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茶文化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茶文化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茶文化的概念

简述茶文化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茶叶企业;经济管理;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完全化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市场经济也进入了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中,国内的茶叶企业面对着来自全球的竞争压力,也面对着全球的消费者市场,这既是我们的挑战,也是我们的机遇。加强企业自身的经济管理,提高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切实的研究应对市场经济的策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做好的工作。

1市场经济的发展

1.1市场经济简述

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主要运行方式不是靠政府的调控和计划安排,而是靠市场进行调节。市场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中的主要活动对象是供方和需求方,市场经济的生产者由需求方加以导向,因为市场的需要才是生产者生产的动力。市场经济中主要的调控方式是市场波动,如果供给方过多而市场需要很少,就会导致商品降价甚至销售不出去,而当需求方很多供给方很少,这种生产资料的需求就会非常强烈,即使大幅度上调收购价格也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的生产者和参与者要确保靠正当竞争来参与生产相关活动。为了保证正当竞争,国家和国际社会也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相关法规来规范和保护市场经济秩序。

1.2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改变了过去的计划经济运行方式,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都变得异常活跃,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GDP已经排在了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国家都已经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化经济地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各大跨国公司也愿意参与到中国经济的建设中来,外国公司都积极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也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当经济形势过热的时候,政府会给予适当的提醒,避免过多的重复性投资;而当某个领域的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政府又会积极出台政策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鼓励经营者参与进来。

2茶叶行业的过去和现在

2.1茶的诞生与古代中国的茶叶行业

茶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在还未有国家概念的氏族社会时期就发现了茶叶并开始饮用茶叶,茶叶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在现代社会与咖啡和可可一起并列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茶叶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中国是世界茶叶贸易的中心,中国人是最早开始人工种植茶叶并生产茶饼和茶砖的,古时候草原人尤为需要茶叶,这与他们的饮食习惯过于油腻有直接的关系,中国商人开始把茶叶运往草原,用很少的成本就可以从草原换得大量的牛羊和各种皮制品,这是中国茶叶行业最早的对外贸易。后来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茶叶开始走向欧洲,走向世界。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迷上了茶叶,清朝末年因为中国茶叶、瓷器等商品对英国的出口远大于中国对英国商品的进口,英国人开始向中国倾销鸦片并最终导致了的爆发,这些历史都证明了中国古代茶叶贸易的辉煌。

2.2中国茶叶企业和行业的现状

据调查,中国目前登记在册的茶叶企业有四万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上千家,每年茶叶的销售金额达到几百亿,为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并一度成为第一产业的支柱产业。中国茶叶企业在总体上的数量比较庞大,其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也是不可估量的,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也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是在无形中缩小了城乡差距。但是中国茶叶企业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虽然我们茶叶企业很多,但是知名的茶叶企业却是屈指可数。我们一提到中国茶叶,首先想到的是龙井茶、普洱茶、大红袍、铁观音这些耳熟能详的茶叶名字,但是却很难想起像英国“立顿”茶这种茶叶品牌。我们的茶叶行业发展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缺乏知名品牌,缺乏企业宣传,缺乏文化输出,在世界上,中国茶很知名,但是中国茶企却不为人知。我们有着悠久的茶叶历史,有着璀璨的茶文化,有着众多的茶叶爱好者,有着大量的国内国外消费者,这是我们的荣耀;但是我们没有扬名世界的茶叶品牌,没有茶叶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是我们的尴尬。

3市场经济下的国内茶叶企业经济管理策略

3.1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品牌对一个企业尤为重要,我们提起汽车都知道“奔驰”“宝马”;提起家电都知道“索尼”“西门子”;提起饮料都知道“康师傅”“红牛”;提起超市都知道“沃尔玛”“家乐福”。但是当我们提起中国茶叶,基本上无法脱口而出一个众所周知的品牌,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们的购物习惯都会自觉地把知名品牌作为首选对象。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商品物资极其丰富,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面临的选择也是格外多,品牌建设也就显得更为重要,树立民族茶叶企业的品牌能够有效的促进茶叶的销售,例如现在的凉茶品牌“加多宝”,一句广告词“凉茶就喝加多宝”传遍了大江南北,经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大量的节目赞助,使人们都认可了加多宝是一种可以解暑祛火的健康饮品,加多宝每年创造上百亿的销售额,加多宝凉茶饮品的成功销售模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国内茶叶企业借鉴和学习的。

3.2推广茶叶文化

起源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茶文化,影响了中国数千年,早就根植于中国人的思想之中,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茶文化的流行,使得中国人更加热爱饮茶,也促进了茶叶极其周边产品的销售。但是外国人喜欢上了茶叶,却并没有接受中国的茶文化,这导致他们对于茶叶的饮用并没有特殊要求。我们应该推广中国的茶文化,使每一个喝茶的人甚至是从不喝茶的人爱上茶文化,爱上中国茶叶,这也是茶叶销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以茶文化的人文内涵为契机带动茶叶的销售。

3.3强化成本管理,促进多元发展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茶叶企业在茶叶种植方式和茶叶收购方式上越来越多样化。茶企在控制茶叶质量达到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全球化的种植或者采购。目前很多中国农民到俄罗斯或者澳大利亚等地广人稀的国家租地种粮,茶叶企业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在世界各地选取适合种植茶叶的土壤和自然环境,选择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茶叶种植。茶叶的发源地在中国,现在的主要种植地在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地区,国内茶叶企业可以进行全球性的采购,当然标准一定要严格要求,设立比行业标准更高的企业标准。对于茶叶的深加工和包装车间,企业可以直接设立在茶叶产地或者靠近茶叶消费地的地点,这样可以进一步压缩运输成本。茶叶企业在进行茶叶生产和销售活动外,还可以进行深加工,比如生产茶饮料、茶保健品、茶叶周边产品,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都在进行多元化发展,茶叶企业也要紧跟时展,开发多元化的茶叶产品。

3.4茶叶品牌的宣传方式

茶叶品牌宣传要采取多种方式,可以利用报纸杂志海报等传统平面媒体,还有电视电影等立体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促进茶叶的品牌宣传。同时,我们的茶叶企业应该引入专业的品牌营销公司,推广自己的品牌,打造专属自己的朗朗上口的广告语,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公益事业的投入以及文化产业的传播,树立国内一流的茶叶品牌形象。对于不同的品牌应该有不同的定位,同一个企业可以运营不同档次的品牌,既要有专攻超市一类底层市场的品牌,也要有专攻高档消费场所的品牌,更要有针对茶叶行业内专业人士的高端品牌。

3.5茶叶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茶叶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想要把茶叶企业做大做强,就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在过去很多茶叶企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或者家族企业,在今天这种模式已经行不通了,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聘请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审核企业经济运行,控制企业成本,加强企业宣传,构建企业文化。面对日益复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茶叶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速企业转型,适应新常态的变化,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3.6建立合适的激励和惩罚制度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良好的待遇和未来光明的发展前途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法宝,在市场经济下人才的争夺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茶叶企业应该设立合适的奖惩制度,对于切实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的人才给予重大奖励,而对于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奖罚分明可以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避免出现老国企的大锅饭现象,营造企业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庄恩岳,卢修贤,何成梁.新财务管理方法[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

[2]左藤嘉彦.降低成本新利器[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明天的“热点问题”[J].东方企业家,2005:113.

[4]丁锋.知识经济时代的我国企业经济管理[J].当代经济管理,2000,22(5):55-57.

简述茶文化的概念范文2

分析和研究学生答题失误的原因,找出一般规律,并进行针对训练,是提高学生答题能力的捷径。本文从学生答题过程与学生答题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强

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审题过程中,不能从试题中找出核心词语(它往往反映的是地理学科最基本的和最核心的内容),如地形特点、气候成因、农业地域类型等;不注意核心词语中的限定词语(它是对核心词语的说明,决定了答题的重点),如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甲地的气候成因、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等;忽视有关答题要求的词语(它指明了答题的方式),如描述、分析、比较、指出等。二是从试题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不能为答题所用,即学生不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解题信息。

【例1】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水系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图示省级行政区域的地势特点和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的成因。

某学生的答案:

错因分析:该答案不完整和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审题时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其表现为:描述图示省级行政区域的地势特点时,该学生没有注意图例中的“省界”,只描述了该省中南部的地势特点;分析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的成因时,该学生忽视了“省会城市所在”这一核心词语的限制,读图可知,该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应是渭河平原。从答案内容来看,该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是比较牢固的,掌握了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特点的方法,也分析了黄土高原的形成特点,但与试题要求不符合。

解题方法:分析地势特点时,学生要根据河流的分布与流向推断;该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是渭河平原,其成因要从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两个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间低;中南部西高东低。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

【纠错训练】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该区域东北海域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珊瑚礁是指造礁石珊瑚群体的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遗骸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其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图和某景观图。

(1)悉尼的气候与美国东南部气候类型相同,但该气候类型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分布面积远小于美国东南部,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出发对此现象作出说明。

(2)与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相比,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业更为发达的原因。

(3)澳大利亚东北海域有大量的珊瑚礁,分析这些珊瑚礁的有利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港口的区位、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分布面积远小于美国东南部的原因,应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和洋流三个方面回答;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业比东北部沿海更为发达的原因,应主要从人口与城市、对内交通、开发历史和航行条件四个方面分析。澳大利亚东北海域珊瑚礁的有利作用,应主要从保护海岸、调节海水中CO2的浓度、属于旅游景观等三个方面回答。

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美国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比澳大利亚大,季风气候特征更显著。地形:澳大利亚受大分水岭影响,海洋水汽较难深入内陆;美国中部平原广阔,海洋水汽可直接深入内陆。洋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势力较弱,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

(2)澳大利亚东南部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客货运输需求量大;对内交通线密集,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殖民者最早到达该地,发展历史悠久,开发时间早;东南部沿海没有大量珊瑚礁,航行条件优越。

(3)珊瑚礁的功能较多,它对海岸具有保护作用,是弱化强海流及大浪的天然防波堤,守护着海岸;珊瑚和珊瑚礁可以调节海水中CO2的浓度,维持海水中CO2的平衡;珊瑚礁是重要的旅游景观,可以在珊瑚礁分布区建立海洋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既是旅游胜地,又是科研基地。

2.答案组织不合理

解答地理综合试题,要求学生根据试题要求合理组织答案,使答案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有因果关系。学生答案组织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答案欠准确。由于学生没有很好地审题,或者没有搞清所用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答题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失分。二是答案不全面。所谓全面,就是说既要回答主要的,也要回答次要的;既要注意一般的,也不遗漏特殊的。然而有些学生往往顾此失彼,答了前者忘了后者,回答出有头无尾的不全面答案。三是答案不具体。一般说来,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有骨头有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事实”说话。只支撑“架子”,或者只抽象笼统地从理论层面回答,严格来说是很难得高分的,甚至不能得分。四是答案欠“简明扼要”。答案要简明扼要,即回答问题要全面、圆满、具体、准确、简单明了。相反,若答案“拖泥带水”,或学生答不到“点子”上,会导致应有的得分点被多余的文字掩盖,从而影响答案的得分率,也浪费了答题的时间。

【例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阴影部分代表海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简述①②两地区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

某学生的答案:

错因分析:该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是答案组织不合理。试题要求简述①②两地区降水的季节差异,而该学生只象征性地说明了季节差异,没有具体说明①②两地冬夏季节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

解题方法:学生可以根据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分别指出①地和②地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并比较差异,再简述原因。

参考答案:①地降水集中在冬季(夏干冬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②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夏湿冬干),因为夏季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得以深入,受地形抬升而降水丰富;冬季受来自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降水少。

【纠错训练】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7月18日至2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报道了角马的迁徙活动。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要经过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距离约3000公里,并且年复一年地在非洲大草原上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材料二: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三国是非洲也是世界主要咖啡出口国,该地区生产的咖啡品质优良,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同时也是重要的外汇来源。下表为三国气候资料及咖啡出口量统计表。年平均

气温(℃)月最高

气温(℃)月最低

气温(℃)年降水

量(mm)咖啡出口

量(万t)乌干达22.323.5521.4110012肯尼亚2022~2610~149009坦桑尼亚

(大部分)21~25//800~

14004.5(1)在角马群迁徙路线上的①②③三地中,本次直播报道选择的是哪一个地点?说明角马群在此季节迁徙的原因。

(2)赤道横穿肯尼亚,简析肯尼亚中部地区没有热带雨林景观,而形成热带草原景观的原因。

(3)分析材料二中三国种植、生产咖啡的区位优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非高原气候、动物迁徙和农业生产活动。每年7月,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北移,东非高原上的雨带也随之北移,故角马群自南向北迁移,即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迁移到肯尼亚境内的马赛马拉。整个迁徙活动是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所以本次直播报道应选择在②处。肯尼亚中部地区没有热带雨林景观,主要是因为地势高,改变了这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影响咖啡种植的区位因素有气候(热量、光照、日温差)、土壤、水源、劳动力和政策等,根据材料依次分析即可。

答案:(1)②地。原因: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每年7月底,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旱季来临,而此时北部肯尼亚境内的马赛马拉却正值连绵的雨季,有充足水源和食物,故此季节角马群开始向北方迁徙。

(2)肯尼亚中部地区海拔达3000米,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空气对流不旺盛,蒸发弱,降水少,所以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景观,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景观。

(3)纬度低,平均气温高,光热充足;东非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当地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政策支持。

3.对地理概念认识模糊

任何地理概念都有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学生对地理概念认识模糊表现为:一是对概念的内涵理解得不透彻,如对气候要素与气候形成因子分不清;对锋面的概念不清楚,导致对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判断失误。二是对概念的指向把握得不准确,如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时,试题往往有一定的指向,有时要求从自然条件或从社会经济条件考虑,有时要求分析有利条件或不利因素等。

【例3】读东北地区流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松花江与辽河水文特征的显著差异,并说明原因。

某学生的答案:

错因分析:该答案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概念不清楚。从该学生的答案来看,他把水文特征回答成水系特征的内容了。

解题方法:水文特征主要是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其差异显著的原因应主要从水源补给和河流流向两个方面来回答。

参考答案:水文特征的差异:松花江径流量大(辽河径流量小)、河流含沙量小(辽河含沙量大)、有凌汛现象。原因:松花江流域为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径流量大;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冬季气温在0℃以下,且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或答:辽河流经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小,径流量小;流经地区植被稀少,河流含沙量大)

【纠错训练】读下图,回答问题。

(1)莆田是福建的主要甘蔗产区,分析莆田成为福建主要甘蔗产区的自然原因。

(2)浙闽丘陵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茶叶产区,据调查,该地土层浅薄,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试从土壤形成的自然要素方面分析该地土壤特点的形成原因。

(3)福州港是我国著名的古代茶港之一,简述其成为古代重要茶叶输出港的主要区位优势。作为一个历史古港,福州港不论是规模还是发展潜力都远比上海港逊色,分析其原因。

解析:莆田成为福建主要甘蔗产区的主要自然原因可以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回答。浙闽丘陵土壤特点主要有土层浅薄(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土壤呈酸性(淋溶强,酸性强)和有机质含量较低(高温,有机质分解快)等。福州港成为古代茶叶输出港的主要区位优势是靠近茶叶生产地区、交通条件比较优越和港口条件好等。福州港不论是规模还是发展潜力都远比上海港逊色的原因主要是服务区小,且服务区经济没有长江中下游发达,商品生产能力弱和城市依托作用小。

答案:(1)莆田位于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亚热带气候,热量与水分条件与甘蔗各生长期的需求相吻合,既有利于甘蔗生长,又有利于糖分积累。

(2)浙闽丘陵坡度较大,且降水丰富,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所以土层浅薄;气温高,矿物质分解快,且降水量大,淋溶强,所以土壤呈酸性;气温高,不利于有机质的累积,有机质含量低。

(3)区位优势:靠近主要茶叶产区,茶叶来源丰富;有闽江等河流,交通条件比较优越;海湾众多,水域开阔、避风,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原因:受武夷山阻隔,福州港腹地比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上海港的腹地小得多;福州港所依托的福州市,不论是生产能力还是消费能力都比上海港所依托的上海市小得多。

4.对地理原理运用不当

地理基本原理包括地理事物特点、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演变规律。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原理理解得不全面,如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地形、气候、河流、生物、土壤等,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各要素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4】随着伦敦奥运会闭幕,从北纬51°到南纬22°,奥林匹克五环旗来到里约热内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面A、B、C三图分别为英国的等高线地形图、日照时数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

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英国的地形、降水、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

某学生的答案:

错因分析:该答案错误的原因主要是该学生没有掌握地理基本原理。海拔高度与气温有密切的关系,但与日照时间的长短没有必然联系,日照时间与地理纬度、季节和天气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试题明显是要求学生分析天气状况对日照时间的影响,海拔高度提供的是地形信息。结合英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中部为山地,西部为西风的迎风坡,所以阴雨天气多,导致日照时间较少。

解题方法:从图中可知,英国中西部地区多山地、丘陵,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多,降水影响到其日照时间的长短。

参考答案:英国中部多山地、丘陵,西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较少(或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日照时数较多)。

【纠错训练】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美洲七月份气温分布图。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年降水量北部约为1250mm,南部不足200mm。1973年,加利福尼亚州调水主体工程完工,1990年达到设计输水能力。后来,加利福尼亚州又继续兴建大大小小的调水工程。得益于这些长距离调水工程,加利福尼亚州的干旱河谷地区出现了灌溉面积达130万公顷的良田,受益人口达2300万,加利福尼亚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全州经济实力跃居美国第一。

(1)描述图中大陆24℃等温线的走向。根据等温线分布状况说明大陆西部地区的气温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2)加利福尼亚州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其农业区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3)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图中大陆24℃等温线的走向可以按照地形的特征分段描述,即西部沿海地区、山地(高原和盆地)、中部平原、东部山区。分析大陆西部地区的气温特征并简述其原因时,首先应据等温线图中的信息概括出两个特点,一是太平洋沿岸地区气温南北相差不大,二是太平洋沿岸地区气温比同纬度高原、盆地低得多;然后结合洋流、天气和地形分析原因。分析农业区位的变化时,可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然条件方面是水源保障,社会经济因素有交通运输、市场和技术等。北水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从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1)24℃等温线在西部与海岸平行,呈南北走向;进入高原和盆地后,等温线呈弧形,向南北(锯齿状)凸出;中部平原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东部山区等温线向南凸出。西部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太平洋沿岸地区气温南北相差不大,其原因是南部沿海受寒流的影响,形成多雾的天气,日照不强,北部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同时,太平洋沿岸地区气温比同纬度山间高原、盆地低得多,这是因为山间高原、盆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或答:等温线密集,说明同纬度温差较大,这是因为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2)水源条件的保障(北水南调);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

(3)有利方面:减少径流的浪费,使得南方有了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的保障。不利方面:北水南调改变了径流方向,可能会使原入海河道的水量减少,造成海水入侵;新建调水河道途经地区比较干旱,调水灌溉后蒸发量也变大,土壤易次生盐渍化(盐碱化)。

二、综合题答题对策

解答综合题,一般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即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并能进行综合运用,就能较好地解答这类题目。由于综合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多种能力,考查的内容往往涉及自然、人文和区域各方面,所以学生必须准确获取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最终确定解题的方案、对策。

1.仔细审题

审题过程一般是:一要细审试题的背景材料,包括文字、数字、图例、比例尺、注记、图形等。地理综合题常以地图的形式呈现信息,学生只有先把地图读懂,才能根据试题所涉及的知识要点或技能去组织答案,所以审题要注重层次性。第一层次一般是确定地理位置;第二层次是思考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属于哪个方面的内容。二要细审设问,包括试题的核心词语、限定词语,这样学生才能领悟命题者的意图,把握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从提供材料与问题的内在联系中找到突破口。审好题,是做好题的先决条件。

2.理清思路

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学生应调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在掌握有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地理思维,综合分析并解答问题。有时由于题目条件隐蔽,学生只能依据其他条件去判断、推理。

3.精准地组织答案

首先是答案的方向性,就是学生将试题要求与自己储备的基础知识进行“对接”,明确分析、解决该问题应利用的地理原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其次是答案的逻辑性,就是学生将已知条件和所问问题“对接”,即事物的前因后果组成一条“知识链”,各知识点环环紧扣。“知识链”的起点是试题情景中的已知条件,终点指向问题。最后是答案的全面性,就是学生在答题时思路要开阔,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

三、强化训练

2012年6月21日至8月28日,北京某中学的学生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其沿京杭运河南下进行地理环境的考察。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踏访京杭运河时的记录不正确的是

A.沿岸城市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衰

B.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C.黄河以南运河由北向南流动

D.潜在的旅游开发价值极大

2.从北京出发时,下图所示地区会出现图中的天气系统。如果该天气系统在此停留时间过长,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会

A.南北皆涝B.南旱北涝

C.南北皆旱D.南涝北旱

郑渝铁路是中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时速350公里,是联系郑州等中原地区和重庆等西南地区的主要客运快速通道。读图,回答3~4题。

3.目前流传最广的郑渝铁路规划方案是北线和南线,巫山(巫溪)会成为南(北)线的第一站,巫山行动,巫溪反击。“二巫暗战”说明影响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因素B.技术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D.地形因素

4.如果选择南线方案,对襄阳的影响是

①彻底改变了襄阳依靠公路运输的单一运输格局②增强了襄阳作为陕南、渝东、豫南、鄂西铁路枢纽的作用③相对减小了焦柳铁路的压力,并削弱了焦柳铁路的辐射作用④增强了湖北铁路在全国路网布局中的重要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原创】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5~7题。

5.图示时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市旭日东升

B.北印度洋东行货轮顺风顺水

C.巴西高原草类繁茂

D.宜昌的昼长将增加

6.煤炭是古代植物由于地壳的变动被埋入地下并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下列有关南极地区煤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成煤时期,岩浆活动频繁

B.有煤炭分布,说明南极气候温暖

C.有煤炭分布,证明南极板块不断运动

D.煤炭是矿物能源,为变质岩

7.有关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62°12′59″S、58°57′52″W;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昆仑站:80°25′01″S、77°06′58″E)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自转速度相同

B.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气压较高

C.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D.与长城站相比,昆仑站年均风力小

读“我国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增长统计图”,回答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6年之后城市数增幅减小,说明城市化速度减慢

B.1987年到1996年,我国中小城市数目增加速度快

C.1997年之后,城市发展以增加城市数量为主

D.1996年之前,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产业大规模集聚

9.城市扩展强度是指某段时间内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城市初始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扩张速度的指标之一。下列对城市扩展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因素对城市扩展强度基本没有影响

B.自然因素决定了城市的扩展强度

C.1996年我国城市扩展强度比2007年大

D.城市扩展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速度

1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茶叶之路》于2012年7月9日开始在央视10套首播。根据统计,2010年我国茶树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农业产值均已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国内茶叶市场发展迅猛,110万吨的茶叶内销总量也居世界第一,而1978年茶叶内销量仅为18万吨。

指出我国茶叶生产的社会经济优势,并分析我国1978年之后国内茶叶市场发展迅猛的原因。

11.读北欧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指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坡的气候类型。比较奥斯陆、斯德哥尔摩两城市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挪威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

(4)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运河沿岸城市随着运河航运的繁荣而兴起,也随着运河航运的衰落而没落;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运河流经地区自然、人文景观众多,经济发达,潜在的旅游开发价值极大;由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之间有分水岭,所以黄河以南运河不一定由北向南流动。

2.D读图可知,该地区为江淮地区。正常情况下,每年六月到七月初,图示江淮地区都会出现准静止锋,如果该天气系统在此停留时间过长,我国东部地区就可能会出现南涝北旱。

3.C影响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有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是限制性因素,技术因素是保障性因素。

4.D襄阳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铁路枢纽,如果郑渝铁路经过襄阳,就可以增强襄阳作为陕南、渝东、豫南、鄂西铁路枢纽的作用,并且增强湖北铁路在全国路网布局中的重要作用,但不会削弱焦柳铁路的辐射作用。

5.C图示时刻,30°W为12时(150°E为0时),则北京时间为22:00;南极地区出现极昼,应是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东行货轮逆风逆水;巴西高原处于夏季,热带草原草类繁茂;宜昌的昼长是否增加无法判断。

6.C煤炭是植物的化石,应该存在于沉积岩中,所以成煤时期的岩浆活动不可能频繁;南极煤炭资源分布在极圈内,该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宜高大植物的生长,这说明煤炭形成时该大陆的位置不在南极地区,由此可以证明南极板块在不断运动。

7.D三个南极考察站的纬度不同,则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相同,故A说法错误;昆仑站位于极地高压控制区,但由于海拔高,所以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气压较低;昆仑站所处位置被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与长城站相比,昆仑站年均风力小。

8.B读图可知,1996年之后城市数增幅减小,但不能说明城市化速度减慢,因为城市化进程中除城市数目增加外,还有城市面积扩大;1987年到1996年,每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都呈稳定或减少趋势,而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这说明我国中小城市数目增加速度快;1996年之前,城市发展的动力不是产业大规模集聚,产业大规模集聚会导致城市面积迅速扩张。

9.D经济因素对城市扩展强度影响较大,一般是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的扩张速度也快,所以城市扩展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自然因素对城市扩张有影响,如地形因素等,但不是决定性因素;1996年之前我国城市化以增加城市数量为主,而2007年之后以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为主,所以2007年我国城市扩展强度比1996年大。

10.优势: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劳动力丰富。原因:1978年之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茶叶消费能力提高;人口众多,饮茶文化源远流长。

解析:我国茶叶生产的社会经济优势,主要是历史、技术和劳动力等;1978年之后国内茶叶市场发展迅猛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导致茶叶需求量增加。

11.(1)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沿岸陡峭,多峡湾;东、南部地势较低平,地形起伏和缓。成因: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形成时间古老,久经侵蚀(长期受流水、冰川侵蚀)。

(2)类型: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奥斯陆降水多于斯德哥尔摩,其原因是奥斯陆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比斯德哥尔摩明显。

(3)纬度高,热量不足;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多山地,平原狭小,不利于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