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的鉴赏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视文学的鉴赏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视文学的鉴赏方法

影视文学的鉴赏方法范文1

关键词:影视艺术;鉴赏能力;高职学生;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13-01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艺术学科,将各种人文艺术和文化赏析结合在一起,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审美教育的核心部分。影视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觉赏析和听觉享受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领悟,指引学生的审美观念。如今审美教育已经成为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部分,而影视鉴赏是审美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方式,本科院校对影视教育的鉴赏相当重视,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影视艺术鉴赏教育和审美教育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采取审美教育的观念,通过对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一、影视艺术赏析对艺术鉴赏能力的作用

影视艺术主要是在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持下,以声音和画面为媒介,运用特定的机械设备通过传媒技术再现历史文化或者是当下生活的综合艺术。电影艺术的综合性主要是表现在它既有着历史参考价值和文学描段,也有着一定的故事情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影视艺术在传播过程中融入了音乐,其中主体音乐更能制造合适的观影氛围,让学生沉溺在故事情节中。另外,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不仅仅是重视对故事结构的叙述和人物表现是否饱满有张力,也综合了摄影技巧和画面构图,对电影的制造充分考虑了光线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以及画面比例。因此,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有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和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影视艺术在含义上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影视艺术范围广、内容丰富,主要是包括各种题材的电影、新闻、电视剧、纪实专栏等,狭义的电影在题材上没有那么丰富,范围也比较小,多是指特定的电影题材或是电视剧题材。本文主要是对狭义的影视艺术来探讨对高职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的作用。电影故事片对学生认识事物和了解事物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电影故事在结构方式上有多种叙述方法,比如“意识流”电影或是“蒙太奇”结构的电影,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特写和平铺直述的描写方式来让学生在观影过程中对人物、情节、心理和画面都有一个感同身受的体会。

二、培养高职学生对影视艺术鉴赏能力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特别是影视已经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媒介。例如2012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作品《搜索》就是强调了大众传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今,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观影,比如互联网、网吧或者是电影院,都可以观看到最新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尤其是大学生,观影的渠道可以通过校园图书馆以及多媒体教室。但是在观影过程中,学生往往在意的是电影情节够不够精彩,故事是不是跌宕起伏的,并且主流爱好爱情剧或是恐怖剧,观影的感受也非常浅薄,无非就是感觉好或是感觉不好,没办法详细的理解人物的心理意识,观影鉴赏能力差。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就像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艺术含量和文学水平,学生在观影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人文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在精神上得到正确的指引。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树立正确的真理。”因此,培养高职学生对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是有助于学生通过影视人物心理来客观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观影观念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在以后生活中,可以客观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的情商。

三、如何提高学生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

影视鉴赏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样化的,本文是只探讨学校对高职学生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高职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要以引导为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中的观念强加给学生,高职学生在这个时期,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主观认识,教师在观影过程中要学会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影视艺术有一个正确的鉴赏能力。

1.教案上的设计。在课前的准备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案的设计,包括对选题的重视,可以以文学影视作品或者是国外优秀电影为主。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知识的连贯性,以及理论与实际联合的必要性,对课堂的节奏在教案中也要明确分配,避免在时间分配上不平衡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选择的观影素材和教学知识是必须一致的,不能片面的以观影为主,因此,对素材的挑选和知识点的结合就是教师在课前需要设计的。

2.教学意识的转变。教师在实际教学课程中,对影视艺术的鉴赏应当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应该注重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理解。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每个学生的思想个性和感官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课堂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影感受,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然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例如在观影过程中,尽量的先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达到一个基本认识,再由教师导出认识问题的关键点,教导学生如何观察影片,欣赏电影画面。

3.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进行一个课外阅读,例如观影《白鹿原》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进行一个自我阅读,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在观影的时候更能把握住人物的形象特点,方便学生理解人物和对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整体把握,在观影过程中可以真实的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心理变化。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对一些影视术语稍微了解一下,包括光影的节奏,部分画面色彩的构筑等内容,例如王家卫导演的电影的光线处理特点明显,教师可以通过对电影光线和色彩来指引学生如何欣赏电影画面和对电影画面的如何处理。最后在影视艺术鉴赏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实践教学手段,通过摄影技术和拍摄技巧的掌握,让学生在了解传媒机械的过程中真正的对影视传媒感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更专业的去了解电影拍摄的过程,以及故事表述的手法和画面结果比例的配合,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重视开展影视艺术鉴赏能力是符合当今现代化教育的素质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的。在艺术鉴赏课程中,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赏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用一定的标准去观影以及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认知,在观影过程中正确的认识周围事物,包括正确认识自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教案的设计,以及教学意识的转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影意识和观影感受,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迅.筒论《影视鉴赏》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创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74―771.

[2]付庆军.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教学探析[J].电影评介.2006(21).

[3]杨玉鸿,王成云.影视艺术的音画关系与处理[J].中国有线电视.1996(06).

影视文学的鉴赏方法范文2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用;探究

一、文学作品鉴赏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对学生兴趣培养的作用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其实属于一种艺术再现的过程,而学生在欣赏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展开对文学、作品的想象与理解,加上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合其中,从而能够深深地体会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领略到作品中的文化情境,感受英文语言带来的影响。

(二)不断提升高中学生对英语阅读的能力

对英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感觉最难的就是阅读理解。在平时练习中,英语教师让学生多阅读一些英、美文学的著作,从著作中可以理解、感受他们的文化、习俗,逐步提高对英文阅读的理解的能力,对文章有个整体把握。

(三)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与文学、历史和文化修养紧密结合,有了英美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化的前提下,学生所进行的写作技术训练,就是在一个有着文化和文学积累的层面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教师在教授时,学生对其记忆与再表述,也是借助于相应层面的表达能力而完成的。

(四)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就必须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对异国文化的了解,这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学习英美文学,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更加深刻地认识西方文化、他们的视野也会变得更加开阔。

二、英、美文学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具体措施

(一)英文影视赏析地合理应用

教师结合课本知识选择一些优秀的英文影视作品,让学生学习英美的文化、风土人情,使得学生对这些国家的文化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比如,《最蓝的眼睛》《秀拉》等作品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文化冲突、概念的理解。但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要把重点放在阅读上面,对于文学的知识、文本的分析作为一个辅助的方面。

(二)给学生创造机会学习文学鉴赏的能力

广泛意义上的能力是指:“在实践、活动之中,逐渐养成一种能实现一定活动的技能。对于学生来说,在阅读中能够最初去感知文中的大意,逐渐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之中,往往不能确定他们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用于学习,或者是否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在活动中。因此,不仅仅针对课文之中的阅读部分,还是关注学生对课文的一些题目进行审题的方法,最终为了学生能够很好地去体会课文的真正内涵,以及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通过对课文仔细地分析、了解,从而逐渐总结、归纳出英语阅读方面的规律,即精华部分。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等能力被更进一步得到提高。一切措施,均是为了把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提高。所以,对学生来说,通过课外的阅读来提高能力,或者通过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课外的读物等来进行。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在课文中的一些语言方面的知识,还能让学生更多去体会课外的知识,最终促进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发展,以及提高他们在自学方面的能力。

(三)创设学习文学作品的真实情景

一般而言,在高中英语的教学阶段,对于教师来说,要设计一个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情境,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就要多进行相关的思考了,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将枯燥、静态的剧本,要以学生的身份去扮演、展示,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使其能够主动地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深刻地感悟着当时的文化情景,更加对文学作品有了自己的理解。

(四)采用现代电子媒介,深化文学名著的评价教学

影视文学的鉴赏方法范文3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观情意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是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时候没有愉悦的心理,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课堂的听讲就成了纪律约束下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消极厌弃。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愉悦因素,有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也有学生对任课老师亲切良好的印象。实践证明,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自信心、需要感、愉和自觉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教学效率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他们的阅读兴趣采取恰当、相应的培养方法。特别是对毫无阅读兴趣的学生而言,首要任务就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设置引读性的疑问,促进学生产生阅读动机,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二、培养鉴赏能力

高一学生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鉴赏性阅读能力时应注意给学生打好基础。这一学年的鉴赏性阅读训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文体特点,掌握正确地阅读、理解及分析的方法,初步形成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高二,教师要让学生的鉴赏性阅读能力得以形成。该年学学生鉴赏性阅读能力形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鉴赏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方法,对作品进行初步鉴赏,会写鉴赏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和课外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授鉴赏的原则和方法。还可以结合不同文体的课文,尤其是教材第四册中的小说、戏剧,教授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还应该引导学生扩展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约70万字),撰写一些影视短评和文学作品鉴赏短文(每周1―2篇),组织学生鉴赏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鉴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学生在正确理解、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阅读鉴赏能力。

高三是学生鉴赏性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以及创造性研读评价作品、撰写一定质量鉴赏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性阅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美学知识、文艺理论和现代思维方式的专题讲座;也可以把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四篇文艺论文作为提升学生鉴赏性阅读能力的范文,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指导学生撰写体现其创新能力的文章。

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比法”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迁移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法研讨过程中,对比阅读是常常被提及的一种教法。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作品、作家的异中之同、同中之异。在确定了事物之间的异同关系后,要更深入地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够使比较不流于肤浅,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标。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运用“由点到面”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一个阅读材料去辐射更多的阅读材料,进而掌握这一类的文章,提升筛选信息的能力,提升归类能力,也培养转化能力。

影视文学的鉴赏方法范文4

关键词:利用;影视资源;服务;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同时也明确进出:“大力拓展与使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态的课外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等相关要求。恰当地借助现代教学媒体进行直观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欣赏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利用影视资源的优势为教学服务,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充分运用影视资源的积极影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小学语文教学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语文教师必须研究影视作品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合理引进,使之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利用影视作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较多的中外名著节选。一般来说,品读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品味语言对故事情节、人物外貌、语言、心理、矛盾冲突、环境描写有所认识,把握并体味小说的意蕴与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教师可以在文字解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视觉性解读,即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来加深理解。

2.利用影视作品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写作素材

影视作品作为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部分,备受学生的关注。写作课可以利用影视作品这一资源,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可以把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细节的叙事技巧及结构的章法都可以借鉴到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在这“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换角度”几方面考虑,一定会打动人心。生活、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也是他们写作的重要素材,可引导学生写影视评论文章等。

3.利用影视作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影视艺术是一种语言性很强的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运用才能逐步实现。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走向他们所喜爱的影视作品,甚至可以与同学进行对话、争辩,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确立话题时,应考虑到话题的价值、现实意义、难易程度等因素,以便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热烈的交流气氛。

4.利用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好的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愉悦,从而受到以美感为前提的特殊的启迪、教育。影视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刻程度和艺术质量方面存在着优势。如《开国大典》、《任长霞》、《亮剑》、《英雄》、《十八岁的天空》、《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都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中学生观看、欣赏、读解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好的影视作品是一座充满魔力的桥梁,把学生引向文学的殿堂,引向无限广阔的审美鉴赏的天地。

二、克服影视资源的消极影响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功,如果过度引用影视资源,忽视学生这四项基本能力的训练,那么语文课就变成了单纯意义上的影视欣赏课。一节课中如果引入的影视资源过多,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屏幕上,完全没有精力再去体会文本的深层意义。

另外,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力会受到极大限制。文学语言本身形象生动,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它所提供的想象空间要远远比直观的影视广阔得多,丰富得多。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产生丰富多样的理解,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方式,对学生个体的审美能力和行为个性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在播放电影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兴趣盎然,但学生的兴趣仅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他们的阅读兴趣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在文字面前没有形成对文字的感觉,即语感并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尤其在诗歌的讲授上,这一弊病就表现得较为突出。诗歌是用精炼语言去表现丰富内容的,这种内容是需要自己去体会、添加的,如果用图画去讲解诗歌,学生对图画一览无余,对含蓄美的诗歌失去自己的想象,学生的想象能力就会缩小。因此,展示影视作品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

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获取经济利益,影视作品中也充斥着厌学、出走、比阔、赌博、暴力等内容,对中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阅历尚浅,可塑性大,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正面引导。对一些格调不高的、有害的影视作品,可结合语文课进行影视欣赏指导。可开设影视艺术讲座,提高对影视作品的辨别选择能力和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让他们远离庸俗浅薄的东西。

三、教师要适时适度用好影视作品资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对影视作品适时适度的利用,将会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既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又要讲究相应的策略方法。

1.引入影视资源要注意实效性原则

面对着良莠不齐的影视作品,教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当影视资源用在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上,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只有所选的影视资源符合教学要求,与学生的经验契合,才能引导他们采用审美批判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审视作品。

2.文本与影视作品对比研究

影视文学的鉴赏方法范文5

1影视大餐的“营养”

影视是当今世界最富有魅力的综合艺术,它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诸种艺术之精华,成为一门独立的“第七艺术”。影视与文学更是休戚相关.影视作品源于原著而又不同于原著,而这相通和不同之处正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原著,从而进行理性地分析,并投入到审美鉴赏活动中去。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使这种鉴赏评价更趋理性化,使这种鉴赏评价更具有语文的特性。观看影视也是一种阅读,只不过与文字文本不同的是影视展现的是画面文本。影视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关注社会人生,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评判。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影视大餐的“营养”,使之为教学服务,对实现教学目标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贯彻语文新课程标准,有着积极的作用。

2巧用影视“大餐”,打造语文盛宴

基于文本与视像间的特点,利用影影视源优化语文教学,一方面能活化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课外阅读。

2.1以影视资源为支撑点,激发兴趣,让学生撬起名著的大山。影视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将名著的阅.读与影视片结合,能使学生更形象地感受作品了解作品,并由此引发学生读名著的热情。名著学习使学生通过阅读与大师对话,使他们从人生的开始就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有一个精神的高起点,对其终生学习和精神发展可起重要的作用。看过电视片《水浒传》片段,学生目睹了林冲等梁山好汉的英雄风采后,觉得还不过瘾,渴望进一步阅读原著,于是图书馆的《水浒传》被借阅一空。利用影视激发学生读名著,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不失为值得一试的好办法。

2.2以影视资源为切入点,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驰骋。语文学习本质上是精神自由空间的开拓,学生必须有自我生命的情感投入。因此,语文教学尤其是诗词散文教学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教学情境。许多根据诗词散文拍成的音乐电视配乐散文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例如学习杜甫的《登高》时.教师先放一段配以三峡画面和主人公抒情的音乐电视片来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以音乐电视特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共鸣,精彩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深情的朗诵,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求知生动,获知灵活。又如学习《我与地坛》后可播放同名电视散文,黄叶纷飞,目影细碎,史铁生摇着轮椅缓缓进入地坛,抒情的小提琴音乐配以动情的朗诵,把人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境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这里音乐电视把静止“平面”单一的课堂优化为活动“立体”多维的情境,从而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使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独特的教学磁场,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引发其无穷的想象。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欣赏影视片原本是一项重要的审美活动,影视片用来辅助语文教学,能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美感,得到启迪,受到教育,并由此提高审美水平,这正是教学的理想境界。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脱离教学的盲目滥引与完全排斥影视一样,都是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因此我们应根据课标、文本的要求.根据学情合理引用。

总之,影视资源的巧妙引进,如同给语文教学这一盛宴嵌入了新鲜的“菜肴”,给语文教学课堂带来了“满汉全席”,增强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值得我们去研究、应用。

写作小常识:

影视文学的鉴赏方法范文6

一、上不上?――这不是个问题

人类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尽管习惯于依靠文字表达的人们还有些不适应,但不可否认,影视图像具有原生态特征,读图,可以让现代人更逼近生活的真实,更细腻、更真切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可是,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预言,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1]香港电影学院主管教学的负责人也曾说过,现代人接触影视媒体的时间,每天至少两小时以上,一般观众如果没有影视文化的知识,只能被动地接收影视传媒讯息,可以说是另一种文盲。

两人从文化层面对“影视文化文盲”提出自己的看法。从教育层面看,前苏联教育家A. C.马卡连柯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孩子习惯于消极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往往是不由自主的视觉印象,孩子仅仅是‘看看’而已,艺术印象仅是一略而过,没触及到个性,没引起思索,没向他提出任何问题。这样的看电影是微不足道的,而有时甚至会带来很大的危害。”[2]

看影视,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很重要的部分,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影视欣赏能力也就自然成了现代人必备的能力。读图时代,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影视欣赏能力可以说是时展的要求。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狭隘的语文观已不适应现代的语文教学,大语文,大视野,才贴合语文本质,贴合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影视欣赏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加,也就是要在开设影视欣赏选修课的基础上考虑必修与选修的整合。语文与影视的联姻成为必须,没有“影视”的语文是“清瘦”的,没有“语文”的影视是“平面”的。

二、上什么?――这是个问题

各学科都可以开影视课,英语教师可以开“基于影视欣赏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影视欣赏与听力教学”,历史教师可以开“跟着电影学历史”,计算机教师可以开“Edius、Premiere技术在影视中的应用”,而我校的物理教师李鸣就开了“物理视角中的电影”一课。或许语文教师会说:我们开的是真正的“影视欣赏”课。那么什么是“影视欣赏”?别的学科上的不是“影视欣赏”吗?语文教师上的“影视欣赏”有什么独特性?中学的“影视欣赏”与大学的“影视欣赏”有什么不一样?这些问题都要在开课之前给予厘清。

笔者认为介绍电影的发展历史,历史教师或许讲得比我们更专业;介绍电影的拍摄技法,通用技术教师或许讲得比我们更专业。而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欣赏电影,那么,我们开的影视课就要体现出两个“味”:“语文味”和“影视味”。“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应该在语言的习得、审美;“影视味”体现在哪里?画面、色彩、音乐、表演。我们要把“语文味”和“影视味”融合起来,比如,分析语言不仅分析人物的对白,还要分析“画面”,因为影视的语言就是镜头,影视的蒙太奇手法就是语文的修辞。

我们要把影视教学融合进必修课。现行的苏教版教材必修四节选了电影剧本《辛德勒名单》,教师可以借此进行影视文学的讨论,教材课后设计的关于“辛德勒人性”的“问题探讨”其实是“文本研习”,很遗憾教材的编者并没有根据影视文学的特征设计“问题探讨”,教师上课时应该做出调整。当然,影视欣赏如何融合进必修课,还要我们做出努力地探索。

至于中学影视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和大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笔者看到一本大学《影视欣赏》教材的目录,分电影篇和电视篇,共十章:“第一章:认识电影;第二章:类型电影;第三章:动画片;第四章:纪录片;第五章:解析电视;第六章:电视栏目;第七章:综述晚会;第八章:音乐电视;第九章:电视剧;第十章:电视广告。”[3]如此庞杂的内容,中学影视欣赏课上不了,所以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的范围缩小再缩小。

再比如某大学教师上的电影课的课程内容如下:“1.电影产生的原理与形成的历史;2.格里菲斯与经典好莱坞电影;3.爱森斯坦与苏联电影;4.《公民凯恩》与世界电影的现代演变;5.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电影纪实美学;6.法国新浪潮与欧洲现实主义电影;7.《小城之春》与东方人文电影。”这些教学内容专业性很强,中学影视欣赏课不可能也没必要上得那么深,因此,教师要把教学内容浅显化。

范围小了,才能教得透;内容浅了,才能激发兴趣。教师可以把“影视鉴赏”浅显为“影视欣赏”,鉴赏需要通过比较和对照进行评价判断,欣赏则是学生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品味和感受。如果说大学阶段要学生鉴赏影视,那么中学阶段则要求学生欣赏影视,这才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还可以把“影视欣赏”缩小为“电影欣赏”,再缩小为“××电影欣赏”,范围小、内容浅显易懂才契合中学的课程实际。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开的影视课题有很多,比如“带着语文课本看电影(教材与电影)”、“名著与电影(影视)”“王朔电影欣赏”“张艺谋电影欣赏”“斯皮尔伯格电影欣赏”等。像“带着语文课文看电影”这样的课题,就要求我们精选与教材文本有关的电影,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如可以选择《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祝福》《边城》《巴黎圣母院》《辛德勒名单》等,课程主要是进行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比较赏析。

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还要注意少一些诸如蒙太奇手法、长镜头理论等影视专业技巧和理论的分析,多一些情节梳理、形象赏析、主旨讨论,要重视作品教育内涵的挖掘,也要重视画面、色彩、音乐、表演等影视特性的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前文所说的把“语文味”和“影视味”融合起来。

拿某教师以主旨的理解为导向安排电影欣赏教学内容的课程为例,其教学内容如下:1.影视鉴赏知识和方法简介;2.以《可可西里》《简爱》为例探讨课题:责任与尊严;3.以《十七岁的单车》《千与千寻》为例探讨课题:青春与奋斗;4.以《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探讨课题:执着与自由;5.以《美丽人生》《当幸福来敲门》为例探讨课题:幸福与亲情;6.影视评论写作指导。影片是精心选择过的,教师是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按照课程分专题进行影片欣赏的。

再比如我校樊一君老师开设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与影视欣赏”课程。课程内容安排如下:1.古希腊神话基本知识介绍;2.十二主神介绍,观看《诸神之战》(2010年美国版);3.神与人的区别;4.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怪物,观看《赫拉克勒斯》(2005年版);5.英雄与悲剧,观看《俄狄浦斯王》;6.人类与半神,观看《奥德赛》;7.观看《特洛伊》;8.交流与考核。课程通过讲解古希腊神话故事,欣赏由此改编的电影,评价原著的价值与改编的意义,旨在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原著,鉴赏电影改编的魅力与遗憾,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批判精神。

以上两个影视欣赏课程的内容设计都是比较合理的,内容指向(教学目标)明晰,重视观影与评影的结合,值得借鉴。

三、怎么上?――这是更大的问题

中学影视欣赏课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随意、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这固然因为影视欣赏课主要以选修的形式存在,而选修课时是限定的,一般以一学年18课时1学分,如果以每一节课40分钟计,总共的上课时间只有520分钟,一部《变形金刚4》就有166分钟,总课时看不完四部《变形金刚》。如果不看影片,光赏析,那样的影视欣赏课便成了空中楼阁,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那么影视课该怎么上?首先,一定要看影片,而且要看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好影片。这就要求教师精选电影,开课时要列出必看影片和参考影片,因为课时限制,观影要求学生课外完成。当然,教师也要注意对课程的拓展,把影视选修课与社团(比如“电影社”)活动结合起来,与教材文本结合起来,与原著阅读结合起来,甚至可以与别的学科开设的与影视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

其次,“赏片―讨论”要成为影视欣赏课的组织常态。赏片和讨论可以是个体,可以是小组;可以是推介,可以是观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引导学生多视角评价电影,评价的视角可以是导演,可以是编剧,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摄影,可以是主题,可以是形象。

某教师是这样组织学生探讨影片中人物的“身份的奥妙”的,她抛出三个话题:“话题一:魏敏芝为什么是一个农村小姑娘?――《一个都不能少》探究;话题二:史标曼为什么是一名钢琴师?――《钢琴师》探究;话题三:诺兰德为什么是一名速递员?――《荒岛余生》探究。”教师预设的问题很新巧,学生集中围绕着人物身份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学生明白了“文学创作是一种美好的复杂的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有时候,我们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去设置情节去安排人物身份,但有时候也可以从典型人物的典型身份和典型经历出发为他们设置故事和主题。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必然遵循一个原则:量身定做。唯有如此,创作才会真实感人,扣人心弦,动人心魄。”[4]

在中学开设影视欣赏课,还需要全体语文教师做出很多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语文教师的影视修养要不断提高,要主动开设和开发各种影视欣赏课程,编纂适合教学的教材。课堂上,要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改变单一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改变学生将影视欣赏课看作“休闲课”和课堂上“看片积极,听课消极”的现状,提高学生的欣赏趣味和欣赏品位。

参考文献:

[1] 阿尔温・托夫勒. 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4:12.

[2] A. C.马卡连柯. 儿童教育讲座[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