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演练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防演练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防演练的方法

消防演练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职业院校;艺术修养;形体训练

现今社会肥胖症已经司空见惯,男人的啤酒肚,女人的小肚子成为形体缺陷的重要来源,追根究底,其实主要是学校和个人不重视形体教育的结果。现在的孩子普遍娇贵,心理和身体素质也相对薄弱,一旦运动量加大一些,眩晕甚至昏倒就成为体育课上的家常便饭。还有在牵扯到手臂、腿部、腰部等的肌肉训练时,大部分人都呈现排斥状态,尤其是女生,认为这些训练会影响身体美感。其实,这些都是形体教育方法的缺陷而导致学生认知的欠缺,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形体训练方法的研究就变得非常必要。

一、学校对于形体训练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最早从事形体训练研究的是1984年在北京开展教学工作的孙纪云老师,当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正规教材,后面几十年的发展虽编写了较为完整的教材,但由于工作开展路径和系统还不够完善,使得现在大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正确认识到形体训练的重要性。比如,据调查包头市的5所中等职业学院(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院、包头机电工业技术学院、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院、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院、包头艺术职业学院),共计学生有28251人,其中男生占51.4%,女生占48.6%。这些高校中,把形体教育列入必修课的只有2所(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院、包头艺术职业学院),而将其当成选修课的有3所(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院、包头机电工业技术学院、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院)。可见,大部分学校并没有摆正形体教育的具体定位,只是将其当成一种兴趣体验。这就是体形教育体系缺陷的一种表现。

二、职业院校形体训练的实用性

形体训练不仅能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同样也能培养人的自身气质。对于女生来说,形体训练可以让自身保持一个良好的身材,从而时刻处在自信完美的状态。对于男生来说,形体教育可以增强肌肉的训练,使他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有力。形体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也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协调力和身体力量。这些改变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在社会交流中,自信、精神的人总是能得到优待。因此,职业学院形体训练的实用性很强。

三、形体训练的方法

1.形体基本功的训练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进入学校,学习就是重中之重,80%的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基本功的训练,这个认知是错误的,没有好的身体又怎么会有精力学习。形体的基本功主要是手位、脚位的训练。在这一部分,要先从最基本的姿势练习,就是正确的站、坐、卧、走、跑等动作,忽视这些问题很容易出现驼背、肩不平、腿部弯曲等现象,对于体形的完美程度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说,做好形体训练的入门也是一门学问。

2.塑形、肌肉、力量的训练

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让体态变得更加丰满,身体曲线更加优美。它可以让多余的脂肪消失,增加胸部和背部的肌肉,也可以使身体比例变得更加完美,其实就是一个塑形的过程。

实现这一效果的重要途径就是健美操。职业学院的形体教育标准就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结合,热身运动和力量运动的结合。只要科学地安排训练强度,才能让身体变得健康,身形变得完美。

(1)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顾名思义,就是在有充分氧气的情况下进行体能训练,它是有规律的,运动时间一般在15分钟或15分钟以上,运动时最大心率值一般在75%到85%,属于中高等训练。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长,它的作用主要是减少脂肪或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理想的有氧运动是全面大肌肉群的运动;运动方式需要简单易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中等强度的运动应不少于30分钟。注意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中注意安全,运动后注意适当放松。如果在有氧运动时配合科学的饮食更有利于形体训练的效果。

(2)肌肉和力量的训练

据调查,不经常参加体育训练的人达到最大肌肉力量一般在20~25岁,此后每过10年,肌肉力量就会下降10%左右,到了60岁之后会迅速下降。所以,力量训练必不可少。最好60~90秒完成一个力量的训练,来回重复8次至15次,力竭停止。当然,由于男女力量的不同训练量可视个人身体情况而定。

对于初次训练的人来说,每种练习只需做一组,目的是在训练中一次性激活更多的器官。多次研究指出,一组训练和三组训练所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但务必要训练到身体极限。当身体训练已经达到一定标准后,接着可以挑战二组甚至三组,拿第一组当热身,接下来两组逐渐加大力度,以达到循序渐进。

综上所述,形体训练是当今职业院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健身、健美,同时也可以健心,能够为女性带来完美身材,为男性带来男子气概。为了让形体训练普遍化,学校应加强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比如开设更多关于这方面的课程,提高形体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完善这方面的训练器材等。通过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变得更加有气质,也更加健康自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职业学院教育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赵斯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形体训练方法的研究[D].西安外贸职工大学,2014.

消防演练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人脸识别 权位 小波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030-01

1 人脸识别研究现状简介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识别技术领域里从简单的痕迹识别包括我们熟知的脚印、指纹、行为等逐步衍生出来虹膜既眼球识别、人的面部识别再到更高级的通过血液、皮毛的DNA识别。

信息技术的提升大大促进了识别技术的发展,并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但DNA等识别技术还达不到实时性。所以人脸识别作为现在主流的识别应用技术之一,它的应用的还是非常广泛的,在机场、住宅、会议等安检设施,到一些大公司企业上班签到、银行等行政部门自主服务、服务公安安全信息等都被广泛的实用。

2 人脸识别的主要方法及面临的问题

当下的人脸识别流行的算法主要是对人脸的面部特征进行数据量化,在进一步对量化后的矩阵进行计算,然后与数据库的信息通过类比方式比对,相同数量达到一定阈值是判断相同或不同。但是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对人脸特征提取后为了追求高比较识别的精确度会造成很大的数据量,进而给后续的计算带来很大的负担,大到不能支持或延时实时识别。因此,识别精确度和对比时间成为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怎样来选合适的点,既能保证识别精度又不太增加识别时间,成为当今主要的课题研究。

3 一种能快速提高人脸识别效率的算法

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提高识别效率的方法,在人的面部特征通过数据量化分析之后,通常有进行小波变换、离散分析、及近年来广泛应用的PCA、2DPCA/LDA等不同的方法。这里我们通过一组数据说明一下,在一个静态图像如128×128个点,为了提高辨识精度经过小波变换或离散变换后,我们就拿最常用的40组小波函数窗口为例矩阵的为数可达到655360位,如果直接进行比对的话很显然计算量很大,严重的影响速度。但是我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得知在这655360个点中,其中有很少个点但集中了整幅图像的绝大部分能量,因为在一整副图像中脸颊、额头、毛发等都占了大部分篇幅,但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没有什么特征,对于辨识来说没有什么影响或者说作用非常小。因此我们提出找出其中集中了主要能量的点,把他们集中并且重新组成一个新的矩阵向量,直接用他们进行下一步的对比,这样会很少消耗资源。

根据我们前面提及的所谓小波变换,其实就是参考它具有的多窗口特性,能使原先的一幅平面图形立体化。其对最终的识别精度提效明显,这也是我们把128×128转化为655360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怎样去寻找那部分高作用点呢?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权位概念,如大家熟知的个十百千万,其中万的权最高大于其它,1个万要远远大于99个十等等。因此,我们去求权最高的点像素。在655360个点中权越大对比其它人脸来说效果就越明显差别大,对于自己的人脸图像点来说越不明显差别小。因此,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一种数学模型中极间方差和极内方差来求。步骤如下:

Step 1把我们刚才得到的655360个点的坐标从新组成系数矩阵C。

Step 2 推导出C的平均值:

Q为训练类,P为样本,x,y为点的位置。

Step 3 推导出C的方差:

Step 4 推导出均值:

Step 5 推导出均值:

Step 6 推导出方差:

Step 7 推导出点的贡献值(H):

1≤c≤M,1≤y≤N

在第七步之后我们就能够找到一些对于用来对比贡献值不同的点,我们按照需要挑选一些贡献大的点,在把这些点重新集合在一起,用这些点来进行计算对比。而选取点的个数我们可以经过试验反复验证。以上算法通过ORL和YALE人脸识别集合库,验证得到贡献值集中在绝少部分点上(60~70个)(如图1)。

通过上面试验我们能够看出对于不同人脸库即人脸表情、姿态等影响对于点的贡献是不同的。我们在把这些点对应的位置坐标记录下来,用来与人脸库中人脸进行计算速度要快很多提高20%左右,而精度下降较少3%左右。

参考文献

[1] Shen Cong, Xiao-Gang R, Tian -Lu M.Writer IdentificatiGabor Wavelet. Proceedings of the 4th World Co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Z].2002,3:2061-2064.

[2] 李铭.自动人脸检测与识别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

消防演练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队,课余训练

 

1.前言

高等职业院校中大部分有校级篮球队 ,可是种种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篮球运动的水平不高 ,有的甚至很低。因此 ,提高高职院校的篮球运动水平,使其跟上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步伐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带队训练的经历,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智力水平较高的特点,对炎黄职业技术学院篮球队队员进行训练。通过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指标的测试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进行训练,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篮球队的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2.训练周期的划分

2.1准备期:为了参加 2009年12月的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乙组男子篮球比赛,从 2009年3月到 2009年 9月,训练内容以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基本技术为主,同时加强心理素质和对抗能力训练,运动量从小到大,运动强度从大到小。

2.2竞赛期:2009年9月到 2009年10月,10月9日到14日参加淮安市大学生篮球比赛。这个时期训练内容是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技、战术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加强对抗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运动量由大到小,运动强度由小到大练的强度最好要超过比赛的强度,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2.3调整期:从 2009年10月14日开始,因为在第一阶段取得第三名,10月 28日还要进行第二阶段的复赛,这半个月经过短暂的调整过度到第二阶段的比赛。调整期的训练内容主要是恢复性练习,期间打一到两场中等强度的比赛。

2.4第二竞赛期:2009年 11月 1日到 12月 6日,这段时间的训练内容,应该根据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基本内容同第一竞赛期,运动负荷量由大到小,运动强度由小到大。

3.训练计划安排

训练课每周安排 6到9次,利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2小时),和晚上(1小时)进行训练,每次训练根据周期运动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的要求来安排,严格控制好运动负荷量,根据条件,将身体练习和基本技术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3.1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3.1.1专项速度素质练习:全场折返跑﹙2分钟﹚,全场3人8字传球快速跑﹙3分钟﹚。运球捉人﹙3分钟﹚

3.1.2专项力量素质练习:每周一次大力量一次小力量。

大力量:负重推举和卧推,﹙4组×12次﹚ 深蹲跳和负重提踵﹙4组×15次﹚

小力量:两人坐着用指腕力量传篮球﹙2组×100次﹚,利用杠铃负重转体、挺身﹙2组×20次﹚。

3.1.3专项耐力素质练习:全场快速运球跑动投篮,往返 8至 10次为一组,记录时间;或者采用两罚球线之间的折返跑 4至 6趟,然后进行两次罚球练习。

3.1.4专项弹跳素质练习:全队一球,行进间跳到空中连续打篮板球练习﹙5轮×3组﹚;两人一球,5米距离,互相跳传﹙2分钟﹚;连续跳起单手拍球击篮板﹙4分钟﹚.

3.1.5专项柔韧素质练习:两人背对背站立转体击掌练习。

3.1.6专项灵敏素质练习:快速奔跑中拾起球或接地滚球,运球上篮,﹙3分钟﹚。

3.2 基本技术、战术训练方法

3.2.1技术训练:脚步动作,一分钟投篮,罚球,抢进攻篮板,中锋移动,固定进攻配合的移动,观察防守和持球进攻移动。免费论文参考网。由于比赛时间原因以上重点内容主要针对最薄弱的环节和最紧要的方面的安排。

3.2.2战术训练,

不断强化战术意识,明确进攻线路和防守位置,狠抓基本战术和防守的基本功练习,然后过渡到攻守条件下练习和接近比赛情况下的练习并经常安排教学比赛和对外比赛,以检验训练效果,锻炼队员的实战能力和心理素质。

3.2.3心理素质的训练:采用模拟训练和接近实战情况下的训练,以此来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免费论文参考网。

3.2.4 恢复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采用了各种方法、手段消除负荷后的疲劳,

4. 研究结果

表 1 男篮成绩对照

时 间 2009年 8月 2009年 10月 2009年 12月

参赛级别 淮安市高校 淮安市高校 江苏省乙组

邀请赛 选拔赛选拔赛

名 次 第四名第二名小组第二名

从表1看到,男篮的运动成绩提高的比较明显,在原来成绩低的情况下,经过八个多月的训练就夺得了 2009年江苏省高校部乙组比赛的小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这说明训练方法是科学的,效果是显著的。

5.分析

高职院校男子篮球训练面对的是训练条件差,选材困难,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低,在校时间短,训练时间少,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就需要寻求切合实际的训练方法,这也是摆在我们高职院校篮球教练员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本人通过多年带队的经历和训练实践,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仅供参考。

5.1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根据比赛的任务及高职院校的特点来划分训练周期,可采用年度短周期安排的办法,这样能较好的控制和及时调整运动量,使运动量、运动强度控制在最科学的范围内,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取得优异的成绩。

5.2要把身体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结合起来,在训练手段的安排和运用上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对抗性,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调动队员学习的积极性多看多想多练,使他们理解技术在战术执行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他们高智力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技术特点。

5.3要把攻守平衡的思想贯穿整个训练中,要在重视进攻的同时加强防守技术的训练,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对抗能力差的问题,要在训练中多采用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的攻守对抗训练,可以多安排一些教学比赛,使队员提高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另外要定期安排一定数量的对外比赛,以检验训练效果,使队员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5.4随着篮球运动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篮球竞赛日趋紧张、激烈。要想战胜对手,光靠体能、技术和战术,已不能适应现代篮球竞赛要求,需要加强队员的心理训练,我校男篮在课余训练中始终把心理训练作为训练的内容,经常观摩比赛和训练,通过写训练日记来评价自己、全队的训练和比赛以及在训练中采用对运动员施加压力,运动员的自我暗示、自我调节和模拟训练的方法来提高心理素质,促进队员的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在比赛中发挥出较好的水平。免费论文参考网。

5.5在训练中恢复是和负荷同等重要的,在训练中要加强医务监督,训练比赛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恢复手段消除负荷后的疲劳,从而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战术水平。

5.6要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生活、学习、训练等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形成一支有战术特点、作风过硬的战斗集体。

参考文献:

[1] 谭朕斌美国NABC教练员训练方法汇编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M]2003

[2] 刘建和等运动竞赛学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M]. : ,1990.

[3] . 唐煜章 现代篮球训练方法新探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M].: , 2005.

[4] 尹晓亮 对普通高校篮球队课余训练方法的研究[J] .教育研究 2007

[5]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克林顿·阿德金斯.篮球基本技战术与训练[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

[7] 顾久贤 谈高职篮球队训练 [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

[8]黄迎乒 张振东体育锻炼与欣赏---篮球[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

消防演练的方法范文4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高校定向越野运动训练方法进行了调查。从“三从一大”科学原则的角度分析定向越野训练方法的实施,为定向越野理论研究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广东省高校 定向越野运动 训练方法

一、引言

定向越野是定向运动的主要比赛项目之一,是运动员按顺序通过各检查点,然后到达终点,在准确通过各个检查点的前提下,以全程耗时最少者计为优胜[1]。在高校开设定向越野运动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启发智力,对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和终身锻炼等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对广东省高校定向越野运动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调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更能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为促进高校定向越野运动的开展、普及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利用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检索项“主题”、检索词“定向越野”进行检索,得出论文579篇。通过对论文的统计、阅读可以发现,我国现阶段对于该项目教学的研究比较多,而有关于训练方法的论文较少,且研究成果和结论较为混乱,相对于其它运动项目科研水平较低,十分不利于我国定向越野训练水平的提高。据此,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定向越野训练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根据笔者的实践提出一些看法,为我国定向越野训练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从“三从一大”的科学原则来分析定向越野运动的训练方法

(一)“三从一大”训练的基本核心——从实战出发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这四条实际上不是一个并列的关系,从概念上来说,应该是一总三属的关系,最重要的核心是从实战出发[2]。从“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来看,从实战出发就是定向越野训练的基本核心。回顾中国竞技体育这么多年来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也是在这一训练原则的指导下,经过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不断努力而取得的,并且将继续是我们今后应该遵循和不断取得胜利的有利武器。如何把握“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基本核心——从实战出发,就成为中国竞技体育不断进取的关键所在。

(二)从实战出发——把握定向越野训练的主导思想

从实战出发是定向越野训练的基本核心,把握这一主导思想,就要从日常训练入手,在安排常规训练及强调技能应用等方面都要根据比赛的实际要求着手,从实战出发培养运动员的比赛适应性。

1.强调准备活动——日常训练等同比赛实际情况

定向越野比赛中不论是某项,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但这也是许多运动员在训练中忽视的问题之一。在定向越野的日常训练中,尤其是在野外训练中,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是以技能训练为主,好不容易进行一次野外训练一定要在技术上有所提高[3]。

2.抓技术求稳定——争取取得佳绩

能够在大赛中充分发挥水平、特别是超水平发挥是每个运动员的目标,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运动员具备非常稳定的专项技术和成绩水平。因此,必须在专项技术训练中提高在稳定性和成功率方面的要求,提高训练的质量,以便不断增强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和成绩的稳定性,同样是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

3.控制训练时间——多时段训练与比赛要求结合

定向越野专项体能训练区别于普通的田径训练,定向越野的比赛场地是非固定的,特别是山地比赛,遇到的情况会极其复杂。专项体能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10点左右,下午安排在2点半左右。开始可能会有队员不太适应,但这就是比赛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运动员从机体到心理对此时间有适应性,在比赛中才能有足够的承受能力。这样运动员在比赛时间内容易产生兴奋性和形成好的身体状态,在同等条件下更有利于发挥水平。

4.坚持以赛代练——加强运动员比赛适应能力

从实战出发目标很明确,就是针对比赛,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如何能把每场训练作为比赛对待才是以赛代练的关键。首先要从思想上着手,加强理论指导,强调把训练当比赛的重要性,其次,在日常训练中要有竞争机制,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加强运动员的重视程度,路线设计、场地情况、布点的准确性、比赛流程等,都要与比赛一致,营造比赛的气氛增强自信心。日常训练要坚持以赛代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运动员比赛的适应能力。

(三)从实战出发——重视比赛客观因素的存在

比赛中常常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比如天气、人为、心理等,我们应重视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从实战出发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对这些客观因素的意识。

1.适应不同天气状况

定向越野是一项户外运动,因此天气条件对运动员的成绩有较大的影响。所有的运动员都是在同场地内进行比赛,所受到天气的影响也是同等,所以谁能更好地适应比赛时的各种天气情况,谁受到的影响就会少相对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性就大。

2.严格控制无效成绩

定向越野比赛的偶然性是非常大的,一点点小的偏差可能就造成无效成绩的出现,造成无效成绩的可能性有两方面:一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打错或打漏,二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违规的现象。一般大型定向越野比赛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违规现象监管得比较严厉,为了给所有运动员一个公平竞赛的环境。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每一次外场训练都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则的要求,努力做到能够在不犯规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加大在比赛中充分发挥的把握性。

3.提高比赛心理素质

如果说以上几方面都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或者说是“硬实力”,而这一条则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软实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作用却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它是发挥硬实力的前提条件和保证。因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拼搏的斗志和丰富的比赛经验,专项素质和技术再好、平时训练的成绩水平再高,也往往难以在关键和重要的比赛中发挥出来,而且运动员水平越高,“软实力”的重要性和作用越大。相信如果我们能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以上因素的重要性,并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下大力气去抓的话,一定会有所收获,大大提高实战能力,从而提高在重大比赛中发挥水平的把握性。这与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和素质水平同样的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更为重要,万万不可忽视[5]。

四、结论与建议

(一)通过学习和参与训练实践证明,“三从一大”科学合理训练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了定向地图知识,加深对所学图例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而且培养了他们主动思维、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对提高定向运动识图与用图能力有明显的作用。

(二)“三从一大”科学合理训练方法可以丰富定向运动教学,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它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定向运动教学与训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议运用“三从一大”科学合理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再组织多层次定向比赛活动。随着广东各地定向运动的蓬勃开展,各地市均有能力组织省级的定向比赛。各地市要先经过比赛选拔,选派最强前3-5所学校参加省级的比赛,这样不仅可以为各地学校节省开支,而且能给运动员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为参加省级赛事积累更多的比赛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晓威.定向越野[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3.

[2] 肖天.2005年冬训动员大会讲话[R].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冬训动员大会材料.2005(1).

消防演练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踝关节;手术治疗;石膏固定;外科

[中图分类号] R68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1(a)-0113-03

下胫腓联合损伤多伴发于踝关节骨折,约23%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少数也可单独发生,多为旋转暴力所导致。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不当会导致踝关节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造成患者踝关节慢性疼痛并伴有功能障碍[1]。手术固定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主要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石膏托外固定、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等,近年来发现了轴向弹性固定的胫腓骨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石膏同定、胫腓联合螺钉固定和胫腓骨钩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来自于2006年1月~2014年1月采用不同固定方法治疗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60例,术中按照Chissell等[2-3]推荐的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认下胫腓联合损伤。纳入标准:①术前X线片可见下胫腓联合明显分离;②术中固定骨折后仍不能维持下胫腓稳定;③高位腓骨骨折,如Maisonneuve骨折。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25~67岁,平均58岁;体重50~85 kg,平均69 kg;左侧38例,右侧22例。损伤类型为AO分型的C型。致伤原因:交通伤21例,跌伤17例,扭伤12例,其他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 h~10 d,平均5 d。石膏固定组中Ⅱ度损伤16例,Ⅲ度损伤4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组中Ⅱ度损伤12例,Ⅲ度损伤8例;胫腓骨钩固定组中Ⅱ度损伤12例,Ⅲ度损伤8例。将所有患者编号进行随机抽取,尽量排除3组由于损伤严重程度、年龄、性别等因素造成的疗效偏倚。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石膏固定组 20例患者采用功能位石膏外固定,术后6~12周去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

1.2.2 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组 20例患者,其中14例合并Denis-Weber分型中的C型骨折。14例患者采用2枚螺钉贯穿固定,6例患者采用单枚螺钉固定。胫腓联合螺钉在术后8~12周去除。

1.2.3 胫腓骨钩固定组 20例患者,其中11例合并Denis-Weber分型中的C型骨折。固定时胫腓骨钩的钩端尽量靠近下胫腓联合,螺钉孔则置于胫骨下段前外侧,一般位于踝关节线上3~4 cm处,压紧下胫腓联合,踝关节背伸5°~10°位置上,胫腓联合螺钉固定胫骨和腓骨。术后不用石膏托。除合并骨折的11例患者8周内避免完全负重外,其余患者均早期(术后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胫腓骨钩在术后8~12周择期取出。

1.3 疗效标准

优:患者活动无疼痛,整个患肢无畸形,关节无肿胀,关节间隙较正常,踝关节活动度恢复到健侧的75%以上;良:患者的步态还算正常,当行走的距离过长时,患者的关节有轻度不适或疼痛,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达到健侧的50%以上,患者关节无畸形,患者的关节间隙正常;差:患者在走路过程中会有跛行,在活动过程中会有明显肿痛,踝关节的活动度只恢复到健侧的50%以下,在X 线片中发现患者的患肢关节面不平,且踝关节内侧的间隙也不正常。所有患者治疗后6个月评定疗效。

1.4 评分标准[2]

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协会推荐的足踝评分标准(AOFAS),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足踝关节功能、状态越好。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69分。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3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石膏固定组患者的优良率为50.0%,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组为65.0%,其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6周因应力出现螺钉断裂;胫腓骨钩固定组为95.0%,胫腓骨钩固定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石膏固定组、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3组术前术后足踝评分的比较

3组患者术后的足踝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不当会导致相关并发症,造成患者踝关节慢性疼痛并伴有功能障碍[3]。对于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是功能恢复良好的关键,目前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较多争议,主要集中在下胫腓联合损伤后稳定程度的判定及固定方式的选择[4]。关于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一般认为,踝关节前后位或踝穴位X线片示:下胫腓间隙>6 mm,表明存在下胫腓联合损伤。当然,单纯的影像学表现并不是确诊依据,查体存在疼痛或者活动障碍,并结合影像学表现才是确诊的依据[5]。在此基础之上,也有学者提出损伤分度:Ⅰ度损伤为下胫腓联合挫伤,压痛明显但是稳定性好[6];Ⅱ度损伤为下胫腓联合的韧带损伤,韧带损伤但是没有完全断裂;Ⅲ度损伤为下胫腓联合韧带完全断裂,稳定性差。根据此损伤分级,纳入此研究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均为Ⅱ度和Ⅲ度损伤[7]。目前对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存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两种观点,从文献报道来看,手术固定与否似乎对功能恢复的结果影响不大,但是目前为止还缺少大规模的临床对照研究,因此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8]。结合不同程度的损伤类型来分析,从理论上对于下胫腓联合的Ⅰ度和部分Ⅱ度损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以获得韧带的修复,但是对于韧带完全断裂的Ⅲ度损伤,单纯保守治疗并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此类患者手术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9-11]。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虽然不如前瞻性研究的数据可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两种手术固定方法作了比较。当然,采用石膏固定的患者损伤程度可能或者肯定比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损伤程度要轻些,但是在采用手术治疗的两个组内患者的损伤程度分布基本是一致的[12]。下胫腓韧带损伤后,直接缝合修复下胫腓韧带非常困难。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方法有很多,如石膏外固定、单纯拉力螺钉、可吸收螺钉及胫腓骨钩等。传统的石膏固定不牢固,韧带愈合不良,固定牢固的胫腓联合螺钉又存在应力遮挡效应而导致断钉[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胫腓骨钩固定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在手术方法的选择上应该更倾向于应用胫腓骨钩来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

总之,在对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治疗时,应该尽早采用手术治疗使骨折解剖复位,同时要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再通过早期的功能锻炼,能够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最终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中对Ⅱ度和Ⅲ度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明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96-797.

[2] Chissell HR,Jones J.The influence of a diastasis screw on outcome of Weber type-C ankle fractures[J].J Bone Joint Surg Br,1995,77(3):435-438.

[3] Boden SD,Labropoulos PA,McCowin P,et al.Mechan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he syndesmosis screw.A cadaver study[J].J Bone Joint Surg Am,1989,71(10):1548-1555.

[4] 刘永青,李杰峰,苟中坤,等.踝关节镜辅助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7):997-998.

[5] 秦冠军,林昂如,裴国献.踝关节骨折脱位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5):481-482.

[6] 许挺,杨匡洋,丁玲.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双踝骨折[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73-74.

[7] 谢杰,黄彰,殷浩,等.关节镜辅助治疗踝部骨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67-69.

[8] Degroot H,A1-Omari AA,El Ghazaly SA.Outcomes of suture button repair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J].Foot Ankle Int,2011,32(3):250-256.

[9] Storey P,Gadd RJ,Blundell C,et plications of suture button ankle sydesmosis stabilization with modifications of surgical technique[J].Foot Ankle Int,2012,33(9):717-721.

[10] Xu HL,Li X,Zhang DY,et al.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s[J].Int Orthop,2012,36(9):1929-1936.

[11] 张铁良.踝关节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1):58-62.

[12] Glazebrook MA,Ganapathy V,Bridge MA,et al.Evidence-based indications for ankle arthroscopy[J].Arthroscopy,2009,25(12):1478-1490.

[13] 郝延科.自身增强可吸收钉(棒)治疗踝关节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4,1(2):42-43.

[14] 郭文建,刘克,庄桂炉,等,应用可吸收钉(棒)治疗关节内骨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3):268-271.

消防演练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主体多元化;地方产业发展;事业收入;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1-0035-06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高素质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工人等技术型人才。如何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路,有效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课题。作为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一项内容――探索办学经费多元化,对保证学校经费稳定和充裕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突破口――事业收入余额

根据教育经费统计口径,我国教育经费收入来源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和其他经费收入五大项。其中,“事业收入”指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经财政部门核准留用的资金,以及经财政专户核拨回的资金,包括教学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对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事业收入”账户记录了学校通过学历、非学历教育和承担科研所取得的收入。在教育经费统计中,还单独列出了“学杂费”,即学校提供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收入。如果将“事业收入”减去“学杂费”,得到的余额(下文称为“事业收入余额”),可以用于反映学校为社会提供各类教学培训、科研合作而获得的收入。

二、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的形成机制及成效

“事业收入余额”来源于对学校教学、培训、科研合作、技术指导等服务有需求的各类社会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团体。“事业收入余额”资源基础是学校现有的师资队伍,形成机制及成效取决于学校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战略举措及其实施过程。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就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过程的人才需求、行业企业的技术开发需求、当地社区对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需求、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需求、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需求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服务战略。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有多种途径,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和咨询服务[1]。广义来看,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体现为,结合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进行学历教育和以培训、技能鉴定为主的非学历教育,与企业合作从事技术开发、专利发明以及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从事社区教育、文化传播、科普活动等[2]。

经过多年改革与探索,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项目编制、培养手段创新等方面与当地企业需求结合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开始以市场需求为改革导向[3],在办学理念和办学能力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与优势。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各类社会培训和技术开发合作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和经验。如,烟台职业学院在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领域形成的“一体两翼”模式[4],云南省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在对教师的培训、员工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典型经验[5]。

三、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与地方产业发展关联度分析

服务地方是高职院校改革的方向。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其他社会服务活动,都要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相协调。地方产业发展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外部机遇,是高职院校各类教学、科研合作服务的需求源。高职院校改革,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制定科学有效的社会服务战略,以确保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有效实现,还有利于整个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协调,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同效应最大化。因此,研究“事业收入余额”和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和地方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选择合适的地方产业发展指标后,研究哪些产业发展水平与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的变化关联度最大,意味着这些产业在过去对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有显著的影响和贡献。哪些产业发展与“事业收入余额”的变化趋势关联度较小,意味着那些产业在过去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需求没有明显影响。找出了有显著影响的产业,高职院校能明确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有效的服务方向;找出了没有显著影响的产业,高职院校或者可以避免盲目投资,或者可以找出未来开辟新市场的机遇。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为构建反映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与地方产业发展水平关系的模型,选择房地产等29个代表性行业,以反映地方产业发展水平。在行业发展指标方面,选择行业从业人数,从业人数在理论上多表明该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模大,意味着高职院校在提供教学培训方面的机会也越多。对于少数行业,无法获得从业人数,则选择企业单位数作为指标。对于外贸行业,从业人员数和单位数都无法获得,则选择“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作为行业发展指标。29个行业所对应指标。见表1。

表1 行业及相应指标对应表

行业 指标

房地产开发企业平均从业人数 X1

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 X2

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X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 X4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单位数 X5

私营工业企业单位数 X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单位数 X7

大中型工业企业单位数 X8

总承包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 X9

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 X10

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从业人数 X11

勘察设计机构年底职工人数 X12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从业人数 X13

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数 X14

公路运输业就业人员数 X15

城市公共交通业就业人员数 X16

水上运输业就业人员数 X17

航空运输业就业人员数 X18

管道运输业就业人员数 X19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就业人员数 X20

邮政业就业人员数 X21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就业人员数 X22

批发业年末从业人数 X23

零售业年末从业人数 X24

连锁零售企业年末从业人数 X25

住宿业企业从业人数 X26

餐饮业企业从业人数 X27

连锁餐饮企业年末从业人数 X28

注册护士数 X29

本文选择除以外其他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灰色关联方法

基于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在2005~2011年的数据结构,为找出“事业收入余额”与地方产业发展水平关系,最合适的模型是“灰色关联模型”。该模型在产业关联研究方面应用较多,但对我国教育行业,特别是高职教育与产业关联方面的研究应用极少。

邓聚龙在1982年提出并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是以信息不完整的小样本、信息不确定性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关于系统的关联分析、模型构建等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进行描述,以达到了解系统的目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是对灰色系统理论的一项重要应用。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灰色系统内样本序列为依据,刻画系统内诸因素间的关系并找出影响目标值的主要因素。关联度是用来描述两个系统之间因素变化的态势。两个因素变化趋势越接近则表明两者关联度越高,通过对因素间发展趋势相似与相异程度的研究,考量因素间关联程度。本文将构建“事业收入余额”与地方29个产业发展水平的灰色系统。以“事业收入余额”作为目标值,研究地方不同产业与高职院校该项收入来源的关系。关联系数的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收集评价数据。设m个数据序列形成如下矩阵:

其中n为指标的个数,m为城市个数。Xi=(xi(1),xi(2),…,xi(n))',i=1,2,…,m。

(2)建立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本文中参考数列X0=(x0(1),x0(2),…,x0(n))就是当地高职教育事业收入余额。比较数列就是当地各类产业指标值。

(3)对指标数据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后的数据序列形成如下矩阵:

(4)求解参考序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对于一个参考数列x0,各比较数列Xi'在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R0i。首先,确定二级最小差m=|x0'(k)-xi'(k)|和二级最大差M=|x0'(k)-xi'(k)|。然后,比较数列xi曲线上点与参考数列x0曲线上对应点的绝对差额:i(k)=|x0'(k)-xi'(k)|(k=1,…,n,i=1,…,m) 。再计算关联系数R0i:R(x0'(k)-xi'(k))=(k=1,…,n)。式中ξ为分辨系数,取值范围为0

(5)计算关联度。不同时刻的关联系数为了解系统的零散信息,为方便整体比较,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将各关联系数集中。关联程度公式为:R(x0,xi)=

(6)将所求解的关联度大小排序。将m个子比较序列同一母参考序列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排列而得关联序,记为{X},它反映了对于参考序列来说各比较序列的“优劣”关系。若R0i>R0j,则称{Xi}对于同一母序列{X0}优于{Xj},也就是第i产业发展水平与“事业收入余额”的关联度大于第j产业发展水平与“事业收入余额”的关联度。

(三)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关联度特征

表2显示了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1年高等职业“事业收入余额”与当地29个行业发展指标的关联度。

1.与“事业收入余额”高度关联的产业表现出地方差异性――协同效应不同

根据灰色关联度得分,表1用粗体并加星号显示了与当地高职教育“事业收入余额”关联度最高的3个产业(如果出现并列第三,则会有超过3个以上产业被标注),不同地区涉及不同产业。如北京与“事业收入余额”关联度最高的前几个产业分别是外贸行业、劳务分包建筑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和批发业发展水平。天津分别是外贸行业、勘察设计、住宿业和卫生护理业。究其原因,一方面,不同地方高职院校整体的社会服务优势有差异,收入来源于不同产业正体现出高职院校与当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差异。如江苏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全省批发业、私营工业企业、外贸行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协同效果最好,而上海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与当地劳务分包建筑业、外贸行业、勘察设计行业、航空运输业、批发业和餐饮业的协同效果最好。另一方面,不同地方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与高职院校协同发展的产业表现出差异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在服务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当地某些产业发展迅速,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工培训、企业技术研发协作等方面会有很大需求,近而刺激了当地高职院校对这些行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合作效果更明显,高职院校的收入也会更高。

2.不同地区与“事业收入余额”高度关联的产业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尽管与“事业收入余额”高度关联的产业在不同省份是不完全相同的,但也有个别产业在多个省份都属于关联度高的产业。表2标注了与高职教育“事业收入余额”高度关联的前3名产业(如果有多个产业并列第三,就会标注超过3个产业),在这个高关联度榜单上,“外贸行业”进入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贵州、重庆、湖北、湖南、广东等15个地区的榜单。同样,高关联度榜单中,“零售业”进入10个省份榜单,“私营工业企业”和“卫生护理业”进入8个省份榜单,“劳务分包建筑业”和“餐饮业”进入7个省份榜单,“建设工程监理”“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批发业”和“住宿业”进入6个省份榜单,“规模以上工业”“城市公共交通业”“大中型工业”和“航空运输业”进入5个省份榜单。这说明,与当地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发展高度关联的产业,在部分省份是相同的,即有些产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对高职院校的服务需求在若干个省份表现出相似性。这表明,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产业在不同省份有一致性。究其原因,是在相关几个省份中,该产业发展过程对高职教育的依赖度正好与当地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相契合,且契合程度相似。如,高职教育在为“城市公共交通业”提供各类服务的能力和效果方面,在吉林等5个省份都很优异。

3.与“事业收入余额”高度关联的产业对高职教育的协同程度有差异性

进一步研究高度关联产业一致性现象发现,特定产业在不同省份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以“住宿业”为例,在天津、山西、内蒙古、海南、云南和陕西都在高关联度榜单上,与天津的关联度得分为0.97,而与山西的关联度得分为0.81。需要指出的是,在计算关联度的时候,是每个省份单独计算,不是将全国30个样本省份29个样本产业同时一次性计算,因此,对于关联度得分,仅在单独一个省份内部比较才有意义,不同省份比较没有意义。但上述得分的差异表明,高职院校在服务当地产业方面的效率是不同的。尽管在天津等6个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住宿业的需求契合地相对最优,但相比天津,山西还有很大改进空间。究其原因,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整体水平及其与当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整体效果在不同省份是有差异的,尽管都能找出关联度很高的产业,也能看到产业一致性现象,但受整体水平的影响,在部分省份,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4.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的整体水平存在省份间的差异性

如表2所示,天津、江西、青海和新疆等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普遍很高,大部分在0.9以上,而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和重庆等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普遍偏低,大部分低于0.7。这并不表示高职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是反映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与当地产业发展契合度方面的整体差异。究其原因,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快,创新型经济发展效果明显,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相对滞后,以至于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变化与当地产业发展变化整体关联度相比其他省份偏低。

四、结论与建议

(一)提升高职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水平

高职院校通过为地方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提供教学培训、科研合作等项目获得收入,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表1从两方面显示出高职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就每个省份而言,能找出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就能找出关联度很低的产业。后者意味着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水平没有满足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没有抓住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二是就全国30个样本省份而言,部分经济发达省份高职教育“事业收入余额”的变化与当地产业发展变化整体关联度偏低,说明在这些省份中,现有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整体效果不显著。尽管这些省份高职教育本身实现了迅速发展,但“事业收入余额”并没有像产业发展那样迅速增长,可以认为,高职教育在支撑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效果不理想,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没有充分抓住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对此,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注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要充分把握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从战略角度确立目标,规划资源,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抓住当地产业发展机遇,通过提供各项教学与科研服务来扩大经费来源。

(二)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表1显示出,高职院校在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支撑过程中,在某些行业表现优异,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行业在某些省份表现出一致性。这意味着,目前这些省份的高职教育在为特定行业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效应,由此产生两点启示:一是对这些省份的高职院校而言,要将服务特定行业的优势与经验提炼成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将当前的优势保持为动态的能力,进而为“走出去”战略打基础;二是对其他省份的高职院校而言,要关注那些行业是否是本地区目前或是未来大力发展的行业,如果是,就需要通过学习和培育以做好事先准备。

(三)发挥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溢出效应

与当地产业发展协同效果非常好的高职教育机构,可以瞄准地理上临近省份,为相关产业企业提供服务,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远距离省份的相关产业企业提供教学、科研合作等服务,有优势和经验的高职教育机构,要打造品牌,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发挥溢出效应。如,天津的高职教育在服务当地住宿业和卫生护理业方面契合度非常好,而相邻的北京和河北,高职教育在服务当地住宿业或卫生护理业方面的程度相对不理想,这并不意味北京和河北与上述两个产业领域相关的高职教育质量低,而是说明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与当地住宿业、卫生护理业所需要的服务关联度低。因此,经验丰富的天津高职院校可以瞄准北京和河北的市场,开发出适当的服务项目,在扩大服务市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费来源。

(四)意识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