 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水平较低,管理粗放
一是蚕桑生产科技化水平低,投入成本少,管理粗放,蚕茧单产偏低;单位面积桑产茧量非常低,抛荒桑园多,弃管弃养,桑园病虫害猖獗,形成交叉感染。桑园投入少,叶质差,产叶量低。二是蚕种来源渠道多,品种多且杂,质量堪忧。由于多年来蚕种市场混乱,难以管理,无证经营蚕种的现象较多,蚕农的利益无法受到保护;其次品种的多样性,不同的来源渠道,发种的时间不统一等,也是造成蚕茧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技术力量薄弱,目前专职从事蚕桑技术推广的只有12人,大多数蚕桑干部都被当地政府部门安排到其他岗位,原有的技术推广网络已不再完整,新的技术难以深入推广。蚕农的整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难以接受新技术,仍然延续传统方法养蚕栽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科技的推广运用。同时,农村劳力的缺乏也是制约蚕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合作组织及企业带动力不强
蚕业合作组织力量薄弱,全县有7家蚕业合作社,但真正运转的只有1家――新川蚕业合作社。如何真正调动合作社的积极性,借助合作组织这个平台,名副其实地为蚕农服务,是摆在蚕业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
并且企业带动力不强,未与蚕农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近几年安徽省鑫源丝绸公司一直在走“公司+农户”的订单式模式,但规模较小,每年的收茧量不足全县的1/3,不能真正带动全县的蚕桑生产。
2.3 蚕桑综合开发模式尚未形成
蚕桑综合开发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蚕农积极性不高,推广工作严重受阻。扶持资金严重不足,大部分蚕农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投入成本少,发展桑园、建立蚕室等资金欠缺。近几年国家用在蚕桑项目的发展资金很少,再加上县财政困难,蚕桑产业一直是弱势产业,基本没有资金扶持,这也是制约泾县蚕桑发展的原因之一[1-2]。
3 发展对策
安徽省农委发函“关于推进我省蚕桑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是借中央八部委联合下发的茧丝绸发展意见的东风,结合安徽省实际,为安徽省蚕桑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意见和措施,为基层蚕桑推广工作指引了方向。现结合泾县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发展建议和设想。
3.1 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投入
加强宣传,转变观念,把蚕桑产业作为传统蚕业、文化蚕业来保护,现有的养蚕户都有数十年的养蚕经历,对蚕桑有着深厚的情感,经过多次市场的冲击,仍坚守着这一片桑园。应保护蚕农的这份执着精神,制定相关的政策,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稳定现有的蚕桑规模,避免长期建立起来的蚕桑产业继续低迷。
3.2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现代蚕业发展
一是提高单位面积桑产茧量,对成片13.33 hm2以上的桑园,进行设施老桑园改造,更换新品种桑树,实施标准化管理,科学配方施肥,进行统防统治。鼓励大户对弃管抛荒的桑园进行土地流转,并加强管理,避免桑园病虫交叉传染[3-4]。二是建立标准化小蚕共育室,扩大小蚕共育率。通过合作组织牵头,联合就近蚕农,实行小蚕共育。全面推行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兴建养蚕大棚,为丰产高产打下基础。三是大力推广方格簇,提高茧质,赢得市场。提供优质蚕品种是前提,其次是提高饲养水平以及改良簇具,积极推广方格簇,严抓上簇环境的控制、采茧的时间等。配合收茧部门把好收茧关,拒收毛脚茧,实行优质优价。四是深入开展蚕桑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蚕桑综合开发的途径。果桑的种植、桑茶的制作、桑枝食用菌的栽培等后期加工和销售一定要有保障。因此,不仅要为蚕农提供技术,更重要的是寻求市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才能消除蚕农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五是结合泾县红色旅游的特色,在交通便利的运河两岸,蚕桑资源丰富的乡镇发展蚕桑旅游观光,建立桑果采摘园,使游客体验采桑养蚕,蚕桑综合利用产品的生产销售等,使蚕桑生产多元化,提高蚕桑附加值。
3.3 进一步发挥现有蚕业合作社的作用,扶持和督促合作社的正常运转
吸引更多的蚕桑饲养大户参加合作组织,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打造以桃花潭新民村为中心的蚕桑专业村、特色镇,以点带面,引领其他蚕桑合作社的正常运转,让更多的蚕农通过合作社这个载体,搞好蚕桑生产,以稳定全县现有的蚕桑规模。依托合作社开展蚕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配套的道路和沟渠,更换新品种桑树,创建高标准蚕桑生产基地;全面扶持年饲养量10盒以上的大户,支持小蚕共育室以及养蚕大棚的建立,提供蚕桑新品质以及新项目的有偿试验示范等。
3.4 积极支持和配合茧丝绸企业,进一步实施订单农业
竭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茧丝绸企业和农业部门一定要加强沟通交流,依托当地村级组织或合作社,团结协作共谋发展。协同创建规模化优质蚕茧基地,推广优质高效配套蚕桑新技术,使用丝质优、产量高的蚕品种等,以提高泾县蚕茧产量,提升蚕茧品质,全力支持培育壮大茧丝绸龙头企业,以带动全县的蚕桑发展。
3.5 规范蚕种市场,完善蚕种供销制度
由于近年来蚕种一直供大于求,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倒卖蚕种,扰乱市场,使蚕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更使得泾县的茧质由于发种时间不一、品种多杂而每况愈下。一是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优势,以项目实施为契机,以科技为抓手,与蚕农建立一种牢固的干群关系,取得蚕农的信任。二是清理蚕种市场,实行蚕种代销制度。根据全县的桑园分布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设立规范的代销点,定期培训代销人员,发放代销证。三是会同农业执法部门把蚕种市场的管理作为常年的工作来抓,采取灵活机动的工作方式,坚决打击非法倒卖蚕种的行为。
4 结语
总之,栽桑养蚕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一定要发扬光大。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上级部门惠农政策的扶持,使蚕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力争提高出口创汇的同时,也能使茧丝绸产品走进每个老百姓的家中。
5 参考文献
[1] 王文生,张东城,赵汝林,等.浅析临沧市蚕桑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12(1):58-60,63.
[2] 董兴良,孟学智,卢晓斌.沾益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1(S1):32-36.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范文5
发展大产业,增强竞争力。一是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按照“调优提质一产、转型提升二产、做大做快三产”的思路。建立健全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个院士专家咨询团队、一个配套政策、一个园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一批领军企业、一个区域品牌”的“八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和要素保障力度,专门切出财政资金3亿元,集中土地等资源重点投放,以此加快构建三次产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按现代产业的理念抓农业,突出“两区”建设。积极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发展、高效发展。按创新集聚的要求抓工业,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主线,主攻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加快实现传统块状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强化“大建筑”理念,积极争创省首批“建筑强市”。按引大培强的思路抓服务业,紧抓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契机,加快大商贸、大旅游、大物流建设。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工业产值突破3500亿元。建筑业总产值超16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2%以上: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二是推动产业发展集群化。坚持把产业集群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按照“存量提升、增量优化”的原则,整合提升全市现有十五大块状经济,加快建设行业领先、国内一流、走向世界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力争用5年的时间,分别打造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1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3个、超300亿元产业集群2个,使六大产业集群布局更合理、特色更鲜明、竞争力更强、主导地位更突出,建成袜业、珍珠“两大国际化中心”,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环保新能源等“四个全国性基地”。三是推动产业技术高端化。实施"333”创新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政府、社会、企业三级创新平台,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等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品牌三大战略,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集中力量突破制约六大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文化、科技、人才、管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深入实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切实抓好循环经济试点和生态化改造工作。
构筑大平台。提升承载力。一是推动工业向“一区六园”集中。“一区”,就是扩容提升开发区,规划建设大侣湖区块,加快完善张四里区块基础配套,做大工业区,做强承载力:“六园”,就是以产业区统领行政区,围绕六大产业集群,整合提升镇街园区,因地制宜推进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沿线产业带建设,重点建设现代袜业商城和袜业科技园,做大做特珍珠产业园区,拓展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业基地,提高环保产业基地集聚度,构筑纺织服装产业带。力争通过近3年的努力,打造工业产值超500亿工业平台2个,超300亿工业平台1个,超100亿工业平台7个。二是推动三产向“三区三基地”集中。“三区”,就是以老城、城西、城东为核心,规划建设东西南北中五大商贸综合体,加快商贸服务业向城市中心商圈、中心镇和现代新型集镇集聚;“三基地”,就是依托总部基地、物流基地、专业市场基地,加快生产业集聚发展。三是推动一产向“十区五十园”集中。重点推进珍珠果蔬、茶叶香榧等2个现代农业综合区和8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培育提升生猪、红高梁等5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加快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和粮食物流中心,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时,抓紧抓实低丘缓坡和林地的开发利用。力争今年利用低丘缓坡和林地1万亩左右,鼓励“腾笼换鸟”、“改笼育鸟”,不断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努力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大的产出。
推进大项目。强化支撑力。一是抓项目生成。坚持把大项目好项目作为经济大跨越的生命线,以“招大、选优、引强”为主攻方向,全方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在引进央企国企军企、世界500强企业和产业链项目、高新项目上取得突破。依托诸暨人联谊总会等平台,发展总部经济和“回归经济”,努力以良好环境促成市内企业把资金、总部、好项目留在诸暨,发展诸暨。今后几年。每年力争工业投入超200亿元,一、三产业投入超100亿元。近三年确保实施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0只左右,10亿元以上项目20只以上。努力以大项目促大发展。二是抓项目实施。牢牢抓住项目落地开工与竣工投产两个重点,强化难题协调,优化施工环境,按照能快则快、能早则早的要求,继续强势推进“三年千亿行动计划”,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关联度大的龙头型项目、带动力强的基地型项目、附加值高的旗舰型项目。重中之重抓好今年8只lO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推进落实。三要狠抓项目管理。重视项目的前期工作,注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人的项目建设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项目进展情况的跟踪问效、定期督查和通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同时,要高度重视项目的政策研究。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笼子,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要素支持。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范文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难题。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渐增加,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吸引外来资本进驻,民间资本活跃,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为主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的拉大区域经济增长。相反,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以国有资本为主,对基础建设投资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服务业、制造业发展缓慢,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可见,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一方面,地方政府采用引资目标责任制的手段,地方部门迫于考核指标的压力,在招商引资上容易引发短期化的行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倾斜,使地区对中央政策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市场眼光和观念,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此外,区域发展的另一重要问题就是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区域特色。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利于形成区域竞争力。地方保护主义等区域割据现象严重,不利于各地区、行业、企业间开展合作,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1.区域体育产业展失衡。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还比较严重,区域差距较大。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体育产业发展的失衡,也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现状,体育产业发展“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明显。从产业结构上看,经济发达的区域主要以体育服务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主要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根据我国“十一五”体育产业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省份的体育产业总值差距较大,在云南省、四川省、安徽省、辽宁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等七省市中,体育产业总产值最高的浙江省为252.37亿元,而最低的四川省体育产业总值仅为6.74亿元,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另一方面,在同一行政区内,不同区域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珠三角区域为例,作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快的区域,其中广州、深圳等地的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也远远高于粤西、粤北等地区。可见,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体育产业总产值更高。2.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从整体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失调严重,相关产业占主导地位,主体产业所占比例比较低。根据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体育用品等相关产业占比79%,体育服务业等主体产业产比仅为18%。而美国的主体产业占比高达57%,相关产业仅为30%。可见,调整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从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上看,城市聚集度较高的区域体育赛事、体育演艺、体育健身等服务性体育产业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但是还有一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大众体育消费需求。目前,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的地区,如浙江省和以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为主的地区,如北京市,在产业结构上都有明显的优势,符合区域发展情况,充分利用了体育产业资源,发挥优势资源推动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一部分地区,如安徽省、四川省等,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除了基本的体育健身娱乐业外,其他体育产业发展较慢,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3.区域体育产业政策差异较大。随着各地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本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同,影响了不同区域的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例如,重庆市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对2009—2015年从事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暂不征收营业税。福建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产业,提高体育用品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还有一些地区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向体育产业投资。但同时,还有一些地区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健身娱乐场所的水电收费和房产税都比其他行业高,过高的运营成本使很多体育健身娱乐企业压力较大,严重制约了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4.部分区域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明确区域体育产业定位,制定科学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能够为地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体现了地区政府发展体育产业的决心,能够坚定民间投资者的信心。随着我国体育产业总体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按照规划目标,实现了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了体育规模,实现了体育产值的大幅度提高。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云南省的“区域极化与扩散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东北区域的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江浙区域的体育用品产业等。但是还有部分区域,对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忽视了区域内体育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等客观因素,片面地照搬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在体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不适合全面发展的规划目标,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导致全面落后。可见,体育产业发展的定位和规划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创新思维,拓宽眼界,实现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
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体育产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消费、体育项目建设、体育赛事举办等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协调带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14年10月,国务院正式出台文件,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政府发展体育产业的决心和意志,真正将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贡献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全球主要国家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平均为2%,韩国为3%,美国为2.6%,日本为2.2%,我国仅有0.6%,远远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体育本体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大力发展体育竞技、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彩票、体育营销、体育场馆运营、体育健身等主体体育产业,是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加强中央政策扶持力度。同时,整合区域资源,推动城市间、地区间合作互动,建立区域产业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突出区域特色,推进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全面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现阶段,由于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应注重打造优势体育产业,根据当地的体育资源和特色,扬长避短,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发挥“增长极”效应,发展龙头产业带动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利用产业间的相互需求建立产业集群,建设体育产业基地。重视市场消费需求,引导体育市场化。培养大众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鼓励全民健身,积极引导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和习惯。探索和培育潜在的优势体育产业,积极寻找机会打造新的优势体育产业,同时关注弱势体育产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构建区域体育的多层次产业结构,明确体育产业的定位,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通过区域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的发展。
五、结语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失衡、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体育产业政策差异较大、部分区域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等几个方面。因此,正确认识区域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不同区域的客观情况,对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作者:张宪民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刘金生.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C]//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变革中的挑战———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暨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