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范文1
关键词:县域经济;内陆地区;综合评价体系
近年来,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性,内陆地区整体较为落后,且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如何构建合理的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来准确评价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成为提高区域发展质量的关键。
一、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国外相关指标体系简析
1.“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教授英格尔斯提出现代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世界发展指标为基础,以六个关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为依据,以美国上世纪60年展水平为标准,提出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等11 项指标以及相应的标准来评价现代化进程。
该指标体系比较简明,数据容易获得,度量简单,可操作性强,是现代化评价的经典方法。但该体系也有不足,比如把现代化的门槛定得较低,使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发展阶段容易被英格尔斯指标所误导,或者容易从这个纯粹的传统工业化时代指标中得出非真实的结论(谢立中,2003)。
2.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于1996年创建、并进行了三次调整和修改。该指标体系从社会、环境、经济、制度四个方面,分别按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设计模型。其中驱动力指标代表人类活动、过程和模式对可持续发展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即表明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状态指标衡量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即描述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而响应指标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变化所作的选择和反应,即显示社会及其制度机制为减轻诸如资源破坏等所作的努力。(逯元堂,2003)
该指标体系可操作强,用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监测并具有预警作用,清楚地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社会、环境、经济、制度等领域的发展问题。但该体系以国家为评价对象,对于指标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界定的不够清晰。
3. 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
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于1989 年提出,由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等4 个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314 个三级指标构成。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外向经济与内向经济、引进吸收能力与输出扩张能力、财富禀赋与有效运行过程的平衡、个体冒险创新与社会协调凝聚力四大平衡关系,着力评价国家整体现状水平和发展的潜力,以此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公平和自由的市场条件下,生产和销售经受国内外市场检验的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4. 人类发展指数体系
人类发展指数(HDI)也叫人文发展指数,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该指数通过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的预期寿命、教育和经济水平三个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来反映不同国家在人类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二)国内相关指标体系简析
1.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于2000 年提出,采用客观数据与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选择的县域经济数据对全国所有县市进行分等级分类型评价。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具有综合性的经济总量指标,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但该体系仅限于经济方面的评价,不能反映社会、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情况。
2.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指标发展指数测评指标体系
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指标发展指数测评指标体系又称“百强县”指标体系,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各县(市)统计部门上报的统计资料,按照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共33 个指标,分别计算出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
3.“现代化”指标体系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依据现代化的内涵和信息时代的特点,设计了由3 个“表征集合”、8 个“水平指数”和21 个“基层指标”构成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该体系具有原则正确、简明可测、数据容易获得、度量比较直接等优点。但该体系中定性指标占一定比例,从而主观判断对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
4.“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999 年,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五大方面组成,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5个等级,共219个指标。其中,总体层表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系统层由生产、发展、环境、社会、智力支持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状态层是在每一个系统内能够代表系统行为的关系结构,变量层从本质上反映状态的行为、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要素层采用可测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等表现进行度量。
该指标体系简单、易于获取,同时层次分明,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时间和空间排序、权重分配及评分度量。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指标的选取受人为因素影响明显、指标庞杂等缺点,使得不同区域难以用同一指标进行对比,使用的数据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山东省内陆地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山东省内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根据《中国行政区划简册(2014)》,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数为2853个,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行政区划有个17个地级市,137个县市区,其中市辖区48个,县级市29个,县60个。除了沿海的7个市外,内陆地区包括10个内陆市,即济南、济宁、枣庄、泰安、淄博、聊城、德州、临沂、菏泽、莱芜。鉴于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大多指的是市辖区以外的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区域经济,本文的研究范围只包括县及县级市,不包括市辖区。除市辖区外,内陆地区有56个县市。
近年来,山东通过实施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战略,县域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县域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3年内陆地区56个县市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704.7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10.07亿元,经济总量稳步提高,但内陆地区56个县市的整体水平不高,强县数量较少。
全省县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8%,内陆地区56个县市平均为35.23%,略低于平均水平。全省县域实现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52亿元,内陆地区56个县市875.82亿元,占34.32%,其中全省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30亿元的县域单位有33个,内陆地区56个县市只有6个。全省116个县域单位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有17个,内陆地区56个县市中就有13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的有17个,内陆地区56个县市中仅有2个。可见内陆地区县域经济整体较为落后
(二)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意味着若干指标构成一个系统,其中每一个指标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某一个层面,使评价体系呈现出结构层次性,反映每个层次的状况。同时作为整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又能得到总的评价结果,从而能够客观反映县(市)经济运行的特点。
2.可比性原则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尽量采用可比性较强的相对量指标和区间具有共性特征的指标。同时,必须明确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涵义、统计口径和范围,以确保时空上的可比性。
3.代表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每一类指标能够较好代表县域经济发展的某一个层面,地区间指标值差异大小可以区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4.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是指在选择指标时还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选择现行统计报表中可以取得资料的指标,保证指标所包括的内涵可以进行定量描述。否则指标过多、过细,会给资料的搜集、整理带来很大困难。构建县域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挑选一些已经建立了政府和部门常规统计制度、拥有比较健全统计资料、易于计算、容易取得的指标。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衡量山东省内陆地区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情况的指标,以反映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该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经济发展要素、21项具体指标,见表1。
其中,经济发展基本指标反映的是各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规模、水平、城镇化建设及产业结构现状。社会生活指标反映的是县域地区人民收入和消费的情况,用消费、投资、医疗保障等因素描述人民的现实生活。发展潜力指标反映的是县域经济发展所具备的发展潜力,用资源建设、文化科技教育及金融财政支持等因素描述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通过以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山东省内陆地区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谢立中.关于所谓“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点讨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3).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范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盘县
十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了热点词。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创造约7万亿元的市场需求。可以预见,通过城镇化释放投资和消费需求,将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动能。县域城镇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头,无疑是城镇化最重要的着力点。同时,城镇化亦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因此,盘县要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探索盘县城镇化战略实施的现实路径。
一、盘县县城总体规划
在盘县县城搬迁至红果十余年、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新时期,在国发2号文件及中央扶贫开发赋予贵州一系列政策支持、贵州省制定新战略与新要求的背景下。盘县立足于提升区域职能、构建新老县城一体化。编制《贵州省盘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1]。
(一)盘县的区域职能与定位。滇、黔、桂的交通枢纽、贵州省区域中心城市、贵州省产业高地、贵州省面向云南及东南亚地区的桥头堡。
(二)县域城镇空间结构。十字聚集:以沪昆高速、沪昆高铁,毕水兴高速、南昆铁路支线以及规划中的毕水兴城际快铁形成“十字形”发展轴;一主两副:以新老城区一体化发展为主中心,柏果―鸡场坪、保田为两个副中心。
(三)中心城区城市规模。规划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约22万人左右,2020年约30万人左右,2030年约50万人左右。规划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10平方米/人以内,按50万人计,则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应控制在55平方公里以内。中心城区城市规模的扩大对于盘县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次不能错过的历史机遇。
二、盘县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2013年10月21日,《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在京。盘县入围2013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名单,排名第99位,实现了贵州省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贵州通往云南的交通要道,素有“黔滇咽喉”之称。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公里。辖内37个乡(镇),2012年末常住人口103.73万人[3],住着汉、彝、回、水、布依等28个民族。盘县是我省30个经济强县之一,近年来,坚定不移地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大力发展提升旅游业,以“三化”兴“三农”、以调整促转型、以开放促开发、以民生带发展,经济运行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00.72亿元,工业总值506.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6.2593亿元,财政总收入65.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60元,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其主要特征是:
(一)交通更为便捷。盘县县城至云南昆明和贵州贵阳的车程由原来的10个小时缩减为3个小时左右,沪昆高铁通车后将缩减为1个小时左右,“1小时经济圈”使盘县与云南昆明和贵州贵阳省会城市更加融为一体。
(二)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大道”沿途地带,工业和相关的服务项目加快上马,商品房项目的开发闻风而来,沿线20多公里范围内由原先纯农村地区变为城郊结合部。也就是说,不仅县城及其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而且“城市大道”沿途的城镇化进程也是触手可及。
(三)工商业的发展吸引来自各方的“外地人”。既有继续从事农业的农民,也有从事人们原先闻所未闻的行业人;既有“单位人”,更有大量的处在极为松散状态的各类新老居民。
这些特征,尽管在过去若干年已经逐步显现,但在今天城市大道建成后,将会更加凸显。
三、存在的问题
把盘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放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来考量,盘县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与全国和全省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总体来讲,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一)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
2012贵州省人均GDP为3106.21美元,盘县人均GDP为4632.87美元,对照钱纳里标准模式,都在2912-5460之间,表明盘县与全省同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但是,盘县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陈少荣说,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盘县也提出了突出“三个核心指标”,即:以县为单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美元[4]。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还远不到一半。
(二)城镇化进程缓慢,落后于全国、全省水平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52.57%,贵州省城镇化率36.5%,盘县城镇化率34.5%,比全省低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8.07个百分点。从城镇化进程来看,盘县的进程较缓慢。盘县2012年的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而全省、全国分别提高了1.54个和1.27个百分点,盘县与之相比,分别慢了1.24个和0.97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5-0041-03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十二五”描绘了科学发展的蓝图。科学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发展机制。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变化,辽宁“十二五”时期,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目标,必须构建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包括收入分配机制;协调拉动机制;农村发展机制;低碳环保机制等。
一、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还低于经济增长(GDP增长)速度,更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如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辽宁省“十二五”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目标的现实要求。结合辽宁实际情况,“十二五”时期,实现居民收入不低于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目标,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构建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为促进收入分配关系合理调整创造条件。
首先,转变分配观念,树立正确的收入分配理念。长期以来,工资、薪酬等对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一直被单纯看作是生产成本投入,进而把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对立起来,忽视了收入分配对社会消费、进而对交换和生产的决定和影响作用。“十二五”时期,我省必须更新收入分配观念,为提高“两个比重”,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其次,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合理调整“三者”关系。初次分配差距悬殊,是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源头。提高“两个比重”,必须从初次分配人手,堵住收入差距扩大的源头。包括:1 合理调整政府、企业与居民的分配关系。严格控制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收入的不合理增长,把提高“两个比重”的量化指标纳入规划,明确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和任务。2 合理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要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和利润监管;对低工资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要加大税费减免。3 合理调整企业与劳动者分配关系。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调查、监督企业执行情况;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保证劳动者在工资协商中的话语权,保证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合理给付,杜绝企业长期无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建立劳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最低工资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联动机制。
再次,完善再分配机制,健全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初次分配的差距要靠再分配弥补。”十二五”时期,我省要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再分配机制,强化税收和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和作用。包括:1 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水平。增加就业等渠道,大力提高低收人群体的收入水平。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3 严格税收管理,惩治腐败,严防偷税漏税,限制高收入者过高收入。
最后,还要针对地区收入差别,完善转移支付机制。目前在我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域收入不均、群体收入不均的现实。在“十二五”期间,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辽西北等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西部贫困地区快速脱贫。
二、完善协调拉动机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如何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是辽宁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完善的协调拉动机制,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结合辽宁实际,健全协调拉动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们一直偏重于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而忽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致使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下降。“十二五”时期,我国之所以要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由内外两个方面原因决定的:一是外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减少进口,使我国传统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通过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来拉动内需,就成为我国后危机时代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条件;二是内因――经济发展阶段的驱动。当前,辽宁省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超过4000-5000美元之后,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增长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迅速上升,与投资拉动并驾齐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具体思路包括: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居民消费之忧;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推动消费升级;加强消费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创新信贷体制模式,扩大消费规模等。
其次,健全扩大投资规模的优化机制。鉴于近年来我省投资效率处于低水平徘徊的现状,“十二五”时期要把健全投资优化机制列入主要议程。一方面,要健全投资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科学论证和科学、民主决策,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超前建设,提高投资效率;另一方面,要完善投资的结构优化机制,通过对投资结构的优化,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辽宁作为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老工业基地,资源消耗型工业体系特征十分突出,经济增长对要素投入依赖程度高,能源消耗量
大,污染相对严重,产业结构中缺乏核心技术的低端产业占有较大比重。这些问题长期积累,导致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对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必须通过用“增量改善存量”的途径,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扭转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经济发展模式,构筑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再一方面,还要完善多元投资机制,鼓励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培育中小企业。促进民众创业,改善投资环境,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
再次,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出口升级机制。长期以来,出口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很弱。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省创新出口升级机制带来了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原来以初级、低端产品和农产品输出为主的传统出口模式严重受阻。在后危机时代,只有创新出口模式,才能重新占领国际市场。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产业优势,完全有能力率先实现出口升级战略,创新出口模式。“十二五”时期,我省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毗邻日韩,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势,利用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利用“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两个国家战略的政策优势,推动出口升级,力推成套设备出口,扩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建立科技创新机制,促进产业升级
要建立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在对省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市场调节,提高科技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要建立健全政府支持、市场引导的产学研内在结合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力度。要创新科技金融机制,吸引各类金融机构人驻辽宁,积极促进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创新,着力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的同时,要通过多种政策措施,继续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要解决创新人才机制。着力推进人才计划,还应建设国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吸引和聚集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到辽宁创业。
四、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辽宁的差距还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十二五”期间,我省要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精神,把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健全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思路有:
一是要构建“一体化”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是我国、也是我省“十二五”期间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的不良后果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落差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城乡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发展极不平衡等。破除二元结构必须构建一体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结合我省实际,“十二五”期间要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在实施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综合改革和突破辽西北三大战略过程中,提升我省城乡一体化的层级,扩大一体化范围。具体思路有:1 区域规划一体化。同步实施“区域”城乡一体化、“市域”城乡一体化和“县域”城乡一体化三大战略,把区域内市、县、镇、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一体规划、一体发展;2 设施、产业一体化。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区域内城乡道路体系和城乡环保基础设施,按照集约化、园区化原则,在城市连接带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城乡产业相互融合、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3 市场、服务一体化。实现区域内城乡双向流通渠道的整体连通,形成城乡一体的市场流通体系,完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服务资源对农村的配置;4 就业、保障一体化。实行区域内城乡一体的充分就业政策,加强农民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加快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加大区域内公共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二是要健全县域发展机制,提高县域经济实力。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过小是辽宁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之一。2009年,全国地区生产总值超300亿元的县,辽宁有5个,县均424.6亿元;江苏有20个,前5位县均1433亿元,是我省的3.73倍。因此,“十二五”时期,我省必须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机制,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其次要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稳步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第三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是要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时期,我省要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推进机构改革,革除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有效办法,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创新产业升级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创新劳动就业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转移就业的机会;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支持力度。
五、完善低碳环保机制,打造“生态辽宁”
“十二五”时期,将是辽宁生态环境大幅度修复期。我省要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2010年提出的“大干四年,绿化辽宁”奋斗目标,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48%以上;要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大伙房、观音阁等水库上游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辽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海洋污染防治力度。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坚决禁止河道滥采滥挖、滥建滥排,全面恢复河滩地生态,实现水质状况进一步改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为基础,以产业集中区内的物质循环为载体,以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为着眼点,构筑“大中小”三个循环圈,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单位要素的产出率。
积极推行低碳经济。辽宁作为国家第一批试点发展低碳经济的5个省份之一,“十二五”期间要明确发展目标、任务、产业培育及保障措施,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建立适应省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
参考文献:
[1]苏海南,确立并实施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N],中国经济时报,2010-10-18,
[2]辽宁省发展研究中心、辽宁省委党校联合课题组,“十二五”辽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动力机制口],咨询研究摘要,:010一‘一8
[3]辽宁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辽宁省委党校联合课题组“十一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R]研究报告,2010,(7),
[4]王广林等调整收入分配群众呼声最强[N],华商晨报,2010-10-29,
[5]王治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辽宁完善环保体制机制[EB/OL],东北新闻网,2009-2-12,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范文4
所谓项目,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特定的地区、某单位(或企业)从市场和国家产业政策出发,根据宏观经济评估结果,配置各种生产资源,形成生产能力,以获取预期效益的全部投资活动的有机整体。项目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我们做的各项工作,如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等,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没有项目,就没有根基,没有项目支撑,任何发展规划都如空中楼阁,毫无意义。
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加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是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调整投资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投资效益,增进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环节。要树立“前期就是投资”的理念,深刻认识前期滞后就是投资滞后、就是发展滞后的道理,要认真筛选储备一批、筹划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要努力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市以上重点建设项目,以有效应对土地资源等瓶颈,并通过项目的建设,促进产业大提升、经济大发展。
一、“十一五”项目工作回顾
2001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用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视野,加大项目争取、建设和管理力度,开创了项目工作新局面,使我县项目争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五”时期是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最快的时期。农田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等成为投资的重点,实现了乡乡通油(砼)路和村村通公路,构建了“一纵三横六联线”的骨干公路网;解决了城镇和农村安全用电,达到了农村初级电气化标准;集镇饮水困难已全部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已解决80%;邮政网络覆盖城乡,电话网覆盖到镇村,实现了传输网光纤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瓶颈”有所缓解;特别是2003年构皮滩电站开工建设和以“四在农家”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这些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改善了投资环境,对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项目工作中,我们牢牢把握国家、省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结合县域实际,立足当前和长远,认真分析、研究、筛选,充实和完善了项目库,基本步入了“投产一批,开工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工作良性循环的轨道。五年来共争取国家、省、市项目150余项,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近3亿元。涉及交通、农业、水利、生态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城乡电网、能源、旅游、教育、卫生、计生、文化广播、基层组织、社会保障、民政福利事业等项目。在做好国家、省、市项目资金争取的同时,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县域内各类优势资源所在,始终坚持做到集中精力,认真负责,按行业、分领域编制了《招商项目册》,并通过网络优势积极向外推介项目,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
二、项目争取工作的几点体会
㈠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是保证
为了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更大的支持,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在上级有关部门来我县检查工作或调研时,尽可能抽出时间陪同,并且还利用外出开会和学习的机会,主动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使上级部门加深了对我县的了解,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领导的重视,形成的高位推动效应,提高了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㈡掌握信息,选准项目是前提
为使项目争取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认真分析国家、省的投资动向,立足实际,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充实项目库,筛选符合立项条件的项目,克服了盲目性。如:这五年来,我们抓住国家、省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这一机遇,及早动手,做好相关前期工作,使我县的公路建设速度加快,交通“瓶颈”得到改善。
㈢创新方法,争取主动是关键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全省各县市争取项目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竞争更加激烈,我们的压力也随之增加。通过分析各种因素,我们一方面夯实项目前期工作,另一方面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积极寻求省市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全县项目工作人员发扬舍小家顾大家,勇于奉献的精神,随时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和联系,提高了项目争取的竞争力。在项目争取过程中,发挥忍劲和韧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跟踪项目,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项目,变成了可能。如:大乌江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未列入“十五”规划,也不是省市的重点项目,争取的可能性较小,但我们通过协调各方面关系,成功争取到1000万元国债资金的投入。再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国家规定只安排贫困县,但考虑到我县部分地区贫困面还较大,扶贫攻坚的任务还较重,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积极向上级发改委汇报情况,并邀请省、市发改委领导来我县实地查看。为使这个造福于民的项目尽早实施,我们又想方设法征得省发改委领导的支持,带我们相关人员赴北京,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为项目立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该项目最终在国家、省立项,共争取到640万元易地扶贫国债资金,搬迁450户1781人,改善了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㈣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是条件
为确保投资效益的发挥,做好建设项目的“投资、质量、进度”控制,我们充分发挥项目办对重点项目稽查的职能,从源头、制度和程序上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克服了“重要轻管”现象的发生。如:交通项目、国债旅游项目、县城供排水项目、教育项目等等都发挥了应有的效益,使上级部门对我县的项目建设管理给予了认可,为后续项目的争取创造了条件。
根据这些年工作的经验体会是:突出一个“韧”字,即要有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强化三种“理念”,即走出去争上促商理念,项目就是发展理念,全社会参与理念;落脚在五个“求”字,即千方百计恳求国家、省的支持,千言万语谋求市相关部门的理解,实事求是寻求县领导的帮助,需求各乡(镇)、各部门的配合,坚定不移要求项目实施后呈现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在经济欠发达的区域,项目争取本身就是一个排除万难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但是当看到经过努力,项目得以落实实施时,我想到凡是为项目的争取付出辛劳的人,他的那种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这才不会辜负全县各族群众的期盼,对得起县委、政府的重托。县发改局这些年就是在“求”的环境中打拼,在“求”的过程中锻炼,在“求”字上做文章,虽然在“求”,但这是站起来“求”,不是跪着“求”,这“求”正当,有尊严,因为他是“公求”而堂堂正正,而不像“私求”鬼鬼祟祟。他是为发展而求,不是为个人的利益而求,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今后,只要有利于的发展,我局还会继续“求”下去,我局还会继续为各乡(镇)、各部门牵线搭桥当红娘,甘为人梯,甘为铺路石。
三、项目争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来项目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⒈个别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争取工作认识不到位,主动性较差,缺乏立足本部门和本地方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项目的意识,个别部门为其自身利益影响项目申报,认为项目争取都是发改等部门的事,在报送相关资料过程中不及时或质量不高,延误了项目上报列入省市规划和立项的时机。
⒉大多数项目建设单位能够按国家投资项目的要求进行规范管理,但仍有个别建设单位“重要轻管”,在项目建设中存在工程资料不全,相关手续不完备,项目竣工验收后不及时决算和审计,有违规使用资金现象。这些都将影响项目的争取。这些年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在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方面出台了系列管理措施,也做了一些改革,我想,对以后的资金使用将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⒊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小项目、一般性项目多,骨干项目少,且项目科技含量不高,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
⒋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不足,未设立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致使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影响了项目争取工作。
⒌全县从事项目工作的人才匮乏,培训力度不够,影响项目的争取。
四、如何做好2012年项目争取工作的思考
㈠工作思路
项目是生产力诸要素的集合体,是资源配置的依托条件,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资金匮乏的重要途径,是拉动经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载体。项目争取工作总体思路:通过“一个推动、两个提高、三个到位”开展项目工作(“一个推动”即“高位推动”,“两个提高”即“提高项目争取资金总量,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科技含量”。“三个到位”即争取项目的主动意识到位、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到位、抓项目的专业人员到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立足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加快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筛选、储备、申报、落实项目,确保项目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继续保持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㈡工作任务、重点
2012年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的一年,项目将是拉动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我们在去年制定了《县“十一五”分行业争取国家、省补助资金计划》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筛选、细化,年内计划重点申报污水处理项目、县城垃圾处理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湄余二级路延伸公路、大乌江红色旅游、龙家至湄潭石莲公路、S305线二级公路、乡村道路项目、老干活动中心、大中型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人畜饮水项目、病险库除险加固项目、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天然林保持项目、乡镇畜牧站项目、石漠化综合防治、基层派出所项目、乡镇法庭建设项目、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薄弱学校建设项目、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项目、乡镇司法所建设项目、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项目、农村电网完善等一批项目在省立项并尽快开工建设,拟争取中央专项和国债资金6000万元以上。
㈢工作具体措施
2012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发行适度的国债,一是拟安排长期建设国债500亿元;拟安排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804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250亿元;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为1304亿元,比去年增加150亿元。二是政府预算支出和政府投资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政府投资使用要确保“三个高于”,即: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高于上年。同时,加大对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支持。三是合理安排中央财政超收收入。增加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增加社会保障基金、企业政策性破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支出。因此,我局根据国家宏观政策信息将采取以下措施,开展项目争取工作:
一是认真研究国家、省投资政策,捕捉信息,不断寻求争取项目的潜在机遇,筛选一批体现地方特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竞争实力、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并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省市项目库和发展规划,夯实项目工作的基础。
二是以县发改局为主充实有一定业务能力和专业才能的人员,建立一支高素质、精干的项目班子,负责项目前期工作,指导、监督、协调项目业主和有关单位做好项目的立项、可研、初设(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等前期工作,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组织项目的报批。
三是继续加大项目信息的搜集和反馈,加强同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增强争取项目竞争力。
四是充分发挥项目争取的各种优势,整合项目争取的各类资源,形成项目争取的强大合力,不断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向外推介项目的力度。
五是发挥好部门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项目建设的条件。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项目争取意识,强化项目工作基础,完善项目工作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对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的争取、实施与管理力度。
㈣几点建议
为确保在完成今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亿元目标任务和30个重点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县直各部门要形成合力,促进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县政府出台项目工作奖罚办法。在项目的申报、立项、建设管理等环节,明确第一责任人,对于态度积极、成绩突出的第一责任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并建立项目争取基金,对争取到项目的部门和乡(镇)解决项目前期费,以提高积极性。对于消极对待,不尽职尽责的第一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和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分乃至追究刑事责任,以保证项目工作责、权、利分明,并且把项目工作作为考核各部门、各乡(镇)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二是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部门项目进行重新定位和筛选。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已列入全省“十一五”专项规划的项目不再编制项目建议书,视为立项,可直接编制可研)、可研报告均应委托有资质的机构编制,达到规定的工作深度。建设规模的定位应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规模达到国家、省规定的范围。根据国家、省新的投资体制和资金投向,建议水利、交通、城建、农业、生态、卫生、教育等行业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做好项目总体规划,以利于抓住时机,争取国家、省更大的支持。
三是建议各相关部门加强合作,进一步完善县项目库。通过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实际,科学论证,精心选择农、林、水利、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充实项目库,为项目的申报立项打好基础。
四是建议各行业主管部门确定专人对本行业项目实行全过程负责。在加强同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做好项目信息的搜集和反馈工作的同时,加强项目管理,使项目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六制”既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责任制。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强建设项目的协调、组织和管理工作,落实建设过程的各项配套条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改、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做好对项目资金的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确保投资效益的发挥。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范文5
一等奖(5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典范
――关于义乌发展经验的调查报告
(省委办公厅 舒国增等)
2、关于在我省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调研报告
(省发改委 姚作汀等)
3、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建设
(省委政法委课题组)
4、杭州市青年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实证分析
(杭州团市委 董 悦)
5、“浙中城市群”建设与发展若干问题的调查研究
(省委党校 陆立军)
二等奖(10篇)
6 关于我省流动人口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办公厅 潘捷军)
7 农村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衢州市委政研室 徐延山)
8 浙江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对策研究
(省国土资源厅 王松林等)
9 具有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研究
(省科技厅 蒋泰维等)
10 浙江生态省建设中的水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省物价局柳萍等)
11 关于创新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研究
(省政府研究室 陈广胜)
12 关于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省人事厅 陈仲方等)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传承
(省委宣传部 童芍素等)
14 从“民主恳谈”到“参与式预算”
――基层民主的温岭模式调查
(温岭市委宣传部 曹 鸿等)
15 关于有效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继续做好渔民转产转业的调研报告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 蔡洪法等)
三等奖(20篇)
16 关于我省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
(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叶子挺等)
17 浙江省异地商会党建工作调查及思考
(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18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衢州市委 厉志海)
19 关于“八郑规程”的调查与思考
(绍兴市纪委 史济锡等)
20 关于浙江省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省社科院 杨建华等)
21 宁波市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研究
(宁波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22 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报告
(省经贸委 丁耀民等)
23 关于我省城镇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的调研报告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韩春根等)
24 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报告
(省旅游局 纪根立等)
25 以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为抓手,全面提高我省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的能力
(省委党校 吴锦良)
26 对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省委办公厅 王文滋)
27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研究(省卫生厅 李兰娟等)
28 “庆元模式”对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乡镇体制改革的启示
(省委党校 何显明等)
29 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推进科技自主创新
(省财政厅课题组)
30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省委统战部课题组)
3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省政府办公厅 施清宏)
32 关于全省法院努力实践“三项承诺”的调研报告
(省法院 包祥水等)
33 关于浙江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法制办 周小平等)
34 从我省地方立法民主实践探索推进地方立法民主化的对策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李步星等)
35 《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立法质量评估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丁祖年等)
优秀奖(30篇)
36 浙江省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
(省知识产权局 陈小英)
37 2006年浙江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研究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施幼薇等)
38 台州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研究
(台州市委 张鸿铭)
39 浙江省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以台州为例
(台州市委政研室 郑楚森等)
40 浙江省政府外债负担问题研究
(省财政厅课题组)
41 关于乡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省委宣传部 沈立江等)
42 提升合作经济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省农办 邵 峰)
43 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关系研究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刘 亭等)
44 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研究
(人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45 浙江省慈善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省民政厅 吴桂英等)
46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趋势与浙江城市化战略调整
(嘉兴市委办 张才方)
47 缓解我省小企业融资难的几点思考
(省中小企业局 吴家曦等)
48 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
(省信息产业厅 高鹰忠等)
49 浙江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省工商联课题组)
50 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人口和产业集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调研报告
(省农办 王良仟)
51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丽水市委政研室 李 华)
52 关于外来流动人员信教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省委统战部课题组)
53 全省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调研报告
(省林业厅 陈铁雄等)
54 推动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强市
(绍兴市委政研室、市府办谢卫星等)
55 完善村级治理机制研究
(绍兴市委组织部 方建平等)
56 对浙江工业产业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
(省经贸委 陈卫东等)
57 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省政府参事室调研组)
58 打造浙江省文化创意中心区的调研与建议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朱李鸣等)
59 浙江经济增长与三大需求关系的初步分析
(省发改委 钱建鑫等)
60 现代化进程中温州农民的社会分化问题分析
(温州市农办 谢小荣)
61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问题研究
(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62 金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调研报告
(金华市委政研室 胡新民)
63 吴兴区关于构建新型困难群众救助体系的调查报告
(吴兴区政府 施根宝)
64 关于推进“海上法治”的调研报告
(舟山市“推进‘海上法治”’课题组)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绥宁县项目建设带动作用财务评价社会效益
1项目情况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10000亩笋竹丰产林种植扩建项目,位于绥宁县白玉乡的付家湾、檀山庙、罗家铺3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520.6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84.9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70.00万元、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36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85万元、预备费用23.0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5.74万元。另外申请中央财政投资80.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4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00.68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即“有项目”的正常年销售收入为1860.00万元,利润总额657.76万元。项目建设前,即“无项目”的正常年销售收入为1155.00万元,利润总额512.38万元。以“有无项目”对比分析,计算的增量投资利润率为27.92%;增量财务内部收益率21.04%,增量财务净现值(i=8%)为424.60万元,增量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1年)为5.70年。表明项目预期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家和省、市、县大力发展笋竹经济林的有关产业政策,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更大范围的农民增收,做大做强企业自身,实现农民和企业的双赢,公司将继续加大基地建设投入,特提出《2011年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10000亩笋竹丰产林种植扩建项目》。该基地建成后将与2010年建成的笋竹丰产林基地集中连片,使项目区笋竹丰产林基地建设更具规模化,进而产生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该县笋竹产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绥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坚持以发展林业和林产品精深加工为县域主导产业,实现到2010年,竹木加工产值达26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确保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使竹业成为绥宁经济的支柱产业,竹资源的培育成为重点。毛竹是绥宁县林业的主要产品之一,竹产业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但过去一直存在着重利用轻培育的思想观念,近年来竹林面积虽有增加,但单位面积立竹却呈下降趋势,而且,由于管理粗放,竹林结构不合理,竹林仍处于粗放经营的低产阶段。全县笋竹加工企业每年消耗竹材1500万根以上。但是按现行竹林生产能力计算,全县每年只能采伐毛竹1000万根左右,难以满足竹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绥宁县毛竹资源丰富,但毛竹加工综合利用率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规模效益不突出。现有的80家竹加工企业中,年产值超过 1000万元的仅 6家,其余均为小型加工厂,加工原料多为大径竹,利用率仅为50%~60%,浪费大,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多为初级产品,企业管理落后,风险承受能力低,容易被市场淘汰。
因此,实施本项目可以弥补竹资源的不足,将种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开展毛竹种植和加工可以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对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项目选址条件
项目区位于湖南省绥宁县中东部,东与武冈市接壤,西与武阳镇交界,南与关峡苗族乡相连,北与李西镇毗邻。项目区总人口为3136人,土地面积15.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38万亩、林业用地13.1万亩,现有毛竹12380亩,立竹248万根,全部为低产林。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项目区于2008年将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本项目改造的10000亩笋竹丰产基地属于集体林地,林改后落实到农户经营管理,林木所有权归农户所有。项目区土壤主要为砂岩、板页岩发育的黄红壤、红壤、黄壤,质地疏松、通气性好、湿润肥沃、酸碱度适中,适宜毛竹生长繁育。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年均日1347.9h,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406.0mm。 项目区有白玉河流过,另有小溪流4条,可满足基地绝大部分竹林引水灌溉和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4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作用
项目实施后可直接带动项目区683户2730人建设毛竹基地10000亩,间接带动400余户1600余人,建设毛竹基地6000亩。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的怀化地区种植农户发展毛竹基地20000余亩。项目建设后,农户种植毛竹每亩收入1860元,每亩效益658多元,与项目建设前相比,每年可为项目区农户增加效益146万元。
5财务评价
5.1评价依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三)》;《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各项原材料、人工消耗均按有关定额及邵阳市现行价格计算。
5.2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 建设投资中,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分类进行折旧,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费用也参照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折旧年限20年;项目预备费分摊到以上两类资产中,固定资产残值按5%计取;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10年平均摊销,年折旧及摊销额为30.60万元。
(2) 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8%计算。
(3) 修理费按折旧费的25%计取。
(4) 管理费按销售收入5%计取。
(5) 项目计算期10年,财务基准收益率为8%,按照现行的财务制度和税收制度进行评价。
5.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项目生产成本包括病虫防治的农药、挖笋、伐竹、号竹、护笋养竹垦覆以及管理监测等。农药按照25元/亩计算;挖笋、伐竹、号竹与护笋养竹、修山分别按照8工日/亩、6.0工日/亩、3.5工日/亩、3工日/亩计算;工日按照40元/工日计取。
项目建成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为=(农药+挖笋+伐竹+号竹与护笋养竹+修山+管理监测)/面积:
=(25+320+240+140+120+20)/1
=865元/亩
5.4 财务效益分析
(1) 销售收入对比分析
销售价格:竹材:15元/根;冬笋6元/kg,春笋3元/kg。
销售数量:项目建设前,即“无项目”正常年产竹材40万根,冬笋550t,春笋750t,项目完成后,即“有项目”正常年产竹材65万根,冬笋900t,春笋1150t;
项目完成后,即“有项目”正常年竹材收入975万元,冬笋540万元,春笋345万元,合计1860万元;
项目建设前,即“无项目”正常年竹材收入600万元,冬笋330万元,春笋225万元,合计770万元。
“有无项目”对比,项目销售收入正常年增量为705.00万元。
(2) 利润分析
根据项目建设前的固定资产情况评价,项目建设前,“无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为512.38万元,净利润384.28万元。
项目建成后,在经营期间,“有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为657.76万元,净利润493.32万元。通过“有无项目”对比分析,计算的增量投资利润率为27.92%,增量投资利税率为27.92%,增量财务净现值424.60万元,增量财务内部收益率21.04%,增量投资回收期5.70年。企业每年从所得税后利润中提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和5%的任意公益金。
(3) 评价指标
通过增量财务现金流量计算,在经营期各年净现金流量(税后)共计为1059.53万元,各项评价指标见表1。
表1评价指标表
各项增量评价指标显示,企业建成投产后,其经济效益良好,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达15.72%,高于设定的8%基准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包括建设期为6.93年,在经营期内除获10%的收益,还将得到252.17万元的净现值,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5.5 财务评价结论
根据项目建设前的固定资产情况评价,项目建设前,“无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为512.38万元,净利润384.28万元。项目建成后,在经营期间,“有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为657.76万元,净利润493.32万元,财务净现值1951.7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29%,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1年)为4.77年,以此生产能力计算的盈亏平衡点为22.27%。通过“有无项目”对比分析,计算的增量投资利润率为27.92%,增量投资利税率为27.92%。增量销售收入705.00万元,增量净利润109.04万元,增量财务内部收益率21.04%,增量财务净现值(i=8%)为424.60万元,增量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1年)为5.70年。以上分析,表明项目预期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
6社会效益分析
6.1 壮大优势产业,促进结构调整
通过项目建设,在培育毛竹资源的同时,保证了笋竹加工业原料的供应,完善了笋竹产业链,壮大了区域优势产业。项目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技术示范、科技培训等科技手段,最终使项目区毛竹产业由生产型向市场型、加工型的转变,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6.2 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析
项目建成后,公司分别与各农户签订年度笋竹购销合同,保证基地竹材按时按量产出,公司及时收购。在竹材的购销过程中,公司现款现货调材,农户按约定逐年偿还借款。对笋竹实行保底价收购。公司不得低于保底价收购,行市价高于保底价时按行市价收购,确保农民和公司双方利益不受损失。在基地经营过程中,公司每年要指导农户适时修山、护笋养竹,以保证林地生产力稳定、笋竹产出正常、农民收入和公司经营收益稳定。
6.3 带动基地分析
根据项目单位加工对原料的需求和市场容量,项目实施后可直接带动农户建设毛竹基地10000亩,间接带动建设毛竹基地6000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农户发展毛竹基地20000余亩。
6.4 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项目实施后可直接带动项目区683户2730人,间接带动400户1600人展毛竹基地6000余亩辐射带动相邻乡镇发展毛竹基地20000余亩。项目区农户种植毛竹每亩收入1860元,扣除投工,每亩效益658元,与项目建设前相比,每年可为项目区农户增加效益146万元。以企业为龙头,通过公司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可以扩大毛竹的种植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完善毛竹产业链,促进县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6.5 带动就业分析
基地的建设促使鲜笋加工及竹材加工的发展。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每年可产生65万根竹材,2050t鲜笋,将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原料,在竹材加工及笋加工领域产生160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带动当地仓储、运输等流域的就业。
6.6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