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质量 毕业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118-04
[作者简介]刘景刚,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夏吉莉,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重庆400065)
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就业工作,党的十指出,要采取措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做好下一阶段我国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好坏关系到社会就业体系全局。近年来,我国在毕业人数快速增长情况下,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采取多种措施,总体上保证了大学生群体就业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还较为普遍,质量意识还比较淡薄,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健全,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的客观现实。
一、保证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摆在政府、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具有可检测、可评估特性。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对于其质量的检验,史淑桃认为,应该包括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劳动关系三项指标(史淑桃,2007);杨河清认为,应该包括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三个一级指标和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期限、医疗保险等12个二级指标(杨河清,2007)。综合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岗位层次、专业吻合度、薪酬福利、劳动权益保障和学生自我满意度等指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基于这些要素,国内不少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估,其结论虽不完全一致,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容乐观,纵向比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下滑趋势。其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及中小企业就业比例增加。近年来,大学生在西部地区就业、基层就业、中小企业就业比例不断扩大。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在省会、直辖市就业的比例占总人数的45.2%,地级、县级市或县城、乡镇、农村依次占35.0%、14.1%、4.4%、1.4%。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17%在直辖市就业,30%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3%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柯羽研究指出,在2006~2008年期间,浙江省大学生在就业区域流向上呈现向乡镇发展的趋势,其中,2008年到乡镇工作的比例(18.32%)比2007年和2006年分别增加了5.63%和8.97%。而在省会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在单位性质上,三年中到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4.66%,在国有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5.18%,而在中小型私营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上升了16.36%。不可否认,这些变化在解决我国不同区域间人力资源不平衡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政府期望,但仅从就业质量方面而言,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下滑,这种变化也并非大学生群体的主观愿望所为。智联招聘对2012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查结果发现,希望去大型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依然是大学生的主流愿望。然而,这种愿望满足状态不佳,其中,19.0%的毕业生期望去国家机关,而最终能到国家机关的比例仅为5.3%。期望去民营企业的比例仅为9.9%,而民营企业实际吸纳的则有29.0%的大学毕业生。
2.薪酬水平总体偏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相对于社会生活成本增长速度和其他劳动者薪酬水平提升状况,大学生薪酬水平依然相对较低。麦可思调查指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479元,其中本科生为2815元,高职专科为2142元,月收入在前3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3815元)、深圳(3596元)和北京(3497元)。而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其中上海、北京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71874元、65683元。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远未能达到城市职工的平均水平。该现状和学生的期望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智联招聘调查发现,在2012届毕业生中,65.4%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500元以上,而实际能到达该水平的学生仅为44.2%;希望月薪在800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1.5%,而实际只有2.5%学生能实现这一期望。这一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求职期望过高,另一方面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薪酬水平偏低的客观事实。
3.专业对口率不理想。“专业对口”状况是检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好坏关系到学生工作后的主体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个人能力的发挥。当前,面对较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不少大学生在求职中多采用“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的妥协策略,在不能获得专业技术含量高、专业对口性强的岗位情况下,转而选择销售、服务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这种“委曲求全”的就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群体较高的就业率,但专业对口率却因此受到影响。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从事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的占比仅为34.3%,较2005年下降了10.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从事技术辅助、管理服务等岗位的人员比例却有所上升。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59%,6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该公司在2011年对毕业三年后的2007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这届毕业生三年后的专业对口率为63.0%,其中本科的专业对口率为68%,专科的对口率为58%。这种状况也导致了高离职率的发生,在2010届毕业生中,34%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内发生了离职,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更高达44%。
4.部分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杨河清在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所罗列的12个二级指标中,11个指标均与劳资关系、劳动权益保障有关。说明我国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总体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较为突出。集中表现在:一是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反映在性别歧视、身体歧视、地域歧视等多方面;二是单位侵权现象依然存在,包括在招聘中的内定现象、招聘宣传中的虚假广告或夸大其词行为,以及在不支付加班费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等问题;三是维权体系还不健全,包括工会组织不健全、仲裁制度不完善、劳动相关法律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多方面侵犯了大学生平等就业、获取劳动报酬、获得相关保障等基本劳动权益,也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水平。
二、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面临良好的时代机遇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依赖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所形成的“内部条件”,也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外部机遇”。
1.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民收入稳步增加,科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得以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经济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增长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这种转变的主要思路是变“劳动密集型”为“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变经济增长依靠“资源驱动”为“创新驱动”,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系统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将会赢得更大的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形成的竞争压力将会逐步减弱。这些发展趋势为保证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证。近年来,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巩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了突出成效,毛入学率现已达到26.9%,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学生群体。自《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始向纵深发展,其主要方向开始从追求数量、扩招规模、提档升格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优化结构、明确定位、形成特色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措施印证了这种变化。毫无疑问,抓内涵、抓特色、重培养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和主流。此外,当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正在改善,教育发展保障水平也正在不断加强。这些变化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办学实效、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夯实大学生就业的根基,为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3.较充分的就业现状为高质量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就业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可以在比较中寻求意义。相关研究指出,印度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9.2%,美国2005-2006年度为76%,日本2007年为88.1%,澳大利亚2007年为6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麦可思调查显示,我国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总体就业率为89.6%。2007届毕业生三年后的情况是:89.7%的人受雇于全职工作,4.9%的人自主创业,1.8%的人“正在读研”,0.1%的人“正读本科”,2.4%的人“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另有1.1%的人“无工作,未求职,未求学”。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数量上已经保持了较高水平,基本符合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一般状况,这种较为充分的就业状况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4.高校扩招增速趋缓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时代契机。近年来,高校扩招成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最大来源。张凤林指出:“在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量失衡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而不是需求,即近年来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主要是供给过度型失业。”吴要武研究指出,高校扩招使大学刚毕业的学生群体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提高。在2000~2005年间,31~40岁的本科毕业生失业率由1.6%下降到1.1%,下降了约0.5个百分点;21~25岁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则从6.1%上升到9.4%,上升了约3.3个百分点。而2005年城镇总体失业率为5.2%,比2000年的8.3%下降了3.1个百分点。同时,高校扩招同样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何亦名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扩招明显降低了毕生的平均起薪,袁晖光的研究也表明,受扩招影响,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大学生教育后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直接表现为工资收入的降低。由此可见,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实质影响。可喜的是,当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根据《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跨越式、规模式发展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高校扩招速度逐步趋缓,有研究指出,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平均增速在10%以上,“十二五”期间增速约为5%。这种变化正在各地、各高校中发生。以重庆为例,近两年重庆市高校招生增速明显趋缓,甚至个别高校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这种变化必将大大减轻就业人数对就业工作带来的压力,有利于就业工作队伍将精力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促进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几点建议
1.处理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就业质量与就业数量是就业工作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依赖于更多学生“能就业”,也依赖于更多学生“就好业”。对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充分就业”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基础还不牢固,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待就业的绝对人数依然较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依然处于上升周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加快向城市转移。同时国内外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问题都可能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和比例。对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更多机会保障更多大学生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受到了忽视。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在提升学生专业对口率、职业期望吻合度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体系,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帮扶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在工作中的满意度和劳动尊严。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范文2
一、会计信息的作用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高质量会计信息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有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国家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判断,从而制定正确合理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措施,促进国民经济协调有序地发展;二是帮助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要了解企业资产的保管、使用情况和企业的运行情况,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债权投资风险做出判断,这就需要拥有一定的信息,了解已投资或计划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三是评估和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动。企业内外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主要是为了帮助未来的经济决策,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预测经济前景应以过去经营活动的信息为基础,即由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关于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绩的信息作为预测依据;四是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将生产经营的全面情况,进行搜集、整理,把分散的信息进行加工,形成系统的、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会计信息,传递给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企业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意见
1、强化法律意识,全面落实《会计法》。新《会计法》进一步强调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加大了对单位负责人的处罚力度,为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法律保障。加强对《会计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单位负责人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必须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完整,对那些严重违反《会计法》使会计核算不真实的当事人、责任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或者利用虚假的凭证、账表进行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公众利益的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保证会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让造假者的损失远远大于造假收益,杜绝会计造假的发生,使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科学、严谨、系统、协调统一。
2、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监察及内部稽核制度,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领报制,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从组织上为发挥会计反映、控制创造条件,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一个良好的内部基础。必须采用科学的会计行为手段和合理的会计行为方式,运用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监督实施机制,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积极性,有利于在单位内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于未然,有效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通过实行委派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避免一些有关系而低素质的人进入会计行列,实现会计人员行为的优化。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不完全受制于企业负责人,起到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加强会计人员工作的客观性、独立性,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化,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来源于对各项数据的正确无误的记录、整理、分析,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理论水平的提高,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增强,将保证会计原始凭证记录无误,科目设立合理,数据整理系统,信息分析全面;二是加大教育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杜绝信息失真的保证之一。加强自律管理,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把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同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使会计人员真正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认真把握好自己的权力,自觉抵制不正之风,自觉维护财经法纪;三是强化会计监管,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心。会计信息失真必然涉及一系列部门的高管人员和诸多会计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而《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制度对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打击力度明显偏弱,而且对造假责任人的界定不明确。因此,应建立一个充分体现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的有效会计监管体系,将会计人员的责任明确界定,强化岗位责任,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感,促使每一位会计人员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每一件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4、加大对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力度。建立和健全注册会计师监督管理办法,大力培养注册会计师,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吸收那些政策性强、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精并且职业道德高的财务人员以及审计人员加入注册会计师行业,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实际工作能力。理顺委托关系,由各单位直接委托改变为由信息使用人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委托,增强事务所具体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监督,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和法律责任。对不负责任、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充分发挥社会审计公正作用。
5、完善会计服务体系。成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会计服务机构,负责对会计人员进行登记、考核、培养,负责提供派出会计的应有待遇,使会计与用人单位不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会计服务机构要求会计人员既要对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又能向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对失职的会计人员,会计服务机构进行处罚,这既能督促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又能切实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要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加强会计工作的理论研究。通过会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会计信息形成与提供的规范或准则,克服会计信息失真,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范文3
一、提高公证员素质,奠定公证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
1.严格把好进人关,实行上岗制度
公证员岗位是个特殊的岗位,做一名好的公证员不仅应具有知识,而且要具备公证专业知识及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因而,公证处不能单纯为了扩大规模而盲目进人,在人员的上应该是宁缺勿滥,对所吸收人员的学历、经历、思想素质、个人能力等各方面都应有一定的标准。必须通过全国公证员资格统一考试,并经过省以上司法行政机关上岗前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公证处从事公证工作,否则不允许其上岗。从而保证向公证部门输入的是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为提供高质量的公证服务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2.加强日常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新的问题不断涌现,与之相适应,国家调整新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出台,同时,对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加以修改和废止。公证员不应当有进入了公证处就万事无忧的思想,从而放弃了业务学习,而是要经常不断地学习新的法律、法规,适时的转变旧观念,适应新形势,跟上的节奏。尤其是现在公证业务范围已由单纯的出具公证书向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过渡,这对公证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只有具备多样的知识,高层次的业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
3.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强化公证员的质量意识
质量问题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思想,要想严把公证质量关,思想是第一道防线,只有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使公证员在主观认识上真正引起充分重视,质量才能有可靠的保证。要通过不断的思想意识,让公证员认识到强化公证质量的重要性,克服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错误认识。使公证员充分认识到只有保证办证质量,才能达到办证的目的,才能发挥公证应有的作用,才能使办证数量有稳定的增长。同时还要树立公证员的服务意识,认识到公证是一种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活动,只有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得到了社会与人民的认可,收到了好的社会效益,才能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
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为公证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范文4
(一)资源和能源投入高、消耗大自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百分之十左右的速度增长,这远远的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然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却是以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现在矿产资源的消耗达到建国初期的四十倍以上,肥沃的土地大量被占有,缺少技术的劳动力被大量粗放使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投入产出比明显偏低。有关部门统计显示,火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倍以上,规模钢铁企业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百分之二十以上,塑料加工能耗较之高百分之三十以上,相同产值用水量是国际先进水平的十倍。
(二)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生产中对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必然导致废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经过计算发现,我国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废水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五倍,固体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十倍以上。
(三)经济不能协调发展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木桶效应,即使经济增长了,不协调的经济结构,也会导致其中的一部分成为无效增长。就拿农业来说,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贸易的总体增长,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由于农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必然会弱化农村市场的开拓,并进一步对相关产业(如加工工业、餐饮业、娱乐业等)乃至整体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再如,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是很低的,甚至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水平,这就导致我国的服务行业不能很好的为其他产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更难以促进其产业创新和精细分工,使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四)资源和能源不能循环利用,经济难以持续发展我国传统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单向结构,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制造了大量废弃物,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资源难以循环使用。然而,事实上,诸如铁、铜等金属制品,纸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等很多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如果把这些可以利用的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以上线性单向的生产模式即转化为闭式循环模式,将宝贵的资源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如何实现我国经济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加强外贸企业改革,探索新型产权结构,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实现经济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国家政策,但依靠企业来落实,这种转变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外贸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这种内生动力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纵观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不难发现,产权结构在企业的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普遍经营效益较好,出口增长较快,但很多国有企业却是经营状况欠佳,甚至频临破产的边缘。原因是,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产权代表是与企业经营利益相一致的“经济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产权代表能够主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寻找出路、寻求突破;而国有外贸企业,其产权落在了不具有“经济人”特征的政府身上,而产权代表是政府任命的企业官员,这些官员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存在太大的一致性,因此,他们对转变增长方式的内在动力机制,不具备可靠性,这完全决定于作为产权代表的企业官员的个人素质、品质和政府对他的约束力度。这就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甚至连续亏损的主要原因。如此看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改革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探索新型的产权结构,保证产权代表与外贸企业的经营利益相一致,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在实现这一转变之前,政府需加强对企业委派干部的管理,加强外贸企业的法制建设和民主监督管理,保证其趋向于企业利益的管理意志。
(二)提高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档次,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现状,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工厂的建设、设备的购置、原料和燃料的供给等基本都能得到满足,但是,这些资源、设备和生产技术等物质资源的质量和档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这必然会导致产品的低档次和低质量,以及高消耗、高能耗和高污染,进而导致外贸出口的效益低下,严重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劳动力资源在企业管理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外贸企业劳动力虽然数目很大,但是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缺少大量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以及销售人员,尤其是专业过硬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劳动力现状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大生产资料的投入,提高机器设备、燃料、原料等的质量和档次,逐步改善生产的投入结构;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这些直接生产资料作为物质保障,外贸企业才能提高生产工艺,精雕细作,生产出高档次、高质量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实现经济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的稳步增长。
(三)改善投入产出结构,促进经济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外贸企业主要以完成国家的出口计划任务为生产目标,出口产品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对外贸易活动以企业的生产决定销售,外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及其质量受到很大限制。二十世纪末,我国才开始实施以销售决定生产的对外贸易战略,但时至今日,我国的出口产品仍然以低端产品占主导,原料、燃料、劳动力以及低端加工工业投入比重较大,而先进技术、装备等的高科技领域的投入比重较小。这种投入结构决定了我国的出口结构必然是以低端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外贸模式,因此,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首先要改善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结构,具体有以下几个措施:
1、培养高科技人才队伍,加强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说,没有技术开发就无法提升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产品在国际市场也就缺乏竞争力。例如,作为房地产企业的华丽家族有限公司,在二零一二年四月,组建了石墨烯研究团队,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小有成就,很快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石墨烯生产线的建设,为企业的经营效益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也极大的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实现了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2、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将资金的投入重点放在改造机器设备、提高原材料的质量等方面,为制造高质量产品提供优良的物质保障。
3、注意实施进、出口贸易的配合联动。通过这项举措,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本改变国内的相关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投资结构。
4、实施资产重组,在优化企业的资产配置同时,也可以强强联合实现规模化经营,一是可以增强企业的的自身实力,二是有利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高。
三、结束语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范文5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所有产业的结构调整都包括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通过将畜牧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化,能够让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结构转换和适应能力,让畜牧产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并赢得最大产业结构效益。通过对畜牧产业结构进行高级化调整,能够让产业结构系统从低级形式转变为高级形式。根据我国目前畜牧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个人认为,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畜牧产业的结构调整:
1加强宏观调控
要杜绝因财政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不流通、不配套,而导致的相悖现象。要逐步形成以畜产品批发市场为纽带,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网络,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一些涉及到我国国计民生的畜产品要实行保护价措施,保证畜产品的合理供给和流通。
2发展良种生产
良种生产即“小规模高质量”,通过良种生产能够促进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将良种作为生产的前提,让好品种、高质量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优化禽畜结构,加强对畜产品种的改良。
3适度规模经营
为了能够实现畜牧业的新突破,要对生产组织形式进行改进。应当将家庭适度规模饲养作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家庭适度规模饲养的经营收益较高,且风险较小,符合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满足农村经济的基础和生产力水平,容易被各个家庭接受。另外,由于畜牧业受到饲料资源、资金短缺的双重制约,因此,农户家庭养殖仍然是畜产品总量中的主要来源。那么怎样的规模才算是适度的饲养规模呢?个人认为,要用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经济效益的高低来衡量。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即以家庭承包的土地作为载体,以自有资金作为基础,以保证充足饲料来源和养殖技术的熟练作为条件,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产品的高效利用最为最终标准。在农户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实现之后,便能够让农户具有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优势,便能够具有商品经济群体优势,可以经受住饲料短缺、销售困难的风险和影响,稳定了市场供应,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4调整经济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格局的总体变化和消费需求的改变,我国结构调整的内涵必须要向多层化转变,个人认为,关于畜牧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将重点放在:①增加低耗高产的畜牧种类比重,例如奶牛、鸡等,适当增加这类产品的养殖比重;②商品化生产要向以畜禽良种商品化生产转变;③数量型养殖要向效益型养殖转变;④要在健全零售市场的基础之上,逐步开拓畜产品的批发市场,加强一些鲜活产品的期货市场建设和布局。总之,要调整畜牧产业的经济结构,不能单单依靠政策和服务的导向,要学会使用银行信贷、价格杠杆、市场规律以及物资投向等多种手段,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调整机制,减少调整行为的内部消耗,逐步缩短调整周期,增强调整效应。
畜牧产业科学发展策略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范文6
摘要:小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和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对小企业内部管理、税负公平、融资筹资、风险防范、持续发展必然带来负面作用。分析揭示出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协同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创新的基础。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内部控制 协同实施 逻辑关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缺失,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对其内部管理、税负公平、筹资融资、风险防范、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作用。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管理创新: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协同实施、共同发挥作用,提升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小企业独立于大中型企业执行专门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实行简化核算和差别财务会计报告,对会计信息质量、纳税管理、融资筹资、防范风险等方面体现了较高预期,但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滞后,制约着《小企业会计准则》这个预期的实现。另一方面,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较好地支撑和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协同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内部控制是小企业的管理创新,首先必须揭示和认识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从会计角度看内部控制――财务会计活动包含了实施会计准则以及内部控制的环境和方法
目前我国会计概念定义主流的观点主要有管理活动观(受托责任履行)和信息系统观(决策有用),这两种观点在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中均得到体现。《会计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沿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两个法规综合反映出会计工作指向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条规定,内部控制的目标包含了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第二十八条规定,控制措施和方法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因此,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不能局限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监督、财务部门等方面,而是体现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全面地反映在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之中,反映在执行这些业务的机构、部门和人员中,包含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和方法。《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处于同一个内部环境,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的特征,而且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须与其实施的内部环境相匹配。
二、内部控制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COSO内部控制框架所定义的内部控制目标为: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资产损失风险,有助于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性。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和IASB《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9》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小企业内部管理、促进小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内部控制作为会计主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由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具有约束和激励功能的规则、制度、程序等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经济控制系统。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控制和制衡系统,对会计核算和报告具有直接影响,对会计系统运行中所产生的风险问题必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实施会计准则、实现会计目标、防范会计风险需要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及反舞弊机制。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相辅相成,相互作用,随着治理环境的变化,管理者需要经常对内部控制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不断调整内部控制。委托关系的调整和治理,要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变革。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保障不同层次的控制目标相一致,使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维护。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相互匹配的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将极大地节省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实现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组织结构体现内部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包括决策层面和执行层面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产生于组织的形成,组织结构环境变化,内部控制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一方面,内部控制产生于组织内部,内部控制随着环境和组织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组织结构的变化推动着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是管控体系与控制环境的关系,环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要素,其设计运行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活动方式。而组织结构又是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企业实现自身目标的活动必须包括控制活动,都要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为基础,都会体现出以财务关系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经济利益关系就构成小企业的财务关系。
从这些控制环境因素可见,其内容属于会计主体环境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加大力度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
三、内部控制保障《小企业会计准则》核算基础及信息源的可靠性
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及其价值运动,是会计赖以核算的基础和对象,其核算的信息源是一个在企业各个环节运动的过程。而这些经济业务事项的运行、过程、结果及其可靠性、相关性、有效性都需要内部控制的保障,即保障会计信息源运动过程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通过实施小企业内部控制改善内部会计环境,是有效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性保障措施。
从企业内、外部而来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作为信息和沟通要素的组成部分,需要被用来有效管理企业的运作,编制可靠财务报表和保证企业合法经营。从市场经济内在竞争机制角度来看,小企业实施和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改善小企业作为会计主体的内部管理和内部会计环境,从内生性角度促进《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将企业内部控制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联系和规律作用发挥出来,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实现共同的目标,促进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是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且相互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从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行为方面,规范着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工作。COSO内部控制框架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经营管理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的角度规范和建设会计主体环境,即内部会计环境。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条指出,准则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一条指出,准则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COSO内部控制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一个要靠组织的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去实现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是为了合理的保证:第一,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第二,财务报告的可信性;第三,对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条指出,规范的制定是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第三条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既要满足外部要求,也要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促进企业遵循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合理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现实问题。内部控制针对财务报告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之一,一方面财务信息的质量影响到投资人(包括现实和潜在的投资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和后果。另一方面,对于小企业的现实投资人、经营决策者、管理层和员工来讲,透明可靠的财务报告只是内部控制目标的一部分,并非是全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在于:小企业的财务报告特征决定了小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建设,实现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保障资产安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提供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的内部管理环境,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只是达到其目标的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的方法,其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源的真实性、可靠性、减少信息损失,必须通过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加以保证,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核算水平、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监督管理能力,内部控制有效地保证了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实现,从小企业经济业务的环节和岗位入手,全面、准确、恰当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同时,从基于会计信息的企业管理角度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和财务管理活动促进和提高了内部控制水平。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的数据资料来源于日常会计工作,有效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可以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内部控制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小企业经营管理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更好地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而高质量的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二者的协同实施、良性互动,可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综上所述,《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内部控制二者协同实施,是小企业的管理创新。在小企业经营管理中互为基础、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共同的目标。小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提供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良好内部管理环境,保障会计核算基础和会计信息源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能够更好地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地保证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实现;高质量的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促进了内部控制运行。通过二者的协同实施,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小企业内部控制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促进。S
参考文献:
1.吴水彭,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
2.朱荣思,应唯,原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3,(3).
3.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S].财会[2010]11号.
4.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财会[2008]7号.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6.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S].财会[2011]17号.
7.欧明建.基于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探究[J].中国商贸,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