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城市建设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城市建设的建议范文1
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是加快我县城镇建设与发展,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水平,增强城镇实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领导的指示精神,本文拟就如何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快我县城镇化建设,浅谈个人思考及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经营城市的重要性
经营城市,是对固有模式的挑战,是对现代化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也是促进城市大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经营城市,就是把现代市场经济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运用到城市规划、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构建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是政府依据城市发展目标经营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附属物等有形资产和城市土地开发权、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广告权以及城市品牌、人文资源等无形资产的一种战略措施。
城市是重要的国有资产,而且是可以经营的,经营城市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我县历史、区位、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制约,城镇建设与发展起点低,速度慢,规模小,城镇建设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从总体上看,城市土地资产多头分散管理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比例低,乱批乱占土地时有发生,应由政府取得的土地收益流失严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程度不高,存量资产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建设投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发展,等等。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差,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城市资源利用率低,大量的土地收益白白流失,说到底,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我们还是缺乏经营城市的理念。如何变建设城市为经营城市,是我县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冲破一切体制,把经营城市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战略举措和关键环节来抓,显得尤为重要。
要走经营城市的道路,就要用全新的理念经营城市土地,全新的机制整合城市资源,全新的方式盘活城市资产,把城市作为重要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努力实现工作重心从单一建设城市向经营城市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从部门分割、封闭运行向集中统一、社会参与转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发展从政府单一投资向多元化投资转变。要通过经营城市,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及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使城市的集聚力、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真正把城市资源转化为城市资本,走出适合我县“以地建城、以城聚财、以财兴城”的新路子。
二、以城市规划为龙头,增强规划调控作用
我县是典型的皖南山区小县,旌阳镇规划区内,人口不多,面积不大,四面环山,徽水河、白沙河穿城而过,自然环境非常优越。要做好、做美这个县级城市,最重要的是总体规划、城市定位及精品的意识。要走出“旧城改造就是拆旧建新”的误区,防止象火柴盒、麻将牌一样的高楼林立,在总体规划及旧城改造中,要站得高,看得远,着力把未来城市的骨架做好。在规划编制中,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全县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有关部门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完善全县和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及时组织编制全县城镇体系规划,逐步构建和完善具有山区特色的城镇发展框架与体系。按照“建设新城区、改造老城区、打造新亮点”的发展思路,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充分利用我县四面环山、双水穿城、植被良好等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条件,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注重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段,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不断丰富和完善建设实施手段,突出特色,积极营造和谐统一,独具匠心的城市环境景观,通过“城市四化”、“城市包装”,打造旌德城市名片,树立独树一帜的“皖南山城”形象。同时,要从发展的眼光,考虑规划区的适度外延,尤其应将城东起伏的丘陵地带纳入规划之中,并突出山城特色。
二是加快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蓝图”,是实施经营城市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抓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总规编制要注重城市定位、县城体系布局、山区特色和城市旅游等配套服务功能,突出山城风情、城市个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和系统,更具前瞻性和操作性。通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城市性质和城市总体框架,科学进行城市用地布局及功能分区,发挥好指导和调控城市建设的作用。要在坚持土地基本国策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及时调整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土地资源利用的发展目标,培育级差地租,实现土地资产的增值。同时,切实抓好城市土地经营规划的编制工作,为经营城市土地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加快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在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后要及时开展城市详规的编制工作,编制详规要有侧重,要根据城市建设与发展实际,注重实效,突出重点,确定规划编制范围。对已经形成规模的老城区,短期内无法成片改造的,详规重点应放在新区或发展区;对近期能够实施老城区改造的,详规重点应放在改造区;对近期建设地段以及拟向社会供应的土地,要及时编制出控制性详规,确定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形成规划图则和文本。
四是加大对规划工作的投入。在规划编制中,要舍得花钱,大胆花钱,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规划经费,切实解决规划资金不足以及规划滞后和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要拓展规划视野,对外开放规划市场,积极邀请省内外及国内外专家或单位参与规划编制,积极建立“政府决策、专家建议、社会参与”的体制,提高规划技术水准,增强规划科学性、民主性。
三、以土地储备运营为突破口,强化土地经营与管理
城市土地是城市的最大资产,要做好经营城市这篇文章,必须舞活“土地”这个龙头,确保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搞好土地的综合开发,发挥土地的最大、最佳效益,才能使龙身、龙尾都带动起来。如何做到以地生财,本人认为当务之急,是要从加强土地市场化管理入手,努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加快土地储备。实行“一个渠道进,一个池子蓄,一个口子出,一个市场经营”的土地供应新机制,彻底根治多头分散批地、管地、供地的现象,坚决堵住政府土地收益流失的口子。强化国有土地储备制度。要抓紧对规划区域内新增和存量国有土地、非法占地、违法供地、土地批租情况等进行清理,分类处置限期收回,并规范供地行为。凡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按计划组织征用收储,其他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擅自征购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对城市建成区的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规划的经营性用地、旧城改造用地等要有计划地依法统一收回或收购,纳入政府储备。
————加强地价管理,深化有偿使用制度。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继续实行划拨的用地外,无论新增建设用地还是存量闲置划拨土地,都必须纳入有偿使用。主要包括:一是用于商业、旅游、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活动的新增建设用地和存量闲置土地;二是经依法批准改变用途并用于经营性活动的划拨土地,如将住宅、办公等非生产经营性用地(房)改作生产、经营性用地(房)或用于出租从事经营活动的,以及将划拨土地依法用于联建、合营合作和以地易物的;三是依法用于抵押贷款的划拨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减免出让金、租赁金等土地收益,更不得零地价出让土地,积极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严格控制协议出让土地的范围,同时,建立健全地价管理制度,完善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准确显化土地资产。
———加快土地开发,努力掘得“第一桶金”。我县河西区市场繁荣,商业发达,河东缺乏商业气息,但发展空间大,根据平衡发展的原则,应下大力抓好河东区的发展,着力提高商业化程度,建立河东商业新区,要加快调研,做好规划,制定方案,把开发河东新区列入议事日程。
———制定综合措施,盘活城区土地。对旧城改造,本着“政府要环境,商家要市场,居民要实惠”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旧城改造;对新区建设,关键是筑巢引凤,走地产运营建城的新路子,要筑好巢,就要对新区内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完善,搞好“七通一平”,优化开发环境,为引凤奠定基础,此外,打造新亮点,开发精品以及道路硬化、绿化等等,都要在盘活存量土地上做文章,要借助市场这只手,实现城市建设与盘活存量以及土地置换的互动,为经营城市注入强大的活力。
————加强领导。由县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负责对城市土地开发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组织协调和决策。建立土地收购储备交易中心,负责县内土地征用、收回、收购、储备、开发整理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财政部门加强对土地收益的监管,按合同规定及时将土地出让金和收益纳入政府财政基金预算,缴入财政金库,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储备。计划部门要会同财政、国土资源、建设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有关规定,提出具体项目,并将其纳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通过经营土地筹集更多的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
四、放开市场准入,推行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经营
(一)优化增量资产,盘活存量资产,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对投资收益比较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均应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城市道路、桥梁、停车场、供水、排水、供气、供热、公共客运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经营,都要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和经营主体,中标者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管理运营全过程负责,并享有一定期限的收益权。对出租车营运权、公交线路经营权、道路桥梁广场冠名权、城市公共空间广告经营权等各类无形资产,要采用拍卖、招标等方式,实行有偿使用,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放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准入限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鼓励法人和自然人利用社会资金、外地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产权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多种方式,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三)放开市政公用事业经营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在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有序开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培育有序竞争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体系,走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经营的路子。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非经营性设施的日常养护、城市公共场所保洁等要逐步推向市场,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面向社会选择作业单位、承包单位或个人,建立和实施道路养护、绿化养护和环卫保洁的承包制度,增加市场透明度。
(四)改革市政公用事业经营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建管分离、管养分离的改革思路,引入竞争机制,分割垄断行业,变独家经营为多家经营,增强行业发展活力。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市政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市政公用事业要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合理价格,逐步实行价格听证制度。企业、个人及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建设和运营的市政公用设施,其价格按收回投资并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除国家政策规定外,由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具体实际制定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交、出租车、供气等市政公用事业价格,报县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实施。
五、改革投融资体制,优化投资环境
(一)建立统一规范的政府投融资体制。政府经营城市的各种收入(含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及其他设施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的出让收入、特许经营权出让拍卖收入等)同地方财政安排的城市建设资金以及各种城市建设专项资金要纳入同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集中用于城市建设和土地储备、开发整理。坚持“集中投入、有限使用”的原则,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上,逐步加大政府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投资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计划、财政部门要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和财力状况确定投资计划,合理安排资金支出,建立有效的经营城市的成本控制机制和相关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控制盲目借贷,避免财政风险,实现资产负债动态平衡。
(二)拓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抓住发展县域经济机遇,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政策倾斜和支持,选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好项目库,用好的项目争取各级对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和用好银行信贷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中的导向作用,对于不能市场化经营的公益性项目,要调整政府资金投向,集中力量加大投入,保证城市功能完善和居民需求。
(三)加大金融部门对经营城市资金支持的力度。金融部门要为经营城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城市建设项目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试办以城市有效资产作抵押发放抵押贷款、以经营城市各种有效收费账户作质押发放质押贷款业务。
(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清理规范与投资有关的法规和规章,减少和规范投资领域的各项规费,对一切投资经营主体实行国民待遇。严格实行民主、科学的投资决策、咨询制度,重大项目要实行专家评估制度和公示制度。严格政府项目审批和监督制度,建立政府项目代建制、稽查制度和项目后续评价制度,实行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三分离”的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必须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工程承包商和设计、施工、监理及材料设备供应商,运行管理必须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相应的项目运行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加快制定和推行非政府投资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的办法,培育规范化的投资中介机构,加强对投资中介机构的监管,建立城市信用诚信体系,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规范信用行为,整治信用环境,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等级制度及奖惩制度。
六、落实配套政策,加快城镇化进程
第一、全面推进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积极推进、稳步实施”的原则,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凡在我县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公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申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可以随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按照户籍管理相关法律规定,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人户一致,建立健全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更正七项户口登记制度。有关部门不得对公民依法申请登记户口设置各种障碍,积极调整户口迁移政策,放宽户口迁移限。对未落常住户口人员,要按照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予以落户,以落户条件取代计划指标,引导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学生的户口迁移政策按引进人才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的思路,培育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增加进城农民的就业机会。要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有关政策,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妥善安置好因经营城市而新增的符合社会保障条件的人员,切实解决城镇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第三、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城镇人员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结合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拓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渠道。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就业服务和维权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流动。
第四、大力推进城镇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作用,搞好城镇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社区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物业管理体制,搞好社区管理。抓好社区人员、场地、经费三落实,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建立以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便民服务、社会化服务、再就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为经营城市创造良好条件。
第五、加强城市管理。完善“两级政府(县政府、镇政府)、三级管理(县、镇、居委会)”的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加强城市管理与执法队伍建设,推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大力整治城市综合环境,加快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创造城市品牌。
七、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经营城市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县政府成立经营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经营城市工作的领导及组织协调工作。切实加强对经营城市的领导力度,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落实好经营城市工作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打破一切体制,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经营城市的主体虽说是政府,但政府不能直接运作,必须有一个代表政府经营的主体。建议由“县基础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实施运作。要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经营城市的积极性,既要坚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防止“一阵风”、“过度过热开发”和泡沫经济的产生,努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经营城市模式。
(二)明确部门分工和职责。经营城市工作涉及面广,各部门要密切协作、通力配合,确保经营城市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对城市建设的建议范文2
一.改变社区管理意识
社区工作者对社区的管理应摒弃传统的“居委会大妈”式的管理,应为社区的发展制定科学的计划,提出合理创新的思路,稳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开展。社区居委会应认真筹备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再盲目的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对与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相关的因素应考虑更加齐全,准备更加完善,如合适的场所、硬件设备和人员等。社区工作者在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应努力为社区文化的建设创造更多的条件,积极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性,不能再让社区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政府、社区和居民都应真正理解社区文化的含义,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分工,了解开展社区文化的作用,认真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为营造和谐、友爱、安宁、高尚的社区文化而努力。
二.健全社区管理机制
在社区管理中,健全社区管理机制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社区是居民自治的组织,应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成立相应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明确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并由专人负责,也可以将社区文化工作的内容和社区文化工作的职责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使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有理可依,避免在社区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同时还应大力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让居民在社区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让他们参与社区文化管理,由他们制定社区文化活动的计划和方案,引导社区文化工作的发展向这满足居民需求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与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相一致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
三.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社区文化活动是在社区中开展进行的,面向全体社区中的居民的一种活动。所以,要想发展好社区文化工作,就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社区工作者在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时,一定要考虑本社区内的环境、风俗习惯、地方特色、所处地域特点、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的开展适合社区居民的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从社区居民出发,了解社区居民的年龄分层、居民从事的行业分类、居民的习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有针对性的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比如某个社区的老年人比较多,社区工作者就可以根据社区这一现实情况多开展一些与老年人有关的社区活动,根据老年人自身的喜好,开办一些社区的艺术班,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社区文化活动还要采取居民乐于接受的、适合居民思想道德观念的形式来开展,若是社区文化活动所倡导的价值观背离了社区居民的主流价值观,那么这个社区的文化活动就会难以持续开展下去。
四.整合社区资源,合理利用
社区文化建设想要得到快速的发展,那一定要学会“借力”,所谓“借力”就是指社区工作者应学会合理利用社区中的资源,借整个社区之力来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那么在发展社区文化之前,社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对自己社区的资源有一个全面而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社区中可利用的资源有很多,比如社会影响力很大的居民、学校、图书馆、电影院、某单位的大型会议室、照相馆等,这些都是社区中可用的资源,社区可以出面去联系这些社区资源,将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与这些社区资源联系起来,为社区居民谋福利,比如辖区内的居民可以免费使用图书馆、看电影可以打折,组织大型活动的时候可以借用某单位的大会议室等。社区中可用的资源有很多,就看是否能够被好好的利用起来,社区资源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的功能不可小覷。
五.适当运用激励手段
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中,适当使用激励手段有利于加快社区文化建设的进度和步伐。对社区工作者而言,他能够如期按照社区文化建设的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由社区出面对其进行物质或者经济的奖励,表示对他的工作成果的认可,以此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对社区居民而言,如果他对社区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时,社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其进行表彰,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的奖励,使居民的个人价值和成就感得到充分体现,激发他对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热情,以便更好的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来,为社区文化的建设添砖加瓦。
六.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社区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是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区文化的感受者。社区文化的建设,依赖于社区居民的努力和贡献,所以社区工作者在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时,一定要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加深社区居民之间的了解,使居民重视对社区文化的营造,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邻里友爱的社区氛围。只有让居民切身参与到社区文化的建设中来,才能推进社区文化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有助于帮助社区居民形成与社会主流所倡导的一致的价值观,从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七.开发资金支持系统
社区文化的建设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作为保障,缺少资金支持的社区,难以开展具有持续性和富有成效的社区文化活动。我国社区目前大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想要健全社区文化的建设,就一定要解决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开发社区的资金支持系统一定要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社区居委会首先应找好自己的定位,社区居委会才是社区管理的主导部门,不能总依赖于政府提供的少量的资金支持,社区工作者应利用社区固有资源,开发新资源。社区首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内部资源,从社区内部寻求资金支持,利用社区内居民和企业的优势,为社区引入资金。比如社区可以和其辖区内的驻地单位进行合作,寻求长期的资金支持合作,作为交换,社区可以为其提供一些便利,比如免费使用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或者是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为该企业带来一些社会影响。社区也可以成立一个文化专项基金,将本社区的文化特色宣传出去,寻求更多的外部社会力量帮助。社区活动资金的开发不仅要开源,也要节流,社区工作者应按月、季度、年这三个时间节点,制定尽可能详尽的资金使用计划,将社区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严格控制资金的审批程序,制定专人负责,把握社区资金的流向,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八.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素质
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也是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可以自己组织培训,也可以联系相关政府部门请求提供支持,请来专业的老师,根据社区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现状,分阶段的对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加深他们对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开展文化活动的兴趣,以此来确保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内容和质量,以便加快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高效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需求的形式也慢慢向多样化的趋势发展。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和学习提供了场所,社区的稳定繁荣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社区文化的发展作为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社区自身发展和社会的长久发展都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对城市建设的建议范文3
怎样使医院人才实行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实现人才的良性循环,笔者就如何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看法。
1 加强医院中高层领导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1 有管理的意识但没有管理人才的要领:一些医院很早就有了管理的意识,但对于谁来担负管理的角色,需要什么样的人来管理医院的认识却是模糊的。没有树立管理人才的概念,没有认识到管理与管理人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在管理人才的选择和使用上走向误区,影响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
1.2 管理科学教育滞后:我国大学设立医院管理专业较晚,加之医院管理专业职称未能被认可,医科院校专业性太强,难以培养具有“通才”特点的管理人才,综合性大学也难以培养具有医学特色的医院管理人才。因此,医院管理队伍管理专业知识缺乏。
1.3 高层管理队伍仍未职业化:目前,在城市大医院中从事管理的专职人员,大多是从医护人员中转岗而来,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经验型管理的问题,对医院管理干部的培训力度远远不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兼职的形式,管理者可以是专业管理者,也可以由临床工作者来兼任,在这些院级管理人员中,大多数人都存在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
1.4 根据医院中高层管理人才队伍的现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医院中高层队伍建设。(1)在现有的医学专业人员中(包括现在已经从事医院管理的人员),选择一批有管理潜能的人员,到管理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学习结束后,可以作为医院职业管理者的人选。(2)对那些从医学院校毕业,并已经从事医院管理工作,具有管理潜能,基本熟悉了医院管理流程和掌握了一定的医院管理技能的人员,可分期分批进入管理院校进行短期的管理专业理论培训(一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然后继续从事医院管理工作。(3)在选择中高层医院管理者中,逐步建立符合“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4)对从事中高层管理的人员要接受监督。只有监督才能对其加以制约,才能使干部正确地行使权力。接受监督要建立有效的制度。自觉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
2 加强医院医、药、护、技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
目前城市医院人才队伍结构表现为“一多”、“二少”、“三差”。
“一多”:人员多。 “二少”: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少,科研、技术推广人才少。“三差”:人才的使用效率、效益差。外出进修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行为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少,学非所用,人才闲置和浪费现象存在,一些科室人浮于事,不少人工作量不饱和。人才创新开拓能力差。临床一线科研技术、新业务开展技术力量薄弱,高、精、尖技术的人才缺乏。科研水平不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人才发挥作用的软件差。在硬件方面,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投入少,科研经费和业务经费严重不足,科研创新条件不理想,人才的工作条件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软件方面,人才使用机制不活,分配机制不合理等影响和制约着人才作用的发挥。 我国已基本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由国家统一调配的人的管理体制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体制转变。人才可以自由流动,医院和个人有了双向选择的机会,医院从被动地接受国家分配转变为可根据自己意愿用人。个人从被动地服从国家分配转变为可根据自意愿自由择业的劳动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医院应有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可获得长足的发展。
要针对医院的现状采取以下措施切实加强医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2.1 稳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医院要采取各种有利的方法与手段,千方百计地留住人才。(1)培养留人。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使他们感受到医院对自己的重视和医院的发展前景,从而产生对医院的归属感。(2)事业留人。医院建立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制度、绩效工资发放制度、选拔进修制度,用制度来满足职工需要。给专业技术人才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使他们得以一展抱负,才能留住这些人才。在医院,无论才能高低,莫不希望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只有从内心深处尊重、爱惜人才,创造一个人尽其才的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3)情感留人。培养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沟通,使人心情愉快,有助于凝聚人心,培养团队精神和力量,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是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加大家之间的凝聚力和敬业精神。
2.2 针对医院的现状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1)人才配置:配置是一个基础,在做到相对合理的配置之后,在管理中要考虑的是如何激励员工,为医院创造更大的价值。(2)激励:就是要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从工作富有挑战性并且有意义;有发展和使用他们的技能到最大限度的机会;让他们介入对自己的运作和工作目标有影响的决策三方面给予适当的的满足。(3)培养:医院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就需要培养不同类型、各个层次的人才。可通过正规学习,进修学习,在职学习,学术讲座。
3 加强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医院后勤部门由于事杂,后勤干部整天忙于事务,缺少时间提高自己,普遍存在办事力强,谋事能力低,动手能力强,动脑能力低,服务意识强,政策水平低现象。“三强三低”反映了后勤干部在后勤管理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后勤是保障医疗活动的,是为医疗工作服务的,后勤工作是医疗这个中心工作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后勤工作基础,医疗工作要进行下去是不可能的。因此,医院对后勤人员的要求应是高的,对后勤人员的挑选应该是有条件的。笔者认为,根据医院的性质和后勤工作任务的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首先,热爱后勤工作,有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临床一线服务、为医务人员服务的热情和决心。其次,作风上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甘当无名英雄。第三,工作上认真负责,爱院如家,办事热心、细心、耐心、不安于现状、勇于改革,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勇于坚持原则。第四,了解各科的需要与发展,虚心好学,掌握一定的有关后勤管理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对城市建设的建议范文4
1.1 心理服务人员的培训不规范
首先心理服务人员考证容易,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水准比较差,大部分的考证的人并不是为了学习技能,仅是为了获得资格证,主张高效快捷获证,不追求实际操作技能二是从心理学教育市场来看,教理论比较容易,要带学生实战训练却很难,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心理培训机构为了适应市场,也不对技术做硬性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咨询师实训的机会非常少,学员缺少专业的社会支持督导系统。心理教育市场存在两个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和沙盘游戏师培训,目前心理咨询培训没有严格的从业资格标准,仅以职业资格证的获得为依据,而获得资格证书的咨询师,并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诸如某机构沙盘师培训,机构内获证考试多以文字考试为主,且不要求记忆,对个人职业素养和从业资格不作要求,以获得证书为准,在每年参与沙盘师资格证培训的人员中,证书通过率几乎为100%,其中从事沙盘游戏治疗的人数占到2%-4%,在这从事沙盘游戏咨询的人中,有25%的人有后期的督导,看起来从事沙盘游戏咨询的人员比例很高,实际上,普及胜的沙盘游戏技术提高可以在80%以上。目前对沙盘师资格培训的从业资格和督导制度都没有建立,这导致直接导致了沙盘游戏师的培训和学习不够规范。
1.2 互联网传播不温不火
由于需要心理服务的来访者不多,许多心理咨询企业开始采用线上传播的方式。一种是专门做线上的服务,诸如对某心理机构的访谈了解到,在前期进行线上宣传时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此种方式缺乏公信力,导致服务片而,后期效果并不好另一种是先做线下服务,再提供线上的服务,在调查的沈阳19家咨询机构中,多数采用这样的方式,以线下咨询为主,调查问卷显示,75%心理咨询机构的宣传方式以公益课和讲座为主,机构的来访者熟人介绍途径占有很大比例,网络宣传来访人数较少,据有电话咨询的机构接咨询电话1次/口。综合调查数据,可以看到此种方式对社会的支持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这种方式只围绕咨询机构自身来访者进行服务,并未针对整个社会群体,并不能起到专业的社会支持向导作用。同时,据网络宣传方而的调查,目前权威机构(权威机构主要指具备心理服务能力的高校)也有网络心理服务,部分高校不具备网络心理服务,而具备网络心理服务的高校只有网络建设,不提供在线的服务支持。
目前来看,公众了解心理咨询主要是通过新媒体进行了解,网络服务是心理咨询公司的最大的不足,网络推)‘一做的最好的心理咨询公司,由于没有线下咨询,缺少公信力,而做线下咨询的公司只有网站建设和宣传,无严格意义上的网络咨询服务。所以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网络平台服务APP极具有现实意义。
1.3 缺少统一的心理服务人员评价体系
目前,政府缺乏统一专门的心理服务人员管理机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继续教育与督导与“年检”等机制、体制和制度。心理咨询师属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这个职称社会上承认,人事与卫生部门却不能作为晋升职称后加工资的依据。心理治疗师属于国家卫生部,人事部组织实施的,可作为晋升职称后加工资的依据,承认是一个技师职称,但没有处方权。可是取得心理治疗师后,有的医院内部又没有专设的岗位,大多是精神科临床医生兼职的。不管是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尽管理论考试通过了,并取得相应职称,而执业技能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和督导,无主管单位和具体规定,更无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综合访谈调查了解到的信自、,我们建议解决市场混乱的重点在于实现行业联盟,建立行规,同时采取三年评价一次,由权威机构进行考核的方式,以实现资源整合,让心理服务行业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具有方便、便捷、迅速的特点。
2 智慧城市构建心理援助中心建设的对策
2.1 网络援助
主要解决如何实现智慧城市背景下心理服务行业的网络化服务,让心理服务不仅仅只是而对而的咨询,也可以成为网络平台的咨询,同时建立完善的心理督导考核系统。
首先,利用新闻媒体以及一切可能的措施,加大对心理咨询的宣传、普及心理卫生方而的知识,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需要咨询。
其次,建立网络APP或微信公众号,提供专业的线上咨询体系,APP对接公众号,网络页而分为咨询页而和督导页而。咨询页而首先应设置来访者输入问题即可匹配问题类型和咨询师,来访者可以自愿对咨询师进行选择,可以在网上直接预约线上或线下咨询。
第三,来访者可以在线观看自我提升或者自我需求需要的课程,同时可以进行心理测评自评专业问卷。
第四,可以在线查看心理学书籍和学术文章,呈现心理服务行业专业的网上信自、资源平台。督导页而首先应提供督导咨询平台,根据问题类型输入问题,找到适合的督导解决问题。
第五,设置个人主页,需要经过审批方可验证加入,官方信息有咨询时长统计和服务时长统计,私人信息有个人信息,预约咨询等内容设置心理资源平台,用于查看或上传文章和视频。
2.2 线上与线下结合
针对访谈企业中遇到的缺少公信力,缺少系统的支持服务等问题,应从线上辐射到整个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支持评价体系。整个体系的构建应由政府职能部门(卫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或者两者结合)牵头,科学研究部门和高校系统制定标准,医师联盟和心理咨询协会执行监察的一个庞大系统,包括线上和线下活动,以保障公信力和专业标准。将线上的心理服务和线下的心理服务结合,线下由合作机构定期为注册的心理服务人员举办督导会议,心理沙龙等心理服务工作者自我提升课程,由合作机构为线上的咨询师提供收费或免费的咨询地点与来访者进行而对而的咨询。同时可以开展线下讲座和课程,帮助更多人获得成长。
2.3 权威机构与政府合作
对城市建设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应对
一、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方案实施的有利条件
(1)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模式。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的出现,可以减少投资者在投资项目时对收取回购资金的投资风险,大大缩短了市政建设投资的资金回购期的回购时间。这对于正在或是将要进行市政工程建设的大中型工程企业来说,无疑开辟出了一条新的投资模式。(2)减轻了政府在市政建设上的资金压力。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的出现,在资金获取上不主要依靠政府的资金投放,减少了市政府在建设投资上的财政压力。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可以由大中小型建设施工公司引入资金到市政建设中去,进行施工建设。引入企业资金进入到市政建设投资上,分担了政府的财政支出状况,避免政府财政上的过渡紧张,引起的资金断流现象发生,还为建设施工公司间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市政的基础建设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资金保障,市政项目可以在预计的时间内完工。(3)加快了市政建设的速度,稳定了社会秩序。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这种模式的出现,引入外资进入到市政建设中,防止了政府因财政断流而导致项目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了市政项目的工程进度和工程效率,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市政建设的脚步。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要求投资者在施工期间不可在项目未完工之前,提前向政府所要建设项目的费用,或是向政府预先支付项目的一定费用,这防止了投资者的提前撤资现象的发生。也要求投资者不可以拖欠原料供应商以及施工工人的任何钱款,杜绝了投资者拖欠工资和不付钱款等问题的出现,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
二、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方案在移交过程中所存在的
问题
(1)移交工程无法如期完成。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是针对城市道路、城市桥涵、城市隧道、城市地下管廊、城市雨污水收集、输送和处理系统、城市河道和调配水、排灌泵站等设施。其中场地的分类、桥梁涵洞的跨径(表1)等都有具体的分类标准,这些建设都有着严密的精确数字作为建设的标准。但一旦进行项目的交接,一些市政建设设施都是在建设到一半中被交接的,一些数据的遗失或是落掉,都会引起建设无法在预定时间内完工的现象发生。
表1 桥梁涵洞的跨径分类
(2)移交中资金的拖沓、浪费现象严重。在移交工作不能顺利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在作业时超出了养护期期限,那么建设单位就要对施工单位进行经济上的补偿,这也就在无形之中导致国家财政资金的不必要浪费现象的出现。一些投资者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移交还不甚了解,进行盲目的投资,导致在建设期间出现被动局面的出现,后期资金的投入无法很快的进行衔接,造成市政工程的拖沓或是质量等问题的出现,因此投资者在进行移交时要慎重考虑是否参加市政工程的建设项目,不为政府带来不便。
三、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的积极应对方案
(1)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出相关政策和制度。对工程的建设要做出相关的机制体制,市政部门要带头做出相关的管理工作方面的例会和定期研讨工作的召开,并把此当成一种制度进行,为建设工程的企业及单位提供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平台。为市政建设移交出台相关制度,市级的领导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和相关的文件进行工作,制定出台出有效的移交管理办法和章程,让移交工作变得有依据和法律效益。加强政府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相关的市政的建设部门要加强对管理部门的衔接和沟通工作的开展,力求在建设的前期、中期、后期无问题才产生。(2)投资者要对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有着深入规划。明确企业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是否对公司有利,在进行市政建设时清楚知道公司有无能力承担市政建设的资金费用,理解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对公司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把握好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条文,知道市政工程建设移交项目所存在的商家和应有的风险,在规划时要考虑到公司是否有着抗风险和抗压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对城市建设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监理 施工合同 常规管理
一、现行项目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一些工程项目的监理实践中,由于对建设监理缺乏理解和经验不足,存在着下述几种不正常的情况:
(1)业主与监理单位为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非雇佣关系,法律地位平等。
(2)业主对承包方的各种具体要求并非都经过监理方这个统一的出口,因而降低了监理方应有的作用,而且使承包方在执行过程中受到多头管理,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反而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
(3)业主虽然也授予了监理方必要的权力,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支持和信任监理工作,结果监理方在对业主向承包方的付款方面无任何制约力,因此在制约施工方的环节上监理方常处于尴尬、被动状态。
2、对存在问题的处理
(1)监理工程师本着一切为业主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①主动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监理方的一切监理活动应向业主负责,定期向业主报告工程施工情况,未经业主授权监理工程师无权变更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②由于不可预见、不可抗拒或其他因素需要变更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时,监理工程师可以向业主提供建议,积极协助业主与承包方协商合同变更事宜。
③对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及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监理方的现场监理人员也要随时做好记录,及时改进和解决。当监理工程师正确的建议被业主否决时,应阐明自己的观点,书面通知业主,并说明可能给业主带来的不良后果。
(2)业主应大力支持监理工作,为监理方的工作提供合理、平等的平台。
要尊重监理方独立公正的第三者立场,授予监理方必要的权力,如技术上的审定权、工程质量的评定权、进度与工期的确认权、工程款支付与结算上的确认权与否决权、组织协调上的主持权,应大胆放手,将付款签发权交给监理方等。
总之,业主委托监理方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就必须对监理方给予充分信任,对各自的职责、权限有明确的划分。而且为完成一致的任务目标,达到预期的目的,两者间仅分工明确是不够的,业主与监理方还必须默契配合,无保留地合作。业主应大力支持监理工作,尊重监理方独立公正的第三者立场,授予监理方必要的权力,如前文所述的技术上的审定权、工程质量的评定权、进度与工期的确认权、工程款支付与结算上的确认权与否决权、组织协调上的主持权,应大胆放手,将付款签发权交给监理方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工程变更管理中注意的事项
1、任何工程变更都会引起工程费用的变更。某一工程局部或工程材料变更单项虽少,但也可能使工程费用大幅度增加,甚至使工程费用失控,总投资突破工程概算。如变更结构物的回填料,虽然单项费用变化不大,但全部工程构造物数量很多;又如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改用机制砂和沥青改用改性沥青等,这些单项材料虽然差价不多,但工程量很大,单项累计费用总额就会很大。
2、工程变更虽然计划方案先进、可行,但工程变更决策时间、设计周期的要求,可能使工程进度受到影响,无法按预定工期完工。
3、防止非指令性变更发生。如在没有监理工程师向承包人下达变更指令的情况下,而业主某些人员提出变更工程标准、技术规范、修正设计差错,以及某些监理人员提出超合同规定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标准等,造成实质上的工程变更,从而引起工程费用的增加,此种变更带有随意性,缺乏根据,应予避免。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施工合同管理中工期管理和不可抗力管理的分析认为,在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业主要给予监理工程师充分的信任,发挥监理工程师独立公正的第三者立场。总之,监理工程师在合同管理中必须以合同约定为依据,以业主满意为准则,以不损害承包人合同权益为前提,在授权的范围内代表业主行使监督检查权力,并根据合同条件的变化,实事求是地、公平公正地处理合同事件,从而较好地实现三大目标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英杰 浅析工程监理与施工合同管理[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4(3)。