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范文1

【关键词】金融;区域金融;金融创新

一、区域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

(一)区域金融创新内涵。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创新是资金流动的引擎, 区域金融创新能够加快资金跨区域流动的流量和速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区域金融创新可以描述为是为了迎合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金融要求、获得更大的利润机会,通过将区域内的各种金融资源和要素重新组合、创新,形成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以此提高区域金融竞争力,推动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二)区域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机理一:区域金融创新促进区域金融结构升级。如,通过创新实现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等比重的变化,可提高资本积累和资本配置效率。 机理二:区域金融创新促进构建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制度、业务等的创新可增强资本形成能力,使金融资源大量积聚,投资规模不断扩张,从而有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进一步创造聚集更多金融资源的良好条件,经济环境得到改善,最终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机理三:区域金融创新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创新实现要素流动,促进发达地区和中心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并以产业转移、投资、购买等方式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

二、我省区域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状况:近年,河南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存贷款增势减缓,直接融资比重上升,证券、保险发展较快,金融市场交易活跃,金融创新对促进全省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金融发展对经济贡献度不足。全区金融相关率始终较低,金融化程度不高,金融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2)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区内资产货币化、证券化程度低,资本市场层次单一;(3)金融支持存在“结构性”问题。 区内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股份制银行发展明显缓慢;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权限不断集中,行政干预较多;企业融资结构主要以银行借贷为主,直接融资动力不足;(4)缺乏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新意不足,没有形成全方位金融服务的系列产品,没有多种投融资方式交叉使用的新业务;电子化与网络化工具使用不充分,增加了交易成本,制约了产品、服务的创新;(5)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从中原经济区的实际情况看,生态环境普遍欠佳,尤其是信用环境欠佳,银行不良资产偏高,影响了区内信贷的快速扩张。

三、其他省(市、区)金融创新经验借鉴

(一)上海区域金融创新经验借鉴。首先,上海实现金融创新从政府主导向市场推进的转移。其次,上海实现金融机构企业制度改革。第三,上海改革监管制度,优化提高区域金融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

(二)天津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经验借鉴。其金融创新工作主要集中在推动金融要素汇聚、优化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通过设立创新性金融机构、碳排放交易所、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将金融集聚深入到实体经济产业链分工中等方式,从不同层面加速金融集聚的过程和扩大区域金融的吸引力。

(三)浙江省区域金融创新经验借鉴。首先,建立了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其次,与上海接轨实现金融资源互补和整合。第三,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引导社会资金投资金融业,实施综合业务经营。

(四)陕西省区域金融创新经验借鉴。陕西省争取了中央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政策等方面的特殊支持;成立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参加的权威性专门机构,实施银地联合抓项目;建立公众责任保险体系;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担保体系,并出台配套法规和优惠政策。

四、构建我省区域金融创新体系,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制度环境不同,产业结构有别,企业组织形式各有侧重。探讨我省金融资源整合时,必须考虑我省的区域特性,分析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结合我省特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构建我省金融创新体系:

(一)金融制度创新,建立新型的中央与地方金融关系。如,中央银行职能与地方政府行为分离,全国性银行与地方性银行业务侧重点分开,争取中央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二)加大金融组织创新

(1)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调控为辅助,通过控股、参股、联营、合营等方式,着力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逐步构建我省大中小并举、既竞争又互补的金融产业组织格局。(2)放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促进河南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机构的增加,积极争取在郑州建立第二层次的证券交易所,在主要省辖市建立场外交易市场。(3)在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基础上,加强不同性质、不同区域金融机构间的协调合作,如,银信合作,银信投合作,信投保合作等。

(三)强化区域金融创新的保障机制

(1)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除了在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良好的经济、法律和司法体系外,省政府有必要将金融生态建设放在与投资环境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出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2)改善区域信用、法制、金融监管等制度体系。包括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及覆盖全区的担保体系,改善区域信用环境;完善相关金融监管制度,保障金融机构合规操作;推动金融立法工作,提高诉讼效率,加大执法力度。(3)构建河南金融文化,提升我省金融主体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区域金融文化的形成和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对金融创新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断深入和我省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省区域金融文化内涵会更加丰富,金融主体独立性和创新性将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1]武安化.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市场论坛.2011.08

[2]尹凤哲.河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观察.2011.12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范文2

【关键词】奥运会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一、前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而且将直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巨大发展。奥运会将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带来机遇与挑战,加速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培育中国体育产品知名品牌,提高科技含量。同时奥运会的举办可以使我国在短时间内加速城市建设,拉动内需,带动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城市文化的发展,使城市的品位、知名度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高,并带来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也形成了一定规模,产业的质量也有所改善。然而就全国总体而言,还存在产业

规模小,发展很不平衡,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我们应该利用奥运会这一发展平台,面对挑战,抓住机会,采取对策,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快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的体育产业还未适应整体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体育产业现在仍处于自发、过渡阶段。在体育传媒和广告市场、大型赛事、俱乐部投资等方面还有发展空间;我国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不足0.5%。美国体育产业的年产值为2100亿美元是汽车制造业总收入的两倍,占GDP的2%;英国体育产业年产值达70亿英镑,超过汽车制造业、烟草业的产值,政府每年从中获得24亿英镑的税收。

2.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规模小、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缺少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

3.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我国体育产业的开发和发展上,地区差异很大,发展极不平衡。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

4.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本体产业所占比重小于相关产业尤其是体育用品产业。

5.市场体系不健全。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体上仍然是行政集权、高度封闭的部门管理模式,体育产业的行业管理体制没有形成。体育市场的管理尚缺乏高层次立法,在管理中,部分体育经营项目存在着权限交叉,尚未普遍建立行业管理标准。

三、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奥运会成为当今全球体育最大的开发项目,应把握奥运机遇趁势而上,实现体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中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到2010年左右逐步形成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以体育服务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深化我国体育运行机制改革

努力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步骤地推进各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进程,加强体育社团的行业自律,理顺各种管理关系,加快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规范和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体育标准管理体系。

2.借助资本市场,拓宽体育融资渠道

通过走公司化、股份化的发展道路,落实企业的经营自,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加快实现银行、保险和体育产业的对接,改革双方的管理体制,改变金融和体育产业在一些方面存在着脱节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国商业体育俱乐部应加快实现产权改革,形成多元化的股权制衡结构,科学决策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对盈利的目标把握更清晰,实现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彻底改变国内体育界“作坊式”的运作模式。

3.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制化建设

建立健全的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根据体育市场发展的现状,应该及早出台全国性的体育市场管理条例,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能、管理范围、管理权限、界定进入市场的专业技术条件、资格及审批程序,规定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规范体育市场的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和调控。

4.促进体育产业结构调整

要积极利用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体育产业国际化,充分发挥优势,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整合。从整体上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优先发展体育信息技术和体育高新技术。大力培育本体市场,积极引导体育消费,进一步完善体育市场体系。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齐备的体育市场体系是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的需要,也是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应该重点加快引导健身娱乐市场的扩张,把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两类市场作为龙头,并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

5.体育企业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总体上处于行业集中度低、经营方式落后、整体竞争力低的状况。改变这一状态,必须努力培育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体育企业,全面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和竞争力,形成以若干大型体育产业集团为核心、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经营项目相对完整的体育产业体系,提高我国体育产业整体运作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智.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07,(8):57.

[2]周映春等.浅析奥运经济与体育产业的互动关系[J].集团经济,2007,(7):280.

[3]张枝梅.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7,(9):17.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范文3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体制 现状 改善对策 探析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033-01

我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发展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推广应用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必须要依靠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农业取得了值得称赞的成就,我国的农业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柱作用,尤其是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农业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的内容,更加是国家对于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及有力的支撑。所以,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势在必行。下面,笔者就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进行探析。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所谓的农业技术推广就是要通过指导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示范服务以及实验服务等等多种方式方法,使农民朋友能够充分认识到农作物自身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农作物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以及使用价值进行充分了解,并且将正确、优秀的种植技术普及到我国农业生产全过程活动之中,提升农民自身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发展。纵观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比较低,缺少一定的积极性人,意识的认识不足,这些都从本质上影响和阻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情况下,我国仍然缺少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在人才分配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那些被分配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之中的工作人员,其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都比较低,对于一些在推广过程中的专业问题不能正确解决,直接导致推广队伍自身积极性不高。

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范围就在边远农村地区中,农民居住的地方比较分散,消息闭塞,信息落后,这些都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加上农民自身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对于现代化种植手段以及新型农作物缺少认识,对于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不能正确理解,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农业技术推广改善对策

1.农业技术推广要进一步加强宣传

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是利民利国的大事,不管是相关领导还是农民自身,都必须要积极配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宣传的工作,使得所有人都能够真正意识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所具有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从本质上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促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而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自身的效率提升,尽快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标完成。将农民对于技术需求所具有的主体地位确认,提升农民接受新技术所具有的自愿性。农民是我国实施农业经营的主体,更加是农业技术需求的主体,是市场的主体,对新型的农业技术进行采纳应该是广大农民市场经营理性的选择,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注重让农民参与到选择推广技术之中。

2.农业技术推广要推进组织创新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实施组织创新,能够从本质上发挥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所具有的骨干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工作,并且发挥社会公益性的职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成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体,由我国政府建立起一支对公益职能进行履行的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这不仅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客观的需求,同样是大多数国家发展农业共同的经验。我国各级推广的机构必须要在切实履行自身公益性职能这一前提和基础之上,兴办经营的实体,实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以及一站两制等新型的管理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多种形式和多种成分的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使其能够形成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一种农业技术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必须要实现多元化,教育单位、农业科研单位要积极开展农村的科技成果开发和推广活动,各种农民技术协会也要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中主要的力量,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对农民实施技术上的指导和培训。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接着又从农业技术推广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以及农业技术推广要推进组织创新这两个方面对农业技术推广改善对策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周曙东,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 2003( 4) : 57- 62.

[2]范小建.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J].中国农技推广,2005(12):1-4.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范文4

关键词:产业转型;民营资本;苏州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013-02

1 引言

后危机时代,许多国家原有的经济体制与增长模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从而把焦点重新转向制造业成为不少国家重塑竞争优势的方针,这对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的中国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过度依赖低端加工制造业的苏南地区,必须以产业转型升级在困境中寻得发展。而在苏南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苏州,急需开辟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

在苏州经济不断转型的过程中,民营资本投资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其,在总量与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为苏州高兴技术产业的发展、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加工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型、由外资经济向内外资经济融合转型以及苏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民营经济却也存很多不足,并且在外资规模比例过大的环境下,民营经济在竞争中缺乏优势。另一方面,由于民营资本信用程度不高、生产技术不成熟、产品发展前景不明朗等特点,民营资本投资的融资渠道受到很多限制。根据调查,85%左右的民营企业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制约了民营企业投资高兴技术产业的热情。

因此,为了把握住民营资本这一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我国应不断完善市场准入与投融资服务环境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为民营资本投资机制做出突破与创新。

2 苏州民营资本的现状

2.1 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大幅上升

2011年,全市规模的民营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达77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总产值的31.4%。截至当年年末仅是注册资金超过1000万元的民营企业有9800多户,民营企业的数量、资本总量分别突破20万户和7000亿元,并有40家以上的企业IPO上市。目前已有150多家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并有9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3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民营企业已成为园区乃至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2 工业企业产出稳定,优质民营企业涌现

目前,以沙钢、永钢、梦兰、隆力奇、波司登等为代表的一批高产出的民营百强龙头企业正在蓬勃发展。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百强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达3970亿元,占全市民营工业的70.4%,占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8.2%,并实现利润后税收330亿元。其中,沙钢在2010年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唯一一家入围世界五百强的先例。

2.3 境内外投资增速迅猛,外贸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全市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达117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8%,比民营经济投资较上年增长26.2%。民营经济企业投资领域多集中在第二、三产业领域重的制造业与服务业,有助于经济的合理转型和发展。截至当年年底,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75个,占全部境外投资项目的60.2%。并且当年全市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50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9.4%。民营企业进口和出口增速明显领先于全市平均水平。

2.4 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

本次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出现,加之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波动、主要货币彼此间汇率的不稳定,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给苏州市民营资本投资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市政府审时度势,深入基层,加大对民营资本的扶持力度,帮助民营资本把握政策、积累优势。

3 民营资本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民营资本投资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目前融资服务体系和法律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多数民营投资者未能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和政府部门的指导,其在决策时,很容易在在投资方向以及相关法律方面产生疑惑,这一不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地区民营资本的发展。

第一,融资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体现在民营资本投资主体狭窄的融资渠道。民营企业大量的资金需求致使其对银行信用需求也势必增加。但是由于民营投资主体多数规模偏小、资信状况一般,加上其融资的抵押物难以达到商业银行的标准,以及银行对民营企业市场不重视的问题,致使民营投资企业融资十分苦难。当货币政策从紧时,民营企业等一些小企业首当其冲,其贷款满足率明显下降。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在银行贷款中处于弱势地位,融资的困难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不足,影响企业盈利能力,阻碍了民营企业投资的健康发展。

第二,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体现在民营企业保护自身的产权方面,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其受到非法剥夺、损害、侵占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许多民营企业不愿意把剩余的资金用于投资国内市场,导致大部分的资本外流。

3.2 民营资本投资对象受限

民营资本投资对象的选择也对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的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资本主要分配在其主业、房地产、金融证券投资这三个方面,而近年来后两者占比越来越大,民营资本投资对象由实体经济转为资本市场已成为一种趋势。

表面看来是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回报率的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并非完全公平竞争的环境。一方面,某些领域比如铁路、高速、电力、水务以及市政等并不让民营资本进入,民营资本没有合理的投资空间,而资本市场相对门槛较低,于是只能选择进入;另一方面,即使在民营经济可以进入的领域,由于其与国企在地位与待遇上的巨大差异,收益难以得到保证,也只能无奈选择流入资本市场。

3.3 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

剔除外部不利因素后,作为投资主体的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企业主知识水平结构、自身综合素质以及信息来源等因素,中国民营企业在与国际接轨时逐渐显现出其很大的劣势:企业过度家族化、企业信誉缺乏、价值观落后、战略迷失等等。这一系列的因素也制约着民营资本投资的发展。

4 关于民营资本投资机制创新的思考

根据国外的经验,民营资本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顺应全球化的潮流,完善各种各样的政策与体制,赋予民营企业与外企、国企更为平等的待遇,建设公平公正的投资政策和体制环境。

4.1 规范市场标准,制定市场准入办法

要解决民营经济能否平等进入投资市场的问题,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法律法规制定统一规范的市场准入准则。

(1)统一市场准入的价值标准。

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使得民营资本进入能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质量技术、环境保护以及规模经济方面的各种标准,满足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的要求。

(2)制定民营经济投资的市场准入法。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颁布针对民营资本投资的市场准入法规。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均颁发过大量放松民营资本投资领域的法律法规,让民营资本能够合法投资。因此,通过专门法律法规的颁布,使民营资本进入一些本属于国家垄断领域的做法,符合国际惯例与体制变革的要求。

4.2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渐开放投资领域

民营资本投资机制的改革与创新,需针对民营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涌向资本市场的现状。使得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循序渐进的向民营资本开放。

(1)推进基础领域的改革开放,让民营投资主体发挥补充作用。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必然起着主导作用,但民营经济也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即可以提高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管理效率,又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并降低服务价格。

(2)推进制造业领域的改革开放,让民营投资主体发挥主力军作用。

从目前的国际环境来看,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诸多压力,在继续保持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处于支配地位的同时,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应让民营经济在一般竞争性的传统制造业中起到不断提升并成为主力军的作用。这不仅能够带来生产能力的过大,而且有力传统制造业的改组改造、结构优化升级。

4.3 在完善民营经济投资服务环境的同时加强监管

中国加入WTO并不断取得市场化改革成就,同时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也应根据国际惯进行转变,政府应充分发挥投资监管的职能,为民营经济的投资创造合理的环境。

(1)完善投资促进机制,有效激励民营企业持久的投资动力。

根据不同产业的收益状况,颁布一系列有效的投资激励措施为了,充分调动民营资本的积极性。如对于一些社会公益性质的、回报低的建设项目,政府应当给予民营资本一定的补贴,激励其在这些领域进行投资;对于一些基础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如西部地区,政府可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形式,鼓励民营资本进入。

(2)强化投资监督机制,有效规范与约束民营资本的行为。

民营资本投资市场也需要规范的监管。政府应建立一系列的监督体系,如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并借助强有力的法律与行政手段进行监管,消除地下投资、虚假投资等不法的投资行为。

参考文献

[1]夏伟依,杨明华.当前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演变[J].市场论坛,2006,(4):37-41.

[2]刘志彪,张晔.中国沿海地区外资加工贸易模式与本土产业升级:苏州地区的案例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2005,(8).57-62.

[3]袁立华.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激活民营企业融资新渠道[J].商场现代化,2006,(12):192-193.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范文5

关健词: 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问题

高台县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打破了过去单纯依靠国家投资办林业的格局,积极吸纳民间资金,以优惠政策创建运行机制,为多元化筹资、多渠道发展林业事业创出了新路子,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已成为高台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历程

党的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深入,各项林业政策逐步完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1981年开始的林业“三定”工作,高台县非公有制林业开始起步。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县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逐步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1986年通过落实“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依法转让”的政策,从最初的依靠国家补助发展生态林向投资农田林网建设、林果业、林产品经销、木材加工等领域拓展,进入了大发展的阶段,在从事主业的同时,兼营农业和养殖业,以短养长,为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发展,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创造宽松发展环境,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及时协调解决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土地划拨、项目支持、确权发证、税费减免等方面为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大开绿灯,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

2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现状

截止2006年,高台县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发展到922个,从业人员2 150人,经营总面积2.40万亩,新增加林地1.45万亩,绿化渠、路、林网162公里,植树216.50万株,提高森林覆盖率2.10%;总投资5 584.42万元,其中:国家扶持1 198.80万元,个体投资4 385.60万元,经济总收入达到419.29万元。

在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实体中,承包荒地荒滩造林50亩以上的大户31个,营造林地0.72万亩,建设林业生态游园2个,从事木材经营加工的个体户达71户,培育苗木的达17户,年育苗1 422亩,年产苗量355万株。全县4.67万户农民以户经营的面积达16.85万亩,其中经济林5.35万亩,农田林网3.75万亩,成片防护林7.75万亩。

3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3.1荒滩荒地综合开发承包模式高台县地处沙漠边缘,区域面积大,荒滩荒地多,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县内外投资者积极承包、租赁和购买宜林荒滩荒地,开发土地资源,大力兴办绿色产业,成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主流。兰州服装经营老板成建华投资100万元,在明水滩创办的华海苗圃,已将昔日风沙肆虐、骆驼刺丛生的700亩荒地治理成防护林带交织如锦的绿色家园。

3.2苗木花卉产业培育模式由于政策导向和利益驱动,私营业主投资经营品种优、易运销、市场竞争力强的苗木、花卉,周期短、见效快,是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生力军。红崖子乡农民柴在军,在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用自己多年经商积累的资金,在南华淮创办三鑫苗圃基地,成功培育出樟子松、祁连圆柏、金丝垂柳等苗木80多种,年销售苗木100万株,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聘请技术顾问,安置从业人员,有力推动了高台县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发展。

3.3特色林果业发展模式高台县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发展经济林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把发展经济林作为振兴农林经济、培植地方财源、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个体农户从经营小果园入手,规模发展,名、优、特、新品种联动,新建果窖,贮藏增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4木材经营作坊模式利用县域范围内林木蓄积量大、原材料充足的优势,建设木材作坊,进行木材贩销经营,从事木材粗加工服务,提高商品化程度,使木材资源优化配置,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相匹配,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3.5生态旅游模式高台县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在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仍在以小果园、小苗圃、小林场、小庄园的形式遍地开花,在创办技术能力与经济实力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建园与游园相结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日趋明显。个体老板顾天亮创办的绿野庄园,营造农田林网108亩,实施退耕还林716亩,植树2.40万株,养羊600只、鸽子500只,建立风情园、蒙古包多处,已建成集农、林、牧 、餐饮、旅游于一体的观光林业综合实体,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4存在的主要问题

4.1认识不到位,生产存在盲目性非公有制林业经济涉及户多,种植分散,经营粗放,生产上有盲目性,人云亦云、贪图发财,重过程、轻管理,小农思想,小富即安,不求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有机结合,给规模化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4.2资金缺口大,发展后劲不足资金匮乏,投资回收期长,早期获利困难,是制约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有的农户仅仅投入的是劳力,投入到林木补植管护、灌水施肥、人工工资等方面的资金收不抵支,负债累累,经济力量薄弱,融资困难,更谈不上利用外资、股份林业,致使瞅准了的项目办不成、办不好,不能度过难关,发展后劲不足,严重打击了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4.3政策盲区多,保护乏力对非公有制林业,国家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护措施。特别是果园、荒地承包、租凭、折股等方面的审批、公证程序,以及投资者及集体土地承包合同等方面的不规范,木材采伐限额和生产计划受《森林法》的严格控制,致使个体造林、营林者无偿奉献社会,却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回报,无法变现继续发展生产,造林越多,负担越重,没有强硬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护非公有制林业经济产权,树绿了,眼红了,使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心寒,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

4.4市场定位低,规模小能力弱高台县非公有制林业经济企业规模小,营销能力弱,人才缺乏,产品定位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是制约其稳步发展的一大软肋。各类民营林业实体大多以独家、独户经营,发展规模小,建设档次低,创新意识较弱,科技开发力度不够,信息不灵,自身封闭,加之业主大多为行外人士,家族风盛行,缺乏技术人才,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认识不清,贪图便宜,乱引滥繁,致使大宗苗木多,名、优、新、特品种少,大路产品多、拳头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占有份额低,制约了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5发展对策

5.1加强宣传,突出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重要地位面对林业发展的大好形势,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以开放的意识、创新的观念和敢为人先的作风,宣传非公有制林业在造林绿化、发展经济、提供就业、为国分忧、促进改革、保持稳定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使全社会形成共识,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政策引导、制定规划、维护市场秩序和提供生产服务上来,继续为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5.2加大投资,提高对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扶持力度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必须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林业长效、迟效性的问题,要积极协调各金融部门,为非公有制林业者疏通渠道,筹贷资金,合资联营,股份合作,大胆利用日协贷款、国债资金营林护林,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产业,提升层次,突现质的飞跃。

5.3完善政策,依法加强对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保护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保护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政策措施,扫除经营机制上的一切障碍,让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吃上“定心丸”,放开手脚大干,以明晰产权为核心,依法达到“务林者有其地,森林有其主,林主有其权”的目标,真正体现经营者所拥有和处置的权力,活化使用权,稳定地方经济秩序,使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巩固和发展。

5.4科技扶持,引导非公有制林业经济抢占市场份额要加强科技指导和服务,加快科技进步速度,开展高新技术培训,引进培育各名、优、新、特品种,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非公有制林业依靠科技进步来提升经营管理层次,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5.5深化改革,使非公有制林业经济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在进行非公有制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森林资源流转机制,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引导非公有制林业经济面向市场求发展。对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小打小闹、产品不定位、缺乏市场导向意识等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被动局面,按照“精品种、优布局、大规模、强科技、增效益”的思路,内引外联,优势互补,推行规模化经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项目。引导非公有制林业经济成份以小流域治理、连片绿化、发展多种形式的加工、运销、贮藏“龙头”企业统一规划,联合开发,形成大户,提升档次,做大、做好、做强产业化,增加抗御自然灾害和承受市场突变的能力,使非公有制林业经济走集团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范文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贵州省商品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商品市场通过购销活动源源不断的将各种商品输送到不同消费者手中,作为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贵州省这个欠发达地区,商品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市场规模仍然很小

2006年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的成交额只有187.3亿,排在倒数第7位,全国成交总额是37137.5,贵州省只占到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9.8亿,全国也处于挂末位置。

2.产业结构仍处于初级化阶段

2006年全国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为11.7%、48.9%、39.4%;贵州省为17.2%、42.98%、39.8%。第一产业比全国高5.5%,第二产业低6%。贵州结构初级化的状况没有得到太大改变,主要结构变化速度缓慢,非国有经济作为市场主体之一成熟度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产业选择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要,要有很强的市场意识,敏锐的市场眼光,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大力发展贵州商品市场必须做到:

(1)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贵州商品市场的发展,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扩大对内外开放,以开发促开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商品市场及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新建一批起点高、设施和功能比较齐全、市场辐射功能明显优于老、旧市场的新市场。

(2)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主要要推进消费资料市场化、生产资料市场化、金融市场化、房地产市场化、人才与劳务的市场化、信息与技术市场化等。此外,完善市场体系还要完善市场规则。

(3)进一步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促进供给结构合理化。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根据市场需求严格审批新开工项目。要充实和加强有效产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既确保减少无效供给,又大力增加有效供给,使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拓展新的市场。

二、资本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

贵州省资本形成能力低下,直接融资不发达,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资本市场偏小,证券市场融资能力差。

1.股票市场不发达

资本市场主要以股票发行为主,但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筹资总额,贵州省都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弱势,上市公司数量落后于全国大多数省份。

从数量上来看呈现出数量少的特点。贵州省A股上市公司数量只占全国总数的1%,处于倒数第4位,仅超过宁夏、青海、,总股本为480960.42万股,占全国A股上市公司总股本的0.22%。

从发展水平来看,同全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自2005年黔源电力上市以来,贵州没有新增A股上市公司,直至今年4月30日遵义钛业通过发审会首发审核,才打破这个局面。截止2007年底,贵州省上市公司家数不到全国的l%,上市家数小一直是贵州省资本市场的现状。从地区分布来看也极不平衡,黔东南、黔西南、黔南、铜仁、毕节5个地区至今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

2.证券经营机构实力弱

一个地区证券经营机构的数量及实力大小从另一个角度也基本上反映了该地区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从我国证券公司区域间数量比较中,西部证券公司有12家,只占全国总量的13.3%,远低于东部的61.1%,贵州省仅2家。

只有加速培育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贵州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才能稳步的促进经济发展。在贵州省内建立证券交易所,大力发展股票市场,扩大省内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的数量,帮助大中型企业到资本市场获取资本金;鼓励高科技风险企业在创业市场融资;在中心城市开辟期货市场交易所;积极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

(1)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主动地引进外资,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机构及外国政府的贷款,吸收各种间接和直接投资,并在知识和技能具备的条件下,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

(2)培育金融机构的自生能力。资本市场的发展有赖于金融产品的丰实,增加金融产品品种,提高金融产品质量,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证券资信评估制度,变债券、融资券及其他金融产品的“额度”发行为“信用”发行,淡化所有制形式,注重发债实体资信质地,并由市场自身决定金融产品取舍。

三、贵州省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贵州省劳动力市场上的一般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从供给方面来看,劳动力供给数量庞大,劳动力市场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由于贵州省人口数量庞大;农业人口比重高;国有经济比重大,下岗失业问题严重。

从需求方面来看,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制约了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扩大;所有制改革滞后,阻塞了就业渠道的拓展;乡镇企业发展落后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从年龄结构看,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对较低,负担系数较高

从人力资源素质结构看,总体素质较低,低层次人力资源所占比重较大。(1)自然人力资源比例较大,盲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接受教育年限较低,初级人力资本比例较大、高级人力资本比例较小,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仅占到全国的1.24%。劳动者的低素质,使其在竞争性就业的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上,竞争性就业成为劳动者就业的主要形式,而就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又取决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综合思想素质。

从贵州省人力资源量的角度看,需要将劳动力可流动的特点考虑进去,一方面,正是由于存在着较大比例的自然人力资源以及较低比例的人力资本而导致贵州省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格局;另一方面,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凝结着人力资本的劳动力的流出行为延缓了贵州省的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根据公开公布的统计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本的魔力有多大。

所以作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它对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舒尔茨、贝克尔的教育形成人力资本理论,还是阿罗的“干中学”理论、罗默的“知识推进模式”、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长模式”,都说明一国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其人力资本存量以及人力资本的生产率。发达地区相对丰富、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其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贵州省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在于其人力资本的存量偏低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在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投资是非常关键的。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在很长的时期内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人力资本投资与其他方面的投资比较起来,是一种投资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所以要实现贵州省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1.改革投资体制,拓宽人力资源开发渠道

首先,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一要尽快改变教育发展思路,要突破政府办学的单一局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同时,教育发展要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纯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创造力教育的转变。二要在贫困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基础教育,提高人口的总体素质,为经济快速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和储备人才。其次,加大职业培训力度。

2.营造贵州省跨越式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环境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贵州省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拥有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应把人才的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的位置。为此,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人才开发的关系,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二是处理好党管干部原则与人才合理流动的关系,依靠市场机制调配人才;三要处理好公平竞争与优惠倾斜的关系“,公平”重于“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