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1
《白轮船》的创作背景及生态文学特点
一、创作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然与人的关系日趋紧张,这使世界文坛越来越多的作家焦虑不安。他们在文学作品中不同程度地思考这一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全球性问题――自然与人的相互关系。前苏联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艾特玛托夫于1970年创作了中篇小说《白轮船》,这是一部在人与大自然主题中充分渗透道德哲学内涵的作品。该小说自然情节的描述并不复杂,但在描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方面却让伦理道德思想得以深刻的体现,被认为是作家的巅峰之作。这是一个凄惨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个被遗弃在外公家的七岁孤儿,没有名字。孩子喜欢到山顶上眺望碧蓝的伊塞克湖,寻找一艘游弋在湖面上的白轮船。他听说爸爸是水手,于是他渴望变成一条鱼游到湖水里,上船扑向爸爸的怀抱。外祖父给他讲长角鹿妈妈的故事,那是个动人的传说:长角鹿拯救过吉尔吉斯人的祖先,但后来鹿妈妈的后代遭了殃,成群的鹿被杀害了。从此,这个地方再没人看见过鹿。小男孩牢牢记住了这个故事。有一次小男孩突然看见了两头小鹿和一头白色母鹿,他好像在梦中,一口气跑回家,告诉了外公。可是,第二天,正当小男孩昏睡时,一声枪响把他惊醒,他看见大人们忙里忙外,孩子在棚子里看见兽皮和鲜血,再看墙根下带角的鹿头,他浑身冰凉、毛骨悚然。他听见可怕的笑声,觉得有人拿斧子对准他的眼睛,他惊恐地拼命躲闪。谁也没注意,孩子摇摇摆摆走到河边,跨进水里,去寻找他梦中的长角鹿妈妈和白轮船去了。小说的结尾是悲剧性的,但是它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激起人们维护真理、保护自然的良知。
二、生态文学的特点
生态文学是当代文学与生态思潮的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对生态危机的综合回应。它把关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上一个崭新的文学现象。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以关注人类生存环境为起点,从道德与精神方面探索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新内涵,来唤起人们珍惜我们的家园――地球。
艾特玛托夫是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生态文学专家。当人类生存遇到困境和大自然遇到生态危机时,他哲理性地思考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艾特玛托夫在1985年2月17日第七期的《莫斯科新闻报》答记者问中曾说过:“四十年来,生活有了质的变化,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于是,有些人便自我陶醉,丧失了记忆,开始追求物质享受,而不追求精神享受。但是,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自我感觉才是使他配得上活在地球上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心安理得地拼命追求升官发财,一味伪善,首先要使自己不能称之为人,就像我这部小说中的一个反面人物那样。眼前的利益不应夺去我们的记忆。因为记忆是我们铁面无私的良心。而良心是绝对不允许一个人背叛他精神上的最高理想的。”作家认为,人与大自然应当具有相同的权利和地位,人们应该抛弃人类沙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与大自然平等、和平相处,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人类社会,这正是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的重大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得以生存。艾特玛托夫从哲理的高度思考了人与大自然的内涵及关系。这是他对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的挑战,使人们的自然生态意识能够觉醒,表现出一种超前的生态观。艾特玛托夫通过《白轮船》这部小说,反映了20世纪以来人与人、人与大自然和人与自我的紧张关系,同时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即人类不仅应该对自己负责,还应对地球负责,同时还得对子孙后代负责,否则随着对大自然的破坏,人类必将毁灭自身。
艾特玛托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性思考
艾特玛托夫说过:“我越来越相信,小说的哲理性比重应尽可能增加,如果哲理性的比重小,而以主题的迫切性取胜,那么时过境迁,这样的作品就会失去意义。”不难看出,作家非常注重哲理探索,经过长期探索得知:人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沧海一粟,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所以说,人是大自然的产物,附属于自然。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是自然之子,应和同是自然之子的一切动植物平等相处。
艾特玛托夫非常热爱大自然, 深刻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 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他说:“热爱大自然和必须保护大自然的题材对我们来说非常亲切。” 事实确实如此,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生存,开始对大自然进行疯狂掠夺,包括污染环境、无序地残杀稀有动物、乱砍滥伐,所有这些行为使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艾特玛托夫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他在《白轮船》中涉及了这一主题,抒发了自己的见解,从人是大自然之子和大自然是衡量人类道德的标准两个层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性。
一、人是大自然之子
“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 ,“我们连同我们自己的头脑、血和肉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作者得出结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共赢和共荣的关系,而不是征服、改造和索取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就要求人类在处理与大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尊重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克服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的思想,树立人与大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艾特玛托夫向来反对“万物之灵”的人类以“征服者”与“统治者”的态度对待大自然,反对征服和占有自然的一切行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而和谐的关系,人应把森林当做“绿色的朋友”, 把动物视为“人类的小兄弟”,这才算得上是 “自然之子”。
在小说《白轮船》中,当孩子惊喜地发现了三头梅花鹿的时候,鹿也同时发现了孩子,但它却却并没有害怕,“这头长角鹿妈妈细心而安详地朝孩子望着,好像在回忆:它在哪见过这个大脑袋、大耳朵的孩子的……小鹿肥敦敦的,又结实又招人喜欢。它忽然又抛开柳条儿,活跃地跳了起来,拿肩膀去蹭母鹿,围着母鹿转了一会儿,开始撒娇了,拿它那还没长角的头使劲地擦鹿妈妈的两侧。长角鹿妈妈静静地望着孩子。”
艾特玛托夫在《白轮船》中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自然生态美景,即人类与动植物、人类与整个大自然和谐友好地共处着。这正是作家殚精竭虑的东西,也是他内心世界的流露。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始终把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认为是主仆关系,始终没有超出这个想法。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就是把人类自己同自然界分割开,独立于自然界之外,以统治者自居,却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一无是处,面对自然侵害时逆来顺受,这也是不合常规的。从世界文明史来看,这些思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超越这个层面,从思维上进行理性的探讨。要做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就必须抛弃旧观念,注入时展的新内容。如何才能做到这一切呢?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仆人”的关系,更不是“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关系,而是人类是自然之子。所以我们应该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大自然进行对话,理性地与大自然握手,与大自然共谋发展,共同进步。只有这样,人类生存的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生活前途才会越来越光明。
二、大自然是衡量人类道德的标准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顺应自然。因为自然界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依据其自身的规律发展。人类由于违反自然规律、不尊重自然而频频招致大自然的报复。当前人类的居住环境日趋恶劣,都是因为人类违反大自然的规律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平衡,并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而掠夺大自然、残杀万物生灵、毁坏大自然的过程,就是人类破坏平衡的过程,也是人性道德堕落、变异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残忍、贪婪、自私、冷酷、功利主义就会得到恶性膨胀,就会导致人的本质的蜕变和精神的堕落。艾特玛托夫把人对大自然的态度同人道主义、人性联系在一起,把人类是否尊重大自然当做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善恶与否的标准,并把不同的人们之间因为不同的观念而引发的冲突归纳到善恶冲突的范围。
《白轮船》中描写了善和恶两类人。莫蒙爷爷和孩子是善良人的代表,他们不仅对人友善, 对自然也是和善的。莫蒙爷爷是护林所唯一一个尽心尽力看管森林的人,他说:“看管森林的人,就是不让树林受到任何损失。”他相信长角鹿妈妈的传说,把白色长角鹿妈妈看成是吉尔吉斯民族唯一的恩人和母亲,对她敬若神灵。《白轮船》中的小男孩也热爱大自然,在林中虽没有小伙伴儿与他玩,但是他并不孤独,因为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的朋友,吉尔吉斯古老的长角鹿母的传说滋润着他的心灵。莫蒙和小男孩儿都是与自然亲和为善的代表,是千百年来熠熠生辉的人类最宝贵的精神文明,正因这一点,人类才优越于其他物种,人类的未来才有希望。
在小说《白轮船》中,护林所的领导奥罗兹库尔谋取私利,偷伐森林。当树林中突然跑出三头美丽的梅花鹿时,善恶两类人的态度完全相反。莫蒙爷爷和小孩尽力想为长角鹿妈妈的后代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而护林所领导奥罗兹库尔等人只看到鲜嫩的鹿肉和硕大的鹿角。鹿的出现,瞬间将两类人分为善恶两类。艾特玛托夫把对待大自然中动物和植物的不同方式和不同态度,作为判断人类善与恶的标准。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每种动物的悲惨遭遇最后都以人的悲剧为结局。《白轮船》中三头梅花鹿的死让莫蒙爷爷非常痛苦;而纯洁天真的孩子,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摇摇晃晃地走到了河边,直接跳进了水里。 就连残酷屠杀梅花鹿的奥罗兹库尔,最终也没有落下好下场。他的这种行为远不止他一人所为,他只是作家塑造的“恶”的形象代表。他所做的一切既是对始祖、对自然的背叛和对传统道德的否定,又是“对神话传说的轻蔑,也是对千百年传统精神财富的弃绝”。
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及意义
艾特玛托夫对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作了更深刻的揭示,从人是自然之子和大自然是衡量人类道德的标准两个层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意义。同时,作者也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及意义。《白轮船》提到科克泰的贪婪、奥罗兹库尔的虚荣与傲慢。他还强调:“贪财、权欲和虚荣心使人苦不堪言,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支柱,无论什么时候它们都支持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大大小小的罪恶都藏匿于这个世界里。”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人世间善与恶,都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些最平淡无奇的事物中”,但是,“为什么总是恶战胜善呢?”这才是艾特玛托夫思考的主要内容。它总是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体现在人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的善与恶的冲突、对抗中,总是把人的善恶与保护大自然联系起来。因此维护人与大自然的统一和谐,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间的真善美!艾特玛托夫认为,要想根除破坏大自然、虐杀生灵、掠夺自然资源的恶行,就必须树立人们心中的善意,只有善意根深蒂固,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大自然才会得到保护,人类才不会面临道德沦丧所带来的威胁。否则,人类将“由于自己的暴虐而毁掉这暴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韩捷进.艾特玛托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30.
[2]胡志文.生态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土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01):99.
[3]石南征.白轮船・前言[A].艾特玛托夫著.立冈译.白轮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2
就教学活动来说,课堂是我们培养素养完成目标的主阵地。因此,本文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以《生活与哲学》中《实现人生价值》一课为例,探索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具体做法,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哲学之美。
一、以理性精神为目标,营造哲学之美
理性精神是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具体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哲学课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的理性和深刻。哲学课以培养学生理性精神为目标,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用的基本观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世界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明智的选择,并最终投身于社会实践中。
教学目标的转变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内核和课堂品质。以理性精神为目标的哲学课为感悟哲学之美营造了氛围。改变以往对知识过多的讲、记和练的枯燥学习过程,而是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的运用上,让学生学会用知识解决问题,将知识转化为素养,培养学生具备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以《实现人生价值》一课为例,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即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途径有哪些等问题上,而是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实现人生价值的价值引导,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塑造学生的品格。基于此,本节课以规划职业生涯为活动主线,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职业来实现人生价值,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实?F人生价值。本节课设置了四个学习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了解自我”。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性格透视”来思考“我是什么样的人?”通过“兴趣能力伴成长”活动来思考“我的兴趣、能力是什么?”通过“价值拍卖会”活动来思考“我的价值观是什么?”;第二个学习环节是“了解环境”。通过职业现状调查活动来探究“外界环境允许我做什么?提供了哪些条件?”;第三个学习环节是“智慧选择,实现价值”,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描绘职业蓝图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我的选择是什么?我如何达成我的愿望?”;第四个学习环节是“职场体验”,这个环节通过学生采访行业导师,制作电视节目来体验主持人、记者、编导等职业。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不仅暗含了知识线,还给学生提供了理性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平凡的职业来实现人生价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思辨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领悟生命的意义,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规划人生。
二、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创设哲学之美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真实的情境,需要真实的意义。具有理性精神的哲学课堂应充满质疑、激辩和洞察。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真实情境创设哲学之美,引导学生通向理性思维的大道。
(一)学会洞察、理性判断
请同学们描述自己的性格并根据自己的性格匹配职业。请同学们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来思考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是什么?并思考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相符合吗?最后通过“我最看重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组调查、职业问卷、整理资料和课堂展示来完成。)
通过这几个问题层层剖析,引导学生真实表达自我、理性分析自我。因为只有在理性且全面地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探索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和课堂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自己做出理性且全面的反思和权衡,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规划力。
(二)学会鉴别、理性分析
请同学们在网站jobsoso上搜索相关职业,并对所选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相关行业现状进行讨论,全面深刻地剖析社会给我们提供的客观条件,了解真实的社会,并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如何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
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选择职业不能仅仅考虑自身,还要考虑社会的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现实中体验真正的职业现状,理解工作的艰辛,理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学会质疑、理性选择
请同学们“描绘梦想蓝图”并进行真实的“职场体验”。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先描绘再体验,让学生敢于质疑自己,并通过实践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梦想蓝图。
学生了解了自我、分析了社会并做出了理性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要学会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学会分析,学会辨别,学会质疑,学会选择与放弃,努力拼搏,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三、以对话来碰撞情感,感悟哲学之美
思维和情感通常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应传递真情感、表达正能量。以培养理性精神为目标的哲学可能包含质疑和批判,但这与真情实感并不排斥。有魅力的哲学课应将理性与情感融合,寓情于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对话碰撞情感,感悟哲学之美,启迪美好人生。
寓情于理的对话,应当将正确的价值观寓于其中,引导学生在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的对话中将自我感悟的生活智慧,体验的人生意义表达出来。
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3
关键词:高职哲学;人文精神;教化功能;影响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着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社会对人才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严峻挑战,于是,纷纷加大了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力度。然而,一些高校对哲学教育在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和熏陶教化功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职哲学人文精神教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对高职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作用,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哲学人文精神具有教化功能哲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既包含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追求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即获得科学知识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学生探索和思考已有知识和未知世界;又包含对学生的个性、人格及人文素质修养方面的教化功能,即担负对学生的信仰和未来人生道路提供理性的认知和正确选择的双重任务。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处于引领地位,渗透在学校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又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它既是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高职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知识相融合的培养模式中,加强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能够促使高等教育由培养单一书生型专才向培养综合素质型通才转变。
哲学人文精神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领域一般规律的科学,涉及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这就决定了哲学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博大精深,积淀了丰富深厚的科学文化,必然能够给予正在接受哲学人文精神熏陶教育的大学生以思维活动的思辨性,使他们能够理性地认知世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能够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人生精神支柱。哲学人文精神教育对促进学生人性日趋美好、人格不断完善、品质日渐崇高、眼界愈加开阔、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人文精神能够培养学生在挫折面前达观的处世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歪风邪气吹不倒、艰难险阻压不垮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素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哲学人文精神教育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先进的校园文化等方面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哲学人文精神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境界。这就决定了哲学人文精神熏陶教育是解放学生思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利器。它能够使学生破除陈旧的思维定势,激发其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哲学人文精神能够大气磅礴地引导学生,在思维方式的活跃性、思想理念的前瞻性上唤起学生对社会人生乃至整个物质世界发展趋势的忧患意识。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学生警醒和反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中的行为是否恰当,关系是否和谐。当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精神价值的体现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时,依然要求学生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求他们遇事客观理性,不盲从,不轻率,不浮躁,不走极端,不急于求成,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哲学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脚踏实地地对现实社会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和价值选择。让学生能够用哲学的辩证思维观察现实社会和未来人生,并对未来社会和人生作出前瞻性的科学决断。同时,通过智慧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所涵盖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正确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
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4
所谓“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主要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作为当前德育课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众多德育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笔者也顺应课改的要求,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基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基于此,在《哲学与人生》课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哲学”进而能“用哲学”,笔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活动情境的创设、活动形式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活动教学策略的探索。下面,以“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教学为例进行课堂活动教学实例解析。
一、追溯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哲学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W家奥苏伯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因此,教学要改变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呆板、机械状态,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的联系。
美国教育家杜威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本质观。他要求教学与生活相连,特别是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连。杜威认为当时课程的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的生活不相沟通,他主张改造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中心来重新编制课程。而《哲学与人生》课程在教材知识点的编排上,以中职生未来面临的人生问题为基点,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知识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较好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不仅关注学生“学哲学”,更强调学生“用哲学”:以分析和解决中职生的人生发展中的切要的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用哲学指导人生,用人生体验哲学”,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活动,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问题,将哲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打破学生对哲学课的传统认识,并不是“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
本节课教学内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层层推进的关系,笔者将这三个哲学原理的学习贯穿到“家乡变化发展”的主题中,学生对“家乡的变化发展”有认识、有感受、有体会,在活动中感悟到生活中的哲学,经过深入的思考探究进一步体会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二、创设活动情境,化枯燥理论为生动活动,激发学生思考
杜威曾提出:传统教学是灌输式教学,只让儿童静听,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个人经验以及学生自由的、直接的和主动的活动。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也明确指出,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哲学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积极探索、思考,这就需要创设一些活动情境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1.借助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活动情境
多媒体具有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它有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给学生欣赏崔健的一首摇滚歌曲《不是我不明白》,用音乐振奋学生的精神,调动学生的情绪,并借用其歌词自然贴切地引入学习主题:变化发展。课堂最后来个首尾呼应,以一首励志歌曲《奔跑》作结尾,再一次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教学过程中还播放了牵动每一位增城人神经的“增城挂绿湖”的视频宣传片以及图片新闻,学生兴趣盎然,在有效感知的基础上,思考探究问题自然更深入,体会更深刻。
2.运用问题情境,凸现活动的教学价值
活动教学最容易出现的一个弊端是:活动中学生容易只是单纯地参与活动,活动过后没有达到感悟的水平,活动中无收获,纯粹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容易与教学内容脱节,流于形式。所以,“活”与“动”不能仅仅停留于外在的形式上,不能只是追求各种感官愉悦,学生的动手、动嘴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动脑,真实的生动活泼不应缺少学生的积极思维。
本节课开端就以一个游戏活动“家乡变化接力赛”让学生“动”起来,进而利用学生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提出问题:大家所说的变化都是发展吗?为什么?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层层引导学生进行哲学原理的思考。第二个主体活动是“记者报道”,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实地观察或亲身经历,采取记者新闻报道、现场采访等灵活有趣的方式呈现挂绿湖工程的发展进程。然后根据学生的报道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思考挂绿湖工程从立项到完工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进而逐步引导学生指出:量变与质变有什么不同?两者的辩证关系是什么?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对我们的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有怎样的指导意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情境所产生的活跃而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充分探讨交流,使学生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中多角度地分析,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这样一方面可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形成,最终凸现活动的教学价值,实现教学目标。
三、寓教于乐,以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其基本含义就是教师通过操纵教学中的各种因素来引发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我们不能把“寓教于乐”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或者用某种教辅手段,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之外获得暂时的欢娱;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是要把教学活动放到对学生的潜能和学习源动力上,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知、信、行的全面发展。是否寓教于乐,以乐促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
1.以游戏促乐学
不少哲学家视游戏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体验,是人愉悦身心最普遍的活动方式。教育不应该是严肃的说教,它应该给学生快乐的体验,而游戏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带有娱乐性的活动。有趣、轻松的游戏可给学生带来兴奋、快乐的体验,可以避免学习的枯燥乏味;游戏的形式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引发学生情感态度的转变。
本节课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说出家乡的变化,采取“家乡变化接力赛”的游戏活动进行,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合作互动,快乐体验,课堂气氛比单纯的列举要活跃热闹,且为后面问题的积极探讨做出了情绪的铺垫和资源的准备。
2.以竞赛促乐学
生动活泼的竞赛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竞赛中,学生的自我表现需要显得特别强烈,竞赛能唤起他们的内驱力,激发斗志,获得奋发向上的积极体验,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团队意识、荣誉感以及正确应对成功和挫折的态度,都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家乡变化接力赛”的活动,既具备游戏的元素,同时具备竞赛的性质,利用组内合作、组间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竞赛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在交流中更易获得探究结果。
3.以表演促乐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一堂课能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切相关。角色扮演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又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在“记者报道”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实地观察或亲身经历,以“记者”为主要扮演角色,采取记者新闻报道、现场采访等灵活有趣的方式呈现挂绿湖工程的发展进程。学生站在所扮演角色,如记者、村民、市民、领导干部等的立场上看问题,以该角色的身份、处境、情感、态度来表现其言行。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可以体察学生的情感,洞察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及其对事物的看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技巧。
4.以动手操作促乐学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哲学课的教学中,面对枯燥深奥的哲学原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其体验动手的快乐与成功。
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5
关键词:玄对山水;逻辑进路;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026-02
引言
中国古人往往有着浓郁的山水意识,他们或借山水以传情、融情、诗、山,水于一体;或借山水以品藻人格,在山水之中安顿一生,追求精神超越;更有甚者,则赋予山水一种深厚的哲学意蕴,借山水而表达自己的形上之思。特别是道家者流,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的过程更是与山水、自然紧密缠绕,息息相关。魏晋玄学家们更是将这种意识发挥得淋漓尽致,构建自己的哲学本体。“玄学家们还由追求精神自由,进而实现对玄理的体认和领悟,叫做‘以玄对山水’”[1]。
“玄”,这个概念首见于《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这里的“玄”,用以形容道的特征,有深远幽奥之义,是用以表征“道”的“有”“无”一体的性质和本质的一个概念。
一、魏晋时期“玄对山水”的阐释
西汉末期的严遵著《老子指归》一书,它是汉代的代表作,它在解释《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发生论思想时指出:“有虚之虚者开导禀受,无然然者而然不能然也;有虚者陶冶变化,始生生者而不能生也;有无之无者而神明不能改,造存存者而不能存也;有无者纤维玄妙,动成成者而成不能成也。故虚之虚者生虚虚者,无之无者生无无者,无者生有形者。故诸有形之徒皆属于物类,物有所宗,类有所祖。”可知,这里所提出的“虚之虚者”“无之无者”“始生生者”“造存存者”等,说的就是天地万物赖以生成的本体问题。所以,这里的“虚之虚者”等就是“玄”。
到了魏晋时期在扬雄《太玄》篇中,“玄”就具有了宇宙本体的性质,被作为宇宙本体的名称而使用。“扬雄认为,“玄”是超越一切事物、无形无象的绝对,是天地万物最高本原。”[3]“玄对山水”观是魏晋玄学家们对自然、人生、社会宇宙做以哲学思考的概括性表征。这种思想的表征,渊于《老子》的“自然”本体论观,承于《庄子》的个体超越之思,而随着魏晋有无、言义之辨的展开而渐趋形成。对“玄对山水”观形成的过程做逻辑分析,亦可大致反映出隋唐之前道家主体论思想发展的大致进路,并由中可以进一步揭示出道家价值观念的转换特征。
二、“玄对山水”的致思取向
《老子》五千言,以道立德,以德彰道。在其思想体系中,对道的论述虽大都没有直接用“自然”此范畴规定之,但通解《老子》思想精神,其对道的论述无不脱透着一种“自然”气息。可以认为,“道”和“自然”在《老子》学说中,往往在同一哲学层面被使用,即皆体现了《老子》对宇宙本体的思考和体认,并在这种思考和体认中,显现出老子“自然主义”的人生价值取向。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中国哲学本体论和价值论相融通的特征,是就其整体运动特征而言的,就某一具体的哲学发展阶段而言,对两者相融通的方式,程度的认识,具有时代性的差异,在“老子”的哲学观中,“自然”作为本体论的存在,更多地倾向于对“宇宙本体”客观属性的反映,而对主体反面,价值精神的融摄,并未得到较为直接的体现。直到《庄子》那里,个体性、主体性、精神超越性的特征才被凸显出来,使本体论和“价值论”的融通性特征,逐步显现出价值本体化的倾向。在“老子”思想学说中,尽管主体性的本体化特征尚未展开。但是《老子》中所蕴含的世俗批判意识,超凡脱俗、返璞归真的“回归”意识,独运造化、追求生命价值实现的人生自由意识,却并未被“自然”所遮蔽。这种价值倾向,在《庄子》那里被发扬,在玄学论辩中,则被逐步提升到了本体论的地位。其哲学意蕴虽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哲学地位却有了较大程度的变异,大致体现了一个由宇宙本体向价值本体,由自然之性向主体之性发展的过程。《老子》的“自然”论观,成为“玄对山水”观继承的思想渊源,也是“玄对山水”观致思取向的逻辑起点。这样的逻辑起点,一开始就不同于儒家在社会关系中立德立功的德性进递路向,包含着对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世俗价值观的强烈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蕴含着后世道家超凡脱俗的主体性情节。
《庄子》哲学精神,异于《老子》之处,是经由将《老子》辩证法思想推向极致,以相对主义的运动观将主体性置于虚无之境,以求达及无我无物,无欲无求的精神逍遥境界。《庄子》的哲学世界,更加透达脱体地张扬了生命自由的回归意识,个体精神的超越精神,以及审美想象意识。这种相对主义哲学观,一方面,将《老子》的“自然”本体论逐步转化为个体生命的价值法则,从而逐渐确立了人在自然,在宇宙中的主体性地位,是对《老子》本体论思想由外向内,由宇宙向人生的转换。另一方面,《庄子》哲学的主体精神,又直接而深刻地影响了魏晋玄学家们对本体问题的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逐步突出了人在宇宙,人在自然状态中的地位。《庄子》的人生追求与精神风尚,对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其最直接者,即影响到魏晋人物对于“放达的追求”[4]。尽管《庄子》更多的是借助于这种哲学精神来描绘庄子眼中理想世界,但从道家思想发展演变视角看,却是道家思想由天道向人道,由自然向人生逐步演化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理论环节。这是一个由外向内,有天道向人道,由应然到实然逐步转化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就魏晋玄学而言,是人的生命价值精神,主体性超越意识在哲学地位上的提升、发展过程。“玄对山水”观所折射出的主体空灵心境,恰是对庄子逍遥游之境的本体论回应。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主体构架的基本思路是天人合一,魏晋时期“玄对山水”的主体性情操是玄学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对天人合一精神做出的时代性诠释。这种诠释意境,具有本体论和人生论上的双重指向,反映了玄学家们对先秦老庄思想的理解和发挥。
在本体论层面,老子以“道”论天,以“道”宏人。作为宇宙的本原,老子的“道”具有最高的抽象性和最终的统一性,对“道”的理解,既要在各种人生、社会现象中来体认,又需要借助于诗意的直觉思维来进行。玄学家们寓情于山水,借山水以明对“道”的理解,“玄”境就是“道”境,就是体道、证道,与道合一的本体之境。以“玄”论“道”,使“道”的宇宙本体性进入到生命本体论之中,化“道”的自然性为个体生命的解脱之道,精神超越的理想之路。山水在这里作为无限宇宙的载体,以自足自适的地位作用于生命个体的价值实现进程之中,成为生命自我反观、自我实现的一面镜子。玄学家们以山水为镜,品藻人格,在浮离的现实政治生活中清扬一份自我闲适的心境。
在人生论层面,由对本体论的契悟而感通人生论的超常,是其安顿人生的逻辑进路。这样的致思方式,使个体生命的存在,由于具有了“道”的支撑,而具有了世界根本的高度,人生精神由之而释放,也因之超拔而出!魏晋时期,政治社会秩序与道家所景仰的理想蓝图格格不入,时下学人在学术义理上崇空谈,在人生精神上求超越,“玄队山水”是这种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思想产物。玄学家们的人生价值观,继承了先秦时老庄的批判精神,发展了它们的意酝旨趣。
三、“玄对山水”的逻辑进路
魏晋玄学的哲学问题,包括有无、一多、言意、名教与自然等等。魏晋玄学家们对这些问题的论述,不像两汉经学家那样在枯燥的教条中去探析儒家的微言大义,而是在日常生活和欣赏自然景物中去思考哲学的问题,从而就将关于天人的最高学问与人生的生活内容相统一、相结合起来,并进一步融人生的虚然之境于宇宙本体之境之中。从而在人生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架构起了一座基于生命实践基础之上的桥梁,这就赋予了山水自然等外在的、客观的事物以深厚的人文价值底蕴,同时也赋予了个体生命价值的宇宙论的客观性制约。这种致思特征,一方面以价值的方式融通了对自然的认识,并认为价值之识高于真理之识;另一方面,对价值的强调又是以自然、宇宙的无限性作为诠释的内在张力,其以艺术美的形式解答了人生在世的必然和自由,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忧乐互济,悲致双修,不是厌弃生命而出常,不是冥冥祈祷于来世。魏晋哲人的人格意识、精神向往,既传承了独运自然的价值追求,但更强化了在生命与自然的一体性中对生命价值的肯定。“玄对山水”的致思取向,在其终极意义上,当归化于对人生之道的证悟。“由本体论引申出价值论,道家于是主张人应该像宇宙本体那样生存,从而,“自然”也就成了标志人的生存方式和人的价值态度的概念”[5]。“玄对山水”观表达了玄学家们借山水以游艺人生的情感倾向,借自然以品藻人格的价值主张。特别的是,玄学家们更是寓山水之中,寄托着对形上之道的景仰和追求。他们不仅是满足于在山水之中托情寄怀,他们更力求借助于山水这样的诗意图景,表达出他们对难言之道的体悟,并最终将这种体悟上升成为他们反观世俗,安顿人生的智慧之门。这样,一方面,山水具有了人的价值情怀;另一方面,则是主体在于山水的交融中进入了天地人我一体的本然之境。
参考文献:
[1]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66.
[2]老子译注・第一章[M].辛战军,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3.
[3]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8-59.
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理解本文浅言深意的特点。
2.掌握文章开合自如,环环相扣的缜密思路。
情意目标:
1.启发学生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目标:熟练默读文章并做出标记点评。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明确起、录、转、合的框架。
教学难点
对所谓“觉解”的理解和“圣人”做“平常人所做的事”和“平常人所做的平常”的事区别在于哪里。
教授方法启发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有一次因自己的牙齿脱落而陡生感慨,写下了“人言齿之落,寿命难维持。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的诗句。“人”“我”对“齿落”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悲观,——豁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引出板书课题——人生的境界)
二、介绍作者:
冯友兰,著名哲学史,哲学研究家,北京大学教授,对中国哲学文化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著作甚丰。
三、布置默读课文,提出默读要求。
1.从文章形式上,力求搞清文章的结构;
2.从文章内容上,力求搞懂文章的主题;
3.默读时对重点地方做出标注。
四、检查学生默读效果
提问:文章是怎么开头的?
——以一句疑问句开头,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提问: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什么?
——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关注,在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之中,不知不觉间引读者进入作者所要阐述的“人生的境界”这一主题范围。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做出回答)
提问:文章分为几个自然段落?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的做出回答。这一问题并不难,但学生由于往往没有养成阅读时随手标注的良好学习习惯,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往往始而瞠目结舌,继而翻书去计算。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共分为12自然。
提问:这12自然段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路?
(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进而理解文章主题,随着教师的提问分析,讲解,列出板书)
五、分析文章思想内容:
着重分析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是人生最常见的常态境界,在此基础上追求精神道德上的高度升华,则上升为道德境界甚而天地境界。人常见的境界是功利境界,这里的“功利”,是个中性词,并无贬意。但一般的最大多数的人,他们的人生境界在这个功利的范畴内,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色彩。注意作者所言——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分析“必然”二字的使用,文说明,对功利的追求是有高下之分的,可能并非不道德,但也有可能是绝对不道德,要提醒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六、布置研究讨论的话题
古人云:“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者,人所共仰的大圣人,但却人人可以为之,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古人又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里谈的做人标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上述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写出发言提纲,以备讨论课文用。
七、板书设计
课题:作者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分为四部分
(一)(1自然段)——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二)(2—6)人生的四种精神境界——自然、功利用职权、道德、天地。
(三)(7—11)对人生四种境界的分析。
(四)(12)对未来哲学,对中国哲学在满足人生精神境界所做贡献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