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相关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石油化工相关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范文1

东北石油大学于2010年成功申请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如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本专业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科人才的途径和方法,是培养我国能源化工人才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而这正是目前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对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要性的最好诠释。

一、优化课程结本文由收集整理构

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加强学生专业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还要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

二、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渗透到各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创设新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营造一个鼓励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采用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加强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综合,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注意融合学科前沿知识和高新科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

充分利用我院省级化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探索和完善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方法及其在课堂教学、实验技能竞赛、创新实验设计竞赛、新能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应用,改革和完善实验课程成绩的科学评价体系,改革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方式和体制,探索保障实验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以跟上学科发展的途径,完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经费和实验耗材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四、完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校内外创新实践基地

实行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与教师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实行学生科研立项制度,从政策和经费上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能源化工专业发展的学术前沿;鼓励学生申报国家创新实验项目,省、校级挑战杯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签约合作企业,并对创新设计实验室进行重点投入建设,本专业已建成国家级石油化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大庆炼化公司的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保障。

五、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评价是教育管理中实施控制的特殊手段,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传统培养体系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弊病反映在评价体系上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更要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查。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时间自主化。同时建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积极的激励机制,即对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奖励。建立专门制度,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并付诸实践。

六、实践成果

1.丰富和完善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改革和实践。项目在能源化工专业2009级中进行了三年的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化工专业类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实践,对促进石油化工类拔尖创新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以来,石油化工类专业承担省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9篇,主编教材3部;完成了《分离工程》等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工业催化》3门重点课程建设。

2.促进了石油化工专学科建设。石油化工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改革促进了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为主的石油化工类学科建设。目前在学科建设方面已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艺,1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能源化学工程,1个省重点(特色)专业—化学工程。已有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平台—国家级石油化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轻烃加工与利用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石油化工技术研发中心,已成为黑龙江省石油化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3.学生创新实验与竞赛获奖。通过创新培养体系的实施,能源化工09-2班25名学生,8名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10余名学生参加国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公开7篇,申请专利2项。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100%,六级一次性通过率80%;国家二级计算机考试一次性通过率100%,并有40%的学生自愿考试通过国家三级计算机考试。同时该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3名同学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1等奖,5名同学获得全国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2人获得全国英语竞赛三等奖。1人获得2011年“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黑龙江赛区c语言程序设计三等奖,1人获得2011年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校级英语竞赛、物理竞赛,软件设计大赛和挑战杯等获奖30余项。经过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养和严格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班级大多数学生获得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班级的学风日益浓厚,多次获得校级荣誉。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范文2

1.1企业能源审计类型

我国现在开展能源审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政府监管的能源审计,即国家或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对石油化工企业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是我国开展能源审计的主要类型;二是委托从事能源审计的相关机构,该机构具有规范性,以保证审计方案、采用数据和审计结果更加科学,提出的建议更加有效;三是企业内部设立能源管理体系,依照国家能源相关规定对企业用能情况进行审计。

1.2企业能源审计的方法

石油化工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依据物料平衡原理、能源平衡、能源成本分析原理、工程经济与环境分析原理以及能源利用系统优化配置原理,对企业的能耗、物耗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审计、诊断和评价[3]。相关依据参考表2。

1.3能源审计程序

1.3.1编写能源审计方案首先成立能源审计小组并分工,其次,明确能源审计目标,审计期和审计内容,最后根据前两块内容制订能源审计方案。

1.3.2了解企业能源利用情况针对能源审计内容,通过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初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能源管理体系、能源购销、能源转换输送等等。召开能源审计动员会,向相关人员介绍能源审计的目的和要求,随后布置数据资料收集工作,资料主要包括:能源管理资料、能源统计报表、各分系统和主要用能设备的数据资料等等。

1.3.3现场调查测试进入企业生产内部,了解主要的生产系统、能源转化输送和能源利用系统的详细情况,必要时对重点用能设备和装置进行现场测试。另外,可通过现场核查、盘点、查账等手段来判断、分析收集数据的真实性。

1.3.4召开交流会相关信息收集和分析之后,就发现的相关问题与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探讨,共同提出提高能源利用率得可行性措施以及可达到的初步成果。

1.3.5编写能源审计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审计有关事项的说明(如:技术标准)、企业概况、能源审计结果、重点耗能设备的测试结果和对标评价、企业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和能源审计总体评价和结论。

2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能源审计面临的问题

随着能源审计规范不断地完善,我国企业能源审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化工厂考虑到投资回报率和回报期,时间如果是两三个月则会比较积极,若为3~5年甚至更久的话,往往会扔到一边。现将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2.1企业对能源审计的需求意识淡薄相关文献报道指出,面对我国日趋严峻的能源形势,各重点耗能企业被迫与各地政府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被动地接受能源审计。很多省份的企业自主能源审计几乎为零,主要原因是企业认为能源审计太过麻烦,需要增加新的投入,很难产生经济效益,所以管理人员对能源审计并不持支持态度[4]。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部分能源也是生产原料,对企业内部进行能源审计,从管理到设备及能源的分配都需投入一笔较大的资金,而且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及时的利润,故企业自主进行能源审计的积极性不高。

2.2能源审计部门存在限制性能源审计的主体包括审计单位和专业性人才。目前我们国家能源审计以政府审计为主,很少有企业自主设立专门的能源审计部门。而政府部门由于业务繁多,工作人员有限,不可能及时处理各企业的能源审计需求,因此会导致部分企业不能按时拿到相关审计材料。另一方面,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不仅需要掌握财务方面的知识,对于企业单位能源计量和统计、社会节能量的认定和换算方面也需要了解,而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大多是财务科班出身,对能源审计业务不熟,“不会审”现象时有出现[4],且审计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工作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能源审计失去其包含的重要意义。

2.3企业能源管理基础薄弱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缺乏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从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制到能源数据的计量和统计工作,都无专人负责。日常能源运行情况的记录,直接影响到能源审计的进行,数据的真实性与实施能源审计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3能源审计面临问题对策的思考

3.1“强制性”和“鼓励性”措施并举首先,政府部门可根据自己在能源审计中的主导地位,结合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化工企业能源审计管理规范和管辖范围内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下发政策文件,政策中可规定新老企业需进行能源审计的的方法、步骤和审计内容等。其次,政府部门可积极出台相关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奖励进行能源审计较好的企业,带动其他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最后,政府部门应积极宣传能源审计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企业明白能源审计的本质是服务于企业,使企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本钱”,最大化企业利益。

3.2充分发挥能源审计中介机构的作用能源审计需要既懂财务和审计,又懂工程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政府部门可招聘相关专业的人才,并对其在专业方面进行考核,然后进行技能培训和岗位实践,最后可根据各地需求成立第三方能源审计服务机构,更好地服务各地石油化工企业。对企业内部从事能源管理的人员可阶段性地进行培训,总结出节能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展开能源审计工作。

3.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能源管理体系石油化工企业内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企业能源管理的合理化,安全化,能及时掌握企业能源消耗情况,保证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为企业实施能源审计和节能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此外,企业内部成立能源管理体系,能够为企业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例如:企业在进行能源审计或申请新项目时,完整、科学的能源消耗数据,可以为企业省去一系列的行政成本。

4结语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范文3

Abstrac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of the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idea of the excellent engineers, the reform of the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were put forward. For example, the course content were divided into unit modules, the teaching method "participatory"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reformed.

关键词: 卓越计划;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Key words: Excellent Program;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professional English;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25-02

————————————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1GJB125072,91101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教学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王丽(1983-),女,湖北洪湖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绿色化学与可再生资源研究。

0 引言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部出台了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由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2010年6月23日正式启动。旨在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012年,我校成为国家首批“卓越计划”试点单位。

目前,我国能源紧缺、石油对外的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0% 以上。因此,大力培养卓越的适应国际需求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石油化工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油气采、炼规模的增大和国际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不仅需要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而且需要外语交流能力突出,尤其是专业外语交流能力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形式下对国际化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校石油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本文针对我校石油化工特色及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结合本专业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当前石油化工专业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本专业教研室老师的教学改革实践提出若干整改措施,期望提高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及时效性供同行参考,服务于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及深造。

1 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度不够,重基础英语,轻专业英语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是学生必须通过的英语学习的2个阶段,最终获得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两个阶段的学习互为补充,同样重要[1-3]。

从毕业生就业来看,普遍反映专业英语是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中被经常使用的。但是从各高校培养计划来看,多数高校不重视专业英语,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对专业英语的教学及改革方面的投入远不及基础英语,一般高校普通英语的课时达到230-250,而专业英语的课时仅有32。学生迫于CET-4,6的压力,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也不够重视。

1.2 欠缺石油化工专业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任课教师如何选择或编写合适的教科书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

目前与石油化工类相关的“专业英语”教材只有一本,即为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石油加工专业英语》第二版,教材里面虽然涉及到一些专业词汇和短语,但是里面的加工工艺可能已经被淘汰了,学生用这本教材感觉还是信息更新不够。

目前迫切需要一本反映最新加工工艺和学科前沿的石油化工类相关的“专业英语”教材。

目前需要对各门主干的石油化工类专业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整合,如对《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化工工艺学》,《石油产品应用技术》等新的加工工艺进行整合与优化,以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石油加工专业英语》教材。与此同时,在各章节后还可附上相关专业英语知识介绍,以强化和规范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

1.3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目前石油化工方向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同,导致大家的学习背景和专业背景也不一样,具有石油化工背景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还比较欠缺,这样在讲授《石油加工专业英语》的时候教学效果也存在差异。

专业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出国交流或学历晋升来提升自身的外语水平,并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2 课程内容的改革

图1为卓越计划下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模式,可将《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按照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前沿来进行内容的划分,同时围绕“大工程观”意识、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来组织“参与式”教学活动。如可将《石油加工专业英语》按照下面的单元模块来划分教学内容:延迟焦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固体酸烷基化、异构化、乙烯裂解及乙烯下游产业链等加工工艺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这样的知识体系比较系统,学生也容易系统地接受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实行“参与式”教学方法 《石油加工专业英语》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实行“参与式”教学方式,对课堂讲授进行一定力度的改革,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即课题教学可采用“3:2”方案来进行,课堂上教师讲授用3/5的时间,而学生参与课题教学和练习用2/5的时间。教师利用这有限的时间重点讲述各单元模块的专业词汇短语的意义用法、加工工艺的流程等。而剩下的2/5时间可以将讲授课程进行单元划分,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查阅资料和PPT制作,在课堂上给每个组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报告,教师可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现场答辩,以此来评价大家参与课题教学的效果,这样大家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既丰富大家的知识面也让大家的英语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3.2 改革考核方式 在本课程的改革中,应该重视教学的“过程管理”,即可采用边学习边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效果评价,这样更能促进“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明白平常参与到课题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能够得到老师的反馈和重视。另外,在考试问题上,专业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教师和学生普遍重视阅读理解,对朗读重视不够,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表达专业知识、进行科技方面的交流时形成“哑巴英语”的现象。看得懂但说不出,学生只注重认而不注重读。所以在考核方式上应多样化,既有卷面考试,也应有口试,让学生把“认”与“说”都重视起来,避免交流过程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

4 结论

以上是我们教研室专业英语教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和总结,虽然已经初具成效,但是离我们培养“卓越计划”的人才和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对现行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都产生很大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不断地学习、交流、探索、总结和改进,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严军,陈赛男,于敏,王俊,孙东坡.高等学校工科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144-145.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范文4

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供给无法良好对接,一方面各类组织急需的人才供给不足,高薪难求;另一方面每年上百万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20所本科院校近几年的招生规模、专业布点情况及甘肃省当前产业发展定位,提出了完善我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化并能与本土的产业发展良好对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本科教育;供给;产业结构

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1]。所以,甘肃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应与本省的产业结构紧密衔接,能优先服务于本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分析

甘肃省目前主要承担本科教育的院校共有20所,其中大学7所,分别是: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学院8所,分别是: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城市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兰州文理学院;5个独立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1.本科院校毕业生规模

由表1.1.1可见除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规模在2008年至2015年略有波动外,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规模都呈现出逐年扩大趋势。

2.本科院校专业布点现状

表1.2.1是对2015年相同本科专业布点数超过院校1/3专业进行的统计,由表可见:首先,个别专业在全省20所本科院校(包含5所民办二级学院)中,布点数较高,如英语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布点数高达18个,汉语言文学的布点数超过15个,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布点数超过13个;其次,工程管理、学前教育、视觉传达技术、旅游管理及环境设计专业的布点数与2012年相比有所增加。在这些专业中,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布点数达到20种,而与第一、第二产业相关的理工农专业仅为10种。

二、甘肃省产业结构分布现状分析

1.区域产业结构

《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贯彻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甘肃省产业布局呈现出陇中、陇东南、河西地区三大区域在各自结合其资源禀赋及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集中发展的态势,各自发展的重点分别为:

(1) 陇中地区: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主导产业,打造石化、有色冶金循环经济、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会展及科技文化等现代服务业。

(2) 陇东南地区:发展能源化工和先进制造业,即以天水为次核心城市,支持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产业群及交通物流、文化旅游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平庆能源化工为基础,加快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以陇东能源化工基建为重点,突出陇南有色金属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优势。

(3) 河西地区:发展新材料、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即以酒泉-嘉峪关市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钢铁和新能源就地转化高载能产业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甘州-临泽为重点,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及旅游与现代物流业;以金川-凉州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新能源、炭基新材料和氟化工产业,加快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省“十三五”规划》的精神,当前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传统产业现代化升级改造。首先,需引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思路与技术,如质量管理、标杆管理、品牌管理等理念、方法,提升传统产业管理的效率;其次,要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安全生产等水平,推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有色冶金、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再次,坚持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加快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管理全过程的综合集成应用。

(2) 战略新兴产业崛起。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公共安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作为新兴产业的主导产业来打造,实施优势产业链培育行动,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发展新材料,培育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聚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产品和应急装备、核产业等新兴领域,加快产业化步伐,推进民用核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智能化产品,实现智能制造新突破。加快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中藏药、生物制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做大做强陇药产业。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壮大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加快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

(3) 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消费、保健养生等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挖掘谋划整合旅游资源,增强优势品牌国际影响力,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建设大景区、名城名镇和少数民族特色城镇,优化旅游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和旅游业配套功能,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旅游强省。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提升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发展新兴信息产业,促进信息消费。大力发展特色保健养生产业,推进医养融合,建设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

三、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1.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相关的本科专业设置

对照我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大致领域,统计了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之相关的专业设置布点,由表3.1.1可见:在能效环保领域,本科专业设置重建设规划而轻设计规划,故无法从源头上规避开发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石油化工领域,专业设置侧重于油气的开发、储运,而对石油资源的精细化加工及衍生产品的开发利用的专业支持不足;在煤化工领域,与其发展相关的专业呈现基础性及广义相关性,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基本空白;在有色冶金领域,能支撑其发展的专业仅有冶金工程,且布点仅有两个,无法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较强的专业支持力;在工业信息化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专业布点数较为充足,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设置仅有1个,不利于机械产品信息化升级。

2.与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相关的本科专业设置

教育论坛

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研究

参照甘肃省《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工作方案》,紧紧围绕方案中提出的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统计了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之相关的专业设置布点,由表3.2.1可见:在新材料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及材料化学专业布点数较少,从某种程度上制约新材料的实验及产品研发;在公共安全领域,网络安全与执法、安全防范工程及治安学的专业布点数仅为1,不足以支持和维护网络社会安全及应对社会突发事件与公共安全危机;生物医药领域,药物制剂的专业布点数极少,将会阻滞药剂关联产品的研制与生产;信息技术领域,信息安全专业的布点数较少,但该专业却是保证信息产业开发及平稳运行的根本,不可缺位。

3.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的本科教育专业设置

从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发展领域出发,统计了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之相关的专业设置布点,由表3.3.1可见:在商贸物流领域,商务英语、商务经济学、贸易经济、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的学校很少,这将掣肘我省国际贸易的拓展;在文化旅游领域,艺术设计学、戏剧影视文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开设的学校很少,这将无法助力我省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的开发与推广;在现代金融领域,信用管理、信息安全、税收学、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专业开设的学校很少,这将影响我省金融产品的开发及金融产业的评估与管理;保健养生领域相关专业开设不足,尤其是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开设的院校寥寥无几,无法保证我省保健养生产业的顺利发展。

四、 研究结论

通过对“2008年至2015年甘肃省本科院校毕业生规模,2015年甘肃省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布点数情况,2015年三阶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相关专业布点数”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未实现充分对接,在旧专业改造、新专业开设及专业特色的打造上仍无法良好服务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更新需要。具体表现为:

1. 专业设置不能与时俱进,紧跟产业升级需要

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调查研究,几乎不做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市场调查,仅根据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及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开设专业,所以已经市场饱和的专业人才仍在大批培养,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而社会上急需的研发型、技术性、事务型人才却培养不出来。对照教育部《关于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及2012年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近几年我省与战略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的新设专业屈指可数,只有功能材料、物联网工程、生物制药3个新兴产业专业和运动康复、会展经济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3个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新能源科学、纳米技术科学、资源循环科学等专业则尚属空白。

2. 专业口径过大,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脱钩

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呈现出基础学科布点多,老专业布点多的特征,而这些专业貌似与三阶产业的发展都有关系,但与产业的对接性及专业针对性不强,无法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从“2015年甘肃省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布点数”可知,布点数超过院校数三分之二的专业,如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信息与管理系统,都缺乏专业细分与明确的专业定位,到底这些专业培养的人才面向哪些行业、服务哪些领域分析不足。同时,大专业口径导致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应用,培养出的人才实操能力较差,无法与工作岗位良好衔接,用人单位仍需投入资源培训,以实现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花费的物质成本与时间成本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 刘永芳.基于区域经济结构的高职专业结构之实证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范文5

湖北省石油化工产业的人才需求的特点

为深入了解湖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对化工类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从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武汉工程大学牵头,组织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联盟所属企业和高校,对湖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100余家相关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整理并分析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石油化工产业对化工类人才培养的建议主要有:1.高校要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在线仿真模拟训练等形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其具有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2.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吃苦奉献、任劳任怨的良好职业道德,成长为高素质全面人才,为毕业后快速融入工作、适应工作、胜任工作奠定基础。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以现代企业需求为导向,注重专业内涵建设

按照企业和市场的双重需求,通过对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理顺知识体系,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该专业在竞争中具有自己的制高点和旺盛的生命力。[5]例如,针对武汉石化“80万吨乙烯工程”及武汉化工新区对石油化工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于2005年新设石油炼制与有机化工专业方向,并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学校培养人才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该专业方向毕业生现拥有较为宽阔的就业空间,处于较为有利的就业竞争态势。学校于2006年实施“E+化工”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通过实施“英语+化工”(简称为“E+”)双专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批英语扎实、专业过硬、英语和化工专业都是强项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2010年到现在,该专业方向本科毕业生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化工工程师人才的需求,学校自2010年以来积极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申报工作,获批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制定了该专业的学校培养标准和企业培养方案,并与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大冶铁矿等企业签订了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协议,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教育全球化与国际交流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了适应化工国际化的趋势,学校在保持原有化工专业方向和特色的前提下,于2011年新开设了化工国际特色班,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实施与国际化本科教育接轨的培养方案,适应国际市场经济下的人才需求。学生在武汉工程大学学习2年,成绩合格符合要求者,可申请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密苏里大学等学习2年,完成学业可获得武汉工程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及路易斯安那大学学士学位。

(二)改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化学工程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工程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环节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例如,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学校为学生开设教授(博士)论坛、创新性实验计划,开展学科竞赛、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设立校长基金项目、校友基金项目等,学生可获得创新学分。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范文6

4台压缩机均由上海英格索兰压缩机有限公司生产设计制造,整个系统包括完整的齿轮增速系统、中间冷却器、基础框架、 联轴器、控制系统、油系统和驱动电机。其中驱动电机、压缩机、电机、油系统、联轴器、中冷却器、就地控制盘及连接管路均放置在一个公用底座上。

1.3机组参数

(1)仪表空压机参数

机组名称

仪表空压机

位号

2801-C-801A/B/C

型号

TA60000

压缩介质

空气

进口流量

11000Nm3/h

进口压力

0.0882MPa(A)

进口温度

28℃

出口压力

8.5bar (A)

排气温度

40℃

轴功率

1200.5kW

一段

二段

三段

最大连续转速

29600rpm

44600rpm

44600rpm

驱动机名称

三相异步电动机

型号

AMZK-S2

输出功率

1380kW

额定电压

10000 V

额定频率

50 Hz

额定转速

2967rpm

功率因数

90.50%

防护等级

IP23

(2)低压氮压机参数

机组名称

低压氮压机

位号

2801-C-811

型号

NX12000

压缩介质

氮气

进口流量

30000Nm3/h

进口压力

5bar (A)

进口温度

20℃

出口压力

8.5bar (A)

排气温度

40℃

轴功率

783.8kW

一段

二段

三段

最大连续转速

28000rpm

驱动机名称

三相异步电动机

型号

AMZK-S2

输出功率

895.5kW

额定电压

10000 V

额定转速

2960 rpm

额定频率

50 Hz

功率因数

90.50%

防护等级

IP23

二、编制依据

1. 压缩机厂家提供的安装资料、文件说明以及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

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2009

3.《石油化工离心式压缩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39-2007

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3521-2013

5.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H/T3551-2013

6. 《石油化工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SH3612-2013

7.《石油化工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H3552-2013

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2010

9.《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38-2017

10.《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T3505-1999

11.《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T50484-2019

三、试运转组织机构(试车前一周落实)

序号

名称

姓名

备注

1

组 长

2

副组长

3

成 员

设备组

4

成 员

厂家

5

成 员

工艺组

6

成 员

电气组

7

成 员

仪表(自控)组

8

成 员

安全组

3.1试车小组职责:

3.1.1组长负责实际过程中各专业的联络协调,下达起机命令;

3.1.2副组长负责汇总各组检查情况,并上报组长。

3.1.3设备组负责检查现场机组油路、水路、气路畅通,设备安装完毕,具备试机条件;

3.1.4工艺组负责机组试运行前打通工艺流程,将气源送到,具备试机条件;

3.1.5自控组负责检查机组联锁自保、现场仪表调试正常,具备试机条件;

3.1.6电气组负责检查高压柜、电机电缆绝缘电阻合格,启动器正常,与仪表专业联锁CCS、SIS停车正常、与DCS联锁允许开车正常,具备试机条件;

3.1.7安全组负责排查厂房内外的安全隐患,具备试机条件;

四、试运转准备及应具备的条件

4.1试车条件确认

(1)压缩机安装工作全部完成,并经检查合格,基础二次灌浆及抹面工作已全部完成,各专业安装记录齐全完整;

(2)机组无应力配管检查工作已完成,并经各业主、监理、总包方确认;

(3)试车用机械油已按要求进行油运,化验合格,并按要求加注;

(4)与试运行有关的公用工程已具备使用条件;

(5)机组油泵试运转合格、记录齐全,油系统试运合格;

(6)冷却水系统经业主方进行单独运转并检查合格;

(7)工艺管道安装、焊接、试压、冲洗、吹扫、气密全部合格;

(8)机组电气系统已授电,仪表阀门、检测部件已安装调试完毕,联锁装置调试合格,动作确认无误;

(9)各管道支撑验收合格,各管线能自由膨胀;

(10)试运所需的隔热工程施工完毕;

(11)机组静态试验已经完毕,控制系统联调、联校完毕;

(12)机组操作现场打扫干净,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13)试车工作所需相关专业人员及机具已配备齐全,满足试车工作要求。

(14)试车条件经各专业检查合格,签字同意。

(15)试车方案经审查批准。

4.2试车前准备工作

(1)试运行前,在设备制造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参加机组试车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以熟悉机组特性,明确试运行规程和安全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准备齐试运行工作中的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

(3)检查系统各阀门的启闭状态,是否符合试车方案的要求。

4.3辅助系统的准备及检查

(1)油系统检查:

a. 油管路及油系统内所有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油系统无泄漏现象;

b. 油箱内油位正常,油质良好,油面指示器的浮筒动作灵活。

c. 油泵进、出口隔离阀以及冷却器和滤油器进出阀门为开启状态;

d. 油冷器、滤油器切换阀处于单侧工作位置;

e. 检查轴承进油温度在35℃~45℃,若油温过低,提前打开油箱电加热器,提高油温。

(2)油系统投用

a.压缩机油系统投用前,必须按说明书规定投用干气密封隔离气。

b.检查油系统设备、管道各连接部位应连接完毕,节流阀按要求安装完毕。

c.关闭所有的旁通阀、放空阀、排油阀,关闭油冷却器的冷却水进、出口阀。

d.打开油泵进、出口阀、油压力调节阀、调节油压力调节阀。

e.检查所有的压力开关、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和液位计开关的阀门应打开。

f.按要求启动油站油泵,启动油箱电加热器,使整个油系统打循环直至油温达到45±5℃。切断油箱加热器停止加热。

g.打开高位油箱的入口阀门,待从溢流管视镜观察到有油通过时关闭阀门。

h.调整检查各供油点油压应符合要求,从回油视镜观察各回油管回油情况,油量应满足要求。特别是检查高位油箱充满油并观察回油视镜已回油。

i.检查油过滤器前后压差不得超过厂家要求。

j.油系统各密封点应无泄漏现象。

k.检查蓄能器的预充氮气压力,然后缓慢打开进油管线的隔断阀,将蓄能器并入油系统。

4.4联锁调整试验

4.4.1由钳工配合仪表按要求调试油系统的报警、联锁仪表,直至动作灵敏,准确可靠。

4.4.2油、控制油的报警、联锁仪表试验方法:

建立油循环,油的压力有三个引压点,为“三取二”联锁停机。油总管压力正常为0.25Mpa。

(1) 油油压低报警、油泵自启动试验

a.停泵试验:停运转油泵,时刻注意观察控制盘油压低报警是否动作,备用泵是否自启动。

b.引压点试验:用调节阀控制油总管压力(或缓慢打开调节阀的副线阀向油箱泄压),时刻注意观察控制盘油压低报警是否动作,备用泵是否自启动。

(2)试验油过低停机联锁

a.停泵试验:停主油泵,时刻注意观察控制盘油压低报警是否动作,备用泵是否自启动。若备用泵未自启,继续观察油过低联锁是否动作,是否联锁停机,并由仪表校验油压值,使备用泵能及时自启:油低报警打至旁路(或断备用泵的电),重复上述试验,观察油过低联锁是否动作(启备泵)。

b.引压点试验:

将油油压低报警打至旁路(或断备用泵的电)

引压点单独作用不联锁停机校验:关引压点A、B的手阀,缓慢打开副线阀向油箱泄压,确认控制盘油压过低联锁不应动作,用同样的方法确认引压点A、B、C单独达到油压过低值时,油压过低联锁不动作。

(3)“三取二”联锁停机试验:关引压点A的油压过低引压线,缓慢打开副线阀向油箱泄压,时刻观察油油压过低联锁是否动作;并记录下实际的动作值(以油总管一次压力表指示值为准)。用同样的方法校验引压点A与B、A与C的油压过低联锁动作时油压值。

4.4.3启动条件的校验

(1)启动条件:见附表:机组启动逻辑图。

各联锁停机指示灯灭

微机操作界面点动允许启动

(2)启动条件检验

a.启动校验:建立机组油循环,满足以上开机条件,微机操作界面允许启动指示灯应亮。

b.启动条件检验:依次使油压力小于0.25 Mpa,油高位油箱液位未满,各停机联锁满足动作值,允许启动指示灯应灭。

4.4.5轴承温度、振动高报警值,高高位联锁值的校验:由仪表给出模拟信号,注意联锁、报警的动作值。

4.4.6轴位移的高报警值、高高联锁停机值的校验:由钳工配合仪表调整机组转子位置,给出模拟信号,校验轴位移报警、联锁的动作值。

4.5机组启动条件

见附表:机组启动逻辑图。

五、试车步骤

六、 电动机单体试运转

6.1启动器厂家、电动机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到场;

6.2电机单试之前现场拉设警戒线,悬挂警示标志;

6.3电机单独试运行前,拆除联轴器部件;

6.4该电机轴承为强制供油,必须先启动油泵

6.5确保冷却水畅通;

6.6确保电机吹扫装置气源正常;

6.7仪表专业确认电机轴承温度、定子温度、测振调试正常;

6.8电气专业确认高压柜、启动器各测量、指示单元正常;

6.9检测DCS允许启动信号正常,禁止强制启动电机;

6.10由试车小组组长下达启动电机命令,接到启机命令后,由调度员发令,操作员启动电动机,观察启动电流;电机启动完成后,检查机组各运转部件有无异常现象,电机转向是否正确(旋转方向必须与机身所给指示箭头方向一致),如果不正确,切断电动机电源并调换接入线;

6.11如电动机旋转方向与机身指示箭头方向一致,电动机进入试运行,检查机器各部音响、温度及振动等,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6.12电机连续空载2小时,每20分钟记录一次噪音值、振动、轴承温度、电机定子温度、运行电流,在此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a.轴承与机内是否有不正常的摩擦声或杂音;

b.油环是否转动自如;

c.轴承温度上升速率是否异常;

d.定子温度上升是否超标;

e.轴承沿轴向游动量是否适中(来回游动量不宜超过5mm),并检查磁力中心线位置是否正确;

f.轴承振动是否过大;

g.电机运行电流是否正常;

6.13电机轴承温度值不允许绝缘等级(F级绝缘,155℃)和温升限值(B级温升,80℃)允许值;

6.14 电机试运转2小时合格后,复查电动机与齿轮箱、齿轮箱与压缩机的轴对中数值,复查合格后,在厂家指导下,安装各部联轴器;

七、压缩机试运转

7.1机组的空负荷试车

7.1.1条件确认

(1)与机组试运相关的设备、管线、阀门达到投用状态,工艺流程打通,工艺流程见试车流程图。

(2)压缩机安装、联轴器对中合格,各紧固件已按要求紧固。

(3)联轴器连接,联轴器保护罩安装合格。

(4)投用油系统,供油总管压力0.25Mpa。

(5)仪表各联锁控制应调试合格,操作室应具备控制条件。(防喘振装置设定由压缩机厂家技术人员进行调试)

(6)干气密封系统投用,要求工艺组将氮气送到干气密封盘,按系统说明书要求调节各密封气、隔离气的压力、流量,干气密封投用后才能投用油系统。

(7)电机水路、油路、气路正常,允许启动、联锁、各仪表正常,具备启动条件。

(8)试车前,防喘振阀为全开状态,执行机构的开度由现场的压缩机厂家技术人员提前调整好。

(9)机组开车前应盘车2~3转,如无异常应按电气操作规程,准备启动电动机。

7.1.2检查机组的附属设备运行应无异常。

7.1.3机组启动步骤

7.1.3.1启动器厂家、电动机厂家及压缩机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到场;

7.1.3.2现场拉设警戒线,悬挂警示标志;

7.1.3.3试运行前,检查确认机组具备启机条件。

7.1.3.4由试车小组组长下达启动电机命令,接到启机命令后,由调度员发令,操作员启动电动机,观察启动电流;电机启动完成后,检查机组各运转部件有无异常现象,查机器各部音响、温度及振动等,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7.1.4检查机组运行应正常,电机电流、各轴承温度、振动、轴位移,系统油压、油位,油温,油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应符合要求(见附表)。

7.1.5运转过程中,监测压缩机进出口压力和温度。

7.1.6试运过程中应检查轴振动、轴位移、轴承温度、油温、油压、机体振动、噪音等,电机运行参数、工艺参数要记录完整。

7.1.7若遇到异常,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7.1.8试车期间需要完成对仪表及联锁、防喘振系统、机械系统的全面检验,为正式开工做准备。

7.2机组的正常停机

停机应遵循下列操作次序:

7.2.1关闭驱动器,记录驱动机的惰转(走)时间。

7.2.2停机后应保持油泵运行大约60 分钟,对轴承进行及冷却。

7.2.3在油泵已经关闭后,再关闭流向油冷器的冷却水。

7.2.4整理试车记录,办理交工手续。

7.3机组的紧急停车

7.3.1在压缩机试运过程中,当发生如下情况时,对压缩机紧急停车。

(1)压缩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时;

(2)任何一个轴承温度过高,以至冒烟时;

(3)轴承回油温度急剧升高时;

(4)油压下降到0.13Mpa以下时;

(5)压缩机转子轴位移超过报警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