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范文1

一、世界经济在激烈动荡中继续寻求复苏之路

(一)今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靠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缺乏强有力的动力,在各国经济刺激措施相继退出,以及就业、财赤、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地区动荡和自然灾害等各种经济风险重新聚集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恐难于保持去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有可能进一步放缓。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所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认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之路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预计2011年的增长很可能会更加缓慢,世界生产总值将从2010年的3.6%下滑到2011年的3.1%。其他的如世界银行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的增速稍微高一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4.4%。但就在前天(3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应该重新审视今年经济的发展

(二)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分化明显

发达国家仍将是今年继续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美国经济预计增长2.2%,欧洲经济预计增长1.5%,日本受地震影响,现在有预测,恐怕会零增长。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复苏力度会比发达经济体强劲一些,但由于面临高通胀收缩宏观政策和发达国家需求减退,增长也会有所放缓。世界经济“增速不一”,致使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各自为战”,分歧和矛盾日益明显,“抱团取暖”的意愿大为减退,协调难度进一步加大,围绕抢占经济新增长点和全球治理主导权的博弈日趋激烈。美国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私人消费依然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业生产尚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短期内仍可能继续维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债务危机风险依存,在欧洲央行难于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债务危机风险较大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和英国、法国将继续实施财政紧缩政策。主要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纷纷收紧货币政策。巴西、印度已进入了加息期。

(三)国际经济格局在经济复苏中加速演变

去年,新兴经济体快速复苏,整体增速超过7%,远高于发达经济体整体2.5%的增幅,对全球经济增长和新增消费的贡献率分别超过60%和50%,今年这一格局如果受西亚北非动荡的进一步波及,可能会减弱,但新兴经济体仍将是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力量。新兴经济体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低债务、低财政赤字”,与发达经济体的“低增长、高债务、高财政赤字”将形成鲜明对比。国际经济格局将朝着有利于增加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方向调整变化,南北经济失衡的状况会有所减轻。

二、世界经济激烈动荡的主要因素

(一)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家实行宽松政策,致使国际热钱泛滥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投入了6000亿美元,连同金融危机救市第一轮投入的1.75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3万亿美元。欧盟也在去年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出了一个7500亿欧元救助计划。日本央行因最近地震一改过去的审慎态度,开始向市场大量注资。据统计,日本央行已累计注资51.8万亿日元(3月24日央视二套财经报道为106万亿日元),如果按照当前美元兑换日元1:81的(最高1:76)汇率计算,相当于6395亿美元,规模超过美国的QE2水平。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有限,货币发行惊人,致使全球货币供应量超出实体经济的需求,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发达国家印制货币,新兴经济体生产商品,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度关注的事!热钱到处泛滥,不仅会造成资产泡沫,而且会造成恶性通胀,致使金融风险剧增,市场剧烈动荡。把握不好,将会使我在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换中蒙受巨额损失。

(二)国际性通货膨胀正在加速形成,大宗产品价格急剧上涨

近两年,随着这种救市货币的大量投入,国际性通胀也在加速形成。统计表明,全球扩张性注资已使生产品价格指数上涨了4.5%。美国的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拉动国际通胀0.5%。同时,随着美元不断贬值和新兴经济体需求上升,粮食等初级商品产品大幅上涨,国际市场某些粮食作物价格现已接近或超过2008年峰值水平。2010年粮食涨幅为30%。国际粮农组织认为,高企的粮价和市场的不稳定至少延续到2015年。除粮食之外,有色金属、石油、铁矿石也在上涨。去年中、巴、印、俄等新兴经济体通胀数据已经持续走高,超出了本国通胀控制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新兴经济体平均通胀率已高达6%以上。今年输入性通胀可能迫使这些国家采取更加严厉的紧缩政策,致使维持增长和控制通胀的两难更加突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也开始面临国际性通胀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当,不排除陷入“滞胀”的困境。

(三)国际市场环境趋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总需求骤降,世界出口市场萎缩。同时,发达经济体竞相通过货币贬值来促进出口,美国等国家都在大力推动扩大出口,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通过汇率浮动来管理和避免本币升值过多,各方在汇率问题上的争端加剧。而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也主要表现在对能源资源上,对经济的贡献主要在出口而不是进口。各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频率强度都有上升的趋势,呈现出“领域广、手段多、隐蔽性强”的特点,贸易摩擦进一步增多。多哈回合谈判举步维艰,贸易战和货币战爆发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四)地区动荡波及范围扩散,自然灾害程度加深

近来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不仅导致国际油价持续攀升,而且导致也门、巴林、叙利亚、沙特等主要中东产油国动乱蔓延或政局不稳,国际油价恐创历史新高。原油价格飙升将进一步加剧各国输入性通胀压力,此外,西亚北非的动乱还将严重威胁能源资源、基建等领域的国际投资安全,极大地降低对其资本市场的信心,推动国际资本加速从新兴经济体抽逃,回流发达经济体避险,加剧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威胁世界经济复苏。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恶性灾害不断,严重干扰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目前日本地震,重创了日本制造业和日本经济。此外,一些次生灾害也频频光顾我们的世界,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许多未知和不确定因素。

三、我国外经贸应对当前新形势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如何保持出口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问题。当前,由于全球复苏放缓,主要出口市场增长动力不足。有关国际组织下调了2011年贸易预期。世界银行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减至6.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将从2010年的12.5%降至7%,其中,发达国家的进口将从11.3%降至5.3%,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从12.3%降至8.9%。欧盟、美国、东盟、日本分别是我第一、二、四、五大出口市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1年欧盟、美国、东盟、日本的经济增速都将出现下降,同时,由于最终需求不旺,美欧企业进一步补库存动力不足,补库存周期拉动力将明显减弱。主要出口市场及贸易伙伴经济复苏放缓制约了我出口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出口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再以追求数量、规模取胜,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以开发新产品为突破口维护和巩固市场,企业要实行差异化的经营战略,防止出口商品趋同、市场趋同,不再以规模数量取胜;二是要以培育市场竞争力来维护和巩固市场,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增加产品的款式、花样和多样性、适应性;三是要改变那种对政府鼓励政策的依赖,通过到市场去竞争交换来提高利润率,要学会随行就市,改变长期依靠低成本扩张、低价格竞争的出口发展方式。

第二,如何应对当前针对我国采取的保护主义日益增多的问题。在各国需求不振、更加重视扩大出口、保护国内市场的形势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很容易首当其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所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会更为复杂。我们应该全面客观清醒地观察这种形势,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既要学会运用国际规则来保护我们的合法利益,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应诉。但是,也应看到,我们老被“反倾销、反补贴”,除了我们对严峻的外部形势认识不足以外,有没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工作是不是没有做到位?经营策略是不是对头?我们是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应付正在日益变化的国际市场和环境?我们有些产品为什么要卖那么低的价格呢?我们为什么不解行情、不问市场、不进行行业调研,而是采取能卖出去就是好事的做法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外对我们反倾销,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也有外贸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的原因。

第三,如何应对我国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问题。国际货币供应流动性泛滥,大量的美元继续涌入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一些刚性需求的能源、资源、原材料商品,一些能对抗通胀的贵金属,涨势将十分突出。通胀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对于我国外贸企业来说,还面临着国内通胀、生产成本增加,人民币“对内走弱、对外走强”的两难问题。要素成本集中上升将侵蚀我国企业出口积极性,人民币升值及其预期也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如果无法消化内部成本,势必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后劲。这对外贸企业是个严峻考验!化解这些矛盾,关键在于我们的产品到国际市场上去要争取卖个好价钱!我们必须在国际竞争中创造优势,在国际交换中创造利润。温总理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售价。”我们要改变那种“我国买啥啥贵、卖啥啥贱”的不合理现状,争取那份合理、应该得到的利润,在国际经营中有一个大转变!从我们很多企业的经营看,竞争你说他会使用价格的武器,其实这只对一半,我们只会降价,不会提价,提价的底气历来不足!明明看着人家的需求在那里,就是挣不到钱,稀土是个例子,现在日本地震了,我们加班加点为他们生产供货,也是不敢也不会提价?这也是个例子。这些国家都发了那么多的货币了,再说,国际市场什么都涨价了,你提点价卖给他们又为何不可?

世界经济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中国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影响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这个概念逐渐凸显,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到现在,大概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状态,区域之间的联系很弱,基本不存在世界经济的概念,相邻的区域之间存在商旅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虽然在当时长途旅行的商人也存在,但是相对而言影响力十分小。这种地区内部相对而言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很快被打破,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进而引发了欧洲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程度,决定了当时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形式,而这种文化又会反作用于当时的社会。当时的欧洲,以宗教思想作为当时的主流,这种布道式的思想主题,与当时经济发展的一贯方式,以及航海技术本身的成熟,共同推动了欧洲殖民行为的产生与成熟。殖民地的建立,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以欧洲作为轴心的经济格局,欧洲成了第一个世界经济轴心。随后,欧洲向美国移民,为北美地区带去了相对发达的生产力。到达美国的移民,逐步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建立起更为自由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显然更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战中的美国获利颇多,而欧洲却在二战中锉尽锋芒,二战后,美国积极发展经济,很快成为了世界经济格局中不能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并且最终成为第二个世界经济轴心。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弊端也逐渐凸显,经济危机成为了不仅仅是美国,而是其他众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头疼的一个问题。2008年的次贷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严重的影响,无论是没有就业回升的经济复苏,还是次贷危机本身带给美国的经济问题,都让其难以招架。与此同时,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则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单从中国角度而言,一方面经过多年的专心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另一方面中国与世界其他各个地区的经济关系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就目前而言,美国一贯主张的自由民主文化,已经初露弊端,而中国从古至今的朝奉体制,在目前阶段又开始呈现出一定的生命力。

二、中国经济发展对于世界格局的进一步影响分析

在中国建国的60余年中,除了建国初期还需要面对十分艰难的对敌斗争,相对都是注重经济发展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得到了整个世界的认可。同时在睦邻方面,中国也摆出颇高姿态,与邻邦共同发展。就目前的状况看,在未来,中国必将会成为国际上更具有影响力的经济主体。对于这一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世界经济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世界旅游经济;发展;启示;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

1、世界旅游经济的增长将继续快于全球经济的增长。第一,居民用于旅游消费支出的增长快于其消费总支出的增长。第二,政府用于旅游消费支出的增长快于政府总消费支出的增长。第三,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用于旅游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社会总投资额的增长速度。第四,用于旅游的净出口物品的产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国际外贸净出口物品的增长速度。

2、世界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呈增加趋势,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增长速率呈减缓趋势。这是因为其他行业应用高新技术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更快。旅游业虽然也在不断地采用新的科学技术,但毕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3、世界旅游产业为全社会提供的就业人数呈增长趋势,但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创造的旅游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原因在于成本提高)

4、在世界旅游产业中、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旅游收支在过去十年中一直保持顺差并呈逐步增加趋势,发达国家的国际旅游收支也逐步由逆差转为顺差。

5、世界旅游产业中,各地区的国际旅游收入在过去十年中其变动趋势是、从增加量看,欧洲、北美和东亚太地区排在前列;从增长速率看,以南亚和非洲地区最快。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2.1、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现

2.1.1经济动力型发展观。经济动力型发展现是指从经济或产业角度出发,国家和企业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经济动力型发展观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一,旅游业的发展以入境国际旅游为主。第二,政府主导下的超常规发展。第三,外延型的数量扩张。其主要特点是以旅游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换取旅游业产值的数量增长,是一种外延型的数量扩张。

2.1.2双重动力型发展观。双重动力型发展现是指从经济和社会相结合的角度,既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功能又考虑其社会功能的发展现念。双重动力型发展现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一,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的。第二,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在正常情况下主要通过供求、价格和竞争等机制进行,政府很少干预,只在特殊情况下,政府才采取某些限制措施,如提高旅游税收、限制居民出境旅游所携外汇数额等。第三,旅游业发展的规模较大,速度相对较低,但质量高。效益好。

2.1.3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现是指旅游的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现下旅游业发展的特征。第一,政府主导下的循序渐进发展。第二,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发展。第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发展。

2.2、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2.2.1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所作的长期谋划和指导原则。主要内容有:第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它是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指标、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以及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要求等;第二,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赂目标的对策、途径和手段,即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对策、途径和手段主要为:旅游产品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人才的培养以及资金的筹措等。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可分三个层次,即全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和旅游企业经济发展战略。

2.2.2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第二,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开发潜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资源状况是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对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有直接影响。第三,旅游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意味着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不同,这对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也有影响。

总之,影响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因素除上述三个主要方面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旅游市场需求与格局、周边环境利国际环境等。

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3.1适度超前战略。

3.1.1适度超前战略包含三层含义。首先,是指在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在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其他产业(如民航、铁路等)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略高于回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其次,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水平适度超前,即在旅游资源丰富、配套设施相对完备、可进入性强、商业价值高、经济效益比较好、发展旅游比较利益显著的城市和地区超前发展,而那些暂时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不能盲目超前。最后,是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整个阶段的适度超前,并不排除在个别年度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的情况。

3.1.2采取适度超前战略的主要原因

第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三,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已有设施为旅游业发展适度超前奠定了基础。我国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不仅非常丰富、而且很具特色,对境外游客吸引力很强。建国后,我国先后建设了一批旅游住宿设施,加上政府的主导作用,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是有保障的。第四,我国旅游客源市场广大,旅游需求旺盛,它为我国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第五,改革开放为引进外资和技术创造了条件。发展旅游业需要投人大量资金,尤其是在发展初期阶段,所需资金更多,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和地面设施建设,这对国家经济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旅游业率先和大量引进外资,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使旅游投资多元化,为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

3.1.3适度超前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效

第一,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二,旅游产业的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目前已占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三,旅游产业的效益稳步提高。第四,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3.2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行业,其发展也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实现人口、环境、资源、技术和制度上的协调统一。在经济发展上,既要重视数量上的增长,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资源的节约;在生态环境上,既要注重保护,更要使保护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在社会发展上,既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又要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61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国家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我国旅游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赂既是国家经济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旅游是满足人们较高层次需要的活动,它的发展同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高度相关。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不断维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提高满足游客旅游过程中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一目标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

世界经济的发展范文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缓解来自日本的经济压力。1985年9月22日,法国、德国、日本、  英国和美国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云集在纽约的广场旅馆,达成“广场协议”。美国和欧洲认为日本在国际贸易中因其价格优势获得了太多好处,因此强迫日本同意一项抛售美元的协商机制,在以后两年多时间里,这一协议导致美元贬值30%,日元则相对升值。这就是著名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广场协议”,它成功地削弱了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985年1月的1美元兑换262日元升值到了1987年早期的1美元兑换158日元,日元升值导致日货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升。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恰当的经济政策应该是采取改革措施扩大内需,将它的经济重点转向依靠国内需求而不是出口,形成互惠的而不是仅仅对日本有利的贸易关系。开发国内需求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池田勇人首相的“收入倍增计划”,在一个人口规模是美国一半的社会兴起的池田消费革命是日本开始经济起飞进入高速增长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同样有很多机会扩大内需,如住房、医疗、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很有开发潜力,但日本没有采取这条路线,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和转形。相反,日本却更加强化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更紧地将自己和美国绑在一起。在大藏省的命令下,日本银行大幅降息以刺激投资。据东京的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估算,1986~1991年,日本共向新企业、设备和研究投入了约3.6兆美元,目的是将生产成本减少40~50%。结果,由于没有考虑国际和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过剩。这导致了日本至今仍没有克服的银行危机和经济滞胀。

由于利率太低,日本银行也向高风险和投机的借款人贷款,尤其是房地产部门。日本的土地使用模式过度地向农业用地倾斜,这构成了对农场主有利的政治体制,而农场主本身又是自民党一党统治的支柱之一。在这种结构下,日本的城市土地奇贵。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投资繁荣时,城市土地价格投机性上涨,成为投机性泡沫的基础。土地成了银行贷出巨额资金的抵押,这些资金又被用来购买土地或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同时,这些新获得的土地或股票又被作为抵押从银行里获得更多的资金。日本政府认识到土地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便开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来阻止银行向投机者贷款,1989年11月25日,将贴现率提高到4.25%,1990年8月再次提高到6%。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软着陆产生了不良贷款危机和对整个银行体系无法清偿的威胁,这一威胁持续了10年,2001年早期仍没有迹象表明有所改善。

  三、中国旧经济模式的缺陷和向新经济模式的转变

中国近代工业经济始于,西方殖民工业在东南沿海登陆,《》、《》进一步扩大了近代工业的发生范围,同时也使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殖民工业的市场。这一时期的上海、广州、武汉等地也相继产生了经营农产品加工的官办工业和“外资”企业,占全国工厂总数的64%,开始形成了全国第一批较大的工业点。但的失败,意味着中国自然经济的北方防线崩溃,促进了中国工业经济以日本帝国主义利益为中心的重心北移。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法德俄等国无暇顾及中国市场,  随之而来的是日本资本开始在中国增强。1927年,日本政府在东京召开会议,制定了全面侵略中国的计划,开始推行全面占领中国工业市场的战略。首先,日本在东北大力投资扶持重工业,建立了煤铁中心和钢铁工业;在此基础上发展化学、机械等直接服务于军事的工业;开发了东北的水力资源,以水电为主,建设了电网,为进一步推行侵略中国的战略提供了廉价动力。这样,东北的重工业围绕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目标很快就在全国上升到十分突出的地位。其次,日本在华北的重点是击垮中国的民族资本,掠夺华北资源,发展轻工业。抗战前夕,青岛已有50万纺绽,天津已有33万纺绽,与上海并列。这样,青岛、天津、上海成为全国三大殖民工业中心。最后,日本力图摧毁中国南方工业。

上述事实表明,由至抗战结束期间的殖民侵略及其相应的资本输入,确实把中国带入了近代工业,但这种工业从来就不是为中华民族利益服务的生产力。这种殖民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发生于东南沿海的殖民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的殖民工业破坏了中国近代工业的民族性和自然性,继而导致至今尚未消除的中国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现实。其具体表现为:工业生产力与其所需的自然资源在空间上严重脱离。拥有工业资源的内地和西部地区都不占有与其资源相吻合的工业生产力;而工业产值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却不具有像内地和西部所具备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如此,中国发展农业自然条件最好的东南、华北沿海地区又是中国工业产值最高,而工业动力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区。工业与农业在同一自然空间发展导致在一个自然空间内的竞争:少量的可耕地被大量工业用地挤占,工业污染又导致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破坏。从长远看,这都将给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造成基础性的破坏。

一个大国经济的形成大致要有两个标准:一是这种生产力应尽可能地与本国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二是这种生产力应与本国的市场相结合,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向型市场需求上。

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进程,即中国工业经济向西部内陆腹地的开发始于1949年。这个过程大致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政府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改变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留下的畸型的生产力布局。从“一五”到“六五”期间,中国政府一直注重对中国内地和西部地区的工业投资和开发。40年来,内地工业产值增加40多倍,相当于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倍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0.6%上升到1983年的40.5%。在西南、西北地区形成了一系列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工业生产力与其相应的自然资源严重脱离的经济格局,并减轻了工业对农业所产生的空间压力。但没有摆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束缚,这次西部开发,尽管作了大量投资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效益。对于刚刚走上市场经济轨道的中国来说,在大规模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形成国内市场机制,国家的最终实力只能根植于国内市场,而中国最有深厚潜力和资源却有待于大规模开发的市场并不在沿海地区而在广大的西部内陆。所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就是东接(东部沿海、财门)西引(西部内陆、发展空间)的大循环发展格局。中国西部正是中国生产力的走向所在,它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加入WTO将会加快两大变化趋势:一是,  中国经济将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诸如上海、香港、深圳以及北京这些金融中心从国外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对西部内陆产业进行结构改造和重构,这种颠倒的经济模式不仅会持续下去,而且很可能会加速发展。二是,亚洲许多国家的出口暴跌,日本经济再次陷于低迷,亚洲的整体经济结构正处于重组之中。亚洲所有国家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种生产要素都需要重新配置,以尽可能充分利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带来的增长潜力。简言之,亚洲必须围绕来自中国的新生产能力和资本积累对自身进行重构。此外,中国入世的意义还在于国内市场国际化,由于中国在实物经济产业制造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人工成本比较优势,所以,中国市场将是国际市场中最具有竞争性的组成部分。从产业制造的规模和能力看,有的经济学家甚至预测: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制造”、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制造”之后,新世纪有可能出现一个“中国制造”的时代。

  四、中国经济新发展模式的关键和难题

通过对中国经济新发展趋势与美日经验的比较,中国经济与亚洲经济的未来走势变得清晰起来。首先,中国在整体上必须保持贸易赤字,对此无需担心,正如无需担心美国凭借贸易赤字建设铁路一样。然而,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发展模式的关键。“中国必须使外国投资者确信,投资中国将有利可图。换言之,中国必须说服发达工业国、尤其是日本向中国输出资本品和先进技术,而中国则只需报之以写有所有权的承诺,即股权凭证。”

事实上,这种变化正在开始。还在去年夏天,《日本经济新闻》对日本大公司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50%的被调查公司表示计划扩大海外生产。随着中国产品同日本产品之间的质量差距的缩小,越来越多的日本公司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日本厂商相信,中国是最重要的成长市场,发展潜力无法估量。今年,东芝已关闭了日本国内的电视机生产线,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接着,美能达也宣布,公司正逐步停止国内的相机生产,转而从上海进口。同其它日本公司一样,松下电器的生产重心也正向中国转移。11月,索尼宣布,将在中国投资设厂生产最新型的Vaio系列电脑,目前这种电脑只有日本和美国的厂家才生产得出来。另外,富士通和日立公司也有类似的投资计划出台。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从10月份开始,数家日本制造商纷纷公布了从其在中国设立的工厂进口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移动电话的计划。

日本经济学家相信,成长中的中国经济也将对21世纪的亚洲经济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按照经济学家早就得出的结论,如果高工资水平国家同低工资水平国家发生贸易关系,高工资一方不可能占到便宜。数据显示,中国从日本吸引走的投资导致日本国内制造业就业率下降了20%,日本开始出现了“制造业空洞”。

另外,在中国广大的内陆西部地区,外国投资者难以判断投资的价值。这意味着中国的不同地区将专门从事投资生产流程的不同阶段。沿海地区将专门生产其它国家需要但自身无法供应的产品和服务,向中国内陆投资就是这样的服务;内陆地区则专门为沿海地区生产产品。中、美、日三国贸易模式的演进中也存在着这种地区分工的复杂情况。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高于对日本的赤字。目前,日中贸易第一次出现了赤字。从贸易关系上看,现在的中国之于日本正如40年前日本之于美国,中国正在成为日本关键的供应者,日本则正在成为中国关键的市场。另外,亚洲其它位于中国周边的国家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原材料,而这些资本品最终将用于中国内陆。这些周边国家将依赖“中国发动机”带动经济增长。这些国家不仅包括东南亚,还将包括资源丰富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亚地区。

对于外国向中国提供的资本、高技术和产品,中国将以实物产品和股权进行支付。但这一新发展模式在操作中的困难在于,国际投资者将如何决定二者的构成比例,因而在这一模式中决定最优汇率成了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贬值的人民币将会创造许多就业机会,但却会减少流入的外国资本。尽管中国控制国内投资的自主权将因此加大,但外国投资的附加利益将减少。而且,贬值的人民币未必会带来就业上的净收益,因为资本流入可能会创造出新的出口行业,从而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相反,人民币坚挺会降低中国的出口额,从而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但这将为外国投资的部门释放出劳动力,外国投资带来的附加性利益将不断增长。

世界经济的发展范文5

一、重视虚拟经济的发展

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在党的路线指引下,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等等,都是在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改革开放、扩大就业、增加国家税收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很突出,它也带来了一些风险管理问题,这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截止到2005年末,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1381家,产业结构逐渐转向以基础原材料工业、支柱产业以及交通能源、金融业等基础设施产业为主导。还有数以百计的为股票市场服务的证券公司、会计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股票市场的发展,为上市公司尤其是为国有企业开辟了重要的融资渠道,筹集了大量的发展资金。截止到2005年末,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累计超过1.35万亿元。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商业银行改革的推进,债券市场成为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债券发行量逐年增大,2000年为4400多亿元,2005年余额已达到了4.2万亿元,2006年仍保持了较大的发行量,仅上半年就有3100亿元,同比增长68%。债券的发行主体、债券品种和信用层次也多样化发展,从单一的中央政府债券到开始发行各类金融债、企业债、银行间短期融资券、可转换债券、证券公司债券以及非金融机构债券等。债券交易也日趋活跃,2005年银行间现券交易达到6.34万亿元,是2004年的2.5倍;债券回购交易额为16.51万亿元,是2004年的1.66倍。

在期货市场上,经过1995年后几年的规范时期,开始步入正轨。2004年,借助着“国九条”的出台和新品种的上市,整个市场的全年成交额高达14.7万亿元,较2003年增长36%,成就了中国期货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2005年,成交额略有回落,但交易量仍达到3.228亿张合约,成交额13.445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新兴的主要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其中,铜、铝、大豆和棉花四种期货的交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世界主要的铜、铝期货交易市场。

1994年4月,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开始运作,外汇市场交易规模增长迅速。2005年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达到11.98亿美元,年增长率为44.4%。另外,外汇交易也不断推出新的衍生品交易工具。2005年5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8个外汇对外汇的外汇交易业务;2005年8月又引入远期外汇交易,98个交易日内,远期交易合计成交量26.90亿美元,日均成交2745万美元。

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维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只有3、4家银行。但现在除了央行,还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三大国有政策性银行,以及一大批各种类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有了飞速发展。计划经济年代,银行只能承担着出纳和会计的作用,现在通过在国民经济中输送资金,银行起到了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核心”和“血液”作用。目前银行存款有31万多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20几倍,贷款也有21万亿元。近些年来,央行在宏观调控发挥利率杠杆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保险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8万亿元,保险营业额达5万亿元。

与此同时,整个金融业还培育造就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二、资本市场开放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加入WTO后,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银行、保险、期货、债券、金融衍生品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虚拟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国经济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宏观经济风险也相对增大,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就是例证。毕竟,虚拟资产具有很强的资金聚集能力,虚拟经济部门中某一点出现了问题,难免要波及整个经济。因此,不仅要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也要看资本市场开放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比重中的比例过低,只占10-15%左右,而国外这一比重达到50-80%,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间接融资比重过高,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间接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从而这个不合理的融资结构必然给银行带来过高的风险,进而也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我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几次暴涨暴跌,市场价值表现很不稳定,流通市值也只是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股权分置改革后将会改变这一状况。2005年,沪、深两地股票市场市值为3.24万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不到1%,与GDP的比值也较发达国家低出许多,没有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融资功能。

再比如债券市场,目前发债主要是国债和金融机构债券,地方政府是不能发行债券的,公司(企业)债券很少。2005年国债和中央银行债两者余额占去整个债券市场的2/3,此外政策性的金融债也占1/4还多,而银行商业债券和企业债只有5%多一点。而美国的国债占比只有16.2%,加上市政债券后所有公共债券的占比也只有1/4。这种不合理的债券结构,严重地限制了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

我国期货市场上的交易品种共13个,局限于农产品、金属和能源三大类。而世界上期货交易品种从农产品、金融、能源到外汇、利率甚至天气,几乎涵盖了能够做成标准化合约的所有“商品”,尤其是金融期货有着迅猛的扩张趋势。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金融期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我国金融期货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影响这些物品现价的权利。

上述数据和对比表明,我国虚拟经济领域在结构和规模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是整个经济的硬件,而虚拟经济就像是软件。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经济就没有活力;良好的软件条件,会促使硬件发挥出最大的功能。重视虚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这二者的关系,使它们配合好。在实体经济这个硬件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同时,虚拟经济这个软件也要不断发展、升级,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年,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发展迅速,对与之配套的虚拟经济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虚拟经济应对资本市场开放的新挑战

现在,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的逐步推进,国外的银行、保险、证券这些业务开始大踏步地进入中国。国外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机构进入国内,它的影响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好的,我国各类金融机构、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投融资,借助各类虚拟资产的流动,有利于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虚拟资产的流动性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风险,因为高度的流动性就会带来大量的投机活动,投机多了,风险也就随之多了。

我们来看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十几年所发生的事件。如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再加上日本泡沫经济的后遗症,有哪个国家可以躲过金融危机和来自虚拟经济内部或境外的货币冲击?这些国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长长的警钟。

如何来应对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的这种挑战?这里我主要谈几点想法。

一是要积极稳定地发展虚拟经济。除了发行股票外,当前还要重视扩大债券基金市场,积极稳步推出金融衍生品、创业板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提高虚拟经济的市场规模和运行质量。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对一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有一定的发展规模,而且更要有较高的运行质量。国际炒家们手里握着大量的国际游资,他们从来不会对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怜悯之心,完完全全就是为了获取收益。虚拟经济的规模小,就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外来的冲击。小的虚拟经济规模在巨大数额的投机资金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还有就是要提高虚拟经济的运行质量。虚拟经济不稳定就会引起泡沫经济,泡沫破灭就会引起严重的经济衰退或经济停滞。

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一行三会”要协调动作,相互配合。虚拟经济监管部门位于资本市场开放的最前沿,要保持整个经济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保持虚拟经济的稳定。许多国家的金融危机更多是对自身虚拟经济发展的监控和估计不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风险的防范。对于某一笔资产,对一家银行和企业来说是微观风险,对一项虚拟资产来说是微观风险,但在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局部的风险容易引发和形成大范围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引起大的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给我们以警示了。日本也有这样的经历。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大量的剩余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日本金融机构对房地产泡沫的危害认识不足,也没有能够及时地对房地产市场作出正确的评估,纷纷给房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发放贷款,形成了房地产不断升值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泡沫越吹越大。最终泡沫破灭,股价和房价同时开始暴跌,导致日本经济十多年来一蹶不振。所以,加强监管非常重要。对于风险的监控,不仅要把风险控制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内,更重要的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风险。

我国经济会不会有泡沫经济的危险?资本市场能否承受国际金融大鳄的兴风作浪?银行业是否能够应付外来的冲击?金融监管是否有足够的方法和力量来应付世界范围内的虚拟资产流动?资本市场的开放对我们的虚拟经济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三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中介机构的自律规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基石”,也是适应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目前已上市公司中,除了有一批规范管理和效益都比较好的外,还有相当一部份上市公司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运作,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效益下降甚至亏损。还有极少数上市公司弄虚作假,严重违规。当前要着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股东大会制衡机制,严格信息披露规章,建立分红和市场退出机制,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世界经济的发展范文6

人类发展的历史伴随着人类对能源的持续的开发利用与替代的历程。人类从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到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替代过程, 其中主要包括火的使用,蒸汽机的发明与煤炭的使用,内燃机的发明与石油的使用,以及现阶段正在推广与普及的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其中每一次能源结构的变化与替代都伴随着人类生活习惯,社会结构,以及世界各国经济地位的巨大变化。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消耗形势来看能源的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且由于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和污染物排放过多的特性, 人类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凸显。目前,在所有新能源中,核能是能源效率最高的一种能源, 但是由于福岛核电站事故等一系列安全问题, 世界各国对发展核能产业的态度一直变换不定。因此在这个世界能源转型与国际经济秩序重新建立的关键时刻,我国要如何选择,是否该能抓住核能产业发展机遇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能源替代与经济发展历史

1. 火的使用与早期人类发展。火的发明与利用结束了原始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转折。人类通过摩擦取火不仅改变了饮食结构开吃加热之后的熟食,更为重要的是火种的普及为人类大范围使用自然界中的干柴等原始初级的生物质能源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初级能源的使用又使陶瓷,金属等材料的烧制与冶炼成为可能,进而逐步扩大了早期人类可使用工具的的范围,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能源的使用也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以及抵抗气温骤降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人口的稳定与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2. 煤炭的使用与英国经济的崛起。煤炭能源的开采与利用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对能源利用的飞跃。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使用蒸汽机的时代,但是由于木材等初级生物质能源的燃烧效率比较低无法满足人类对蒸汽机使用的需要,因此人类对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能源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煤炭的开采与利用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之后又以燃煤蒸汽机为基础,人类发明了蒸汽式火车,蒸汽式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改变了人类出行方式并且大幅度提高了人类出行与运输的便利程度。

另外,燃煤蒸汽机还被用于矿物的开采与冶炼,纺织,造纸等不同的生产部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人也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英国得益于首先对燃煤式发动机的研发与利用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极速上升,美国及欧洲其它国家也得益于技术扩散迅速发展成工业化国家。而当时中国与印度当时还处于农业社会,由于没有及时搭上第一次能源与工业革命的快车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的衰落下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燃煤式发动机大规模利用之前的十八世纪中叶,中国还遥遥领先的占据着全球GDP 的三分之一还多,此时的印度也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据重要的位置, 其GDP 约占全球总GDP 的四分之一, 而同一时期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主要国家的GDP 总和约占当时全球GDP 总和的五分之一略少。而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燃煤式蒸汽机大量使用之后的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此消彼长的作用下,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主要国家GDP 总和已经与中国GDP? 基本持平,都各占全球GDP 的约三分之一,而此时的印度GDP 已下降到占全球GDP 五分之一还不到的程度。由此可见,能源产品及技术的替代与更新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3. 石油的使用与石油经济。石油的发现,开采与利用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对能源利用的飞跃。人类在1859 年首次发现石油这种能源产品,从此以后直至今天石油一直都是对全世界各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能源资源。石油被广泛的用于各行各业,比如被生产加工成汽油,煤油驱动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再比如被加工合成各种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纤维,塑料等有机化学材料。这些化工与运输材料的进步给人类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并且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习惯。虽然石油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却极不均匀。以中东地区为例,富含石油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出口石油获得大量的石油美金为各产油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改变了产油国及附近区域的经济结构。20 世纪70 年代,得益于石油经济,中东地区产油国平均年GDP 增长率都在接近10%的水平。此外,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几次石油危机均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世界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各个国家为了保证本国的能源安全也都运用过各种外交手段, 可见能源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被全世界各国都有认可和重视的。

三、核能的发展与地位

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 核能, 约佔全球消耗量的4.4%,水能, 约佔全球消耗量的6.8%,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总共约佔全球消耗量的2.8%。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 年全球对能源的消耗量将更加剧烈, 其中对化石能源的绝对需求量在上升,但是从能源结构上来看全球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比例是下降的。这部分对化石能源需求的下降要由其他能源来填补。

1. 核能发展现状。全球拥有核电站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其拥有99 座。而核电占国内发电份额最高的却是法国,约占75%。原本日本拥有的核电站数量也很多, 但是受到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其数量在陆续减少。除此之外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为代表的大型发展中国家也拥有一定数量的核电站,发达国家中加拿大与韩国也拥有一定规模的核电站。而除法国外,核电发电量占国内总发电量比较高的国家大多集中在北欧和东欧地区。其中北欧地区的国家包括比利时、瑞典、芬兰等国;东欧地区的国家包括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匈牙利等国。总的来说,全球现存核电站数量大概在440 座左右,总发电量大概在2 346 193GWh。占世界新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

2. 其他新能源发展现状。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发电占全球总发电量的比例十分低,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这三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总和大概占全球总发电量的7%。但是,风能发展速度却很快,据估计,在未来十年风力发电可为全球发电总量贡献越10%的电力。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能主要是通过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脑进行利用。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发电容量约为230GW,生物质能源是污染极少的可再生能源,它可以被转换成多种形态进行利用,其中包括泥煤,秸秆等能源产品。目前生物质能源发电在全球总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少,大概只有3%,乐观估计在未来十年内其所占比例至多增长至5%。

3. 核能的优势与核电产业近年来遇到的挫折。通过对比可以看到,虽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种类繁多,但在能源供给与消费上占主导的还是核能。高效能的核能提供了超过70%的新能源消费量,这大大超过了其他新能源的能源供给量。因此,把握好核能产业发展的先机对把握新一轮能源替代的世界潮流至关重要。

就在世界各国都看到了核能带来的好处竞相发展核电站的时候,2011 年日本大地震却引发了福岛核事故。就在福岛核事故当年,日本即宣布要有计划制定政策进入零核电时代。2012 年日本颁布了《能源基本计划》和《原子能政策大纲》,计划在2050 年达到完全零核目标。然而作为能源匮乏的国家,核电的退出以及增加的能源进口也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2014 年,在进行抗震和抗海啸的技术改进后日本最终还是决定重启川内核电站的两个核能机组。然而在2015 年日本又关闭了五座正在运行的核电发电炉, 在民间呼声与政府政策博弈之后,日本政府暂时决定将核能供应比例定在占全部能源消耗的20%左右。

由于日本福岛核事故,除日本外的其他核电大国的核电政策也都有短暂的动摇。欧盟在福岛核事故后立即启动了对欧盟地区核电站的抗地震, 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抗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的检测, 但检测结果并不让人满意,因此在正式提交检测报告的2012 年6 月欧盟各国并未就是否继续发展核能发电产业达成一致。欧盟二十八个成员国中有十四个国家拥有核电站, 其中以拥有58 座核电站的法国为代表的大部分有核电站的国家支持继续发展核电产业。但德国、瑞典、比利时、捷克、瑞士一直以来都坚定的支持弃核计划。虽然矛盾重重,但是2016 年欧盟能源机构还是拟定了继续发展核电的计划,可见核能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能源供应上的吸引力。除欧盟外,美国、俄罗斯、韩国、印度、加拿大等核电大国也都对本国的核电安全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在评估后这几个国家均表示会继续大力发展核电。

四、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1. 我传统能源的储采情况。以每平方公里土地蕴含能源的储量为标准衡量,跟据2015 年统计数据,中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六成,因此总的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我国可以算是能源储量丰富的国家。相对优质的石油与天然气储量分别只占世界总储量的5.4%,煤炭占到了全球总储量的约50%。但是由于我国对能源需求量巨大,因此开采速度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 年到2012 年,我国对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一次能源的需求量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0%以上。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我国煤炭的产量约为36.8 亿吨,石油的产量约为2.15 亿吨,天然气的产量约为1 344 亿立方米。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还是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可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保证我国经济安全快速持续发展。

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我国新能源提供了全国一次能源供给量的9%。

(1)我国核能发展现状。我国核电技术的研发起始于改革开放之前, 但是核能发电真正商业化直到20 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我国大陆地区的在运核能发电站总数为30 座, 装机容量约26 849MW,并且正有另外24 座在建设中,全球在建的核电站总共66 座。

(2)我国其他新能源发展现状。我国风能利用研发最早始于建国初期,但是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开始商业化运作。我国风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以及南方沿海地区,发电量排全球风力发电量第一,约14 536 万千瓦时。在未来十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还将增长一倍。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现状,这些太阳能资源主要被用于光伏发电。我国对光伏发电的技术研究起始于改革开放初期且光伏产业发展速度极快, 到2007 年我国就已经成为光伏电池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由于成本及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国2005 年之前大部分光伏产品都用于出口, 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我国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逐渐增加,到2015 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达到4 318 万千瓦。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 我国可利用的生物质能源量大概包括主要产自广大农村地区的秸秆,沼气等以及主要产自城市的生活垃圾等。但是我国真正利用到的生物质能源还不到可利用量的0.5%,近些年来我国正在加快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3. 核能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 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整体能源消费结构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中占比最多的是煤炭,占比约为40%。这个比例远高于世界平均煤炭消费比例。我国消耗的这些煤炭中大概有一半用于发电,转化为电力消耗,另一半用于直接燃烧消耗。与其他化石能源相比较,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物更多,再加上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了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其次为石油,占比约为20%。从所占比例来看,我国消费石油与天然气的比例与世界平均水平还相差很远,虽然这两种能源的燃烧效率都比煤炭更好, 排放的污染也更少。从以上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很依赖煤炭, 这样的能源结构不利于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且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我国能源结构面临着从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向可持续利用低污染的新能源转变的问题。其次, 与世界整体情况类似,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但是其能源提供效率与经济发展整体对需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而核能发电效率非常高,排放的温室气体只有煤炭发电排放温室气体的1/6。因此,核能高效低碳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核电产业的发展需要配套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核电站所在地经济的发展。而我国现阶段仍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内陆核电站的建立对于我国经济均衡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五、世界能源发展对我国重启新建核电项目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